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情诗篇1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学殿堂里耀眼的瑰宝。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语言凝练、内涵博大、意境深远的千古名诗。《泊船瓜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选自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这单元的主题是思念故乡,因此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乡之情理所当然地成了我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我备课时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背诵诗歌。
2. 理解诗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3. 了解“绿”字背后的小故事,感受“绿”字的妙用。
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乡之情;教学难点是搞清“京口”“瓜州”“钟山”这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以及感受“绿”字的妙用。
由于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备课,随后课堂教学进行得顺风顺水。通过一个简单的示意***,让学生顺利搞清了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诗歌的大意在一番简单的交流和点拨下,学生也顺利地理解了。对于思乡之情,学生从“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而有关“绿”字的妙用,在融入了“资料袋”的内容后,学生似乎也都领会得不错。一切都令我十分满意,于是我胸有成竹地说:“《泊船瓜洲》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名诗。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家感受到了吗?”本来信心十足、满心期待着学生给予一声响亮的、肯定的回答,但等到的却是几声稀稀落落的“感受到了”的回应。显然,这些声音并非底气十足,而多数学生迷离的眼神更是清楚地告诉了我事实的真相:这首诗在学生们心里并不是“真经典”,它只是“被经典”了!预设的教学目标都以达成,但这样一首千古名诗却并没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显然对我是一个打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陷入了沉思……
二、破解:化“被经典”为“真经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段话点醒了我。我不禁自问: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通过简单地对诗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字面意思的理解,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但它仅需要学生逻辑思维的参与,不会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其次,在教学中,我虽然也对该诗的写作背景做过简单的介绍,但仅仅只是走了个形式,全然没有考虑如何借此唤起学生情感这一问题。
看来,没有让学生“动情”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动情呢?一番思考后,我决定“放上两把火”,以期能够重新点燃学生对这首诗的喜爱之情。
第一把火:想象情境,字字显真情
如何让一个没怎么离开过家乡,也没什么***生活经验的孩子深入地去体会诗人的那份沉甸甸的思乡之情呢?这是摆在我面前亟待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想到的对策是想象情境。我先设计了两个问题供学生交流。
1.你有过较长时间离开家乡的经历吗?
2.你有过较长时间独自在家的经历吗?
令人欣喜的是,在抛出这两个问题后,一只只小手迅速地举了起来,学生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生1:我曾经在重庆的一个叔叔家住过大半个月,头几天感觉很新鲜、很好玩,但后来非常想家,想念爸爸妈妈,就想着能早点回家。
生2:我曾经一个人在家里待过大半天。中饭是自己做的。虽然我会烧菜,但没有妈妈烧得好吃,而且烧菜很麻烦。我体会到了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
看来,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还不少。于是我趁热打铁,赶紧抛出了第三个交流话题:请你想象一下长时间独自一人在异乡的生活。说说感受。
果然,有了前面的回忆和体会,想象情境顿时变得清晰而真实起来。
生1:我觉得一个人长时间在异乡的日子应该是很孤独的。
生2: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感觉会很寂寞。
生3:一切都得靠自己,日子会很艰辛。
也许,学生天真的想象跟王安石真实的生活会有不小的差距,但这种想象无疑是有价值的,因为经过这番想象和交流,学生对于思乡之情的体会已不再是字面的、肤浅的,而是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在里面的深刻的共鸣。
所以,我最后说道:是啊,孩子们,“明月何时照我还”,这短短的七个字中包含着多么深切的感情啊!
第二把火:融入背景,小诗蕴大意
想象情境之后,学生对诗人身在异乡的那份思乡之情已经有了深一层的体会,但这种体会毕竟来自于较为浅薄的自身生命的体验,毋庸置疑,王安石本人的思乡之情要比之深刻得多,也复杂得多!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窥视到诗人简练文字背后更为博大的精神世界呢?我想,诗歌的写作背景会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于是,我布置了课后搜集诗歌写作背景的作业,并在随后的课堂上进行了交流。
师:让我们再来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做一番了解吧!谁先来介绍你搜集到的资料?
生1: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已经50多岁了。他之前做过宰相,但后来被罢免了。
师:他为什么被罢免了呢?
生2:他想推行新法,但是没有成功。
师:你觉得推行新法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2:很多人攻击他,反对他。
师:确实,推行新法的过程艰辛无比,充满坎坷。
生3:这首诗写于王安石重新被启用时,第二次推行新法的上任途中。
听到这儿,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便说道: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首诗,有没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生4:“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话让我觉得王安石还没到京城就已经想着回故乡了,说明他对再次推行新法信心不大,不太想去。(显然这样的理解比之前单纯的思乡之情要深刻得多了)
经典情诗篇2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爱情诗文教学资源,初中教材中的《陌上桑》《关雎》《蒹葭》《鹊桥仙》《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高中教材中的《再别康桥》《致橡树》《氓》《静女》《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锦瑟》《雨霖铃》《江城子》《声声慢》《雨巷》《神女峰》都属于爱情教学资源。对这些文本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开展爱情婚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
但是,当前中学语文对这些爱情诗文的教学存在两种偏离。
一种偏离是回避爱情教育。如《致橡树》,教师会讲成是一首***治爱国诗。再如《鹊桥仙》,教师在教学时,可能只会注重对诗词方面的解说,而对所体现的诗人爱情婚姻观却不加以比较深入的探讨。
另一种偏离是脱离文本说教,忽视对这些诗文本身的美的感悟和品味,使得上出的课不是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了。例如《氓》,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爱情及青春期教育上,来规劝学生不要过早的谈恋爱,否则就有女主人那样的命运,其把爱情完全比作洪水猛兽,夸大负面作用。这种脱离文本的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不充实、肤浅。
这两种偏离都有悖于教材选文的目的,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因此,对中学语情诗文教学问题应该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中学语情经典诗文的解读目标
中学语情经典诗文教学该以正确感受诗文的表达之美和解读诗人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为教学目标。
(一)感受诗文的表达之美
诗歌是美的,这种美主要表现在诗文的表达之美上,包括韵律之美、修辞之美、意境之美。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经典爱情诗文的表达之美。
1.韵律之美
诗是音乐性的语言。诗句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之美通过诗歌的平仄和押韵之间和谐的搭配表现出来,读起来琅琅上口,彰显音乐之美。爱情诗文亦如此。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双声叠韵的运用增加了诗的音乐性。《再别康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反复,加强诗歌的节奏感。叠词“悄悄地”、“轻轻地”以及押韵无不显现诗歌的音律美。《雨巷》中“雨巷”、“姑娘”、“芬芳”、“惆怅”、“丁香”等词在韵脚中多次出现,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整首诗分为六节,每节六行,每个字数长短不一,并且重复相同的韵脚,全诗首尾呼应。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彩。《蒹葭》中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e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修辞之美
诗歌修辞之美首先体现在注重炼字上。诗歌因篇幅短小,在字词方面的选择很有讲究。“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课本的注解是“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离我们都很远,为什么只能是牵牛星很远织女星灿烂呢?细想下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原来是“远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一样的灿烂”。“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中的“弄”字把善于织布却无心织布、心不在焉的相思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不是直接表现女子“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缠绵相思,而是从织布这平常的小事着手,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诗歌修辞美还体现在各种修辞格的运用上。不同的修辞格在表达效果上各有其妙:引用、借代、比喻、比拟使语言形象生动,反复、排比、对偶、夸张、顶真增强语言的气势,设问、反问设置跌宕起伏的语感,双关、用典则尽显委婉含蓄的情意。
《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镀满夕阳余晖的柳比作迷人的新娘,更添显了柳的婀娜多姿,同时也提供了开阔的遐想空间。“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生动的情趣,使得青荇的俏皮可爱跃然纸上。《声声慢》中言:“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诗人赋予雁人的愁情,把凋零的黄花比作是为伊消得憔悴的思妇,使得这种看不见的愁思具体化,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动性。《陌上桑》中对偶句“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从服饰正面突出了罗敷的美貌,而排比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则从侧面夸张烘托,为后来突显罗敷的心灵美打下基础。《锦瑟》中庄生梦蝶、望帝托鹃、沧海月明、南海鲛人等典故的运用则增加了诗歌的朦胧之美。
3.意境之美
意境包括“意”美和“境”美。“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的结合就形成意境。美好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并且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雨霖铃》中“寒蝉”是凄凉的化生,“长亭”乃痛苦之处,“船”是漂泊惆怅之绪的幻化,“杨柳”是依依惜别之情,“雾霭”凄美了离别的愁绪,渲染了无奈之感,“月”自古更是多情物。大量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从而达到意与境的完美结合。《蒹葭》中“水”是柔美的女性,“露、芦苇、霜”则营造了一种朦胧淡雅的意境,以秋景起兴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同时也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雨巷》中复古、怀旧的“油纸伞”和“狭窄、悠长”的巷子,再加上给人迷茫、凄冷感觉的“雨”,这些意象的结合渲染了“我”的惆怅、迷茫,给人一种凄迷的意境。
