小学叙事文

小学叙事文第1篇

一、思

思其实就是想。一名小学生写自己的爷爷,爷爷说:“我用两个小石头打死了一只鸽子,你说我厉害吧?”“我”想,“原来爷爷也会吹牛啊!”这就是“思”。针对爷爷说的话,小学生头脑中立刻有了反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就是这么一句话,便让文章活泼起来。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这种捕捉能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1.挖重点,突出关键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受就一定会很多。所以,自己写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写,哪个部分是重点,就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了。针对事情的重点,就言之有物了。

例如,一位学生描写同学参加钢琴比赛时:“只见他的双手不断地在琴键上飞舞,是那么投入,台下鸦雀无声,都在欣赏他的钢琴曲。我的心也随着琴声飞起来了”。最后一句就是这位学生的所思,在描写同学比赛的过程中,上场弹钢琴是作文重点,这名学生叙述详细,并以所思,将同学的琴声之美烘托出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重点部分有所思的好处。

2.互换角色,换位思考

自己没有参与的事情,小学生想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很困难,自己参与了,感受就多,写起来就轻松了;别人经历的事,别人的想法很难猜透,写起来就困难重重,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这就要换位思考了。特别是在想象作文中这种情况最常见,作文写完了,没有自己的感受。这就要互换角色,要进入情境。

3.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叙事作文不能整篇都是“思”,所以删繁就简就显得十分重要,删谁留谁,要看谁能为文章重点服务。

叙事作文重点在叙,事情有起就有伏,“思”为“起伏”埋下伏笔,这样就会有烘托的效果,所以思就不能太多,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先找出重点叙述部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目的就是衬托主题。

二、议

1.无问题不议

需要议时就要议,还要有目的地议,如果议得好,学生写的文章就会非常生动了。

例如,一名学生写班干部开会:几名班干部为了制定“六一”节目单而发生争执。如果寥寥几笔带过,或者直接写出结果,作文就没有可读性了,就不吸引读者了。把班干部争执的话写下来,作文就有趣了许多。所以,叙事得作文只有有了“议”才能更生动、有趣。

2.多议不如少议

不管谁写作文,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议不是简单地说说,议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自己想法的表达;议也不是越多越好,少议就可,要有重点地议。议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有说服力,要通俗易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议的作用。

三、情

文章的一个作用就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小学生作文,往往是写完了,就完成任务了。在叙事作文中,发生不一样的事情,就要有不一样的情。情是作文的升华,有了情作文就有了灵气。

1.情动于心

情感是纯洁的,是由心而发的,当你心动时,那就是情。情是有感而发,不是胡乱抒情,有时往往一句朴实的话语,也能打动读者。

如有学生写妈妈在寒冷的冬天里早早起来给我做饭,还要冒着严寒工作,写下了:“我想流泪。”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多么美丽的辞藻,没有多么煽情的话语,小作者对妈妈的情感表现出来了。句子虽短,但效果非常棒。

2.情牵全文

情牵全文就是在写叙事作文时要把感情贯穿全文。很多同学叙完事,发一句感慨,感觉这就是有感情了,也就所谓的有感而发。这样是应付了事,表达不了自己的感情。

例如,“听到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王红泪流满面,几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几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国家争了光”。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将王红获奖后的高兴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使情感贯穿全文。如果直接写“王红得奖了,高兴得哭了”。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小学叙事文第2篇

【关键词】叙事视角;小说教学;新理念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95-02

语文教学除有“三难”之称的文言文、周树人和写作文之外,小说教学也是一大“难”。然而,“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解决这个“难”。善于思考,精于设计,方能易于教学。而思考之“善”、设计之“精”、教学之“易”,得益于理念之“新”。“叙事教学”便是小说教学中的一种新理念。

何谓叙事教学?通俗地讲,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其实,叙事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主张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叙事化的手段,进行叙事呈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情感、想象、表现、创造等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叙事教学定义为:叙事教学是一种以叙事化为手段,通过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性的文学,始终离不开叙事视角的选择,而叙事的角度是小说叙事技巧的关键所在。那么,小说的文本解读就可以聚焦叙事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从叙事视角中观察作者观察的世界。

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可以这样设计《项链》:教师以莫泊桑的一句话切入“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围绕“借――丢――赔――认”这样的线索,让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复述小说。

学生通过复述小说情节,在情境中体验小说,在言语体验中解读文本。课堂中,一经叙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原来项链是假的。这时,老师提问:“小说最后才说项链是假的,出人意料之前有没有铺垫和暗示?”学生再一次阅读小说文本,明白了小说前面的叙述其实与结局有必然的联系。难怪在借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相当大方,难怪归还时她竟没有打开看,难怪项链和盒子不是原配的!原来这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给读者留下蛛丝马迹去追寻和思考。

那么,马蒂尔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知事推人,不难发现她有点爱慕虚荣,但是又诚实守信、坚强勤劳。因为虚荣心而惹的祸,自己也敢于去承担、去弥补。那你是如何看待虚荣心的呢?此刻,学生就明白了,虚荣心是人之常情,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诚实守信、坚强勤劳。

这样的一堂课,因为叙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一课一得,学生在叙事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进步。有了叙事教学的牵引,小说解读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

二、叙事视角下的语言比较

无论叙述什么样故事的小说,叙述者都要从一个特定的语言角度来叙述。小说人物的不同语言,叙述人不用的叙述语言,这些不同语言的背后都潜藏着不同的意义。

以《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为例,让学生从文中读故事,讲讲文中的故事。四子各有其志:子路,愿使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三年强国;冉有,愿使小国家,三年富民;公西华,愿为宗庙、会同之小相;曾,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暮春郊游理想***。

很多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只是相对简单地分析四子之志和孔子之评,但是除了分析四子之志和孔子之评之外,不妨关注叙述语言的比较。子路与后三子的对比:少了点名,多了神态描写;曾与前三子之志:点名之后,多了弹琴的细节、动作描写。在叙事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思想主张。

四子述志,有这样的语言对比,孔子评志,亦是如此。对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哂之;对冉有、公西华:连用五个反问句,反问之中含肯定之气;曾: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叙事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出孔子对几个不同性格和思想主张的弟子,有着不同的点评,同时也暗含着孔子自己的志向和儒家的理想。

这个课例体现了叙事教学的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叙述故事,在叙述语言中品味人物。这样,课堂教学过程就会井然有序,把学习内容回归到课堂生成,让学生在叙述语言的比较中了解到儒家的思想主张和理想追求。

