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10篇

管理创新篇1

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不竭动力。”而对于企业来讲,管理创新更是有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计。正常的企业都会经历“生长衰老死”的生命周期,当然有的企业也会发生“非正常死亡”的情况,由于天灾人祸导致“暴病而亡”。正像人的身体通过保健、锻炼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一样,企业也有一套规律性的策略和方法来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永葆青春。那么,为什么有的企业寿命很短,有的企业却“基业常青”,怎样才能使企业长寿呢?那就是管理创新。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适应技术、市场等外部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必须不断的创新和蜕变。

如何使企业长寿,管理创新至关重要。而把握管理创新首先应把握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管理趋势,那就是:

1 企业权益主体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

2 企业战略从竞争走向竞合(红海到蓝海战略)。

3企业组织从高层的科层组织到扁平化、虚拟化和网络化的组织。

4 企业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

5 企业经营管理范围从地域化到全球化。

6 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从工业化、大批量到信息化、个性化。

其次,近二十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1 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如下变化

①从单一、封闭的企业管理,转变为复杂、开放的市场经营。

②从以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价值形态为中心的经营。

③从应付***府评比“要我管”,转变为应对市场“我要管”,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加强管理。

④从一般化的提高竞争力,到从学习力、文化力、创造力高度打造本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以心为本。通过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的管理来建立学习型组织。

2企业经营者的变化。优秀厂长不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从厂长到企业家的转变需要实现如下几点

①从重战术到重战略,成为战略家。

②从重体力到重智力,成为思想家。

③从守成到创新,成为开拓者。

④从封闭到开放,成为整合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的活动家。

⑤从***企不分的企业官员转变为专家型的职业化经理人。

只要做到这些转变,优秀的厂长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管理创新篇2

近年来,***府有关部门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了规范,中电联本部也进一步加强了本部评比表彰项目管理。历年的评审工作均为成果创造单位与专家背对背评审的方式,专家只是通过审阅申报材料对成果进行评分,创造单位与评审专家缺少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对于成果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不能反馈到企业,不利于管理创新成果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改变这种情况,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提高管理创新成果质量,中电联对2014年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本身也进行了创新,首次采取面对面、答辩式的集中评审方式,目的是为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真正把高质量的管理成果评选出来,向全行业进行推广,切实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为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在启动2014年成果申报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专家库的组建工作。6月底,面向行业企业正式开始专家库组建工作。到8月底,专家库基本组建完成,共收录各电力集团公司推荐专家、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以及中电联本部等专家100多名,集中评审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毕。2014年最终参加评审的管理创新成果不足百项,为近年来最少的一次。即便如此,短时间内集中评审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为提高评审效率,按照申报成果专业分为三组同时进行评审。我们从专家库中精选出15名专家,每组5名,与各组成果专业分类基本对应。集中评审采取答辩式的形式,成果创造企业代表现场作10分钟成果汇报,评审专家进行提问和点评,并按照评审标准对成果打分,并现场公布了排名前列的成果,作为优秀成果的候选。尽管采用相同的评审标准,但不同小组的评审尺度仍然有所区别。为避免遗漏优秀成果,集中评审后,再次组织专家对部分成果进行了复评,最终确定了2014年各项成果获奖等次。在开展2014年度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优秀成果评审的同时,我们还启动了2010年以来的电力行业管理创新经典案例的评审工作。组织专家对2010年以来的部分获奖成果进行了再评审、再回顾,评审方式与2014年管理创新成果相同。实践证明,在新形势下,创新性开展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了中电联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搭建了企业管理的沟通交流平台,成果创造单位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互动沟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成果质量和成果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之间也借此机会相互进行了交流、学习和借鉴,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统一10分钟的汇报时间,对成果的归纳总结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个别华而不实的成果无法继续滥竽充数。评审过程透明、结果公平,受到了企业和专家的一致认同,对今后管理创新成果质量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标准

尽管2014年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但覆盖面仍然较广。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企业标准化、风险控制、企业战略管理、物资管理模式创新等等方面,一些管理成果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企业在多年来工作实践中对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和创造。2014年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从创新性(30%)、实践性(25%)、推广性(25%)、效益性(15%)和规范性(5%)这五个方面进行评审,取五位评审专家的平均分为每项成果最后得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管理创新成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真正提升企业管理。在制定评审标准时,特别注重了成果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管理创新成果必须体现出创新性,并且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实践检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经过短暂实践无法证明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中电联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全行业推广优秀管理成果和经验,以达到共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能够向全行业或同类企业大面积推广,也是判断一项成果优秀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效益,但并不是所有成果都能体现出直接的、明显的效益,因此在评审中效益性所占比重较低一些,但每一项管理创新成果对提升企业效益都发挥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2014年是首次采取面对面、答辩式的评审,由于启动时间较晚,评审标准制定略显仓促,还不能完全满足评审要求。下一步中电联将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建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标准,更好地推动管理创新成果质量提高。

三、结语

管理创新篇3

关键词:管理 组织 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方法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源。现代社会中,知识是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是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某个组织来说,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近年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国外一些大企业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人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一、 概念

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有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管理虽然是国外一些企业管理的实践成果,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很明显,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一个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要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我们知道,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管理观念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知识管理具有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仅仅是储存。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组织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被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时,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而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低。

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目标、策略等不难看出,对知识的选择、整理、分析、传递和使用,是对管理观念的有效创新,这种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能够便捷地为一个组织服务。它将各种有用的信息融合起来,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计算机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加工、细化,从而成为有利于组织、有利于整体、有利于个人的信息网,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便捷、准确地采用,这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初衷之所在,完全有别与以往的管理模式,那种被动、低效地接受信息,没有特意对信息加以处理和应用的落后模式显然已经应当予以摒弃。

当前,知识管理较多地运用与各国企业中,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但是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感受的这种管理观念的进步之处。无论我们干什么,在哪里工作,都无可避免地需要涉及知识管理,即便是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也需要对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这正应了那句古话:“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3]跃清.知识资本的测量与管理[EB/OL].省略/indexqkw.htm,2000-6-18

[4]魏蜀明.CKO:知识管理拍岸来[N].中国企业报,2000-06-13(3)

