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10篇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1

一、中国梦的歌曲

歌曲《中国梦》中唱到:

你在倾听 我在倾听 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

你在追寻 我在追寻 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

这就是你的梦 这就是我的梦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啊 文明梦 中国梦啊 和谐梦

中国梦啊 文明梦 中国梦啊 和谐梦

沿着梦的方向 触摸幸福 我们走向新的征程

你在倾听 我在倾听 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

你在追寻 我在追寻 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

这就是你的梦 这就是我的梦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啊 强国梦 中国梦啊 富民梦

中国梦啊 强国梦 中国梦啊 富民梦

跟着梦的引领 脚踏实地 我们走向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的颜色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梦是什么颜色的,那么我一定会回答:它是蓝色的。

梦之蓝,像古镇里老旧靛蓝印花布,是古老民族善良而朴实的天性。被人称为”扁担村医”的李前锋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他不顾家里的反对,坚持留在偏僻的山区里。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就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来回不停地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即便后来身患尿毒症,身体赢弱,他也惦念着村民的健康,执意出院返回到他的岗位。

中国梦不在豪华的医院,而在他仅装着感冒、消炎药的普通药箱;不在高超的技术,而在他蓝色的纯洁而又朴实的梦,飞力免去疾病对村民的折磨。

梦之蓝,如大海般深邃。拥有自己的航母,是中国人民一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终生奋斗,而这其中,航母团队为了这个蓝色的航母梦,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如今”辽宁号”航母的入列,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滑跃起飞,我们可以看到航母团队的这个蓝色梦还在不断壮大,向海洋一样深邃,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自豪。

梦之蓝,如蓝天一般辽阔宽广。蓝色的航天梦一直以来是中国民族最大的梦想之一。这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为它奋斗。无不在逐步实现着航天梦,而在这背后总有追梦人。

2012年6月16日,神州九号飞船成功发射,而这里面载着中国首位女航员刘洋。刘洋说过:“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会能多远,当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新的梦想又将开始。”当她幸运的成为中国招收的第七批女飞行员时,她就开始为航天梦而奋斗。在航空航天这个特殊的纪律团队中,她艰苦奋斗,不断的融入这个群体,终于圆了自己的航天梦,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蓝色的中国梦如助推剂一般,激励着许许多多的能人志士,他们在拼搏进取之后,不仅突破了个人的人生价值,也为祖国事来了无比的荣誉。

若没有这样的梦,这样的中国梦,这样的蓝色中国梦,中国的辉煌又怎能被创造。

三、我的中国梦:

龙是中华民族的***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五千年梦想,希望中国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讲话中阐述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每一个中国人实现安居乐业、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在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有序的和谐社会中;通过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凭着根植于“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在不远的未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2

关键词: 2005年 红学研究 研究综述

2005年是红学研究极为热闹的一年,但从学术成果来看,却鲜有真正有重大价值的著述、论文、观点。在文献研究方面出现“草根红学”的新见解,但更多的是一些满足大众猎奇心理、追求轰动效应的奇谈怪论;在文本研究方面大多是对以往观点的重复,缺乏创新;对红学研究及红学史的反观与思考,是该年度红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

一、文献研究

1.索隐派

索隐派研究是本年度的红学热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刘心武的“秦学”研究。

随着“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于2005年4月份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播出,刘心武的“草根红学”――“秦学”在红学界掀起轩然***,也为本年度的社会上的红学热揭开了序幕。此后,刘心武出版《画梁春尽落香尘――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版)、《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红楼望月――从秦可卿解读〈红楼梦〉》(书海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三部著作。其主要观点有:①从养生堂抱回来的秦可卿实则是废太子家族的公主;②贾元春揭发了家族藏匿秦可卿,并类似《长生殿》的情节,在逼宫的情况下,皇帝不得不以牺牲她来换取暂时的休战,贾元春成为两派***治斗争的牺牲品,并很可能被别人用绸巾、玉帛绞死;③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十分密切,倾向于二人是夫妻关系。

针对刘心武的观点,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意见。

一种是以主流红学家为代表的学者对其观点的批判,指出刘心武的研究是对周汝昌的研究的发挥,认为刘心武在小说中寻证历史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反对将学术研究戏说化、娱乐化。《艺术评论》第10期以“红学界反诘刘心武”为题,数位中国清史和红学方面的权威专家接受采访或撰文,对刘氏的“红学”和“秦学”进行驳斥。如《平心而论刘心武――访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孙玉明》(贾舒颖)、《请告刘心武先生:新索隐派之路走不通――访红学家蔡义江先生》(陈晓红)、《史学需要“证”而不是“悟”――访清史专家张书才》(刘晓真)、《是谁把红学引入不归路?》(吴祚来)。《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也集中发表了一系列对刘心武的探佚研究的批判文章。主要有:《娱乐氛围下的红学论争――刘心武现象之文化探析》(李虹)、《面对“秦学”,我们该思考些什么?》(吴祚来)、《红学的歧路与出路――刘心武“秦学”的理论困境与当代红学方向的选择》(赵建忠)、《与刘心武争鸣的态度、原则和意义》(郑铁生)。《红楼梦学刊》第6期刊登了《冯其庸、李希凡、张庆善访谈录――关于刘心武“秦学”的谈话》(胡晴),文中三位红学家也不约而同地对刘心武“秦学”进行了严厉批评。

另有一些学者肯定刘心武的“秦学”研究,认为刘心武找到了研究《红楼梦》的突破口,或是维护其研究的话语权。如《红学研究:究竟谁在误导公众》(陈林,《江淮时报》11月9日第10版)、《红学及“×学家”的终结》(朱大可,《中国新闻周刊》11月28日)。

2.考证派

(1)对曹雪芹生平、家世、著作的研究。陈林在其红学论文《破译红楼时间之谜》(2005年发表于网络,2006年出版)及《“一芹一脂大快遂心于九泉”――就〈破译红楼时间之谜〉回应读者驳难》(《中华读书报》,2005年04月20日)中提出:“现存百二回本《红楼梦》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为曹雪芹之父曹\”,并就自己论文源起、“清白动机”、论证及写作思路、方***的运用进行了详细交待。陈林的研究引起学界的广泛注意。周思源出面反驳,陈林随后推出答驳难书,这次论争被全文收录于第17期《新华文摘》。

(2)版本研究。本年度在《红楼梦》版本的细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刘世德的《〈红楼梦〉戬本,一个“新”发现的抄本》(《红楼梦学刊》第6期),通过对戬本的研究,认为戬本的底本的成书或抄缮在程甲本问世的乾隆五十六年之前,程高二人扮演的角色只是整理者、编辑者,而不是续作者。王薇的《〈红楼梦〉德文译本的底本考证》(《红楼梦学刊》第3期)通过对《红楼梦》德文译本的仔细考证,得出德文译本《红楼梦》的底本为程甲本和三家评本的结论。胡文彬的《一部鲜为人知的清代抄本〈红楼梦〉――试魁手抄〈红楼梦诗词选〉的特别报告》(《红楼梦学刊》第3期)通过对试魁手抄《红楼梦诗词选》的研究,从中发现一部鲜为人知的清代抄本《红楼梦》的流传过程,而这部抄本不同于其它已发现的十余种早期脂评抄本和近人抄本《红楼梦》,这部抄本证明了脂评抄本《红楼梦》的存在年代和流传的范围。

(3)脂评和评点研究。吴晓龙《“狱神庙”脂评新探》(《红楼梦学刊》第4期)通过对大量材料的考证,认为:脂评中提到的狱神庙建筑在监狱之内,狱神为囚犯、狱卒和狱官共同信仰的公正之神。据此,《红楼梦》已佚的后半部有关“狱神庙”的情节中,宝玉和王熙凤在狱中最合理的身份应是未决犯,其获救或减罪的情节则有很多可能性,不能下绝对的结论。胡晴《〈红楼梦〉评点中人物塑造理论的考察与研究之一》及《之二》《之三》(分别刊登在《红楼梦学刊》第2、3、5期)对《红楼梦》评点中有关人物塑造问题的论述进行考察与梳理,呈现出《红楼梦》评点中人物塑造理论的基本面貌。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的阅读模式》(《红楼梦学刊》第2期)则对《红楼梦》评点的阅读模式进行了考察。

二、文本研究

1.运用传统方法的研究

对文本的传统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一种越来越细化和精化的倾向;二是缺乏新意,多为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续和深化,甚至重复前人观点。

人物研究方面:对次要人物的研究则成为一个热点。如《〈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人物读解》(宋子俊,《红楼梦学刊》第1期)、《论〈红楼梦〉中的***母形象――兼谈古代小说中***母形象的发展与演变》(刘相雨,《红楼梦学刊》第4期)等。

思想内涵方面:本年度出版了众多“名家”解读《红楼梦》的书籍,但在内容上大多是对其以往论述的重复,很少有新颖的观点出现(有人统计,周汝昌的《红楼十二层》一书收文75则,最少有64则见于作者先前著作)。

在《红楼梦》对传统诗词曲的吸收与借鉴的研究,艺术性研究,以及鉴赏性的研究方面,大多是对前人研究的承袭,基本没有出现可喜的成果。

2.运用西方新理论的研究。

运用西方理论到红学的研究中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本年度对《红楼梦》的研究,已涉及了各种西方理论的运用:比较研究,如《自古红颜多薄命――林黛玉与玛格丽特形象比较》(杨茜,《红楼梦学刊》第1期);美学研究,如《论〈红楼梦〉的后现代美学价值》(周芷汀,《中国文学研究》第1期)等。其他还有运用心理学、叙事学、性别学、文化学等方法来研究《红楼梦》,都为红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但从整体来看,这种研究还是琐碎的、零散的,尚未形成系统性的体系。

3.对红学史的研究

部分学者开始了对红学研究及红学史的反观、总结与思考,这是本年度一个突出的现象。

(1)对研究成果的总结。陈维昭的《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9月)细述了红学自诞生以来至2003年的研究历程,并对红学研究的不少问题进行了盘点和思考。《索隐派述评》(李虹,《红楼梦学刊》第6期)从索隐派发展历史入手,以小说的文学功能随时代变迁、社会环境之不同为基线,对索隐派作了整理性的述评。其他重要文章有:《王国维〈红楼梦〉研究的评价与反思综述》(高淮生,《红楼梦学刊》第6期)、《大观园研究综述》(王慧,《红楼梦学刊》第2期)、《25年来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评述》(刘相雨,《红楼梦学刊》第1期)、《伊藤漱平的红学成果》(孙玉明,《红楼梦学刊》第1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登了一系列的红学综述性文章:《20世纪秦可卿研究综述》(崔莹,第6期)、《贾***、王夫人研究综述》(霍彤彤,第4期)、《〈红楼梦〉诗词研究综述》(李萍,第4期)、《〈石头记〉甲戌本研究综述――20世纪〈红楼梦〉版本研究综述之一》(胥惠民,第4期)、《20世纪曹雪芹家世研究综述》(徐***华,第3期)、《20世纪袭人研究综述》(赵静娴,第3期)、《〈红楼梦〉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段江丽,第3期)。

(2)对红学研究的反观和思考。由“草根红学”与主流红学的论争引起的这一层面的文章最多,百家争鸣,切入角度繁多,给红学研究展开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广阔的天地。(前文中对于“草根红学”与主流红学论争的研究在此不复赘述。)《红学研究中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关系》(孙伟科,《红楼梦学刊》第3期)认为:考证(特殊方法)和文学批评(一般方法)的关系需要辨析,但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有助于人们理解《红楼梦》的艺术性;“二书合成论”的观点否定了《红楼梦》是一部结构精严的小说,犯了将小说当作是科学考证对象的错误。《是“繁荣”,还是“泛滥”?――近两年“红学”论著出版一瞥》(任勇胜,《中国***书评论》第12期)从出版学的角度,对近期的红学研究热和红学书籍出版热进行分析,认为当前的出版“盛宴”只是“炒冷饭”,红学书籍出版热的根源在于当代媒体形态的巨变使***书逐渐承载了娱乐和即时性报道的功能,***书的商品属性凸显,出版者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这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出版的合理结构和秩序。其他主要文章有:《论红学中的“假问题”与“真问题”》(詹丹,《艺术理论研究》第5期)、《索隐、考证与“新红学”的本质――答王平兄兼论红学史诸问题》(陈维昭,《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红楼梦〉文化研究的定性、定量和定位问题》(郑铁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第4期)、《从“自传说”、“典型论”向新批评范式的转换看当代红学发展――百年红学若干个案的考察与反思》(赵建忠,《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第4期)、《从“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的传统语言观角度审视红学界“文献、文本、文化”研究融通的学术倡议》(薛海燕,《红楼梦学刊》第5期)、《红学:从盐古温到鲁迅》(钟扬,《红楼梦学刊》第4期)、《胡适评红的百年反思》(白盾,《红楼梦学刊》第4期)、《从新、旧红学的论争看红学突破问题――五四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反思之一》(苏芸,《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1954年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运动的回顾与反思》(杜敏,中共中央***校硕士论文)。

4.《红楼梦》的翻译研究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3

自从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拉开序幕后,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整整经历了108年。令人遗憾的是,一百多年来,奥运会从来没有在我们中国举行过。是的,中国人民向往奥运,希望同全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的世界,充分发挥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不能不为2008奥运会出一份力啦!我左思右想,决定宣传奥运知识,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呢?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制作手抄报。

我拿了张***画纸,用彩色笔在***画纸的正中顶部庄重地写下几个醒目的大字:“为奥运加油!”;画奥运五环时,我先用尺子画出半径,拿起圆规,把针脚固定在圆心上,缓缓地旋转着;画好了奥运五环,我给它们五兄弟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裳。渐渐地,奥运手抄报诞生了!

第二天,我把两张一模一样的手抄报,一张贴在校门口,一张贴在教室的“文化栏”。放学后,我看见手抄报前挤满了人,忽然听到一个人拍手赞叹道:“现在这时代的孩子真行,制作手抄报让过往行人了解奥运知识,呼吁全民一起行动起来,为奥运奉献一点力。”她的话音刚落,一位老者用闽南语说:“我们老一辈虽然不认识字,但为奥运出一点儿力也是应该的!”我想:有些老者不认识字或认识的字不多,我应该为他们做些讲解!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4

大家都知道吧,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们的首都北京隆重登场。北京的奥运会是炎黄子孙多少年的梦想?为了迎接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全国上上下下为之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而我们这些少先队员们又能为奥运会做些什么呢?可不要以为我们还小,还没有能力为北京奥运会做出些什么贡献,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周围的一些小事情来支持奥运的呀!

