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化教学10篇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开始利用信息化的工具进行工作和学习,不仅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地提高。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相关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本文对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调查,结论如下: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知识现状

信息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文化基础知识和信息理论知识,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两方面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文化基础知识现状,信息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和掌握信息的能力,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小学数学教师都能够从网络上进行文件和***片的***,了解基本的获取知识的途径;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理论知识现状,本文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理解信息理论知识的内容,然而不会经常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小学数学教师信息能力的现状

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是指,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具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本文调查的小学数学教师信息能力的现状如下:第一,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和扫描仪等硬件设备进行教学,并且能够熟悉地使用;只有少部分的教师仅仅了解如何使用,还没有达到熟练的地步;第二,信息与课程内容整合的能力,这一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使用的课件都是从网络中直接***的,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教师是直接复制学校中其他教师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教师是自己制作的课件。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门应该鼓励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提高了教师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方便地获取各类信息;而且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门需要出台相关的***策,更好地鼓励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高。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门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内容,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考核,使得教师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第二,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为其他教师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能够建立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第三,***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得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二)加强小学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和氛围的培养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2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

中***分类号:G645

1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高等学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信息技术,并与教学很好地整合,但目前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高校信息技术应用仍运行在传统教学的轨道上,其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上,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在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在教学媒体上,仍然是离不开传统的那种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在教学评价上,仍然是以记忆、理解、判断、综合及简单应用书本知识为标准,计算机考核评价系统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

2 信息素养的构成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我把信息素养归纳为“6A(Ability)”:

(1)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高效地对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的能力;

(2)分析信息的能力,包括熟练地对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的能力;

(3)评价信息的能力,包括明确地对信息的评判和认定能力;

(4)加工信息的能力,包括有效地对信息的排序与检索、组织与表达、存储与变换的能力;

(5)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输出信息的能力,包括自主地对信息、传送、转化和控制能力。

此外,还应包括认识信息的能力,能认识到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性,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敏感度的能力;遵守信息道德,对信息安全常识有所了解,并能积极维护信息安全。

3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具体地说,高校教师应具备如下“6个6”(即6大方面,每个有6小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3.1 了解基本知识――6方面的基本知识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属于应知方面的能力,包括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内涵,教育技术(包括网络)的教学、学习、传播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媒体及其发展等等;

(2)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属于应知应会方面的能力;

(3)教学设计基本知识:属于应知应会方面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的作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等等;

(4)软件开发基本知识:属于应知应会方面的能力,包括数字文化、视听、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艺术基础知识,以及软件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等等。这是制作具有较高技术性、艺术性教学课件的基本保证;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知识:属于应知应会方面的能力;

(6)网络教学基本知识:属于应知应会方面的能力。

3.2 掌握基本技能――掌握6方面的基本技能

(1)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师应熟悉了解这些常规教育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熟练掌握这些常规教育媒体的操作方法。

(2)信息技术的基本利用技能:能够将信息技术熟练、准确、快捷地运用到教学中。

(3)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能够将各种教学课件与课堂教学真正地整合起来,而不是“两张皮”。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很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通过整合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从而促进课程体制的转型和变革。

(5)教学设备简单故障的排除能力:能对使用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及时排除。

(6)多媒体教室使用上的驾驭能力:熟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并正确操作和使用。

3.3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调查

我们曾先后20多人次走访了北京、上海、广东和本省的近20所高校,并对文、理、工、农、医等不同学科的120位教师和1338位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通过广泛调查,我们了解了高校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了解到教师常使用哪些手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了哪些教学软件,各类学科分别适用哪些教学手段;了解到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熟练掌握程度和操作技术能力;了解到教师、学生对学校在教育技术方面的投入和教学环境建设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告诉我们,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和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还不够了解,有的学校的文科教师只有13%基本了解;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种类单一,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59%以上是使用PowerPoint教学,有的学校甚至达到94%,且以文字为主,效果一般;教学软件主要是教师自制,技术、艺术方面都急需提高;教师要求学校举办教育技术培训班的呼声较高。