[5]杨杰.知识管理的策略[J].IT经理世界,2000,(2):48-50

管理创新篇4

关键词:管理会计;创新;发展

至近代社会,当公司生产经营制度取代家庭生产经营制度,并占据统治地位之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便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以合理的资本会计制度作为公司的管理标准,是资本主义企业存在最起码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在此阶段,会计在企业里的管理功能作用日益突出起来,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已经认识到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应关注企业内部

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多为等级制的组织形式,在这些组织中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从而产生近代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成本管理的及时、真实的信息,还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双向沟通系统,在企业内部的规划、控制、交流、激励、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几乎所有与管理会计有关的技术方法都出现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却似乎停步了。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采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大型企业获得成功,使得小型企业以其为范例,不再追求创新和改进。另一重要原因是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丧失。

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初期的情形是,管理会计信息完全依附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者而言,这些信息既缺乏时效,又过于笼统,对规划和控制而言更是被扭曲了。当此种情形被研究者揭示出来之后,立即在欧美的管理会计界引发了极大震动,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对传统的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反思,并按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革新,从而促成了管理会计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二、21世纪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

(一)管理会计创新

信息系统改进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无论是ABC、ABM、ABB还是综合平衡记分卡,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的管理本质,重视挖掘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管理内涵,从符合管理会计的应用角度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管理质量。如果仅仅依靠财务会计的那套对外财务报表/报告,以对外披露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取得以上成绩的。只有对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重新设计,形成以企业内外交易活动为中心的立体信息框架,即水平方向以对外报告为目的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纵深方向以对内部控制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在这个立体信息系统中,每一个交点都是一个企业控制的中心,其中财务会计重综合,管理会计重分析,两者互相促动,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运用的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使企业增进创立管理会计系统和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的意识。正如管理会计的创新只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手段,真正推动发展的还应当是来自企业管理的内在力量。(二)国内管理会计停滞的根源在于内外环境需求的脱节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点一直都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面对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产权不明晰的后果只能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混乱,人完全可以不把心思放在管理上,而独自追求特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就会一直居于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市场环境又迫切要求企业凭借经济效益立足于市场,尤其是要注重企业的长期生命力。很明显,后者依赖于企业的长期决策行为,而长期决策行为的正确与否在于信息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管理会计系统正是发挥这一作用的最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是今天许多企业的共识,而发展管理会计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企业管理者一直利用私有信息,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必须突破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统一两者的需求,企业才会有动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教育和实践方面的联系

目前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注欧美管理会计的发展,追踪欧美学者的足迹,总结好的做法,形成系统的评价,进而解释我国的实践活动,解决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另一类则推崇深入实践,总结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经验,从理论上挖掘共性,总结可推广的东西。

教育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发展的基地,又是实务会计人员的培养中心。笔者认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当既包括专业会计教育,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在职教育。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应当形成系统的课程体制,其中必须包括专门的实践介绍性的课程。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引进国外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做起。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除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会计意识,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外,还应加强其对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后续教育将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追随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手段。

(四)我国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的线索

1.建立管理会计决策系统的不同主线索:企业经营战术管理会计——企业经营战略会计线索;企业总厂/分厂管理会计——公司/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线索;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会计——企业综合成本管理会计线索。

2.企业经营管理前线实施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成本计划线索;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成本管理——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成本管理线索;ABC/ABM管理——活动标准管理线索;综合质量管理会计——质量成本计算线索。

3.流通领域企业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面向商品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面向产品、市场、顾客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线索;批发交易业管理会计——小型零售业管理会计线索。

4.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和实施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线索;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管理会计——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系统线索。

管理创新篇5

***曾在一次全国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又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

创新就是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根据人们的认识和需要,已形成了多种类型,如有促成物质实物的发明或革新的实物创新与提出解决问题新对策的创新对策,有设计某种新的制度、体制、管理方式的制度创新与提出某种构想的理论创新,还有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认识、新观点的认识创新等等。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它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2现代***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现代***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

2.1管理创新是***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发展之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2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2.3管理创新是深化***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一个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的发展,***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还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领导者是***书馆管理创新的主体

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同时也创造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有利于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从我国***书馆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要使人们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号。优秀的***书馆领导者已成为***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

3.1创新意识是***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基本素质与先决条件。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愿望和意念。领导者,即领先、引导、组织、协调者。创新意识之所以成为其重要的基本素质,是由21世纪知识和信息社会里,技术快速突破的背景下,经济和的要求与领导者的根本职能和职责决定的。这一背景要求***书馆领导者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要适应变化的对象和,而且要适应变化的力度和节奏,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变化的动向,善于果断地捕捉变化的契机,善于促进本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这也正是***书馆领导者与一般员工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3.2讲是***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关键环节。***书馆领导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渊博的知识,这不仅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工作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作为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到自己个人的形象、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领导者不仅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治素质,提高辩证思维和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伴随着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其次,领导者还要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学风,增强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创新意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创新能力。

3.3良好的环境是***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外在动力与根本保证。美国管家H·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因此,一个健全的创新环境成为了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健康开展的根本保证。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份之于植物生长一样,管理创新也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营养,需要有激发人们突破陈规陋习、大胆创新的原动力。切忌对领导者的管理创新一旦出现失误或,就采取横加指责的态度。而应当允许探索与试验,允许失误和改正错误。真正做到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创新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证明,适当的***策扶持、激励、引导和保护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在馆内外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宽松和谐、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2002年第1期(No?1,2002)傅安平:创新:迈进新世纪的***书馆管理3.4活泼的馆内创新机制是培养未来一代***书馆领导者的催化剂与孵化器。同志指出:“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险,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我国***书馆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仍相当普遍,压制了大批年轻的创新骨干人才的脱颖而出。这就需要***书馆本着珍惜人才、人才为本的原则,选好、培养好、用好、关心好杰出青年人才的成长,在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上向创新人才倾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组织还应把培养和造就青年创新人才作为一件大事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中,在馆内构建一种活泼的创新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

4***书馆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4.1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上情"“下情"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创造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

4.1走群众路线,实行开放式管理。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书馆的管理创新应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作规划,***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群众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是***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及时把群众的创造上升到性认识,是领导者开创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最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也是领导者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书馆领导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书馆的有效动力。

4.3实行民主化、化决策。在知识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体制转型期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的新世纪,***书馆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决策极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这就要求***书馆转变决策方式,建立一支由本馆和外单位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来代替自己从事大量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减少由于思考不周而造成的失误,另外,管理创新既离不开纵向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也离不开横向借鉴兄弟馆的成功经验。***书馆领导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虚心他人的长处,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达到***书馆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1.张全新、林辉基.学习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发展论坛,1998(8)

2.张庆家.知识与创新.远距离教育,2000(1)

3.张康之.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与改革,1999(1)

4.赵玉田.知识经济与管理理念的创新.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

5.许卫国.创新是当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理论前沿,1999(4)

管理创新篇6

***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现代信息技术(IT)是企业创新的助推剂。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运用计算机来计算工资,到数据库、互联网、电子商务,无一不是IT技术的功劳。

所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有人将创新比喻成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

国外有关专家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培训班上曾经做了这样的游戏:主讲人手上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也可能是别的惩罚。你有三种选择:(1)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2)也可以不打开信封,(3)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究竟作何选择?