印象中有一次,我区举行了一次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我很荣幸的被选中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奋战。我终于积累了比以前还要多的有关奥运的知识。虽然到了最后我并没有获奖,但是我毕竟通过了这个竞赛了解了更多的有关奥运的知识。我记得有一句有关奥运的名言:参与比胜利更重要!把这次的实践当作一个教训,我相信以后会做的更好!

记得还有一次,语文课文上思考·练习栏目中由一个题目:“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我们这学习小组接到命令后,各自回家搜集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几个星期后一期五颜六色的手抄报在我们的辛苦劳动之下完成了“奥运五环”、“奥运五福娃”、“奥林匹克知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等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因为那毕竟是我们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对奥运会的了解而办成的报纸。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5

话说宝玉闻听贾母等回来,随多添了一件衣服,拄了仗(杖)前边来,都见过了。贾母等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庚辰本:

话说宝玉多添了一件衣服,拄着拐杖往前边来,都见过。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很明显庚辰本从程甲本胡乱抄写而来,漏掉不少字。抄手工作态度极不严肃、极不认真,字迹拙劣,只***省事。“添”抄成“添”,“着拐”“往”字皆为旁添。最明显的是“杖”字,程甲本错排成“仗”,抄手不察,依样画葫芦,照抄下来,后来又将“了”字旁改成“木”字旁,改成“杖”,仍是错字。所以连程甲本之错字庚辰本也照抄下来,庚辰本是伪本,铁证如山。

第六十二回,程甲本影印本1648页

(宝钗)……不如锁了,连妈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总有了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宝玉笑道:原来姐姐也知道我们那边近日丢了东西?庚辰本:

不如锁了,连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总有了东西。抄手抄到“总有了”时,再起笔就看成下一行之“了”字,就接着从“东西”往下抄,漏掉中间29字,形成“总有了东西”之错乱句子。“总”“纵”虽通用,同样将异体“总”字照抄下来。后来发现不对,又将“总有”点改成“纵丢”。再隔了两行,又重抄“大家别走,总有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前后颠倒错乱,抄得一蹋胡涂,从其错乱情形看,全是从程甲本胡乱抄写而来。

同回,程甲本影印本1673页:荳官……回头笑着央告蕊官等:来帮着我拧他这张嘴。两个人滚在地下。众人拍手笑说:了不得,那是一洼子水。

庚辰本:

荳官……回头笑说:了不得了,那是一窪子水。抄手将上一行之“笑”字,误看成下一行之“笑”字,漏掉中间的27字,形成如此错句。使人不知“一洼子水”为什么就“了不得了”。后来发观“笑说”前有“众人”,就在“回头”前旁添“众人”二字。胡乱添改。

第六十五回,程甲本影印本1774页

(听了兴儿的话)尤二姐笑道:原来如此。但只我听见你们还有一位寡妇奶奶和几位姑娘,他这样利害,这些人如何依他?兴儿拍手笑道:原来奶奶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见附件三)

庚辰本:

……原来如此。但我听见你们家还有一位寡妇奶奶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附件三)抄手眼看花了,从前行之“奶奶”一下子跳到下行之“奶奶”,漏掉前行“奶奶”以下27字,造成如此错乱不堪的句子。后来发觉漏掉了兴儿的话,就将“不知”二字点改成“兴儿”,仍然语意混乱。

第六十六回,程甲本影印本1790页(宝玉对柳湘莲道)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的,如今既得了个绝色的便罢了,何必再疑。

庚辰本:

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便罢了,何必再疑。同一行上下两个“绝色”,抄完上一“绝色”,再往下抄就看成下面的“绝色”了,漏掉中间10字。

第七十一回,程甲本影印本1916页:

这丫头……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分莱菜吃。因问:那一位管事的奶奶在这里?东府里的奶奶立等一位奶奶,有话吩咐。这两个婆子只顾分菜菜。

庚辰本:

……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只顾分菜策。这里从前行之“两个婆子”一下子跳到后行之“两个婆子”,中间漏掉小丫头的话38字,与上下文的内容无法接榫。造成这种错误,完全是抄手粗心。由此均可清楚地看出,庚辰本是抄自程甲本,程甲本在前,庚辰本在后,这是不可逆转的。

同回,程甲本影印本1930页:

鸳鸯……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李纨忙起身听了。即刻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传与诸人知道,不在话下.这里尤氏笑道:老太太也太想得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庚辰本:

……把方才的说了一遍,李纨忙起身听了,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这里也是跳行,从“他们”跳到“我们”,中间漏掉28字,形成如此错乱不成文理的句子。后来又将“一个”点改成“几个”,将“令”点改成“传给”,在“他们”下旁添“说这实在是老太太想的到,像我们”一行话,益可见是据程甲本之添改。又将“力壮”、“捆上”俱点去。可见抄手的马虎草率,严重的不负责任.这一回几个抄手抄写,有的一行竟多到37字,并非像胡适说的“每行30字”。这种后出的错乱抄本,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第七十二回,程甲本影印本1947页

贾琏笑道:好人,你若说定了,我谢你。凤姐笑道:你说谢我什么?贾琏笑道:你说要什么就有什么。

庚辰本:

贾琏笑道:好人的若说定了,我谢你如何?凤姐笑道:你说要什么就要什么。

这句两个“你说”,抄手将前一“你说”看成下一“你说”,就跳过10个字。后来发现问题,就将“凤姐笑道”点去,将“好人”点改成“好奶奶”,这是抄手的自作主张擅改原文。又将“的”点改成“你”。“的”“你”谐音,可能是一个念一个抄,将“你”误听作“的”然后又改成“你”,从误漏点改的情形看,完全抄自程甲本,这是至为分明的。这回多处跳行。

第七十三回,程甲本影印本1982页:

探春(对迎春)道:这倒不然.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我那边有人怨我,姐姐听见,也是合怨姐姐一样。庚辰本:

探春笑道:这到不然。和姐姐听见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

这段话好几个“姐姐”抄手将相近两行的两个“姐姐”混到一起了,即从前行之“姐姐”跳到后行之“姐姐”,中间脱漏27字。后又将“和姐姐”的“和”字点改成“我合”,将“和姐姐”下旁添“是一样”,将“也即同怨”点改成“他报怨”。胡乱抄一起又胡乱改一起,可见这个抄本的糟糕程度

同回,1985页:

(探春)先把二姐姐制伏了,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平儿忙陪笑道:姑娘怎么今日说出这话来,我们奶奶如何当得起?探春冷笑道:俗话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庚辰本:

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平儿忙陪笑道:俗话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这两行紧挨着的两个“笑道”,抄手恍惚,将平儿“笑道”误看成探春“笑道”,所以漏掉平儿的话25字,将探春的话抄成平儿的话了,使人莫名其妙。而且将“制伏”的“制”抄成“?”又点改成“制”,将“我和四姑娘”之“和四”抄成“和私”,又点改成“合四”,将“齿竭”点去,在“唇亡”下旁添“齿寒”二字,全是根据程甲本胡抄乱改,依样画葫芦都画不好,可见抄手水平之低下,工作态度之不认真。

第七十四回,程甲本影印本2023页:尤氏(对惜春)道:你是状元,第一个才子!我们糊涂人,不如你明白!惜春道:据你这话就不明白,状元难道没有糊涂的?

庚辰本:

尤氏道:的是状元探花难道就说有糊涂的不成?七十四回抄得一塌胡涂,错漏、跳行、添改,实在不成文字。此处因两行两个“状元”相近,抄手将尤氏说之“状元”误看成惜春口中之“状元”,漏掉尤氏的话28字,并在“状元”下加“探花”,显然是抄手想当然,自作主张擅自添改。将“你是”抄成“的是”,抄手的听话习惯总将“你”听成“的”,也可能念的人口齿不清。又将“的是”点改成“你说”。如此胡抄乱改,实在是遭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程甲本影印本2075页湘云也望月点首联道:

乘搓(搓)访帝孙,盈虚轮莫定。黛玉道:对句不好合掌,下句推开一步倒还是急脉缓炙(灸)法。因又联道: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庚辰本:

湘云也望月点手联道: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抄手从湘云之“联道”。一下子跳到黛玉之“联道”,湘云的联句和黛玉的一番话,结果将黛玉的联句当作湘云的了,与下句之“湘云方欲联时”形成矛盾。由于抄手之马虎,跳行,造成如此之颠倒错乱。

再如同回,将程甲本之“冷月葬诗魂”抄成“冷月葬死魂”了,皆由一个念一个抄,抄手听错字音所造成的错误。这本来是很简单明了的情形,有人却大加考证是“死魂”对还是“诗魂”对,实皆上了抄手的当,妄费精神,从又将“死魂”点改成“诗魂”,便可知“死魂”系据程甲本听错抄错所致,“原本”就是“诗魂”而决不是“死魂”,“死”更不是“花”字之“形近而误”。

第七十八回,程甲本影印本2127页:

(凤姐说)恐我们疑他,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自己遂低头一想,便命人去请了宝钗来,分析前日的事,以解他的疑心。

庚辰本:

恐我们疑他,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是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他自己遂低头想了一想,便命人请了宝钗来,分析前日的事以解他疑心。庚辰本抄得颠三倒四,混乱不堪。程甲本这两行紧挨在一起,抄手马虎,将第一行抄完,抄到第二行“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时,念的人又错念成第一行了,抄手听音而写,也串到第一行去。又将“所以”抄成“是以”,皆因听错写错。后在“是”前旁添一“他”字,并将“以”字点去。这种错误,是照着程甲本抄写而串行所致。

第七十九回,程甲本影印本2171页:

香菱……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好容易盼得一日娶过了门,他便十分殷勤小心伏侍。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

庚辰本:

……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好容小姐今年方十七岁。

因“好容易”与“夏家小姐”是并排两行处在同一位置上,因此抄手误看而跳行,漏去24字,形成如此错乱不成文理的句子。后又将“好容”二字点去、旁添“谁知那夏”四字,完全是根据抄错的句子妄添,自作主张。从抄错及点改的情形看,所用底本即程甲布本。这是确切无疑的。

第八十回多处跳行串行,如影印本2186页:

(金桂说)这半个多月,把我的宝蟾霸占了去,不容进我的房,惟有秋菱跟着我睡,我要拷问宝蟾,你又护在头里……

庚辰本:

这半个多月,把我的宝蟾你又护到头里……

这两行两个“宝蟾”排在同一位置,抄手看错,从第一个“宝蟾”跳到第二个“宝蟾”,漏抄一整行24字,显然据程甲本抄错。

同回,影印本2193页:

当下王一贴进来,宝玉正歪在炕上想睡,看见王一贴进来,笑道:来得好,王师父,你极会说笑话儿的,说一个与我们大家听听.

庚辰本:

当下王一贴进来,都笑道:来的好……

这里也是两行两个“王一贴进来”,抄者从第一个跳到第二个,漏掉中间16字。这里以宝玉为主体,主要写宝玉。庚辰本漏掉对宝玉的描写和宝玉的话,在“笑道”前加一“都”字,显然据程甲本之擅加。抄录者擅改之处比比皆是,根本就没有严格的版本观念和严肃的工作态度、己卯本与此类似。

从以上大量事实之例证中,使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一、事实证明脂本庚辰本决不是“曹雪芹生前的一个本子”,而是在程本之后相当晚出的一个本子;它决不是“保存了原稿的面貌”的本子,而是一个抄录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的本子。“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事实胜于雄辩,庚辰本内部这些铁的事实,十分清楚地说明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本,决非“国内外《红楼梦》早期抄本中最为珍贵的一个抄本”,并无任何价值可言。艺院本以此本为底本校注出版是完全错误的。

二、庚辰本既然是伪本,很明显,造伪者就是那个化名脂砚斋的神秘人物。他蒙骗了“新红学家”且不说,使一代红学大家陷入其骗局,又以其骗局整整欺蒙了几代人,其伪誉占领红坛长达七十年之久,为红学的历史蒙上了空前的耻辱,留下十分惨重的教训。欧阳健先生指出:“其作伪手法之拙劣,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不难一眼识破,而大名鼎鼎的红学家却为了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惜有意无意地甘愿受骗上当,并把广大读者从此拖进了谬误的深渊。”(《红楼新辨》第83页)这是说得十分中肯的!如今我们重温著名作家徐迟先生在1980年前后说过的话,实在令人赞叹不已。他说:脂砚斋“庸俗、轻薄、恶劣、凶狠。首先跳出来,给《红楼梦》抹黑的就是他……只要不被偏见蒙蔽,任谁都能看透这个老奸巨滑。”(《红楼梦艺术论》第132页)脂砚斋这样糟蹋《红楼梦》,胡抄乱改又乱批,实在有罪!四川作家克非先生在其论著《红楼雾瘴》中指出“脂砚斋有罪”(《峨媚》1994年第2期),也是说得十分正确的。由于徐迟当时尚未看出脂本的晚出和脂砚斋的作伪,所以他那些深刻而尖锐的话,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江山代有才人出”,1990年欧阳健在撰写《古代小说版本漫话》之论著时,不意稍一涉足红学领域,“即感诸说凿枘,于理不合,遂发愿细读原典,辨其真伪,考其流变,径得出‘脂本乃后出之伪本,而程本方为《红楼梦》之真本’的结论”((红楼新辨》侯忠义“序”)。这一结论动摇了“新红学家”的整个理论基石,破天荒第一次推翻了红学七十年来之若干成说,使人震惊,换新眼目,重新思索与考辨红学七十年来之是非得失,澄清了长期以来有关真假《红楼梦》论争之大是大非,捍卫了国宝120回全璧本程本《红楼梦》真本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这实在是红学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理论贡献,怎样估计其意义都不算过分,随着历史的进展,将会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其论见的不可磨灭的光辉。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6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过程中的本子,一个也不存在了。裕瑞说:“诸家所藏抄本八十回书,及八十回书后之目录,率大同小异者,盖因雪芹改《风月宝鉴》数次,始成此书,抄家各于其所改前后第几次者分得不同,故今所藏诸稿未能画一耳。”他的话不符合现存诸本的实际情况。如果相信了他的话,以为各本的改笔都是曹雪芹的文字,就会鱼目混珠,在校勘中造成混乱。