(二)解读诗人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
解读爱情诗文中先哲们对爱情婚姻的感受与见解,从而建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
1.感受爱情诗歌中的悲欢离合之情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就没有诗。爱情诗文往往饱含着悲欢离合之情,它把悲欢离合中的缱绻情思,悼亡中的款款深情,对爱情的礼赞,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讴歌忠贞爱情,抒写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痴情男子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雨巷》抒写对心中爱人的渴望而又不得的失望痛苦情感。《雨霖铃》抒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依依不舍和“今宵酒醒何处”的孤独痛苦以及“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蒹葭》抒写对伊人的思念向往和执着追求。《致橡树》是舒婷对爱情的独到领悟,是女性对***平等、既尊重对方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的呼唤。
总之,爱情诗歌中的这些悲欢离合之情,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文本上感受爱情婚姻中的酸甜苦辣,而且能够满足中学生对爱情的好奇心理。
2.理解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爱情诗文不仅借形象抒发悲欢离合之情,也借形象抒发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不为封建礼教压迫和金钱诱惑而改变自己的意愿,最后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爱情誓言。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忠贞誓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震撼了千万人的心灵。《陌上桑》机智、聪慧的罗敷巧对权势捍卫爱情。《再别康桥》中采用含蓄的隐喻意象表达心中悱恻难解的痴恋。诗中刻画“我”的形象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轻轻地挥手且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不打扰对方甘愿默默退出的精神,诠释了有“一种爱叫放手”。诗人的“我爱你,但我更想你幸福”的婚姻观,更能体现爱的伟大。《卫风・氓》中诗人从反面鞭笞了那种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以貌取人的人性之恶,而《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悲欢离合之情,道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致橡树》中“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诗人对爱情平等的宣言,而《神女峰》中当理想与爱情冲突时,诗人选择“与其在悬岩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旁痛哭一场”,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婚姻中传统妇道妇德的反思与批判。
理解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悟爱情诗文的思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中学语情经典诗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并且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种种前提条件。为有效达成中学语文经典爱情诗文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恰当并充分的教学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取向一致,爱情诗歌教学内容的取向也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为增进学生对爱情诗文的理解与感受,在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上,教师要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关于诗歌这种文学体式的知识,二是教其他各类为解读所需要的知识。
1.教诗歌文W体式的知识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式有自己特有的“诗家语”,它集强烈的抒情性、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节奏性、形式的章法性于一体,而且诗歌具有鲜明的风格性。因此教师在教诗歌时首先就要指导学生了解诗歌这种体式的独特之处,更要了解各家风格,如苏轼诗体的豪放大气、李白诗体的任意驰骋、杜氏诗的通俗易懂、易安体的委婉含蓄、柳七郎的寸骨柔情等。如《锦瑟》是古代朦胧派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而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则是现代朦胧派的典型。教师在教这些诗的时候,首先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朦胧派,它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其次还得把这类诗的解读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可能解读出这些诗作所传达出的情感。
2.教其他为解读所需要的知识
⑴写作背景知识
写作背景知识,包括写作的时代背景知识和诗人的情感、个性、经历与其诗文创作主张等背景知识。
知人论世是适用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解读策略。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告诫弟子,“颂其诗”必须“知其人”;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由此可见,必要的写作背景知识是学生准确解读传统爱情经典诗文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譬如,《再别康桥》,如果具有徐志摩写作此诗时的思想情感状态尤其是其与林徽因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那么,将增进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受。再如,了解戴望舒在45岁的生命历程中的三段情感经历,尤其是诗人对施绛年苦恋未果,能够更好地了解《雨巷》中的爱情主题。
不光是诗人背景知识影响对作品的把握,时代背景知识也是影响对作品理解与把握程度的重要因素。例如《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既然深爱着刘兰芝,为什么不去阻止、不能阻止焦母休弃刘兰芝?刘兰芝既然深爱着焦仲卿,为什么还要屈从母命与兄长的意志呢?若要解决这些问题,若要深入理解这一起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得对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的知识有所了解。
由此可得,知人论世对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好的帮助。
(2)字词音义上的知识
“披文才能入情”,所以认识生字、了解新词的意义是解读诗歌并获得感受的重要前提。文言爱情诗中的生字新词更多。譬如,《卫风・氓》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只有理解“于”(吁,感叹词)、“说”(脱,摆脱)这两个新词的意义,才可能对女主人发出的爱情感慨以及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呼唤,产生感受与共鸣。可见对陌生字词的解释是必要的,然而很多老师忽视这一点。
(3)有关爱情婚姻的民风民俗及制度的知识
了解有关爱情婚姻的民风民俗及制度的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爱情诗歌中的悲欢离合之情和诗人对爱情婚姻的见解。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到爱情诗文中就有了民族特有的求爱方式以及民间习俗等。鲁迅说:“西班牙人讲爱情就天天跑到女人的窗下唱歌”。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表爱方式则不尽相同。《邶风・静女》中“彤管”(红色的管乐器),“荑”(茅草芽)是古代信物的赠送,相反,现代人就不会选择茅草芽作为爱情信物了。当然,现代的定情戒指也不会出现在古代。《氓》中“子无良媒”表现古代的说媒习俗,而《孔雀东南飞》兰芝再嫁前男方翻黄历择节日、下聘礼以及兰芝自制嫁衣表现古代的婚聘制度和习俗。
传统中国文化因受“儒礼”的影响,较之现代而言,在爱情的抒发上比较的含蓄、忠贞、不开放,但却隽永。爱情婚姻不仅要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且受到古代阶级门第限制,因此常出现像《氓》、《孔雀东南飞》因爱情开始却以悲剧结尾的婚姻。再加上古代五伦中孝的影响,使得那些渴望自由恋爱的心迹也屈从在盲婚哑嫁之下,因此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便只能寄情于诗文中。《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似是聚少离多的怨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前消失殆尽。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深入,爱情的禁忌就更多,诸如“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确立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这一维度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爱情诗歌,形成自己对爱情诗歌的感受与见解。在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花少量的时间教学生如何去阅读,即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与感受。
1.教爱情诗歌的阅读方法
爱情诗歌的阅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爱情诗歌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注视点),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来(解码和解释)。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说的是由于逻辑思想的局限性,诗人就借助意象表达思想。因此,教学生感受意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首先,意象是解读和理解感受诗歌的关键。《再别康桥》中的“新娘”、“艳影”、“柔波”等意象让人联想到诗人深鄣呐子;“辉”、“荫”谐音“徽因”。《声声慢》中的“淡酒”、“晚风”、“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氛围。
古人云“不读诗无以言”。面对一首诗,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可能理解它。读诗唱词的至高境界不是欣赏,更不是分析,而是互动,是融合了读者的经历和人生故事之后的感动。所以,不读诗的人最大的遗憾不是没学问,而是其生命比别人缺少一种感受。读诗关键在于吟诵。爱情诗歌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吟诵的策略。诗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因此,可以以诗歌的节奏、章法、句式与口吻、音律,甚至用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对诗歌加以感受。
2.教爱情诗歌的阅读策略
具备解读诗歌的策略性知识,也是高效解读爱情诗歌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应根据需要讲讲这些知识。
譬如按诗歌体式解读诗歌的知识。爱情诗歌也有古体、绝句、近体之分。如《诗经》中的爱情诗都属于古体诗。《诗经》中的《氓》大都是四字句,二二节奏,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兮”字用得特别的多。篇幅短小、用字精炼、意境深远的爱情诗《锦瑟》是一首绝句;《再别康桥》、《雨巷》则是现代诗,它们句子长短不一却错落有致。从诗歌的体式来读诗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再如按意象渊源解读诗歌的知识。诗歌中的意象大都是有渊源关系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杜康”就是酒的代名词,酒却与忧愁连在了一块。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柳”却有惜别眷恋的意思。《再别康桥》中“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同《关雎》里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荇菜”意蕴相同,等同于窈窕淑女,诗人为了“招摇的荇菜”而心头荡漾,就表达了诗人对“青荇”的渴慕之情。再如《雨巷》中反复出现的“丁香”这一意象,是受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象征人们的愁心。因此,了解诗歌意象的渊源就能更深刻地了解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中,一是培养学生对爱情诗歌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二是培植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1.培养对爱情诗文的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时期,对爱情充满好奇和向往,使得他们对爱情诗歌尤为喜爱。教师在面对学生这种兴趣时不能随意抹杀,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平衡“好之”与“乐之”。“好之乐之”过度,学生会分散注意力。爱情诗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为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好这个度提供了条件,再加上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来学习爱情诗歌,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2.培植正确的爱情观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力,解决人生各种问题。中学的爱情诗文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而正确的爱情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爱情中出现的种种阻碍、磨难和打击。