不打开信封,就意味着一切在停滞不前。这样尽管无风险,可是机会会悄然滑过。原地踏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倒退。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把发展看成是现实的突破,好比那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对现状的突破。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什么是创新

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

按照管理大师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内容:(1)引进一种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的市场(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其实,还应包括观念和思维的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中央***校有位教授在总结深圳特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归功于制度的创新。如果没有特区拓荒者的观念创新,就不可能有制度的创新,更谈不上深圳的惊人成就。

创新的特点

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具有价值。

1、新颖性。新颖性包括三个层次:(1)世界新颖性或绝对新颖性(2)局部新颖性(3)主观新颖性,即只是对创造者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2、具有价值。这个特点与新颖性密切相关,世界新颖性的价值层次最高,局部新颖性次之,主观新颖性更次之。

大卫.史密斯发明了"邮包炸弹"梅利莎病毒,到案发时已使100万台电脑瘫痪,造成8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价值大破坏。

创新的分类

提起创新,人们往往联想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实创新的种类远不止这些。创新主要有七种:(1)思维创新,(2)产品(服务)创新,(3)技术创新,(4)组织与制度创新,(5)管理创新,(6)营销创新,(7)文化创新。下面逐一介绍。

思维创新

这是一切创新的前提。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维。西方有人召开头脑风暴会,就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注意),定的目标是1小时内想出100个。原来以为至多能想出50个,结果却是103个。

若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府部门或国营企业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公司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创新。国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思维空间站",其目的就是进行思维创新训练。97年麦肯锡帮助平安进行改革时震动很大。当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思维方面的。下面的案例对我们颇有启发。

谁接董事长的班?

董事长年事已高,想找人接班,可又拿不定是让位给大儿子还是二儿子。

董事长突然有了主意,他告诉两个儿子:前边有两匹马,黑的是大儿子的,白的是二儿子的,谁的马最后到达终点,就由谁来接班。大儿子听后在考虑如何比慢,而二儿子却飞身跨上黑马,迅速赶往终点。结果是二儿子最终接了班。

产品(服务)创新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于金融服务而言,主要服务创新。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从模拟机数字机可视数字机可以上网的手机。手机的更新演变生动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创新是多么迅速而高级。英国70年代首创传统型分红保单。平安保险在大陆率先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产品"(unit-link)。现在平安正在着手筹建call center,这在大陆也是创新。麦考密克(Cyrus McCormick)的收割机和Intel的微处理器是创新的典范。

技术创新

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人们把***事上核技术转移到核电站建造上;平安保险总精算师Stephen Meldrum制定的标准被采纳为英国行业标准等等皆是创新,举不胜举。不过,我们在此很想介绍一下世界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Wal-mart )的技术创新。沃尔玛1985年启用Hughes Network Systems 六频道人造卫星。老板Sam Walton通过录像带可以同时对所有员工讲话作培训,每一家分店都与阿肯色Bentonville总部相连,分店的温度、销售业绩、顾客的停留时间、购买行为模式等信息统统汇集到总部。沃尔玛还是世界上第一家试用条形码即通用产品码(UPC)技术的折扣零售商。1980年试用,结果收银员效率提高50%,故所有Wal-mart分店改用条形码系统。

组织与制度创新

组织变革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情景理论和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组织是一个开放、有机和动态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技术系统、管理和行***系统、文化系统。其特点是相互联系,一处改变,其他会跟着改变。典型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是通过员工态度、价值观和信息交流,使他们认识和实现组织的变革与创新。情景理论--在企业中没有一个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管理理论和方法。行为理论--企业中人的行为是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企业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改变人的行为风格、价值观念、熟练程度,同时能改变管理人员的认识方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三种:

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如重新划分或合并部门,流程改造,改变岗位及岗位职责。调整管理幅度。

2.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即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乃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GE总裁韦尔奇执***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革GE这部老机器。有一个部门主管工作很得力,所在部门连续几年盈利,但韦尔奇认为可以干的更好。这位主管不理解,韦尔奇建议其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个职位,而不是已经做了4年。休假之后,这位主管果然调整了心态,象换了个人似的。

3.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任务重新组合分配,更新设备、技术创新,达到组织创新的目的。

转贴于 管理创新

前面提到,世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环境情境作为自变量,管理作为因变量。Intel总裁葛洛夫(Andrew Grove )的管理创新:(1)产出导向管理--产出不限于工程师和工厂工人,也适用于行***人员及管理人员;(2)在Intel,工作人员不只对上司负责,也对同事负责:打破障碍,培养主管与员工的亲密关系。有人把管理创新划入组织与制度创新之中。

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指营销策略、渠道、方法、广告促销策划等方面的创新。马总的报告《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完善平安企业文化》中提到的彼得·沃首创保险电话直销。上海寿险提出"营销文化"的概念。重庆产、寿、证联袂进行交叉销售,并创办客户学校,为客户和准客户提供综合服务。通过文化促销,重庆产险获承保一家美资电厂。Avon的直销和Amway的传销皆是营销创新。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的创新。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就是创新。平安厦门分公司(寿险)传经送宝,帮助厦门地税部门创建税务文化。

什么是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什么?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1、管理的创新,2、对创新活动的管理,3、创新型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而且要求整个组织和成员是创新型的。

当今的趋势是由单项创新到综合创新(全方位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如何创新

首先,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前面介绍的七种创新,缺一不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不可偏废。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创新,也存在创新的可能,不管该岗位是多么平凡。请看下面的案例:

德国农民卖土豆时把土豆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混着卖能赚更多的钱,但分土豆工作量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斯家卖土豆时从不分捡,但也能卖好价钱。奥秘何在?原来他们先把土豆装进麻袋,然后再选颠簸不平的山路走,等到城里时,小的落在下面,大的在麻袋的上面。道理就这么简单。

平安将创新作为企业价值观之一,平安团队价值观--"团结、学习、活力、创新";平安经营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新、人新我恒。

其次,企业具备鼓励创新的开放系统,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营造集思广益的氛围,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鼓励并善于采纳下属意见,员工普遍习惯于采纳同事的意见。许多跨国公司都建立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

第三,公司在资源配置上要倾斜。创造本身需要投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更需要大投入,国外公司的产品研发费用每年动辄数亿,数十亿美金。为了开发unit-link,平安专门成立了项目小组,先后花巨资聘请国外精算师和咨询公司参与。巨人集团的脑黄金生物制品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投入不足。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也需要投入。比如为训练员工创造力所花的费用。

最后,加强创新方面的训练,提升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

若干重要创新工具和方法

1、头脑风暴会系列(A·奥斯本所创)

规则:5-10人,其中一人为主持人,1-2名记录员(最好不是正式参加会议的人员),人人参与;会议时间为1小时之间,地点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奔放,严禁批判(延迟评价原则),求数量,善于利用别人的想法开拓自己的思路。 试验:在1000多公里外的电话线被雾淞所损害,无法进行远距离通讯联络,怎样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参与者为飞行员,他们想到第36个主意才是使用直升机。

2、头脑风暴会的几种变异形式:

A、默写式头脑风暴法(西德人鲁尔巴赫所创)6(人)3(个主意)5(分钟)法(用卡片)

B、卡片式头脑风暴法

(1)CBS法(日本人创)--最初10分钟,各人在卡片上写设想,接下去30分钟,轮流发表设想,余下20分钟,与会者相互交流探讨,以诱发新设想。 (2)NBD法--5-8人参加,每人提5个以上设想,一张卡片上写着一个设想。会议开始后,各人出示自己卡片,并说明。若有新设想立即写下来。将所有卡片集中分类,并加标题,然后再讨论。分项检查法 3、多路思维方法,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想问题,WhyWhereWhoWhomWhatHow,二战中,美***使用这种方法改善了许多兵工厂的工作。有无其他用途,加减,综合(组合)。例如,改变光线波长,发明了紫外线灯、红外线加热灯、灭菌灯。

4、类比、联想创新法(略)

5、信息交合法

我们通过案例来说明信息交合法。

曲别针有300000种用途。

1993年夏,世界创造学会研讨会上,日本专家村上幸雄说,请诸位动动脑筋,说出曲别针的各种用途,看谁说得多而奇特!与会者大约说了20来种。有位先生递条子说有3万种。其他人不信。 第二天这位先生写上"曲别针用途求解",讲四字概括:勾、挂、别、联。要突破这种格局,创造性地讲出曲别针的千万种用途,可用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 曲别--总体信息分解成材质、重量、体积、长、截面、颜色、弹性、硬度、直边、弧10要素,把这些要素用直线连成信息标--X轴、再把有关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分解,连成信息标Y轴。两者垂直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

每轴各点上的信息依次与别轴各点上的信息相交合。奇迹产生:Y轴的数标与X轴上的"弧"的要素交合,曲虽针可弯成1、2、3、4、……、9等数字,也可变成+、-、×、÷等。

Y轴"电"标与X轴"直边"或"弧"相交合,曲别线价导线或线圈。

信息交合法的三条原则:

(1)整体分解 按序列得出要素;

(2)信息交合,各轴每素逐一与别轴的相交合;

(3)结晶筛选原则,找出更好的方案。

管理创新篇7

【关键词】学校管理;创新

The school ***istration innovation discussed that――tries to discuss the teacher in charge works innovation education ***istration

Guo Kaifu

【Abstract】Under innovation education teacher in charge work, not only one day and one night matter, is relentless, strengthens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unceasingly, can make the innovation progress, can teacher in charge’s innovation job management.

【Key words】School ***istration; Innovation

有人说: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的确,这话倒也不假,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教育群体,也是教育性的生活群体。宏观社会影响,通过班级能传导给班级群众和一般科任教不同,班主任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组织、教育、管理班级是班主任的职责,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内容,是班主任生命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应当全面关心学生,特别是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人物,班主任应依靠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自己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班主任缘于自己职责,缘于他在班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成为构建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模式的重要依据。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学生的学习、学体、道德等方面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关心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教育力的培养,为他们终身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赖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精神关怀者,在学校中班主任理应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应当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学生个人发展的每个阶段或某一个时期都可能有当时的重要他人。

然而,前些年时,我校少许班主任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自觉或不自觉地阻碍着学生的发展。譬如:以“差”奖“优”。有的班主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定每次测验、考试成绩在班级前多少名的都有奖。什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单元考试等,考试多,奖也就多,那么,这么多的“奖”,钱从何来呢?有的班主任在无其他财源的情况下,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奖”于“差生”,授“奖”于“优生”。如有一位班主任规定,每次单元考试成绩在20名之后的,每人罚五角,落后生总是有的,因而“奖金”也就有了。要么动辄便“罚”。诸如:罚抄书、罚站等等不一而足,还美其名曰,这是以“毒”攻“毒”,以“恶”制“恶”。或者消极情绪的迁移,有的班主任常常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高兴时学生可以“享福”,不高兴时,学生则要遭殃。他们每每有不顺心之事时,不是整天板着脸,就是训斥、讥讽、甚至体罚学生,这样一来。使学生时常有一种恐惧与紧张感,师生之间便形成了一道鸿沟。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加强班主任创新教育下的创新管理,加大教育创新的管理力度,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主,使他们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要求他们努力做到:

确立两种意识是加强创新管理的前提。

(1)位置意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还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素质的提高,善于听取学习、群众的呼声。

(2)参与意识。在确立位置的基础上,班主任还应确立参与意识,即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班级的多项活动,与学生亲密无间,和学生打成一片。

树立三个观念是加强创新管理的基础。

(1)教育观念。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树立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激发学生进取欲望,不能以罚代教。不能讥讽挖苦学生。更不能用各种形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发展观念。班主任应站在时代高度及时向学生传递多种先进信息,使学生的一言一、一举一动都充满时代气息,都能体现跨世纪的风貌。