    现存抄本和程排本都是脂砚斋评本的传抄本。脂砚斋评阅了四次,流传下来的只有再评本和四评本的传抄本。

    甲戌本的原抄本是脂砚斋乾隆十九年(1754)的再评本。书口下部页页有他的署名,当为自用本。今本对原本有少量修改,如改“物事”作“事物”。行款和原本也不一样。比如说,原本的回目单行直书,今本每句的末两个字并列横写。从他本移录批语,甚至改变批语的位置、种类,如把眉批抄成总评,删去署名和纪年。所以其底本也不是甲戌本的原本。有空字,说明底本已陈旧残破。此本林黛玉的眉目描写,其下半句尚未成文,留着空白,处于稿本状态。

    靖藏本是一个录有朱、墨批的早期抄本。过录立松轩的批语三条,其中有戊子孟夏之批。说明其底本成书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以前,是立松轩的家藏本。又有畸笏辛卯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批语,是靖本抄录的上限。其下限在抄录曹寅题楝亭***诗之前,即乾隆丙申(四十一年,1776)。批语所附正文,“天香楼”作“西帆楼”,出自韦应物《送王校书》诗:“更上西楼看远帆”。有脂批。应是初稿文字。批语中保存有“秦可卿***丧天香楼”的故事细节“遗簪、更衣”。题诗中有“请观《风月鉴》”之语,可证雪芹确有《风月宝鉴》之书。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皆有脂批,说明这两回书作者是有原稿的。第六十七回的批语,所批内容只有列藏本、戚序本和梦觉本才有,而抄自程本的稿子皆删去,说明程本是删改本。仅此一点,即意义重大无比,况且还有宝、黛的结局有“证前缘”一回,妙玉流落瓜州渡口等一些佚稿内容。证实脂砚和畸笏是两个人。此本不缺僧道与石头对话那四百余字,可比甲戌本。

    己卯本和庚辰本的原本,则是脂砚斋乾隆己卯(二十四年,1759)冬至庚辰(二十五年,1760)秋第四次评阅的所谓“定本”。但其改文并非出自脂砚之手,故只不过是编定,而非改定,更不是曹雪芹所手定。这一点,是首先要说清楚的。己卯本的底本是怡亲王弘晓的抄本。庚辰本第七十八回,“成礼兮期祥”的“祥”,也缺末笔,但“成则公侯败则贼”,却作“成则王侯败则贼”。己卯本只有“己卯冬月定本”字样(经笔者目验,第七册题记处有毁坏,但不在题写“定本”的地方),庚辰本只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二者没有同一性。因此,对于二本是否有共同底本,犹豫多年。但是,虽然前五回二者文字差异很大,却仍有“英莲”改作“英菊”等共同异文。自第六回以后,庚辰本从己卯本。第十六回“有话”之“有”,第十七回“跨港”之“跨”,第五十六回“脾气”之“脾”,第五十七回“拾的”之“拾”,第六十八回“谋反”之“反”等残文以至于错字,书写相同或相近。看来它们还是有相同底本。而且此底本也有残破或蛀蚀之处,不可能是从曹家新抄而尚未装订之本抄出来的。

    蒙府本和戚序本出于立松轩本。立松轩有批语八百二十七条,其中有二十条双行批注,说明此本是他的手抄本。立松轩本的前五回依违于己卯、庚辰之间,而倾向庚辰。第六至九回与梦程有共同异文,而倾向甲戌。第十回和十一回近于列、舒、杨。第十二回至四十回近于己卯。第四十一回至八十回则依违于列杨、梦程之间。蒙府本是清蒙古王府的原抄本,独有六百三十二条旁批。蒙府和戚序分别有所修改,是姊妹本。戚本规范用字,删去旁批。显得比蒙本晚。戚序本的两个传抄本,有戚宁本和戚沪本。沪本曾据程本挖改,宁本则不然。二者也是姊妹本。有正本是戚沪本的石印本,虽照相上石,而也据程本贴改,还有个别臆改。宁本比它们的价值高,但从未引起重视,大概因为它有一些较长的脱文。

    列藏本、杨藏本、舒序本有共同异文,如第八回之“銮绦”,此三本作“赤金绦”,有共同祖本。杨本与列本有共同底本,如第二十四回的结尾,它们都没有小红梦见贾云的情节,可能是删削;第四回有独出的标题诗。舒本与列本有共同母本,如第七回末,它们误抄了第六回的尾联,而把本回的尾联丢掉。第八回的“錾”字,杨本作“靳金”,列本和舒本作“勒在金”。第十六回末秦钟之死的描写,舒列相近(列少九十六字),且有两句独出批语混入正文。舒本第九回末有贾瑞要挑拨薛蟠来报仇的话,蒙戚二本此回有脂批:“伏下文阿呆争风一回”,即指原著第十回.今本已无此种事件。可见仍保存着《风月宝鉴》的文字。列本第十八回虽从第十七回中分出,但仍无回目,第七十九回是一个长回,包括第八十回,比庚辰本还早。杨本第一回贾雨村咏月诗,本是一首五律,此本删改作五绝。第二十二、五十三和六十七回,原残缺,本来也是早期稿本现象,但过录时,皆以程乙本抄补,当然是很晚了。第三十七回的开头,写贾***出差起身,去后贾宝玉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逛]荡”。列、杨、舒三本皆无贾***如何起身的叙述。舒本从“却说贾***出差去后”说起,说宝玉“任意纵性的横荡”。列本由“却说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横旷荡”人笔。杨本也是如此,“纵性”也作“纵横”,但是删去“旷荡”,下文又比列本少了一句。舒本保持底本行款,列本有一部分改变了每行的字数,杨本则与底本面目全非了。

    列藏本与各本之间皆有共同异文,如己列,庚列,蒙戚列,杨列,舒列,郑列,列梦程,很有代表性。它是列、杨、舒、郑、梦、程一系版本的代表。

    舒序本是舒元炜作序的原本,有舒氏的朱色印章。舒序说明,此本用两个本子拼凑,一为五十三回,一为二十七回。其总目与各回回前的分目有异文,也是出于不同底本的现象。

    杨藏本的前八十回是脂评本,残存少量脂批。后四十回是程乙本的删节本。书主所抄,删节了十九回;其他抄手则没有删,并非删而复补的誊清本。后人又用程乙本改补一过。并非所谓高兰墅的修改稿或手定稿。杨继振又以程甲本抄配修补,是个不折不扣的百衲本。

    郑藏本虽然只有两回(第二十三、二十四回),版本特色很鲜明。它有“石头记”和“红楼梦”两个名字,两个抄手,两回结尾都有大段删改。改人名,无批语,惟独保持底本行款:每半页八行,行二十四字,同于舒本,部分地同于列本。回目双行并列书写,也与列本相同。它属于列杨舒梦程系列,同列杨是一个支系,与列本有共同底本。如“檀云”皆改作“红檀”,杨本又改作“晴雯”。擅改人名是郑本的特性,郑本早于列本。郑本的回目未改,而列杨舒都改了。我们虽然见不到此本的全貌,但仅据此两回已可定性、定位。只不过散逸的部分有可能有批语而已。

    程甲本、程乙本和梦觉本是一系。程甲本与梦觉本有同一底本,甲本是乙本的底本。因为梦觉本是抄本,附脂批;而程本是排印本,所以一向说梦本的文字介于脂本和程本之间。这是就文字的性质而言,若论版本,则必须明确其版本关系,方得要领。

    梦觉本原本的主人是谁?他是删改正文和脂批,撰写批注和序言的人。第二回介绍贾赦和贾***:“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梦觉本作“长子贾赦袭了官,为人平静中和,也不管家务(梦本独出批注:伏下贾琏、凤姐当家之文);次子贾***,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梦觉主人在序中说:“方正贾老居尊”,正是据此本增文而言。第七十八回,删去贾***不强以举业逼宝玉等内容,计四百一十字。显然和后四十回贾***命宝玉入家塾习举业有关。序言是用精严的八股文写成,而高鹗是制艺名家,非高氏莫属。第二十二回末,把宝钗的诗谜移给黛玉,另给宝钗、宝玉各作一个。宝钗的谜底是竹夫人,批语:“此宝钗金玉成空。”宝玉的谜底是镜子。批语:“此宝玉之镜花水月。”预为续书张本,是再明显不过了。既然高鹗把自己的批语写入抄本正文,当然跟立松轩一样,是他所抄,他就是书主。今本是梦觉本的过录本。

    程甲本以梦觉本为底本,补续了后四十回。为了适应后四十回续书,把前八十回也修改了一遍。如叫柳五儿起死回生,以便写出“五儿承错爱”的故事。这是高鹗的得意之作,有人也跟着叫好。其实在前八十回中,到了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宝玉的爱情生活便专一了。其走向是发展出“情极之毒”,弃宝钗之妻、麝月之婢,撒手而去。哪里会再犯那“爱红”的老毛病。续书乃高鹗所为,有大量的他的辽东方言做证。笔者1991年参加辽阳会议,纪念程甲本诞生二百周年,所作论文《从方言看程高本后四十回的作者》,已有专门论述。第百零一回,写宝钗递给凤姐一袋烟,也正是写的所谓关东三怪之一的风俗。高鹗是辽东铁岭人。

    程乙本的《引言》申明,他们对前八十回“有增损数字处”;对后四十回,则“略为修辑”,实际上一共改了近两万字。所操方言,更是地道的辽东土话。值得注意的是,梦觉本的改文也是辽东方言。三者方言的同一性,更加令人坚定了高氏续作的信念。当然,此三本也有北京话和吴语。高氏是镶黄旗内务府人,自小便在北京生活。高鹗诗文集中有三四首诗,如《晚归过三忠祠》。三忠祠在北京东便门外通惠河旁。既然晚归所作,可见其住处即在此祠附近,不会太远。再如《行酒》诗,写得更加具体:“青云淡荡敞重阍,三十苟郎尚荜门。偶尔谈天惟老衲,近来行酒半荒村。夕阳曲径牛羊下,秋水空陂鹅鸭喧。着我此间殊不恶,薄田负郭竞谁论。”北京是五方杂处之区,根本没有所谓纯粹的北京话。听歌观剧,耳濡目染,有意无意,不知不觉,皆可学习。如高氏在《蝶恋花·松林闸玩莲》中说:“欲唱新词,只合吴歌可。”《秋窗风雨画扇》诗:“凄凉莫唱吴娘曲。”恕我说一句题外话,《聊斋俚曲》、《醒世姻缘传》和《续***》中都有少量的吴语,而都是山东人写的。《***》中有吴语,也就不能据此断言它的作者是所谓南兰陵人。话再说回来,程甲本第二十九回和第七十三回有用吴语误改的句子,即把“珍哥儿”和“珍哥”都改作“珍阿哥”,误在原话是出于贾母和王夫人之口。程乙本加以纠正。可见非程氏所改,他倒是“古吴”苏州人。程

高本里没有程伟元的文字,所谓“分任之”,盖分理印刷业务耳。所以程高的“序”和“引言”里,根本就没有几句真话。不仅胡适指出的那一处而已。

 国内有人在50年代初撰文声称,程乙本改得很坏,高鹗不懂程甲本。出语不凡,似乎击中了要害。所举那几个例子,我都看过不止一次了。初看有点像,所以1991年写《论程高本后四十回的作者》时,曾为此所惑。去年年终,作《艳情人自说红楼》,再论高鹗续作后四十回,就觉得似是而非。我还另找了许多误改的句子,皆事出有因,并非高氏连自己的作品都不懂了。他在七十天内修改了近两万字,每天差不多得改两回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居然弄出来了,非但没有“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而且错误百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必然是这样一种结果;如果改得尽善尽美,倒是不好理解了。一言以蔽之,草率从事故也。

    海外有人撰文说,程甲本有多处脱枝失节的地方,可见正是程伟元所说的,其底本“漶漫殆不可收拾”。我曾经将这种地方一一核查,仔细分析,却得出了不同的看法:“续书的疏漏矛盾造成某些混乱,我想,是由于创作本来就是复杂的精神劳动,续书受原著制约,而且又不可能不受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偶有粗草,不一定非是修辑他人残稿才出现这种现象。”当然还有重新排版时的误检,误排,出于排字工人之手。他们倒是既不懂程甲本,也不懂程乙本的。比如说,第九十二回,“玩母珠贾***参聚散”,程甲本有“玩母珠”,而无“参聚散”,即出于失检;到了程乙本,方才补上。这不是高鹗的疏忽,而是排字工人的粗心。——这是王、赵二位都举过的例子,不过如此二、再谈《红楼梦》的版本

甲戌本的批语虽然有移录的现象,而正文却最早,最接近曹雪芹的原著。如第三回、第五回的回目皆有脂批。但也被后人修改过。笔者在《论甲戌本》一文中,曾举出二十一例,表明此本有文言改白话的通俗化倾向。其批语记载了雪芹卒于壬午,他曾有《风月宝鉴》之旧稿,“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此本的抄写年代应早于己卯本和庚辰本,冯其庸先生说:“我曾见过现传此本(指甲戌本)的原件,纸张黄脆,是乾隆竹纸,与己卯、庚辰本基本上一样,但似还要更旧些。”(《我与(红楼梦)》)甲戌本经过装裱,而己卯、庚辰则不然。

    靖藏本是一个属于少数保存朱、墨批的早期抄本。第十三回的“西帆楼”,比“天香楼”早。其批语曰:“何必定用‘西’字,读之令人酸鼻。”甲戌本第二回批“后一带花园子里”,“‘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可证靖本脂批的可靠性。但却有畸笏指令芹溪删去“秦可卿***丧天香楼”的批语,虽然其中言及“遗簪、更衣诸文”。仅是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的独出脂批,证明了此两回雪芹皆有原稿,第六十七回列、戚、梦各本为原著,而程甲本一系乃改写,其意义即非同寻常,更不必说还记载了许多后三十回佚书的内容,如妙玉的结局等。价比连城之璧。

    丙子本的异文,并非一无是处,如“楔子”里的“借通灵之说”。但绝大多数并不见佳。如薛蟠字文龙,改作“文起”。第七十九回的回目仍名“文龙”。记录丙子本的文字在第七十五回,属于漏改。再如甲戌本:“将勤谨有用的功夫,置身于经济之道。”他本:“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丙子本优胜,然非作者之意。如以甲戌本做底本校点新本,非用丙子本异文不可。

