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应用篇1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作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无论是在建设规模、整体质量还是施工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地基的处理就是其中一种。本文主要针对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丰富的水资源,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导致适宜建设水利工程的地基极其缺乏。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起到稳定地基以及防渗的作用,因此得到了水利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1岩溶地形下的应用
岩溶地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基础形式,在工程处理中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并没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性措施,一般都是由施工人员凭借自身经验,或者参照其他地区类似的成功经验来进行施工,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很难保障。而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客户以依据岩溶的体积和层次进行施工作业。
1.1高压灌浆技术
岩溶地形下地基的施工一般是采用高压水泥灌浆,在压强较高的情况下,水泥灌浆比较稳定,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漏水问题的产生。同时,水泥浆在高压的作用下能够缓慢渗入到地基内部,在土层中呈网格状和条状分布,稳固性较好。
1.2旋喷灌浆技术
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旋转喷头,深入到地基深处进行喷射灌浆。在喷射过程中,水泥浆会对地基土层造成冲击和剪切作用,从而对其结构进行改造,使得水泥浆能够与破碎的土壤充分混合,形成一种新的融合物,等到水泥浆凝固后,就会在地层中形成坚固的柱状体,从而起到稳固地基的效果[1]。
1.3深层灌浆技术
当岩溶层的深度超过50m,可以认为其为深层岩溶层,由于岩溶厚度大,一般的地基很难进入,因此在进行施工中,应该采用特殊的深层灌浆技术,先采用一般基础灌浆施工法,对地基进行水泥灌浆,当水泥浆液渗入深层岩溶层时,会对内部的填充物产生挤压作用,相互融合后迅速硬化,提升基础的稳固性。
1.4浅层灌浆技术
在浅层岩溶地貌中进行基础施工,一般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将岩溶层中的沙土去除,然后将水泥与砂石混合在一起,进行灌浆施工,从而减轻地基对于岩溶层的直接冲击。
2吸浆情况下的应用
在没有特殊情况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础灌浆作业一般仅仅是对岩石缝隙的灌浆施工,通常数小时就可以完成,而且消耗的水泥较少。因此,在针对一般的岩石缝隙进行灌浆施工时,可以采用常规的作业程序。但是,在部分水利工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特殊情况,如部分岩石缝隙深度较大,会持续吸收大量的水泥浆,造成水泥用量和作业时间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该地区地形的特殊性,灌注的水泥浆可能会通过部分通道渗流到其他地方,也可能在附近的地表直接渗出[2]。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改变施工策略,采用一些特殊的基础灌浆技术:(1)分次。分次是指将原本一次性灌注的水泥浆分多次进行灌注,每隔一段时间灌入一部分泥浆,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将水泥浆全部灌入到岩石缝隙中。分次灌注的间隔时间应该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灌浆的整体时间不能超过8h,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灌浆效果。(2)限流。限流是指限制灌浆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向岩石缝隙灌注的水泥浆流量和体积。一般来讲,基础灌浆施工的灌浆速度在12L/min左右,能够有效保证灌浆的质量和效果。而限流主要是通过降低水泥浆液在岩石缝隙中的流动速度,使得进入到缝隙中的水泥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沉淀和凝固。(3)降压。降压主要是降低水泥浆的流动压强,起到减缓水泥浆流动速度的作用,使得其可以在接近自然压力的状态下流动。在这种情况下,水泥浆不断凝固,逐渐堵塞岩石缝隙,消除了吸浆问题,然后可以恢复到正常压强,按照常规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作业[3]。
3渗漏情况下的应用
水利工程位于河流区域,地基长期受水流的冲刷浸泡,很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在一些岩溶地貌特征显著的地区,容易出现地下溶洞,使得地下水大量渗出地表。通常这种问题会发生在水利工程选址不合理的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灌浆方法,必然会导致水泥用量的增加,而且灌浆所带来的收益极小。对此,需要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灌浆方法,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
3.1模袋灌浆
模袋是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袋子,多由尼龙或者聚烯材料,耐磨性好,能够有效满足基础灌浆作业的实际需求。在利用模袋进行灌浆作业时,需要首先在模袋内填充一定的泥浆,然后将多个填充了泥浆的模袋放在一起,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挤压,挤出泥浆内多余的水分,使得袋内最终只剩下水泥和沙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水泥与沙子中的含水量,使得泥浆实现快速凝固。不仅如此,在模袋的限制下,泥浆不会出现流失现象,水泥和沙子能够更好的保留下来,减少了损失,能够为工程的施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2配料填充
配料填充的方法更加简单,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的水泥浆,在较高的压强下,对沙子和碎石进行冲击,使得水泥、碎石和沙能够充分混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地基的填充。在对配料进行选择时,需要注意碎石的直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石沙进行使用,以免增加水泥冲击的难度。如果在初次冲击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可以适当增大水泥的浓度。在进行配料的过程中,应该对配料的数量和材质进行灵活选择,确保其容易受到水泥的冲击,并且可以迅速与水泥融合在一起。利用配料进行填充的主要目的,是以砂石在地形相对狭窄的区域形成架桥,防止泥沙的流入,切断泥沙流动的途径,在淤积处形成过滤层,实现对于渗漏通道的彻底封堵[4]。
4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整体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基础灌浆技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各不相同的效果,可以说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独到之处,也存在着的相应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应该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佳的施工技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黎璐霞 单位:江西省源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昕.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22):37-38.
[2]安振东.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漫谈[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8):216-217.