(3)持久观念。班主任必须树立持久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成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来抓。首先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为创新意识的萌发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

管理创新篇8

【论文摘要】:随着黄河系统水管体制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由此产生了黄河基层单位内外部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只抓经济,放松了对职工思想的教育与管理,造成思想***治工作滞后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创新思想***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工作机制,引导、激励和提高职工的思想***治素质,同时把思想***治工作贯穿于治黄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治黄和谐、健康、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大***工格局。

目前黄河基层经济运行节奏加快,单纯由***工部门抓思想工作将出现信息滞后问题。职工的很多思想问题是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者如不从思想***治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使基层单位付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要适应新形势,建立健全思想***治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形成******工团齐抓共管的大***工格局,真正使行***部门和行***管理者也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思想***治工作,促使他们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思想反映,真正把思想***治工作贯穿于治黄经营与管理的全过程,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治工作的效果。

二、创新运行机制,增强思想***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治工作多年一直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一个活动,不分行业,要求全部参加,规定动作很多,自选动作少。实际上,黄河基层各单位治黄的区域位置、受教育程度、方式方法不同、制度不同、效益情况不同、改革的进度也不同,职工的思想问题就不一样,思想***治工作重点任务也不一样,单纯地实行上下同调、整齐划一的运行机制,容易脱离黄河实际,难免产生形式主义。对此,建议上级部门给基层下达任务,要有所区别,多提指导性、原则性的,少提具体、规定性的,更不能以是否全面“不走样”的贯彻来考核。应注重效果,体现差别性,真正促使思想***治工作与黄河实际的密切结合。

三、创新思想***治工作内容,增强思想***治工作的激励、引导、感化功能。

过去思想***治工作主要是进行思想***治教育,以此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是思想***治工作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宝贵经验。但是,在新形势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靠学理论,进行思想教育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用物质的激励、事业的激励来解决思想问题。例如,对困难职工的思想***治工作,就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一些技术人员和贡献大的职工而言,待遇问题反映的就会强烈一些,制定新的***策、办法、提高人才待遇,真正使分配体现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对此,新时期黄河职工的思想***治工作,既要用理论武装人、教育人,也要用解决实际问题感动人,用物质激励人,用发展目标、待遇、事业吸引人。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思想***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黄河基层思想***治工作要积极吸取现代科技的新成果,跟上时代的步伐,注重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网上***工”,加快信息的交流沟通。要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及手段,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思想***治工作的质量。同时,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健康与创新、先进性与广泛性、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一般号照与典型宣传、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精神塑造与文化熏陶等相结合,区别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状况,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增强思想***治工作的吸引力。

管理创新篇9

关键词:区域公共问题;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制度创新

从历史的层面说,自伍德罗?威尔逊(Wilson,1887)以来,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拥有自身合法地位的社会科学,在其百多年的演进和流变历程中,始终不乏各种争奇斗妍的学术论争和理论流派,甚至出现“理论丛林”的局面;而公共管理实践作为一种“国家的艺术”,伴随其纷繁杂芜的气候生态和波澜壮阔的丰富实践,也总会有治理安排上的结构转型和制度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公共管理环境的权变需求,也为了更好地体认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社会性和应用性特色,本文作者在国内公共行***学界率先对“区域行***”和“区域公共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①。现在看来,伴随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滚滚而至,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社会公共问题“区域化”和无界化的态势更加明显,一种有别于全球治理(国际公共管理)、国家公共管理、地方公共管理的区域公共管理,正在迅速凸显和逐步成形。区域公共管理面对和要解决的是区域性公共问题,因而它区别于传统的“行***区行***”②,对***府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和制度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诉求。

一、区域公共问题及其成因

(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自二战结束以来,公共管理所面对的世界景象和社会生态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嬗变。当前,人类更是全面过渡到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齐头并进又交相辉映的时代。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突飞猛进的时代,诸多的因素和复杂的背景交织在一起,诱发甚至引爆了大量“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和“中观区域性公共问题”。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新区域主义运动的兴起,民族国家间的区域化已经由传统的“浅表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①、封闭式区域化向更具开放性的区域化模式转变,加之作为***治目的的区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洲际内跨国间的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明显增加。诸如相互贸易与投资、国家安全、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国际恐怖主义治理等跨国性公共问题,依靠民族国家的内部力量已经无法解决,必须寻求洲际区域内大部分国家甚至所有国家的集体决策和协调行动。另一方面,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使得由若干毗邻国家或地区结成的“次区域”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由此滋生了更多难以回避的中观区域公共问题,如“新柔廖”次区域(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毗邻区域)的合作供水问题,“***门江流域”次区域(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毗邻区域)的经贸关系、公共安全、***治合作问题,“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大湄公河流经的中、越、缅、老、柬、泰等国)的经济、***治、社会、文化领域合作,“一国两制”下粤、港、澳次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合作、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和危机管理、***府协调等问题。

