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的名言10篇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1

1、不论你的威望有多高,务必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总是无知的。"——巴甫洛夫

2、有力量的人,有学问的人就是主人,所有其余的人都是客人。——高尔基

3、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

4、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会经历不少的挫折,一个人的一生中,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人生的路就如小河一样弯弯曲曲。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逃避?或投降?还是视而不见?这样都不行,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奋斗。

5、漫漫人生路,带奋斗一起飞翔,因为它是我一生的呵护;芸芸众生中,带奋斗一起飞翔,因为它比金钱更贵重;悠悠求学路,带奋斗一起飞翔,因为它比荣誉实在。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奋斗。不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我都会坚持奋斗下去。

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程颐

7、青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金时期。我告诉自己:我不想做一个终生空虚而又碌碌无为的人。我踏下的每一步,都应该稳重而又踏实。

8、一个人的品质就是他的守护神。——赫拉克利特

9、现在这代人往往只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爱因斯坦

10、对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就等于一无所知。——狄更斯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道理)不习乎?——孔丘

1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1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14、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6、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17、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8、就让我们扬起奋斗的风帆,吹响奋斗的号角,奏响奋斗的乐章,向前吧!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去创造自己的奇迹吧!因为,人生需要不停地奋斗。

1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20、无知的人仅仅由于他对事物的一无所知便可以成为极其危险的人物。——房龙

21、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惟德扬名,可以不朽。——曹丕

22、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比彻

23、或许命运有时候会不公,但只要我们努力地去奋斗,时刻谨记"奋斗"二字,我们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改写命运。

24、当我们的人格降低时,我们的趣味也跟着下降。——柯罗连科

25、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26、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连长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修养

2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8、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29、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30、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31、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3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33、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34、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陈寿

36、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37、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8、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39、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41、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43、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4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45、会爱的人才会生活,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凡·高

46、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47、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48、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4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50、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51、只要还有明天,我们就应该学着奋斗,学着努力,学着尝试新的事物,而不是旁观他人的成功,祝福他人的努力。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2、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灵能将一切放大。——巴尔扎克

53、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54、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55、只有在知道自己懂得甚少的时候,才说得上有了深知。疑惑随着知识而增长。——歌德

56、德(品德修养)比于上,欲(享受)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傅玄

57、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58、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59、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60、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

61、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62、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63、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64、人生是需要奋斗的,只有你奋斗了,失败后才会问心无愧;人生是单行路,只有奋斗了,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人生中有许多的竞争对手,正因有这么多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更得奋斗!

65、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66、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67、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68、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69、人生总要有所目标,有所其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为什么而拼搏,其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没有侥幸的成功,只有加倍的努力、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奋斗不是心绪来潮,奋斗不是一时努力,奋斗的背后有很多东西,有坚韧,有忍耐,有信心,有顽强,有拼搏,还有尝试。

70、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7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72、干国家事,读圣贤书。——海瑞

73、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4、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7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76、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77、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78、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79、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拉罗什富科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81、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82、人总要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卡莱尔曾经说过,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与此可见奋斗是生命之根本,如果你没有奋斗的目标,你甚至连自己为什么而活都不知道。那是比死更惨痛的。

83、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安德烈·马尔罗

84、让奋斗之花遍地盛开;让奋斗的清泉在泉眼中喷涌而出;让奋斗的雄鹰在蓝天下翱翔;让奋斗的果实丰硕地结满大树下吧!奋斗就是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需要奋斗,去开辟属天你的那条新航路吧!

85、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

86、倘使一个人不以知识作为目的,是很可能会失败的。——德莱塞

87、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88、人生需要不停地奋斗。一个不懂得奋斗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过着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犹如失去的了灵魂后仅存的空空如也的躯壳,机械地重复着每天的生活,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为了不碌碌终生,我们需要奋斗终生。

89、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90、奋斗不能等待,我们不能等到垂暮之年再去"全力以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理想而努力,为人生而拼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奋斗会让我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下来不留遗憾。

9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9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3、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9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95、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96、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

97、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恩格斯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2

关键词:长沙路牌;社会语言学;汉语拼音;地名

Abstract: through search along the street in changsha city within second ring road signs and finishing material, summarized changsha urban road sign language pinyin use current situation, compared with about places in China belong to the language policy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example analysis road sign language use in changsha city is not standard, pinyin spelling mistakes, points to write and case chaos, part of ligatures sound insulation symbols loss, written in English signs violations, etc,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specifically should use Chinese pinyin to replace English mark trafflc signs. At the same time XiangFangYan investigated the "son" tail word, dialect "ling", characteristic place "to the" and dialect of mandarin pronunci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hangsha in embodied in the road sign,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hangsha road sign; Social linguistics; Chinese pinyin; Place names

中***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地名和道路交通标牌是现代城市的重要设施之一,其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城市语言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标牌的用语用字及其书写形式也与国家相关法规密切相关,反映了一座城市的规范意识、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本文拟运用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对长沙城区主要道路上交通标志牌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作一考察,并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牌用语用字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长沙市路牌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考察

本调查以长沙市区二环线以内的30余条交通主干道及其周边街道为调查范围,真实地记录了道路上所能见到的带有拼音和文字的交通指示牌使用状况。以实地考察的记录为实例,现对长沙市道路交通标牌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进行如下归纳。

1.长沙市道路交通指示牌拼音语言文字应用现状整理归类

就调查整理结果分析,长沙市交通标志牌的汉字书写形式符合国家规范,地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规则基本符合规范,部分违反规则和有争议的现象将在后文讨论。经过归类整理,长沙市交通标志牌的书写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汉字加汉语拼音的书写形式,如“城南西路(CHENGNAN XILU)”、“枫林一路(FENGLIN YILU)”。

(2)汉字加英文译义,如“火车站(RAILWAY STATION)”、“西二环(WEST SECOND RING)”。

(3)汉字加汉语拼音和部分英文译义,如“韶山北路(SHAOSHAN RD.N.)”、“五一大道(WUYI AVE)”、“溁湾镇(YINGWAN TOWN)”、“三汊矶大桥(SANCHAJI BRIDGE)”。

(4)采用纯汉字书写形式,路牌中没有任何拼音和英文。如“湖南职业艺术学院(湖南省艺术学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艺术中学(长沙市第十九中学)”。

2.长沙市道路交通标牌语言文字拼音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相关法规对城乡地名、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计、设置和制作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根据我国现有关于地名(包括交通指示牌地名)的***策文件:1996年,民***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1986年***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又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第十九条中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汉语地名按《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以下简称《规则》)拼写。2000年三月颁布的《关于在全国城市设置标准地名标志的通知》要求地名标志的内容、规格和材料按照1999年颁布的《地名标牌 城乡》强制性标准执行,对地名规范做出进一步规定。故依照上述规则,对各种路牌拼音文字应用违规现象进行如下分类。

(1)拼音拼写错误。

此类往往在制作路牌的过程中粗心大意失误造成,是最简单、最无争议,也最容易解决的。如:“湖南师大附中(HUNAN SHIDA FUZHO)”、“牌楼路(PAI LUO LU)”。

(2)分写与连写混乱,不符合规则。

《规则》中有详细规定汉语地名“分写与连写”的内容。结合长沙路牌现状,分写与连写方面的不规范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

第一,由专名和通名直接构成的地名,专名与通名应该分写。如:“潇湘路(XIAOXIANGLU)”应改为“XIAOXIANG LU”;“丹桂巷(DANGUIXIANG)”应写为“DANGUI XIANG”。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3

论文关键词:陕北 陕北方言词语 地域文化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 尤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4

关键词:商洛方言:小称:“子”缀

中***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0)01-0036-03

商州属于北方方言区,却处于秦楚的过渡地带,由于历史上南方各省居民的大批迁入,使商州方言内部呈现“客伙话”和“本地话”的差异,因而商州境内的方言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言片:东乡话(沙河子、杨峪河、张村、夜村和黑山)、西乡话(城关、麻街、黑龙口和阳斜)和北乡话(大荆、腰市、板桥和北宽坪)。就以城关话为例来描写商州方言的小称音变。目前方言界对“小称”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施其生、伍巍、王嫒嫒等认为小称的核心意义就是“称小”;朱晓农认为小称的初始义和核心义是“亲呢”。本文主要研究商州方言小称的五种基本形式,以名词为主,也涉及一些动词、形容词和少数量词。所说的小称主要指名词表小指爱,一些形容词表喜爱,某些动词表短暂,某些量词表量少。

一、重叠

名词(不包括亲属称谓,如爷爷、妈妈、爸爸等)的重叠表示小和喜爱的意义;部分动词、形容词和量词重叠为名词,表示小的意义。

(一)名词重叠

两个单音节名词重叠构成“aa式”,表示“细小和轻微”的意义。例如:瓶瓶小瓶儿、碗碗小碗儿、车车童车、盘盘小盘儿、娃娃小娃、桌桌小桌子、罐罐小罐儿、本本小本、面面像面一样的细小东西、球球小孩玩的小球、草草小草、凳凳小凳子;当两个名词重叠之后指小孩的某个部位时,它们有“喜爱、亲切和细小”的意思。例如:脚脚、脸脸、手手、嘴嘴、眼眼、腿腿等;商州方言中“aa式”人名用字有爱称的作用。如:月月、明明、阳阳、亮亮等。此外,个别名词重叠后没有小称的作用,如“花花花的总称、头头领导”等。

商州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就是两个单音节名词重叠后修饰名词或名词性成分,表示小的意义,具有词义的形象色彩。例如:娃娃葱小葱秧、娃娃亲男女双方年龄很小的时候由父母定下的婚事、娃娃芹菜小芹菜、娃娃白菜小白菜、娃娃菜个头较小长不大的一种山野菜、娃娃脸长得像小孩一样的脸、毛毛[rriu35rriu21]娃泛指刚出生的小孩、铃铃枣长得像铃铃一样的小枣、根根烟区别于盒装烟等。

(二)动词的重叠

商州方言中的部分动词重叠后具有名词词性,表示细小的意义。如:盖盖盖儿、圈圈圈儿、钩钩钩儿、垫垫垫儿、铲铲铲儿等。

(三)形容词的重叠

商州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有以下几种形式:

两个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成“aa”式,表示小具有名词的意义。例如:尖尖尖儿、烂烂指小疤、硬硬有些硬的东西、焉焉植物稍微有些脱水、酸酸酸儿、斜斜物体有点斜、弯弯物体有些弯、温温物体的温度有些温热、歪歪物体有点歪等。

两个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成“aa+子”式,表示小的意义。例如:尖尖子尖儿、斜斜子物体有点斜、弯弯子物体有些弯、温温子物体的温度有些温热、歪歪子物体有点歪等。

两个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成“aa+儿(的)式”(其中第二个a不重读)例如:清清儿(的)稍微有些清澈、白白儿(的)稍微有些白、蓝蓝儿(的)淡蓝、红红儿(的)浅红、长长儿(的)稍微有些长等。

(四)量词重叠

一些单音节量词重叠成“aa\aa子\aa儿”后,成为名词,有小称的作用。这些词有:绺、畦、把、捆、沓、串、点、节、堆、摞、丸、行上声调、摆较宽的畦等。但有些单音节量词重叠成“aa\aa子\aa儿”后无小称。如:边、沿等。

二、类前缀“蕞和细”

(一)类前缀“蕞”