三、叙事视角下的言语展现

小说是叙述者通过言语形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言语展现就是让学生与小说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小说情节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舞台,使学生通过言语展现来获得文本体验,也充分展现了叙事文本的张力。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课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林教头指谁?”“什么是山神庙?” “林教头和山神庙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问题布置在课前预习里。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有了目的和指向,学生就会认真地预习小说。

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叙事呈现的方式展开。首先是师生合作,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然后全班四组,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文本研读,研读后,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说本部分的情节。要求是:开场要用“话说……”开头,最后要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

这样,一场课堂说书会就上演了。每组代表一一上台演说,还别说,真有那么一种说书范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做一个倾听者。其他学生对台上的说书同学进行点评,教师也相机参与点评和补充。

原来语文课堂也可以这样,有说书者、听书者和评书者。一堂课45分钟,教师前后的总共发言只有10分钟,更多的是学生在叙述、评论和补充。因为叙述呈现,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本是一趟枯燥难懂的文言小说,在叙事视角下,竟然可以上得如此有趣、有味。

小学叙事文第3篇

关键词:叙事性;阅读;教学;策略;文章;效果

一、引言

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为载体,生动具体的写实为表现手法来叙述事情的功能,与其他写作文体不同的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比较抽象,侧重于反应客观世界的虚拟事物为题材内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叙事性文章,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效果,成为教学重点。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能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的文学素养。

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构建多元模式的课堂

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工作现状,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作品的比例较大,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单一。老师因材施教根据文章的不同文体展开教学,树立正确文体意识,理解文本,明确教学方法和目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按照科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流程,通过渗透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构建多元模式的教学课堂来,营造情景和氛围,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提高感知,概括核心

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脉络,概括重点。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取叙事文章六个基本要素概括总结;或者通过填写文章六个基本要素内容来概括,同时注意语言表达与组织,对于文章主要情节要稍重点概括。

2.引导正确阅读能力,提升鉴赏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文章通常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重点,通过对事情的描述和场景的刻画来烘托人物形象。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谨记叙事文章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通^文章的细节来感悟理解人物的表现特点。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将相和》这篇叙事作品,通过细节描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方式。具体细节描写如:“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廉颇与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远远看见”和“他赶紧叫……往回赶”通过具体的人物语言表达和动作等细节描写,直观表现出蔺相如不与廉颇斤斤计较,以大局为重的高贵品格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人物和事情的细节研读,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模拟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当时的心理,不但提高阅读理解力还启迪智慧和精神的熏陶。

3.通过阅读学会写作,提升灵活应用能力

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老师应教授给学生如何读懂文章的技能,理解和领会后在文章写作是灵活运用学习中的名词佳句。只有掌握阅读才能写作,叙事性作文写作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重点。老师在教授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同时,还应导入作文写作方法,点拨学生借鉴优秀的课文如何把叙事性文章写的生动具体。为此,叙事性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理会文章思想的基础同时,还应让学生学会叙事性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

(1)叙事性文章段落结构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

(2)叙事性文章的记叙顺序:顺叙,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倒叙,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插叙,如:契科夫的《凡卡》、地点变换,如:《金色的脚印》等叙述方式。

(3)文章内容主次、审题和拟提: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结尾点明主旨等。

(4)细节描写:人物语言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

这些叙事性文章写作规律和常识也应让学生掌握,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

4.科学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考、理解和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自读和自悟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也是学好阅读的基础。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正确科学的引导学生阅读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感知,加深对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和理解,感受情感熏陶,思想启迪,积累优美文学语言,提升文学作品审美观念。课堂阅读中尊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法,不用自己的分析判断去左右学生的阅读时间和体会。形成课堂教学老师、学生和文本良好互动融合,老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语境感知体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营造文章的语境和氛围,从学生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思考,对疑难点勇于提问、对于创造性的部分要敢于联想,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叙事性文章中精彩的名词和佳句,通过背诵和抄写形式进行积累,理解后形成自己的文学根基。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兴趣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能以静制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兴趣,多渠道的从视觉到感官的体验,进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成绩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可以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的形象导入,配合虚拟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老师通过疑问,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探究心理。情景导入可使阅读的抽象变得直观化,使学生思维进入情景中,与叙事性作品中的形象情感融合容易产生共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提高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功效,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提升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叙事文第4篇

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为载体,生动具体的写实为表现手法来叙述事情的功能,与其他写作文体不同的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比较抽象,侧重于反应客观世界的虚拟事物为题材内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叙事性文章,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效果,成为教学重点。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能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的文学素养。

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构建多元模式的课堂

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工作现状,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作品的比例较大,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单一。老师因材施教根据文章的不同文体展开教学,树立正确文体意识,理解文本,明确教学方法和目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按照科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流程,通过渗透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构建多元模式的教学课堂来,营造情景和氛围,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提高感知,概括核心

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脉络,概括重点。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取叙事文章六个基本要素概括总结;或者通过填写文章六个基本要素内容来概括,同时注意语言表达与组织,对于文章主要情节要稍重点概括。

2.引导正确阅读能力,提升鉴赏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文章通常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重点,通过对事情的描述和场景的刻画来烘托人物形象。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谨记叙事文章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通?^文章的细节来感悟理解人物的表现特点。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将相和》这篇叙事作品,通过细节描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方式。具体细节描写如:“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廉颇与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远远看见”和“他赶紧叫……往回赶”通过具体的人物语言表达和动作等细节描写,直观表现出蔺相如不与廉颇斤斤计较,以大局为重的高贵品格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人物和事情的细节研读,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模拟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当时的心理,不但提高阅读理解力还启迪智慧和精神的熏陶。

3.通过阅读学会写作,提升灵活应用能力

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老师应教授给学生如何读懂文章的技能,理解和领会后在文章写作是灵活运用学习中的名词佳句。只有掌握阅读才能写作,叙事性作文写作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重点。老师在教授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同时,还应导入作文写作方法,点拨学生借鉴优秀的课文如何把叙事性文章写的生动具体。为此,叙事性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理会文章思想的基础同时,还应让学生学会叙事性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

(1)叙事性文章段落结构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

(2)叙事性文章的记叙顺序:顺叙,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倒叙,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插叙,如:契科夫的《凡卡》、地点变换,如:《金色的脚印》等叙述方式。

(3)文章内容主次、审题和拟提: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结尾点明主旨等。

(4)细节描写:人物语言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

这些叙事性文章写作规律和常识也应让学生掌握,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

4.科学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考、理解和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自读和自悟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也是学好阅读的基础。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正确科学的引导学生阅读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感知,加深对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和理解,感受情感熏陶,思想启迪,积累优美文学语言,提升文学作品审美观念。课堂阅读中尊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法,不用自己的分析判断去左右学生的阅读时间和体会。形成课堂教学老师、学生和文本良好互动融合,老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语境感知体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营造文章的语境和氛围,从学生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思考,对疑难点勇于提问、对于创造性的部分要敢于联想,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叙事性文章中精彩的名词和佳句,通过背诵和抄写形式进行积累,理解后形成自己的文学根基。