学生对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反映是最直接,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软件的表现力比较一般,有的学校的学生认为“不好”的占46%;教师对媒体的驾驭能力不强,包括运用媒体能力、操作媒体能力、排除故障能力;教师使用媒体教学的作用一般,有的学校高达65%的学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有的学校有30%的学生认为没有提高教学质量。

4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策略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旨在通过现代教育思想、信息素养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和优秀教案的示范研讨,使教师了解信息素养基本知识,提高现代教育思想意识,掌握信息素养基本技能,熟悉信息素养应用方法,增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信息素养和能力,使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使高等学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话教育研究,2001(2):9-14.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3

关键词: 教师信息化教学 教学能力 建设研究

为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要求,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负责机构各自为***、内容体系不协调、不衔接,甚至相互重叠、信息化教学能力价值取向严重偏向、资源配置缺乏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推行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职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一体化,通盘整合考虑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一体化发展,形成并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终身发展体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符合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动态的、实践的、系统的。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动态的

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需要教师的不断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介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的教学技术,更具有发展的时代性。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是动态的、变化的、不确定的,但也是有指向的。教师必须适应这种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要求,相应地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在信息化社会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素质、追求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习、工作和实践中,信息化教学能力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状态。动态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教学实践和协作教学等,直接的动力源泉来自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自主性,需要教师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系统的

“中医治人,以人为本,以病为标;西医治病,以病为本,以人为标。”因此,中医学也常常被人们称为“不是治病的医学,而是治人的医学,中医治人,其病自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绝非是“哪儿有病医哪儿”,也绝非是简单的“查缺补漏”,应该是“源头活水”。

首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职前教师的知识技能学习,也不能单一地依靠在职参与的一些能力发展项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结构要求,又有其自身能力方面的素质要求,是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侧重。职前教师的能力发展,更加侧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模仿体验,在职教师的能力发展,更加侧重不同信息化教学情景的迁移融合和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职前能力发展和在职能力发展既有不同侧重,又有发展的一体化紧密衔接。

最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而是关乎学生的成长、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教育信息化也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内部成长,而是关乎个体外部的诸多关联要素。从教师个体成长到促进学生、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体现出了发展的系统性。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有指向的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有目的、有指向的过程。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知识结构看,寻求教师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是其归宿,而教师整体知识体系的发展指向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智慧的创造。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能力结构看,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归宿,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发展指向了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发展,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1.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微观层面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体现在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方面。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有助于人们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的理解。梳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人们认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在一定的系统中进行的,既有影响其发展的内部因素,又有影响其发展的外部原因。因此,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理清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个人影响因素和教师的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即教师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的考查。也有一些学者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开展了一些研究,如***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是从这一角度概括总结的。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影响因素罗列太细,会缺乏概括性与针对性;影响因素划分单一,又显得过于笼统,不便于深入研究。以上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对于我们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帮助。

(2)教师应用技术的影响因素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教师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很大关系,教学中技术发展的相关研究,直接影响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学中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考查,关注的角度都不尽相同。以往的研究也存在对新技术还没有研究清楚,新的技术又纷至沓来的状况。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即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教学中的新技术产生新时尚,使用一段时间后,这种新时尚又被淘汰,也就是说,新“时尚”意味着将来肯定被“淘汰”,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时尚—淘汰”的怪圈。

(3)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无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还是教师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其中有一些不同程度地涉及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阶段描述,我们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来自于教师个体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外部的因素,有来自于社会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学校的因素,还有来自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影响因素的表现不尽相同。

2.发展的策略选择

基于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的描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分析探讨,结合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统筹考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促进策略,可以从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微观策略三方面分析。其中,宏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中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方***,微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内部系统和直接条件。

