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篇1
流行于红河南岸,故又称为“江外”彝族舞蹈。彝语称“裁比”,意思是成双成对跳起来。当地汉族人民称这种舞蹈为“龙纵”,又认为是欢乐的动作,故也叫“乐作”。乐作舞的动作颇似蜻蜓飞舞,因此还有叫做“蜻蜓舞”的。这是传统的自娱性集体舞,男子可以从年少一直跳到年老,妇女在做母亲以后就不能再。“乐作”是男女青年们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因此什么时候都可以跳,在彝族传统的节目,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过大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往往要跳好几天,在婚礼、丧葬和祭祀活动时也一定要跳。乐作舞是歌唱、器乐和舞蹈三者紧密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参加舞蹈的人数不限,多成双数围着圆圈进行。舞时有一定程序,舞前先以抒情性的歌唱开始,有乐队伴奏,乐队人员不参加舞蹈,却随着伴奏的拍节摇晃身体,并以高昂的帮腔助兴。舞蹈柔和而轻盈,膝盖伸屈富有弹性,舞动的手臂和蜻蜓振翅,姿态优美,特色浓郁。舞者边跳边唱,间或拍手,激烈时,相互对穿,忽停、忽动、并自转一圈。***形基本为圆圈,有时交错对穿,有时翻身自转,欢乐时,还唱着“噻、噻、噻噻”的歌声。
阿细跳乐
阿细人是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传说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当春播时,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种地,夜晚借着月光才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着后就抬起来跳两下,还“阿啧啧”地喊着,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后来这种舞蹈经常在农闲的夜月下跳,并成为青年们恋爱和娱乐时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称为“阿细跳月”。又因为这个舞蹈里的伴奏乐器很突出,又往往称为“大三弦舞”或“阿细跳乐”。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传统的“火把节”夜晚或农闲时都可以跳。“跳月”的节奏较奇特,是五拍。伴奏乐器有笛子、大小三弦、树叶等,吹笛子者是指挥者,也是领舞者。舞步始终跳跃,一般跳三步,然后抬脚跳两下,与对舞者对脚,也有在抬脚对舞时自转一圈。男子手持乐器,步伐与女子基本相同。女子左右摆动双手,抬脚对双手拍掌两下,队形变化有前进、后退和交错。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形式,构成炽热的气氛。
铜鼓舞
彝族称为“妻丽”。是云南东部彝族人民喜爱的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麻栗坡、西畴等县。由于跳“妻丽”时,击铜鼓伴奏,故叫铜鼓舞。每年“打公节”,即农历六月十五日这一天,彝族人民百十人为一群,跳“妻丽”,击铜鼓为乐,连跳三天三夜尽兴而散。铜鼓舞是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舞蹈,男女均可参加,人数不限。舞蹈的风格和律动别具一格。它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扭摆为基本舞步,舞风清新、纯朴。步伐不复杂,基本是一步一并脚,向前进或横走,膝部随扭摆而屈伸。有时拉手,有时左、右手交替上下甩动。男子左手抱铜鼓,右手敲击,脚步男女相同。舞蹈时歌唱,跳到高潮时呼叫,情绪激越。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广西的铜鼓舞是在节日或丧事时跳的。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女在里圈,围着铜鼓,随着鼓的节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样子,每迈一步,双膝随之频频颤动,甚为奇特。步伐大致分为六种,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后一拍,脚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时,互相拉手,前后摆动。男子单独排成长队舞蹈时,则各执折扇一把,屈伸于前侧和胸前。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在于队形的变化,节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伴奏用的铜鼓大小各一,成为一套,大鼓为“雌”,小鼓为“雄”。击鼓者右手执软木棒,交替敲击两只相对的鼓面,左手执竹棍,敲击小鼓梆,击鼓者不参加舞蹈。
披毡舞
彝语称“几什瓦那目”,这是在四川凉山彝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舞蹈,多在节日或婚丧时跳,载歌载舞,也有时是边朗诵边舞蹈,男女均可参加。披毡是用羊毛擀制成的,既保暖又挡风,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身披披毡翩然起舞,塑造出各种美丽的形象。“披毡舞”以手部动作为主,舞时,把披毡披在肩上,双手握住披毡两侧边缘,上下、左右舞动,或两手交替从上向下盖,或一手插腰,另一手向里、向外摆动,还有将披毡向前向后反复甩动,向前甩至胸前,向后甩搭在双肩,看上去一会儿犹如天鹅飞翔般的安详优美:一会儿又如孔雀开屏般的热情奔放,舞蹈步法主要是一步一靠、慢走步等,脚步扎实、稳重,在做碎步时则轻松愉快。当双臂伸展急速转动时,好象盛开的鲜花,当突然下蹲收拢双臂时,又象是将要怒放的花蕾,最具彝族人民的特色。
正是这舞动的披毡给***后的专业工作者以想象的双翅,编出了《红披毡》、《颂歌献给***》等优秀的节目,将“披毡舞”以更新更美的面貌展现在各族人民面前。