施工技术应用篇2
1.1应用首先,在梯形断面渠道边坡施工中的应用,在梯形断面渠道边坡采取滑模施工技术,其主要是在刚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者模板表面上带动着高3~4m、长度为4~5m的工具模板或滑框滑动,从而能使施工达到相关标准规范,完成整个工程施工。其次,在U型渠道边坡施工中的应用,这个方面主要是采用滑模技术在混凝土灌浆区内滑模现浇整体的U型混凝土渠道施工中,使用渠顶轻轨支承悬模机型,或者是比较常见的以渠床土模作支承的机型,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使用以渠床土模作支承的机型施工,这种机型具有成本相对较低、运行快等优势。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还能节约工程成本,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在使用滑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尤其是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在施工前熟练施工***纸和标准规范要求。此外,还要遵循一定的施工程序,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真正发挥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1.2应用优势分析滑模施工技术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少,成本低,并且实际效果好,能很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中由于隧洞和大坝迎水面的坡度都比较大,这部分混凝土施工难度也很大,在很多时候,混凝土施工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导致工程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制约工程项目功能的发挥。而滑模施工技术恰好能满足这种施工需求,能对工程特殊部位进行施工,提升施工效率,并且能有效减少模板的周转次数,减少模板损耗,控制工程资金的投入程度。滑模施工中利用千斤顶施工方式,能到达迎水面等难以施工的部位,并且通过传输最终实现混凝土的高效施工,浇筑速度也非常快,避免混凝土与空气的长时间接触,在灌浆完成后能够及时地封浆,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经过滑模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十分光滑,光洁度好,没有缝隙和裂纹,材料浪费少,由此可见,这种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2水利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使用要点分析
滑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和防水性能,这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中基础和坝体等部位都会受到流水的侵蚀,很容易出现渗漏和裂缝等现象,因此,使用滑模施工技术一定要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发挥其作用。2.1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例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配合比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混凝土配合比例合理是确保滑模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前提。首先要严格验收和检验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然后使用正确的混凝土灌浆机具,一般混凝土都是水和水泥的混合物,其中水的成分要比水泥的成分多。在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的传输、保温以及初次凝结等时间要求也非常严格。滑模过程中主要通过顺沿模板灌浆方式,此时对混凝土浆液的稀释程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确保工程进度。2.2滑模控制滑模控制主要是选用合理的模板材料,一般在水利工程中使用的都是木板模板,在施工中滑模控制是重要的环节,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利用水准仪测量来进行水平检查,另一种控制方法就是利用千斤顶同步器来进行水平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滑模结构中心不发生偏移,一般需要使用激光照准仪以及吊线相配合进行测量,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能及时发现滑模会发生变形的位置,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如果发现变形,可以采用上下面全部测量的方法,确定竖井结构的直径范围,最大限度地保证竖井结构质量,避免出现变形,这样就能确保滑模施工效果。2.3滑模施工偏差控制滑模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误差,这些误差会影响施工效果,因此,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采用不同的方法纠正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利用钢垫板的方式填高千斤顶的底部,利用千斤顶迫使支撑轴发生位移,进而将整个平台带动到模板系统中,并且向指定的方向滑升,通过这种方式纠正误差,避免在混凝土灌浆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滑模施工误差纠正是必要的工作,以保证后续滑升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进而能达到理想的混凝土灌浆施工效果。
3结语
施工技术应用篇3
关键词:挂蓝技术;桥梁施工;挂蓝施工
0 引言
在最近几年,***府加大了在公路基、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路桥公路规模在扩大的同时,设计标准也越来越高。例如,在悬臂浇筑混凝土施工中,斜拉桥等各种复杂的程序逐渐增多,这就导致了挂蓝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挂蓝是桥梁施工中,大跨径箱梁悬臂浇筑的最重要的施工程序,挂蓝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桥体的质量,以及在日后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此外,挂蓝技术的科学使用,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挂蓝施工技术对保证施工安全和节约工程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下文将结合挂蓝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来分析挂蓝技术的实际操作程。
1 大桥挂蓝技术
1.1 挂蓝的类型
在桥梁建设中,挂蓝技术可以分为很多中,比较常见的有3种:三角形、菱形和弓形。它们各自有自己特点:三角形挂蓝结构简单,结构比较稳定;菱形挂蓝主要承重结构为菱形,核心部分是拉压装置,结构简单,除了部分构件和受力形式有所差异外,该挂蓝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施工其它方法都比较类似,反锚式的行走机构是利用尾部的反挂轮与浇筑完成的梁锚固的轨道向连接,在实际行走时,反锚作用力功能有一定的限制;弓形的挂蓝主要承载结构是弓形,它的组成部位包括万能件、连接件、主纵梁,其中,万能连杆的使用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挂蓝的成本,而且工程完毕后,可以拆卸再利用。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三种挂蓝技术中,三角形挂蓝最经济,它的构造简单,受力结构稳定,自重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适用的范围最广泛。弓形挂蓝主要是利用万能杆进行连接的,工程完成后,挂蓝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与其它两种挂蓝技术相比,菱形挂蓝结构复杂,挂蓝设备专一,不在回收再利用,但由于该技术是针对某项工程具体设计的,因此,实际应用更为灵活。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最适合挂蓝技术,充分利用挂蓝技术来辅助施工的顺利进行。
1.2 挂蓝设计的原则
在对挂蓝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桥梁自身的结构,遵循桥梁挂蓝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要尽可能的减少挂蓝自身的重量;第二,要充分利用箱梁竖向应力来维持挂蓝的平衡,其中,以自锚平衡效果最好;第三,挂蓝的施工要能随桥段的完成而移动,保证浇筑的方便和安全;第四,要确保箱梁顶面有足够的作业空间,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移动的方便。
1.3 挂蓝的注意事项
挂蓝是整个施工的基础,所有的工程施工都要借助挂蓝平台来完成,因此,挂蓝在施工中承载了大部分的重量。在施工过程会中,要控制桥梁的线形和内部所承受的压力,所以必须对施工抛高进行控制,而且还要确保抛高值的精确度。为了达到要求,就需要定时的对挂蓝的工作状态进行日常的排检,要提前预压,测试挂蓝的稳定性,保证后期的施工安全。如果发现部分位置变形,要及时的更换相关设备,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大桥挂蓝技术的应用
2.1 挂蓝加工和预拼
挂蓝技术的应用在在遵循一定的步骤,因此,在挂蓝进入施工场地前,首先要依据设计加工,其次,要对进行施工前的预拼,确定挂蓝设备的达到了标准和整个挂蓝的可性性,具体的操作如下:
(1)加工
负责加工的人员要了解工程挂蓝的要求,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控制误差的范围,确保加工产品符合实际施工的需求;主构架的节点板、杆件在生产过程中,要与事先的模板进行对比,严格控制加工精度以及栓孔的距离和尺寸;另外,为了防止模竖框架预热变形,要在特定的工作台上完成相关的焊接工作;在焊接时,控制核心部位的焊接水平,确保整个焊接的质量,特别要注意用于载重的关键部件;各部位的零件生产出来后,要进行质量检查,严禁一切不合格产品流入到工程施工中。
(2)预组装
在所有的部件都生产完成后,需要在预组装台上进行拼接调试,确定挂蓝的完整性。要将核心部件放在组装台上,逐一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要用适当的力度将各个节点的螺栓拧紧,切忌松紧不一。此外,底模支架也要完成预组装,确定检查前后各大梁建的连接是否扎实,还要保证掉吊点的质量。另外,还要检查吊装用的销孔和销子是否搭配。所有的工作完成后,就要将所有的连接件、杆件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这样在拆开后,在施工现场就能按照编号快速的组装起来。