经典情诗篇3
2015年5月,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全新BMW7系的那一瞬间,感受到的不止于惊艳,更让我们赞叹的是如此经典的作品还能继续更加完美。它的双棱腰线在变化的自然光下呈现出的流动和变幻完全基于精准的上万次研描,而智能互联以及手势控制也再一次将驾乘舒适的概念重新定义。
正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为平均律的创作树立范式,德国人总能在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中保持着相对的冷静,并为之建立规则。他们乐于为“美”寻求内在的规律,乐于用缜密的思辨、精准的计算为“美”添加注脚,康德如此,黑格尔亦如此。而诞生于巴伐利亚的BMW品牌,更是将追求完美的本能冲动与源自传统的冷静与精准,深深植入自身的基因之中。
设计语言中的精准与诗意
1933年,当所有六缸车型的鼻祖BMW 303创世之时,BMW的经典设计语言已经开始为工业设计定立范式。BMW 303独特的双肾形进气格栅的设计,至今仍为BMW家族独一无二的特征。而有趣的是,这一设计却源于当时的设计师对于技术细节的苛求。为了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303车型的散热水箱被设计得略向后倾,并将其分成两个部分,覆盖整个车头,这样的“无心插柳”使得精准与诗意的完美结合,延续于日后的每一辆BMW汽车。
“宝马有自己的基因,它是一台精准的运动机械,而且与情感密切相连,我们想通过驾驶体验唤醒客户的情感。从设计上我们要做到车有所值,我们也希望把车辆的内在价值用外观体现出来。”
6月10日,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宝马世界,全新的BMW7系终于展现在来自全球的媒体与嘉宾面前。作为宝马集团BMW品牌的设计总监,Karim Habib先生阐释了全新BMW7系的设计语言。
“在我们的设计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精准,另外一个就是诗意。”在Karim Habib看来,宝马品牌设计出来的车,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线条和平面。***条的表达上,设计者希望它们精准地描绘廓形。而仔细看这些平面的话,通过光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侧面,人们可以发现它们充满了起伏,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宝马基因里面每一辆车都有腰线,这一次的设计采用了双棱线腰线。“这两条线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第二条线要走近了仔细去看才能看到。这两条线从前大灯一直延伸到车尾,这也是7系的基因,一眼看去就知道这是一台7系。” Karim Habib告诉大家,这样的改变,必须借助卓越的工艺来达成。“这种加工技术一般人做不出来,要把它从头到尾做得既要能够看见,又要一眼之下不太看得出来,表现出似有非有的美感,同时还要完全平行,这在工艺上的难度是很大的。第一,这样的设计需要勇气;第二,如果工艺不过关也无法达到效果。”设计团队想通过这一点让大家看到宝马有这个技术,能够把这样的两条线做出来。
对于BMW7系在设计上的延续,Karim Habib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当问到新一代的长轴距7系和上一代7系的轴距和车宽完全一样的原因时,他回答道:“是的,基本上没有动。我们认为已经给乘客提供了一台很大的车辆,不需要再加长、再加大;而且,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在内部实现改变,没有必要把车子放得更大。”在全新7系身上,团队的着眼点是安全性、发动机的效率,以及很多创新技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厂家像宝马一样投入这么多研究,对于各种材料的负荷进行测试,最后采用了这样一种Carbon Core高强度碳纤维内核的混合结构。“其他的创新还包括,我刚才提到的,这台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动调整去匹配车主的驾驶风格。”
除去源于宝马基因的双棱线曲面,全新BMW7系的其他细节也体现着对于过去的传承与创新。“‘天使眼’前灯多少年都没有变过,而现在我们对它进行了修改。从前它是炯炯有神的两个圆形鹰眼,现在变成一个有弧度的延长,这个设计不光是视觉的延长,实际上发光区域也延长了。”在Karim Habib眼中,新一代的进气格栅也是设计亮点之一。“进气格栅并不是永远开着就是好的,适时地关上更有利于提高车辆空气动力学的表现力,只有在需要进气冷却的时候,进气格栅才会打开; 而在车停着的时候,关上进气格栅更显得美观。这个格栅也是智能控制的,它只在需要的时候自动打开。”
未来豪华理念的全新解读
在Karim Habib看来,全新BMW7系也体现了宝马对“未来豪华理念”的全新理解。
未来豪华理念首先是创新,新一代7系的内饰采用了最高级的真皮,但Karim Habib认为使用真皮并不就是未来豪华主义。“未来豪华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是创新技术,比如说在材料上我们能够把钢、铝和碳纤维结合到一起。未来豪华主义也是创新地使用各种材质在汽车的设计当中,比如真皮、木材等。”
第二点,“过去的豪华”是要让别人看到,而宝马团队对“未来豪华”理念的理解是:这个人很富有,却从不炫耀、不张扬,但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因此,设计者有意把全新7系设计得非常简洁、低调。“比如镀铬导流槽,最简单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在平面上挖一个洞,弄一个镀铬的件把它贴在上面,但这不是高明的做法,我们不会这样做。我们在各方面的细节处理都做到了很高的标准。”
“未来豪华”理念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体现出富于情感生命力。以激光大灯的设计为例,当驾驶者关上车门,锁车,车灯熄灭的最后一瞬间,他看到的是两条淡淡的蓝色的线条,就好像一个人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既然我们选用了激光大灯,我们希望把它打造得更富情感。”
“豪华感”更体现在细节。这次的设计团队首次在车门上用了电镀按钮,电镀意味着使用金属材料,因为只有金属才可以电镀。车内扬声器则采用了铝材,用激光加工而成,给人的感觉就像手工制作的一样。另外,车门内饰的***案排列方式完全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
在整个全新7系上有很多类似的独具匠心的细节。另一个例子则是后座里面藏有两个安装儿童座椅的插件,如果乘客坐在座椅上,可能会碰到这个插件,既不舒适也不美观,所以设计团队选择将它遮住,这都是细节的体现。
“我们现在说一下双棱线腰线,它从车头一直到车尾,完全的平行,完全的精准,一般厂商也很难加工出来,线条从这里跳跃出来,进到车门扶手又在这儿下去,这是一个非常别致的造型。”
双棱线腰线的设计造型又一次被Karim Habib提起,他与在场嘉宾交流时说道:“这样的造型会让我联想到海豚,不知道您有没有产生这样的联想?我认为只有做了这种形状,才能够把它非常完美地融合到整车的外形当中,而且从外观一看,甚至有一个错觉,这个腰线和门把手好像是一体的。我建议您用手掌摸一下这个平面,可以感受到表面的起伏和变化。
“另外,霍夫迈斯特弯角也是宝马车的基因,就像双肾进气格栅,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征。您还可以看一下这个后车窗处镶嵌在霍夫迈斯特弯角的饰条,这是一次成型的,之前车型的霍夫迈斯特弯角饰条在这里都有一个分割,现在整个霍夫迈斯特弯角饰条是一体的,而这在工艺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卓越源自精英设计团队
作为BMW品牌的设计总监,Karim Habib手下拥有130名设计师,包括内饰、外饰、颜色、材料各个环节。整个团队正是用3年的时间精心打造了新一代的BMW7系。
在谈到设计流程时,Karim Habib这样说道,“宝马的整个设计流程可以把它描述成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整个设计过程中跟工程师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初期阶段我们把想法反映给工程师,工程师再把他们的想法也反映给我们,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宝马品牌的一个强项。希望设计、生产出最佳的产品,不能光强调我们的设计,而不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我们也非常珍惜工程师给我们提出来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顶级品质的产品,才会在驾驶中提供无限的驾驶乐趣。”
对话中,在谈到如何了解竞争对手、如何去跟踪对手的动态时,Karim Habib回答道,“我们同属一个细分市场,我不否认我对他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就像一个赛跑,如果我在赛跑过程当中我总是看前后左右的人,那么我就不会赢,只有看中了自己的目标往前跑,才能够胜利。我们的目标是树立标杆,我们想用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潮流和趋势,而不是说我们总看别人又树立什么标杆了,他们怎么做的,我们也跟他们学,我们希望别人跟我们学。我们给自己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要体现新豪华理念。”
BMW 7系:最高水平的旗舰车型
1977年,第一代BMW 7系豪华轿车在宝马集团位于德国的丁格芬工厂下线,全新BMW 7系也正是诞生于此。全新BMW 7系以富有感染力的独特方式将精致动感与高贵优雅、先进技术与一流工艺集于一身。和谐的比例、富有力量感的车身表面和精准的线条完美平衡了BMW品牌标志性的动感与强大的气势。在内部,全新BMW 7系则为其乘客营造了豪华的舒适氛围。设计者尤为重视内部整体感的打造:乘员舱内主要采用水平的平面与线条,通过充满格调的颜色与材料的组合,营造了轻松舒适的氛围。
经典情诗篇4
论文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在肩负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功能的同时,还应具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启蒙与正确引导的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文本讲解与字词训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掘中学语文课本中与经典爱情相关篇目的情感资源,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析,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与引导,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健康美好的爱情观。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青少年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情感教育,就可能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出美好的爱情道德,从而顺利度过青春期,步入人生的下一站。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青少年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都或多或少地因爱情而迷茫,又因迷茫而精神困顿,严重的已经影响到学业与生活。这些出现“爱情问题”的大学生虽然原因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中学阶段很可能没有接受正确的爱情启蒙教育。或者说,他们没有在中学阶段通过语文等人文性课程,形成自己正确的爱情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在肩负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功能的同时,其实还应具有爱情启蒙与引导功能。这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所决定的。
以下,笔者就从中学语文教学出发,试析如何通过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文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一、导致青少年学生进入爱情误区的原因
