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1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使学生获得对黄山风景最直接和最生动的感知。
二、整体感知课文,揭示课题
黄山的风景在影像中是如此秀丽,那么,在文字中,它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呢?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感受黄山是怎样用文字来讲述自己的美丽的。
这样改动之后,好的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2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语文环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例如,在教学《桥》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咆哮的洪水吞噬一切的场面,震耳欲聋的洪水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教本中的人们形成恐惧的共鸣:近一米高的洪水在跳舞,像吞噬生命的魔鬼,死亡在逼近,可“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激发学生想象,同时启发学生“假如你就是那个老汉,说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是都说出了同一个信念:老汉不能走,因为他肩负着保护群众的职责;老汉不能走,因为他心中还有牵挂。老汉的高大形象屹然显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
二、拓展课文,发展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本空白,在教学语文课本的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填补,或对言犹未尽的语段结尾进行想象延续。例如,我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小白兔最后说的那句话:“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然后续编故事:假如你是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你会怎么做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如,《两只小狮子》一文中,课文以狮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结尾:“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却没有交代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的表现,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使学生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思想教育。
三、利用插***,激活想象
借助插***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叶圣陶先生说:“***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配有插***,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很重视***画的作用:课文中写到“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每一个季节的描写,课文都配有美丽的***画,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画,体会小熊为什么“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在学生观察***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在急需木头房子的时候,小熊是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木的,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学生利用***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
四、灵活运用省略号,发挥学生想象力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3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激发学生求知心理和爱好情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我教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反映的是作者依依不舍送别好友的情景:诗人和好友分手了,远行的船越来越小,留给诗人和远行者的都是孤单的身影和依恋的心情。教学时,我选择播放李书同填词的《送别》曲,那悠扬缠绵的乐曲,扣紧了学生的心弦。当他们沉浸在深情哀婉的乐曲中时,我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这时,学生的心绪已不知不觉地被带入诗境中。他们初步感知到诗文的美妙,并产生了进一步去理解诗句的欲望,收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又如,课文《梅花魂》一课教学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这样的动感画面:寒风在呼啸,大雪在纷飞,在这冰天雪地中,梅花却灿然怒放,它以不屈的傲骨,迎接冰雪的挑战。画面配之以大家熟悉并喜爱的歌曲《红梅赞》,并同时出现红梅赞的歌词。深情的旋律、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歌词,使学生完全陶醉了。同时,梅花的高洁不屈的品格自然地凸显在学生的面前了。这激起学生对梅花的赞扬与喜爱,学生怀着这样的情感自然地进入对课文《梅花魂》的学习之中。
又如,教学《黄山奇石》时,课始,随着老师一番赞美黄山的话语娓娓道来,屏幕上展现出黄山那奇形怪状的岩石,学生们目睹着“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怪而有趣的岩石,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多美呀!”“啊,真神奇!”……一声声惊叹流露出学生们心中的向往,活跃的思维有如泉涌,欲心驰神往地探究黄山奇石的奥妙,于是,学习课文的热潮就开始了。
二、课中,运用多媒体组合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功能,配上教师的讲解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感觉、知觉、听觉、表象
和想象,这样,可以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文中,课文介绍“仙桃石”的样子时说,“就像一个巨大的仙桃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抓住一个“飞”字向学生提问:把“飞”字换成“掉”字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学生说:如果换成“掉”字,那这块奇石就会连滚带摔地摔到山下,摔得粉碎;所以还是用“飞”字好,可以落到想要落的地方。我采用动态效果,出示“奇石飞落山顶”的一段动画: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上飞落下来,落在石盘上,石头渐渐羽化成一个大桃子,再渐渐变成一块石头。形象有力地说明了“飞”比“掉”好。学生眼前豁然开朗,难点解决,比喻句的教学也水到渠成。
又如,教第五册《科里亚的木匣》一文中,要解决“妈妈用量步子的办法找到木匣,可是科里亚用同样的方法却找不到木匣”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妈妈步伐没变,而科里亚步伐变大”这个原因,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我借助电脑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对比科里亚脚步的大小变化、妈妈脚步不变的情景,并反复演示,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
又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月食》一文的教学中,月食的成因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提高效率,我制作了能体现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动规律动态课件,同时,还特意突出了地球的阴影。教学时,操作课件,月亮由于绕地球转,慢慢进入地球的影子,能反射到太阳光的部分也就越来越少,等完全进入影子,即形成了月食……学生通过亲眼看,一下子便明白了月食的成因,真是省时省力。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回声》中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片来突破难点,《黄山奇石》中黄山风景的秀美,《雷雨》中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又都可采用影像来突出重点,同时在学习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或诗歌时,可选择一段优美而略带伤感的音乐来渲染情感,以突破情感的教学,教好指导朗读,而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又可选用一段优美而轻快的音乐来增添美感……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在课中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一定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孩子创新精神的渗透,使他们从小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价值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以其形象而直观的声像、***文和视听,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此,我谈谈自己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妙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
运用多媒体“开讲”,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情有意,它能给学生以时空感,还能给学生以一种特定的撩人的气氛。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有利于头脑清晰,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迟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学习情绪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记忆困难,注意力涣散,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上课开讲前一两分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本课的课题置于精美的画面背景上呈现于大屏幕,再配以优美动听的乐曲,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课件手段就能有效地营造出声画并茂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而且能为整堂课作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我一起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也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上。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更加活跃,渴望探索知识、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
二、利用多媒体,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创新。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他们的生活较远的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利用媒体,可以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一下子拉近。例如《我们成功了》一课片断:
展示多媒体画面,出示句子: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师:人们是怎样相互击掌的,一边击掌一边会说些什么?