2.2 挂蓝现场施工
(1)现场拼装
现场拼装是挂蓝工作开始的基础,要慎重对待。由于在挂蓝的核心部位是横纵的主梁,它所要承受的重量较大,因此在现场拼装前,首先要逐一先对挂蓝各设备进行检查挂,这样可以防止挂蓝设备达不到吊装的标准而发生安全事故。要严格控制现场的吊装设备的重量,保证其达到一定的重量标准。当吊力有限时,可利用已经达到承载要求的桥梁构件、设施将其吊到桥面,然后再利用走板缓慢的移动到适当地方,再用千斤顶运到安装部位,最后安装轨道、支点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个安装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纵主梁安装时,要利用锚固来控制设备的稳定,防止前倾。前上梁可以分步完成,可采用先拆卸,再现场组装的模式。它也要采取一定的稳定措施,防止歪倒。另外,拼装要按照之前的编号进行,这样能有效的防止设备的遗漏安装。如果现场操作条件允许,挂蓝底部可采用整体拼装的方式。整个挂蓝拼装完成后,要立刻检查挂蓝的组装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要确保螺栓、销子、锚杆等连接的牢固性。最后,要对挂蓝进行预压载,检测该挂蓝是否会变形,保证后期施工的安全。
(2)挂蓝的行走
挂蓝的行走是指挂蓝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进度移动。在张拉梁的预受力符合标准、斜拉索安装完成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挂蓝行走。这时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行走时,要当对挂蓝的底部进行清理。具体的注意事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安装顺序将吊带放松、按照底、侧、顶的顺序脱模。解开后吊带,后下横梁则由滑车组承接,滑车组与横梁必要紧密结合。②可以利用千斤顶将前支点托起,当前支点与轨道脱离后,将其固定。松开轨道的锚梁并将其向前移动,调整位置并再次安装。③放下前支点,利用穿心式千斤顶将前支点后部,利用钢筋对轨道进行定位。④保证移动小车按照到位后再松动纵梁锚梁。⑤利用千斤顶同时驱动上下挂蓝进行移动,保证挂蓝的整体移动同步稳定,并由专人进行指挥。⑥挂蓝完成后,调整高度,就可开始挂蓝新洗轮的应用。
(2)挂蓝的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挂蓝技术中常用的方式。施工前,需要在梁段顶部搭设顶板,这是混凝土施工的工作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在施工平台上来回走动工作和安放施工设备,这样可以防止钢筋网和预应力管道在承受较大压力时被破坏。这实际浇筑时,如果采用的是输送泵灌注,就需要从底部进行灌注;如果采用吊装混凝土灌注,就应该在顶板上设置漏斗,从上往下进行浇筑。浇筑时,要控制整个浇筑作业的高度,以保证梁体符合设计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保证挂蓝为项目施工的有效服务,首先,就要从合理选型、预装检测等多方面对挂蓝施工技术进行控制,确保挂蓝工程的质量。其次,在施工中,要认真对待现场拼装工作,确保安全操作的同时,尽量减少变形误差,让挂蓝充分发挥出其辅助作用。最后,要保证浇筑位置准确和浇筑的质量,使整个挂蓝结构更加是完整。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应用篇4
关键词:土建 施工技术 问题
土建工程工期长、规模大,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在我国,由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引发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在土建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多种多样,本文也只是针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希望施工单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决避免由于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1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
1.1混凝土的保护层及使用荷载问题
多数的施工单位在钢筋下面没有放置保护层的预制垫块,只有少数的施工单位是用小石子垫上,但是因为小石子易走位,而且保护层薄厚不统一,也是不符合规定的。在浇筑混凝土时,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将钢筋骨架或者楼板的钢筋网片向上提一提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这样既不能达到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又使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移位,甚至产生弯曲变形,不能保证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为抢工期,在楼板梁的混凝土浇筑几天后,便在楼板上堆放红砖或者其它过重的集中荷载,外观看来,对楼板混凝土没什么破坏,但如果混凝土早期承受过重的荷载,将导致混凝土开裂和疏松,致使楼板混凝土达不到应有的设计强度。按规定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要21~28天后才能承受永久荷载,或者较重的临时荷载。
1.2框架结构中的柱模板和混凝土浇筑的问题
柱模板的结构特点是断面尺寸不大,但高度较大。因此,柱模板构造安装的首要问题就是保证垂直度和抵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以便于浇筑混凝土和清理垃圾与钢筋绑扎等。但是,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偷懒现象,不规范的做法包括:沿柱高度每隔3米都没有开浇灌孔,串桶或溜管由于钢筋过分密实而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当混凝土浇筑后按规定拆模时,出现了各种混凝土的缺陷,例如大面积的蜂窝,露筋、分层离拆及严重的孔洞等现象。还有,当楼层高度较高或者工程量较大时,在梁板与柱分两次浇筑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做法主要有:当浇筑到柱顶,出现较厚的水泥砂浆时,没有加入干净骨料并仔细捣实,由于柱顶砂浆层强度不足,在梁柱的接头处,容易出现裂缝;柱施工缝(包括梁板和其他施工缝)的处理要更加注意。按照规定,在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时,使浇筑的混凝土达到1.2N/mm 强度后,清理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较弱的混凝土层,经润湿和冲洗干净后,拌水泥砂浆一层,后浇筑混凝土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能够结合紧密。
1.3混凝土的养护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要想确保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质量,除了前面提到的模板工程和钢筋工程要符合规范外,也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普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不能少于7昼夜,而渗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则不得少于14昼夜,浇水能使混凝土达到足够的湿润状态。
对于数量不多的麻面、蜂窝、露石和露筋的混凝土表面,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可采用配比为1:2~1:2.5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修整。但是,在抹浆前需要用加压力的水或钢丝刷清洗润湿,在抹浆初凝后加强养护。对于影响防水、防渗透性和承载能力的裂缝,为恢复结构的抗渗性和整体性,应根据其裂缝的性质、宽度和施工条件等等,采取化学灌浆或水泥灌浆的方法进行修补。通常宽度大于0.5毫米的裂缝可用水泥灌浆,而宽度小于0.5毫米的裂缝,则采用化学灌浆。
2 土建施工中的变形缝问题
在土建施工中,变形缝属于比较难处理的一种问题。现代建筑物不管是在空间造型上,还是在建筑的立面上,都变得复杂多样,这就使得变形缝也越来越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很容易导致渗水、漏水,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伸缩缝铝板在做了防水弯折之后,就很难再根据复杂的结构面做相应的弯折,使施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当外墙的装饰线条比较多而且又复杂时,可以采用铝制的变形缝挡水板,和竖直的墙面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变形缝挡水板必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就预埋在结构中,进入混凝土的宽度要大于80mm,上下分别伸出混凝土大约100mm,变形缝挡水板的式样可以根据变形缝的性质进行调整,预埋时要作固定:先在模板上准确画出铝板的位置线,然后根据画好的位置线把一根直径不小于16的钢筋竖直的焊制在已经绑扎好的梁钢筋上,再把铝板用铁丝固定在钢筋上,如果梁突出墙面,铝板就要置于梁钢筋的骨架中,这时梁端铝板位置的箍筋不要绑扎,缝两侧的模板在安装时,模板需要在铝板的位置断开,加固的时候贴近铝板插入一根钢管再用木楔挤牢,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此处要分层浇筑。
3 土建工程中深基坑施工的技术问题
多层建筑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多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深基坑土方开挖是土体卸载的过程,会使周边管线、建筑或地下结构产生一定的偏移和沉降,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紧邻“生命线”工程的多层建筑施工,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是否良好,直接关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实践表明,采取现代的控制理论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目前,工程控制方法和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及自适应控制。其中,开环控制属于经典的工程控制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由于不存在反馈系统,开环控制未能根据施工过程情况实行调整控制措施,控制精度较低。闭环控制属于现代工程的控制方法,由于包含反馈系统,所以能根据结构状态监测结果而不断调整控制措施,较适合结构复杂的工程,控制精度较高。自适应控制属于最新的工程控制方法,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来看,闭环控制方法是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