小学叙事文第5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一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那些精彩的瞬间,记录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有趣的故事。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1我的家里有一张让我难以忘怀的照片。因为有了他,我的记忆就像定格在了一刻,久久不能忘却。

那是一个炎热的六月天,刚下完第一节课的我们,正在紧张的准备下一节课。我们最讨厌的英语课。可是为什么那十分钟突然间过得好慢好慢。班主任为我们整好了最后的一支队伍:“拍了这张照,就意味着你们的小学生涯已经结束了。″说完以后,各个班的班主任都带领本班的学生去往指定的位置。拍下了这珍贵的照片,也将离开我们的母校了。

那一刻仿佛是我们班最专心的一刻,注视着摄像机。短短的几秒钟,我的脑海里浮出了这六年的时光。在一起奋斗的模样。做过的几百张试卷,几千次练习题,用过的几百支笔……都印在了脑海里。

“喂,借我一下尺子。”对着旁边的同学说,看着那一张张面孔却不是小学时那熟悉的面孔了。

我们曾经也抱怨过:在一起奋斗了六年,疯了六年,一张试卷却考散了所有人。一张毕业照来打发。

在运动会上,即使你们平时有多么不合,都会在千钧一发时刻撕破嗓子为你加油。会遇见路人甲,却不及小学的你。

若要说时光倒流,我定倒流到小学,让我们再疯六年就无憾了。

左边数第三排,第二个那个小女生不再胆怯。右边数第二排第一位老师还是那样严厉吗?

这将最珍贵最宝贵的照片里蕴含着我们的故事。

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2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那里面记载了我们许多童年的趣事,也记载一些痛苦的事。但不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有趣的……那些照片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忆的,虽然并不十分的甜美。

不经意,我的目光触到这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极其出众,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我和幼儿园的同学把手中的同学伸向蔚蓝的上空,迎接那一年的校庆。

记得,那是准备校庆的时候。由于年龄关系,我们要离开幼儿园,离开亲爱的老师。小时任性的我,一想到要与伙伴们分别,就连校庆也是闷闷不乐的。老师伙伴们明白这将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校庆,为了让学校气氛活跃,有的家长还买来烟花与伙伴们共庆。老师们与师生唱起了大家都熟悉的校歌。都笑得如怒放的花朵般美丽,彩虹般多姿多彩。这一天,大家都累了。

我不明白,离别的时刻,为何这般热闹。老师们千叮万嘱,希望我和其它伙伴们勤奋努力,给家人争光,还送我们每人一首小诗。在那个晚上,望着那空中荡漾的迷人的星火,我和伙伴们兴奋的把手迎向天空。就在那一刻,相机留下了这永恒的美丽瞬间。从家长们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了那股暖暖的爱的河流;那条长长的情的丝带;那个硬硬的岩石般的希望。

诚然,岁月如歌而过,但儿时就已埋下的真情与希望却还存在;即使,海枯石烂,那深情的一刻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这张乘载希望的照片不仅记下了我儿时的笑脸,还记下了幼儿园灿烂的夜空。

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3“笑一个!”咔嚓!又照下了一张照片。哦,原来这是5岁的时候的一次生日!咦,照片上的我怎么笑得这么开心?

哦,那是我五岁的生日,那个生日十分有意思,因为那时在来老家过的,而且上午我的叔叔带我去玩,下午还带我去取蛋糕,之后我就留下了这一瞬间的微笑。那天,我很兴奋,再加上天气有点冷,风吹在脸上很难受,冷冰冰的,我跟着叔叔蹦蹦跳跳的到了蛋糕店取蛋糕,一点走一边抬起头问叔叔:“叔叔,蛋糕长什么样儿啊?”叔叔说:“别着急,到了你就知道了!”可是,那蛋糕的时候,蛋糕是包装着的,所以还是看不见蛋糕到底长什么样!然后我急着问叔叔:“叔叔,蛋糕到底长什么样儿啊?”叔叔则不慌不忙的说:“别着急,晚上就知道了!”于是,我急着盼着到了晚上。

我的几位哥哥姐姐们陆续到了叔叔家,我还收到了两份礼物呢,一个是一顶有着小辫子的红帽子,一个是小熊!我很高兴,心里想着:“哈哈,我回到深圳以后一定要给我的伙伴们看看!我很快就要看见我的蛋糕了!恩,我的蛋糕是什么样的呢?“于是,我急忙跑到爸爸妈妈面前:“爸爸妈妈,他们都到了,可以把

蛋糕拿出来了!”于是,我可爱的老鼠蛋糕出来了!哥哥姐姐们看见我拿出那个可爱的蛋糕来,开心地直蹦:“哇,好漂亮!哈哈,好可爱啊,我都不舍得吃了!”插上蜡烛,唱完歌儿,我许了一个愿望,和哥哥姐姐们吹灭了蜡烛。三十分钟过去了,我们也将蛋糕吃了一半,爸爸趁我不备“咔嚓”将我吃蛋糕的狼狈的样子照了下来!后来,我吃的差不多了,我戴上了新的红帽子,手里拿着小熊玩具照了一个照片。

至今,这张照片我还保留着,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很怀念,也很想笑!童年,总是很快乐的,每当我打开我的相册,童年时的酸甜苦辣都在我的眼前。童年,像五彩的泡泡,飞来飞去,有大有小,但是,泡泡始终会消失在天空中!

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4放假了,我在家闲着无事,就打开电脑浏览起我的照片来,有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照片,是上次我们去香港照的,这张照片装满了我们全家的幸福,也装满了我的快乐!