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首先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同时是一个资讯日渐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这使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很容易遭遇诸多情感迷茫。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实成人世界中,种种不健康的爱情如瘟***蔓延,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爱情观。当前,各种负面消息充斥着中学校园的每个角落。中学生心理还未成熟,上行下效,难免会产生误导。尤其是很多同学小小年龄就不得不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有的甚至成为父母矛盾的牺牲品。有的班级竟然有一半学生都来自于单亲家庭,一些甚至占到三分之二。这些畸形的家庭带给他们畸形的心理、不正确的恋爱观,有的甚至报复父母,仇视社会。家庭的影响使他们对未来的感情生活不禁有些恐惧,美好的爱情该到哪里寻找呢?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在校的多数中学生,都处在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的青春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一种神秘朦胧的潜在情感在激荡。于是男女生开始“地下工作”,在树荫下、操场边、上学放学路上偷偷牵手,在课堂上暗送秋波、电波传情……这些现象开始触及“地雷”了!于是家长训斥、老师谈话、亲戚开导、朋友劝说——“轮番轰炸”。不到你缴械投降,决不罢休。
3.不良信息的影响
当前,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从《还珠格格》开始,《流星花园》《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东京爱情故事》《恋空》……在一部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国产片、韩剧、日剧、美剧轮番轰炸之下,不知道引发了多少青少年问题,早恋者有之,严重到情杀者也有之。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画面正在慢慢腐蚀着青少年的人生观、爱情观。许多丧心病狂的制作人、导演,一味追求收视率、投资回报率,一幕幕不堪入目、毫无美感可言的画面无时无刻不在刺激广大青少年观众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还有一些网络小说以及电影里所描写的畸形的恋情,其有些内容更是令人不堪目睹。
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所牺牲的是下一代人的健康心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圈所宣扬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大量的***剧情造成的是整整一代人的迷失,直到今天美国人才开始反思,转而提倡中国式的儒家思想。而我们却成了拿着金碗要饭吃的乞丐,自废武功、自毁长城,礼仪之邦,名存实亡。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较低,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法看到主人公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只是单纯地接受银幕上的恩爱情仇,单纯地模仿主人公的一掷千金、左拥右抱、潇洒风流。这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具有爱情启蒙的崇高职能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人生之道”当然也包括爱情之道了。他还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爱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一生的命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当然有义务和责任给学生上好爱情这一课。
综观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再别康桥》《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雨巷》《氓》《孔雀东南飞》《一剪梅》(李清照)等等优美的诗词歌赋无一例外地向广大学生诉说着爱情的酸甜苦辣诸般滋味。笔者认为,这些诗词、美文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也许当初教材的编纂者是抱着培养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的目的,满怀激情和希望选入了这些精品诗文。但事与愿违,许多老师忽视了这种良苦用心,一味要求学生掌握诗歌鉴赏、名句填空这些应试的偏门小道,对于诗文更深层次的内涵却阐释不够,这无异于是舍本逐末、焚琴煮鹤。要知道,若不加以循循善诱,这些“大补”的诗词美文反而会成为诱使学生早恋的“毒药”。所谓“人参杀人无过,附子救人无功”,比起问题出现后再去想办法弥补,不如在一开始就避免问题的发生。
为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在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兼具爱情启蒙教育的职能。语文教学在给予学生文学、美学滋养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播撒爱情教育的阳光雨露,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幸福成长。
三、在经典诗文教学中解析爱情的本质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诗文小说对“爱情”二字做了全方位的诠释,它们仿佛一盏盏指路明灯,能给爱情迷失者以希望和启迪。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深入解析这些诗文,我们可以分析出爱情的本质。
1.爱应自然
别林斯基说:“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的和谐的交融。”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真挚的感情应该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在沟通中两情相悦。《诗经》《邶风·静女》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以及“贻我彤管”的交往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与酸涩,感受到自然健康的爱情美。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华连卡和别里科夫正是在交往中,感受到他们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思想情趣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恋爱注定是荒诞可笑的,只有尽早画上句号,还各人那片天空。俄罗斯有句名言:“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击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2.爱应纯洁
爱情应该神圣的,它是人类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它超越金钱、权势、地位等一切世俗的东西。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经典诗词篇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苏轼与王弗感情深重,爱得多么纯粹、爱得多么自然,一句“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不随时空变化、伴随作者生命始终的纯洁的爱。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道尽了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让人懂得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才是正确的恋爱观、这才是高尚的精神境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中的“我”愿意是“激流”、愿意是“荒林”、愿意是“废墟”、愿意是“草屋”。在这篇爱情宣言里,“我”心甘情愿地为爱人燃烧,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何等纯洁坚贞、博大无私的爱情观。读这首诗,我们会永远感受到一个为爱情燃烧着的伟大无私的灵魂!感受到一份洁白无瑕的挚爱!
莫泊桑小说《项链》里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因追求奢华而遭受不幸的遭遇从反面告诉我们,爱需要纯洁。而巴尔扎克小说《守财奴》中,只“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执著狂”葛朗台为了财产,不许女儿欧也妮恋爱,这位独生女被眼里只有金子的父亲葬送了一生的幸福。
这些诗文让我领悟到温莎公爵夫人所说“爱是纯洁的, 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的真正内涵。
3.爱应理性
柏拉***说:“当爱情轻敲肩膀时,连平日对诗情画意都不屑一顾的男人,都会变成诗人。”莎士比亚说:“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 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可见爱情是怎样使人晕头转向!
爱应理性。《诗经·氓》就这样告诫女性:“于嗟***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在情爱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冷静、机灵,善于观察和思考,为自己未来的幸福做出慎重的选择,识别真诚与欺骗,学会摆脱不利的处境。《氓》的结尾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经过反思,决定断然了结这份错误的爱。
爱需要珍视生命。《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与焦仲卿,那份维护爱的勇敢和无畏的精神,虽然值得欣赏但不值得效仿。生命是所有现实价值之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那些动辄就自杀的行为是绝不可取的,我们必须要在现实情感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生命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4.爱应忠诚
德国谚语曰:“忠诚是爱的桥梁。忠诚的胸怀是爱情的安全的港口。”苏联谚语曰:“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而诗人纪伯伦则说:“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这些都说明:爱应忠诚。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例子都可证明这一点。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用死诠释自己的爱,而焦仲卿也以死回报,告诉我们爱的美在于忠诚。《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多么哀怨动人的忠诚!郑愁予《错误》里那个“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江南女子的忠诚;《边城》里翠翠在静静地等待“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傩送的忠诚;《上邪》里“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女子的忠诚;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西厢记》等等古代戏曲,对那些忘恩负义的男子,大加鞭挞,倡导的也是忠诚。
感情的世界也是有规则的,如果失去了忠诚就动摇了爱情的基石,爱的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忠诚是爱情甜美的金钥匙。
5.爱应坚忍
由于爱人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性,由于社会的复杂性,爱的旅程一般都障碍重重。古老的《诗经》已经反映出爱的艰难:《蒹葭》一诗中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中■”,仅从地点的转换,就可看出求爱的艰辛;《关雎》中的男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都告诉我们:爱情需要经历磨难方能实现圆满。
爱应坚忍。在恋爱婚姻的每个困难的时刻,在云雾笼罩的每个风雨的日子,在荆棘丛生的每个十字路口,唯有坚忍能够让爱情之舟安全抵达人生的港湾。
6.爱应平等
爱情是以男女平等、双方互爱为基础的。在爱情这一特定关系上,男女双方都应以***平等的主体资格出现,彼此倾心爱慕。爱并不是谁为谁牺牲,谁为谁做什么,一旦爱变成这样,这就不是爱(梅尔勒·塞恩)。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制或者单恋,也不是爱情。这是爱情的等性特征。
正如《诗经·木瓜》所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种投桃报李、互相给予的情感关系,就是爱情的基础。
《卫风·氓》里***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这正是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
《致橡树》中就有一对幸福的“橡树”和“木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灵犀。女性柔情似水、男性伟岸坚强,男女相互***平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既要保持***的个性,又要承受爱情和婚姻的种种变化。
7.爱是责任
爱情与婚姻意味着担当和责任。在爱的力量下,遭遇磨难时,我们就应彼此扶持。《卫风·氓》中那个开始“抱布贸丝”,后来“二三其德”的男子喜新厌旧、始爱终弃的丑恶行为,就是不负责任,千百来一直被人唾弃。而曹禺经典作品《雷雨》中的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更让读者蔑视痛恨。
爱情是一种责任。听听《圣经》里掷地有声的结婚誓言:“不论你生病,或是健康;也不论你富有,或是贫穷;我会一直爱你、安慰你、保护你、尊重你,陪你直到永远。”如果两个人真想相约黄昏看人生夕阳,请切记:爱是责任,情是永远!