4 土建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
建筑施工中,尤其是多层建筑的续建施工会使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和光的污染。因此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声和光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强化废弃物的合理处置,成为了土建施工中的又一大难题。针对这种在特殊条件下施工产生的光、噪音、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等污染源,解决方案还是采取专门的措施,来防止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对混凝土浇捣等其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项目,通过设置隔离棚来将泵车产生的噪音隔离;在靠近居民区的地区设置隔音壁来隔离噪音;设立施工污水汇集系统,将施工污水集中处理排放;采用“立体场布”思路,把场地设置在已经建好的建筑结构上,并设置空中材料周转场地,建立立体的接力运输、材料堆放体系。为适应“立体场布”需求,垂直运输机械布置采取了特殊基础加固技术、“高空接力安装技术”、超长扶墙和电梯接力等专项措施,以解决续建工程所带来的特殊难题。
5 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土建工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使用的功能,而是要追求在艺术上的感观效果。现代建筑独特、复杂的建筑形态和色彩绚丽且变化多端的装饰在满足其美学要求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建.谈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 [J].工程建筑.2009(8).
施工技术应用篇5
关键词:液压滑升模板 筒仓建筑 施工
中***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施工的两座直径为18m储存仓,筒仓为1m厚筏板基础,基础梁为2.5m 高;在施工了34米高的250mm厚的仓壁后,下部重新搭架施工漏斗,同时上部开始施工仓上结构。基于滑模施工的诸多优点,该项目施工选用了筒仓滑模施工方案。
二、施工工艺
滑动模板施工装置是由液压提升系统、模板系统和操作平台系统组成, 由液压提升系统控制台的电动机带动高压油泵,使高压油液通过电磁换向阀、分油器、针阀和输油管路进入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在油压作用下带动滑升模板及操作平台沿着支撑杆往上爬升;当控制台使电磁换向阀换向回油时,油液由千斤顶内排出并回入油泵的油箱。如此反复进油和回油,便使液压千斤顶带动滑升模板和操作平台不断地上升。
施工工艺流程 滑模设计与制作 内外筒滑模、操作平台组装(上人梯、泵送管道、吊架搭设) 滑模验收 初滑升 正常滑升 预埋件、钢筋安装 混凝土浇筑 空滑 拆除液压控制装置、 油管路和内操作平台 降内桁架 桁架加固钢筋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正常施工外操作平台拆除桁架拆除
滑模设计与操作
滑模根据筒仓施工***、 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荷载等进行设计, 经审批后交付制作。滑模由模板系统 (内外筒模板、 围圈 )、 操作平台系统 (内外筒钢圈、 钢梁、 平台板、 提升架、 内、外吊脚手 )和提升系统 (液压控制装置、 油管路、 液压千斤顶、 支承杆 )组成。
三、滑模设计
1确定模板、围圈、提升架及操作平台的布置, 进行各类部件和节点设计,提出规格和数量。
2确定液压千斤顶、油路及液压控制台的布置,提出规格和数量。
3确定施工精度控制措施提出设备仪器的规格和数量。
4进行特殊部位处理及特殊设施布置和设计。
5绘制滑模装置的组装***,提出材料、 设备、 构件一览表。
四、操作要点
1测量放线:按设计***纸将筒仓定出中心轴线和筒仓壁轮廓线,作为滑模滑升的控制依据。
2钢筋绑扎:钢筋加工成型后,按规格、 长度、 使用顺序分别编号堆放。吊到内操作平台上,并分两处对称落放。防止桁架不均匀受力扭曲。
3滑模系统组装:滑模系统包括上承式钢桁架, 内、 外操作平台可调式开字提升架,悬吊内、 外脚手架,液压控制台,油压千斤顶, 油路系统及滑升模板。
4安装顺序:开字提升架 内、 圈 内模板 内桁架操作平台 外模板 安装外桁架操作平台 安装千斤顶 安装液压控制台系统 连接支承杆 内、 外悬挂脚手架 内、 外安全网。
内、 外滑升模板一般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1200 mm, 用螺栓固定在内、 外
围圈上, 围圈应具有一定的刚度, 一般可采用10#槽钢制作,上围圈距模板上口距离不宜大于250 mm, 模板通过用模板与围圈间的薄铁垫调整成上口小、 下口大的梢口,上下梢口差为 4~5 mm 或单面倾斜为模板的 0 .2% ~ 0 .5% ( 2、4~6 mm) ,以便混凝土顺利出模。内、 圈再用螺栓固定在沿筒壁圆周对称均匀布置开字提升架上。提升架间距经计算取得, 应大致均等。在内桁架上铺板,形成内环形操作平台。外桁架则用三角桁架形式, 铺板后形成外环形操作平台。
5安装支承杆
作为爬升用的支承杆一般采用直径 48mm壁厚2.5mm的钢管, 每一水平断面处接头数不应超过总根数的50%, 支承杆按提升架位置放好后,液压系统经检查合格后可将千斤顶穿入各自的支承杆, 整个滑模提升装置即安装完毕。检查允许偏差进行调整。爬杆上部采用电焊焊接,然后使用磨光机把焊接部位磨圆滑有利于滑模系统的爬升。
6混凝土浇筑
分层均匀对称交圈浇筑, 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 应有计划均匀的更换浇筑方向。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大于 300 mm, 滑升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应大于 200 mm。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确定标高、滑升高度,防止预埋件漏放、错放。筒壁要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遇到特殊情况,如停电时间过长、 机械出现严重故障无法及时修复更替时等,应按规范留施工缝,在施工缝上续浇混凝土时,应将施工缝彻底湿润,再浇混凝土。滑模施工期间, 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般小雨可以正常浇筑, 中到大雨时要准备防雨苫布, 暴雨时应暂停浇筑。当受到飓风暴雨侵袭时, 应立即停止作业,设置施工缝并做必要保护。
7液压滑升
滑升分为初滑、正常滑升、终滑。
初滑,当模板内混凝土浇筑至1.2m左右时,待第一圈混凝土初凝时间达到时先滑升一个行程。
正常滑升,每次连续滑升300 mm, 为下一个浇筑层创造工作面。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0 .5 h。当两次正常滑升的时间超过1 h,应增加中间滑升1~ 2 个行程。滑升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混凝土出模强度的变化,以采取相应滑升速度(加快或减慢) ,我们通常采用指压法进行检测, 用手指按刚滑出的混凝土表面,基本按不动,但留有指印,则表示此时混凝土出模强度比较适宜。每次提升前应充分检查并排除滑升障碍, 提升过程中,应保证充分的给油和回油,且要随时检查有无漏油、 渗油现象,随时检查操作平台的水平、 垂直偏差情况,如发现异常, 应及时采取调平、 纠偏等相应处理措施。
在滑升过程中, 保持整个模板系统的水平同步滑升是关键,水平度测量采用标尺法。筒仓的垂直度与滑模操作平台的水平度有直接的关系。当筒仓向某一方向位移的垂直偏差时,其操作平台的同一侧,往往就会出现负的水平偏差。对筒仓出现的垂直偏差, 可以通过调整操作台的水平偏差来解决。在筒仓滑模施工中,垂直度的控制采用调整水平度高差控制法。
终滑,正常滑升接近尾声时, 对滑模系统进行抄平, 并将操作平台调平, 然后灌筑最后一层混凝土, 其顶面标高误差控制在20mm内。
8仓顶施工
模具滑升至距仓顶底板 500mm 处开始调平,而后将模具一次滑升到梁底部位,待空滑后拆除液压控制装置、 油管路和内操作平台。在利用模具,加固内外操作平台作为施工作业面施工仓顶上部结构。
储煤仓筒壁滑模施工,出模的混凝土平滑密实 无蜂窝 无麻面,仓体垂直最大偏差4mm 。采用滑模施工不用重复支模作业,施工速度快,可以节约施工工期; 同时, 滑模施工需连续作业,不留设施工缝,筒体表面混凝土随浇筑随滑动随压光,外观质量很好。由于模板只需一次支模,可以节省大量模板及模板支模加固人工费。
结束语
滑模施工技术使混凝土可连续浇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施工缝,使混凝土的整体性更好,并能够避免了支模、拆模,搭拆脚手架等多种重复性工作,故进度更快,工效更高,材料消耗更少。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应用篇6
关键词: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作为消耗大量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产业,它如何能符合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同时又满足国民经济又快又快好的发展需要,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达到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与生态谐调,营造绿色建筑,创造花园式施工环境----这就是绿色施工。下文就绿色施工的概念以及技术应用作简要分析。
1.绿色施工概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这就是要求我们从业人员,特别是现场管理人员,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对绿色施工***策与技术进行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设备,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丰收。
2.前期策划
1、在工程施工前期,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作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确定绿色施工专门的管理及监督人员。
3、技术措施
3.1节能措施
1、对全员进行节能教育,提高节能意识。做到“人走灯灭”,对生活区空调统一时间开关,提高运行效率。