商州人把“小”叫做“蕞”,与“大”相对。小孩儿叫做“蕞娃”或“蕞仔儿”,如“你这蕞娃真不懂事!”《广韵·泰韵》“蕞,小貌。”《左传·昭公七年》“郑虽无腆,抑谚日蕞儿国,而三世执其***柄。”由于“蕞和碎”在商洛方言中读音相同,所以“蕞”也写作“碎”。

“蕞+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名词”例如:蕞桌子小桌桌、蕞凳子小凳子、蕞猪小猪娃、蕞鸡小鸡娃、蕞猫娃小猫娃、蕞牛小牛娃、蕞瓶小瓶儿、蕞碗小碗、蕞本小本儿、蕞洞浅洞、蕞针小且细的针、蕞娃年龄较小的孩子、蕞狗娃出生不久的狗或相对大狗而言、蕞枝细树枝儿、蕞事不太重要的小事情等。

“蕞+动词=名词’例如:蕞卷小卷儿、蕞盖小盖儿、蕞圈小圈儿、蕞钩小钩儿、蕞垫小垫儿、蕞铲小铲儿等。

“蕞+动词=量词”例如:蕞截一小截儿、蕞串一小串儿、蕞卷一小卷儿、蕞堆一小堆儿等。

此外,商州人还把最小的孩子叫做“老碎”(老小),“我家老碎都工作几年啦。”体型矮小也叫“碎”,“我这娃干吃不长,都十岁啦还是这样一个碎墩儿。”

(二)类前缀“细”

商州话中有时也用“细+名词”来表示“小和细”等的意思,与“大和粗”相对。例如:细枝、细沙没有块的砂子、细土没有块的土、细风很小的风、细心做事谨慎小心、细雨很小的雨、细狗腰很细擅长扑获兔子的一种狗等等。

三、类后缀“儿、子、娃子(儿)和尕子”

(一)类后缀“儿”

这里的儿缀只包括儿尾和儿化。单音节名词儿化表示细小的意思,可以构成“a+儿”式。例如:洞儿浅洞、把儿、瓶儿、罐儿、桌儿、椅儿、碗儿、马儿、兔儿、盖儿小盖盖、白儿、缝儿小缝、眼儿小窟窿、勺儿小孩用的小勺儿、本儿小本子等等;表示小孩的身体某个部位时,单音节名词儿化除表示细小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喜爱。例如:脚儿、脸儿、手儿、嘴儿、眼儿、腿儿等。

前面已经论述了单音节名词(主要包括表示物的名词)重叠成aa式有小称的作用,加上儿化,又可以表示“喜爱”之意,构成“aa+儿”式。例如:包包儿小包儿、裙裙儿专指小女孩的裙子、沫沫儿小沫儿、泡泡儿小泡泡、叶叶儿、絮絮儿、穗穗儿、房房儿、柜柜儿、箱箱儿、条条儿、人人儿、牛牛儿小虫子、苗苗儿植物的幼苗、马马儿小孩的玩具、笼笼儿、单单儿、框框儿、桌桌儿、椅椅儿、瓶瓶儿、罐罐儿、云云儿、水水儿醋水水儿、辣子水水儿等等。

许多单音节名量词重叠成aa式且儿化作用后,既有小称作用,又有爱称作用。例如:堆堆儿、片片儿、块块儿、份份儿、顿顿儿、盒盒儿、张张儿、页页儿、沓沓儿等等。

有些词语儿化与否意义相差甚远。例如:蒲蓝箩面、晒面的用具,体积较大,直径约三四尺和蒲蓝儿小的蒲蓝,如针线蒲蓝儿;一些很多和一些儿一点儿等。

此外,商州方言中的一些方位词儿化并不表示“小和喜爱”的意思,例如:东岸儿东面、南岸儿南面、西岸儿西面、北岸儿北面、奈岸儿那面、兀岸儿那面、阿岸儿哪面、山致岸儿山这边、南岸儿路南边等等。

(二)类后缀“子”

商州方言的“子”有《辞源>所收的小称用法:“(ii)词尾。如房子、旗子、弹子等,释名释形体:“瞳子。……子,小称也。”商州方言中的名词后加“子”,虽然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但是只有指物的单音节名词(包括量词)重叠后构成“aa子”,大多数含有“较小”的意思。例如:包包子包儿、裙裙子专指小女孩的裙子、沫沫子细沫子、泡泡子小泡泡、叶叶子、絮絮子、穗穗子、堆堆子、房房子、柜柜子、箱箱子、条条子、人人子、片片子、牛牛子小虫子、苗苗子植物的幼苗等。

一些名词表示最小的时候,可以在名词后加“子子子”,构成“名词+子子子”,三个“子”的读音一个比一个轻,最后一个“子”可注轻声。

例如:石头子子子最小的石头,

沙子子子最小的沙粒,

碎子子子骂小儿语:“我把你个碎子子子。”

(三)类后缀“娃子(儿)”

一些表示动物的名词后可以加“娃子(娃儿)”,表示既小又可爱,例如:牛娃子(娃儿)、羊娃子(娃儿)、狗娃子(娃儿)、猪娃子(娃儿)、鸡娃子(娃儿)、兔娃子(娃儿)、猴娃子(娃儿)、猫娃子(娃儿)等。

(四)类后缀“尕子”

商州方言的动词后加上“尕子”表示“v-下”的意思。例如:看尕子看一下、说尕子说一下、听尕子听一下、扫尕子扫一下、吃尕子吃一下、喝尕子喝一下、尝尕子尝一下、试尕子试一下、端尕子端一下、淘尕子淘一下、挖尕子挖一下、犁尕子犁一下、浇尕子浇一下、拣尕子拣一下、量尕子量一下、铰尕子铰一下、收尕子收一下等。

四、变调

(一)重叠变调

一般名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其变调规律大致如下:两个单音节名词或形容词重叠后a在降调型里变为阳平调,在其他调型里面不变调。如脚脚、尻尻、袜袜、刀刀、高高、酸酸(21 21: 35)等;手手、嘴嘴、脸脸、好好、假假、软软(53 53:35)等、尿尿、肚肚、面面面条、烂烂、臭臭(55 55)等、红红、长长、蓝蓝(35 35)。

(二)儿话变调

如果被儿化字是平声调的,儿化后读阳平调,如洞儿、瓶儿、兔儿、盖儿、白儿、勺儿等;被儿化字是上声、去声的,儿化后读上声调,如把儿、罐儿、椅儿、马儿、桌儿、碗儿、缝儿、眼儿、本儿等。

aa式音节儿化后均读阳平调,如:桌桌儿、锅锅儿、包包儿、罐罐儿、门门儿、轮轮儿、片片儿等。

五、混合型

在商州方言中前四种表示小称的形式并不是单一出现的,有时会出现两种或三种同时使用的情况。

(一)类前缀“蕞”+重叠

类前缀‘‘蕞’,+重叠来表示细小的意思。如:蕞碗碗、蕞锅锅、碎瓶瓶、蕞本本、蕞盆盆、蕞罐罐等。

(二)重叠+类后缀“儿”

重叠+类后缀儿表示“细小和喜爱”的意思,这种结构后加单音节名词,形成特殊的结构和特殊的意义。如:份份儿饭、蛊蛊儿烟、水水儿面、盒盒儿粉、蛋蛋儿肉、瓶瓶儿酒等。

(三)名词重叠+类后缀“子”

表示物的名词重叠+类后缀子表示较小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参见三(二)。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5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梦亦非;儿女英雄传;长诗

中***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1-0066-06

诗人梦亦非的《苍凉归途》“诗歌卷”收入了作者十多年来诗歌创作的代表性诗篇,那是作者焚烧其他全部诗稿后,自认为能存留下来的4部长诗,即《苍凉归途》《空:时间与神》《素颜歌》与《咏怀诗》。诗人在《不是序言》中说道:“2000年之前所写作的所有诗歌都已经销毁,虽然其中的好几部长诗都曾博得过掌声,但于我而言它们不够成熟,只是练习之作。2000年之后亦写作无数,但绝大多数在发表之前就已经销毁,只留下4首长诗与组诗。12年间,4首诗,悲乎?喜乎?”又说:“如果你更喜欢史诗,请先阅读《苍凉归途》;如果喜欢经论大诗,请先阅读《空:时间与神》;如果喜欢抒情诗,请先阅读《素颜歌》;如果喜欢古意咏怀,请先阅读《咏怀诗》。”[1]梦亦非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一直抱有不满,并在不断地追问与探索实践中向前迈进。可以想象,诗人梦亦非对自己的诗歌创作非常严谨苛刻,或者说梦亦非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充满自信,他怀着对诗歌的负责态度,对人类精神负责的态度虔诚地进行诗歌创作。然而在信息时代,诗人怎样才能跳出时代文化逻辑的规约呢?诗人如何才能在批量生产复制的氛围中彰显诗歌的写作伦理?

最近,阅读梦亦非的长诗新作《儿女英雄传》,它至少可以激发我们关于当下诗歌创作甚至生存困境的思考。对于这部诗作,诗人透露过这样的抱负:“《儿女英雄传》处理了六个主题:创世、爱、空间、时间、生死、关联。每一章一个主题。纵观中外诗歌史,每一部严肃的长诗无不处理生死时空这些命题,或者是全部,或者是部分,因为它们是思想都会碰上的终极问题,是每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碰上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几乎所有严肃的长诗都是同一个文本在不同时代的镜像,是同一个‘理念’文本所改写出来的‘分有’文字。所以《荒原》也是《浮士德》,《浮士德》也是《神曲》,《神曲》也是《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可能也就是《儿女英雄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但在主题的不变上我们可以辨认出长诗的乔装打扮或借尸还魂。”人类生命的永恒主题一直是真正的伟大诗人所极力想表现抒写的中心母题。梦亦非雄心勃勃,把诸如创世、爱、空间、时间、生死、关联六个主题都纳入自己的长诗框架进行处理,并且都做出了属于自己时代(关涉人类精神)的独到思考,这些都值得我们敬佩。好在诗无达诂,面对这些终极主题,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阐释与理解。因此,本文不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将这些主题进行一一论述,只是想从语言的角度,结合着上述两个问题,对此长诗的第一部分“创世纪”作出自己的分析与解读。

一、语言命名――从《圣经・创世纪》说起

要进入诗人梦亦非的“创世纪”,我们首先需要对《圣经・创世纪》有自己的理解与把握。《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很熟悉,在创世言述中,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要什么就有了什么。只有神才可以达到。神的威力,无边无际,要有多崇高就有多崇高。在伊甸园中,神把用泥土所造成的野地里的各种各样走兽和空中各种各样的飞鸟都带到亚当的面前,看看亚当都叫它们什么,亚当怎么样呼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们的名字。

神没有直接给万物命名,而是通过亚当间接地对万物进行命名。亚当给万物的直接命名就具有了无比神圣的意义。也就是说,万物在亚当之前没有自己的命名,它们经过亚当的命名之后,就流行开来了,就鲜活起来了。正是亚当的命名把它们激活,把它们点亮,把它们从自己的黑夜中拉出来。亚当给这些没有名字的万物的第一次命名,使得它们各从其类,有了物的秩序,也就是有了语词的秩序。也可以这样说,人类众生之父亚当给万物的第一次命名,使得这个世界的万物开始有序,语词开始有序了。