    己卯本和庚辰本之所谓“定本”,并非写定,而是编定。尚未定稿之处甚多,如第十九回仍无回目(第二十一回庚、蒙、戚有批注:“这方是正文,直勾起‘花解语’一回文字”),宁国府的一个小书房尚未命名,第七十五回缺宝玉等人的中秋诗等等。今本的文字距原本甚远。第六回甲戌本有石头插叙:“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此本于“蠢物”下有批注:“妙谦,是石头口角。”此节文字,己卯、庚辰仅有“且听细讲”四字;杨藏、梦觉皆删去;舒序及蒙府、戚序则一如甲戌。同回,写刘姥姥“?????到角门前”,甲戌本批道:“‘?????’字有神理。”舒本作“侦”,己卯作“缜”,庚辰作“走”。第十三回有“只听得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己、庚、蒙、戚删去“正是丧音”,以为是批注。凡此种种,皆显示甲戌本最古,而己卯本和庚辰本已非“定本”原貌矣。

    庚辰本与己卯本曾有共同底本。二本的回目几乎完全相同,仅有个别异文。如“京都”作“都京”,“酸凤姐”作“俊凤姐”等。前十一回都是白文本。因前五回文字差别颇大,回前“定本”题记之不一致,曾使笔者十多年来犹豫不决。但即使前五回,两本也多共同异文。如李纨“以纺绩井臼为要”,己庚“为要”作“为业”;凤姐所用“银唾沫盒”,己庚作“雕漆痰盒”。疑非怡亲王府本所改。己庚杨的共同异文更多,如英莲“乖觉可喜”,“乖”作“甚”;“黛玉身体方愈”,“方”作“又”;“觉察了—半”,“察”作“撒”;“你蓉大爷在那里呢”,“蓉”作“荣”;“茜雪”,“雪”作“云”;“凤姐啐道,他是哪吒,我也要见一见”,作“凤姐道,凭他是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这都是它们有过同一底本的显证。

    蒙府本和戚序本的底本是立松轩本。第八回的回目,蒙戚改作“掷茶杯贾公子生嗔”,回前批:“幻情浓处故多嗔”。显系立松轩所改。关于立松轩本的底本,最低限也有三个。前九回,与梦程有共同底本;前五回则依违于己庚之间。如“成则公侯败则贼”,同于己卯本;“开[闲]情诗词”,庚、蒙、列皆误。第十二回至四十回,从己卯。如第十三回“殓以上等杉木”,己、庚、戚、列“殓”皆讹作“检”;“永兴节度使”,己、庚、戚均脱漏“兴”字。第十六回己、庚、戚“李贵”皆误作“李景”;第二十二回批注“大和尚”,庚、蒙、戚均讹作“大都尚”。第四十一回至八十回蒙戚无批注,与前四十回迥异。根据蒙戚杨有共同异文,我曾断定其与杨本有共同底本。第三十九回的回目,蒙戚作“村老妪是信口开河,痴情子偏寻根究底”,杨本作“村老妪谎谈承色笑,痴情子实意觅踪迹”。蒙戚早。第五十六回的回目“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蒙戚杨同,他本“识”作“时”。立松轩的回后总评道:“探春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是有才干者,故赠以‘敏’字;宝钗认的真,用的当,责的专,待的厚,是善知人者,故赠以‘识’字。敏与识合,何事不济。”而脂批却云:“这是探春敏智过人处,此讽也不可少。”(批:探春笑道,虽如此,只怕他们见利忘义。)“宝钗此等,非与凤姐一样;此随时俯仰,彼则逸才逾蹈也。”由此可见,松批非脂批,“识”字乃立松轩所改。但是,第八十回的回目,杨本则比松轩本早,“懦迎春肠回九曲,姣香菱病人膏肓”,蒙戚作“懦弱迎春肠回九曲,姣怯香菱病人膏盲”。各增一字,而又讹一字。二本文字各有早晚,而认定有共同底本并不误。而且后来发现,不仅立松轩本的底本由三部分组成,列、杨、舒、梦、程皆然。

    列藏本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本子,其特点是文字和版本现象早晚互见。第七十九回和八十回没有分回;第十八回虽从第十七回中分出来,而尚无回目;第十九回宁府小书房“名”字下空一字;第二十二回末止于惜春诗谜。都是早期版本现象。但同时,却与现存各本之间皆有共同异文。己列:“满地晴光护玉栏”,己杨列:“贫穷”;庚列:“目瞪痴呆”,庚舒列:“兰台寺大人”,庚舒列:“莫笑此儿形状”,庚杨列:“女儿是木作的骨肉”;蒙戚列无“楔子”的末条,第四十四回删去“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蒙舒列第三回的回目相同,舒列从蒙戚;杨列:“气骨不凡”(杨脱“骨”,旁补“宇”),杨列:“才子淑女”;舒列:“遂得了秘法”;郑列:“红檀”;列梦程第四十一回至八十回共同异文连续不断,自成一个系列,如“冷月葬诗魂”。笔者最初发现,前四回列本依违于己、庚、杨、舒四本之间,后来发现它与各本之间皆有共同异文,而且别的本子也是如此。其中与杨本、舒本的关系更为密切。如第七回舒列共同异文116条,第八回164条。第十二回杨列共同异文46条。第八回回末尾联“岂肯今朝错读书”,舒列“肯”误作“有”。是其流。其源则为己卯本和庚辰本。如第三十六回“梨香院”,己庚列作“梨花院”;第四十回“洋錾自斟壶”作“洋钻自斟壶”,己庚杨“????坏了”,列“?????”作“煤”;第五十回“雅制春灯谜”,庚列作“创制春灯谜”。

    杨藏本前八十回是脂评本,残存少量脂批。前九回从己卯本,如王熙凤的眉目描写,己杨独作“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这就不是凤姐了。己杨:“四家皆连,都是亲戚”,大失本意。己杨:“其衬[祸]皆由拐子而起”。“祸”写作“衬”,同于庚辰本第一回末“不知有何衬事”及第二十二回批注“衬害”。但杨本有早于己卯本的倾向,如第五回、第六回杨本有标题诗,第七回有尾联,而庚辰本皆无;己卯本的三张夹条,应是抄自他本(第七回的夹条误串入庚辰本)。杨本和列本后四十回也近于己庚,如第六十二回“石榴裙”,己庚杨列作“柘榴裙”。第五十二回“端祥”,列本“祥”作“????”;第五十七回“小吉祥”,杨本“祥”作“???”。后者虽为所谓帖写字,但是否其底本“祥”缺末笔呢?杨本的后四十回是程乙本的删节本。此书的主要执笔人,在前八十回即大量删改原文。后四十回他一共抄了二十四回,只有五回删改极少。其他抄手则没有删削。有人不察,误以为这十九回“简本”是续书的原稿,其余二十一回是所谓誊清稿。因相信了程高的话,遂以为此本是程氏所买续书的原稿。后人又以程乙本校补了全书(前十八回为意改,仅第一回第一页两面除外),但并未照改,而且也有臆改。又被误认是高鹗的修改。于是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新时期以来,经多人努力,才得以逐渐廓清。

    舒序本是舒元炜作序的原本,有他和其弟元炳的朱色***章为记。舒序介绍了此本抄录的经过,它的来龙去脉本是清楚的。舒本原以五十七回和二十三回两个本子做底本,但校读之下,已看不出这种分别。此本前五回从庚辰本(“成则王侯败则贼”同于庚辰);第六回和第九回与蒙戚梦程为一系,近于甲戌本;第七八两回则与列本有共同祖本;第十、十一两回与蒙戚杨列是一系。第十二回至四十回属于列杨郑梦程系统。从第二十九回它也属于蒙戚杨列系统看,已佚后四十回亦当如此。在底本构成方面,与他本大同小异。它的独异之处,是文字早晚互见。第九回末贾瑞要挑拨薛蟠来报仇的话,竟是《风月宝鉴》中的文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竞被改作“色色空空地,真真假假天”。舒本的回目,有从甲戌的,第七、八、二十六各回;有从己卯的,第三十九回;有从蒙戚的,第三、五两回;有同于列杨的,第二十四回、二十五回;有同于列本的,第十六回、三十五回。它的总目与分目不尽相同,有早于分目者,如第八回与甲戌本仅有二字之异(“梨香”作“梨花”,“绛芸”作“绛云”),分目亦属甲戌,但改文同于列本;第十五回也同于甲戌,分目应属于丙子;第二十四回从庚辰(“女儿”作“儿女”),而分目同于列杨。舒本的回目有与正文不一致的,如第三回和第五回,正文从庚辰,而回目从蒙戚。第七回正文从列本,而回目从甲戌(列本从蒙戚)。

    郑藏本无论文字还是行款,都近于列藏本。这两回的回目,郑本没有改,而列、杨、舒都改了。但人名的改动,郑本比列本为多。第二十三回的结尾,黛玉听曲,郑本有删节,列本则不然;第二十四回的结尾,小红的梦,郑本加以改写,而列杨则删去。早晚互见。因为它们没有直接过录关系,所以文字的早晚虽是绝对的,而本子的早晚却是相对的。

梦觉本梦觉主人批注的发现早在1986年2月,而做出此本为梦觉主人即高鹗的手抄本的结论,却在1999年12月,其间十四寒暑。发现立松轩的双行批注在1981年2月,当即断定立松轩的批本即其手抄本。其敏捷如彼,而其愚昧也如此。为什么没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而今日的契机不过是梦觉本辽东方言的发现,遂论定是高鹗的修改。前年我还为王佩璋的说法所蔽,她说,“‘甲辰本’改者多半是南方人”。(《曹雪芹的生卒年及其他·“红楼梦甲辰本”琐谈》)去年则受到范宁先生的启发,他说:“或者后四十回竟是出于他一人的手笔(指梦觉主人),也很可能。”(《梦稿本》跋)高鹗的话,蒙蔽的作用更大,他在程甲本的序中说:“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谁能想到他隐蔽自己的《红楼梦》抄本呢!

    对于所谓程甲本和程乙本,他们说了太多的假话。什么“原目一百廿卷”哪,“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哪,“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殆不可收拾”啊,煞有介事。程乙本讹误连篇,他们却说,“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各原本的校文在哪里呢?前八十回改了一万四千三百七十六字,却说“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后四十回改了五千一百九十二字,却说“略为修辑”,“未敢臆改”。第六十七回明明是高鹗所改写,却说是“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不顾事实和情理,大谎弥天,瞒天过海,也不知骗过了多少老实人。然而,如果高鹗不修改,也许就永远无人识破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搞的。可是高鹗的土话无法掩盖,连不是东北方言区的学者都看出了破绽。难道辽宁人,特别是铁岭人,——据我所知,大连就有铁岭籍的中年学人,就没有人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里看到自己的家乡话吗?我期待着。

    曹雪芹并没有写出过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来。第二十一回的回前总评里说:“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卅回,犹不见此之妙。”第二十五回的眉批则说:“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第四十二回的回前批语中说:“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看来原著不过一百一十回,连裕瑞都被程高搞糊涂了。

三、谈《红楼梦》的版本源流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稿本,已经不存在了,只是在舒本和靖本里还存在着遗迹。舒本第九回末有贾瑞要挑拨薛蟠来报仇的话,蒙本和戚本里有批语:“伏下文阿呆争风一回”,即指原著第十回,而今本已经过改写,无此种事件。可见仍保存着《风月宝鉴》的文字。靖本第十三回,“天香楼”作“西帆楼”,出于韦应物《送王校书》诗,“更上西楼看远帆”。有脂批,应是初稿文字。而今存各本的改文,全出于后人之手。裕瑞的话并不可靠。

    现存的抄本和程排本,都是脂砚斋评本的传抄本。脂砚斋一共评阅了四次,只有再评甲戌本和四评己卯本、庚辰本还有传抄本。甲戌本还处于稿本状态,如林黛玉的眉目描写,其下半句尚未成文,留着空白,虚以待补。己卯本和庚辰本虽有所谓“定

本”的题记,但它们的改文亦皆出于后人之手,并非脂砚斋的改笔,所以不过是编定而已。第十七回和十八回还没有分回,第十九回尚无回目,宁国府的一个小书房有待命名,也预留空白。可见也是未定草。

    再评与四评之间应有三评,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前的批语页上,记载着这样的话:“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后面还记录着此回的初拟回目:“口口口  开夜宴  发悲音  口口口  赏中秋  得佳谶”。而庚辰本已经补齐。从己卯本和庚辰本还可以推测出此本的概貌。如已把甲戌本的“凡例”删改作“楔子”,脱漏了甲戌本第一回上的那僧道与石头对话的四百二十九字。第五回末贾宝玉误入迷津,有很多修改。第十六回末秦钟之死的描写,也与甲戌本不同,等等。它的这些特点,存在于除了甲戌本以外的所有版本之中,可见它是己卯以下诸本的祖本。

    至于现存各本(甲戌本除外)的母本,则是己卯本和庚辰本的原本。己卯本和庚辰本本来是一个本子。己卯冬脂砚斋编定了前四十回,庚辰秋编定了后四十回,可称作己卯一庚辰本。现存之己卯本和庚辰本,则是怡亲王府的传抄本。己卯本“祥”和“晓”多半缺末笔,避清怡亲王允祥和弘晓的家讳;庚辰本第七十八回,“成礼兮期祥”的“祥”字,也缺末笔。

    第二回里的“成则王侯败则贼”,己卯本“王”作“公”。已故的吴恩裕先生以为也是怡府本所改。庚辰本和舒序本作“王”,其他各本皆作“公”。如果吴说成立,那么,它们都是怡府本的传抄本了。还有第十六回末秦钟之死的描写,己卯本残失二十一个字。庚辰本不缺,其余各本皆为补作。蒙府、戚序是残文的连缀;梦觉、程高将残文删弃;惟独杨、舒、列于“怕他也无益”以下。自发异想,自行补撰。列近于舒(少九十六字),而异于杨。

    但是,从后半四十回看,如第五十五回开头,己卯本和庚辰本有“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六十三字,其他各本皆无。到了第五十八回的开头,各本均有“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由此可见,除了己卯本和庚辰本,其他各本皆出自一个第五十五回残失六十三字的本子。

    然而,第十二回至四十回,己庚蒙戚是一系,列杨舒郑梦程为另一系。如第三十九回,平儿向袭人谈王熙凤放债,二者繁简不同。后者先说“他这几年,只拿这一项银子(大家的月钱),翻出有几百来了”,后说“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前后矛盾。蒙戚同于己庚,更近于己卯。在后一系中,列杨舒是一个支系,梦程是另一个支系。这种系列也存在于前十一回中。如第五回和第十一回,秦观的对联之下联,甲列杨舒梦程是:“芳气袭人是酒香”,己庚蒙戚则是“芳气笼人是酒香”。但异文数量很少。