2、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对机械设备定期保养、检验及时保修。单相设备接入三相系统时应保证三相平衡。
3、设定生产、生活区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计量分析进行纠正。合理安排工序,流水作业,减少作业面机械量;使用先进工艺以减少能耗。合理布置施工照明,对大功率机械用完关闭,避免长时间空载。
4、设定节能指标,建立奖罚制度,对班组奖优罚劣。
3.2节地措施
1、现场临时加工棚、材料堆场、仓库、办公生活设施等,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高峰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最低使用面积,尽可能布置合理、紧凑,不留废弃地及死角。
2、对基坑开挖的方案、工艺,使用机械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土方开挖及回填量,减少原土扰动,以便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3节水措施
1、对生活与施工用水确定用水指标,将节水定额签入劳务分包合同,进行计量考核。
2、现场建立雨水或再利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用于现场降尘、绿化等。
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如砼薄膜养护或用喷雾养护,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砼。
4、现场供水管网布置合理,路线简捷,使用合格用水器具防止跑、冒、滴、漏。
3.4节材措施
1、临时设施均采用可周转、阻燃的活动板房,现场加工棚、楼梯洞口防护格栅、升降机门等均用工具式结构,可重复使用;废旧模板用于成品梭角保护,使用指接机,提高木方使用率。使用废旧钢筋焊接马凳,废旧模板制作洞口防护盖板,砂浆散料制作预制块硬化现场场地。使用剩余砼预制门、窗、等过梁,变废为宝,减少能耗。
2、采用三级钢筋等高效、新型材料,节约钢材用量,现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3、现场材料堆码有序,存储得当,防止损坏,避免和减少二次转运,减少消耗。
4、推广使用直螺纹连接等新技术,采用全钢化支撑体系等新工艺,减少木材使用。
3.5环境保护措施
3.5.1扬尘控制
1、施工现场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主要道路一般采用10cm厚C20砼,非主要道路可采用其它硬化措施,如铺预制块,植草砖等。的场地可采用绿化或铺碎石等固化。每天安排专人对生产、生活区进行清扫,洒水。
2、土方、石灰和施工垃圾清运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装置,特别是雨雪天气。车辆要有出门单,责任到人,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污染场外道路。冲洗水为收集雨水等,如用市***水,必须设沉滤池等循环系统使用。
3.5.2有害气体控制
1、 提倡绿色交通,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尽量乘坐公共交通、班车上下班满员承载进出现场。
2、所有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都要与责任单位签署环保协议,所有车辆必须为排放达标车辆,不达标的车辆禁止进入现场。项目经理部派专人定期检查车辆手续,必要时监督车辆验证。
3、现场备用发电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使用的机械完好,工作正常,尾气排放量达到标准。
4、工程现场禁止焚烧各类废弃物,建筑材料进场后进行检查并按照规定进行复检,质量达到合格的材料才允许用到工程上;
5、工程用防水设计采用卷材SBS及单组分聚氨酯,禁止使用沥青及煤焦油类卷材或防腐材料;
3.5.3噪音与振动控制
1、所有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
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较少夜间施工。
3、塔吊选用国内先进的多级变挡式塔吊,运行噪音较小。
4、在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搭设隔音棚。
5、混凝土浇筑尽力赶在白天进行,振捣设备选择低噪声产品,砼泵采用隔音布遮盖,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
6、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7、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清理维修模板时禁止猛烈敲打。
3.5.4光污染控制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较少夜间施工,遇砼浇筑需要连续作业时,调整灯光照射方向使之背离居民区方向;
2、焊接部位设置挡光棚,防止强光外射对工地周围区域造成影响。遮光棚采用钢管扣件、防火帆布搭设,可拆卸周转使用。
3.5.5水污染控制
1、现场污水严格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进行排放。
2、实现现场雨、污水分流处理,不得混合排放。现场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3、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有组织排入排放井内,可利作雨水降尘及冲洗车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现场周边的市***雨水井。
4、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下方设置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污水管道,每月一次对化粪池进行消毒处理。
5、施工现场试验室产生的养护用水通过现场污水管线,经沉淀排到市***管线,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乱流现象。
6、工地食堂设隔油池,每天清扫、清洗,每周一次清理。
7、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 油品和化学品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3.5.6土壤保护控制
1、保护地表环境,加强覆盖,固化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流失。
2、防止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污染土壤。
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5.7建筑垃圾控制
1、对建筑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分类处理。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3、在对废弃物处理时按“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置。
3.5.8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业主、监理及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4、结束语
施工技术应用篇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在一个巨大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我国的传统行业的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传递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几个方面,其主要研究对象与重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十分重要的。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普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有着极大的优势。
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企业的生产运作中的现代社会,建筑施工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在经济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需求。其传统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口头、纸质等形式对信息进行传递与交流。在建筑项目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更为频繁、施工质量要求加大的前提下,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都大大增加。另外,使用纸质形式对信息进行传递或在进行书面通知时,时常会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而降低管理效率。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且以健康的势态发展就需要实施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与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实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能够像单位管理层提供丰富的市场资料与数据,能够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做出最优的选择。(2)信息技术能够在大型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实现对复杂数据与信息量的良好控制。(3)信息技术能够通过构建合理的施工组织模式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施工不合理现象,而采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就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处理有关问题,从而避免施工缺陷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或建筑材料浪费等现象。(4)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对施工技术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有效的缩短工程的建设施工期限。据有关数据显示,实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提高18%以上的施工速度。(5)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提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准,以便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建筑施工实践技术管理中融入信息技术科学策略