(1)宏观策略

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也一样。虽然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并没有直接参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具体过程,但这些条件和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发展的进程。宏观层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主要是促进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策略,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策的保障、教育改革的引导、学校组织的支持,以及教师成长的动力。

(2)中观策略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也就是要有其促进发展的方***,这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促进策略的中观层面。在这一层面中,促进教师这一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职前培养、教学实践、在职培训、协作交流、自主学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观层面的促进策略,主要表现在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网络***相结合、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相结合等方面。

(3)微观策略

微观策略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系统和直接条件。信息化社会中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协作交流,是教师个体角度促进其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集中体现。微观层面的促进策略,集中体现在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积累、以教学实践为主的应用迁移、以协作教学为主的对话交流等方面。

参考文献:

[1]Ralph Fessler & Judith C.Christensen著.董丽敏,高耀明,等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6-38.

[2]Glatthorn,A,Teacher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Elsevier Science Ltd.,1995:135-138.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5):18-22.

[4]刘洁.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5-22.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4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能力 表现形式 教师

中***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拓展,教师能否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关键要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因此,从教学活动过程的实践出发,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活动按照时间先后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准备阶段、教学中的实施阶段、教学后的评价反思阶段。

1 教学前的准备阶段

在教学准备阶段,首先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利用网络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教学视频、经典案例等,根据教学需要分析、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其次,教师要掌握信息媒体和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技能。比如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要掌握文字编辑、***片编辑、***表制作、动画处理以及音效和视频的处理等技能;在创建学习网站时,要掌握文字、***片、动画、视频等收集、加工、整合等技能。然后,教师要掌握结合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要求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充分融合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过程中利用哪些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采用哪些信息媒体和信息平台展开教学,以及设计如何***进行案例学习和任务驱动的项目学习。

2 教学中的实施阶段

在教学实施阶段,首先教师要掌握信息媒介的实践操作技能。比如多媒体课件的播放,网络学习平台的各种操作技能。其次,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比如通过监控摄像头、网络互动平台记录、学生活动录像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实时监控,及时指导改正。然后,教师还要掌握信息化教学交流能力,主要是***与学生进行各种交流。比如课堂***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问题分析,以及各种技能训练。最后,教师还要掌握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各种信息媒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明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课堂***各种任务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操作技能。通过课后作业布置,使学生主动接触网络,自主进行信息化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3 教学后的评价反思阶段

教学活动结束后,首先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可以依据各种信息资源,做到客观公正。比如通过查看学生网络学习的记录,观看教室监控视频,评价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后网络主题研讨,作业网络提交批改,进一步直观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其次,教师要初步掌握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协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模式。信息化协作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和同事搭档一起探讨适合特定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后一起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共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然后,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教师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在网络上撰写教学日志进行教学得失的总结性反思。这样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不记名问卷调查,对授课班级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安排、教学步骤、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兴趣点等方面展开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进行理性反思和矫正。最后,教师要培养信息化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很快,教师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利用网络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加强与同事、学生、同行之间的网络互动,不断强化自身信息化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必须掌握完善的一种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未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教师应该根据日常教学活动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交流平台,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能力,持续发展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顺钰.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构建[J].高校科技,2012(34).

[2] 赵健,郭紹青.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

[3] 付忠勇,李斯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及误区[J].北京***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3).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5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师;数字化;校园环境;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使得中职教育呈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特点,这一举措是满足我国中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中职院校教师具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高,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很多教师仍是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中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严重阻碍。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找寻提升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众多中职院校的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对于信息的搜索能力较强,但是并没有树立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中职院校以往只是注重教师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中职教师教研能力培养也没有更多的关注,导致中职院校教研能力较差,教师自身具有的教学理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我国中职院校现阶段正在积极的进行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希望能够借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力量,促进中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保障人才培养可以满足现代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但是,因为中职教师自身具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于中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很多中职教师并没有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满足于现代所取得的教学成绩,仍是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课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只是局限在课本之内,教学活动开展没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中职院校对此不良情况必须要引起高度的反思,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升重视程度[1]。