    当然,在实际上,这后一系也并非与前一系毫与关系。如第二十二回,“也自箝口禁语”(杨、梦),庚蒙戚列舒作“也自插口禁言”,“美则美矣,了则未了”(蒙、戚、杨、梦),庚列舒脱漏“矣”字。第三十一回,“供人所用”(列),杨本作“待人所用”,梦本作“为人所用”,己庚蒙戚舒则误作“借人所用”。

    前五回,庚辰本跟己卯本的文字差别较大,自第六回以后,方从己卯本。如第五回末的尾联,己杨作“梦同谁诉离愁恨,千古情人独我知”;庚辰作“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蒙戚作“一枕幽梦同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痴”;舒本作“一场幽梦同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知”;梦本改作“一觉黄粱犹未熟,百年富贵已成空”;程甲本无。列杨从己卯;舒序从庚辰;蒙戚梦程有共同异文,依违于己、庚之间,而倾向于庚辰本。

    第六回至第九回,大体己庚列杨是一系,蒙戚舒梦程是另一系。如第六回,己庚杨删去石头之语;第七回把“且静养两日”,

改作“这两天没出屋子”。只不过第七、八两回,列舒的共同异文遽增,有些变化。

    第十回和十一回又另是一样。第十回,己庚梦程:“今日正遇天气晴明”,蒙戚列杨舒作“却说这日贾璜之妻金氏因天气晴明”。第十一回,己庚梦程脱漏“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等二十一字。一并分作两系。

    这十一回虽然错综复杂,但如从与己卯、庚辰之关系的视角观察,可见蒙戚梦程距离己庚较远,尤其是蒙戚,而与甲戌本相近。

    此外,前十一回版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各本间皆有共同异文。以列藏本为例,它有:己列、庚列、蒙戚列、杨列、舒列、列梦程。第四十一回至八十回也是如此。其主要异文有:蒙戚列,蒙戚杨,蒙戚列杨,蒙戚梦程,蒙戚程,列杨,列梦程,杨梦程等。

    然而,各本之间没有直接传承关系,只有有正本是据戚沪本石印。

    这些异文不在一个平面上,它们是二百多年来辗转传抄过程中,后人多次改文的沉积;它们分属于不同层次,占有一个立体空间,不可看成平列;换言之,不同的组合,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至于哪些早,那些晚,虽可分析,但比较困难。要而言之,绝大部分并非作者的改笔,在校勘时,要严格地加以区分。

    由此看来,蒙戚列杨舒梦程诸本的底本,大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至十一,第十二至四十,第四十一至八十,各是一个相对***的部分。己卯本和庚辰本曾从第五、六两回之间分作两部分。这是从正文看。如果从批语看,己庚的前十一回是个白文本,是否与后文出自不同底本,也不可忽视。只有甲戌本浑然一体,似无拼凑现象。

    这种底本构成的变化,是否反映了四阅评本在传抄中演变的三个阶段?值得研究。比如说,最初只不过是第五十五回的开头残失了太妃欠安的六十三字,从而传抄出蒙戚列杨梦程一系。后来蒙戚的祖本,即立松轩本的底本,又丢失了第十二回至四十回,因以己卯本抄配。最后己卯本和庚辰本前十一回的底本也没有了,于是只好找来一个没批语的本子,抄出一个白文本。甚至庚辰本的底本又少了前五回,包括“成则公侯败则贼”的文字在内,而用一个早于此本的“公侯”作“王侯”的本子抄配。舒序本前五回的文字近于庚辰本,庚辰本所用的本子,即可能是舒序本的母本或祖本。杨本和列本的前九回与己卯本有共同异文,则有可能是以己卯本的底本抄补,或者杨、列的底本之间又有了过录关系。

    这样来分割本来完整的本子,难免有人不认可。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从文字异同人手分析版本的底本,发现因版本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系列;不同系列,构成了底本的不同部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以残缺不全因而抄配来解释这种现象,是可以找到参照物的。郑本只剩了两回;甲戌本剩了十六回;舒本和沪本只有半部;己卯本本来也剩了半部,后找到三回零两个半回,至今分存两处。蒙本以程甲本抄配了第五十七至六十二回。杨本也以程甲本抄配了第五册的十回和其他回的首尾计十九页半(中国页)。舒本的底本即由五十三回和二十七回拼配,舒元炜的序里有说明,即是因遭故散失而借抄的。

    这四阅评本一系中,戚本从蒙戚一系中分出,是一个支系。列杨舒郑,一分为三:列杨,舒列,郑列。梦程一系,程甲、乙、丙用木活字排印,自成刻本系统。

    但是,总览全书,我们发现,己卯本和庚辰本自成一系,其他各本另是一系。如第三十八回,己庚:“黛玉独不敢多吃”,他本:“黛玉弱,不敢多吃”;己庚:“意思深透”,他本:“意思深远”。第七十四回,庚辰:“他本是个聪敏过(人)的人”,他本: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7

关键词: 谷崎润一郎 徐訏 唯美主义

一、为爱牺牲的自虐者:回归时期的阵痛VS漂泊时期的皈依

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在1933年创作的小说《春琴抄》和中国现代作家徐訏在1953年创作的小说《盲恋》分别讲述了两位盲女的爱情故事。《春琴抄》中仆人出身的佐助在所爱慕的盲女琴师春琴遭到毁容后,用针自毁双目,“飞跃进入万劫不变的观念世界”“在二十一年的孤独人生中,于心底塑造出一个与往昔的春琴截然不同的春琴形象,越来越鲜明地看到了她的姿容”,①佐助为爱痴狂的极端行为既渗入了谷崎早期“恶魔主义”的余孽,又有执着于“唯美主义”的谷崎由沉溺官能愉悦到追求更高审美的自我蜕变。而《盲恋》中的男主人公陆梦放同样是个“为爱牺牲的自虐者”,容貌丑陋的梦放因自卑而恐惧盲妻卢微翠的复明,当他将其当作“上帝”对他们的爱情的考验后,他决定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双眼:“我的眼睛存在你的生命里,这无形中就使我们的生命合而为一了。使我丑陋的生命,重新有美丽的复活,这正是上帝最大的恩宠。”②虽然梦放自杀未遂,但他主动受难的“施爱”精神是徐訏在漂泊香港时期走向宗教救赎的表现,与佐助“化丑为美”的禅机有相通之处。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生涯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即明治43年(1910)至昭和40年(1965),长达55年之久,而日本唯美派却是个短命的流派,明治末年兴起,大正五六年之间便瞬间没落,其原因和诸多作家受西方性***思潮影响一味追求“主观的热情、摇荡的情绪和强烈的刺激”,③沉溺于颠覆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感官享乐有关。谷崎润一郎在明治末年初登文坛时,同样颠仆在了醉心颓废的唯美主义浪潮中,“艺术就是的发现,艺术的就是生理官能的。因此艺术不是精神上的东西,完全是实感的东西。”④其开创的“恶魔主义”对病态的官能刺激的渲染和女性肉体美的沉迷遭到了批评家的批判:“谷崎润一郎的作风是以空想、幻想为生命,不涉及人生现实……他的空想和幻想只同肉体和感觉紧密结合,没能达到思想的高度。”⑤唯美派的浪潮过后,谷崎开始了对自己艺术生涯的自救,首先便是回归日本传统审美,将对“美”的探索上升到超越感官的精神层面。

诞生于1933年的《春琴抄》是谷崎在“阵痛”转型期的产儿,因此甘愿受春琴百般***的佐助一边体味自毁双目的变态“”,一边自觉摆脱了视觉的束缚,“失去的是外界的眼睛,却睁开了内界的眼睛……以前虽然自己与春琴有着肉体关系,但两颗心被阻隔于师徒关系之外,现在才第一次心心相印,两颗心融合在一起,汇成一道热流。”⑥佐助实现了与春琴同享黑暗极乐世界的梦想,他们之前病态的爱情反而因此得以升华,共同在“永劫不变”的观念世界中徜徉相爱,“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仿佛变成了极乐净土,好像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活着,而居住在莲台之上。”此时的谷崎在力***超越“渴望某种美丽的女人的肉体,只不过象吃美食穿美衣一样,是官能的快乐而已,而决不是以对象的人格、对象的精神作为爱的目标”⑦的阶段。佐助一生为仆,忍耐春琴刁蛮的肉体和精神折磨,甚至因封建等级制度得不到丈夫的名分,他不求回报的纵容和侍奉是对“美”卑微的跪拜,是丧失平等和尊严的畸形之恋,而挽救他们的爱情和谷崎的艺术之路的是“美”的一次毁灭,他的毁目既是“在官能的偷悦中寻求新的好奇,追求肉体恐怖中产生的神秘的幽玄,而逐渐导向自我的陶醉”⑧,又是对理念“美”的重新创造,失明后的佐助和春琴的二次结合融通了灵肉一体的爱情境界,“两人在这个过程中默默地交流着细腻的爱情。仔细想来,失去视觉的男女相爱,只能依靠触觉来寻求欢乐,其间之感觉,恐怕我等难以想像。佐助对春琴献身般地服侍,春琴也怡然自得地期求他的服侍,两人都乐此不疲,这也是不足为怪的。”⑨“美”与“爱”在谷崎转型的阵痛期中以崭新的面貌破蛹而出。

时代和历史的种种因素导致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中“唯美主义”的流产,再加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导话语是旨在为现实主义张本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文学文本的审美和娱乐价值遭到遮蔽,徐訏这位“孜孜探求个体生命体验,标榜文学审美向度及沟通雅俗分界的作家”长期被文学史忽视和边缘化,使得“我是一个企慕于美,企慕于真,企慕于善的人。在艺术与人生上,我有同样的企慕”“我愿意追求一切艺术上的空想,因为它的美是真实的”这样的“唯美主义”宣言显得有些特立独行的落寞。1949年离开大陆后,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为数不多的继续沿着既有思想艺术轨迹从事***创作的作家”,徐訏在文艺氛围较为宽松的香港继续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并最终在宗教中完成了超越个体的诗性皈依。《盲恋》中相貌丑陋的陆梦放欲为所爱的女子献出自己的眼睛,“使丑陋的生命,重新有美丽的复活,这正是上帝最大的恩宠。”虽然自杀未遂,“上帝”未能给予他们爱情重生的机会,但梦放不求回报的“施爱”同样是对“美”和“爱”的救赎。

“自1949年以后,大陆易手,撤退到台湾。香港夹在两个***权之间,形成了另一种***治上的边缘:在两岸言论控制之下,大陆和台湾不准谈的,香港可以淡;换言之,香港反而形成一种可以在报章杂志上论***的‘公共空间’。”⑩香港的文学环境成全了徐訏的“新个性主义”:“新个性主义必须在文艺绝对自由中提倡,要作家看重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人格尊重有觉醒而不愿为任何力量做奴隶的意识中生长。”{11}《盲恋》和《春琴抄》一样,是与意识形态无涉的纯粹探索“美”和人性的作品,梦放的自我牺牲同样达到“化丑为美”的境界。

佐助的心魔是自己卑微的身份,而梦放的心魔则是自己丑陋的容貌,当他历经万难战胜自卑与微翠相爱后,却不得不再次面临爱情的考验,“上苍不叫你有视觉,也许因为你太美了,不要你看见自己的美丽,所以叫我侍奉你……我只有在爱你后,才发现我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在被你爱了后才发觉视觉在我丑陋生命中是有价值与意义的。”{12}微翠一旦复明,梦放的丑极有可能毁灭他们的爱情,梦放的自卑再次爆发,紧要关头他皈依了“上帝的旨意”:“我虽然不再在这个世上存在,但是我的眼睛存在你的生命里,这无形中就使我们的生命合而为一了。在你爱者的想象中,我一定是美丽的,而且将永远美丽地活在你的心中,只有我活在你的心中,你的爱情将永远是我的……倘若我活在你的眼前,我就无法再活在你的心中了……这也许正是上帝的意志,要我给你一个毫无滞泥的纯净的生命,而同时在我死了以后也获到了复活。”{13}佐助牺牲视觉将春琴的“美”永远留在了观念世界,梦放牺牲视觉是为了重塑完整微翠的“美”,是无私献身的大爱:“爱情是叫我们重生,不是叫我们死亡,但我的消逝正是我们的重生;爱情叫我们结合,不是叫我们分离,而我的奉献正是我们更深的结合。因此,当我溶化在你的生命中以后,你必须更愉快更积极的求生命的扩张与延续,你会爱世上的一切,爱整个的人群……”{14}虽然梦放的献身成为幻灭的泡影,微翠没能经受住视觉对爱情的考验,但陆梦放和佐助的痴心不改永远打动着谷崎和徐訏的读者。

二、为“美”痴狂的艺术家:“恶之花”的涅槃VS“美之神”的自赎

“女性”作为信奉“艺术至上”的谷崎润一郎和徐訏共同的审美和表现对象,在各自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味。《春琴抄》和《盲恋》的女主人公虽然都是貌美如花的盲女,但一个是“美”与“恶”的化身,一个是“美”与“善”的结合;一个是骄傲的“恶之花”,一个是自卑的“美之神”。“毁容事件”是对乖戾蛮横的春琴的惩罚,也隐喻了处于转型期的谷崎对唯美主义的艺术反思,微翠复明后的自杀则同样有着反讽的意味,是“神性”对脆弱人性的救赎。“女性跪拜”的纵容和“女神崇拜”的虔诚成全了她们的涅槃和自赎。