融入信息技术, 促进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的持续提升
施工单位的实践发展与成长离不开高素质施工管理人员的支持配合,因此人的因素不容忽视,在建筑工程全面开展施工之前,各层级管理人员应树立科学管理理念,秉承科学发展观,永葆先进性,针对建筑项目工程的现实特征与建设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方案措施,全面融入适宜的信息技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可科学融入信息技术开展施工管理人员综合培训,借助企业网站定期学习内容、讲座安排,结合网络分散学习、集中学习模式,双管齐下,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令其全面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科学应用现代化管理工具、软件提升施工管理效率。2.2融入信息技术, 开展信息化合同管理与材料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工程合同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可令合同归档、建档、变更及分类更加全面细致,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合同管理中融入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合同模块,充分满足大规模日常管理实践工作需求。同时应科学配备制作、查询、监控合同与冲突检查各项功能,构建信息化合同管理体系,掌握工程合同状况,令工程施工进度、建设安排科学有序,紧凑开展,高效进行。无论建筑工程规模大小,其均会包含较多关键信息,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倘若管理不善,将会令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建筑施工材料管理中应科学融入信息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设备清单、表格形式等主体材料及设备应借助信息技术制定科学采购方案。
伴随建筑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充,施工项目涉及的管理环节越来越多,涵盖标准审核、进度安排、变更设计***纸等,包含了众多信息量。倘若建筑施工单位片面应用传输纸质文件方式,则会令项目信息的横向交流及实时纵向沟通增添较多冗余环节,进而令信息误差率全面提升,令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营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为杜绝该类不良现象,建筑单位应科学融入信息技术,基于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技术管理共享平台与自动化办公系统,令复杂的信息传递环节实现真正简化,并令纸质文件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实践管理进程中退出,令共享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优质的施工管理工具。再者建筑施工单位还应持续扩充应用网络职能,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展网络采购、网上招标、网络视频会议与共享资料网络查询,全面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促进建筑施工单位真正实现信息化发展。
结语
施工技术应用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施工技术;企业管理
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与其他行业相比更显特殊,管理起来也更为复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量极大。而要对这些复杂的人力、物力进行统一的管理,则需要经过详细的统计,还必须进行严格的筹划,这是极其苦难的,靠传统的管理手段想要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合理规划也是有难度的;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且管理部门繁多。建筑施工企业要完成一个建筑物的建设,需要有专门的原料采购部门、要有专门的工程检验部门、要有统一的工程筹划部门,还要有工程的安全监理部门等等,这些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非常宽泛。但建筑施工需要各个部门间需要进行合理地分工合作,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也比较繁多,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则要对实现对这些许许多多信息的统一管理,是极为复杂的。
二、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施工企业的传统管理多以口头传达和书面通知来实现,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难度的增加,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增多,以及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等,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变的更为复杂。传统的口头表达等方式无法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就会造成各部门合作的失调等。另外,靠书面通知等进行的管理会导致各部门间信息传递的滞后,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由此可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三、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1.信息技术认知度和应用程度较弱
首先,由于我国刚刚实行企业技术信息化不久,许多企业正处于初步信息化内部建设过程中,许多部门由于没有及时更换新时期模式,仍然在以传统办公模式为主进行日常工作,导致各个部门的工作交接产生一定困难,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等,无法及时将信息化技术引用到工作中,导致竞争力下降,处于落后形势;第三,许多建筑企业领导部门对于内部一些部门不够重视,因此这些部门的信息化技术更替无法快速完成,并对其他部门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综合信息技能水平掌握程度较弱
有些建筑企业认为只要将办公形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电子计算机形式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够体现企业的现代化气息。但单纯地将工作形式转换为电脑软件,只能够起到加快工作进度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全面信息化的形式,对于综合信息化技能只了解了浅表知识而已。这种办公形式无法真正做到分析施工方案以及综合处理建筑施工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企业建筑施工工程现代化、科技化建设目标。
3.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为低下
首先,有些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水平较为低下,缺少相关技能和施工经验,导致建筑企业内部整体专业水平无法提高;其次,许多员工虽然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大多都是工龄较大的员工,对于信息化技术相关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或者只到达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利用信息化技术完成施工工程,使得信息技术无法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效率有所降低。
4.施工技术不够先进,整体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受到自身规模、资金以及人员的条件因素限制,仍然无法将先进化程度较高的信息技术吸引到建筑工程中来,一是成本不够,二是无法进行完善管理和实施;而有些小型企业虽引进了先进技术,但由于技术运用时依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施工和管理,无法将技术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不能实现先进化效果,致使企业整体施工水平依然比较落后。
四、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1.加强施工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进行引进信息化技术,认识到自身优势和缺陷对信息化技术的实施和管理建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要求相关部门严格遵守并实施;其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采用企业内部全员参与的方式,员工们以纸条或邮件的形式写下自己建议和意见,领导部门和管理部门根据员工提出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整合,将完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添加到制度中去,不仅能够以集思广益地形式提高管理制度的严谨性和全面性,更提高员工和建筑施工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2.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
首先,企业领导部门应该提高对内部所有部门的这整体重视,全面引进先进化科学信息技术,将所有部门的工作形式转换为信息化,真正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其次,深入了解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和具体操作范围,提高企业整体科技化建设,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科技化发展,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帮助,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3.全面提升施工队伍整体信息专业水平