四、中学语文教学对爱情教育的导航意义
通过中学语文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里说:“爱情,以及其结果的婚姻,都是对异最亲密的奉献,它表现在心心相印,身体的吸引,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中……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而且是为了人类的利益。”爱情既然是“人类的利益”,爱情就应当是严肃的。爱情不是游戏,也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家庭、社会、国家,还关系到如何繁衍和教育下一代的问题。
应该承认,我们的学校教育,在爱情教育这一方面是欠缺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爱情教育。当今社会上失败的婚姻数不胜数,虽然有着许多客观原因,但这与青少年时期没有足够的爱情教育不无关系。没有正确的、健康的爱情观,我们又怎么能最终获得爱情、婚姻的幸福呢?而正确的健康的爱情观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因此,爱情观的形成,也需要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
笔者真诚希望我们的中学语文老师们能够真正地从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对待语文教学。语文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之海,可谓无所不包。这也决定了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开发学生“智”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德”。这样才能算是中国文化的合格继承人。
语文教学不只是字、词、作文的训练,不只是各种试题的技巧,更是对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教他们识别爱情的香花恶草,让他们感受到爱情温柔的春风、凄凉的秋雨,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美好的爱情观。笔者深信,只要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正确导航,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必定能少许多迷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编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经典情诗篇5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91-01
古典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古典诗词的鉴赏已经成为中考和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古典诗词的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远,且古典诗词或描写山水、或歌物咏志、或凭吊古人、或记事抒情、或揭示生活的哲理,所展现的思想感情不能直达,仅能寄托于景物,需要体验和领悟其中所展现的境界,因此学生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往往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且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也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实,每一首古典诗词都有其固定的鉴赏方法,要想提高初中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需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鉴赏技巧,下面从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总结一些鉴赏技巧,以供参考。
一、注重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多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把握。因为初中生都没有过和古典诗词作者一样的经历,且没有处于古典诗词作者的环境当中,故教师要理解学生无法对古典诗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体味和把握。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当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加以准确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一些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对其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一些思想感情,可以为其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使其可以更好地对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快速的把握。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为这几种情况:(1)歌颂祖国的美好河山,气势磅礴,言辞优美,展现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感慨人生,如感慨人生中最常见的几种感情,即爱情、亲情、友情;(3)表现对当前现实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满,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情,表达对统治阶层的不满和愤恨之情;(4)表现作者自身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他们的理想抱负,表达他们无法在现实中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愤懑情绪。此外,为了使初中生对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充分的把握,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熟悉作者所处环境的背景等,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和所处环境的背景,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才能对作者对生活、社会的态度加以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对古典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把握。再者,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事物的形象或者意象对古典诗词作者的情感世界加以了解。因为古典诗词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或者意象渗透自己的情感,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因此,要想对作者的情感加以了解,注重寻找事物的形象或者意象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学生逐步积累了古典诗词经常展现的思想感情、掌握了识别物象的方法,相信学生就会慢慢学会对古典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有效的把握,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注重把握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注重指导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至关重要。在初中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总结一些古典诗词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一般情况下,古典诗词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有:(1)在古典诗词中,好多作者都喜欢采用正反对比的表现手法,如有的古典诗词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性,对比腐败和清廉的差异性,对比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差异性……以此展现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读者深刻地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不少作者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以使社会的某种风气得以彰显,以此让读者明白自己想要在这首诗歌或者词中想要表达的主张或者观点。(3)还有的作者喜欢在古典诗词中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同时让读者了解作者想要讲述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4)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经常被作者广泛应用,这样表现手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古典诗词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使读者更容易靠近这些作者来感触他们的境界。(5)借助景色描写抒发感情也经常被广泛应用在古典诗词当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中,作者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如果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作者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将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鉴赏思路加以理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古典诗词想要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总之,注重提高初中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一些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古典诗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古典诗词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以逐步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初中生在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部分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1] 沈 靖.论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J].语文学刊,2014(03)140-141.
经典情诗篇6
一、意义深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四海传扬,精深的汉语文化借经典诗文发扬光大。曾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可见,小学诵读经典诗文的教学意义重大。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既紧迫又光荣的任务。
二、措施方法
(一)创造经典文化氛围,做好科学管理创新
1.创设经典文化环境。在教室里以名诗佳句作为学生学习的警句;在校园里以大量经典诗文的佳句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和走廊等,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定期出版经典文化专栏,让我们生活在传统的经典文化中,让经典诵读成为我们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经典诗文,我们对诵读的时间作了一些安排:每天午读10分钟;每周一节诵读课;语文课前读三分钟;每班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会。同时与家长勾通,让家长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诵读的好环境。
3.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学科,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我们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一些经典名句。这既能增加课堂乐趣,又能陶冶师生的情操。
4.定期出版经典诗文墙报,融入学校诵读经典活动的计划、故事、成果等,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到快乐,更能激发他们对经典诗文的浓厚兴趣。
(二)坚持经典大阅读,反复背、多积累
经典诗文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好读易记。坚持经典大阅读,反复背、多积累,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根据经典诗文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指导。我们采取先易后难,先读后背,先背后解,多读少解等策略。
2. 根据高低年级的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指导。低年级以读和背为主,高年级以理解和仿写为主。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要进行整理,精选精编成册,方便学生阅读和复习。教学中,我也根据需要拓展一些经典内容补充教学,如运用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对学生进行勤学教育;运用“谦虚使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学生进行戒骄戒躁教育;运用“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对学生进行谦让团结教育等等,这对学生的成长教育和影响很大。
3.指导巧背,增加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多背多受益,而教师也要做好方法的指导。(1)少年儿童活泼好动,教师要根据诗文内容指导学生一边背诵一边表演,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背诗的效率。(2)根据内容大意背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既能促进他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使他们背得更牢固,对学生的成长也有利。(3)根据国家节日、农村节日所反映内容,联系相关的经典诗文进行诵读和教育,既增加节日的气氛,又便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4)让学生边写边背诵,既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又提高他们的背记能力。(5)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诵读比赛,让他们在无限乐趣中学到知识。
(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活动是必要的过程
1.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艺术节,各班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典文化的积极性。
2.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在1-2年级举行背诵经典诗文比赛;在3-4年级举行“经典让我进步”演讲比赛;在5-6年级开展“读中华经典,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学经典,知礼仪,守法纪”知识竞赛,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营养,以规范自己的言行。
3.学校还开设经典文化知识专栏,开展经典文化知识竞赛,评比“书香少年”等,极大地促进了经典文化的传扬。
经典情诗篇7
我国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编写的“国文”教科书(1983、1994、2000年版)中,古典诗词数量远远多于新诗数量。本研究对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诗词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这3套教科书中,古典诗词共有60余首。其中2000年版“国中”教科书有15首古典诗词(其中,10首诗词已经入选1983、1994年版教科书)。因此,为了能完整地研究“国中”与高中教科书古典诗词选择情况,本研究仅分析1983、1994年版“国中”与高中“国文”教科书,而暂不分析2000年版“国中”“国文”教科书。另一方面,3套教科书中,新诗仅有14首(其中“国中”教科书中有12首,高中教科书中有2首),有鉴于此,本研究集中对1983、1994、2000年版“国中”“国文”教科书中的新诗进行分析。
一、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1983、1994年版2套“国文”教科书古典诗词选择特点与启示
通过分析1983、1994年版的2套“国文”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可以发现,台湾地区的教科书古典诗词选篇与大陆教科书古典诗词选篇有不少共同之处。首先,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也将杜甫、李白诗歌作为诗词选择的重点。从数量上而言,这2套“国文”教科书中杜甫与李白的诗歌篇目与入选次数最多——分别为4篇与6次。其次,台湾地区诗词选篇所涉及的主题也非常丰富,如思乡、怀人、自然生活、战事、才智未酬、传统品质等主题的诗词均有所涉及,个人性情感与社会性情感都受到重视。
但是,从上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教科书古典诗词与大陆教科书古典诗词选择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第一,就诗词数量而言,与大陆语文教科书偏重于社会性情感所不同的是,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中表达个人性情感的诗词略多于表达社会性情感的诗词(分别为33首与25首)。可见,台湾地区教科书将个人性情感置于与社会性情感相同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的个人性情感。第二,就诗词主题而言,台湾地区的教科书中诗词情感更加平和,较为远离过于强烈的情绪表达。在表达个人性情感的诗词中,可以体会到生活的安详与恬淡。例如,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久抛弃)》细腻描绘了内心愁绪。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描写了辋川的秋景,以及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四时读书乐春
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表达社会性情感的诗词,尽管描绘了古代社会动荡与腐朽的现实,但相比大陆教科书中诗词,更少了一些对黑暗社会极度激愤的强烈情感。以杜甫诗歌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4套语文教科书中均选择了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2首诗歌表达着极其强烈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而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的2套“国文”教科书中均选择了杜甫的诗歌《赠卫八处士》《闻官***收河南河北》,这2首诗分别表达了对知交的怀念和收复失地的愉快心情。相比而言,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中诗词传达的社会性情感更为温和。又以《诗经》选篇为例,大陆教科书中多次选择了《伐檀》《硕鼠》《无衣》等反映统治腐朽、战争无度、人民受尽剥削压迫的诗词,而台湾教科书中选择了《蓼莪》这首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的孝思之作。此外,在社会性情感中,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还注重传达诗歌中的传统品质。教科书选择了表达中国人传统“孝道”的诗歌——《慈乌夜啼》《蓼莪》《燕诗示刘叟》。这些诗歌对于“孝”的表达,令人唏嘘与动容。
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总之,在古典诗词选择方面,我国台湾地区教科书保持着对表达个人性情感与社会性情感的诗词的共同关注。所选诗词的社会性情感不是强烈的***治取向,不是激愤地控诉,而是较为平和的情感表达。此外,台湾地区注重传统精神的特点也在诗词选择中有所反映。由于古典诗词很大程度上是在“诗以言志”的传统下发展的,因而台湾教科书所选择的古典诗词在“卸重”方面表现不是很明显,古典诗词仍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治价值和传统文化精神。
二、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1983、1994、2000年版3套“国中”“国文”教科书新诗选择特点与启示
与古典诗词相比,新诗已经逐渐摆脱了“诗以言志”的传统,教科书中新诗的“卸重”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中的“战歌”与“颂歌”类新诗相比,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编写的“国中”“国文”教科书中的新诗选择可以给人们的一些启迪。
我国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编写的3套“国文”教科书中的新诗选篇并不多,共有14首,而其中12首诗歌都出现在“国中”教科书中,即上表所列。尽管教科书中的新诗数量不多,却初步展现了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如果说“国文”教科书中,古典诗词的选择还延续着言志的传统,反映社会状况、传达诗人抱负,那么,教科书中新诗的选择已逐渐远离言志传统,较多表达个人性情感。台湾地区“国中”“国文”教科书中新诗选择的特点如下。
第一,从总体上看,“国文”教科书中的新诗偏重于传达个人性情感,情感细腻真挚。教科书中选择了抒发对大自然的感情、流淌个人细腻思绪的新诗,同时在新诗选择时也不忘对学生的积极教育意义。例如:
描绘宁静夏夜
“夏天的夜就轻轻地来了/低声地歌唱 溜过弯弯的小桥/只有夜风还醒/从竹林里跑出来/跟 提灯的萤火虫/在美丽的夏夜里愉快地旅行”
——杨唤《夏夜》
表达思念情愫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著长藤如发/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著野花如果盘/……/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萤火虫/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灯盏”
——郑愁予《小小的岛》
对青年的警醒
“青春时/我是盲目的射手/自负有千万只箭/就无的放矢/自以为豪放/终于/射尽了囊中之箭
中年时/我已百发百中/更发现无数更好的目标/可惜我已无箭可射/只惆怅地看一群拙劣的射手/-----浪费力气!