摆手舞
是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喜德、越西一带的民族间舞蹈,在婚礼时多由姑娘们唱着民歌互相对舞。“摆手舞”为二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的舞蹈,一手上举另一手下垂或与同伴相拉手。男子舞蹈时手高举至头顶,妇女则仅举手至肩部。用全脚掌做碎步互相交换地位,如人数众多时,有横排、斜排、四方形等队形,队形及动作均随领舞者而变化。手的摆动有上下摆动,前后抖动,左右摇动等。在摆手时肘部与臂部都不能动得太大,碎步行走时要保持上身的挺直、昂首。给人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感觉。几乎跳遍全国的“快乐的罗嗦”就是运用了“摆手舞”中手部动作而创作的节目。
彝族舞蹈篇2
【关键词】彝族;彝族舞蹈;舞蹈体语;舞蹈美学
中***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39-02
艺术形式的演变往往揭示着一个民族社会的进化状态,而舞蹈艺术恰是最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基本风貌和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众所周知,舞蹈的呈现是综合性的,运用身体语言(动作律动)来进行舞蹈活动,同时结合身体辅语言(舞台、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共同呈现舞蹈表达的特色风貌。
一、彝族舞蹈的体语特征
彝族舞蹈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表现为鲜明的风格与独特的舞蹈语言和特点。彝族舞蹈体语的特征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从原始舞蹈到现当代舞蹈的一个演变过程,其形成期基本上是在公元8世纪到10世纪期间,那时庙会舞、巫舞、佛舞以及各类乐舞作为彝族舞蹈的表现方式颇为流行,至今有些歌舞还留存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据统计,有超过170多种彝族民间舞蹈,以及1900多种跳跃方法[1]。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四弦舞、灯弦舞、烟盒情、花鼓舞、阿乖佬、阿细跳乐、铜鼓舞、跳箩箩等种类[2]。
彝族舞蹈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顿足踏跺、击节歌舞、联袂环舞等方面。彝族普遍居住在深山老林,所以彝族舞中仍保留着古老的风格,譬如“打歌”,它是人们婚丧嫁娶时的重要活动部分,翻身勾脚、左右蹬跳、跳蹲步、翻身转等是其基本动作,作为彝族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打歌”在表演时总是情绪高昂、动作强烈。
“花腰跳乐”作为彝族男女青年的交谊舞蹈,没有伴奏音乐,舞者演唱也是彝语,舞蹈表演没有人数限制,舞者围成一圈一边击掌一边舞蹈,舞蹈队形有穿花、对跳等,多做崴踢步、踮走步、崴步、蹬步踮等动作。
大型群众集体舞蹈“左脚舞”,通常是在彝族传统节日如“三月会”时表演,它是青年寻找知己和情感交流的一种交谊舞蹈,以甩脚、翻身、直脚、合脚、串花等脚部动作为主,乐手们站在舞队前面,拉着胡琴、弹着月琴,舞者随节奏或上下颤动身体,或相互连臂搂腰踏跳。
二、彝族舞蹈身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每一种舞蹈都具有明确的信息传达,所传达的语义信息与其形成成因密不可分。例如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舞蹈:织毡舞、包谷舞、荞子舞等,基本都是表现生产过程和模仿劳动动作的。而在婚嫁或节日中产生的舞蹈:芦至舞、跳“都火”、对脚舞、锅庄舞、披毡舞,要么表现追求爱情或勇敢征战,要么表现欢乐丰收或勤劳耕牧。
烟盒舞,又称“跳乐”、“跳弦”,最初以四弦琴伴奏而命名,后又因舞者舞蹈时要手持烟盒而命名。作为独具特色的一个滇南彝族舞蹈形式,烟盒舞通过其舞蹈语言呈现出彝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以及历史观和道德观念,以深沉的舞蹈内涵和变化多样的舞蹈路线,体现出彝族人非凡的艺术贯通能力和舞蹈创作才能。烟盒舞具有独特的变化形式,具体表现为穿花***案的组合与变化,如有2人、3人、4人、6人等不同的穿花,丰富的队形变化与舞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烟盒舞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富于弹性的全身起伏、凤凰点头似的手臂舞动、灵活而富有韧性的膝部屈伸,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舞蹈灵活多变、节奏鲜明,运用舞者的身、腰、头、手、脚等身体语言,烟盒舞呈现出了彝人非常个性化的趣味审美。另外,烟盒舞中动作技巧难度极高的下腰连环翻滚等,其艺术价值也是颇高的。该舞蹈还有著名的技巧动作,如仙人搭桥、挂金钩、蚁搬搬家,这些舞蹈不仅怡情,还可健身,深受百姓喜爱。
三、彝族舞蹈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无雕不琢的原生态美
原始舞蹈往往渗透着与人的生命情感诉求、生活方式、审美感受和生活状态,以及神秘境界等因子,最大限度地融入与呈现着远古先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符号和人的生命情感体验,舞蹈体语就是个体与他者的情感互动的显性语言。正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原始舞蹈无须艺术处理,表达才是目的。犹如格罗塞所说:“原始的舞蹈才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又最有力的表现。”彝族舞蹈体语中留存着大量原始舞蹈成分,很多体语基本是生活、劳动的直接场景呈现。这些舞蹈表现了踩踏、跋涉、攀越等生活化的动作,生动地呈现着彝人祖先的生活情景,透射着古朴与原始、无雕不琢的原生态特点,传递出浓郁的原生气象。