和佐助的形象一样,春琴这一形象也是谷崎由迷恋感官享乐的“恶魔主义”向探索精神审美转变过程中的产物,烙上了“恶”与“美”的双重印记。这位出身高贵,集美貌与任性、自私、嫉妒、贪婪、嗜虐等恶性为一身的盲女犹如一件华丽精致而又冰冷易碎的瓷器,是佐助(谷崎)所跪拜的“美”的符号。谷崎极力铺陈春琴生活的奢华靡费,为追求肉体和物质上的享乐不惜恶毒地刁难和折磨佐助。春琴非但不以盲目为憾,反而“对自己的丽容姿色十分自信,对衣服、发饰的搭配等都颇费心思……春琴记性好,大概九岁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容貌牢记于心,而且世人的赞美以及人们的奉承又一直不绝于耳,所以她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美貌出众。”{15}这种虚荣的自负直接影响到了她和佐助之间扭曲的爱情,佐助越是将她的盲目当作恩宠,她越是“不肯抛弃矜持骄傲的个性,决不会把世世代代为奴仆血统的佐助放在眼里,其藐视的程度恐怕超过人们的想像。”且不谈她在教授琴艺中对佐助的打骂,残忍的“揣腮帮”事件,最极端的是当两人有了实质的肉体关系后,春琴不但拒绝承认佐助的名分,还狠心抛弃了两人的子女,佐助的“愚忠”也许正是谷崎对艺术的“愚忠”,春琴对衣食住行的百般挑剔,宠溺名贵黄莺不管人的死活,琴艺高超目空一切,都具有“美”的实体的隐喻性质,“对女性官能美的表现,以及通过女性崇拜而获得男性的最终完成的主题贯穿他(谷崎)一生的创作。”(春琴)“美”的涅槃依然是靠艺术家(佐助)的自我反思和创造。

春琴遭毁容后依然固守着自己的虚荣:“换药和换绷带的时候,她把所有的人都赶出病房。春琴说道:‘这伤很快就要好了,绷带也必然要解下来。医生到时也不会来了。这样的话,别的人可以不管,可是你,不得不让你看我的这张脸啊。’一向好强的春琴,大概因为意志的挫折,说完后竟然流下了眼泪。”{16}这时的谷崎显露出了悲天悯人的胸怀:“仅就春琴的技艺而言,难道不也是遭受不幸成为一个转机从而得以显著进步吗?不论她具有什么样的音乐天才,没有尝受过人生的辛酸苦辣,就很难彻悟艺术的真谛。她自幼就一直娇生惯养,严于待人,自己却从来没有经受过任何辛苦屈辱,没有人对她的傲慢给予过教训。然而,上天让她经受了酷烈的考验,使她徘徊于生死关头,粉碎了她的狂妄骄横。说起来,从某种意义上看,毁容的灾难对于她无异于一剂良药,无论是在恋爱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使她到达先前做梦也未曾想过的最高妙境。”{17}当这朵“恶之花”凋零后,美的崇拜者选择了自我救赎,佐助自残双目洗却春琴身上的毒素,爱情和艺术之花同时得以含泪的绽放,

与谷崎的“女性跪拜”对应的是徐訏的“女神崇拜”情结,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无不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贵灵魂、超脱世俗烟火气的轻灵之美和充满神圣光辉的善。在具神性光辉的女性面前,男主人公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不断地反省与净化自己的感情,保持着有距离的欣赏。”{18}徐訏对“女神”的塑造和歌颂往往上升到形而上的宗教层面,寻求对世俗爱情和人生境遇的超越。《盲恋》中的卢微翠既是典型“徐訏式”的“神人一体”的女主人公,同时又间接成为了徐訏在灵与肉的冲突中探索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载体。微翠作为“美”的象征虽然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但作家对“美”的渴慕永无止尽。

与骄傲自负的春琴截然相反,微翠更像是一头未开化的盲眼的小兽,“她没有见过世界,她的世界只是她的感觉与想象;但她是绝顶聪敏而且绝顶美丽的,因为聪敏,她就感到痛苦,没有人不夸赞她的美丽,但是她自己无从看到,也无法相信,她认为别人对她的夸赞只是为可怜她而给她的安慰与鼓励。”{19}潜伏在其良善心灵中的自卑成为梦放爱情侵入的缺口,因容貌丑陋而自卑的梦放同因身份低贱而自贱的佐助一样将所爱女子的盲目看作天赐的恩宠,这两对不依赖视觉相爱的情侣不约而同地以音乐作为沟通心灵的桥梁,佐助三更半夜偷练三弦琴,渴望与春琴心心相印,“在没有灯光的漆黑一片的地方用手摸索着弹奏……他一想到小姐也是在这样的黑暗中弹奏三弦琴,就觉得自己也同样能够身处黑暗的世界,是一种无上的快乐。”{20}而梦放则是通过“音乐课”唤起了微翠对视觉、对“美”的渴望,“你给我一切我视觉所不及的世界……你给我太多,我给你就太少了,在爱你的世界中,我缺少一个视觉,如果我有视觉,我一定可以更多的爱你了。”{21}当微翠对自己复明后能不能接受丑陋的梦放没有把握时,徐訏再次设计了“上帝的考验”,“我爱你,我知道在我的眼里,你决不会丑陋的。上帝叫我盲目来爱你,等我爱了你再叫我有视觉,就是要我因为爱而觉得你永远是美丽的……上帝先试你是否肯为爱而牺牲自己,如今是在试我怎么用视觉来创造爱情了。”{22}而微翠的“创造”失败亦是徐訏对“唯美至上”的一种无奈的反讽,微翠的复明和春琴的被毁容都是现实考验艺术的隐喻。

微翠的形象和春琴一样具有“美”的象征意味,“没有人可以相信一个尘世里的成人可以保有这样纯洁天真无邪的容姿的,她像是一直封在皮里的水菱或者是刚刚从蓓蕾中开放的花朵,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人间的烟火尘埃与罪恶真实,素洁,甜美,良善,活像十七世纪荷兰画派所画的圣母,尤其是她的没有被口红染污过的嘴唇,像是刚刚迎着朝阳而启露的百合,它从未说过谎话而也不知道什么是谎话的。”{23}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神”重新拥有视觉后,面对丈夫丑陋的容貌却发出了“原始的畜禽自卫的声音”,而英俊的第三者世发的出现更使两人唯美的爱情在人性本能的下摇摇欲坠,微翠的自杀“传达着人性病疾与心理缺陷对命运的钳制的无奈情绪”,{24}更是走向宗教皈依之路的徐訏对“美”和艺术的自赎,“原来那里面三个人竟是你自己一个人,写你自己艺术上的追求(美)在你理智的信仰(真)与你良心的直觉(善)间彷徨苦闷而至于绝望。”“你原来在写铁幕里的作家,因良心的发现(复明)看到善与信仰的真的矛盾而停止了艺术的生命(自杀)”。{25}无论是“恶之花”春琴的涅槃还是“美之神”微翠的自赎,都体现了谷崎润一郎和徐訏对艺术的痴狂和操守。

三、挣脱视觉的羁绊:“阴翳美学”VS“距离美学”

《春琴抄》和《盲恋》讲述的都是美丽的盲女和痴情男子的爱情故事,在“唯美”爱情的华丽包装之下潜藏的“深层结构”涉及的是有关视觉利害和审美距离的哲学命题。佐助舍弃视觉由光明投向黑暗,超越了与春琴的“盲”之隔,在“阴翳”中实现“美”与“爱”的永劫不变的重生;而原本在“盲目”制造的审美距离中相爱的梦放和微翠,却因为微翠视觉的恢复无法继续相爱,没有抵挡住视觉这一“罪恶的源泉”的诱惑的微翠选择自杀这一极端的方式重返黑暗,其陷入的道德困境是实践康德“审美无功利论”和布洛“审美心理距离”学说的徐訏内心理想与现实世界相冲突的表现。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移居日本传统气息浓郁的关西地区的谷崎润一郎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审美转型,在大正末年(1926)到昭和十年(1936)间,回归日本传统文艺的谷崎在《饶舌录》、《谈艺》等随笔中进行了超越感官层面的美学探索,而《阴翳礼赞》就是谷崎“阴翳美学”思想的一大总结,《春琴抄》作为其“阴翳美学”审美理念下的产物,亦影射了谷崎转向“内界”的新生。

在《阴翳礼赞》中,谷崎从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阐述日本人“利用幽暗微弱的光线制造阴翳,使事物变得朦胧虚幻”的视觉效果所形成的美感。“我们天才的祖先,将虚无的空间遮蔽起来,自然形成一个阴翳的世界,使之具备幽玄之味……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如此。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曝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26}谷崎所云的“阴翳”也可以理解为距离组织的空间,“阴翳之美”即利用这种空间“造成现实事物的朦胧化,遮断视觉等感性认识,将现实世界升华为永恒不变的观念世界,使之成为一种审美境界。”{27}为应和这种审美,佐助狂热地迷恋上了阻绝视觉的黑暗,“尽管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也想经受春琴那样的苦难,尽量体验盲人那种不便的生活状态,为此有时甚至仿佛很羡慕盲人。”{28}以致于到了自毁双目的那一刻,依然沉迷陶醉在以“隔”破“隔”的“阴翳之美”的创造中,“盲人的视野是一种模糊的微明,并非漆黑一团。佐助明白,他如今失去的是外界的眼睛,却睁开了内界的眼睛……他衰竭的视力已经无法看清房间的景物以及春琴的模样,惟有被绷带裹缠的那张脸依然微白地依稀映照在他的视网膜里。他觉得那不是绷带,而是两个月之前师傅那丰润白皙、妙不可言的脸蛋,如同接引佛一般浮现在柔和的光环中。”{29}佐助的视觉不仅是他和春琴超越肉体之恋的阻隔,也是使春琴这一“美”的具象跃入永劫不变的观念世界的阻碍,佐助破穿视觉将自己“隔”入黑暗的过程也折射出谷崎在艺术上“内转”的决心,春琴和佐助徜徉的那个极乐世界也许正是谷崎一生苦苦寻求的唯美之境。

虽然徐訏的“唯美主义实践”从未得到文学史的承认,但其三十年代后的创作受到周作人、朱光潜等人的超功利美学观的影响是有据可证。朱光潜吸取了英国哲学家布洛的“审美距离”说,即“在日常的经验之中,事物总是向我们显示其实用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弃绝自身的欲望,以纯然不计利害的眼光来静观事物的客观特性……在审美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客观现象无从与现实的自我发生钩搭,因而能使它充分显示其本色。”{30}提出了审美距离理论,直接影响到了徐訏的美学观点,在《照相的美与真》一文中,徐訏也阐释了自己的一套“距离美学”:“所谓美的距离,就是说任何美的东西必须保持一个距离,否则太近了就破坏了美;海浪极美,但太近了就会发生怕感,于是就无所谓美,画幅用镜框,雕像用座台都是为了与实世界保持一个距离的缘故。”{31}《盲恋》中微翠的复明就是对“审美距离”的破坏,微翠再也不能“弃绝自身的欲望,以纯然不计利害的眼光”与丑陋的梦放相爱,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的作家只有以微翠的自杀完成超越自我的艺术救赎。

梦放因自己容貌的丑陋一直视“视觉”为自己和微翠爱情的天敌,他将视觉看作罪恶的源泉,骄傲、自私、愚蠢和庸俗的来源,并一再在微翠面前宣扬视觉这一感官对人心灵的“戕害”:“假如有视觉,你对于你赋的美丽会骄傲,你看到我的丑陋会轻视与厌憎;你会听凭视觉欺骗你自己的智慧,你会爱好表面漂亮,内容空虚的东西,你会被一切物质所诱惑,而无法了解你心灵对美善的倾向……”{32}微翠的盲目是一道阻碍现实丑恶入侵的屏障,也是两人之间实现“灵肉交融”的恋爱的条件,“在我长期孤独的生命中,我总觉得有一个超自然的存在在支配我在让我依靠。自从我爱了微翠以后,这个超自然的感觉就寄托在微翠身上,她成了我的神与我的信仰,因为她是可以不依赖视觉来爱我的人……”{33}然而微翠却早已萌生破除“距离”的念头:“你给我太多,我给你就太少了,在爱你的世界中,我缺少一个视觉,如果我有视觉,我一定可以更多的爱你了。”矛盾在微翠复明之前就已经爆发,梦放处于自卑的私心对微翠的提醒其实也是徐訏对自己艺术的忠告:“一个可以看到自己的人,他可以看到自己的青春也会看到自己的衰老……你要看到美丽也必须看到丑陋,你可以看到灿烂的春天,也必须看到凄凉的秋景,你可以看到光明但也必须看到黑暗。”{34}然而微翠“用视觉创造爱情”的试验失败了,“一切外界的庸俗与污秽从你眼睛侵入你的心灵,你高贵的灵魂也会变成鄙俗,你的意念不能再保持无邪,你的笑容也不能再保持天真,而你将整天惶急不安,有羡慕有妒嫉有仇恨,你的心地会变成偏狭浅窄,你无法保持平静自然的风度,你的生命不再能淡泊宁静,你马上会从仙子变成了凡人……”{35}“一张眼以后,这侵入她心灵的世界是永远无法从心灵上揩去的了。”{36}由此看来,徐訏对“审美距离”的把持并不是自信的,梦放和微翠都没有战胜自己的心魔,他们过分依赖“审美距离”以致于拒绝面对真实的世界,当两人同时在镜子中看见对方容貌的一刻,“美”与“真”没有碰撞出火花四溅的激情,而是相互拆穿各自虚伪的皮相,随着爱情的毁灭同归于尽。

佐助的毁目是谷崎朝向“内界”的新探索,微翠的自尽则是徐訏“向上”的攀升,《盲恋》之后的《彼岸》、《江湖行》、《时与光》等作品愈加超脱个人情爱,走向更执着的宗教忏悔,在文学的审美和功利性之间披荆斩棘,相对于大陆同时代附庸于***治和意识形态控制的主流文学,徐訏在“心理矛盾的苦恼和纠葛中向历史发出逆向性的叩问,以强烈的生命追寻意识探索人类的精神历程,构成了丰富的心理内涵和深刻的精神向度。”{37}在香港坚守自由主义阵地的徐訏虽然挣脱了“视觉”的羁绊,却终身未能挣脱“美”的羁绊:“像真与美术已经而且愈将趋于大家不能碰头的极端,像真只要精确,不要美术,美术也就不要像真,可好似因此难为了人像,又要像真还要美术!这是使人这个可怜的动物又陷于这矛盾的境界中了。”{38}

“说恋爱是盲目的,毋宁说盲目才配有真正的恋爱。”陆梦放的自白坦露了《春琴抄》和《盲恋》共同的主题,两部小说中都有为爱牺牲的自虐者和被赋予象征意义的盲女形象,极端化的情爱故事都有对“审美距离”的隐喻和作家在“唯美主义”的艺术道路上转向、探索、升华的矛盾重重的探索。谷崎润一郎和徐訏这两位“痴人”对各自的文学事业都有一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感。“艺术是离开地球的、高尚而宝贵的事业。对我来说,第一是艺术,第二是生活。起初我尽可能使生活与艺术一致,或努力使其服从于艺术……后来我感到生活与艺术之间难以忽视的差距,便谋求使生活至少对艺术来说是有益的消耗。我觉得我生活的大部分,应是为完善我的艺术的努力。”{39}产生于艺术转型阵痛期的《春琴抄》便是“完善”的开端,而《盲恋》中的忏悔和救赎使我们看到徐訏悲天悯人的胸怀:“对于相互的谐和欣赏,对于个别的残缺同感,对于特殊的痛苦同情,这就是艺术家的境界。”

徐訏的研究者陈旋波先生这样激赏徐訏对“唯美主义”的超越:“徐訏文学经验的历史价值,并不在于其所谓超功利的‘唯美主义’的倾向,而是其在历史与审美之间适度的‘距离把持’……徐訏文学创作的高明之处是他明白文学是怎么回事,绝不偏枯地执其两端,既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能沉入艺术创造的境界,并娴熟地弥合了雅俗之间的鸿沟,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成功的美学范例。”{40}而中村真一郎评价永井荷风的一段话对谷崎和徐訏体现在《春琴抄》和《盲恋》中的艺术反思和自省同样适合:“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作家,始终以旁观者的态度冷眼对待社会的作家,是不会成为这个社会的歌手或描绘者的……(作品)尽管都达到了高度的完美,但不可否认,它们又让问感到这是自我限定得近乎不自然的产物。而且,它们甚至会反过来,成为讽刺性的美。这种在可能与现实之间有着如此距离的不幸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个了。”{41}

事实上这样的“不幸”作家有很多,他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义无反顾,“为美而生,为爱而死”。比如谷崎润一郎,比如徐訏。

注释:

①谷崎润一郎.郑民钦,译.春琴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8.