这张照片是前年寒假我们全家到香港旅游,在迪斯尼拍的,照片中的我穿着黑色的上衣,嘴巴笑开了花,记得那天早上我们迫不及待的到了迪士尼乐园,一进去就看到了米老鼠、唐老鸭、米妮、高飞、小熊的表演,它们的表演好精彩,和我在电视里面看的一摸一样。我们又去玩了旋转小飞象,然后又去了幻想世界,幻想世界里面太美妙了,这里面花草树木,舞蹈音乐,各种表演,应有尽有,简直是人间天堂,我们还玩了飞越太空山,这次是爸爸带我们玩的,飞越太空山太恐怖了,速度非常快,而且不断的扭动不断的旋转,飞速的一会儿上,一会儿下,里面还非常黑,我坐在上面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我真担心会掉下来。

看着我们玩得开心的样子,妈妈举起了相机,拍下了我和姐姐在游乐场上玩的瞬间表情。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了我们在迪士尼乐园游玩的情景。这只是我喜欢的相片里面的其中一张,相册里面的每一张照片都包含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记录了我有趣的童年。

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5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地一瞥,已隔经年。

照片里有一个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笑得很腼腆,她身后是一个看上去沧桑却笑起来春风和煦,谦谦君子模样的男人,两个人站在一间古朴茶室的门前,阳光带着男人干净的笑容洒在女孩身上,光点斑驳。

男人有着结实的身躯、宽厚的手掌和掩盖不住的雄心壮志——他是女孩的父亲。父亲走路生风,女孩喜欢跟着父亲一起举步生风,喜欢这种风里有温暖的感觉。父亲也喜欢托着女孩阅尽人间山河,常常带着女孩旅游。女孩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而父亲耐心的解答在女孩眼中也变成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心里留下了一首首美妙的乐曲。这一张照片上是成都的一间老茶室,成都也是女孩最喜欢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文化很古朴,但是最吸引女孩的不只是文化,还是随处可见的青石街小巷子,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欢声笑语。

后来父亲又带着女孩去了北京看故宫、穿汉服;带着女孩去苏州参观园林;带着女孩去天津吃包子……每一道风里都留下了女孩和父亲的身影。

可惜时间是一支叫人讨厌却又微妙的画笔,它在父亲头上和脸上胡乱涂鸦,让父亲再带着女孩出去玩耍的时候已经有些许力不从心;不经女孩允许便拉长了女孩的身高,加重了女孩的课业,不让她再飞向世界各地。

是什么呢?是什么呢?父亲老了,女孩长大了。一张张微黄的照片铭刻着他们快乐而永恒的记忆,幸运的是,记忆里父亲的左手一直拉着女孩的右手,过去会,现在会,将来也会。

而这个幸福的女孩,就是我,父亲,也是我的父亲。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声嘶力竭的歌声从路边一家冷清的小书店传出来,顺着青石街小巷子冲出去,在风里痛苦挣扎,最终在云端消散成一堆泡沫,承载着照片里的故事。

小学生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500字6今天,在茶园里有一个穿着黄色外衣的小学男孩和未满6岁的弟弟,还有他们忠诚的两个好朋友,相约在五指山里采茶叶。在我美好的记忆中,这是我一年级下半学期的照片。

今天,我们来到了我的老家汉中,在那里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直到有一天,我和我的弟弟陈添薏和杨明羽姐妹们还有爸爸妈妈们一起去西乡县的五指山茶山游玩,暖暖的微风迎面吹来淡淡的阳光下,我们眼前呈现出的是绿色的茶庄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滚滚的流淌,好像茶叶妹妹佩戴好自己绿色的游泳圈,在大海中遨游。我们背着茶筐弯下腰,两眼直盯茶叶,好像一头猛兽看着自己的猎物,盘算着怎样吃掉它。突然,我们的手,如千剑般的不停揪着茶叶,以防丢失一粒叶子。不一会儿我们采茶叶的筐子很快就装满了,我们又去帮助那些做茶叶生意的人摘茶叶,那茶叶味道很独特,淡淡的青叶味还夹杂着一股清香,好像茶叶妹妹,给自己喷了独特得香水一样。爸爸妈妈趁机抓拍这张值得珍藏的乐于助人的照片。

小学叙事文第6篇

落实到中国当代文学里面,从“十七年文学”到1980年代的文学、1990年代的文学,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文学,“边缘叙事”作为一种话语姿态,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作家面对历史或者现实书写的时候,所选择采取的一种特定的叙事视角。这种选择的不同是与不同时代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的, 因为当代中国的社会***治历史文化语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剧烈或者微妙的变化。但无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同,几乎所有采用“边缘叙事”的作家们都有一些共性,比如他们往往是从侧面来观照历史、透视现实的,而采用主流叙事的作家们则更多地是采取正面展开宏大叙事的姿态。采用“主流叙事”的中国***作家在建国以来更多地是采用一种全知全能的、上帝型的叙述,采用那种君临读者之上的“大我化”叙事,而 “边缘作家”“边缘叙事”更多地采用的是“小我化”的、限知型的叙事,比如他们往往采用“童年”视角、“少年”视角、或者时代的“多余人”、边缘人视角,而且更习惯于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从一个时代的侧面的、小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或者现实生活。这在孙犁的小说、茹志鹃的小说,乃至于赵树理和周立波的部分小说叙事中体现得很明显。他们不从英雄人物视角出发,不从大人物视角出发,不从中心人物视角出发,而是从小人物视角出发,这样的边缘叙事显然与当时流行的“红色经典”作品惯用的中心英雄人物叙事视角是有差异的,这也是孙犁和茹志鹃不同于柳青和梁斌的小说叙事策略的地方,也是赵树理和周立波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柳青和梁斌的地方。“三红一创”和“青山保林”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主流***叙事典范作品,就是因为他们所集体择定的主流叙事话语姿态,而孙犁则成了***文学秩序中的“多余人”,赵树理也成了***文学秩序中的尴尬存在,既被许可为***文学的方向和样板,也因为***治局觉悟不高而遭到边缘化。至于周立波,他晚年关于湖南山乡清新小品般的叙事,也是与当年的《暴风骤雨》主流***叙事话语姿态有区别的,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同一个***作家,他的创作也有可能在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话语姿态。

此外,“边缘叙事”从内容方面讲是指一种话语形态。话语形态与话语姿态密切相关,一定的话语姿态决定了特定的话语形态,这有点类似于我们有时候所讲的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特定的内容成了特定的形式的产物,特定的话语形态成了特定的话语姿态的制造物。所以边缘叙事话语形态的生成,与作家择定的边缘叙述话语姿态密不可分。大家都知道,“边缘叙事”相对的就是“主流叙事”。“主流叙事”主要偏重于宏大叙事,它面对着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说话。有一段时间我们习惯于说“重大题材”或者“题材决定论”,而“边缘叙事” 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它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生活叙事”。用法国人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里的话来说,主流叙事往往是一种“大叙事”,或者叫“宏大叙事”“宏伟叙事”,边缘叙事就是一种“小叙事”,前者往往正面地、直接地针对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或者重大事件展开叙事,而后者往往习惯于侧面地、间接地对一个大时代表达作家的一种个人化思索,这是利奥塔关于“大叙事”“小叙事”的说法。基本上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话语形态,主流叙事往往是关于国家、民族、宗教、历史、***治、***事等宏大事件的艺术证词,即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表达,而边缘叙事往往是对日常生活形态的艺术微观察。此时的作家习惯于从人性的微妙和深广之处着眼,对有关宏大事件和宏大叙事予以暗中消解,此时的小叙事构成了大叙事的***。它是一个人的叙事,而不是一群人的叙事,是个人化的叙事而不是集体化的叙事,是“我”的叙事而不是“我们”的叙事,是“小我”的叙事而不是“大我”的叙事。