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对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和改良。中职院校在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所以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计算机设备和优质的网络,是培养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中职院校需要设置多媒体教室,使得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网络是教师采集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现代教学评价的关键。中职院校需要聘请专业的网络维护工作人员,加强校园网络维护,使得校园网络可以长期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中。通过不断的加强中职信息化教学氛围建设,让中职教师受到感染,使得中职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中职院校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并且对教师传述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利用互联网络为教师搭建信息化教学交流平台,分享信息化教学经验,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制度进行完善。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中职院校必须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使得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呈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对于培养制度的建设需要考虑中职院校现阶段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个人头上,明确需要参与培训活动教师,并且确定教师培训考核时间。邀请外界专业的人员,对教师的培训成效进行考核,找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还需要依据考核结果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三)确定培养内容。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内容众多,其中包括教师的信息化获取能力,以及教师对于信息化课程的整合能力。具体指的是教师能够应用校园网络,以及中职院校现有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利用网络找寻众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成效进行分析[2]。

只有不断的提升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不断的加强中职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将中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具有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促进中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得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中职教育增加新的生命力,促使中职院校教学水平可以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6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侧重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关途径,即借鉴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网络教育论坛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再是无知者,渊博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权威地位以及话语权的资本。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并且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学科的知识与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知识的创造与开发,把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自身的最新研究过程与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并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整合等,达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相长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识以及自己经过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指导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教师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这又会激励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投人教育事业。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师在有组织的、系统培训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化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谋求自主培养、自主发展在当前来说会是一条很好的发展出路。当然对于不具备一定信息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师来说在开始时会是艰难的,但就像计算机不是全学会了才能开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使用计算机一样,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适合走“做中学”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具有终身学习和研究能力并自主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习得的性能,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在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反思范式”正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师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是应对能力发展艰难的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广泛采用的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是两种非常强调反思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对高校教师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网络教研是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目前高校教师如果能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网络教研密切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必将非常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发展。

1.两种教学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法指教师通过记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况、教学事件来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博客)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第二,通过合作研究,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第三,以叙事研究的方式表达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公开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都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在网络教研中可采用的技术形式

(1)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可以作为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电子记录本,可以随心所欲地、有详有略地自主记录教学中发生的教学故事、教学事件并进行教学反思。和传统纸质记录本相比高校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博客中的内容,比如增添、更新、分类、保存、备份、共享等。另外,教育博客依托网络技术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也是传统纸质记录本望尘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或群体开展合作研究。

(2)网络教育论坛。网络教育论坛可以帮助教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话题、专题,及时地展开讨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活动以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目前网络教育论坛形式非常多样,比如有的以***主题出现,有的分布在综合类教育网站中或在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中,有的由个人自发主持,有的由***组织机构主持,等等。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教育论坛参与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参与论坛的创立,成为论坛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的主要优势

(1)网络教研能更好地突破时空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随时进行教学研究。这种自由性、自主性对高校教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容易持续激发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7

一切探索似乎总是从现实的困境开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当我面临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时,感受到信息教育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且与其他学科整合得越来越深入。更积极地实施网络教学等,都旨在增强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索精神。

一、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最初的网络课可以说是失败的。当学生进入计算机房,我布置了这节课的任务后,就让他们利用网络,开始查找相关资料,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站,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其他方面,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一般都是输入关键字,然后找一些相关资料交差,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同时,几乎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那么网络教学逐步开展到今天,并且延伸到各个学科,数学、语文、生物、化学等都与信息技术相整合,那么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到底有什么想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几个班级做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依照得票率排列):

问题1:你觉得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收获最大的是?

(1)思想能力得到提高

(2)信息的判断分析能力加强

(3)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问题2:而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感到困难的是?

(1)信息筛选判断

(2)打字、网络技术

(3)协作能力

(4)阅读能力

(5)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3:你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问题是什么?