当我老迈时/啊!/我看见我鬓发皆白/正以老花的眼/颤抖的手/捡一根枯干木棒/梦想削成青春之箭……”
——梁云坡《射手》
第二,“国文”教科书中新诗选择的变化特点:越来越注重诗歌的文学性特点与诗歌的教育意义的结合,而且,这一教育意义更偏向于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2000年版“国文”教科书中的新诗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从这3套教科书中同一诗人入选作品的变化可以管窥教科书的这一变化特点。3套教科书中共选择了6位诗人的作品,其中只有蓉子、余光中2位诗人的作品在3套教科书中均有出现。蓉子的作品为《只要我们有根》(1983、1994年版)、《伞》(2000年版)。余光中的作品为《鹅銮鼻》(1983年版)、《一枚铜币》(1994年版)、《车过枋寮》(2000年版)。从诗歌主题来看,蓉子与余光中入选教科书的诗歌越来越偏向于生活情感与个体感悟。例如,《只要我们有根》是鼓舞士气的作品,而《伞》则表达了作者宁静怡然的情怀,诗风更加细腻与纯净。《一枚铜币》关注宏观世界,而《车过枋寮》则以清新活泼的笔触,咏唱乡土。
“一柄顶天/顶着艳阳顶着雨/顶着单纯儿歌的透明音符/自在自适的小小世界
一伞在手,开阖自如/阖则为竿为杖,开则为花为亭/亭中藏着一个宁静的我”
——蓉子《伞》
“雨落在屏东的香蕉田里,/甜甜的香蕉甜甜的雨,/肥肥的香蕉肥肥的田,/雨落在屏东肥肥的田里。/雨是一首湿湿的牧歌,/路是一把瘦瘦的牧笛,/吹十里五里的阡阡陌陌。”
——余光中《车过枋寮》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台湾地区“国中”“国文”教科书中的新诗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尤其是2000年版的教科书。与之对比,大约同一时期,大陆教科书中的新诗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选择的新诗共有12首,其中,《天上的街市》《静夜》《黎明的通知》《回延安》《色彩》《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乡愁》(余光中)这9首诗主要以社会性情感为主,表达了对***战争的胜利信心、对黑暗旧中国的批判、对延安和新生活的歌颂等主题。仅有3首诗——《纸船寄母亲》《我是一条小河》《乡愁》(席慕蓉)表达了关于爱情、亲情、生活等方面的个人性感情。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大陆教科书中的新诗,仍负载了沉重的***治价值,利用诗词教育对学生进行***治、历史情感的培养。台湾地区的教科书中的新诗相对更加生活化,多表达个人性情感。
三、敞亮与卸重的经典:隔岸诗意的启迪
台湾地区“国立”编译馆编写的“国文”教科书并非绝对完美,它也曾受到当地研究者的批判。而且,台湾地区的“国文”教科书具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教科书内容选择也存在不合理之处。这里以台湾地区的教科书诗词选择为例,并非是将其作为大陆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标准,而是希冀从其值得借鉴之处得到一些启迪。
第一,有选择地更新教科书内容,建构新的经典,就应敞亮多种经典,为经典卸重。
诗词表达着作者丰富多样的情感,教科书中的诗词,应从多个角度展现这些丰富的情感,敞亮而非遮蔽学生的视野。敞亮多种情感与艺术魅力,从而为诗词经典教育卸下重负。当然,卸下重负并不意味着抛弃具有价值负载的诗词。“有诗人认为,诗对一切社会现实人生的关照是一种桎梏与束缚,诗在他那里变成了一种‘私人’的任意和乖张的自我张扬,把诗当成纯个人的,使诗词走向平庸……现代诗词创作中,为了突出现代性,人性人情的描写往往抽去了社会的精神内涵,抛弃了中华民族‘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特点,不合国情,也是无法让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的。”[1]总之,教科书中诗词的敞亮与卸重,追求的是价值、情感与审美的和谐统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诗词应当“载”什么内涵才能发挥兼顾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第二,建构经典,应坚持双重基本价值。
建构经典并非随意的个人行为,而是坚持“经典”的“基本面”的审慎行为。尽管经典并非客观的、固定不变的,它是一定时期的人们为自己的时代所选择、确立的结果,但是,经典并不是完全主观任意的结果。只有具备一些基本价值内涵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经典化的过程,是对已具有某些基本价值内涵的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筛选。而“基本价值”在不同的领域,其内涵有所差别。就教育领域而言,经典的基本价值在于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即对学生的心灵、思想成长所具有的正面影响。因此,建构作为教育内容的诗词经典,就必须坚持双重基本价值:作为教育内容的诗词的基本价值与作为文学的诗词的基本价值。教育的基本价值,决定着进入教科书作为教育内容的诗词,必然具有价值负载;文学的基本价值,决定着教科书中的诗词,应当是在文学形式和内容方面都颇为优秀的作品。概言之,通过教科书建构的经典,既应是具有文学艺术魅力的作品,也应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第三,敞亮与卸重教科书中诗词经典,从具体操作策略而言,路径在于:选择更富有生活气息的诗词作品,增加抒发平和、自然情感的诗词,减少抒发强烈***治***情怀的诗词。通过诗词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自然恬淡,体会到情感的丰富与细腻。因此,为诗词经典卸重,根本途径在于使诗词教育回归到情感与审美体验层面,使语文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人文情怀层面。每个个体鲜活灵动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教育理念的这种转变,才能真正为诗词经典教育卸重,也才能培养出促进社会发展的成员。
经典情诗篇8
关键词: 张枣 诗歌 古典传统 现代演绎
作为一个以古典气质而闻名的诗人,张枣的诗歌作品中对于古典汉诗传统的继承可谓俯拾皆是。张枣的代表作之一,《何人斯》,构思源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之中第九首诗“毫无疑问,张枣一定是被‘何人斯’这三个字闪电般击中”[1]18;而《镜中》里对应反复出现的梅花,本身即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张枣的这种意象运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所说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但张枣并不拘泥于古典传统,而是充分运用其天赋和才学,分别从意象、形式、主题等方面入手,对于古典汉诗传统进行了一番卓有成效的现代演绎。
(一)意象的复写与开掘
意象,是构成一首诗歌的基本要素,也是诗歌整体风格的具体承载物。张枣诗歌的独特的美学风格很大程度上由意象选择和处理为支撑。张枣诗歌中的古典意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这些意象本身意义的继承,即所谓意象的复写;一类是对于这些意象的创新使用,不再拘泥于其本身的实体意义或者象征意义,即所谓意象的开掘。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即复写是构成张枣诗歌意象系统的基础,而开掘则是立足于复写之上、对于古典意象更深层次的一番升华,也是张枣诗歌在古典传统之中富于深刻现代性的关键所在。
从意象的复写方面来看,张枣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往往和其原本的意义有一定程度的关联。《镜中》开头一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其中梅花意象的使用,很容易使读者将其与古代的一些诗词联系起来。梅花在古典诗词中往往用来表达一种低徊的情感,比如王维《杂诗三首・其二》中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再如陆游著名的《卜算子・咏梅》等等。《镜中》里的梅花意象继承了这一历来已久的传统。虽然这里的“梅花”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附着了一层现代色彩,但其意义以及情感的根基,仍然来自对于古典诗词“梅花”意象的复写。
张枣诗歌中的许多意象虽然是复写自古典诗词,但这种复写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套用,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意象的本身实现了一番超越。这种超越使意象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而是注入了现代内涵或者诗人的独特体验。张枣的诗歌之所以不落于照搬古典的窠臼而富有独特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对于古典意象的个人性开掘。
以张枣的《西湖梦》为例。西湖,在古代诗词中更多的是一种美的体现,是心旷神怡之地,是超然物外之所。前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后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到了张枣这里,“西湖”这一意象已然改头换面:“西湖,三三两两的/逻辑从景点走了出来,像找回的零X”。西湖周围的人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文人墨客:“而在你的城市定居的人,围拢你/像围拢一餐火锅。一条鲤鱼跃起,/给自己添一些醋/官员在风中,/响亮地抽着谁的耳光”。在这首诗中,张枣对于传统的“西湖”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开掘,经过现代演绎的“西湖”,不再是传统的美的寄托,转而成了反映现代社会丑陋的一面镜子。由此可见,对于古典意象的开掘,往往会突破甚至背叛其原有的模式;而这一番开掘之后,古典意象才能“旧貌换新颜”,真正成为现代内涵的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张枣对于古典意象的复写和开掘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往往紧密联系。《历史与欲望》组诗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均来自古老的爱情传说,而且也用来表达爱情相关的意义,在这一重意义上,算是对古典意象的复写;但全诗所想表达的,又并非对于这一爱情故事的全文复述,而是试***表达一种现代的情感观念。因此,对于古典意象的开掘也就必不可少。所以在这首诗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深入彼此,震悚花的血脉”。实际上这一句是关于性的隐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不再是因为悲剧而化蝶、命运不能自主的古老传说,而是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灵肉一致的现代男女。而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是通过对于古典意象的复写和开掘共同实现的。
(二)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的古典诗词,向来在形式上有所讲究。从诗到词,往往都是字数确定,格律严谨,故而读之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形式,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张枣的诗歌扎根于古典汉诗传统,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古典汉诗的形式。
首先,张枣的诗歌继承了古典汉诗注重音韵的特点。根据诗人柏桦的回忆:“在我与他交往中,我常常见他为这个或那个汉字词语沉醉入迷,他甚至说要亲手称一下这个或那个(写入某些诗的)字的重量,以确定一首诗中字与字之间搭配后产生的轻重缓急之精确度。”[3]柏桦的话体现出张枣对于诗歌内在音韵完美的追求。
张枣在诗歌的内在节奏上向古典汉诗看齐,继承了古典汉诗的音乐性的特点。实际上,这一特点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也有所体现,即为诗歌的韵脚。韵脚的设置在张枣的诗歌中大量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楚王梦雨》的最后一节:
请你不要再聆听我了,莫名的人。
我知道你在某处,隔风嬉戏。
空白地的梦中之梦,假的荷花,
令我彻夜难眠的住址。
如果雨滴有你,火焰岂不是我?