学生兴奋地相互击掌,嘴里喊着:耶!
师:还会说什么?
生:我们成功了!
师:是的,喜庆的场面我们经常能看到,为什么这次人们会如此激动?场面如此之大?
生:因为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成功,大家太激动了。
教师再次出示人们欢呼、拥抱、挥舞红旗的课件。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这句话。
学生再次朗读,感情比较到位。
师:除了相互击掌,相互拥抱,热泪流尚之外,人们还会怎样欢庆?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声歌唱。
师:这时,会唱什么歌呢?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唱《歌唱祖国》。
生:人们手拉着手,一齐高唱国歌。
生:人们挥舞着国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高喊祖国万岁!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课题《我们成功了》。
生:我们成功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同时出示多媒体画面,学生配上动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注重肢体语言与朗读的配合,如击掌、振臂高呼等。低年级的孩子又格外容易投入,在媒体、动作和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媒体、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有机的整合。
三、巧用多媒体,使学生善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由这些因素所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由于年龄小更喜欢一些可爱逼真的形象。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多么精彩的发言啊。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活用多媒体,逆向求异,拓展延伸,使学生参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时,我就充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面对狂妄自大的北风时小鱼的表现。再次播放课件,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学完课文,随后通过课件演示了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小鱼,梅花、雪松等也是不怕北风的,它们傲然挺立。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一过程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学生积极的求异创新的思维应该给予肯定,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沃土,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5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有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把一堂平凡普通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如何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使学生即能品味优美之语言,又能感受生动之形象,即有思想感情之熏陶,又有艺术魅力之享受,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寻的目标。“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就让我们从一堂课的导入入手。
一、看***导入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配有教学挂***,通过网络资料还可查阅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片。它们作为直观教材,比较形象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鲜明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导入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释题引申法
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创设情景法
那些富有感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小羊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抒情描摹法
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者的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板书《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六、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6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了一种先进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活动的本质是思维的活动和发展,多媒体教学以特有的声像同步、动画演示、模拟实验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老舍的《草原》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草原的广阔、美丽,还写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但是对于一群生活在丘陵地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是很难想象“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所描绘的宽广,也很难想象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所描绘的景象,更难想像套马等人情风俗。理解课文内容就成了一句空话。讲新课前,我就让学生欣赏了一段腾格尔的 《蒙古人》,伴随着空旷、 飘渺的音乐,学生看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看到了柔美的小 丘,看到了如白色棉花的羊群,看到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河,看到了蒙古人倒奶茶、吃奶酪、套马、摔跤。再讲有关内容时,他们很快就能想象出其中所描述的意境,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就在草原上驰骋。从而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能力。