(1)学习知识效率低

(2)缺少教学交流气氛

(3)电脑操作能力要求太高

(4)组员差距太大,无法合作

(5)材料理解困难

在应用网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中,我们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水平,另一方面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我们在课堂上有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过于急迫地把答案塞给学生,学生缺少充分的时间作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难以真正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还有的时候表面上课堂活跃,有问有答,但学生那种快应反应有时只是表层思维的活跃,思考缺乏深度,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真正的思考能力。网上的讨论看上去进度很慢,但学生不必急于表达,而是注重怎样表达得更好,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当然也可以与口头讨论相结合,同时保证教学效率与思考的深度。

二、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如在学习“计算机安全与防护”这节课时,我就没有设计搜索计算机病毒概念这样宽泛的问题,而是创设某个情境,说明一台电脑的中毒特征,让学生根据特征来得出病毒的种类,再找出清除病毒的方法,这样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

2.可行性原则

设计的任务必须可行,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程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学习讨论能够完成任务。设计有线索清晰易懂的表格让学生填写,同时要有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建议,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这个章节的教学中,由于涉及的一些数学知识学生还并未学习到,所以我们设计的任务都是由浅入深、分层进行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主题或任务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网络通信这一环节中,每位学生对论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师生深入沟通交流,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以我参与制作的一个生物网络课件为例,这是一个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拓展型学习课程,课件内就列举了“鸟的多样性”的例子,我们在网络中可以搜索出很多不同种类鸟类的习性、外貌特征等***片、视频、动画,主动搜寻这些画面并观察结果,学生仿佛身处科学探索的前沿,激发了求知欲望,更好地发挥了学习主动性,达到了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的目的。

4.实用性原则

设计的主题或项目要结合其他学科和本专题网站,要与实际生活、生产及当前科研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这次在网站制作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假如每位同学都是一个旅游公司的宣传企划,要求对所在旅游公司新开发的一个旅游线路做实际的宣传,请大家完成一个宣传类的网站,学生能立刻身处角色中来规划分析网站栏目,极大增强了制作网站的兴趣。

三、信息化学习在不同时段的不同要求

1.当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时

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运用到自己的讲解中,这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最常用的形式,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教师不能一味追求漂亮的界面、炫丽的动画效果,应该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教师的教学意***有清晰的理解,从而作出快速的反应,利用计算机演示有灵活性的优点,所以要针对学生多做一些启发性的演示。

2.当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时

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机会,即使不是直接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现信息交流,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只需要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交流。但是有的同学会遇到打字速度不快,或是不知道怎么说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把学生两到三人为一组,讨论后在网络上发言,打字相对较快的同学做记录员,从而解决了输入问题,同时又发挥了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动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3.当信息作为辅助研究性学习时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是指依托网络条件,结合实验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一种自主创新学习方式,是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条有效途径。

利用研究性学习网站,可以让学生进行课题目录的自由选择,而在网站中,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参考书目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资源库,由校园网访问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网站,从中搜集有关的资料。

此外,还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确定研究课题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BBS的相应栏目请求帮助,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最后的课题网页,更可以成为学生展现自己成果的舞台,同时能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参考文献: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8

关键词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自我效能感 专业发展

中***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逐渐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必然要求教学信息化、教师信息化,因此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信息化教学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

1 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中提到:“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同时,组织数学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其中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职前培训是针对师范生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及Intel未来教育的培训课程,着重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职后培训是针对在职教师进行的相关培训,提倡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由此可见,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已经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 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2.1 外在因素

(1)社会影响。社会的***策以及国家对信息化教学的提倡度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成比例,在社会***策上,鼓励支持多媒体技术在学校的引进,同时给予技术指导。在提倡度上,加大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训,提倡将以往数学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合作型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进行多媒体教学。