②徐訏.徐訏奇情小说集(上).子通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79.

③唐月梅.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载《外国文学评论》,1991,1:67.

④转引自齐珮.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35.

⑤同上:136.

⑥谷崎润一郎.春琴抄.郑民钦,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3.

⑦谷崎润一郎.金色之死.转引自唐月梅.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载《外国文学评论》,1991,1:63.

⑧同上:66.

⑨谷崎润一郎.郑民钦,译.春琴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5.

⑩[美]李欧梵.狐狸洞呓语.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60.转引自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230.

{11}徐訏.新个性主义与大众文艺.现代中国文学过眼录:274.转引自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301.

{12}徐訏.徐訏奇情小说集(上).子通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61.

{13}同上:79.

{14}同上:80.

{15}谷崎润一郎.郑民钦,译.春琴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5.

{16}谷崎润一郎.郑民钦,译春琴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1.

{17}同上:47.

{18}仲璨.论徐訏小说的女性人物塑造.载《淮阴师范学报》,2009,1:105.

{19}徐訏.徐訏奇情小说集(上).子通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25.

{20}谷崎润一郎.郑民钦,译.春琴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13.

{21}徐訏.徐訏奇情小说集(上).子通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61.

{22}同上:103.

{23}同上:30—31.

{24}任文妍.华容道的另一种走法——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和徐訏的〈盲恋〉之比较.载《日本文学研究》,2005(3).

{25}徐訏.从写实主义谈起.载《徐訏文集》第九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153.

{26}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竺家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4.

{27}齐珮:《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68.

{28}谷崎润一郎:《春琴抄》,郑民钦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13.

{29}同上:43.

{30}李旭玫.“审美距离”说视角下的灵肉交融——试析徐訏的小说〈盲恋〉.载《现代语文》,2008(2):47.

{31}徐訏文集(第九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275-276.

{32}徐訏.徐訏奇情小说集(上).子通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31.

{33}同上:69.

{34}同上:60.

{35}同上:61-62.

{36}同上:100.

{37}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298.

{38}徐訏文集(第九卷).上海三联书店:275-276.

{39}转引自徐京安等主编.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95.

{40}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309.

{41}转引自徐京安,等主编.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602.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2]李婷.美的距离产生爱——徐訏《盲恋》中微翠自杀之谜浅探[J].文教资料,2007,11.

[3]李旭玫.“审美距离”说视角下的灵肉交融——试析徐訏的小说《盲恋》[J].现代语文,2008(2).

[4]林少华.谷崎笔下的女性[J].暨南学报,1989,4.

[5]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6]齐珮.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唐戈云.距离把持中的浪漫超越——论徐訏小说中的距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6.

[8]唐月梅.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J].外国文学评论,1991,1.

[9]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0]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8

借助现代媒体,有人通过这一事件宣泄了对学术腐败的愤怒,也有人借此试***传达一点对事件主人公的同情和理解。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一桩原本属于学术范畴的事,因为媒体和舆论的加入,从而成为了一起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事件”,其中一些以学术打假面目出现,却掺杂了学术界个人恩怨的成分。在维护真理的旗帜下面,有理由怀疑,在这些各具形态的批评声中,学术个人及其用心,已在被极度强化的舆论声浪中模糊、变形、失控,以至于失却了其原有的面貌。

“抄袭门”背后的学界之争

前不久,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质疑著名学者汪晖早年的博士论文存在抄袭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此事之所以被称为“事件”,是因为王彬彬在学术刊物《文艺研究》(3月号)刊发《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后,其中所涉及的学风问题马上引起有关媒体关注。时隔不久,《南方周末》首先以《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为题报道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顿时将这一发生在学术空间内的争议引向公众视野,在此后短短1个月内,全国20多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纷纷跟进,并通过媒体舆论集体施压的办法,力***使这一事件的真相即刻水落石出、辨出个是非黑白。

不出所料,《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一文在《南方周末》发表之后,汉语学界顿起轩然***。由于媒体的加入,一时间挺汪者、拥王者两派纷纷登场,各自表明立场,提供给媒体取之不尽的追踪报道素材,“抄袭门”事件由此迅速升温。7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封由63名中外学者签名附议的公开信,这封写给清华大学及汪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信称,“为对汪晖教授负责,澄清这一争议,我们联名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迅速答复,履行职责。在组成调查委员会时,应邀请贵院、贵校之外的学者,乃至海外学者参加,公示委员会成员名单和调查结果。我们同时要求,调查结论以及各委员投票意向最终能公布。”

在此公开信发表2天后,凤凰网又强势刊载了另一封由近百名海外学者联名写给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的信。这些学者称,在汪晖的著作中没有发现剽窃现象。信中说,“作为学者、译者、编辑、历史学者和文化批评者的国际共同体的成员,我们联合写信,声援正在被大众传媒攻击的汪晖教授。关于汪晖涉嫌抄袭的指控,汪晖教授著作的译者和编辑复查了汪教授在过去30年中著作所采用的大量参考书目的注释。他们当中没有一人发现有任何剽窃的现象――不管我们多么宽松地定义剽窃这个词。”

至此,媒体导火索牵引下的学界,如同炸开了似的迅速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抄袭”的界定――“倒汪派”认为抄袭这一行为再清楚不过,而“挺汪派”则认为汪文只是个别引文不规范,属学术规范问题,而“引证的严格性”不应被夸大为“抄袭”。

在很多情况下,真理并非愈辩愈明,拥趸增多,众声喧哗,往往只能令事端升级。对于学术争议中的“学术”,大众媒体表现出视而不见和缺乏耐心的态度。据笔者追踪,在所有对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中,鲜有对学术争议的落脚点展开充分报道的。当然,大众对媒体的期待,总是更多带有猎奇的心态,人们往往更多关心的是“谁和谁打起来了”,正是这种长期形成的市场需求,使大众媒体在报道学术事件时,重“事件”而轻“学术”似乎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习惯。

实际上,讲求眼球效应的媒体和需要严谨论证的学术之间,永远隔着“时间”这条鸿沟。一个现成的例子:当年余英时指控郭沫若抄袭,就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学术公案。只有不断地进行学术辩论,才有可能得出公正的判断,所谓“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今,媒体的全方位渗透,却如同一只无形的手,以自己的意愿和节奏推动事件的发展,几乎使事件失去得到正常的学术辩论和学术处理的可能性;而在如此状况下,事件中的两位当事人要开诚布公、心平气和地进行学术讨论和就事论事对话的可能性也渐趋为零。而王彬彬则已不容分说地站到了汪晖的对立面上,而这一切也许根本不是他的初衷;一个善意的学术质疑,在媒体舆论的裹挟下,变味为一个别有用心的揭露,应该是他始料未及的。

眼下,这起由“他者话语”主导的辩论,最终因未能形成具体有效的调查制度和惩罚措施,一起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并未能指向中国学术界的腐败根源,从而让学术争论偏离学术范围,演变成“两派”间的纷争乱局。

无独有偶,就在汪晖事件尚未解决之时,另一名学者、曾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的上海大学朱学勤教授,也被曝出涉嫌抄袭。有人指责朱学勤的博士论文“剽窃”了他人的论著。

巧合的是,两人被指“抄袭”的都是早期的博士论文,前者完成于1988年,后者则晚4年,写于1992年。既然汪晖被媒体穷追猛打,被60多名国内学者联名要求调查,那么,在朱学勤的“问题”被揭露后,是否也该受到同样的“追责”呢①

由学术看法演变为媒体事件

平心而论,王彬彬的《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是近年来当代中国学术界的重要收获。在王彬彬的“挑剔”中,有两处给我们印象深刻:第一处是汪晖将列文森论梁启超的一段话中的“梁启超的著作”替换为“鲁迅的著作”,其余全部一样;第二处是指出汪对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一书的引用,没做任何注明。从王彬彬教授的文章之中,看不出有任何对汪晖的成见,他只是陈述事实,甚至没有进行合理的推理。

然而,在之后的跟踪报道中,倾向于“挺汪派”媒体的“核心立意”多放在对王彬彬写此文动机的揣测,对摆出来的事实却显然缺乏耐心。倾向于“挺王派”的媒体,则更多地秉持先判后审的态度,举起“抄袭”这一“杀威大棒”,作道德上的审判,同样是一种对学术缺乏耐心的表现。

在这种时候,恐怕很少有人能冷静下来去设想在国内外学界均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物的内心感受与承受限度。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声浪里,让人读出颇多的无奈。

8月2日,沉默了许久的汪晖终于打破沉默。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采访时,汪晖称,针对“抄袭”事件,将会有专门的调查报告出台,同时指出,如果媒体以学术规范的名义展开批评,那么至少自己也应该遵守基本规范。言下之意,那就是对媒体重“事件”本身,而轻“学术”的风气表示了自己的无奈和不满。汪晖称自己和周围朋友曾对上世纪80年代学术方式做过深入的自我批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从不拒绝批评和自我批评――但这个批评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也应该是从历史的观点展开的学术批评。”

对这次和媒体旷日持久的争论,汪晖明确表达了对媒体发表及转载王彬彬文章的意见:“为什么在发表之前不与当事人核实,在发表后又以各种方式拖延发表不同意见”他指出,如果媒体以学术规范名义展开批评,“那么至少自己也应该遵守基本规范”。“如果一个媒体一面发表单方面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参与组织针对某个作者的社会动员,那么,你就很难信任这样的媒体。”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

反思汪晖事件的前前后后,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媒体的浮躁,决定了学术看法在演变为媒体事件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导向真相的反面,从而离真理越来越远。这些讨论乃至各执一端的观点,如果仅在学界之内进行争鸣或许并不会酿成如此巨大的影响,人们会比较平淡地看待它,就如同我们以平常心面对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但经过媒体的扩散,其影响的力度已非学界范畴的一般讨论所能比拟。在“汪晖事件”被媒体广为传播的时候,这个学术事件其实已经在许多方面引起了微妙的变化,其后所产生的反响与运作恐怕也已非常人所能控制。媒体自身形成的巨大社会效应,借助于民主形态召唤的强大社会批判力量,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可以摧毁和瓦解任何批判对象的“杀伤力”。

由此让人不得不深思的是,西方当代思想家关于媒体理论所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媒体到底是民主声音的传声筒,还是话语者的工具②

其实,对于媒体舆论的分歧已存在一段时间,一种观点认为其可以承担民主之使命,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的不当功用可能存在于当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时,也许会被利益集团利用为履行专制的工具。③

汪晖事件发展至今,实际上是体现了一种媒体舆论视野中,学术个人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体现在,个人的学术问题已被媒体放大升级为舆论的中心和焦点。因为放大,使我们的思考再也不可能停留在抄袭“边界”的认定之上。随着“挺汪派”和“拥王派”的人数逐渐增多,两派的拥趸中是否开始掺杂另外的情绪和争论,像雾像雨又像风般地迷蒙了公众的双眼联想到事件涉及当事人是一直被誉为学界领袖的汪晖,如果再联想到前不久的《读书》换帅风波,此次的让汪晖深陷“抄袭门”似乎更加意味深长了。

媒体何以成为新《红楼梦》的对立面

随着当代生活中媒体运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不少有识之士早已对媒体对文化及学术领域的涉入提出过警告。这种反映当然没有忽略媒体化运作在当代生活中巨大的文化传播功能,问题的所指是媒体化运作本身可能会对文化学术界产生一种负面影响,还可能反过来影响媒体的***品性。

由此笔者想到最近另一起同样处于媒体舆论中心的事件。7月3日,著名导演李少红带新《红楼梦》剧组做客上海艺术人文频道时,一度情绪失控,当场指责媒体,称所有对新《红楼梦》的恶评,都是媒体考虑自身利益的结果,根本不考虑对主创是不是公平。最后,李导演当场发难:“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对立面变成了媒体”

令人深思的是,回顾这一事件,当时被邀请到场的媒体显然是有备而来,从现场提给新《红楼梦》的一些细节问题,可以看出提问者是一一比照原著做足了功课的。比如“钗瘦黛肥”的倒置;原著中林妹妹进贾府时将轿帘挑起一角往外张望,而新《红楼梦》中林妹妹是将轿帘大大地拨开,是否符合人物逻辑;改编忠于原著是不是等同于旁白照念等等。媒体的合理质疑,原本是一种有利于展开文艺批评的可能。但这场正当的媒体与文化艺术界的对话,缘何被曲解为对个人的攻击又怎么会将媒体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对立面这一切令人费解,也让人深思。

自新版《红楼梦》选秀以来,来自传统媒体和网络上的评论和质疑声不断。几乎所有媒体都对新版《红楼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辛辣的嘲讽,网友的愤怒更是毫无节制,一片笑骂。