以上是我们从中国当代文学叙事实践中所理解的关于“边缘叙事”的概念问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历史回溯来看一看苏童的“边缘叙事”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史上,或者说,在“边缘叙事”的历时态层面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的边缘叙事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艺术贡献,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回到当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之中来。

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是所谓“50-70年代”,包括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十七年”时期和“”时期,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也可以被称之为时代。1949年以后的***年代的叙事主流肯定是一种宏大的“***叙事”,这是公认的文学史事实,但在当时以“***战争”和“合作化运动”为中心标志的一种宏大叙事进程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边缘”叙事,比较典型的比如孙犁、茹志鹃的小说。孙犁当年的创作更多的也是从一个相对而言的“小我”的视角出发,比如说《山地回忆》里以妞儿的视角回忆战争年代的一些人情故事,记忆中的妞儿明显是一个少女的形象。还有《荷花淀》《芦花荡》《琴与萧》等小说,不从男性英雄的视角出发而从家庭女性的视角出发,不从英雄人物出发而从***遗孤出发,不从大人视角出发而从小孩视角落墨,这都表明了孙犁有意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同时代***英雄叙事主流的边缘叙事姿态。当然,孙犁的小说也写到战争或合作化等重大事件,但他往往从侧面切入历史或者现实,所以作为一种边缘话语形态,他的小说内涵在当年的主流***文学话语秩序中被定位为写出了“无产阶级的人性美”或“人情美”,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之中本来就包含着***话语和人性话语的一种折中或融合,其中折射了孙犁作为一个***文学秩序中的边缘人或多余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思考,这正是孙犁小说创作价值之所在。再比如,当年的主流***文坛对茹志鹃小说所作的“家务事、儿女情”的负面评价,在很大程序上也是道出了茹志鹃小说创作的“日常生活叙事”性质。它是小叙事而不是大叙事,是置身于宏大***文学话语秩序中的一个中国女作家当年冲破主流叙事话语樊篱所付出的可贵的艺术努力。以《百合花》为代表的那批小说,作者往往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从女性或者家庭女性的角度出发,写的也是******治年代里发生的家庭琐事或情感纠纷,这样的小叙事构成了对大叙事的艺术反拨,使后来者能够看到宏大年代里的微观世象。但无论如何,孙犁也好,茹志鹃也好,以及赵树理等在不同程度上有过边缘叙事行为的作家也好,他们无法完全超越自己所属的时代。他们置身于中国***文学话语秩序之中,其身份首先是***家,其次才是作家;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诗人。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边缘叙事是不彻底的,还只属于那种介于主流与边缘之间模糊话语地带的边缘写作,他们的边缘叙事的价值主要在于构成了对主流***叙事的艺术补充而已。

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1980年代,有人称之为“新时期文学”,而把1990年代的文学称之为“后新时期文学”,这都是中国“后学”制造出来的文学史命名神话,当不得真的。这里我为了表述的客观起见,就采用了数字化的表达方式。1980年代文学中的“边缘叙事”,主要是以1985年前后为界,为文学史的参照界标。1985年以前的中国文坛,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或者“改革文学”这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形态为文学主流,它基本上延续了“50-70年代”文学的那种“宏大叙事”模式,只不过在***治立场、道德评价、价值判断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叙事形态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还是那种宏大的、集体的、公共化的叙事,人物和事件往往都被置于集体视野下进行叙述。只不过此时的集体不再是***年代里的***治化的集体范畴,而演变成了所谓“新启蒙”年代里的知识精英化的集体范畴;不再简单地站在“工农兵”的集体范畴上叙事,而是转而回到“五四”,回到人性,回到国民性批判,从知识精英话语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这当然是文学史的进步,但进步中仍旧遗留着过去年代割舍不下的精神脐带。而在85年以后,以苏童、余华、格非他们为代表“先锋作家”的崛起,他们的小说叙事策略实际上就是对以“伤痕”“反思”“改革”所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一种有力的艺术颠覆。先锋小说家后来不断演化,有些人成了所谓“新历史小说”或者“新写实小说”的代表,包括苏童也是如此。但我们要注意到,1990年代大举繁荣的“新写实小说”或者“新历史小说”实际上都发源于1985年后的“先锋小说”,它们的艺术种子都在1980年代后期就埋植下来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一下比较:“50-70年代”的“边缘叙事”和当时的主流“***叙事”之间是一种补偿、弥补的关系。而相对而言,1980年代的“边缘叙事”对“主流叙事”主要是一种直接的对抗,二者之间属于颠覆性的关系。尽管苏童,包括其他的“先锋作家”像格非、余华他们也许不一定完全认可这种看法,但是对于当时的评论家和后来者、历史的追认者来说,我们确实看到两者叙事之间的对抗,发现了一种颠覆性的东西。这是一种现代主义乃至于后现代性质的叙事方式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模式的艺术反叛,也是建立在存在论基础上的“后人道主义”话语体系对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传统人道主义话语体系的思想反叛。“小写的人”从此代替了“大写的人”,“小我”真正实现了对“大我”的集体叛逃,自由的叙述游戏颠覆了一切固有的叙述成规,边缘开始逾越了主流的樊篱,这是一个文学大变革时代的必然产物。而苏童在此前后创作的“妇女生活”系列、“枫杨树”系列等等作品,有人说是“先锋小说”,有人说是“新历史小说”,有人说是“新写实小说”。这些说法都没有错,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苏童的这一个又一个系列的小说,其共性在于惯常使用一种日常生活形态的边缘叙事,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构成了对85年之前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叙事模式的一种颠覆,一种解构。从话语姿态上来说,苏童的小说惯常采用少年儿童叙事视角,惯常采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小我”而不是“我们”的视角,惯常从侧面透视大时代的微世象,他对宏大年代里的日常生活的精细描摹或者诗意表达,已经形成了他个人独具魅力的小说美学风范。从话语形态上讲,苏童的小说意蕴是现代存在论的而主要不是启蒙论的,不是传统的人性论的,所以他的小说主要不是用来批判的,而是用来表达悲悯的,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处境、对全人类的生命困境,苏童的小说中凝聚着中国式的存在哲学与虚无精神。以上这两点,我以为恰恰是苏童小说边缘化叙事的价值之所在。

