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民众的英雄崇拜心理从古就有,而且至今犹存。我们在不少历史传说、名著、武侠小说中都能找到英雄的影子,而且英雄的属性无非正直正义。他们身上赋予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理想化的期盼,是民众甚至是民族的精神道德支柱。人们崇拜英雄,因为英雄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希望。那么人们对英雄崇拜的根源是什么,人们为何会产生这种心理呢?
关键词:英雄时代 英雄崇拜 英雄主义
中***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398-01
《美国队长》、《蜘蛛侠》、《蝙蝠侠》、《变形金刚》等美国大片的不断问世,给世界带来了一股西方科幻大片热。然而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在这些影片中充斥着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英雄崇拜,最后的反叛角色一定是被主角打败,那些也流血出力的配角却只能当配角,人们私下里聊天的内容也是随着主角展开。当然西方的一些大片存在着一定的救世主观念,当然这些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暂且不提这些。只是无论哪个国家都会有英雄崇拜的现象出现,这样的心理根源又是什么值得我们去考究。以中国为例,不同时代对英雄有着不同的解释,如果我们对着一部中华民族史认真地做一次追本朔源的回顾也许会理解一些。
“五帝时代”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时代”,因为在这时我们的祖先为了本部落的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斗争、在和周围民族斗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古人说: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瑞项能修之,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我们民族的“英雄崇拜情结”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再有,这时的英雄都是些对本氏族有突出贡献的人,他们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英雄,而只是劳动能者。在中国,有一种现象,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史实加以神圣化,如《演孔***》所见的孔子的出生神话说:“孔子毋征在,游于大泽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已,往梦交,语曰女***必产于空桑之中。”这将孔子的出生神话,为其披上了神话的外衣以此觉得其神圣。“英雄时代”的最后一位氏族领袖,治水的英雄大禹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当华夏民族面临黄河这条桀骜不驯的巨龙疯狂肆虐时,大禹毅然率领全体民众劈波斩浪。治水的成功使大禹成为声名远播的大英雄,在人们心中大禹是个有着超凡智慧和力量的超人。但就在大家陶醉于对英雄的欢呼和膜拜的狂热气氛之中,英雄的形象被有意无意地放大,夸张,扭曲。 女娲补天造人、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神话中登场的很多人物经常是人类在意识与无意识还没有清楚划分的时候所产生的人类情念――怨恨、敬畏、救济。当人类意识发达,个体成长进入历史时代以后,神话表面上是消失了,可其所具有的潜意识心性依然潜藏在文化社会底边的深层之中。他们是民族眼中的英雄,因为他们的行为给大家带来了好处。可这些人并不存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由一场宇宙爆炸开始,我们是由细胞***而来并非女娲创造......而我们之所以还要口口相传这些传说,是因为精神活动需要载体。他们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样,我们起源于他们,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活动支柱。
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崩塌,渐渐成为统一整体,人们在满足于物质需求时也要求精神享受。这个社会依旧需要英雄人物。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至高峰,而英雄传奇小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国民众英雄崇拜心理的变化影响着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方向,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又反哺、影响中国民众的英雄崇拜心理。《水浒传》创造了一大批典型的草莽英雄如:鲁智深、武松、李逵等。由于他们不受一些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具有最强烈的反抗精神,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典型的草莽英雄形象成为了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民众的救星。为了满足民族的英雄崇拜心理,迎合统治阶级,将门英雄,民族英雄顺势而生,如杨家将,岳飞。他们侠肝义胆,赤胆忠诚,忠诚爱国。同样,战争小说也是英雄云集之所在。从中国古今战争小说看,几乎没有一部作品不塑造英雄形象。因此,民族崇拜英雄,很多时候是崇拜小说中的英雄。这些英雄可以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达到民众的一定的理想高度。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罗贯中简直就把他写成了神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他只动动脑子就能打胜仗,而靠体力、费兵卒的是刘备、关羽、张飞。所以在智慧的战争领域里,诸葛亮是英雄。其实在现在社会,这个现象也十分普遍,大家总是关注第一,而第二却很少关注。拿了奥运金牌的人一夜成名的事是不稀奇的,媒体、广告、赞助接踵而至,而拿了银牌或铜牌的人却沉默于大海之中。这种“金牌崇拜”的通病盛行于世。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深刻地侵染着各种意识领域,华夏英雄崇拜的核心标准是凌驾于智慧、勇力之上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所以,中国古代战争小说判别英雄的标准尊奉的是道德为上的原则,如果达不到这个原则,那就不是真君子。简而言之,为君者,要以“民为邦本”,为臣者须“忠君报国”。
其实每一个所被认为是英雄的人都是普通人,但人们往往将他们装饰成完美无瑕的、高大的、伟岸的人物形象。他们只是民众理想上和心理上的完美人性的寄托和向往。这种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往往最后都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支柱或精神信仰,从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英雄是榜样和准则,是我们大众精神的一个主流方向,没了精神寄托,社会体系会面临着崩散的危险。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国家开始十分重视文化精神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为什么大力建设孔子学院,为什么在发展物质社会经济社会的同时依旧大力抓精神道德,为什么“八荣八耻”也流传了这么久,为什么要设立***日。其实无论什么时代,什么事件,我们都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看待事物的发展,我们对待英雄崇拜也应辩证地对待,而不是盲目追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谈英雄崇拜的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