二、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由于多媒体可以以提供声厕并强、视昕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缘,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 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酋我们的眼腑,似乎每一片树叶上掷有 一个新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 “颤动”一词是个难点。“动”字面上可解释为 “抖动” 佩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此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柱学生辟知的箍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了“颤动” 一词而进行混话训练。这样,感知理解运用。抽象 具体抽象,词语的删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队识。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丰富学生的想象。我教 《黄山奇石》时,在观察动感画面的基础上,指导阅读了课文,对黄山奇石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等等,课文的最后一段中,“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 状 的的岩石 ,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这时将课件《奇石 》播放给同学们欣赏,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争先恐后的给奇石起名字。既欣赏了黄山风景,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长了见识,丰富了课文内容,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潜能
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志、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就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主动发现知识,尝试创新乐趣,最终达到培养创新意志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多媒体技术以奇特的动画效果、生动的解说、优美的乐曲.勾画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世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问,丰富其想象储备,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支撑点”。在备 《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从网上***了几幅***片,分别体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还有一幅体现了山水相映成趣。我还在***的相应位置插人了文本框,写上了一些提示语。例如,在体现 “静”的那幅***中,提示语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再给每幅***配上轻柔而抒情、时慢时快的音乐,然后把这些做成个整体课件。一节课下来 ,学生身如其境 ,便很快掌握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而且结合***和***中的提示语,很快就能背诵课文,这种快速记忆 ,还得归功于多媒体电教。
四、信息互变,促进互动
多媒体技术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声音、画面上,给学生提侈 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术意境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如在教学同志的《长征》一诗时,要让学生通过读、背来理解:举世闻名的红***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先辈的不畏艰险、把一切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非常困难的。我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长征中的著名历史画面重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以生动的解说、激昂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了解长征,了解诗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一段描述了该群岛海里生长着品种繁多的鱼类,而且数量很多。由于小学生知识面有限。对文中“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等语句没有感性认识,似乎不大好理解。这时我便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真切地理解这些描写。当鼠标滑到上述那些语句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小手说明这里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影音文件。引起学生的注意,随后教师轻轻点击下鼠标,屏幕上立刻就会显现西沙群岛各种各样的鱼在海底欢快地畅游画面。于是,学生们在优美的音 声中对课文中描写的句子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互相启发。自由交流,教师相机辅导,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起学生广泛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7
开幕式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会长致辞祝贺展会圆满成功,原全国人大民委主任马启智宣布石博会开幕。
文博会龙园观赏石分会场已经成功举办至第八届,年年求创新,届届有特色。本届为期十天的石博会,除了新装修改造的东区玉石市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展会也以新团队、新形象、新力量,寻求新方向和新发展。此次石博会除了原有的精品石展览、鉴评和展销等活动外,新增了“中国首方奇石上市推介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玉石鉴评委员会龙园玉石培训中心揭牌仪式”、“首届玉石鉴评师培训班开班、授课”等新活动。
深圳龙园玉石市场挂牌
3000平米的东区展馆,正式更名为“深圳龙园玉石市场”。并将原为一体式隔断展厅彻底改造,重新装修出35间***的高规格店铺,环绕整个展厅呈“回”形结构,统一为中式复古风格,典雅、高端;展厅中央同样置四个“回”字形玻璃展柜,整齐划一。中心聚集了水石、戈壁石、玉石等多个品种,以长期稳定的奇石店铺为主,成为石友和民众购石淘宝的好去处。
精品寿山石馆入驻龙园玉石市场
焕然一新的龙园玉石市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精品寿山石展厅“华毅珍宝馆”。首次公开展示寿山田黄、荔枝冻、大红袍等珍贵藏品,传播寿山石文化。
此次华毅珍宝馆共有128件藏品参展,5件藏品参评,分获两项金奖,三项银奖。其中一块酷似人头像、名为“沧桑岁月”的寿山红田原石,引起了高度关注,重达1400余克,是目前国内已知最大的带桔黄皮的寿山红田原石,有着田黄形成过程的极高科研价值和观赏性,该石尚属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发展石文化产业应该提高奇石的品质和品位,而寿山石为我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用于雕刻的料石,也有极具观赏价值的原石,既是宝玉石,又是观赏石,它的成功入驻,使龙园宝石类奇石队伍在黄龙玉、和田玉、南红玛瑙等基础上更加壮大。另外,推广寿山石雕刻还可以促进雕刻艺术的发展,也为以后青田石、鸡血石等宝玉石级的奇石引入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开了先河,对打破以往人们认为“奇石都是粗质石”的不完整认识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奇石的价值和品位。
中国首方奇石上市推介会
中国首方奇石上市推介会于5月13日下午在龙园龙头广场举行。藏瓷“遗韵”在香港大公文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可谓石届一大盛事。开创了奇石与金融的直接对接,也是所有爱石、玩石人的美好夙愿。
借龙园石博会之机,邀请“遗韵”的收藏人和此次上市的组织发起人王长河先生,就“什么是上市”、“奇石上市和其他艺术品上市有何不同”、“奇石上市能产生多大效益”、“奇石上市的文化效应”等问题现场答疑解惑。
乌江石成摊王