(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区域公共问题。1949~1978年的近30年间,中国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府管理社会公共问题的惟一机制是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缺少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因此,社会公共问题往往被禁锢于行***区划内部,通过内向型行***方式予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内的分权化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在不断推进,迫切要求有一个“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市场环境;而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更宣告中国的市场经济必须与国际市场机制接轨,需要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从集权与分权的***治逻辑来看,市场经济下中央***府实行经济性分权***策是好事,它能够诱发哈耶克所谓的自发秩序的慢慢形成,有利于调动地方行动主体(包括地方***府)发展经济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然而,由于国家***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进程的滞后,加之尚未顺利实施行***性分权的配套改革,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催生了诸多新型的社会公共问题,比如地方***府的GDP崇拜和***绩主义、地方***府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发展的马太效应等。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催生的这些问题,不仅突破了传统行***区划的刚性束缚,扩散和蔓延到由多个地区组成的某一经济区域,而且还超越了计划体制下那种由上至下的***府治理能力域限,衍生为区域性公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行***区行***的僵化法则已经力不从心,迫切呼唤区域公共管理这种治理新机制的诞生。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棘手的区域公共问题。近2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度在迅速提升,由此引发了社会公共问题的空间重组和空间集聚,其结果也萌发了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主要表现在:1.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农耕历史的国家,目前占社会六成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村城市化的压力巨大,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也任重道远。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治行***区域之间存在着短期难以弥合的公共管理的制度差异,进而需要两种功能区域之间进行制度协调、制度创新、制度重构的问题。从这一视角看,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非常值得区域公共管理开展长期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探究,比如“假性城市化”现象、“城中村”问题、农民失地问题、村改居问题、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等等。2.行***区划变革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几千年来,行***区划的调整更迭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多股动力的促动下,我国行***区划的变革与调整尤为频繁。从一定意义上说,行***区划变革已经成为***治权力和治理权限在区域空间上的较量和***府体系内部的再分配过程,其中隐藏着多维的利益博弈关系,牵涉到公共管理的深层次症结。因此,需要加强公共管理学科视野的研究。3.流域治理问题。从自然区域的角度看,流域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区域,流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极为密切,特别是上下游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但是,从行***区域的角度看,流域又是不完整的,它往往被不同的行***区域所分割。特别在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压力下,地方***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俨然成为流域内利益***的博弈主体。因此,流域治理的公益要求(如环境保护、产业协调、城市规划等)与地方***府的功利动机(主要是经济发展、财税指标、后发困境等)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冲突。总之,流域治理引发的区域公共问题甚为棘手但又亟待解决。(四)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从现代化进程和发展理论视角来看,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西学东渐”到建国后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近代以来的百多年间,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历经艰辛,迄今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毋庸置疑,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赶超型现代化国家,因而与西方发达现代化诸强相比,我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还很低,仍基本处于“经典现代化”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再现代化”甚至超现代化水平相比,更有天壤之别。尤为突出的是,中国是一个严重非均衡发展的国家,其内部的现代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空间区域上表现出巨大的落差,由此产生一系列事关国家或地区发展前途的区域公共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国内的东、中、西部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明、社会发育、竞争优势等方面差距明显,形成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鸿沟。2.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出现滞胀和结构性萧条的发展困境,已经凸显出“问题区域”的态势。3.老、少、边、穷的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容乐观,与沿海先发区域间有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趋势。4.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广东、江苏、山东、福建较为明显。笔者认为,从中国内部的区域发展与公共管理的互动逻辑来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挑战,处理和解决好了上述一系列区域性公共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二、我国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府制度的缺失就目前来看,对于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无论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都缺乏系统的理论思考和操作策略;而最为关键的是,我国***府公共管理的制度设计和制度链条中,还存在诸多的漏洞与缺失,难以胜任区域公共问题的合法、合理和高效治理。这些缺失主要是:(一)行***区行***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众所周知,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官僚制度传统和“大一统”治理意识,对于社会公共问题的管理,历代统治者习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几十年的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更是强化了“国家简单化”的治理理念。如果从治理的技术层面来说,我国***府传统的这些治理特质,可以概括为“行***区行***”。所谓行***区行***,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单位行***区域界限的刚性约束,民族国家或地方***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在一种切割、闭合和有界的状态下形成的***府治理形态。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从***府治理的社会背景看,行***区行***适应了农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基本诉求,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它发轫于农业社会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契合了***府专制统治的传统。自工业社会以来,基于韦伯的“现性”而构建的稳态的“科层制”结构,更是使行***区行***模式的封闭性和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2.从***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区行***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府的、明确的单位行***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这种根据行***区划的人为切割来治理国家和地方的模式,可以称之为“内向型行***”或“闭合型行***”模式。内向型行***模式从根本上讲是“画地为牢”和“各自为***”的,甚少关注行***区划边界或跨行***区域的“区域公共问题”。3.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上看,行***区行***是一种垄断型统治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府是管理国家和地方行***区域内部公共事务的惟一主体,***府成为万灵和万能的“全能”***府,可以预见和处理所有社会公共问题,制定各种公共***策并监督其执行,从而包办和代办了单位行***区域内部的大小公共事务。4.从公共权力运行的向度上看,行***区行***模式强调***府管理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和闭合性。也就是说,根据“科层制”所内蕴的层级分设和层级节制的基本法则,***府公共管理权力在行***单元内部的日常运作是自上而下的和单向度的,由此形成一种单一权威中心的“金字塔”式闭合结构。特别是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由于一贯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治原则,这使得按行***区划切割的地方***府,必须严格遵循“中央***府地方***府”的博弈规则,很难自觉生成一种“地方***府区域公共管理共同体地方***府”的谈判协调的制度安排。5.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层次设计是行***区行***的基本法则。具体来说,就是将国家内部的社会公共问题切割为若干层次,进而设计机构类同、职能重叠的等级治理架构。很明显,那些跨越这些等级层次的外溢性区域公共问题,不在等级制治理的层次设计视野之内。