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市场经济以来的1990年代。这个时期“边缘叙事”被谈得非常之多,后来又产生了很多概念,比如“个人化叙事”,再比如往前进一步极端化发展的“私人化叙事”,陈染、林白等中国女权作家成了那个年代的边缘叙事代表人物。她们必须面对1990年代中国文坛三重主流叙事的夹击或挤压:一个是以文学时尚形态出现的“商业化叙事”,再一个就是与之直接对垒的反商业化、反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精英化叙事”,还有一个就是与***意识形态密切关联的***治化“主旋律叙事”,比如大批量的“反腐文学”的集中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是关于1990年代中国文坛一般习惯上说的“三分天下”格局。知识分子精英化叙事的代表是张承志、张炜、韩少功、史铁生等人。商业化叙事以王朔等人为代表,包括池莉此时也转向了商业化叙事,甚至像王蒙和铁凝这样的重量级作家也涉足过商业化叙事,他们都有长篇小说加入过1990年代名噪一时的“布老虎丛书”。王蒙的那部长篇走的是通俗侦探小说的路子,而铁凝的《无雨之城》则走的是言情小说路径,两部作品都不成功,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属于失败之作。回过头看,当年的《无雨之城》欲望化叙事的浓重印痕还严重地伤害了铁凝小说的格调和精神。***治化的主旋律叙事的代表有陆天明、周梅森、***等人。然而,就是在这种复杂而尖锐的三重主流叙事潮流的夹缝中,依旧存在着顽强而坚韧的边缘化叙事。而且这个时期处于逆境或困境中的边缘化叙事也呈现出了多元复杂的形态,其中取得了格外突出的文学史地位的是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私人化叙事”,其次是以韩东、朱文等为代表的所谓“个人化叙事”,这股高度欲望化的边缘叙事潮流在当时可谓风起云涌,一时无匹,但很快便时过境迁,风流云散了。再次才是以余华、苏童、格非等为代表的“先锋作家”的艺术转向。毫无疑问,苏童们在1990年代的文学场域中十分尴尬,除了三种主流叙事文学形态风起云涌之外,还加上“个人化写作”和“私人化写作”的各领,以苏童等为代表的昔日先锋作家们体会到了“边缘中的边缘”的尴尬境遇。他们从中国文坛的中心开始逐步边缘化,由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他们所构筑的文坛先锋位置逐步沦陷、丧失,他们面临着痛苦的叙事转型的问题。这是他们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所以格非在那个时期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就叫做《边缘》。

过去的风光不再,“先锋作家”在1990年代文坛格局中遭遇到了各种主流叙事或者其他边缘叙事形态的强劲挑战,何去何从,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类似哈姆雷特的写作困境。由于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私人化叙事”和韩东、朱文等为代表的“个人化叙事”已经占领了1990年代文坛的边缘叙事鳌头,成了当时文坛边缘叙事的焦点和中心,苏童们确实感受到了既来自主流也来自边缘的挤压,可谓既要面对“敌人”的挑战,也要防止来自同一个大阵营的后劲的威胁或挤压,前有拦截,后有追兵,这就是1990年代“先锋作家”所面临的写作困境。在困境中如何突围?是选择转向主旋律化叙事吗?这是苏童们所不屑做的文学选择。主旋律化叙事属于***治化的宏大叙事,属于“超我”的叙事,它是反个人、反个体的写作,这与苏童们的创作初衷格格不入。那么,能否转向知识分子的精英化叙事呢?这也是一条苏童们很警惕的叙事选择。前面说过,苏童这一代先锋作家一开始就信奉的是有别于现代启蒙论的存在论话语体系。虽然启蒙论和存在论一样都属于“自我”的叙事,但信仰启蒙论的作家心中有个精神贵族式的自我,比如张承志和张炜都是如此,而信仰存在论的作家心中蛰伏着一个***、卑微、荒谬、绝望的自我,这种绝望的自我与自我的绝望构成了苏童们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化叙事的根本分歧,这是无法调和的精神矛盾。这也意味着苏童们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选择知识分子精英化叙事进行精英化的文化抵抗。同时,这还意味着苏童们也不可能选择“个人化写作”的那种欲望化叙事,因为朱文等人的欲望化叙事属于典型的“本我”的叙事,裸的欲望展览和将一个时代的精神溃败进行到底的写作诉求,这也与苏童等先锋作家的“自我”叙事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苏童们是有“自我”的,尽管这个“自我”不同于“二张”的精英化“自我”,但也绝对不同于朱文们原欲化的“本我”,这是一种在***的时代里破碎不堪但依旧绝望地找寻的自我。在1990年代的中国文坛,苏童这一代先锋作家在绝望地寻找,除了余华凭借着《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转型成功之外,苏童、格非、马原、洪峰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文坛边缘化了。毋庸讳言,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苏童的文坛影响力是趋于下降的,甚至很多人都在怀疑苏童是否已经江郎才尽了。

回过头看,我觉得苏童这一代先锋作家是很了不起的,他们艰难地熬过了那个夹缝重重的1990年代,并且相继跨越了一道道文坛封锁线。当然,我说的是他们那一代中的极少数作家有这种坚韧的文学超越精神,大多数作家还是被时代浪淘沙了。正是因为他们少数人的坚持,他们在文坛上有那么一股“会当凌绝顶”的勇气,才成就了“60后”作家在当今中国文坛的中坚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余华继续稳步推进,我不认为《兄弟》是失败之作,但不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肯定的,这也说明余华的叙事个性不是很适宜那种长篇巨制,但他的这种新的艺术探求则是应该肯定的。我们应该允许更应该鼓励作家创新,但也要有宽容的心境看待作家探索中的失误乃至失败。而格非在经历了1990年代的长期蛰伏以后,终于克服了浓重的叙事焦虑,在新世纪十年内陆续推出了堪称一部个人化的二十世纪中国心灵史的“《人面桃花》三部曲”。那么,对于苏童来说,他该怎么办?从一个客观的立场来看,我觉得苏童这一时期“边缘叙事”面临的问题是怎么突破新世纪“主流叙事”的“封锁”。我认为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主流叙事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带有现实偏执主义的底层叙事,偏执于现实的一极;另一个极端就是偏执于的网络穿越叙事。很多网络作家或时尚的写作根本就没有历史感,他们习惯于穿越,但往往根本就没有历史常识,很难回到历史的细节和情境之中,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带有浓重虚无色彩的历史闹剧。“穿越”由此沦为了“穿帮”。与之相对应的现实偏执主义的底层叙事一极,过于夸张地渲染底层的苦难,甚至不惜编织各种血腥的仇富情节或野性的愚昧行为,以此来达到释放作家内心深处浓重的***治诉求或意识形态焦虑的目的。这样的一种主流化的底层叙事姿态,毫无疑问也是应该警惕和反思的。值得注意的是,当1990年代的“私人化写作”和“个人化写作”两股边缘叙事浪潮在新世纪逐渐消退之后,它们也还是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这就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个人化乃至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力量。随着“个人化写作”和“私人化写作”的主力***逐步淡出文坛或者转向,个人化或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叙事艺术法则却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更多中国作家的信奉,并且结出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花果。以“50后”作家为例,当今中国文坛大手笔贾平凹和莫言都是个人化或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叙事高手,贾平凹的《秦腔》和《古炉》,莫言的《生死疲劳》和《四十一炮》,都是新世纪中国文坛的长篇力作,但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我在这里反复提到的个人化或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叙事魔力。王安忆其实早在1990年代就是走的这种叙事路数,《长恨歌》的成功也就是个人化或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叙事艺术的成功,可惜她后来新世纪的长篇小说系列却日渐途穷,笔力不逮了。倒是林白从“私人化写作”退出后,她的新世纪小说叙事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妇女闲聊录》就是极好的证明。这同样是一部个人化或私人化的日常生活叙事艺术范本。