然而,亚当是谁?在创世纪中,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来造人,并且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并把亚当安置为伊甸园里。神把他用泥土所造的人叫做亚当,是神给了这个人以“亚当”这个名字,这是神对人的第一次命名,说准确一点,是神对亚当的命名,也是对人类唯一一次,最直接的一次。因为从这之后,神把命名万物的特殊能力给了亚当,让亚当直接行使神的权力,直接给万物命名,把万物唤醒。

我们还不应该忘记,神就是神,而亚当毕竟是人,是神用尘土所造的人。神的威力是无边际的,而人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神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毕竟是不一样。神的语言与人的语言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不能等同,不是同一种语言。上帝的神圣之言与人的语言有各自不同的实物指向。

问题是,人类的众生之父亚当比万物显得高一个级别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神把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那么地上的万物和天上的活物归“这个人”治理。当亚当给万物一一的命名过后,万物就各从其类了。很明显,亚当是以人的语词给万物进行命名,一个语词对应一个物,另一个语词对应另一个物,词与物是一一的对应的关系,这是无比神圣崇高的事情,一如神给人类众生之父亚当的命名。可见,这时候的词与物之间是没有裂隙的,是一一的吻合对应。语言在这时候是纯洁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指与所指是一一对应的。

神以神之言给人类众生之父亚当命名,亚当以人之言直接给万物命名,而万物以自己物的语言进行自我世界的对话,并进行与人类的交流对话,不能够自己给自己命名。此言非彼言,作为命名功能的语言相对于作为传达意义功能的语言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因而,物的语言、人的语言和上帝的语言是其三个不同的等级序列,以上升的趋势进行。天地万物都有其自己的语言,而人则可以通过翻译它们的语言而认识它们,人的语言居于物的语言和上帝之言之间,“太初有言”的神之语言则在人的语言与物的语言之上。

通过互文性关系,我们发现虽然梦亦非笔下的“创世纪”没有“神的语言”出现,但是在一个比特数字世界里,0与1就是那语言,通过它们的不断组合变幻,可以生出差异的“语言”来,“散作日子:都是O与1/变换组合并散发倦意”(01回・不过)又说:“但人们称之为创造,人类/后来被它假设出来的字节/做为雪在光中融化,做为/比喻中的睡鼠,所梦见的水滴”。(01回・不过)在比特王国的虚拟世界里,就是通过语言(符号或***画)的不断斥解与编织,在命名与去命名的纠结中,抵达物自身或者一个程序。与上帝给泥土吹气造人颇为相似,“创世纪”中比特世界的创造也运用了“吹”的“创造”手法,“我来给他们吹入,玻璃与水银/之间的毒,吹入一口袋风暴/我是如此热爱他们/热爱不可调和的变量”。上帝造人是“吹气”,而这里的“创造”则吹入了玻璃、水银、毒、风暴等这样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创造”出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会说,我的天父/伟大的造物主,他们会说/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你知道,我其实是某个程序/删除后隐藏于后台,演恶作剧’”。这样的“创造”在比特数字世界习以为常,程序就是一种创造,可以随时产生也可以随时删除,因此显得不够神圣而是世俗。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和机巧的语言把捉到当下比特世界里语言的特点,彰显出强烈的反讽与批判力量。一方面融入了诗人对现存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诗歌写作的伦理现实关怀意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纠结,而不仅仅是语言的游戏,犹如空中楼阁。

其实“05回.将有”这一回是最具有比特世界里命名(创造)的意义,最能体现出“创世纪”最“原初的激情”:

万物已在它醒来时,纷涌逃出

牛羊下山喇叭开花哇咔咔

谁家媳妇瞌睡鬼呀上身啦

Lalalalala^*&64jh5@!)%$

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

山巅一寺一壶酒

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

混沌里它倚睡鼠,喝下午茶

在银碟中指蘸流水

画下动物、植物、天体与气象

“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

万物亡灭,何来命理可言”

它又说,“越来越简化

但事物将有定数”

它又画下Internet构***

和世界潦草的命运

――(05回.将有)

万物或者诗歌在语言的命名中生成,并具有意义。万物只有在人的意识中或者在人的语言符号中醒来,被带入语言符号之中。“Lalalalala^*&64jh5@!)%$/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山巅一寺一壶酒/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混沌里它倚睡鼠,喝下午茶/在银碟中指蘸流水/画下动物、植物、天体与气象”,这些符号对于现有的人的语言是怎么个转换法或是具有什么意义,无关紧要也无需理会,我们只知道它们是“这一个”“创世纪”世界里的一种“语言”命名即可。这在现在的语言秩序看来,似乎是一种无序、混乱,但是“‘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万物亡灭,何来命理可言’”。《圣经・创世纪》的神力语言的命名具有巨大的威力,能够呈现出“道”的内涵,具有唤醒万物的神力,如本雅明所说的,“每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都是对较低层次的语言的翻译,直到在最终的清晰中,上帝的道得以展示出来。”[2]《圣经・创世纪》中的上帝对万物的命名清晰可见,但是梦亦非笔下所描写的比特王国世界的“创世纪”的命名则是变幻不定,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漂浮不定,这是另外一种“激情”,这正深刻地揭示出当下网络虚拟世界的真实,也反映出其背后人类精神的困境。

二、诸神隐匿:语言的堕落或符号的泛滥

语言的工具性带来了语言的堕落。语言的堕落就是语言的不纯洁。这个也还需要从《圣经・创世纪》说起。

我们知道,在伊甸园中,亚当称为是自己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那个女人,即自己的妻子,受到了神所造的,惟一比田野一切的活物都更狡猾的蛇的诱惑,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也听从那女人,即自己的妻子的话,也吃了。他们,即人类,这样就有了智慧,眼睛明亮起来了,与神相似,能分辨善恶,开始羞耻于自己身体的。如此,人就违反了神的旨意,背叛了神的命令,必遭到神的惩罚。因此,蛇必须用肚子走路,终生吃土。女人则多加怀胎的苦楚,必须恋慕自己的丈夫,受到自己丈夫的管辖。男人则终身劳苦,直到回归了尘土。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人类负有罪恶,即后来所谓的原罪。神因为还担心他们偷吃了生命树上的果子而永远地活着,于是就把他们逐出伊甸园,耕种属于他们所自出之土。

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是人类的一件重要的事件。狡猾的蛇引诱了亚当妻子夏娃的事件,在此不细加追问,我们只触摸语言的内在脉动与流徙。在语言的命名神力上,人的语言在亚当夏娃被驱逐伊甸园的时候,开始堕落了,变得不再纯洁,不再崇高。人的语言沦落为传达意义的工具,服务于它的低俗而失却了神圣的命名功能,丧失了它的纯洁性和命名特质。从此,人的语言不再给物进行神圣的命名,不再是把物唤醒,从黑夜中召唤出来,相反,人的语言开始遮蔽物,遮蔽物走向自己的澄明,不仅是人的语言开始走向混乱无序,也使得物开始走向混乱无序。

词与物开始了难以弥合的裂隙,词与物的内部产生了激烈的紧张与冲突。能指与所指开始分离,且所指变化缓慢,而能指则随着众人的无尽聒噪而各各不同,能指在物的上空任意地漂浮,逐渐地淹没了物。也就是,词大于物,词多于物。语词产生于人,而物则来自大地自然,词与物的对抗与裂隙,就是人与大地的对抗与冲突。语言堕落,符号可以肆无忌惮!词在物的上空游荡漂浮,词无限度地复制词,符号无限度地复制符号。语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暴力,符号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象征资本。语词在蔓延,词收编物,词管辖物,词统治物。诚然,哪有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物也在拒绝被收编,拒绝被管辖,拒绝被统治。资本的背后是权力甚至是暴力的运作,由此,在人类之间形成了无休止的残酷争斗。

人不再需要物,人不再消费物,只需要词,只消费符号。人在不断地产生词,不断地复制空洞的符号,物被抽空变得无意义,或者在死亡。物在死亡,符号在膨胀,泛滥成灾,人类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昏暗之中,人失却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家园荒芜,人到处漂泊流浪,变得无家可归。

对能指漂浮的批判,正是《儿女英雄传》之“创世纪”的一个重要思想维度。在这里,至高无上的神不见了或者隐匿起来了。这里的“创世神话”,不过只是“一种语言的小把戏”而已,“我从玻璃中争取时间。因为//我要用它来虚无,你们称之为创世//一种语言的小把戏//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02回・也是)语言的神力已经被祛魅了,语言仅仅是一种“小把戏”而已,它不再具有能够把物唤醒带到光明的神力。

《圣经・创世纪》与“创世纪”都写到了“蛇”,前者写的蛇作为诱惑而出现,使得人类能够分辨善恶;而后者写的蛇是则作为一种形象而出现,只是草***上的设计,“不思善,也不思恶”。“做为一条从尾巴自我吞噬之蛇/头尾相连的睡鼠洞:世界展开/从水流处分配地址/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稀少”,蛇的首尾相接,似乎是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的呈现,但又不是。而这些都正是比特世界里所特有的语言符号“小把戏”,字节的不断转换所能产生的“意义”。所以诗人会说,“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女人,在善与蛇之间/有厌食症的线条’,他反复修改/Odysseus那样修改航程”。这些其实都是语言堕落后自我制造的迷宫。语言不再是神的语言,文章也不是神的威力,“文章是写的神的言语,与万物的言语。好文章是写的言语之始。”[3]语言不再关涉个体的经验,只是关乎知识的多寡,如此往复造成了语言力量的衰微,并在积重难返的旅途中愈演愈烈。对此,海德格尔说得好:“在当代,由于日常言谈和日常写作所具有的那种轻率和平庸,对语言的另一种关系便更为决定性地支配着人们。这即是说,正如我们日复一日地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每一事物当作器具一样,我们也把语言当作一种器具,即用作交流与告知的那种器具。”“关于语言的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我们几乎看不到语言的神奇力量。但同时,这神奇者又更显著地敞现出来。今天,把语言当作交流工具的看法已被推向极端。这个过程我们无疑是熟知的,然而我们却鲜能去思考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由于电脑的出现,不仅计算机,而且思维机和翻译机,都正在制造之中。然而,所有的计算(狭义的和广义的),所有的思维与翻译,都是在语言要素之中运作的。凭借上述这些机器,语言机已成为现实。”[4]“语言机”的出现,符号的泛滥必将以主体的隐匿或死亡为代价。

工具论的语言观对语言的堕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观念在我们已经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我们不能够再看到语言的这种神力。电脑的出现,计算机普及,更是使得语言堕落为泛滥肆虐的符号。在虚拟的比特世界中,“神”隐匿与缺席,使得各种符号泛滥的迹象更是在在可见。“创世纪”对此有着鲜明的书写与反思,比如其中交织的特洛伊、Mions、Daedalus、Lalalalala^*&64jh5@!)%$、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Poseidon、Odysseus、阿斯特里昂、程序等等,它们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着,或者是对之前所有的意义的消解与反讽,或者毫无意义可言。语言当然也可以传达,或者就是传达,但不是沦为简单的器具,沦为简单的符号交流传达。那么“语言传达什么”?本雅明认为:“它传达与之对应的精神本质。至关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本质在语言中,而不是使用语言,来传达自己。因此,如果从某人使用这些语言进行交流的意义上来说,语言没有言说者。精神本质在语言中,而不是使用语言自我传达,其含义是:它并不是外表上与语言存在相等同。精神本质与语言本质的等同仅在于它具有传达的能力。在一个精神存在中能够传达的也就是它的语言存在。因此语言所传达的是事物的某种语言本质,但是,这完全在于它们的精神本质直接包含在它们的语言本质中,在于这种精神本质的可传达性。”[2]这段话近乎赘述晦涩,但其中强调的语言本质与精神本质的关系清晰可见,语言传达与之对应的精神本质,并且这种精神本质在语言中,而不是使用语言来传达自己。也就是说,语言的功能或本质在于为精神存在提供显形的介质,除此之外,语言别无所有。语言与精神意义等同,语言就是精神意义,精神意义也同时就是语言。但在比特虚拟的“创世”里,语言符号恰恰缺少了精神意义的维度,只有语言符号而没有精神意义,不是“在语言中”,而是“使用语言”。