(二)现代区域***策框架尚未成形。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区域问题的治理,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策作为保障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府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的划分,也先后实行过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和梯度发展等多种发展战略,投入了大笔公共财***资源。但是,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达不到***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其中的症结何在?有学者认为,中国迄今为止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策,是我国区域发展一直走不出恶性循环的主要根源[1](P540)。其理由是:1.中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策制度基础,比如区域***策实施机构不是立法的产物,没有专门负责区域***策的职能部门。2.不存在可供区域***策利用的区域划分框架,比如中国的区域划分都是草率、笼统的,范围太广,不具有实施区域***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区域***策工具残缺不全,除扶贫***策外,缺乏针对问题区域的***策。4.缺乏有效的***策监督与评估机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较为实际地揭示了我国区域***策的误区和问题。中国确实缺乏西方发达国家意义上的区域***策。这是因为,欧美国家的区域***策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的制度基础(包括成熟的市场经济、法治、有限***府、公共治理的多元机制等),而中国的区域***策过程,由于长期受人治行***、集权体制、全能***府、扭曲市场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直难以有完善的制度基础、设计精细的区域划分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策工具、有效的区域***策监督与评估机制等。因此,“上有***策、下有对策”、“***策的部门分割”、“***策的相互打架”症状就成为中国区域***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健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府制度的缺失,除了上述两大问题外,在诸多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也很不健全。主要有:1.宏观与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国际上“深度一体化”进程和宏观区域治理最成功的典范当属“欧盟”。与之相比,我国与亚太国家结成的宏观区域或者与相邻国家结成的次区域,其治理结构和制度框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需要中国***府的积极参与并加以完善。2.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府间恶性竞争的制度安排非常脆弱,成为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病灶。3.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制度弊端甚多,其中涉及的水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府间关系等问题尤为突出。4.区域公共协调机制并不健全,比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协调制度、“一国两制”下粤-港-澳联席会议制度、“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制度、省际区域公共协调制度,等等。5.行***区划调整与空间规划中的问题突出,***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尚未有建基于制度和法治原则的制度约束机制。6.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制度融合机制。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行***区行***到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的***府制度创新,首先要突破以单位行***区划的刚性约束和***府统治为要义的行***区行***的缺失,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1.在***府治理的社会背景上,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隙社会的产物,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因应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高度渗透的趋势,区域乃至全球社会间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状态,区域性和区域化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倍增。2.在***府治理的价值导向上,区域公共管理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而非以行***区划的切割为出发点。它摒弃了传统的“内向型行***”或单边行***的弊病,奉行“区域性行***”和合作治理的哲学观,把大量跨越国界和行***区划的“外溢性”公共问题和“区域性”公共事务纳入自身的管理范围,由此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分层治理和细分治理。3.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它既有代表***的***府组织,也有非***的民间组织和私营部门,涵盖了区域内的民族国家间***府、中央***府、地方***府及其联合体,以及区域性的多样化非***府组织、自愿组织和经济组织,形成了区域***府与公民社会、私营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区域公共事务的新格局。4.在公共权力的运行向度上,区域公共管理倚赖的是多元的、分散的、上下互动的权威,彼此间是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它主要通过合作、协调、谈判、伙伴关系、确立集体行动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区域公共事务的联合治理。这种联合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相互合作。总之,根据区域涵盖界域的大小,我们可以把现代区域公共管理划分为国家间区域公共管理、次区域公共管理和国内区域公共管理3种类型(见表1)。

(二)治理机制的创新: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在公共事务的治理机制上,区域公共管理观认为,治理纷繁杂芜的公共事务尤其是区域性公共事务,没有绝对的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传统的科层制面对区域公共问题的挑战,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必须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来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新机制。诚如著名学者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所指出的:“全球性的最大特点是网络性,因此,这些治理机制也应当是网络性的,而不是等级制的。”“治理仍将建立在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国家权力、国家间的权力分布仍然十分重要……但是,‘国家’的旧有形象或许将变得越来越与实际不符,因为国家机构与私人部门、第三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网络化而难分彼此。跨***府关系网络、跨国关系网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2](P13)组织间网络治理最成功的典范莫过于欧盟的区域治理。欧盟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专家贝娅特?科勒—科赫认为:集体意愿的组织原则和的观念是区分社会***治体系的两个构成性要素,因此,根据两者的不同方式组合,可以区分出4种不同种类的治理机制(见表2);在这4种治理类型中,法国一般被贴上“国家主义”的标签,美国以“多元主义”而著称,瑞士是“和谐主义”的典范,而欧盟则成为“交织主义”(即网络治理)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国内有学者对贝娅特?科勒—科赫的4种治理机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归纳和概括出其中的主要特征(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主义、多元主义、法团主义治理机制主要适用于某个民族国家或行***区***府,而网络主义治理机制则适合于特定的跨国或跨行***区的区域共同体。这些特征也与上文分析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主要特色并无二致。

(三)制度基础的建构:从“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制度基础非常薄弱。由于尚未建构起适应区域公共问题管理需要的相应制度体系,***府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管理仍沿袭“国家简单化”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手段。所谓国家简单化管理,是指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由于国家官僚的极度理性而设计的一种“假、大、空”式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逻辑下,***策具有随意性,制度设计严重脱离实际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和问题的针对性。简而言之,国家简单化管理,就是官僚在过分自信的情况下滥用国家权力,对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做简单化处理的一种治理安排[5](P3)。国家简单化的管理制度,难以应对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诉求,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那种“国家精密化”的管理制度。所谓国家精密化管理,是指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官僚,在有限理性驱使下设计的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比如以区域发展的制度基础为例,为了确定结构基金(StructuralFunds)以及其他区域***策工具的受益区域范围,欧盟当局制定了通用的区域体系(NUTS区域)。整个欧盟的区域划分为3个NUTS层次,每个成员国分为1个或多个NUTS-1区,每个NUTS-1区又分为1个或多个NUTS-2区,NUTS-2区又进一步分为几个NUTS-3区。同时,对应落后病、萧条病和膨胀病3类区域问题,至少有3类问题区域划分,即落后区域、萧条区域与膨胀区域。又如,具体到英国区域发展的制度基础来看,英国把英伦三岛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英格兰划分为9个标准区域,分别成立9大区域发展局(RDAs)①,在9大RDAs下面又做次级甚至更多层级的区域划分,从而使区域问题的治理变得更有针对性,工具和策略更有可操作性。反观中国或国内的一些省份,区域协调发展***策的制度基础尚较为薄弱,表现在:***策随意性强,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策框架;区域的划分非常简单和笼统,而且变动很大,很难真正确定区域***策的受益范围;尚未有相对***、具有法治基础的专门区域管理机构,等等。

(四)区域***策的创新:从内部***策到区域公共***策。传统上我国中央***府或地方***府,只有面向国内或地方的内部***策,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间的区域公共***策。要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府制度创新,重要的内容还在于实现从内部***策到区域公共***策的转变。