除了上述的共同点之外,没有伴奏音乐也是撒麻舞、火把舞和铃铛舞等原生态舞蹈的共同之处,这些鲜有的舞蹈体语在世界舞蹈史上也是少有的。舞蹈体语以对生活情景和动物状态的戏仿,以由始至终的简单节拍踩踏,无人工之矫饰,无艺术之加工,原汁原味地再现了生活的本来状态,这种原生态美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来自心灵相通,而非感官刺激。
(二)沁人心脾的象征美与劳动美
劳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方式,人们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与改变着人们自己的生活与命运,因此人类的所有艺术作品其实也都同时承载着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劳动美学特质。在彝族舞蹈体语中,把这种美表现得最为酣畅淋漓的当属撒麻舞。
撒麻舞是兼对白、歌舞形式,将歌、舞、诗融为一体的再现彝人先民劳动生产状态,与自然合作、创造生活的舞蹈样式。其中许多舞蹈体语动作就是现实劳动生产的过程戏仿,例如收割、播种、耕地、织布、纺线等,不单传达出了勤劳质朴的彝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为重要的是,其把人类生存的劳动技能和基本方式提高到了审美层次。爱情是甜的,劳动是美的,收获劳动时也收获爱情,如此的劳动自然更是美的,这里也暗含了彝族先人纯真质朴的审美趣味。
象征性是彝族舞蹈体语中的常用手法,譬如在火把舞、撒麻舞与铃铛舞中,运用到了形体象征、道具象征与服饰象征等。彝族舞蹈体语中的形体象征是最为独特的,就像撒麻舞中互相的背驮与扭结,以及转圈和扭腰等动作一样,不仅象征人生所经历的坎坷,也象征人们踩平道路的艰辛。众所周知,单纯的戏仿只是舞蹈表层的原始形态,而通过形体的象征,简单的身体语言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却把复杂生活的内涵和人的精神世界充分展现出来。服饰的不同纹样同样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指向,就像男演员头上的英雄结,象征着不屈不饶的***精神,还有象征太阳的女舞者穿的“太阳五彩裙”等。形形的服饰象征形式和内容,集中表现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称颂和虔诚的敬畏。
(三)动人心弦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彝族舞蹈中,人类的感情之美无处不在。就像作为集体性的舞蹈火把舞一样,友爱、互助和团结这些人性美是其不变的内核。在对逝者的颂扬与缅怀的铃铛舞中,死亡并不能阻隔人与人的情感,而缅怀逝者,恰是对生者有益教育的特殊手段。逝者不可追,生者亦向前,可贵的生命总是以生命的有限性得以张显。而在劳动的过程中融入人性之美的撒麻舞,以开荒撒麻开始,到播种收获结束,舞蹈体语将人们的互助团结,以及男女情感融合其中,让我们看到劳动改造着生活,成就着爱情,也增进着情谊,劳动因为人们的情感而变得更加美好。
彝族舞蹈完全是彝人纯民间的舞蹈形式,所以才留存着相对完整的原始样式,把远古彝人的原始风貌顺利传承了下来。当我们考察火把舞和撒麻舞与铃铛舞时,发现在整个舞蹈中,没有用抒感的音乐来渲染气氛,也没有绚丽的舞台、复杂的道具,这些舞蹈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朴素而自然。
(四)人间大同的和谐美
彝族舞蹈中还折射出人间大同的和谐之美,这可以从撒麻舞中尽显出来。舞蹈以开垦、播种、收获三个单元展开,首先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出人们遵循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敬畏自然,而非人定胜天思想,而是引导人们遵从自然规律,把握好播种时机,这样自然就能得到好收成。撒麻舞既是一副典型的农牧文化***景,也是彝人祖先智慧的结晶。其次,人与人的和谐之美贯穿始终,男女相互配合的劳动场景,升华和交融了情感,在和谐的生活***景中显得尤为美丽。和谐之美亦是这个舞蹈的内***索,基于人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动作等因为和谐而得丰收,人与人之间的喜悦之情溢于舞蹈体语之间。整个舞蹈传达了彝人先祖对和谐的认识、渴望与追求。
四、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经济水平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在时代的流变中逐渐消失,传统文明不断经受着一个个新时代的严酷考验。有意思的是,民族民间舞蹈因其舞蹈体语的独特性,即身体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的优势逐渐凸显――流转于民间,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包括彝族舞蹈在内的所有民族民间舞蹈在其聚居区得以留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彝族舞蹈也同样面临着新的生存挑战和发展机遇,强势文化与丰富的物质诱惑,对彝族舞蹈体语传承的冲撞不可轻视。然而,逆时代而行自然不可取,也不可能,那么,如何面对虚化了的彝族传统舞蹈、怎样抵御可能被同质化的危险,是我们当代舞蹈继承者的第一课题。虽然关于彝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已引起了相关部门与机构的高度重视,但是文化的保护谈何容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仍然是地方***府办事的主要动机,一个区域往往因舞扬名,却毁于旅游。我以为,充分研究彝族舞蹈体语,结合现代影像科技,有效整合资源,对彝族舞蹈进行深挖穷探,将成为彝族舞蹈保护、继承和发扬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孙景深.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2]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汤书昆.表意学原理[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彝族舞蹈篇3