(2)学校影响。学校物理环境是影响因素之一,在省市中学,由于多媒体设备完善,数学教师可以制作多样化的数学课件以减少不必要的板书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制作动态的变化效果,不仅形象有趣地展示了课堂内容,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一些乡镇学校,由于资金匮乏或者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够,多媒体教室安排不足,导致一些原本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意向的教师放弃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显得相对薄弱。

(3)教师之间的影响。教师之间的互相支持、资料共享、经验共享会给予数学教师积极的影响。同事之间互相研讨,将各自信息化教学中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经验不足的教师就会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

2.2 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对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方面。其中包括:(1)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强,教师会增加信息化教学的意愿。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反之一些教师因为信息化教学进行不顺利便对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没有信心,从而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教学。(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原动力,也是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必然要求。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研讨会、省市培训、专业进修等。通过螺旋式渐进学习过程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3 发展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通过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必要性的阐述我们了解到,发展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每一位老师的必修课。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1)国家和社会支持,包括完善多媒体设施、普及信息化教学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软件等是发展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础性设施。国家可为学校硬件环境的完善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免费为中小学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施以保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同时,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开发信息化教学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

(2)学校支持并为教师提供各种帮助。学校配备专业人员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如给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分享信息化教学心得,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学校有责任引导、组织学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开展教师间的信息化合作教学如信息化教学集体备课、集体讨论、集体教学研究等。充分的教学协作与交流,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经验共享。

(3)教师自身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数学教师需要形成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数学教师应积极关注相关信息,学习信息化教学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以提高自身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教师在各类学习、交流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课堂中,不仅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师需要信息化专业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都需要教师在信息化专业发展中实现。通过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思以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微课;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18-02

1 前言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实现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应对现阶段的信息化语文课堂。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将微课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打造优质、高效课堂,逐步改善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 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微课

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 所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其内涵界定在学术界众口不一,但是又可以简单归纳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实现教学设计、实施和监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许多在校的语文教师资历较老,尽管经验丰富,但提及信息化能力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新鲜的语文教师血液注入小学时,通常仅需要通过教师资格的选拔以及专业知识的笔试、面试和试讲,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考查减少,这也就导致小学在校语文教师信息化思维较低。为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的能力。

微课 所谓微课,就是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载体,将学科内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易考点进行重点阐述,并将例题、练习题和考试真题以及实验操作等以视频教学的形式呈现,从而将其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视频是主要的呈现d体;视频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以5~10分钟为宜;一节微课的重点在于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平日学生大都上的是40分钟或是45分钟一节的大课,调查表明,他们不可能一整节课都保持高注意力,通常在每节课中间保持上课的高效率。而微课设计时间短、内容精悍,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快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沉浸在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时,它又会迅速结束,给学生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有助于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

3 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微课,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可以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新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借助微课这一新兴事物,充分引导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监控,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传统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步骤、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设计。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和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微课的应用,促进教学设计的精细化。在微课程的录制过程中,需要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描述,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重组和再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互动学习机会。通过微课,有效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筛选,加深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微课设计也要脱离传统“辅助教师讲解”的设计思想,逐步形成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这些都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确保教学过程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计划、调整、检查、评价、控制、反馈,这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独特教学思维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知识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随着微课的应用,虽然视频短小,但是贵在“精”,重点关注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导入、讲授、总结、复习等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能够确保教学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正确评价,从而给予教师合理的反馈,对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矫正作用,实现教学活动的自我控制合理化。在微课环境下,通过互动式微课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监控,并准确掌握学生对于某个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微课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数据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掌握。如在每一节微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手中收集数据,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微课效果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信息化技术的锻炼中,即使是不具备信息化能力的教师,也能够逐渐养成信息化思维,形成信息化能力。因此,微课的应用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明显的助益。