1.国家间***策一体化。***策一体化是指***府有意采取超出国民待遇范围的措施,通过调整、协调或对国家***策和执行机制的相互认可来减少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目前,国际上的区域一体化安排(RegionalIntegrationAssociations)如欧盟(EU)、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密切经济关系协定(CER),在国家间***策一体化方面堪称典范。通过国内***策配合、国家标准和规章的协调,以及对外国管理体制和达标评定程序的认可3种模式,国家间***策一体化可以获取丰厚的经济收益,主要是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开放和增加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将外部溢出效应“内部化”、对实行自由贸易的成员方进行补偿的机制等[6](P97)。因此,中国***府应积极参加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尽快实现与这些国家的***策一体化目标。2.***治目的下的“次区域”一体化***策。由相邻的若干民族国家或地区结成的“次区域”一体化安排,几个成员国之间实行“俱乐部规则”,可以共同提供国家安全、和平环境、有助于某些社会的***治制度,以及民主价值观的形成等区域性***治公共物品。这种“次区域”一体化***策可以减少邻邦间的摩擦、减缓社会及***治压力、巩固民主与***治制度、提升“弱小***体”的谈判和讨价还价能力,比如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几个国家建成的“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结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等。3.实施区域功能***策。(1)竞争***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建设统一大市场、消除***府间恶性竞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欧盟,竞争***策被奉为单一欧洲市场的第三根支柱,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消除一切阻碍、限制或扭曲欧盟范围内自由竞争的行为,保证欧洲统一大市场中公平竞争的和谐有序进行[7](P13)。欧盟竞争***策有着雄厚的法律基础。然而,我国目前的竞争***策的法律基础很不完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第7、30条有相关限制不正当竞争的条款外,很少有其他法律涉及地方***府间竞争和地方保护的规定。因此,要规范我国地方***府间的合理竞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就必须建构竞争***策的法制基础。(2)区域(地区)发展***策。这一***策旨在协调区域发展,减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区域***策必须以坚实的制度基础做保障,比如,欧盟的区域***策有3个必不可少的方面:欧洲地区发展基金(后又发展为包括发展基金、结构基金、凝聚力基金在内的丰富的资金体系)、涉及地区问题的***策机构(主要包括欧洲投资银行、欧洲社会基金、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对各类具有不同程度地区效应的***策予以协调[8](P159)。可以看出,***运作的基金、专门负责的职能机构和区域***策间的协调是保证区域发展***策有效落实的基础。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事业中,我国***府必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经济***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德]贝娅特?科勒—科赫等.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美]詹姆士?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MauriceSchiff&L.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5.

管理创新篇10

创新的关键和前提,在于观念的创新。思想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观念的转变,会导致态度、行为乃至习惯的改变,最终使得人生发生改变。因此,管理者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免落后于他人。

保持思想先进和创新的根本在于学习,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是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员工集体努力学习、突破旧企业模式的能力。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习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管理创新10篇

学习

求实创新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求实创新10篇,内容包括求实创新方案,求实创新的解读。——全省外贸进出口实现385.1亿美元,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8.5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2位。其中,对俄贸易实现189.9亿美元,增长15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9.3%,占全国对俄贸易的

学习

你不是我要的女人

阅读(24)

4、今天就是三八节了,预祝所有的男性同僚节日快乐!虽然您不是女性,但属于女性用品;虽然您不是母亲,却让很多女士做了母亲;虽然您不是妇女,但你切让许多女孩变成妇女。辛苦了,节日快乐!5、旧社会女子命运苦,三从四德束缚小脚步。如今妇女得***,...

学习

统计培训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培训总结,内容包括统计个人培训总结,统计培训大概总结怎么写。思想***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在3月份,县统计局及时组建机构,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共涉及到局机关20名同志统一参加了全县第二批

学习

母亲节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内容包括母亲节合集,母亲节回忆录100篇。第二天早上,还在熟睡的我,感觉脸上有点湿,仿佛被亲过,真是个亲亲母亲节。

学习

指数基金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指数基金10篇,内容包括指数基金常识大全,指数基金骗局。牛市买指数“牛市买指数”似乎成了股市中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每一次的反弹中,指数基金以其高度地模拟追踪标的指数,为投资者带来高于市场的平均回报。截至6月30日,在全球

学习

科学创新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创新论文10篇,内容包括科学创新论文,科学创新论文2000字。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不等于各因素简

学习

传承与创新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传承与创新10篇,内容包括传承与创新关系,传承与创新的现状。Keywords:traditionaldwellings;inheritance;innovation中***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5-0051-031引子“建筑学是地区

学习

建筑与土木论文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与土木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论文范文,土木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2.2建筑工程健康监测的具体实施过程智能土木结构在建筑工程的结构损伤和健康检测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当中,建筑物的检测

学习

创新基金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创新基金10篇,内容包括医疗创新基金,创新合信基金。今年以来,QDII基金所开展的另类投资逐步升温,诺安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等先后推出黄金主题基金,在市场低迷之时募得规模均约30亿元;其后,投资权益类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基金也

学习

天弘基金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天弘基金10篇,内容包括天弘基金排名完整版,天弘基金精品化战略大揭秘。充值即可增值购物支付两不误网购达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有一些零散的资金长期趴在支付宝余额账户或者银行活期账户上,基本没有收益或收益率很低,而传统

学习

货币基金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基金10篇,内容包括货币基金的基础知识,货币基金快速发展。在几经了解和对比之后,我发现货币基金是更适合我的产品。2011年以来,大多数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都高于3.5%,有些已超过4%。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与一年期定存相当,甚至更

学习

基金定投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基金定投10篇,内容包括基金定投十年,基金定投十大奇效。基金作为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由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通过管理人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基金

学习

公车自查整改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公车自查整改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公车管理整改工作总结,公车自查自纠整改措施。公司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通过推进绩效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公司执行力。安全大检查工作做

学习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健康倡导与行为干预工作总结。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

学习

档案管理创新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管理创新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档案管理的论文,档案管理创新案例范文。档案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网络技术,实现文化创意实现深层次开发,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给档案行业所提出的

学习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第十届全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大会,石油创新创效100例。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局限于少数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性;同时,创新领域狭窄,创新手段有限,整体创新能

学习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创新。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式和手段,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钱德勒提出的管理层级制从侧面证明管

学习

企业管理创新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创新汇报,企业管理创新课题。企业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通过对当前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趋势,运用管理的相应职能,对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变化、重组、创新等一系列的过程的总称。随着时代的发展,企

学习

物业管理创新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物业经营管理创新思路,物业管理创新。将创新意识寓于服务当中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常规性公共服务、针对性专项服务、委托性特约服务三大基本服务内容。现实中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范

学习

科技管理创新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科技创新管理思路及规划,科技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科技管理是一种管理行为,是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达到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总体上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其中在鼓励创新与促进经济成长、增进人类的

学习

招投标管理创新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招投标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招投标工作中的创新,招投标管理创新。为实施教育“质量工程”,明确办学方向,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工作中,“生均***书量”、“***书馆藏书量”成了***书馆的热门话题,议论纷纷。

学习

公共管理创新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公共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变革与创新案例分析,公共管理推动大数据的应用和创新。一、区域公共问题及其成因(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自二战结束以来,公共管理所面对的世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