关键词 擦大钹 节目类型 程式
中***分类号:KB892.2 文献标识码:A
舞蹈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舞蹈逐渐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衍生出了民俗舞蹈,成为了活着的、运动着的文化。不同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着不同地域文化的产生。民俗舞蹈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也会呈现出地域性。彝族分布广泛,有的分布在平原坝区,形成了农耕文化;有的生活在高原山地,形成了耕牧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彝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民族舞蹈,如打歌、烟盒舞、花鼓舞、阿细跳月、铜鼓舞等较具代表性的彝族舞蹈类型。云南保山彝族村寨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有自身创造发展的舞蹈擦大钹民俗舞蹈。这种舞蹈集民俗、武术、杂耍为一体,体现了该地域彝族舞蹈的浑厚有力、粗犷健美的美感。在对擦大钹的接触和长期调查中,笔者发现,擦大钹舞蹈已经融入当地的民俗生活中,不仅具有了舞蹈的表演性,而且在各种场合更担负着民俗祭祀、民众信仰的职能。可以说,擦大钹已经成为当地彝族群众日常生活中重要场合的舞蹈表现形式。
擦大钹生存于彝族民间,以彝族民俗仪式为文化生态,在彝族老百姓的各种民俗生活中获得存在的价值,因此,擦大钹就必须借助彝族民俗的仪式场合来展开节目表演。在彝族老百姓的民俗生活中,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有婚礼、丧葬、祭祀、乔迁等。根据彝族的这些民俗仪式表演场合,我们可以把擦大钹分为婚庆型节目、丧葬型节目、祭祀型节目、立木型节目和乔迁型节目。婚庆型节目是指在彝族婚庆仪式上表演的擦大钹表演节目。丧葬型节目是指在彝族丧葬仪式上表演的擦大钹表演节目。祭祀型节目是指在彝族祭祖和祭祀新坟仪式上表演的擦大钹表演节目。立木型节目是指在修建新居的上梁仪式上表演的擦大钹表演节目。乔迁型节目是指在彝族乔迁新居仪式上表演的擦大钹表演节目。由于仪式场合不同,彝族文化的民俗意义也不同,因此,这种仪式场合也会对擦大钹的表演动作和表演风格提出不同要求。作为彝族民俗仪式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擦大钹不能脱离仪式而存在,随仪式的程序推进而展开,因此,仪式的程序决定了擦大钹的表演程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擦大钹具有一定的仪式性。本文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瓦房乡徐掌村擦大钹表演者的调查采访,重点对擦大钹丧葬表演程式进行论述。
1 丧葬表演程式
丧葬仪式是中国人表达哀思、寄托离别之情的最主要手段。擦大钹表演在当地的丧葬仪式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他为丧事中逝去的亡灵进行超度,让死去的人能平静地离开,让活着人能勇敢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在当地彝族丧葬礼仪中,故去的人去世两到三天后(一般为三天),便邀请擦大钹表演队来到家中进行丧葬仪式。仪式一般进行三天。
仪式开始的第一天早上,擦大钹表演队来到主人家。到门口后,他们先不进去,而是在门口吹响三声大号,提醒主人家出门迎接。主人听到号声,拿着点好的香到门口迎接,并一一给他们每个人磕头,以示感激。手里的香是有讲究的,家里如果两个老人都已经去世,那就拿二炷香;如果家里只是一个老人去世,另一个仍然健在,此时出门迎接的人就必须只拿一炷香。跪拜仪式结束,擦大钹表演队才能进入主人家。
进入主人家中之后,擦大钹表演队开始祖师祭祀,以希望祖师保佑他们的表演能够顺利完成。祖师祭祀仪式庄重而严肃。他们先点燃五烛香,准备好香钱、纸盒,为韩信祖师以及他们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擦大钹艺人奉献供品:一杯茶、一碗酒、一碗饭,在饭上还要放些做好的熟猪肉。祭祀的不同之处就是:祭祀韩信祖师以及他们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点五柱香,祭祀第三代擦大钹艺人点三炷香。祖师祭祀供品与仪式***示分布如***1所示:
一切祭祀的物品准备好后,擦大钹艺人开始吹笛子,祭请祖师韩信。笛子吹毕,继续再吹三声长号,这三声大号必须分三段分,不能一次吹完。在吹笛子和长号的过程中,其他的擦大钹艺人祭拜韩信祖师及三代擦大钹祖先,为祖师和祖先烧纸钱,并将供奉的茶酒倒入饭中,将其送出门外,表示祭祀完毕,以得到祖师以及各代祖先的保佑。在整场的祭祀过程中,一位擦大钹艺人一直用唢呐吹奏老本调,也就叫做拜师调,包括大官调、小官调和待客调,直到祭祀仪式结束。
***1
祖师祭祀仪式结束之后,擦大钹艺人会用唢呐吹奏死亡调。死亡调吹奏四部,每部都不同。紧接着擦大钹艺人吹待客调。这个待客调主要是吹给故去的人,希望他们好好地吃完供奉的食物再上路。随后,擦大钹艺人再吹奏明家调,使活着的人对离去的人能够表达哀思。
随后,主人家的丧葬仪式正式开始。在早饭后,前来送葬的客人陆陆续续赶来,擦大钹表演队进行第一次表演,代表主家迎接客人的到来。中午是死者入棺的时间。擦大钹表演以三声大号为开始,通知入棺仪式正式进行,在唢呐、小号等乐器演奏的明家调中持续展开,一直到结束。这时的仪式,擦大钹不进行动作表演,只是进行单纯的明家调演奏,一直伴随仪式结束。晚上六点至七点,主人家待客,擦大钹表演者要先给客人进行演奏,并进行动作表演,洗去人们脸上的痛苦。这时的擦大钹表演主要以十二生肖的模仿动作和武术动作表演为主,但是模仿马的马调在丧葬仪式中是不能使用的。