在“创世纪”“神话”中,梦亦非也描画了这样一个“神话”,这不是现实的虚构或想象,而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真实书写与刻画。这种话语修辞及其反思批评对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警醒我们去思考人类自身所存在的世界,体现着诗歌写作的伦理精神。

三、救赎存在:语言的反抗或重生

语言的堕落在生成或者消解着自身的同时也在生成或者消解着世界的意义。人作为终有一死者,他的语言不仅关乎存在的意义,更关乎世界的意义。语言沦为工具,带来了语言的不纯洁性,失却了“原初的激情”,丧失了原初的神力。

在数字世界里,语言遭到“语言机”的收编与压制,人类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生活细节纹理已经与语言不发生任何的关系了。语言的堕落带来了人精神的失重、经验的贫乏。知识的不断膨胀,在批量生产中使得人失去了自身灵魂的栖居之所。因此,不是放逐语言,而是语言的反抗,是在语言之中拯救语言。语言自身的反抗,需要使用语言的存在者的反抗。语言的反抗是存在者的反抗。如加缪在《反抗的人》中所说:“面对这个宣判着死亡的世界,宣判着生存之境的死一般的冥暗的世界,反抗坚持不懈地提出自己对生命的要求以及对彻底的透明性的要求。这种反抗不自知地在重新寻找一种道德和某种神圣的东西,它虽然盲目,却是一种苦行。”在这个比特世界里,语言虽然已经进入到逼仄的巷道,但是存在者还需要努力寻找一条通往神圣道路,尽管“是一种苦行”。如“09回・竟然”所说的,“创世纪”:

“还需要语言,这人类的尘埃

塑成他们并同时堙灭”

它假扮另一个阿斯特里昂

毕恭毕敬对自己说,“现在

我们回到先前的岔口”

在那里语言是落雪

是雪落后的睡鼠迷宫

那睡鼠却是假装的动物

所以,语言作为沉默

言说倒影为三角的圆形

救世主乘坐飞船而来

在特洛伊征战,在艾奥利亚作客

最后,它看见青铜剑刃,上面

没有留下一丝语言的血迹

人类离不开语言,就算语言再怎么堕落,语言还是具有无限魅力,因此诗人说“在那里语言是落雪/是落雪后的睡鼠迷宫”,又说“语言作为沉默/言说倒影为三角的圆形”。语言的沉默与言说之关系,正是言说与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对此曾有过透辟的论述,海德格尔说道:“无论何时言说以及如何言说,这只有在他总是已经倾听语言的情况下,他才言说。同样,甚至对于语言的一种误听也仍然是一种倾听。……考虑到这种在历史上生成的语言(即母语),我们可以说,是语言,而不是人,在真正地言说。只有在他在一种情况下都与语言相互应答的意义上,他才言说。”[4]在倾听与言说的关系中,先有倾听后有言说。但是在诗人看来,在“创世纪”中,在虚拟的比特世界里面是没有倾听的,是封闭的,倾听的缺席使得语言沦为游戏的工具,即成为语言的一种“小把戏”。所以在“副歌”中,诗人不得不说,“创世纪”所呈现的世界“这只是一次隐喻/取决于控制的语言/这只是一次叙述/无中生有,互相关联”。(“10回・副歌”)“创世纪”这样的书写深刻地刻画了在数字时代,人类精神面临的巨大挑战。“创世纪”在与神圣的《旧约・创世纪》的互文关联中,更能彰显出“创世纪”作者的为文之用心。诗人以这种手法旨在激起人们反思语言与世界之间最直接的关联,使得存在者在对语言的救赎中获取自身精神意义上的救赎。世界也在语言的重生中获取意义。因此,请允许我再次引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明语言重生对存在的救赎意义:“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就栖居在语言的家中。凡是用词语来思考与创作的人都是这个家的看护人。他们的看护完成着对存在的敞现,其条件是:他们能通过其言说将此敞现带给语言并保持在语言中。”[5]很显然,优秀的诗人善于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并以此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经验与感悟。新诗的语言不在乎是用口语还是文学语言,关键还是看其能不能准确地表达诗人内心对世界的生命经验,并能够以出色的话语修辞来抵达外物之间的裂缝。关于口语与文学语言的关系的详细论述,可参见陈太胜《口语与文学语言:新诗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文,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14页。

如海德格尔所言,诗人是存在家园最佳的看护人。真正的诗人能够创造具有神力的语言把物照亮,把物带入到澄明之境中。语言既能够生成一个世界也可以消解一个世界。诗歌在与现实的反抗中,以丰富的话语修辞不断地获取重生,并通过诗人对世界的经验带给存在以意义。因此,“创世纪”所呈现的是诗人对当下虚拟现实的警醒与反思。

《儿女英雄传》是一种体式严谨的叙事长诗,具有很强烈的实验性,因而也给长诗创作带来了多重的创新性突破。这不仅是当代长诗创作的新收获,也是诗人梦亦非诗歌写作又一次成功的迈进。

首先在体式上,诗人有新颖别致的创新与超越。诗人自己说道:“《儿女英雄传》是一首叙事长诗,16行体于我在2001年发明,用于《空:时间与神》、《素颜歌》,它的结构是34324,3行不稳定,4行稳定,3行再次不稳定,2行是过渡,最后的4行是稳定。唱起来像小夜曲:米发米来发。一个诗人总要发明一二种属于自己的诗体,我固执地认为。”(梦亦非《〈儿女英雄传〉小词典》。)这种章回式的16行体,每一章10回几乎每一回都会有一句重复出现的诗句,如“创世纪”这一章的每一回就在不同的诗节上重复出现“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这句诗,加上“米发米来发”的体式,回还往复,杂沓隽永,充满“小夜曲”的音乐审美效果,这是诗人梦亦非独到的发明创造,并且颇为成功地加以实践,创作了当代长诗创作中具有重要分量的诗篇。百年新诗的发展已经标明,歌谣已经成为新诗发展的潜在资源。[6]其次,在修辞效果上,长诗交织着隐性互文、伪格言、篡改、反讽等等话语修辞,如前面说到的,特洛伊、Mions、Daedalus、Lalalalala^*&64jh5@!)%$、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Poseidon、Odysseus、阿斯特里昂、程序等等,具有后现代风格特征,但又不仅仅是后现代的,使得长诗在整体审美效果上富于错落变化,具有较为强烈的层次感与流迁感。总之,本文无意也不可能对此进行详尽的论述,在此只希望通过对其第一章“创世纪”的分析,以求见斑窥豹,发现梦亦非长诗创作在自身及当代的价值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梦亦非. 苍凉归途・不是序言. 诗歌卷[M].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1.

[2]本雅明.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M]//郭***.语言与救赎:本雅明的语言哲学与文化批判//思想文综(第5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1.

[3]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0.

[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M].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61.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6

关键词:粤语 北流话 名量词

一、广西北流话简介

北流方言,俗称北流话。广义的北流话,是指作为方言的一种,从属于粤语方言勾漏片,或者说是从属于粤语方言的北流江――南流江方言片。狭义的北流话是指流行于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北流市城区及郊区范围)本土居民的粤方言。作为勾漏粤语的典型代表,北流话十分接近粤语,音系复杂,声调有10个。北流话名量词的语法类型、功能及其词汇意义,与普通话有相同、相通的一面,也有其带有地域色彩的一面。作为一种特色方言,北流话量词丰富,有些保存了古代汉语的部分用法,有些保留了古代百越语的底层结构。本文通过北流方言与普通话几组名量词比较,分析北流话名量词的使用特点。

二、北流话与普通话几组名量词的比较

(一)“饼”与“片、块”

在普通话中,“片”的使用范围极广,如“一片园林”“一片云彩”“一片云雾”“一片土地”“一片天” “一片树林”“一片肉”“一片花瓣”“一片迷茫的大雪”“一片哭声”“一片繁忙”“一片混乱”“眼神一片呆滞”“一片痴心”。“片”主要用于形容平而薄的片状之物,后引申为状写连缀成较大面积的事物和景象,以及某种场面。可见,“片”对于相关事物的面积大小,形状没有特定的要求。北流方言中的名量词“饼”与此有一定的相似处。“饼”的本义是古代面食的通称,后专指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又可代称饼状的物体。

(1)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墨子・耕柱》)

(2)咸丰六年底,上海有几家银号曾发行银饼,饼上只有文字,没有***形。(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八章第一节)

(3)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4)宋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始造龙凤团茶,上贡不过四十饼。(清王士《分甘余话》卷上)

(5)接着他高高兴兴买了饼火炮(鞭炮)回去。(沙汀《范老老师》)

今有“豆饼、药饼、柿饼、铁饼”等词。“饼”由名词发展成一个量词,充分体现了量词浓厚的形象色彩。在北流方言中,“饼”一般用于以下情况,“一饼光碟”“一饼炮仗(鞭炮)”“一饼发糕”“ 一饼白散(年货的一种,呈块状。)”“一饼年糕”。如:

(6)呢饼光碟唔放得,因为刮花。

(7)呢次拜山要买饼大炮仗。

(8)办喜事是要蒸一饼大发糕咯。

(9)呢只篮里几饼白散碎。

可以说“一片光碟”“一片白散”,却不可以说“一片炮仗”“一片年糕”。前二者厚度小,可以用“片”;后二者厚度大,则不可用“片”。但是只要是形容实物,能用“饼”的地方,都可用“块”,“块”的使用范围比饼广。而且与“片”相比,“块”对物体的厚度没有要求,凡是块状之物都可用“块”。在普通话中,没有“饼”这个名量词,“饼”的这个功能分别由“片”或“块”承担,而且“片”与“块”根据具体语境可以视为部分量词,也可以视为集合量词,而“饼”仅作为一个个体(整体)量词使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北流方言口语中“片”与“块”不能用于形容抽象的语言、心情、神情以及场面,例如,不能说“一饼混乱”,只能用于实物。北流方言中的特色名量词“饼”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看待事物的形象思维的形成过程。

(二)“条”与“根”

《说文》:“条,小枝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名词具有了量词的用法,“条”也不例外,由名词小树枝演变成形容长条形物体的量词。在北流方言中,几乎不用“根”字作量词,普通话中用“根”作名量词的搭配,在北流方言中都可换成“条”,“条”作量词时相当于普通话中许多其他专用量词(括号中为普通话用法):“一条甘蔗(一根甘蔗)”“一条柱子(一根柱子)”“一条香(一根香)”“一条雪条(一根雪糕)”“一条烟(一支烟)”“一条牙刷(一支牙刷)”“一条鼻涕”“一条树木(一棵树)”“一条竹子”“一条桥(一座桥)”“一条数(一笔数)”。北流方言的“条”直接继承了古代汉语的“一条水牛”“一条脾气”等用法。如:

(10)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交与王冕。(《儒林外史》第一回)

(11)休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气高,学问从脞。(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贯休》)

北流话中“条”的使用范围极广,不仅可以用于形容实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事物,“一条月(一个月)”“一条歌(一首歌)”。“条”由形容具有细长状的条形物,“一条带子”“一条毛巾”,引申用于表达一段时间或利用一段时间完成的事物,是因为时间有历时的性质,类似一条长河。“条”表述抽象事物,实际上是由“条”的本义派生出来的,是语法学中的“迁嫁”现象。“迁嫁”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凸显事物特点,使其更容易被人所感知,加深人们的印象。北流方言中的“条”兼有普通话中“条”与“根”的功能,但涉及“条”的转义,用于形容人心的时候,北流方言与普通话皆可以说 “一条心”。如“抗击敌人的时候,大家一条心”表示某物集中或统一于一条线上,此时“条”兼有表数量和表形象的功能。虽然北流方言中的“条”作为量词时的搭配看似荒诞,却是有着深厚的语义关系作为支撑的,承载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历史文化沉淀。

(三)“只”与“个”

“只”又写为“”。《说文・隹部》:“,鸟一枚也”。在晋潘岳《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只”中的“只”,理解为“一个”。韩愈《祭十二郎文》:“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此时的“只”,并未作量词,而仅仅是强调数量为“一”的单独之义,与“双”相对。因此出现了许多带“只”的词语,如“只手”“只身”“只句”“只字”“只履”“只翼”等省略了数量“一”。

(12)剩俺单身只手,怎去恢复中原。(一只手)(孔尚任《桃花扇・革檄》)

(13)半截不得家书,只身孤影,心灵中无穷奇感。(独自一人)(瞿秋白《赤都心史》二八)

(14)崎文只句,犹得讯之颉家书(一句话)(明朱谋《〈骈雅〉自序》)

(15)况且我已经有六个月不得家乡只字(一个字)(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九)

(16)只履踏天涯,西去谁家。(一只鞋子)(明・屠隆《昙花记・檀施积功》

(17)良人游不归,偏独只翼。(单翅)(晋・陆机《拟青青河畔草》)

在北流方言中还有“一只手”“一只人”“一只乘客” “一只句子”“一只字”“一只鞋”“一只鸡翅”的用法。明显看出,“只”作为量词是由表“单独”之义的形容词“只”直接加上数词转而量词化而得。正如“个”是普通话中与名词搭配成功率最高的名量词,“只”也是北流方言中运用最广泛的量词,体现出名量词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在普通话中,“个”与“只”虽有诸多的相同之处,但还是不能混用的,各有其适用的范围。

(四)“栋”与“节、段”

在北流方言中,“栋”作为量词,可用于以下的情况:⒈可切成横截面为柱体的物体;⒉已被切割成段;⒊除形容房子外,一般作部分量词使用;⒋有无生命皆可。在北流方言中,“栋”作为房屋的量词使用,可推测是后来兴起的。因为之前北流方言中对于房子仅用“间”“座(多间房联合)”,直至出现楼房才用“栋”。北流方言中的“栋”可以搭配以下的名词“一栋甘蔗”“一栋竹子”“一栋萝卜”“一栋人参”“一栋红薯”“一栋木薯”“一栋葱”“一栋蜡烛”“一栋水管”“一栋索(绳子)”等等。

(18)把呢碌蔗分做两栋。(把这根甘蔗分成两段。)

(19)呢条人参几长,放一栋就够咯喇。(这条人参很长,放一小段就够了。)

(20)呢栋水管结佐冰。(这一节水管结冰了。)

(21)呢栋索唔够长。(这条绳子不够长。)

北流话中的“栋”不能用于形容抽象的名词。普通话中的“节”的适用范围比“栋”广。首先,“节”能用于抽象义,表均长的时间段“一节课”“一节拍”。其次,“节”作为一个部分量词,由名词的“节”引伸而来的,许慎《说文》:“节,竹约也。”说的就是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如“竹节、节外生枝”。“节”引申为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如“关节、两节车厢”。普通话中的“节”一般用来形容以节区分,相连成段的物体,如“一节甘蔗”“一节莲藕”。“段”,《说文》解释为“椎物”。后来由动词逐渐演变为量词,表示线性的被切分物,如“一段绳子”“一段文字”“一段葱”。后来逐渐也可用于形容整体的抽象事物“一段感情”“一段相声”“一段佳话”“一段广告”。北流方言中的“栋”与普通话中的“节”“段”都可以用来修饰细长物,但却缺少两者的修饰抽象名词的功能。

(五)“塘”与“里”

在北流方言中,“塘”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计量距离的单位,一塘等于5公里,即10里。“塘”的使用源自于古代的邮递制度。“塘”本义是“堤岸、堤防”。《庄子・达生》:“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成玄英注:“塘,岸也。”后泛指“大道”,又引申为“在大道上所设的驿站关卡”。“塘”还衍生了一系列相关的词语:“塘卒”(驿站的兵卒,专备以传送文报,巡更查夜)“塘报”(***事情报告)。

(22)贼所至,烧驿舍,杀塘卒,东西消息中断。(《明史・杨嗣昌传》)

(23)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淮境。(孔尚任《桃花扇・誓师》)

《六部成语・兵部・塘书》:“比汛狭小曰塘,比塘狭小曰铺。”“汛、塘、铺”都是表示距离的单位,所形容的距离长度依次递减。用来指代驿站关卡的名词“塘”发展成为了距离单位“塘”。南宁市郊有“两塘”直至“九塘”的地名。在北流方言中,常出现这样的对话:

(24)甲:这里上圩远吗?(从这里到集市上远吗?)

乙:算远咧,有三塘几路喇。(远,有30多里呢。)

(25)一塘等于10里。

(26)班车一只钟头可以走几多塘路?(班车一个小时可以走多少里路?)

(27)一塘路有几远?(5公里路有多远?)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里”与“公里”的使用范围广泛应用,但是,老一辈的北流人民仍旧只使用“塘”来说明两地间的距离。“塘”作为一个距离单位,保留了古汉语的另一个用法。

在北流方言中,“塘”还可以用作“火”的量词。日常生活中升火的地方叫作“火塘”。因此在北流话中又有“一塘火”的说法,用来指代“火塘”里的火。

(28)一天夜晚,家家的塘火渐渐熄灭了。(《中国民间故事选・小木匠》)

(29)烧热一锅水要好几塘火。

(30)呢塘火太大喇,只镬快烧坏喇。(这塘火太大,锅要被烧坏了。)

普通话中作为距离单位的“里”却没有上述用法。

三、广西北流话名量词与普通话名量词的差异

北流话与普通话名量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名量词表示大致相同的语义。同一个量词可以表示多种事物,同一种事物可以用多个不同的量词来表示。北流方言和普通话对量词“饼、块、片”的选择,都从事物的片状、块状性质着眼“栋”与“节、段”,“条”与“根”,“塘”与“里”也是如此。

第二,相同的名量词使用范围不同。在北流方言中,“只”的使用范围几乎无所不包,相当于其他许多名词固有或者专用的量词,在口语中有一种“轻微、随意”的意味。在当地人的口语中,他们认为使用“只”比使用专有量词更能使人接受,并且“只”的量词性大大减弱,只相当于英语中的冠词“a”或者“an”,具有明显的计数“一”以及指代的特征。在普通话中,“只”仅出现在某些专用名词中,在北流口语中凡是用量词“个”的地方都可用“只”来代替。普通话中许多用“个”的量词却不能用“只”代替:“一个时代”“一个梦”“一个字”不能说“一只时代”“一只梦”“一只字”。

第三,名量词与名词的结合有无定指作用。在普通话中,名量词出现的形式一般是数量短语充当句法成分,表现为“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式,名量词与名词的结合没有定指作用。而在北流方言中,可以省略数词,直接将名量词与名词联合做句子的主语。如:

(31)只水桶漏水了。(这个水桶漏水了。)

(32)栋房好靓。(这栋房子好漂亮。)

(33)条蔗发霉了,不吃得了。(这根甘蔗发霉了,不能吃了。)

在北流方言中,名量词与名词的结合有定指作用,其紧密程度不亚于印欧语系的冠词与名词的结合。名量词原有的功能、状态形象色彩逐渐削弱乃至消失殆尽,变成一个表量十分泛化,便于计数的虚量词。仅起到限定名词数量“一”的作用。

第四,表示否定强调语气时,数量短语中名词前置。

(34)绳都唔栋,用物来扎头发。(连一节绳子都没有,用什么来扎头发。)

(35)有两塘路远呢!(路)都唔行够半塘,就想到屋喇?(离家有两塘的长度,连半塘路都没走够,就想到家了,还早着呢。)

这时如果数量是“一”,可以省略,其他数词,则不可省略,而普通话中无此用法。

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语音差别甚远,词汇的差异也很大。汉语语法学的形成与发展借鉴了西方的语法学,然而由于印欧语系中没有特别划分量词一类,汉语语法学对量词的研究远不及名词、动词、形容词那样全面、深刻,汉语方言中的量词更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方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3]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

[4]吴婷婷.量词“个”历时发展及其表量泛化的原因分析[J].文学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7

关键词:称谓语,称谓系统,语用机制,文化差异

 

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前者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后者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关系。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恰当、得体的称谓语。不恰当的称谓语会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会让交际双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种印象,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谓系统的差异,并遵循对方语言称谓系统的语言表达规范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汉称谓语之选择方略

选择何种方式称呼对方取决于诸多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在数量上和指称的范围上都各有特色。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各民族的称呼行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该社会中权势性和平等性的象征。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上来看,称谓语选择之方略则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描述性称谓语[1]。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则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的***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它包括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敬称称谓、谦称等,如汉语中的李局长、何教授、犬子等,英语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描述性的称谓语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称谓语。这类称谓语主要在汉语中使用较广泛,而英语中较少使用。它们用词简练、语言生动、形式多样,其主要功能不是起称谓的指称作用,而是表示亲昵、喜恶、戏谑、讽刺、请求、辱骂等情感意义,这是描述性称谓语的重要的语用功能。描述性称谓语包括亲昵称谓、戏谑称谓、转称、雅称、贬称和骂称等,如汉语中的乖乖、辣妹子、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等。

二、称谓语使用所遵循的语用机制——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

称谓语的根本作用是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称呼语能够传递与说话情景相联系的、有关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语用信息。

会话含义是格莱斯提出的一种语用推理,它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作的交涉为基础[2]。交际双方要正确推断出话语的会话含义,必须都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说话的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对于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中的称谓语,可以让受话者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的特殊含义,因而能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会话含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就可能无法体会到这些不同的称谓语所蕴涵的特殊含义。

无论是汉文化中的称谓语还是西方文化的称谓语,它们的使用都遵循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让受话者从发话者的称呼中感受到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而这种亲疏远近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际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要遵循礼貌原则首先使用得体的语言。。所谓得体的语言,就是发话者面对确定的受话者,能够选用符合该语言文化背景的,对当时当地场景来说最合适的称呼语。因为能够得体的称呼交际对象,才能为成功地交际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下面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中国,大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人们的宗法家庭观念很强,极为重视相互之间的亲缘纽带关系。在亲属关系和一般人的关系上,非常讲究名分、辈分、社会关系。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所以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礼仪繁多,名称区分非常细致。人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在各种场合中要使用准确、适当、得体的称呼形式,在正式场合中更是不允许出现称呼错误。