人神道殊,而殊途同归,
我要,我要,爱上你神的热泪。[4]69
在这一节中,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尾字,“戏”和“址”,是押韵的;最后一句的内部,“归”和“泪”,也是押韵的。实际上,如果去掉中间为了强化情感而引入的问句,这一节诗可以视作是每两句押一韵的情况。而每两句押一韵的情况,不论是是先秦的《诗经》,还是唐宋的诗词,都是普遍存在。张枣在诗歌音韵方面中对于古典汉诗形式的继承,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除了内在的音韵方面,张枣在外在结构方面对于古典汉诗的形式传统也有所继承。在具体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戏剧化结构”。
仍然以《镜中》为例。《镜中》一开始的抒情形象,实际上应该是一位男性。除了长久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使我们容易把男性视角作为阅读的最初视角之外,“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一句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到了后来,从“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开始,抒情形象开始向一位女性转化:“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如此一来,这首诗便形成了一种双向抒情的结构,即抒情、回忆是双方互动的,一面镜子是这种双向抒情最好的载体。这种双向抒情结构即是“戏剧化结构”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核心要义在于人称的变换,而人称变换在张枣的其他各时期作品中同样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秋天的戏剧》。在这首诗里,“我”、“你”、“她”、“你们”、“他们”,各种人称的变换,使得全诗巧妙地呼应诗题,演绎了一出完美“戏剧”。
虽然“戏剧化结构”听起来更像是一个西方文艺理论的名词,但实际上它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早已存在,最早则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卷耳》一诗内容如下:
采采卷耳,不盈顷框。嗟我怀人,彼周行。
陟彼崔巍,我马虺P。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j矣,云何吁矣![5]5
这首诗从“征夫”、“思妇”两个方面分别抒发了思怀之情,可以视作“戏剧化结构”的早期萌芽。
如前文中提到的,张枣对于古典意象的开掘首先立足于对这些意象的复写,二者不可割裂来看;同样地,张枣对于古典汉诗形式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也立足于对这些形式的继承,二者同样是紧密结合的。上文中主要从音韵和“戏剧化结构”两个方面论述了其继承性,而创新性也自然地寓于其中。
在音韵方面,张枣对于古典汉诗形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严格甚至刻板地追求韵脚工整,没有因噎废食,为了音韵而废弃诗歌的内容。张枣诗歌追求音韵和谐,更多的是依靠诗歌内在节奏而形成独特韵律的自由体诗作。类似的,张枣对于古典汉诗“戏剧化结构”的继承,也是经过现代演绎的继承,有其创新之处。古典汉诗中的“戏剧化结构”,涉及的人称变换,一般来说只有诗人和“代思之人”两位,而在张枣的诗歌中则不仅仅如此。《秋天的戏剧》中前后变换了不下五种人称,《灯芯绒幸福的舞蹈》里面也涉及了“我”、“他”、“她”、“它”等多种人称。古典汉诗往往因为字数和句式限制难以塑造更多的抒情形象,变换更多的人称,而到了张枣这里,这一切都成为了可能。这也是在继承之后的创新,是张枣对于古典汉诗传统在形式层面上的现代演绎。
(三)主题的延续与替换
古典汉诗中,某几类主题往往相对固定,并且频繁出现在不同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之中,比如爱国之思、流离之痛等。张枣在其诗歌作品中主动延续古典汉诗的主题,这使他的诗歌古典意趣愈加浓烈。但不同的时代与环境决定了张枣必然会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注入现代人所特有的主题。这意味着张枣在诗歌创作中会使用某些古典汉诗传统的主题模式作为切入点,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则会进行某些替换,使诗歌成为现代内涵或特体验的载体。由于诗人的情与思往往是多源并进的,因此对于张枣主题的解读不能分行并置,而是应该作为同一个过程来看,即在同样的内容里面既要看到对于古典汉诗主题的延续,也要看到有所替换的地方。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诗为例,这首诗既有对于传统的继承,也有进行现代演绎之后的替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们每天
读书猜谜,形影不离亲同手足
他没料到她的里面美如花烛
也没想过抚摸那太细腻的脸[6]109
这里很容易读出古典汉诗传统中所具有的一些内容:对于天真、合礼的爱情的赞美,“把英台娇小、可爱、含蓄的美感充分表现出来,也强烈地渲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以含蓄、柔美为上,对女子的审美尤其如此。”[7]这些都可以视为对于古典汉诗传统主题模式的一种延续。而到了后面,这种延续更多地被一种现代爱情观念所替换:
这是蝴蝶腾空了自己的存在,
以便容纳他俩最芬芳的夜晚;
他们深入彼此,震悚花的血脉。[8]109
在这些诗句中,梁、祝二人仿佛化身为现代青年男女。因为这种绚烂而激情的情感体验,更像是现代都市男女所具有的。张枣分别用了两节的诗句,对于传统的爱情诗歌主题进行了延续和替换。
除了在延续之后有所替换之外,张枣的部分诗歌则直接进行了主题的替换,虽然形式上看起来依然是古典的。比如《吴刚的怨诉》这首诗,直接地否定了传统的追求长生不死的主题,把吴刚塑造成一个渴望死亡的形象:“无尽的盈缺,无尽的恶心,/上天何时赐我死的荣幸?”。这里的吴刚和传说中的吴刚,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形象。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主题模式的延续和替换,在张枣的诗歌中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有所侧重,而这些,都是张枣对于古典汉诗传统主题进行现代演绎的某一个侧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汉语诗坛呈现出一种略显混乱的状态,但总体的趋势是世俗化、口语化、琐碎化。古典汉诗传统在这时往往受到轻视。在这种情况下,张枣扛起了古典汉诗的旗帜,用自己的创作实际呼吁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此同时,他也积极主动地向古典汉诗传统中注入一些现代的内容,并且巧妙地寻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张枣古典与现代并存的诗作,为当代汉语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柏桦,宋琳.亲爱的张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王沛然.张枣诗歌的古典意蕴[J].山东青年***治学院学报,2013(3).
[3]柏桦.张枣:镜中的诗艺[J].东吴学术,2010(3).