第二天凌晨四点钟左右,公鸡打鸣之后,次日的擦大钹活动开始。此时主要以乐器表演为主,唢呐为主要的乐器之一。擦大钹表演者先吹奏三个死亡调,对逝者进行哀吊;接着吹奏大过山、小过山和羊雀过山,以吊念死者从此和世间亲人阴阳相隔永不相见的哀伤之情。其中大过山、小过山内含有让死者灵魂自己翻山越野找到自己的坟地,具有超度亡魂的意味。在吹完这些丧葬专用的乐调之后,所有的擦大钹表演者进行最后一次动作表演。
第三天早饭结束,丧葬仪式进入高潮。为了表示对客人前来参加哀悼仪式的感谢,在招待客人吃早饭的时候,主人会要求擦大钹表演者开始吹奏专用的待客调。随后是发丧仪式,吹奏的调子从开始的待客调变为苦娘调和离娘调。在吹奏的过程中,主人家发丧的人和擦大钹表演者一起向埋葬死者的坟地出发。亡者的儿子或者孙子会为失去的亲人点燃一炷香,以寄托哀思。此时,擦大钹表演队一边跟随送葬队伍前进,一边进行乐器伴奏表演,而不进行动作表演。擦大钹表演队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带领其他人向新坟走去。当地人讲究发丧的路上不允许回头,回头意味着留恋。死者继续留恋人间,不能安心地离开人世是不吉利的。
到了新坟,擦大钹艺人吹三声大号后,所有的人休息片刻,然后在明家调的乐声中准备供奉用的香钱、纸盒、酒器、饭器等。一切准备好,祭祀开始。首先是请神,请神主要是吹奏神调,告慰安抚死者,表示此生已经功德圆满,离开人世将意味着由人向神的转化。接着吹奏大过江、小过江、蜜蜂过江和羊雀过山来超度死者,希望死者能平静地离开人间,并能够保佑子孙。娱神的节目表演结束后,擦大钹表演者开始为观众进行单纯的模仿武术动作表演,来安慰前来悼祭的人们能从悲痛中走出来,继续好好地生活。祭祀仪式结束,所有的人们在坟头上吃饭。准备就绪,众人在待客调的伴奏下开始就餐。为了调节悲伤的气氛,擦大钹表演者再次进行表演,还是以模仿武术动作为主,以便使人们能很快地走出悲伤的阴影。至此,丧葬仪式也宣告结束。
2 结语
彝族舞蹈篇4
关键词:彝族;彝人三色;服装设计
一、彝族舞蹈诗画《彝人三色》简介
彝族舞蹈诗画《彝人三色》是2010年,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全新创作的大型彝族舞蹈诗画剧,该剧在利用这些民间舞蹈元素时,摒弃了以往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手法,用全新的创作手法来创作,运用彝族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元素,采用现代舞的创作理念,挖掘、展示彝族文化内涵,呈现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整个剧目以彝族所崇尚的“三原色”——黑、红、黄作为切入点,运用了彝族民间丰富的舞蹈元素,展现了彝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二、彝族舞蹈诗画《彝人三色》服装设计特色
1、充分利用服装色彩展示人物特点
一部好的剧目离不开观众的感知和心理产生的共鸣,感知力是感觉力与知觉力的综合力。感觉力是知觉力的基础,知觉力是感觉力的深入。舞美设计是一种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生活没感知力的敏锐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感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形状一旦被人所感知,都是被知觉进行了积极的组织或建构的结果,也就是通过变形、变位、对称、平衡等多种方式,使人产生一种特殊审美经验,从而达到审美的高峰。此剧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抓住观众的审美心理,以色彩为突破口进行了研究创作。色彩是给人最直接的感官感受,是审美心理的重要内容,舞蹈服装色彩不仅能直接体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且能对观众产生一种最直接的视觉刺激,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审美欲望,释放他们的审美心理情绪。色彩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环节,能很好地促进剧中人物与台下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传统彝族服装讲究象征和写意,其色彩比较浓烈,所蕴藏的内涵需要观众的联想和想像来发挥,这种色彩的情感并非单单是个人的感觉,每种色彩都具有一种能被普遍理解的性质、一种普遍的认知性,从而形成一种直觉的心理反应。而当代观众缺乏传统剧目的审美经验,如果一成不变地按照传统彝族服装理念来设计该剧服装,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在设计上,首先就是要抓住人物特征来进行设计。比如,舞蹈《黑•白》中,苏尼白色的服饰。“苏尼”是与毕摩相提并论的彝族民间神职人员的称号,一般译作“巫师”。“苏尼”与“毕摩”有许多类同之处,他们都是与神鬼相交的彝族和精神世界中俩种丰满灵动,并相得益彰的重要角色,在彝族民间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他们都扮演着沟通人类与鬼神之间的使者。毕摩一般穿着的服饰为黑色,手持神杖。因此,在苏尼服装设计上,就要与庄严厚重的毕摩服装有所区别。在服装色调上,就选用了白色,再加上一些彝族的***腾符号,凸显了苏尼这样的特殊人物的神圣神秘。
2、把剧中情节的转化作为服装的基调变化
服装基调的转换不是平面的,是有节奏的,我们根据剧目的节奏,结合彝族服饰色彩三原色——黑、黄、红,把剧目根据上篇、中篇、下篇分成了三大色块来加强了该剧服装的舞台审美效果。上篇《厚重的黑》,这是一场离别的痛,厚重的黑是彝族的底色。在黑白的交替中,在阴阳的交替中,苏尼鼓声阵阵,撼人心魄。黑色象征邪恶和死亡,白色有“纯洁”和“死亡、恐怖”两方面的含义。通过黑色和白色的交替变换,很好地展示了舞者送别亲人在与幽冥世界作最后斗争心理历程。中篇《金色的黄》,歌传情,舞达意。弹起小三弦,彝家小伙子心中深深的爱恋,化作醉人的情歌,唱醉了姑娘的心事,唱醉了千里彝山。幸福的笑容在金色的田野铺展,收获的喜悦流淌成欢乐的海洋,勾画出沧桑岁月里一抹金色的黄。下篇《燃烧的红》,征战的厮杀声震天动地,彝人的勇士挥洒热血,染红了古战场的夕阳。母亲渴望安宁的心声,绽放出艳丽的花朵,盛开在伤痕累累的土地。生命轮回,生生不息,勤劳勇敢的彝人托起明天希望的太阳。