展销摊位中,从来不乏团队参展,而来自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12位石商,在乌江奇石协会会长安高宣的带领下,以跳蚤市场12个摊位、龙园玉石市场1个精品展厅、几百方乌江石的强大阵容,成了本届展会摊位之王。
乌江石产自乌江德江段沿江乡镇,原石出自贵州省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经印江裹挟进入乌江,沉积于德江段的乌江河床。自被采挖以来,清新素雅的乌江石市场表现力一直不俗,出过不少精品名石,为外界所熟知。然而,产地石商如此成规模地组团参展还是第一次。
清雅轩轩主文明平说,这次他们所带来的奇石,几乎包括了乌江石的所有品类,青花、梨皮、卷纹、彩陶、鸳鸯、乌江红、蜡石等均在列。但是,经过十来年的开发赏玩以及乌江梯级式电站的修建,现在几乎很难采到乌江石,这么大批量地集中亮相,很不容易,不失为大家淘宝捡漏的一次机会。
“龙龟”引三清山石闯世界
在龙园东区玉石市场里,一只硕大的“龙龟”成了全场明星,引来诸多围观。这颗来自江西上饶的三清山墨石,高达一米六,长过一米七,通体黝黑,龟身饱满,撑直的脖颈托起昂扬的头颅,极似传说中龙头、龟身,以善驮而名的纯阳神兽“龙龟”。
说起墨石、米粒石或许大家还有所耳闻,然而对于三清山石,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顾名思义,三清山石即产自产自三清山的石头。
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地区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受垂直节理、近水平节理、地壳间歇抬升、岩石差异风化、构造裂隙疏密程度的控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花岗岩石峰和大量的造型地貌、象形山石”,当地亦有诸多因石而名的风景名胜。也因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形态多样,使三清山地区蕴藏了丰富的各类奇石,但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与外界交流较少,石种无系统梳理等诸多因素,三清山石并未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次,甲秀传媒有限公司欧阳六一先生组织三清山石产地近20位石友,并全额出资赞助,经过详细地计划和筹备,自发组成团队,还特请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郑圣文先生带队来到龙园。携当地的墨石、米粒石、铁花石、青龙石、彩蜡石、文字石、水冲石等九大类,几十个亚种的百十方奇石集中展示,有意将三清山石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
首次集中亮相展会的三清山石,即有“龙龟”、“侠客”、“秀中秀”三方获得了“观赏石鉴评大赛”金奖,占金奖数三分之一。
展销有亮点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8
一、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维
首先,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敢于大胆质疑。“质疑”就是发现并提出有思考价值、探究性强、能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如在教学《题临安邸》时,教师简介背景后,就有学生提出疑问:“从地***上看,当时的南宋明显比金国要大得多,为什么中原会被金兵占领那么多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南宋无法收复失地?”学生围绕这一问题积极展开讨论,查阅资料,学习古诗,不仅理解了诗意,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悲愤心情,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相机引导,学思结合,发展学生思维
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引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于文中“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学生普遍认为,花生米的分量和平时的分量差不多,因为“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联系上下文讨论“花生米的分量和平时一样吗”,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了“好像”一词,并且还有学生从上文中的“两杯”绿茶推断出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仅通过“吃宵夜”这一个细节的教学,学生就不由的感叹:工作上不辞劳苦,生活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真是人民的好***!在学生思维质量不高、深度不够时教师相机引导,适当提醒,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
三、巧设悬念,激发想象,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一节作文课上,教师首先给出一个故事:“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皮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说……”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学生七嘴八舌,纷纷猜想老人会说些什么,悬念的设置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老人觉得留下另外一只也没用,还不如扔掉算了。”教师适时点拨:“大家再看看,老人扔掉另外一只鞋时,是一脸的坦然,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设置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新一轮的思考,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上老师不时巧妙的点拨与指导,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主动表现的状态之中。课堂上学生既习得了写作方法,又得到了思维的训练。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9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基础
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课本范围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如在讲“竹子”时,教师可给学生讲讲“岁寒三友”,使他们不仅加深对竹子的理解,同时也想象到“梅”与 “松”;讲“正方形”时,教师不应孤立地只讲什么是正方形,而要与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进行比较,并与广泛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们在众多的***形中认识正方形,并懂得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获得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