4 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在课前准备方面,培训与激励并重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教师在课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小学语文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包括课标及教材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的选择、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的初步设计等。这些准备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做得系统化、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而且要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通过从选题、制作脚本的撰写到最终制作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如《爷爷和小树》一课,通过执教者前后两份教学案例对比,可以看出教师不仅从宏观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好的把握,使得教学设计整体逻辑性更强,而且在微观方面进行了调整,每一个小的知识点都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引出,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微观方面,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共同进行探讨,这样既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学习到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总结而来,这样的模式是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还要想好一定的鼓励方式。小学生和其他高年级学生不同,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教师如果在学习上对他们予以肯定,他们将备受鼓舞,会更加有学习的动力,从而更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教学《***放牛》,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方式,用多媒体向学生放映优秀的分角,让学生提前准备具有自己特色的分角色表演,可以自己找表演道具,等到上课的时候让他们自告奋勇,给大家表演。τ谠诜纸巧中表演较好的,应该事先准备好给他们鼓励的小本子或者小铅笔,以让他们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用心;对于表现不太好但勇敢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技术培训与实践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好的教学课堂不仅需要合理设计,更加需要现场生成。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应对的突发状况更多,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实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推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他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信息化课堂的顺利开展程度。为此,教师应该能够简单地维修处理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对于教学设备的使用目的、使用方式和时机都要准确把握,特别是对小学生,更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提升教学课堂的管理能力,以免引起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混乱。

为此,通过微课的应用,实现对不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合理利用,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利用能力。同时,通过微课的应用,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共同进行课堂实例的剖析与研讨,不仅对教师的课堂实施有帮助,而且能够围绕教学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5 结语

微课是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然能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的风潮。现阶段,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应用规模较小,大规模应用尚显得有些空白。通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对于改善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受教育机会不均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加大系统化、规模化微课资源开发,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麦海娟,麦海燕.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市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4):31-34.

[2]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5-26.

[3]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0.

[4]何克抗,余胜泉,吴娟,等.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8.

教师信息化教学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思想观念;教学方式

中***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15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97

就目前的大多数学校而言,信息化教学的程度基本能普及到每个学生,教室里有一体机,视频演示、电子课件教学等,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的观看教学,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课余的辅导也不需要教师在面对面的进行,打开视频就可以再次学习。教师的备课方式,也不是一本教参打拼天下,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信息化条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改变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可能做好事的。首先要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科学的定位,然后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年纪偏大的教师总认为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学习信息技术已经赶不上趟了,多少年都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参过来了,学不学一个样。他们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科学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信息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时代的潮流。不走进网络就不知道网络的丰富资源,只有走进广阔的网络世界,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的宽广。其实,我们的先人已经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了,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就是最好的解释。所以,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学优化的一面,全面改变自己的思想,积极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才是教学的出路所在。比如,讲“生活中的正负数”时,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利用网络,把气温的高低变化,经济的盈余亏损,家里的收入支出,学习的提高退步,体育比赛的得分失误,海拔的高出低于,目标的前进后退,这些在生活中表示方向、大小、状态、情形、发生、结果的,都可以形象快捷的在电脑视频上演示出来,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这就是网络教学的好处。两者进行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黯然失色,所以树立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二、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

记得信息化还不这么普及的时候,教师备课,一是靠的经验,二是靠书店里买的教学参考书,三是靠其他教师的传帮带。现在教师的备课,基本上靠的是网络资源,打开需要的网站,***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料。如我在备一年级数学“分类”一课时,想了很多的方法,也请教了执教多年的教师,他们的经验都是教法方面的,在信息技术方面没有一个涉及的。我就想,这可能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吧。后来我就想到了信息技术教学。通过上网查找,***了一些幻灯片,也***了几个视频,经过加工组合,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以备上课时用。