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由于英汉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文化价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不同的社交称谓语体现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一个民族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称谓取决于该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传统习惯。

“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向来遵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要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分,特别是对长辈,交谈双方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如大哥、二叔、三姨等,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同时,除了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亲热随和,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直呼其名。这就使得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贫乏而松散,长幼无别。英美人对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甚至连“祖母(婆婆)”与“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区别,统称为grandmother。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用“老”表示尊敬爱戴,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师傅”等,这些词是对老年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却行不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词,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来代替old。此外,汉语中的亲昵称谓和拟亲属称谓语,也都颇能体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他们能让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礼貌地运用“王叔叔”、“志刚哥”等充满人情味儿的称呼语。而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即拟亲属称谓语,是不符合西方习俗的。

在西方社会中,由于其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与中国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式交流,即双方都直呼其名,或采用亲昵称谓。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就会采用一种“非对等式交流”,即采用直呼其名、头衔称谓和恭敬称谓。此时,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无疑是一种权势的标志,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称呼方式无疑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过,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们较崇尚对等式称呼,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对陌生人,可直接单独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味地称呼男人为Mr. soand so,女士为Miss soand so,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英美人很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个人主义较强。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时,这样称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对方是校长,教授或博士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学衔、职称来称呼。

2.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现出不同的称谓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亲属称呼语反映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属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汉英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因此,在中国,常常用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称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这种称谓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依然存在。另外,与英美人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则更多地遵从忍让、敬老、服从和牺牲的文化价值观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种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这种类型的家庭大多与富庶、权势之家相连。后者在西方家庭结构中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缘观念十分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门户,各自谋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比较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很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这也就更加剧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由于西方社会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开始疏远,子女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他们,平时很少往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尚且如此,其他的亲属关系就更加淡薄了。

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多,语义明晰,内外有别,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语义模糊。汉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人员关系极为复杂,但指称却十分明确。赵元任[5]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一书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如父亲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汉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曾祖”,直接称呼是“老爷爷”,书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无浓厚的宗族观念,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数量较少,相互关系明确,因此导致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区分清楚,则加上paternal(父亲的)和maternal(母亲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亲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附加说明[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截然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对称谓语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根据交际语境,恰当运用能融洽交流双方关系的称谓语,能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对顺利完成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称谓失误,就容易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导致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 外文出版社, 2004.

[2]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 赵元任.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S.D.Anwa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6] 王拯亚. 语言与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8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没有人类社会,就很难设想会有我们现在天天使用着的语言。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容器和载体,社会文化是通过语言来保存和传播的。下文主要从汉字与汉族历史文化的关系,汉语中颜色词的意义,人名与社会生活,语言与地理,语言与民族等方面具体阐述。

1、汉字与汉族的历史文化

世界上的语言文字包括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中国现留存最早的传世文献应该是汉代的,因为秦时的“焚书坑儒”毁灭掉了大量的文献,后来只能靠老人回忆,或者各地的私自藏书恢复了部分典籍文献,但是仍然有很多空白之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古汉字的考证,运用字素分析法、汇集字类法、分析字形变换法以及审定字型法等方法来还原部分社会历史。

牛,原是用来拉车的,历史记载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开始把牛引入到农田进行耕田,如此说来中国的牛耕文明就比西方落后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后来经过考证发现我国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犁”字,通过字素分析,我们可以把牛耕农业时代提前到殷商时期,这样就与西方的牛耕时代大致相同了。

另外,在汉字中,往往具有同一个形符的字是意义相关的。并且可以通过观察某类的字出现较多,就说明此类事物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如我国西北地区人们生活中关于马、沙子之类的词特别丰富,就表明了草原上的人的生活与这些事物是密切相关的。又譬如我国的南方人分不清冰和雪,总是把“冰糕”叫做“雪糕”,这是因为他们对冰雪的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对他们来说冰和雪是一样的,而这种模糊的辨认也与他们的生活中有很少的冰雪相关。正如北方人分不清柑和橘一样。

《说文》中的女部字有20多个,而古代大多姓氏的写法是有女部的,如姬、姜、嬴等,这些可以看出那时母系氏族的遗留。同时,很多有关漂亮、美好的东西也多女部,这表示古代对女子的一种审美。另外,还有很多表示贬义之类的词仍有很多是女部,如奸、佞、婪等,也表现出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以及女子常是被侮辱的对象的现实。

历史学家李赢克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因此很多语言事实都是可以证明汉字是可以用来去考证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的。

2、汉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牛顿曾对颜色定义说“颜色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现代科学也有表述,波长在300—700之间的光我们是可以感知到的,当波长大于700时就是红外线,当波长小于300时就是紫外线。当然,上述都是颜色的自然属性。当人类赋予颜色不同的意义之后,颜色就有了“社会属性”,即象征意义。这个社会属性是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80多个颜色词,大致分为“正色”“间色”(间色即配色)两类(这也反映出了古人的二元思维,如“天与地”“公与母”等,此思维可以追溯到上古的阴阳家)。其中定义了五种正色,即赤、青、黄、白、黑(此处又与中国传统的五行相配)。我国传说凤凰亦有五色,五色有辨别凶吉,论正邪,表好恶情感,示身份,明地位,伦理宗教等功能。

赤,南方色也。会意字,从大从火,其本义即指大火。火焰赤红,故字又引申指红色。赤又是太阳的颜色。我国自古偏爱赤色,也是源自于对太阳和火的崇拜。上古时代,赤是富贵之人所穿,“赤跋”是也。古人认为,深红的赤色可以避邪。“赤”分为五种,由深至浅分别是绛、朱、赤、丹、红。“朱”比“赤”色深,也是正色,古时也指考富之家。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紫”是配色,也有高贵神圣的象征,古时,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穿紫色衣服。“紫阁”指丞相的居所。“紫盖”指帝王的车驾。又传老子出关之时,是一团紫气飘然而去,所以紫色也是道教的颜色。“道经”又叫“紫书”。“红”是最浅的红色,古时多与年轻女子有关,指年轻漂亮的女子,如红颜,红粉,红装,红楼,红袖等。

青,此种颜色范围不是很明确,北方部分地区青即是黑。青,东方色也,也是草木生长的颜色。青色象征不成熟、幼稚、地位低微。先秦时期,没有获得功名的读书人穿青色衣服。青衿成为读书人的代称,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汉代用衣服的颜色决定地位的高低。青多指出身卑贱、地位低下,官职微小。青色的配色蓝和绿也有着众多深意,就不一一举述了。

黄,地之正色也。班固言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事不易。最受尊重的颜色,对土地的崇拜,祭祀土地神,穿黄色礼服。穿黄色没有禁忌,更显隆重。皇帝、平民都能穿。汉代,黄,只能达官贵人穿。隋唐时,只能天子穿黄色衣服。赵匡胤,兵变之时,黄袍加身,即是称帝的意思。另外,黄也象征着吉祥。《周易》中有“六五,黄裳元吉”之说。

白色,象征卑贱,贫寒,不幸,死亡,血腥。古代未获功名之人,称作白丁。《隋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读书人获取功名之后,叫做脱白。白屋、白色衣服象征凶险。年成不好,天子穿白衣表示上天的惩罚。京剧脸谱的白色表示奸诈。另外白色又象征***治***,与红色相对。

黑,火所熏之色。配色:黔、缁、皂、黎、玄。秦时,平民百姓叫黔首,因为头上裹着黑色头巾,也叫黎民。黔,曾经也象征尊贵、敬重。周天子在祭祀时穿黑色衣服。帝王的衣服,都是“玄衣黄裳”,玄黑色象征天,天玄地黄。玄关指乌纱帽。汉代以后,黑色降低为卑贱之色,百姓只能穿黑白之色。现代黑色多用贬义,指阴险,黑暗,狠毒,***。

颜色的象征义具有时代性,多元性,民族性,意义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四川彝族中,黑色是一种很尊贵的颜色。白,在朝鲜,日本,代表纯洁、高尚。黄,在西方表示背叛。Red,红色,血腥,残暴,和血相联系,又有,肮脏之义,如《红灯记》。所以,凡事皆无定数,世事无绝对。

3、人名与社会生活

我国古代,人往往既有名又有字,并且名和字在字音、字形、字义上是有关联的。这种相关可以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此处亮与孔明是意义相同的。②名和字意义相反。如曾点,字皙,点是黑色的意思,而皙是白的意思,此处他的名和字就是意义相反的。③名与字所指代事物彼此相关。如唐寅,字伯虎。寅虎是相关的。又如朱自清,字佩弦。佩带弓弦,人格清正。他的名和字也是彼此相关的。④名与字的字音相关。如王力,字了一(反切)。庄周,字子休(双声叠韵)。

不同时期的人名还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如先秦时期,男子有名,女子无名,男子的名只能有一字(即单名)。之所以取单名,可能是处于避讳的需要,因为先秦时,一个人死后,他的后代对他的名字要避讳,既不能说也不能写,皇帝的名字更是全天下人都不能说不能写,所以取单名是出于社会需要。东汉末年时,王莽篡位,他规定人名必须为单名,所以三国时很多单名之人。为了抑制重名现象,魏晋时期,又出现了双名。

同时,每个朝代的人们取名,都会受到当朝的繁盛文化的影响。如汉武帝时期,崇尚道教,人们多追求长生不老,所以很多名字跟道教长生不老有关,像王延寿、宋延年、刘彭祖等。东汉时期,尚文不尚武,多崇尚儒家思想,所以人们取名多忠孝信义、仁义道德。宋人,喜欢在名字中间加上“老、寿、翁”之类的词,像孟元老、南安翁等,这除了表明命名者看着健康之外,也表现了宋人以老为美。这些都表明宋人的生命范式更加理性,超越唐人的青春激情,更趋于平淡,也表明中国的文化,由唐入宋,由盛转衰。元代时,汉人名字也多蒙古特色,这是因为元代是蒙古人的统治,统治者会恩 赐汉人蒙古名,另有一些汉人为讨好统治者,甘愿为自己起蒙古名字。清代时期,“文字狱”迫使很多知识分子远离***治、现实,躲到故纸堆里去考据,因此很多人以古器物命名,如施琅、和珅等。最为明显的是我国***战争以后,建国以来很多人命名“建国”“建华”“建***”等等,这些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连的。

与当今的多元思维文化相联系,现代人取名往往追求个性、独特,力求与众不同,这也是与当今推崇个人主义的思潮有很大关系的。甚至很多人把名字命为通名,如姓高的叫做高兴,姓田的叫做田野等,这些都与社会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人名毕竟是专有名字,如果成了通名,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当然,命名文化是历史的脚印,它能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很多依据,也是社会语言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语言与地理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这里,社会语言学中所要论述的语言与地理主要是人文地理中的地名学以及地理变化对语言的影响,即方言。

地名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地名是专有名词,属于名词范畴,所以一般不会轻易改变,除非是因为朝代变更或者统治者的一时好恶而改动。所以用地名来考证某些地方的历史文化是一般是很可靠的。恩格斯《野营》中一段话“罗马人***府不列颠,最永久的纪念碑是把拉丁字‘castra’(野营)保留为最初罗马人驻地的许多城市的名称或名称的一部分”,就充分的说明了地名的稳固性。同时,我们可以从地名中发现一些残存的历史脚印。