二、利用文中的符号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所谓“留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留白。以填补留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它基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想象点较为普遍,实施也较为容易,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符号留白最常见的就是省略号。第七册《小珊迪》一课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我明天再买吧……”此处的省略号就可以成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点。通过阅读、多媒体等手段,我让学生自己设身处地,转换角色,体会当时作者尴尬、不耐烦的心情,及因为没有零钱才决定不买火柴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很容易会说出:“我明天再买吧,今天没带零钱。”我又让学生反复阅读与此句有关的段落。在我的引导下,有些学生不仅能表达出上述意思,还会用上“对不起,抱歉”等词,表现了当时作者的心情,丰富了句子的意思,给想象增添了色彩。这为今后学生写作时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语言表达训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其想象力就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其对于想象的描述显得枯燥乏味。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不然,学生仅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他们的想象力就只会停留在直观、表象的水平上,其想象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也就无从谈起。
学习《黄山奇石》一课时,我们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游览了景色秀丽的黄山,欣赏了千奇百怪的岩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些石头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还对石头的名字产生了兴趣,有了许多神奇的想象:仙人所指的路通向哪里?猴子是不是靠腾云驾雾的本领在云海里观赏美景?……每一块形状不一的石头,都有它神奇的传说。课文结尾部分还提到了“天狗望月”“神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的名字。这些石头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取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在小结了辨别四块奇石的方法后,我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和名字的来历。课后,我还让学生当一回小画家,根据想象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样子;当一回小导游,给别人介绍黄山的奇石……这样,学生通过读读、想想、画画、说说,不仅发展了想象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例10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介绍资料。
1.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它太秀了,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太尊贵了,黄山又以黄山奇石而闻名世界,它太贵了。今天,我们来观赏一些精美的***片,你也用一个字来总结这里的景色给你的感受。
2.观赏***片。
3.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4.介绍索溪峪的背景资料。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该地区经长期地质变化,水流切割,风化侵蚀,形成罕见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湖潭溪瀑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读准字音。
chàngènyáotiǎozhā
胆颤绵亘蜿蜒窈窕淑女扎过去
luǎntiáosǒuxīdí
卵石调皮老叟齐膝荡涤
2.理解词语。
意念:念头,想法。
净化: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
雕琢:雕刻。
崛起:(山峰等)突起。
巍巍:形容高大。
老叟:老人。
荡涤:洗涤。
千峰万仞:山峰很多,且很高。
绵亘:接连不断。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索溪峪给人一种“野”的感觉。
第二段(2—5:)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三段(6):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情怀。
三、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选择读书方法,读课文。
2.指名汇报读。
思考:“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野”在课文中指没有经过雕琢的、天然的、野性的美。)
四、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带看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二)讨论交流学习效果。
1.山野。
①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它的惊险体现在断壁悬崖有几十丈高。山风中半边悬空的巨石摇摇晃晃,使人看了惊心。峡谷的名称让人闻而生畏。
②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磅礴就是气势雄伟。从“千峰万仞绵亘蜿蜓”体会出这里的山峰又多又高,而且连绵不断,像“十进而画廊”一样。
③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这里有各种各样随心所欲的美,有的直插云天,高耸云霄;有的水中突起,有的簇拥一起,各种姿态应有尽有。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2.水野。
①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去了。
从“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到溪流时而急,时而缓,时而弯,时面直。
②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从“并肩而行”“拦腰截断”体会到溪水随心所欲地流淌。
③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人们根据溪流的深浅,建造了各种山路。有的是树木作路,有的是石头为路,还有的是卵石铺成的路。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3.动物“野”
①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一大群猴子飞腾跳跃,十分欢喜地表示迎接,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从“飞腾跳跃,难以言状,跳来跳去”体会到猴子不惧怕人类,与人类有着特殊的感情。
②一只调皮的猴子竟恶作剧地……却快活地叫着,跳到另一株树上去了。
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猴子非常调皮,无所顾忌。
4.人野
①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童年的功课。
体会到姑娘们不刻意掩饰,露出自然本性,大家之间很随意。老年人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显露了童心。
②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都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齐膝的水中趟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人们在自然中显露出了纯朴的本性。
五、总结升华
索溪峪的自然美景在作者的描述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质朴真诚情感的向往。)
六、播放录相资料,领略张家界的迷人风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