首先,对建筑企业施工人员进行招聘时,需要选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并优先选择工作经验相对来说较为丰富的人才,提高建筑部门整体专业水准;其次,定期对建筑部门内部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最新技术理论的培训指导,并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课程,对不同程度的人员要进行不同的培训,确保在短期内提高企业整体化水平;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网络平台,使员工在休息时或在工作中遇到技术瓶颈时能够快速寻找到解决办法,在促进员工们使用信息技术模式交流时提高人员信息技术掌握程度水平。
4.加大建筑施工软件技术开发力度
首先,国家和各地***府应加强对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视,加大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力度,并加快研发新型施工项目信息化技术软件的开发,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科技水准,增加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其次,企业内部应成立科研小组,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现有的为信息化技术理论,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研发符合自身企业和其他企业现状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应用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施工;施工技术
中***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自身规模的膨胀更加猛烈,内外空间网络关联异常复杂。目前建筑环境有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通过城市环境,建立和保持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良性生态循环是人类的一个课题;另一方面,建筑环境在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条件的同时,消耗了大量能源.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全球能源紧缺、地球温室效应日渐显著的严峻形势下,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是人类的又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我国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现状、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1. 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比起来,我国新型节能施工技术工作起步较晚,成熟的应用技术还未大面积推广开来。全社会尚未将建筑节能工作放到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民众甚至有些领导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总体来说,由于对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晚,再加上目前新兴节能技术的成本较高,其大范围的落实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整体效果不够理想。尽管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发达因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相关建筑节能标准中技术指标的差距、单位建筑面积耗器量的差距,及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方面的差距。
2. 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能源是国内经济继续发展的根本,这与日益严峻的能源枯竭,尤其是很多诸如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窘境形成了巨大的矛盾,阻碍着社会进步。所以,实施并推广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不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而且也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是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的综合先进技术。其节能技术的实施不仅涉及电子信息、机电设备、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学等众多领域、学科,而且还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经济技术等存在着不可分开的关系。
(3)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重点强调了对于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光能、 太阳能、 风能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节约或者降低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
3. 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目前,可以把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分为3个领域。其一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例如减少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应用,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效能;其二是空调能效控制技术;其三是可再生能源利用。
3.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中,墙体所占比例最大,墙体的保温隔热功能如何,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节能水平。所以墙体的保温处理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外墙保温既在墙体的外表面固定保温材料,这种技术在我国已经很成熟,是我国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材料——膨胀聚苯板(表1),其利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有机结合,对外墙进行负面保护,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克服了传统材料的缺点,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表1 膨胀聚苯板性能分析
3.2 空调能效控制技术
在空调能效控制中,冷热环境调节系统占建筑用能系统的绝大部分,所以冷热环境调节系统将是我们最关心的一部分。下面介绍2种最新的冷热环境调节技术。
(1)“免费供冷”技术
“免费供冷”是巧妙利用外界环境温度,在不启动压缩机的情况下进行供冷的一种方式。适用于秋冬季仍需要供冷的项目,并且冷却水温度低于冷冻水温度,如宾馆和办公楼的内区在秋冬季需供冷;商场、大型超市在秋冬季需局部供冷;工业生产过程需四季供冷等。
(2)变风量空调技术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或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排风、送风、回风管道、变风量空调箱、房间温控器等组成。目前。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类型主要有节流型、风机动力型、双风道型、诱导性和旁通型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特点。节能:据模拟测算,当风量减少到80%时,风机耗能将减少到51%;当风量减少到50%时,风机耗能将减少到15%。全年空调符合率为60%,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静压控制)可节约风机动力耗能78%;新风作能源:相对于风机盘管系统,能大幅减少制冷剂的能耗,亦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无冷凝水滴漏等问题:该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冷水管路不经过吊顶空间,避免了风机盘管系统中冷凝水滴漏和污染吊顶的问题;在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情况下,空调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可减少10%~30%;不会发生过冷或过热现象;配以合理的自动控制,空调制冷机也可只按实际负荷需要运行,降低能耗和运行费用等。
3.3 可再生能源利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物的设计方面更加注重的是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这里的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水电能等等,是绿色无污染的。因为电力缺口这个现状,水电能不适宜广泛过多的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太高,不符合经济的条件,因此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上,这有效地节约了资源,满足了用户对热水的需求。地热能源具有低成本、无污染等优点,正逐渐被重视并应用于生活中。地热资源比较清洁而且廉价,使用地源热泵可以将地壳深层的热水抽提上来,这样可以在冬季进行采暖。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耗竭,绿色能源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当中。