有了以上参照,我们再来看苏童的新世纪小说叙事艺术探索,很多问题就会明晰多了。很明显,苏童在新世纪之初其实是想大胆介入中国现实问题的,他在新世纪推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就是明证。《蛇》这部作品堪称世纪末中国城市的一部浮世绘,体现了很有点“历史癖”的苏童难得一见的强烈现实关怀。他在创作这部作品的世纪之交声明自己要向鲁迅先生学习,要追步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审判精神,这无疑与他长期以来在读者心目中形成的那个偏于阴柔的艺术性格有着很大的出入,我甚至当年还期待过苏童将这种回归鲁迅的艺术转向进行到底。如今看来,《蛇》的创作并不是很成功,苏童在当时还无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同步完成世纪交替中的中国现实叙事。显然,新世纪文坛的现实底层叙事并不是苏童的艺术强项,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后来开始了“重述神话”的《碧奴》的写作。据说这是一部“遵命文学”作品,是苏童接受英国一家出版社的出版项目而写的,但从内因来讲,重述神话,重述历史,重新讲述苏童个人想象中的孟姜女故事,这无疑也是苏童内心的一种艺术召唤,所以这部长篇还是极大地发挥了苏童想象历史的艺术激情。在很大程度上,我以为《蛇》的现实底层叙事太近了,不利于展示苏童的历史虚构能力,而《碧奴》的重述神话叙事太远了,也不利于展现苏童的历史虚构能力,只有讲述民国史和“***中国史”(1949―1976)才是展示苏童历史虚构能力的最佳艺术舞台。于是我们看到,经过了从《蛇》到《碧奴》的坎坷叙事探索之后,苏童终于回到了他最善长的历史虚构领地,而且这次的回归是一种强势的艺术回归,《河岸》的成功写作宣告了苏童的又一个艺术高峰的到来。《河岸》让苏童终于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找到了自己并把握住了自己,这部作品从一个少年的视角聚焦父子两代人的心灵史,明确地采用了个人化或私人化的日常生活视角进行深度的历史叙事,这正是我前面反复提到过的新世纪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成熟标志。这部作品还让我想到了福柯在《疯癫与文明》提到的“愚人船”。 如果让我从“边缘”的意义和角度来理解《河岸》,那么我以为,以库东亮、库文轩他们父子为代表的水上生活,其实是一种边缘话语构成的社会秩序,而岸上的生活则是一种主流权威话语构成的社会秩序。这就如同今天的会议主持人在岸上,而我们每一个会议发言人在水中一样,水深火热之中的边缘话语社会秩序显然是无法撼动主流权威话语社会秩序的。然而,小说中有个女主人公慧仙,她实际上就同时处于岸上和水中,在主流与边缘之间游移,一会儿被主流接纳,一会儿被主流放逐。库东亮的母亲其实拼命想被主流的、岸上的社会秩序所接纳,但是她所谋求的这种接纳到最后实际上是构成了一种非常荒谬的人生命运。这是我从“主流”与“边缘”关系的角度对《河岸》所作的一种简略解读。这再一次说明了苏童的作品非常适合谈论今天的会议主题。

小学叙事文第7篇

在格拉斯的小说中,我们常惊叹作家高超的编故事的能力,他往往能将故事讲述得有声有色,并把我们带入到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的文化氛围中,这要得益于他在作品中经常穿插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在《铁皮鼓》中,绿色木雕像尼俄柏是但泽地区广为人知的“传说”,作者写“尼俄柏”这一章时,按照时间顺序写下了木雕不寻常的来历、历史的遭遇、被放入航海博物馆后十四年间的骇人传闻,然后写赫伯特神秘恐怖地死在她身上。尼俄柏的故事来龙去脉写得十分清楚,人物下场交代分明,整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这正是民间文学叙事的特点。在《狗年月》中,马特恩的祖母讲的十二个无头修女和无头骑士的游历冒险故事也是来源于德国民间故事,作者在写这一故事时,想象力十分丰富,在细节上添枝加叶,刻意营造一种恐怖阴森的氛围,具有民间故事幻想的特征。格拉斯曾说他写“但泽三部曲”是“为自己试着用文字记载永远失去的故乡——那是由于***治的、历史的原因失去的故乡。”

正是作家对故乡怀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才会在其大量作品中把故乡但泽作为背景,他在其作品中经常穿插的民间故事传说正是出于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看出作为一位文学家,他对民间文学的熟悉精通。纵观格拉斯小说,其作品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便是童话色彩。这首先体现在他对“童话”叙事模式的模仿运用上,在《铁皮鼓》中“有望有信有爱”这一章里,作者以多次穿插叙述的结构讲述了钟表匠劳布沙德、音乐家迈恩、玩具商马库斯的故事,作者先用喃喃细语似的话语繁冗地赘述一遍,再用简洁话语概括一遍,而叙述模式都是“从前有个……”。《狗年月》中的“情书”部分,由哈里•利贝瑙写给***拉的情书组成,而里面也多次运用到这一模式:“从前有个……”等。应该说,“从前……”是童话故事中惯用的叙述模式,它在故事的一开始就立即使读者置身于遥远的过去,格拉斯在他的小说中有意识地运用这种童话叙述模式,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特意营造一种类似童话氛围,让读者抱着轻松心态去阅读,消解了事件本身的凝重。格拉斯小说的童话色彩还体现在对童话中“奇妙原则”的运用上,这一原则的基本特征是:“日常理性逻辑的消解,从而导致空间交叠,时间的移位,人物同一性的消解,植物间的互变,人与动物间的杂交,物体世界的复活,非人类的语言能力等。”