三、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十年前,大多数教师是一本教材,一根粉笔,一本教参,就能走进教室进行教学,因为那时候信息技术还没有普及到每个班级,学校就一个多媒体教室,根据安排表轮流使用。现在每个班级都安装了一体机,网也开通,教学十分的方便。例如,我在讲“角的大小”时,第一节课准备了一些实物,如扇面、量角器、自己折叠的***形,感觉非常充分了,在课堂上多次演示学生好像听的稀里糊涂,尤其是那些天生禀赋差的学生。反思后,我决定对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教学,准备了一些视频教学影像,第二天进行补教。当视频打开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了。1度的角是多大,30度、60度、90度是多大,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学生一看就懂。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学生想象不出到底是多大的角。第一节课我在黑板上演示时就发现一半的学生神情呆滞,现在视频显示,学生立马就明白了钝角的大小。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学生很容易理解成一条射线。通过视频的演示,非常清楚地看到周角的两条边是怎么回事。一节课下来,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已经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

四、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辅导方式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师信息化教学10篇

学习

讨论式教学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讨论式教学,内容包括实用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完整版。讨论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出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

学习

专业技术十三级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技术十三级,内容包括专业技术人员1-13级,事业编专业技术十三级。3、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pbl教学模式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pbl教学模式,内容包括pbl教学方法与经验,pbl医学教学模式案例。PBL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该问题的一些相关知识,从而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学习

绿色农业信息化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农业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2018农业绿色发展白皮书。一、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新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农业的产业化尤其是绿色农业的

学习

员工持股计划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持股计划,内容包括esop员工持股计划,东方盛虹员工持股计划。在早期,美国企业推行股份制,最重要的目的是增加资金的来源,以后股份制的功能逐渐扩大为加强管理和减少风险。60年代后,在美国的许多股份制企业中,鼓励员工持股已非

学习

教育制度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制度模板,内容包括教育制度对比类的模板示范,教育制度案例。现代学制主要有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和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两个部分构成。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双轨制双轨制是指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两者平行进行,并

学习

水利工程管理论文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工程管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毕业论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论文。1.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矿山、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2.涉及学科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质、气象、园

学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0篇,内容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管理平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总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体系,涵盖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领域,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特别提到的农村和农业发展重点工

学习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安全管理能力实操培训后总结,安全管理再培训个人总结。我市的境外安全管理培训,围绕服务企业、提高企业这一中心,重在解决企业不愿抓安全管理、不会抓安全管理这两大问题。培训内容设置上以省厅

学习

学校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经验交流8篇,教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10篇。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抓好备课组工作,深化课堂改革理念,充分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和学

学习

专科会计学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专科会计学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专科毕业论文模板,成人自考专科毕业论文模板。二、意义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和防范》的研究,提出高效的防范措施。使自己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能运

学习

店长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店长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店长工作总结的模板,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虽然经过这三个月时间的学习与工作,我已基本能***处理本岗位日常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但无论是在账务的处理上,还是在与同事的沟通上,都还须极大

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教学论文发表,计算机辅助课程小论文800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必须熟练掌握驾驭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启用

学习

地铁施工个人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地铁施工个人总结,内容包括地铁施工管理办法总结范文,地铁施工管理学习心得。一、穿越前盾构机的准备工作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尤其针对下穿建筑物必须保证微扰动的施工要求加强了刀盘刀具

学习

讨论式教学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讨论式教学,内容包括实用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完整版。讨论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作出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

学习

pbl教学模式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pbl教学模式,内容包括pbl教学方法与经验,pbl医学教学模式案例。PBL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该问题的一些相关知识,从而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学习

绿色农业信息化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农业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2018农业绿色发展白皮书。一、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新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农业的产业化尤其是绿色农业的

学习

找规律教学设计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找规律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七上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找规律教学设计案例。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形。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

学习

企业信息化意见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息化意见10篇,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实施一些想法,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提问。二、基本原则***府引导,企业为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实施。***府做好***策导向、宣传、鼓励和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着力营

学习

语文信息化教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信息化教学10篇,内容包括语文信息化教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案例。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撒播在这个土壤上”。可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充

学习

管理会计信息化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会计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管理会计信息化论文,管理会计信息化新闻。一般,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第一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学习

农业企业信息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企业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农业企业信息化升级方案,农业公司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1.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1融入性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