3、通过不同服装款式适应场景变化和体现人物心理
如《女人•烟锅》中,我们根据剧中舞者身份的转换,给她设计了黑色女披和一身简洁而华丽的彝族服装。黑色女披雍容华贵和端庄稳重。简洁而华丽的彝族服装显得活泼、时尚与黑披产生强烈对比。舞者在布幔中穿行,时而身着黑披,雍容华贵步伐端庄稳重,时而衣着时尚,轻盈欢快体现出舞者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心理铺垫和性格暗示。
三、彝族舞蹈诗画《彝人三色》服装设计获得成功的启示
彝族舞蹈篇5
[关键词]民族杂居区 传统舞蹈 烟盒舞 文化功能
[中***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67-02
新平县地处滇中腹地,是以汉、彝为主要居民的民族杂居地。彝族文化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烟盒舞是滇中南彝族支系尼苏人的传统舞蹈,普遍受到昆明、玉溪、红河、普洱等地各族人民的喜爱。新平县彝族烟盒舞是新平彝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当地彝族舞蹈风格动律特点和广泛的当地群众普及性特点。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风格突出的动律特点具有较高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价值。深入研究、挖掘其文化功能,对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地方民间舞蹈教材、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团结当地各族群众、繁荣地方经济、***治、文化等取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本文认为新平烟盒舞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审美娱乐、传承文化、文化认同上。
一、教育功能
从套路名称到舞蹈传说故事,新平烟盒舞都渗透着浓郁的彝族传统文化思想。新平烟盒舞套路的变化是根据舞蹈伴奏乐师手中的月琴、三弦、牛角二胡等乐器曲调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古流传至今的新平烟盒舞主弦曲调共有七十二大调。从烟盒舞娱会的时空顺序将这七十二大调分为:起弦调、行弦调、收弦调和过门调等四大类。其深刻的文化含义结合生动的舞蹈场面,对于教育后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优良习性和品德等方面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新平烟盒舞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是丰富的道德品质教育资源。通过与群体跳舞娱乐的方式进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是最自然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民间许多民族中流传了成百上千年,是历史证明了的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通过教育孩子了解祖先的文化,学先优良的道德传统,可以培养后代了解民族文化历史,培育“四有”新人,夯实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审美娱乐功能
(一)独特的审美形式
据《新平县志》载:“鲁(魁)奎山,以明土蛮鲁魁、鲁克所居,故名。山围二百里,跨新平、元江、石屏、峨山间,龟枢河绕北、东、南三面。上为四十八寨,夷代所居,历来梗化,康熙十七年归顺。”“历来梗化”反映了旧时鲁奎山彝族封闭、保守的社会历史状况。外来文化对新平扬武等地区的彝族烟盒舞影响较小,传统彝族文化因素保存相对完好。与石屏、建水、开远等地有剪子口绕花、凤点头等丰富的手臂、手腕动作语汇。与复杂多样的高难度技巧不同,新平烟盒舞保留了彝族跳乐脚部语汇丰富、上肢随之自然摆动击响烟盒伴奏的舞蹈动律特点和风格特征。这种特点和特征形成了与红河州各地烟盒舞、与当地色噜哩舞、与其他支系跳乐(打歌)截然不同的文化审美特征。
第一次见到新平烟盒舞时,发现它与以往在学校教学中使用的烟盒舞教材的动作语汇不一样,与多次在石屏、建水、昆明等地见到的彝族民间烟盒舞及群众健身烟盒舞、舞台艺术加工化的烟盒舞不同。但与元江民间烟盒舞、峨山文工团演出的作品《烟盒胡琴调》相似。第五届中国彝族烟盒节上第一次与之亲密接触时,才发现新平烟盒舞与元江烟盒舞也不尽相同。虽然二者大致同属一个地域流传的文化审美体系的烟盒舞,但在伴奏乐器、乐曲和身体律动等方面均有区别。正如元江县文化馆副馆长何群所说,元江烟盒舞的身体律动的确有一个由下而上,经腹部向前用力上顶后整个肢体形成前后S型的“波浪”,即身体的律动为上下起伏;而新平烟盒舞呈现的是左右肩因下肢步伐的改变引起腰部扭动而自然的前后摆动。元江烟盒舞的动律与楚雄左脚舞动律相似,而新平烟盒这种摆动与大理巍山打歌相似。与巍山打歌区别最大的是,新平烟盒的上身摆动带动手臂前后甩动配合脚步的节奏击响烟盒作为伴奏音乐之一,既统一节奏,又烘托气氛;而巍山打歌则在旋转等高潮时拍掌助兴。新平烟盒舞及元江烟盒舞在舞蹈行进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弯膝下蹲的动作过程,而相近地区的大娱乐则在舞句末尾或转身前停顿下蹲,其他舞蹈均不见或不突出这个过程。与其他舞种和不同地域、或不同支系的舞蹈相类比,发现各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对于区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同一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及其发展历程,对于丰富舞蹈美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均具有实证意义;对于人类肢体语言的划分、肢体能力的全面训练的科学方法的探讨、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多方位建立、群众文化活动及舞台艺术的丰富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视角和依据,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作贡献。