美国的纽约,New York,可以简单的译为新约克,而英国确实有着一个约克郡,从这个地名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我国两广地区有很多地名有“那”字,经考证,有“那”字的地名,都是曾经的壮族居住地。因为“那”字在壮语中是“田地”的意思,虽然后来壮族人迁移了,但是地名依然保留着。另浙江多“余”之类的地名,如余姚、余杭等。着名学者陈桥驿先生,根据东汉袁康的《越绝书》中“越人谓盐曰余”,判定所有有“余”的地名都是曾经越人炼盐的地方。湖北恩施以及湘西有很多地名是有/li/音的,如李爸沟,李耳等,人们曾猜测李爸沟或许是曾经一个姓李的祖先住过的沟,但是后来发现土家语“南楚湘江之间谓虎曰/li/,或李耳,或李父。”这里的“耳”是“妮”的古代方言,代表雌性,“父”则是雄性的意思。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李爸沟,是有雄性老虎出没的山沟,李耳是母老虎的意思。土家人崇拜老虎,以白老虎为自己祖先的化身,又因他们多住在深山里,老虎较多,所以比较多以“老虎”命名的地名,即现在写为“李”“利”“澧”的地方。

因此人们说地名语言是化石,当一切都变了,语言(地名)仍然屹立不倒,地名可以说是写在地球上的历史。

另一个地理与语言的关系就是方言了,方言的产生大多是因为移民,最着名的客家话的形成就是因为移民。方言的差异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其中人们能感知到的最明显的差异是语音的差异,语音差异最能影响到交际。另外还有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同词异义,如闽方言中的土豆指花生。②同事异名,如同是妻子,山西人叫婆姨,江西人叫唐克,东北人叫媳妇等。当然语法的差异也有很多,但是大多不是很明显,如南方人一般把表性别的词语放在名词的后面,如把“公鸡”说成“鸡公”。

5、语言与民族

有人说“从哪里发现一种新的语言,就能发现一个新的民族,从哪里发现一个新的民族,就能发现一种新的语言”,可见在很多情况下,民族与语言是互相依存着存在的。俄语yazychnik(异民族)一词是来源于yazyk(语言、舌头)的。法语现在的language(语言)是古法语的“民族”一词。

虽说如此,但民族与语言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我国的回族是一个很大的民族,但是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这个民族的存在是依赖于他们的共同宗教,共同心理素质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而我国的瑶族,则有几种语言。截止到1972年,云南的基诺族被发现,我国被识别出的少数民族共有56个,但是我国的语言却有128种,这一点可以充分证明语言与民族并非一一对应的。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9

关键词: FAO语料库 农业英语 语言特点

1.引言

语料库是指按一定原则取样获得的大规模电子文本汇集(Sinclair 1991;Hunston 2002;Baker 2006 ;许家金,2003)。近年来,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词典编撰、外语教学、外语学习、翻译研究、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等领域。在语料库语言学中,专门用途语料库指的是出于某种特定研究目的需要,只收集某特定领域的语料样本建成的语料库(梁茂成,2010)。目前已经建成的专用语料库有航空航天、建筑、医学、IT和商务等专用英语语料库,“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在国内尚属空白,鲜有涉及农业英语语料库的相关研究,更没有动物科学学术英语语料库方面的研究。我校作为“985”、“211”农林院校,未来发展目标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在学校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加强农业科技学术交流的大背景下,建设农业英语语料库并开展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具有必要性。然而,目前我校师生在农业英语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到他们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我校外语教学在农业英语教学和农业英语翻译方面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方面英语教师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很难开展结合农业特色的英语教学,另一方面研究生和科教人员虽然有农业专业背景,也熟悉专业词汇,但因为英语语言基础差,缺乏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训练,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语篇特征和农业英语语言特征,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因为写不出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论文,很难在高水平的国际期刊。所以,开展基于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具有紧迫性。本研究基于自建的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旨在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

FAO农业英语语料库就是收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网站上的电子资料,主要是技术文件或FAO与农民开展的工作信息,范围十分广阔,如***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本研究基于自建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验证并总结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揭示FAO农业英语和通用英语及学术英语在语言特点上有何异同。

2.研究方法

2.1自建语料库

笔者自建约274,916个总词数的小型FAO农业英语语料库。语料库文本从2008年到2013年的FAO***网站上获取。此外,本研究选取约100万词的通用语料库CLOB和约600万词的英国学术英语语料库BAWE (British Academic Written English)作为参照语料库。

2.2确定研究范围

所谓语言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多个层面的特点(袁巧琦,2007)。鉴于可操作性有限,本研究无法逐一揭示农业英语方方面面的特点。然而,可通过总结以往的研究,发现研究者们认为农业英语有如下共同语言特点:(1)农业英语的词汇意义比较稳定;(2)农业英语是一种书面语言,语言严谨、简洁(黄昆,2013;任凤伟,杨仕学,2009;杨石乔,2004;);(3)动词名词化现象较多;(4)被动语态使用较多。(任凤伟,杨仕学,2009;杨石乔,2004)。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验证以上研究结果,从而更客观地揭示农业英语,尤其是FAO农业英语这一次语体的语言特点。

2.3设计研究步骤

本研究使用BFSU PowerConc 1.0 beta 20的wordlist 功能检索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总体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检索结果,验证和分析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是否具备简洁性。使用Treetagger先将FAO进行词性赋码,以便书写Powergrep检索时要用到的正则表达式,再使用Powergrep检索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的正则表达式,得出这两种语言现象在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中分别出现的频数,基于这些数据分析FAO农业英语中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词表分析

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BFSU PowerConc 1.0的N-gram List功能做FAO的词表,得出包括形符数、类符数、标准化形符类符比(TTR)、平均词长和标准句长的统计信息,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一 CLOB、BAWE和FAO词表数指表一中的形符数指语料库中共有多少词;类符数指语料库中共有多少不同的单词;而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则反映了语料库文本词汇的变化量,比值越大,用词越多变;平均词长为平均每个单词所含的字母数;标准句长为平均每个句子所含单词数(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2010)。

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反映了语料库文本词汇的变化量,比值越大,用词越多变(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2010),表一中CLOB、BAWE和FAO的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分别为43.60、38.87和42.13,FAO农业英语比学术英语的词汇密度更大,词汇变化更丰富。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就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原因或许在于FAO农业英语,作为几乎每天都有更新的时效性最短的农业英语,其中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新义出现。

平均词长为平均每个单词所含的字母数,表一中CLOB、BAWE和FAO的平均词长均分别为4.72,5.02,5.29。大多数研究结果发现“农业英语在词汇使用上有客观、真实、准确、简洁等特点”,但是FAO农业英语的平均词长却略高于CLOB通用英语,甚至略高于BAWE学术英语,说明FAO农业英语相较于CLOB和BAWE,并非用词短小,实际使用的词语相对冗长,信息量更大。

标准句长为平均每个句子所含单词数,表一中FAO农业英语的标准句长27甚至超过BAWE的25,而CLOB的标准句长却不到20,说明FAO农业英语在句子层面上比学术英语要相对复杂。

一般而言,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平均词长和标准句长的数值越小,表明文本语言越简单。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就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最好的解释是:一方面,FAO农业英语作为***性的文本,在组词造句上必须保证正式、准确、谨慎,代表***府的态度,这就必然要用相对复杂冗长的句子清楚地阐明事件。另一方面,FAO农业英语作为网络电子文本,每天都更新式地记录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大小农业事件,一些文本词语会跟随时展步伐出现新词。因此总体来说,就词汇的丰富性和文本的复杂性而言, FAO农业英语的词汇比学术英语的词汇更多变、更复杂。

表一 CLOB、BAWE和FAO的词表数据统计

3.2动词名词化

就形式而言,动词名词化是指用添加适当的派生词缀的办法把动词构成名词的过程或结果(陈晓堂,2003 )。英语动词名词化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类为动词添加后缀-tion,-sion,-ment,-ence,-age等,被称为动词派生名词或行为名词,如agitation,conversion, development;emergence,dependence,另一类由动词加-er,-or,-ee,如inspector,lover,interviewee,它们通常在句中作表语,与前面的形容词一起构成动态含义(李容萍,2009)。先用赋码软件treetagger对三个语料库赋码,然后用Powergrep检索出以这八个主要名词后缀结尾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得出CLOB、BAWE和FAO中动词名词化的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分别为15969、18043和19991。

这一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中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多于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这与已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已往的研究认为农业英语更科学,需要保证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同时主语非人格化不仅是一种隔离的手段,把人与事隔离开来,避免了个人情绪、态度、偏好等因素,影响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还是一种规避、推诿责任的策略(袁巧琦,2007)。而FAO农业英语中动词名词化现象又明显多于学术英语,这是因为:FAO农业英语记录的是***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作为***性的***府文件,准确、客观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3.3被动语态

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Powergrep检索CLOB、BAWE和FAO中被动语态的出现频数,得出CLOB、BAWE和FAO中被动语态的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分别为1483、2503和1575。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多于普通英语文体,这与已往研究结果一致,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是由农业英语的客观性决定的。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把所要论证、说明的问题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这样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显得更客观(唐燕玲,2003; 袁巧琦,2007)。例如: Emergency assistance is also needed to enable herders to feed their animals.此句省略了人称主语,使用了Emergency assistance作主语,避免了作者作为施事者的责任,使得读者相信研究结果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的,便于FAO的特定读者群体――人民群众响应***府号召,采取措施,促进农业事业的稳定发展。为了证实这一点,笔者观察了FAO中被动语态的检索结果,发现的确如此。典型索引行见表二。

表二 FAO中被动语态的典型索引行

4.结语

本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FAO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研究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相较于学术文本,其用词更丰富,文本更复杂;相较于通用英语,FAO农业英语和学术文本一样,多使用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

相较于学术文本,相同的是,FAO农业英语和学术英语都会更多地采用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以保证语言清晰,把人与事隔离开来,避免个人情绪、态度、偏好等因素,保证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更好地保证FAO上记录的农业方面相关***策贯彻实施,保证农业方面相关先进技术更平易敬人的被接受。不同的是:一方面,FAO农业英语句子层面相对复杂,即文本更复杂,FAO农业英语作为***府***的代言词,在用词方面,更看重的是准确性、正式性、清楚性,因此在用词上不会只偏重短小词语来达到简洁的效果,而是采用相对冗长、书面的词语和句子来更谨慎地准确表达。另一方面,FAO农业英语的词汇比学术英语的词汇更复杂,词汇变化更丰富,词汇密度更大,作为时效性最短的网络电子文本中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新义出现,采用最鲜活、最生动的语言报道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大小农业事件,就其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因此就其词汇的丰富性而言, FAO农业英语中的词汇能使英语学习者学到十分地道的现代英语。

参考文献:

[1]陈晓堂.名词化与语用预设[J].外语研究,2003(3).

[2]黄昆.对农业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87-88.

[3]李容萍.英语动词名词化的应用与翻译[J].考试周刊,2009(27):52.

[4]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任凤伟,杨仕学.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功能分析[J].语文学刊,2009(2).

[6]唐燕玲.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实质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17-19.

[7]杨石乔.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108-111.