然而,在一连串红楼纷争中,红学家的声音始终在媒体上缺席。早在选秀之初,就少有对这场以商业目的为根本的“闹剧”提出批评的声音,待到李少红接过导筒,宣布的主创人员名单里终于出现了三位红学家的姓名――张庆善、孙玉明、沈治钧,身份是“文学统筹”,据说他们给李少红补了几个月的红学课。他们都是中国红学会的领***人物,但是,面对越来越大的争议,红学家们和古典文学研究者们则“默契地”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默。且不说李少红面对批评是不是有足够的度量,学界在此次新《红楼梦》拍摄、播出前后的集体失声,使得媒体将更多的来自民间恣意的声音见诸报端。应该承认,新闻消遣型批评在今天的得势有其文化合理性,因为社会公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娱乐生活需要这种快捷的、便利和时尚的娱乐佐料。④不过,这种学术批评告退而新闻消遣型批评波澜壮阔的情势,不仅没能帮助人们厘清名著改编怎样才算是忠于原著,反而将争论导向了本不在对立面的两方;将一个值得深究的文化艺术话题,导向了日益市场化的闹市区。

记忆所及,早先著名评论家陈思和、肖云儒就写过文章,批评文学艺术界的媒体化问题,他们的确很早意识到了在文化学术界这片清静之地,保持相对***以及远离媒体化运作的价值意义,更明确指出了这种彻底敞开的媒体化运作会给以终极关怀为其价值理念的文化学术界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伤害。而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更让人回味,他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钟书所谈及的学问理想,对日益被媒体舆论所包围和侵扰的学术圈来说,未免不是一种警世作用。

由此可见,媒体化时代对汪晖等事件的讨论乃至评论不仅相当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是,学术讨论应该在学术界内进行,这样更能保证学术争鸣的有效性,媒体则应该成为发表争鸣的平台,而不是传播学术圈子是是非非的场合,更不能成为学派势力角力的工具。记得数年前,在针对王铭铭先生的学术论文是否涉嫌抄袭的问题,复旦大学葛剑雄和曹树基先生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权威性人文社科期刊上发表过缜密的学理论析,这种做法对学术的自身建设无疑具有极大的价值借鉴意义,避免了媒体化运作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包括对当事人)与种种弊端。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平心静气、寓于学理的学术商榷似乎正越来越被一种喧闹嘈杂的舆论事件所取代。正是这种对学术个人缺乏关怀和爱护,给惯于热炒热卖的媒体提供了发现“热点新闻”的可能。而本应远离炒作的学术圈,如今也熟稔媒体化运作的种种规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反观各类媒体,是否应当超越仅限于热炒热卖的微观新闻思维,多介入一些有利于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目标的新闻事件。否则,在所谓坚持客观中立的新闻倾向背后,将会是自我迷失的开始。汪晖涉嫌学术抄袭事件的传播,不仅值得新闻界学术界反思,也值得引起媒体化运作时代的每一位信息消费者重视。■

(作者系《文汇报》文艺部记者)

注释:

《东方早报》7月11日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9

“说起如何走上棋谱收藏的道路,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我从小受到父兄的熏陶,5岁开始下中国象棋,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后在学校举办的一次象棋比赛中惜败对手,屈居第二。后来,我得知对手是按照清代的象棋谱《韬略元机》下的。于是,我便开始收集古今棋谱。”

一本棋谱的失而复得

“我在收藏棋谱的过程中,尝过了许多苦辣酸甜。1956年12月,我跟随国家足球队访问阿尔巴尼亚刚刚归来,便到东安市场的旧书店搜寻棋谱。那是我在书店里第一次看到《自出洞来无敌手》,翻了翻,第一感觉像一本字帖,黑底白字,可是我没有看懂,心想,这是不是古代的一种游戏?书倒不贵,8毛钱,我便请一位老师傅给断断年代。老师傅说,‘这书有些年岁了,最晚也得是清初。’我当时犹豫了一下,没买。第二天再去,书已经卖出去了,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

与原本失之交臂,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错失《自出洞来无敌手》棋谱原本的第二年春天,我去逛隆福寺书店,竟然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门店里偶得《适情雅趣》、《橘中秘》和《梅花五自变》等3本珍贵棋谱。后来我发现,《梅花五自变》竟是《自出洞来无敌手》棋谱的手抄本!棋谱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棋局记录方法。它用一首词,90个字代替棋盘上90个点,棋子每走一步,就是从一个字走到另一个字。抄本后多一“跋”,为购书者记,上书:“同治己巳正月十三日在琉璃厂于姓书摊得之,又与庚午年正月十五日复得原本,正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真机缘也!余觅此书四十年,方才得之,故志之。”这位清代收藏家曾同时拥有《自出洞来无敌手》的原本和抄本,这在历史上应是绝无仅有的。相传《自出洞来无敌手》共传世3本抄本,其中两本早已不知去向,因此,这本《梅花五自变》异常珍贵。

收藏清代棋谱《渊深海阔》

在我收藏的所有棋谱中,让我最骄傲的藏品还是清代的棋谱《渊深海阔》。《渊深海阔》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全书16卷371局,是清代排局4大名谱之首(另3大名谱是《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和《心武残编》)。上世纪50年代,我结识了藏书家佟醒华,并从他那里得知古谱《渊深海阔》。佟先生告诉我,上世纪30年代初,《天津商报》的棋栏编辑钱梦吾曾以100块现大洋押金,从天津的李姓巨绅处借得此谱一夜,并组织棋友连夜抄录,但由于时间太短且内容太多,只抄了一半。之后,此谱在传抄的过程中不断被添加新的内容,导致许多伪本出现。1964年7月31日,我去琉璃厂找棋谱。进去后赫然发现众多收藏家寻觅不得的《渊深海阔》被置于回廊下的玻璃柜中。在问明价格为32元后,我马上赶到西单的一家当铺,以120元的价格当了时值300多元的手表。当我买下那套书后,心里才踏实了。后来经钱梦吾先生本人鉴定,这套书正是当年他所看的《渊深海阔》原本。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篇10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片欣赏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片1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片2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片3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片4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片5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资料:元旦温暖问候语1) 本祝福短信热力十足,有保暖内衣之功效。它能裹住健康揣上浪漫兜满幸福贴紧快乐传递温情,愿你披着它温暖过冬天,开心迎新年。元旦快乐!

2) 别离风雨,迎接风雪,又是元旦;挥别霉运,拥抱明天,又是新年;最暖最美最丽最好的祝福就在今天;最暖最美最丽最好的新运就在身边,愿你平安每一年,健康每一天!元旦快乐!

3) 本年最可爱短信:收到的人会永不被炒,阅读的人会飞黄腾达,储存的人会爱情甜蜜,删除的人会好运连连,转发的人会薪水猛涨!元旦祝福短信

4) 把愁烦苦恼留在昨天,迎接崭新的快乐人生;把挫折困难扔在过去,勇敢追求心中的梦想;把不安伤病驱散斩断,带着幸福,牵着好运,背上健康,开心快乐地迈向。祝元旦快乐!

5) 俺把所有的祝福“祝”进了这只可爱的中国元旦里,俺将这只中国元旦蛋蛋送给你,请你美滋滋一番。祝福你元旦快乐新年快乐!

6) 爱只能自由给予,不能强取,不论我们要求多少,不论我们得到多少,我们都应感到满足,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给你特别祝福。

7) 薄薄的日历即将翻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将最美的心情放飞,用最多的惊喜期盼,把最大的快乐分享,愿我最深的祝福,伴你跨越新年。元旦快乐!

8) 冰在水上,云在风上,朋友要记在心上。鸳鸯在湖上,蝴蝶在花上,愿你快乐在我之上。念在脸上,诚在心上,诚心祝愿写在短信上:祝你元旦快乐!

9) 缤纷的礼花,把快乐释放;火红的灯笼,把幸福摇曳;醉人的美酒,把甜蜜勾兑;幸运的钟声,把好运传送;吉庆的时刻,把笑容绽放;真挚的情怀,把祝福发送:祝元旦开心,万事大吉!

10) 别时匆匆再见难,酌杯清酒,心中念;黯然销魂夜难眠,白雪皑皑,君何在;同窗之情难忘怀,一条短信,传祝愿;元旦将至表关怀,愿君安康,吾心愿。祝元旦快乐。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的资料:元旦祝福说说1) 爱情亲情友情情情如意,好运幸运福运财运运运享通,爱你的人你爱的人想你的人你想的人人人幸福!元旦快乐!

2) 别人的事,努力办;着急的事,细心办;重大的事,清楚办;困难的事,分步办;讨厌的事,耐心办;开心的事,开心办;所有的事,认真办。元旦节到了,祝你健康快乐!

3) 捕捉曙光,为你迎接新年的喜气;歌唱颂歌,为你吟唱快乐的乐曲;拿起烟花,为你绽放美好的未来;抒写短信,为你送上温暖的祝福。元旦到,愿朋友在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平安相伴,功成名就,幸福相伴。祝元旦节快乐!

4) 不管物跌物涨,心态要淡定,不论有房无房,情绪要淡然,不管天灾人祸,要学会淡忘,无论是伤是痛,一定要淡远,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切记要守淡,不管有节无节,千万别忘了元旦。预祝元旦快乐!

5) 为你划一个幸福的圆,用快乐做边,镶上如意的花瓣,穿上情谊的丝线,嵌上财富的珍珠串串,再点化上好运的光环,为你一年的幸福加冕。祝你元旦快乐!

6) 送你一份快乐,让你忘记烦恼;送你一份悠闲,让你自在逍遥;送你一份如意,让你事事顺心;送你一份美满,让你幸福到老。元旦将临,预祝你快乐美妙!

7) 天苍苍,野茫茫,假期总是不够长。水渺渺,山弯弯,想要见你有点难。车辚辚,路漫漫,感情***不能忘。花丛丛,鸟啾啾,元旦祝你乐悠悠。

8) 为你点上新年的红烛,愿你日子顺心多平安;为你绽放新年的烟火,愿你事情顺心多富贵;为你吟唱新年的颂歌,愿你生活美满快乐多;为你送上新年的祝福,祝你梦想成真幸福多。元旦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梦我的梦手抄报10篇

学习

工业废水论文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废水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政策研究论文,工业废水处理论文框架。纺织工业按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和产品的加工用途等不同,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类产业,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各类纤维生产和加工,如天然

学习

秋天的词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词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好词大全,秋天的词有哪些。3、秋高气爽:秋天空气清新,天也显得很高很蓝。这是秋天的特有景色。也常说成天高气爽。例:秋高气爽,牛羊肥壮。4、寒秋:深秋。5、枯黄:干枯焦黄。过了中秋

学习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节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庆节古诗10首,关于国庆节的古诗8句10首。《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是葛兰言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仪式、文化与社会等方面进行的开拓性尝试,他挑选了《诗经》的第一部分《国风》中的某些

学习

小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班生活老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主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小班。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家长,始终要保持微笑,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用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去关爱每一位幼儿,滋润每

学习

法律顾问工作总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顾问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年度总结法律顾问,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总结。今年是实施“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的第二年,本村将依法治村作为村委工作的重要准则,将法律顾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首先成立了法律顾问领导小

学习

关于成长的名言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成长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古人关于成长的名言,在犯错中成长的名言。3、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4、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会经历不少的挫折,一个人的一生中,绝对不会

学习

四风整顿学习心得体会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四风整顿学习心得体会,内容包括纠四风树新风心得体会,教师四风学习心得体会。二、学习内容重点学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在全省学习贯彻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主要讲话精神动员大

学习

教师节快乐的英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快乐的英文,内容包括教师节快乐的英语,教师节快乐贺语英语版。现今,“快乐教学”已成为了英语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是指教师怀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

学习

祝福的成语四字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的成语四字10篇,内容包括祝福老师的四字成语,祝福女儿的成语四字。4、虽然书信往返是那样的难得,相聚的时刻是那样短暂,彼此的情谊却把我们紧紧相系。祝生日快乐!5、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陪着你,可是,现

学习

贺信模板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贺信模板10篇,内容包括贺信的简单范文,贺信模板200字。要解决的困惑:1老板要求每周向客户传真产品报价单,而且每周都要面目一新,如何才能快速创建报价单并轻松更新设计版式呢?2给同学老师发送与众不同的贺卡,每个贺卡有不同的摄

学习

事业科室年度工作总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事业科室年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科室工作方面的工作总结,行***科室的工作总结范文。一、加强学习,全面熟悉医院的运行管理医院的运行管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为尽快适应院办工作,我在XX主任和其他同事的协调指导

学习

钓鱼的启示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钓鱼的启示10篇,内容包括钓鱼的启示读后感十篇,钓鱼的启示课文。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过诱惑和道德两个难题的困惑。我也不例外。有一次,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看成绩,刚好达到了妈妈要奖励我的分数,于是我就喜出望外。在回

学习

关于春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春的诗句大全简短,带春的诗句飞花令。3、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4、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5、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6、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学习

关于春节的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节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春节的诗句5首最简单的,关于春节的诗句和内容。唐代: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

学习

春节英语手抄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英语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春节英语手抄报内容范例6篇,英语手抄报春节食物。更多关于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内容欢迎点击进入2020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片大全2020***情下清明节缅

学习

国庆手抄报一年级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手抄报一年级10篇,内容包括迎中秋庆国庆节手抄报,国庆手抄报简单又好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会议及《中

学习

关于安全的手抄报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安全的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安全手抄报大全一等奖,安全的手抄报简单漂亮。2.交通安全时时不忘,幸福生活天天拥有。3.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4.脚下留神,心中留意,慎行每步,安全一生。5.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

学习

中国民族文化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民族文化10篇,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知识大全,中国的民族文化介绍。一、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与国家观念越南自公元939年吴氏***权自主,继而公元968年丁朝封建立国,就显露出鲜明的民族意识,越南学者认为“民族意识是中古

学习

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作文,中国梦我的梦优秀作文10篇范文。“激情雄关”-镜铁区“我与中国梦”活动以***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实践“中国梦”讲话精神为主题,以“激情雄关

学习

艾滋病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艾滋病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世界艾滋病手抄报内容大全,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内容。二、开展的具体工作情况自此项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我校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学生手抄报、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录像片、宣传***片

学习

清明节手抄报写的内容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手抄报写的内容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英语手抄报内容简单,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文案。更多关于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内容欢迎点击进入2020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片大全2020***情

学习

小学生安全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安全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国家安全手抄报简单的内容,安全自救手抄报的文字内容。(1)报警早,损失小;(2)边报警,边扑救;(3)先救人,后救物;(4)防中毒,防窒息;(5)听指挥,莫惊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是什么?(1)通报火情(2)按职责分工引导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