(二)娱乐功能
烟盒舞是新平群众十分喜爱的娱乐方式,“听见弦子响,脚杆就发痒”是新平人民对烟盒舞喜爱的形象写照。在第五届中国彝族民间烟盒舞节上,几个刚表演结束从舞台上下来的彝族妇女热情地介绍了她们如何借用生活中簸箕、背箩等道具与传统烟盒舞套路结合,编排舞蹈来展现她们的劳动和生活。烟盒舞节上,与新平地理位置相近的龙武、青龙厂、化念等地的人们聚集在扬武。来自各地的亲朋好友通过烟盒舞节相聚在一起,在轻松、喜庆的氛围中各民族相互学***验、交流文化,切磋技艺,相互欣赏。民族文化因山连山、水连水的民族情感而相互交融,民族情感又因文化的交融而增进、传递。当人们异口同声地喊着“哟噻哟噻哟哟噻” 时,能从他们挂着笑容的脸上看到轻松、愉悦的心情,看到满足感、自豪感充裕着他们的身心。
三、传承文化功能
人们参与烟盒舞,在跳烟盒舞、创作烟盒舞释放情感、表达思想中,将彝族文化及融入其中的外来文化继承下来,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彝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新平烟盒舞从起弦调约伴、寒暄、介绍,到行弦调时报村名、相互赞美,再到收弦调中表达缠绵离别情绪、反哺报村名、即兴抒情等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规范。同时当地彝族人民勇敢、率真的性格特征和能歌善舞的特点在烟盒舞舞蹈过程中得以传承。
通过扬武烟盒舞节的举办等***府行为的倡导,从广度和深度宣传、弘扬了新平彝族烟盒舞。
1.2005年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人民***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彝族民间烟盒舞文化学术讨论会及所出版书籍是一次深入研究、传承扬武烟盒舞文化的丰硕成果。来自人类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从烟盒舞的起源、族群、艺术价值、继承和发展等不同研究角度对烟盒舞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整理出版成论文集。这一举动是新平烟盒舞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对外宣传了新平烟盒舞,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自在的新平烟盒舞;同时也促使来自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到扬武对烟盒舞文化艺术及其背后博大精深的彝族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探讨。
2.在扬武烟盒舞文化节上,除了能看到烟盒舞和跳乐等舞蹈外,我们还能品尝到当地烧荞饼、腊肉、牛肉汤锅等少数民族特色食品,能欣赏到穿在彝族人身上的精美服饰和专门作为销售的精美民族刺绣,听到四方八里的彝族、哈尼族、汉族等民族讲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3.以烟盒舞文化传播公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4.以销售手工制作的烟盒舞伴奏乐器月琴、三弦、小牛角二胡、烟盒及其工艺品为主的商品也将对彝族音乐、舞蹈、工艺等文化艺术起到传承工艺、传播文化的作用。因此,以烟盒舞文化为契机带动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等,也将对烟盒舞的发展和传播打开新的窗户。
四、文化认同功能
传统舞蹈文化在其他民族中的传播也是在文化认同中实现的。传统舞蹈等文化是达成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文化认同的桥梁。在烟盒舞场上,来自扬武各村委会及新平其他乡镇、元龙厂、峨山化念、石屏龙武、玉溪、昆明等地的彝、汉、哈尼、傣等民族虽主要以地域为单位围圈起舞。但相互之间都能通过跳扬武烟盒舞和色噜哩舞等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交流。并且很欢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域的人加入其舞蹈队伍中,学习其音乐、舞蹈。舞场上,各民族之间既是不相识的人,也是远亲和近邻。如果场地少,主人都会把场地让开给客人跳,给客人玩。这种礼让、谦爱的思想道德及礼节与烟盒舞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注意人与社会和谐氛围营造的内容主旨是一致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相处融洽,又有相通的语言和文化,达成区域族群认同是很自然的事。