在童话故事中,我们常能感到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渗入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了自然规律,使故事内部不存在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格拉斯小说中在情节构思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对“奇妙原则”的运用比比皆是:《铁皮鼓》中,奥斯卡在娘胎里智力已经发育齐全,且对外部世界感应真切,洞悉父母一切想法,为了拒绝进入成人世界,他在三岁时自导自演了一起从地窖台上摔下来的事件,从而故意让自己保持侏儒身材,永远停留在三岁儿童的高度,而在他二十一岁埋葬吞纳粹***徽身亡的父亲时,他被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血流不止,由此个头开始渐长;他有一种特异功能,能用尖叫声使玻璃破碎,当父亲或老师惹了他时,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后,一个人爬上高高的塔楼大声尖叫,使对面市剧院的玻璃全部粉碎。《狗年月》中,肥胖的燕妮在冬夜被伙伴们恶作剧地埋进雪人体内后,第二天,就变成了身材苗条的少女;磨坊主马特恩那袋重二十磅的面粉中寄生的害虫——黄粉蛱幼虫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能准确地预言未来,它们的声音、语言只有磨坊主才能听到、听懂;布劳克赛尔公司制造的“神奇眼镜”能使青少年看到父母亲的过去,使有过失的作案人原形毕露。所有这一切,都是格拉斯在“奇妙原则”下进行艺术想象、实践的过程,这样就使得一种超越时空的、虚幻的、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叙事方式成为可能,同时,也让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在童话故事里得以还原显现。

小学叙事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叙事文

学习

现代爱国诗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爱国诗10篇,内容包括现代爱国诗200字左右,现代爱国诗句摘抄大全。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之后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此刻乡

学习

命运的抉择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命运的抉择10篇,内容包括命运的抉择攻略,命运抉择的句子。***的十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学习

置业顾问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置业顾问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置业顾问的月工作计划,房地产置业顾问月工作计划。迄今为止我已进入优圣嶸源这个大家庭将近两年之久。从刚开始的行业新人到熟练的掌握经验的置业顾问在这学习的途中收获良多,同时也发现工作的压力

学习

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变电运维班安全活动日总结,变电运维工作亮点总结。1.现代化汽车产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随着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修理人员以机械装置为主的汽车维修方式

学习

公务员转正工作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公务员转正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建筑行业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物业经理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在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工作需要,唯一的方式就是加强学习。一是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

学习

一年级奥数题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奥数题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奥数题教学,一年级人民币奥数题。难度:小学一年级奥数天天练:简单的推理孙、钱、李分别是三位老师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同学们猜一猜,三位老师各姓什么。(1)甲不姓孙。(2)姓钱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

学习

适合朗诵的文章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适合朗诵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催人泪下的朗诵文章,适合女性朗诵的文章。其二,朗诵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维内容的了解。朗诵是掌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法,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我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紧紧围绕着两小儿“辩斗”的主

学习

古代名言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名言10篇,内容包括中外古代名言100句,古代励志名言。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5、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6、捐躯赴国难,视

学习

教育名人名言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赏识教育的名人名言,教育孩子名人名言大全。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4、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5、唯其尊

学习

幼儿园孩子表扬信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孩子表扬信,内容包括幼儿园表扬信卡片内容,幼儿园的表扬信怎么写。明天就是你4岁生日了,我和妈妈打心眼里替你高兴。因为你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地懂事,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给我们大家带来欢声笑语,让我们在你天真无邪的笑

学习

描写秋天的词句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天的词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美女秋天照片的词句,描写秋天果实颜色的词句。一叶知秋春花秋月春华秋实金风送爽春兰秋菊秋风萧瑟金风玉露叶落知秋秋风落叶秋月春风丹枫迎秋秋收冬藏落叶知秋秋高气肃春去秋来秋月春花秋高

学习

修理工事迹材料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修理工事迹材料,内容包括修理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简短,修理工事迹材料。在工作中,__处处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一个***员和技术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对组织交给的任务,不管多么艰难、多么繁重,她都勇于担当,想方设法去完成。2006年9月公

学习

房地产公司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公司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房地产公司工作总结及心得,房地产公司年度总结范本。(二)项目推进方面: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聚信广场完成了项目的前期策划及产品功能定位;完成了一期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拆迁、高压线路的搬迁

学习

成教年度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成教年度总结,内容包括成教年度总结,成教优秀个人总结。1、基本功、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石努力练就新教师基本功,包括课程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科研与反思、教学评价与创新等,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特点,从基本功入手,不断

学习

小学学期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学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小学体育学期工作总结,小学期末工作总结最新10篇。1、修理校舍房产。整改危房18间,修葺围墙100余米,门窗重新油漆一遍,粉刷墙壁5000余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危房、危墙,消除了安全隐患,校园整齐划一,焕然一

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总结,内容包括小学德育工作2021年度总结,2017小班第二学期德育总结。一、什么是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只要有信息的获取和,都存在信息伦理道德问题。作为我们的信息技术科教学

学习

小学二学期德育

阅读(25)

1、建设一支队伍:加强师德教育,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德育队伍。2、贯穿一个主旋律: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强化一项工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4、重视一种教育:加强中华..

学习

小学成语大全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成语大全10篇,内容包括小学成语大全及解释100个,小学成语大全50000个。3: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等表达的详尽细致、充分彻底。淋漓:畅快的样子。尽致:到达极点4:"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的世道,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5

学习

小学生心理活动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心理活动总结,内容包括心理辅导活动总结,七个一心理教育活动总结。过去的一年是xx教育“大发展,大提升”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基础教育快速发展迎来良好契机的一年。为之,我们中心小学面向全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学习

小学情感教育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情感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小学心理教育论文大全,小学继续教育论文集锦9篇。一、增强教师的情感修养,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导师,尤其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时间,小学生除

学习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德育课程总结,内容包括小学德育工作总结7篇,小学德育教学总结docx。3、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1)、加强值周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带班领导宏观调控;值周教师与学生检查评比;安全卫士协

学习

小学古诗大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古诗大全10篇,内容包括经典之选年度最佳古诗十篇,小学一年级的古诗写十篇。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3、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