[4][6][8]张枣.张枣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经典情诗篇9
关键词: 中西方古典情诗 女性形象 对比分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对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又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在诗歌中,有一类主题是中西方诗人永恒的共同的话题――爱情。以爱情为主题,中西方古典时期的诗人在各种作品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动人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需要看到的是,中西古典情诗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中,所咏颂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大差异。
一、真实性和确切性V.S.意象性和模糊性
1.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在西方古典情诗中,诗人喜欢用《致……》作为诗的标题,而且大部分诗人所选取的女情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形象,比如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在诗歌《致约翰・安德森》中所描写的约翰・安德森是诗人现实中的女友、爱慕的对象。又如英国本・琼生的爱情诗《致塞丽娅》和理查德・勒夫莱斯的《狱中致爱尔西娅》,这两首诗中的女性都真实存在。
还有一类是以没有明确指向为题的情诗。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其中描写的仍是诗人爱慕对象安德森。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令诗人愿意当作急流的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也是真实人物。莎士比亚的154首的十四行诗集中,大部分诗篇是写给或讲到一位贵族男青年,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自己与他的友谊,小部分是献给或提到他的情人,一位黑(褐)肤色的女郎。这位青年和“黑肤女子”都是现实中的人物。
在这样两类西方古典情诗中,女性形象鲜明的特点是它的真实性,诗人所描写、诗歌中所爱恋的对象在现实中确有其人,这类情诗很多是以向诗中的女性表达自身爱慕为目的的。正是由于情诗中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很强的针对性,诗人刻画的是女性形象本身,突出人物,达到逼真的效果。
2.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和模糊性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描写讲究的是意象性。女性形象的描写并不完全真实,以达意为主。以存有丰富的古典情诗经典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其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都是典型的意象型情诗,表达非常含蓄,似内心独白,无以倾诉,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从这些诗歌来看,这里作者或少年所爱慕追求的女性,是模糊而朦胧的,不一定是真有其人,始终是模糊的意境。
二、唯美性和直露性V.S.卑微性和内敛性
1.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唯美性和直露性
在西方,由于深入人心的平等***观念,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英国爱情诗中歌颂爱情,赞美女性的传统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女性的崇拜分不开的。英国继承了古希腊的审美传统,古希腊的神话中女神众多,不难想象当时社会对女子的重视。而且基督教义认为夫妇是一个整体,虽然男女各占一半,但妻子属于“较好的一半”,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把妇女的地位提得很高。西方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表达对女性崇拜、仰慕的作品比比皆是。远的有古希腊人对海伦美的祟拜,骑士文学中对贵妇人的仰慕,近的有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深厚感情,拜伦等诗人们对女性的大力讴歌。如拜伦在诗中曾写道:“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繁星满天”,“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此外,西方海洋文化中带有富于开拓性和直露的民族性格,直接地表达自己和直接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中一种习惯。西方古典情诗大都诗风浓郁而热情,要描写爱慕的女性形象,重在赞美女性本身的外貌,比如《绿西(挽歌)》写道:“她的美使我陶醉,在世界上我只爱她/我们沉没了很久,我的手抚摩着她的手/我凝视着她那忧郁而可爱的前额……”
这样一种直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使得诗人在创作情诗的时候,惯于用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直接的爱来表达自己对所爱对象的热切感情。
2.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卑微性和内敛性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倍受歧视,古典诗歌中很少把她们当作仰慕的对象,只是遵守孝道、妇道并传宗接代的工具。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对中国女性进行道德审查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即便在描写美好爱情的情爱诗中,仍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痕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不容许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发表意见,因而不幸的婚姻让中国古典爱情诗充满了思妇之情、弃妇之怨。《诗经・国风》中的《氓》描写被遗弃的妇女自述其不幸婚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唏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如曹丕的《燕歌行》中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抒发了思妇那难以忍受的离别之痛。
此外,在中国古代的情诗中,蕴涵了很典型的东方古典文化的内涵。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被看作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中国诗歌的语言要求一是含蓄,二是格律。诗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贬。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美。在中国古典情诗当中,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含蓄留下了很多空白点,正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情是需要读者在言外去自己体味。对于女性形象,不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表达爱慕,诗人寓女性的形象于朦胧的诗意之中,形象的描述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表述自己的某种情愫和隐射其中更深刻的含义。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也同样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三、对比分析
1.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的古典诗歌审美标准追求写实性、纯粹性,而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推崇的是写意性和融合性。西方诗歌审美中的写实性,体现在你是你,我是我。正如西方的油画一样,描写事物,要求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西方古典情诗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通常是像油画一样,详细地刻画人物。重点放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上,而不渲染环境,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切。中国的诗歌审美则不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以写意为主要目的,在古典情诗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意志隐喻其中,讲究个体形象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对于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形象,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人物的描写,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将诗人对伊人的爱恋和朦胧的水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2.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之所以会出现中西方在古典情诗中对女性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写意性的不同,与诗人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有一定关系。在古代西方,诗人大都是职业化的,以写诗为职业或为谋生手段。职业化诗人所影响到的是其对情诗中艺术形象选择问题。职业诗人这一个体,创情诗歌很有可能会固定地选取定位自己的爱恋对象,明确地体现真实性。而在古代的东方,特别是中国,情况有差异。以《诗经》为例,《诗经》是一部民间风情的汇总集,多没有具体的作者,多是民间平时生产劳动生活的时候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情诗中形象的选取和描写没有针对性,多体现的是一种诗歌的韵律美和和谐美。在《诗经》之后,可以说,中国并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诗人群体,诗人是兼有官员、诗人、小生产者等角色为一体的。官员多是仕途失意或者需要以诗言志,诗歌只是情趣的体现。在情诗的创作中,并不在于要表达很明确的爱情对象,而是求达意。
中西方同样优美的古典情诗,蕴涵了世界诗人丰厚的情感,同时,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诗歌中,对于人们所爱慕的女性形象,西方古典情诗是直接勾画,带有浓郁的浪漫情意,因此其女性形象具有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而中国古典情诗则体现了幽雅的意境结合,其女性形象带有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同样是爱的赞美诗,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沉淀与不同文化的结晶,体味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欣赏与感悟。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杲砸.英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5]向熹编.诗经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经典情诗篇10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探索
一、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经典诗文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文化借经典诗文发扬光大。(《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2009年在3月7日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治局***、重庆市书记***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一番话“面对网上纷繁的信息,要读经典。因为这些经典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的确,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同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质都很有裨益。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由于现代文化中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少,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底蕴,必将变得越来越肤浅,直至消失殆尽、荡然无存。“隳堕才须复兴,颓废才须提倡。”所以,如何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措施方法
小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训练,对于积累经典诗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经典诗文的诵读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四顾山光接水色 凭栏十里支荷香——管理引航
1.创设环境展经典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了诗意的语言;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落实课时诵经典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语文课前三分钟,背诵经典诗文;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诗词曲赋和诗词音乐;学校电视台定期推荐一首(篇)古诗文。让整个校园充满诗韵,让学生沐浴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走进校园,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墨韵顺风来”的感觉。发动家长积极支持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经典20分钟。
3.课堂教学渗经典 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
4.创办专刊载经典 从众多古诗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分低、中、高段编辑成册供学生阅读。学生也可尝试作诗,并在专刊上发表。那一首首稚嫩的小诗不仅让学生们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更激发了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浓厚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全校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背
传统经典诗文,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非常适合学生诵读,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挖掘教材,实现“法”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组织各年级老师将传统诗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等进行整理,呈现于学校网站上。布置预习课文时将相关***提供给学生,供他们查阅、搜集相关资料。教学中老师们还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典兴趣。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学生感叹于时间如流,光阴易逝,便让学生广泛收集珍惜时间的经典诗词,如:“时间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积累惜时经典名言。
2.引导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主要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1)表演背。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如“观自然风光,游山水园林”类的写景诗:《西湖》《山行》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类的“言志”诗:《石灰咏》《无题》等;“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类的“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据时背。是根据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让学生吟着经典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为学生引领了路子,为大量地背诵奠定了基础。
(4)创设情境背。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又如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3.开展活动,实现“趣”的激发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开展活动,为学生学***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1)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小报。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了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文化。
(2)针对不同年段开展竞赛。为了使学生学***典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低年级开展 “古诗朗诵”擂台比赛。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校园上空!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在诵读经典中得到的收获和启迪,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高年级开展“读中华美文,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对悠久历史的自豪,对自己身上肩负的振兴民族的责任感溢于言表。为了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营养,规范言行,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学经典,知礼仪,守法纪”知识竞赛,可结合诵读内容讲述礼仪及法纪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等。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致盎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学生的班训;“温故而知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成为了学生们做人追求的目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为了学生们的人生态度……在学习生活中会引用经典诗文已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
三、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收获硕果
(一)小荷初露尖尖角——学生获益多
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种时尚,处处可见学生手捧唐诗宋词的身影,时时可闻他们珠玉落盘的诵读。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反复吟诵,引领了师生的思想,净化了师生的灵魂。同时,学生们汲取了许多历史的、文化的精髓,作文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的作文近300余篇在重庆、乃至全国获奖和发表;讲文明礼仪的学生越来越多;民族自豪感也越来越强。
(二)墙内开花墙外香——家长反映佳
我校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学生的变化让家长们喜上眉梢。他们也加入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手捧经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让书香飘满家庭。有的家长还积极主动到学校献计献策,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的种种变化犹如一股飓风,给四平八稳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
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未来
经典诵读掀高潮,文明儒雅换新貌。学校师生学习了经典之后,便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历,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长期诵读经典诗文,一生与经典同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同杜甫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携文天祥《过零丁洋》,陪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岱《湖心亭看雪》,邀王勃诵《滕王阁序》,到杜牧的《题乌江亭》小憩,和李煜的《虞美人》同悲喜。读《论语》、《三字经》,学《弟子规》、《千字文》,到四大名著中畅游,到四书五经中去感悟人生。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