结束语
总之,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不断开发新技术,使得建筑节能工作要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不断提高建筑用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居住热舒适条件,促进城乡建设、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现行主要措施[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2)
[2] 白春永.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工程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5)
[3] 陈其沓.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探讨[J]. 四川建材. 2010(02)
[4] 姜春明.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施工技术应用篇10
关键词:流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中***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将流水施工技术使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中去,这不仅仅符合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点,也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消费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流水施工技术能够合理的将整个建筑工程划分为若干部分,并遵照工序,合理的开展施工管理和控制,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实现是经济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一、流水施工技术的概况
1.1流水施工技术的含义
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可以站在统计学的角度去审视建筑施工,其基本原理是将整个施工流程合理的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充分考虑建筑的特点,建筑人员,建筑要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有序,合理,健康发展。相对于流水线作业来讲,其所不同的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对象是作业者。
1.2流水施工技术的流程
结合上述流水施工技术的含义,我们可以将流水施工技术的流程归为以下几个环节:其一,仔细研究建筑工程的资料,保证对于建筑工程做到深刻全面的了解;其二,遵循建筑工程的特点,实现对于整个流程的合理划分;其三,结合流水施工技术,开展各项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想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详细来讲,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资源使用:一方面,优化人力资源,结合工人的技能和素质特点,形成全新的团队,保证其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合作协同效应;另外一方面,合理分配建筑机械设备,保证其处于合理的使用状态的同时,保证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1.3流水施工技术的优势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会对于建筑工程的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建筑施工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若干环节分组开展的形式去进行施工操作,实现了人员,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有利于建筑工程劳动效率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的劳动组织形式,流水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各个流程,工序的管理和控制,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其三, 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降低,流水施工技术往往可以使得施工保持较强的连续性,保证彼此环节之间的衔接,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以降低;其四,有利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流水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流水施工技术的开展,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制定对应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从而保证其有效的运用到工程中去。详细来讲:
2.1明确流水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对象
我们知道,在流水施工管理技术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必要的施工项目排除到施工方案中去。这是因为部分建筑项目对于工程的时间,空间要求不强,如果将其加入到施工方案中去,势必影响到工程进度,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是不符合流水施工管理的基本理念的。由此,我们需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排查建筑项目中影响力不大的分段项目。其次,严格遵循施工的详细要求,制定流水施工的详细流程表。不同的工程需求,其流水施工进度控制的方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建筑工程要求中提出要进行进度控制,我们就要积极应用流水施工管理技术。从实践中来看,很多的建筑工程工期都是比较紧张的,应该结合业主的详细要求,将施工项目合理的划分为详细的计划,保证各项工序的合理开展,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的需求。
2.2合理选择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方式
对于流水施工技术来讲,流水施工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对于常见的施工基本方式有所了解,掌握其原理,优势,应用范围,从而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流水施工基本方式。其一,全等节拍流水施工,也就是说各个工序在流水节拍上是一致的,步距和节拍是同等的。由此,其在特点上表现为:专业施工队伍不会出现间歇的施工作业现象;施工队伍数量和施工过程数量是一致的。开展此项技术的步骤为:界定施工起点流行,设置施工段-实现过程分解,保证施工的顺序-界定流水节拍-确定流水步距-确定工期实践。其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如果出现了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是一致的,但是不同施工过程的施工段上的节拍存在最大公约数,为了保证流水施工速度,可以以最大公约数去界定施工专业工作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短的成倍施工方案。其开展的步骤为:界定施工起点流向,实现施工段划分-分解施工过程,界定施工顺序-界定各个流水节拍-确定流水步距-确定队伍数和工期。其三,如果施工实践中的各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是不同的,工作队伍的工作效率是不一致的,将会导致流水节拍的不一致性。对此我们就有必要开展分别流水施工。其工序流水节拍是不同的,流水步距不一致。
2.3正确启动流水技术的建筑施工方案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使得我们了解到了如何实现流水技术在施工方案中的应用,我们就可以开展施工段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流程短的划分工作。至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其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施工过程的划分,就是将整个过程,以时间为尺度去实现划分;施工段的划分,就是将建筑物在平面上分为若干个单独的施工区域,然后组织不同的专业施工班组在各个区段上进行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注重施工段的合理划分,需要结合施工工程的特点和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划分工作。其需要遵循的原则为:首先,尊重建筑的完整性,保证其在建筑结构接线上的段数确定工作;其次,尊重工序阶段的时间空间预留,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最后,保证建筑施工的高效性和连续性,使得每层的施工段数量大于施工过程总数量。
2.4确保施工段划分的合理性
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根据土建工程的具有施工对象来确定相关的措施,尤其是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施工段的划分,划分施工段要做到因地制宜,确保施工段的划分的合理性。但所有施工段的划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整体性,依照建筑机构的接线来确定施工段的数目,因为施工段过多会导致施工队在交接过程中出现重合现象,导致工期延长,施工段太少则会浪费工作面,浪费人力资源。二、施工段留足空间,保证施工对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还将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对于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探析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2] 周剑萍.论强夯法加固地基在建筑施工中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