关于成长的名言篇10

关键词:英汉社交称谓语 类型 特点 异同点

1 称谓语

1.1 称谓语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仅是向对方传递想法和情感,还是在微妙地通过语言来确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角色,并以此来选择谈话的方式。称谓语就发挥了语言的这种社会功能。

1.2 称谓语的定义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方面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称谓语使用频率很高。凡有人称交往之处都无处不在,而且它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故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称谓语的研究,不仅可知道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而且可了解该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价值取向等。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1.3 称谓语的两种主要类型

一般说来,称谓语可分为两类: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这类称谓运用范围较小,主要运用于家族成员之间。而社交称谓语的适用范围则是整个社会。社交称谓语在称谓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指对亲属称谓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及尊敬程度等。

由于不同民族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社交称谓也表现出很大异同。本文将英汉社交称谓进行分类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导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2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类型和特点

英汉社交称谓语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姓名称谓、职务和职业称谓、通称及泛化了的亲属称谓。

2.1 姓名称谓

姓名称谓就是交际双方以对方的姓名相称。一个人的姓名由家族姓氏和个人名称组成,通常姓氏可以反映一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所处阶层,而名字仅是代表此人的一个文字符号。英汉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英美人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名更常用。中国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姓更重要且更常用。中英姓名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揭示了中国与英美等国观念的区别。英美等国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故在姓名的排列上要首先强调自我,然后才是家族。在英语中,人们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甚至也运用于上下级、长晚辈之间。在英美等国,许多员工对他们的老板直呼其名不会被认为不礼貌。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牢固的同姓宗族观念,宗族姓氏不仅反映出此人的出身和地位,还代表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姓氏比名字重要。对长辈、上级或尊贵人物要用其姓氏加尊称。而不应直呼其名。单称名字是平辈熟人之间,或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使用的一种称呼。

另外,在中国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在“长者为尊”的观念下,“老”字代表见多识广,足智多谋。因此对长者的姓名称谓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姓氏+老”或“老+姓氏”,例如老王或王老,而年长者也乐于听到此称呼,因为它代表着他受到尊敬。而在西方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字意味着“old and useless”,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年轻,活力和能力。年轻人成人后,不愿意依靠父母的帮助,而是要***奋斗和生活。父母也不愿倚赖后代的赡养,而是为自己的***和能力感到骄傲。因此,若你按照中国的传统,称呼外国老人为“old Smith”或“old John”,肯定会引起他们的不悦,以为你暗示他们为“身体虚弱,依赖他人”。相反,他们更愿意你直呼其名,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和礼貌的表现。而在中国,直呼长辈名字则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2.2 职业和职务称谓

职业和职务称谓就是按照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或担任的职务来称呼他人。汉语中职业和职务称谓种类较英语多,可以是:姓+职务,姓+职称,姓+职业,类似陈主任、李教授、王老师、张律师等的称谓在中国很常见。汉语中头衔性称谓众多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官本位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职务在许多情况下就是官职。如陈局长、张处长、李校长等。另一原因也许与汉族人喜欢抬高称谓的称谓***策有关。如人们常常称呼“护士”为“医生”,“服务员”为“小姐”,称呼学校普通工作人员为“老师”。通过使用这些体面的职业称谓称呼他人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而许多人也乐于接受它。

但是英语中有限的职务称谓多见于皇室、***府官员、***界、宗教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称呼,如Queen Elizabeth,General Patten等。英语中一般用社交称谓通称Sir或Mr.来称呼自己的上司、同事或其他部门的官员。很少有“姓+职务”的用法。这正是西方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崇尚平等的心理意识的表现。任何官职都只是一个职业,与社会地位无关。西方也有使用“姓+职业”来称呼对方,但人们习惯将职业放在姓的前面且不带任何感彩。

2.3 通称

通称是指对社会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

在英语中,Mr./Miss/Mrs./Ms.+Surname(先生/小姐/女士+姓氏)是最常见的通称方式。这些称谓可运用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正式或日常生活中,既尊重又比较文雅,蕴含着平等思想。值得一提的是Ms.是英语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女性敬称词,实际上它是Mrs.和Miss合成而来,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该词的出现使妇女获得了一个和男士的Mr.一样完全平等的称谓语。她们认为。Mrs.一词有依附丈夫的含义,而且体现婚姻状况。所以当人们使用Ms.这一称谓时,它要和妇女本人的姓名连用,不与婚姻状况相联系。sir和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亲密。具体说,sir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士兵对长官、老百姓对警察、学童对老师、商店店员对男顾客的通用称谓语。madam是对陌生女性的尊称,多见于商店店员对女顾客称呼时使用。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国家人倾向于直呼他人名字,如Tom,Linda,lucy等。它并非不敬,而表示了人际间亲密和随和的关系。

在中国,建国初有较长一段时间广泛使用“同志”这 一尊称语,它不分职务、职业、年龄和性别,体现了在新社会中人与人间平等、亲切的关系。“同志”一词的广泛使用,有***治上一致、地位上平等的内涵,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求同思维、强烈的群体意识的充分体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策的实施,我国在称谓语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先生”“太太”“小姐”逐渐流行起来。但它与建国前的意义已经不同,这些称谓已经不再专指富人阶级或有身份、有名望的人,而是成为了一种礼貌的社会通称,无阶级贵贱之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一通称中,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年龄是称谓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妇女,年龄已经四五十岁,仍然称呼她“小姐”,她会不高兴的,因为她觉得降低了她的身份。

2.4 亲属称谓泛化。

在中国,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使用范围广,甚至可以运用到非亲属、无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如我们常用“大爷”“大娘”来称呼素不相识的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能有效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使社会人际关系亲切温暖。而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也根源于中国人对亲族关系的重视和家庭的依恋。

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语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不存在像中国那样使用亲属称谓来与陌生人或无血缘关系的人打招呼的现象。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人们重视个人隐私和私人称谓。“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只能是自己亲人称呼的专权。所以,当一个小朋友喊一个外国人为叔叔时,他会回应:“Please call me Tom,notuncle,I’m not your uncle,”根据这种情况,若我们要向陌生人打招呼,可以说:“Excuse me./Pardon me.”或直接是:“Hello,”

3 从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异同中反映出东西文化的异同点

3.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务于集体利益。这里所指的“集体”,既指代国家,又包括宗族和家庭。在中国古代,许多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获得官爵,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讲述的也是通过个人仕途表现来光宗耀祖。故中国宗族姓氏重于个人名字,姓氏称谓更常用且更表尊称:表官职的称谓语也多。

西方国家则更重视个人主义,他们认为人主要是要依靠自己和为了自己而努力取得成就。西方青年18岁始就逐渐从经济和情感上摆脱对父母的倚赖,走向***,故在西方国家,父母没有义务支持子女的事业,而子女也没有绝对义务要赡养父母。这表现在称谓上就是家庭观念薄弱,亲属称谓少;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不喜欢被称为“老人”。

3.2 东西方礼教传统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称谓系统,尤其亲属称谓如此详繁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教育使得礼教文化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就如亲属称谓系统,汉语中就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分明”的分类。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而礼貌规则只是上层社会的一点文明装饰或点缀,在人格平等观念下,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3.3 权势和平等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成长的名言10篇

学习

四风整顿学习心得体会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四风整顿学习心得体会,内容包括纠四风树新风心得体会,教师四风学习心得体会。二、学习内容重点学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在全省学习贯彻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主要讲话精神动员大

学习

商场年会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商场年会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商业年会策划方案模板范文,商场工作周计划范文。等元宵节过后,店长就应该组织各个部门的管理层召开各类总结会。从人力、商品、财务、资产四个维度来全面回顾和总结全店及各部门在过去一年和春

学习

市场营销实训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营销实训总结,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沙盘实训总结800字,市场营销itmc第一轮实训总结800字。3.培养观察环境,配置资源,制定计划的能力;4.培养分析界定问题,科学决策的能力;5.培养分析组织结构,协调职权关系,制定组织规范的能

学习

我的班主任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班主任10篇,内容包括我的班主任3000字,班主任班会记录十篇。广西玉林容县容县都峤中学初二:黄国峰

学习

学习措施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措施,内容包括学习不够整改措施,理论学习整改措施。一、认真参加车间所开展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车间每月的学习培训,组织班员学习操作卡片及操作规程的的内容,并组织班员现场学习演练,根据车间及班组的实际情况建立班组具体

学习

汽车诊断实训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诊断实训总结,内容包括汽车检测维修实训总结,汽车系统故障诊断实训总结。开课部门:汽车工程学院课程代码:Qqczh学分:4学时:60(理论30学时,理实一体30学时)授课时间:第5学期授课对象: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课程性质:专业

学习

后勤处副处长述职报告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后勤处副处长述职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副处长试用期满述职报告,学生处副处长述职报告。述职述廉述德述法报告一、四项主要工作实绩1、知识产权方面:督促企业完成专利申请任务,全年专利申请任务360个,截止11月底,完成专利申请419个,

学习

法律顾问工作总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顾问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年度总结法律顾问,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总结。今年是实施“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的第二年,本村将依法治村作为村委工作的重要准则,将法律顾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首先成立了法律顾问领导小

学习

小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班生活老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主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小班。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家长,始终要保持微笑,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用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去关爱每一位幼儿,滋润每

学习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节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庆节古诗10首,关于国庆节的古诗8句10首。《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是葛兰言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仪式、文化与社会等方面进行的开拓性尝试,他挑选了《诗经》的第一部分《国风》中的某些

学习

秋天的词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词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好词大全,秋天的词有哪些。3、秋高气爽:秋天空气清新,天也显得很高很蓝。这是秋天的特有景色。也常说成天高气爽。例:秋高气爽,牛羊肥壮。4、寒秋:深秋。5、枯黄:干枯焦黄。过了中秋

学习

工业废水论文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废水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政策研究论文,工业废水处理论文框架。纺织工业按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和产品的加工用途等不同,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类产业,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各类纤维生产和加工,如天然

学习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中国梦我的梦儿童手抄报,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你在倾听我在倾听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你在追寻我在追寻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我的梦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啊文明梦中国梦啊

学习

教师节快乐的英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快乐的英文,内容包括教师节快乐的英语,教师节快乐贺语英语版。现今,“快乐教学”已成为了英语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是指教师怀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

学习

努力的名言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努力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十句努力的名言,努力名言100个短句。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4、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活。5、业精于勤。毁于随;行成于思,荒于嬉。6、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

学习

关于老师的名言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老师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人人都是老师的名言,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3、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西塞罗4、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5、桃李满天下,

学习

有关爱国的名言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爱国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摘抄10句爱国名言,十句爱国名言或诗句。3、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4、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学习

读书伴我成长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伴我成长10篇,内容包括读书伴我成长作文11篇,读书伴我成长的演讲稿10篇。今天,读书又把我带到少年时期。心爱的朋友把我带到了名扬中外的万里长城,把我带到了雄伟壮观、干恣百态的长江三峡。三峡有山石林立的瞿峡。有美丽

学习

莫言名言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莫言名言10篇,内容包括莫言名言短句精选100句,莫言作品名言名句。下面精心组织的六篇短论,出自国内和美国著名学者之手。他们当中,有谙熟中国当代文学并活跃于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的研究者,有深耕于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并

学习

学习名言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名言10篇,内容包括学习名言名句积累,学习名言励志。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

学习

青春的名言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青春的名言警句经典,青春与责任名言。Theharderpressed,thestronger,donotfallAlbatronambition.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Ihopeeverytimememories,donotfeelguiltyf

学习

教师成长计划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成长计划10篇,内容包括教师成长计划幼儿园,教师成长规划发展计划。一、***治思想方面爱国,爱***,关注国家大事,提高自己的思想***治觉悟.团结同事、遵守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多反思,不断进行师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