烟盒舞等传统舞蹈作为彝族内部及与之杂居的民族间共同的肢体语言文化符号,是这些民族相互认同的核心之一。烟盒舞场上,从服饰上可以区分来自不同地方的民族和支系,但如果不是对当地舞蹈进行过深入对比研究的外地人很难从舞姿上区分出何地何民族来。新平烟盒舞作为文化符号在这一带地区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因而它在这一带地区的民族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也加强了生长或生活于这一带的人们的情感,是维系民族情感、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杂居区传统舞蹈对今天教育青少年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文化教育功能。深刻理解各传统舞蹈的动律特点和风格特征,能帮助我们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审美的实现。通过举办烟盒舞文化节等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更多的民族、更多的群体将了解到各传统民族舞蹈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语汇及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认识到民族舞蹈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于当今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对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兴趣、参与和热爱;将树立当地各族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当地各族群众保护、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自觉。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思想引导和文化宣传作用。中华民族必将通过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树立民族自信心,并在文化认同中实现和谐统一和伟大复兴。
传统新平烟盒舞对于今天以扬武为中心辐射四面八方的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外来文化、文明的流入也对传统烟盒舞的流传、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相信在可持续思想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立法立规等行之有效的***府参与保护和发展,新平烟盒舞将一如继往在群众中流传,并通过文化的发展、产业的带动流传到各地。同时,也将通过扬武烟盒舞的重视、保护和开发,树立当地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地传承扬武烟盒舞,发展以烟盒舞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云南卷)[Z].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李永祥.首届新平扬武彝族烟盒舞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3]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彝族舞蹈篇6
文化转型期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文化转型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产生危机和断裂为寻求新的发展而转向横向开拓。文化转型与世界打破垄断经济和***治势力,进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局面有关。30年来世界发生了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巨变:电脑主宰大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电脑电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殖民体系、“欧洲中心论”已经分崩离析,第三世界的***治、经济力量得到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把他们的技术、管理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亦需要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一段时间内,稳定和平的世界环境,为人类文化、经济的交流和转型创造了条件,世界形成了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格局。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治、经济的背景差异,自然积淀了彼此不同的文化传说。彝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透过文化的表层形态揭示一个族群整体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史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标明了此民族存在的价值。当然,随着世界“多元化”倾向的加速,民族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各个民族文化中的“外来影响”增加也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以宏扬本体文化为立足点的,只可惜,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人类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这不仅说明人类文明遗产的“走失”速度在加快,更说明人类“民族素养”的变化程度加剧,民族观念的自我意识走到了“丧失”的边缘。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避免的冲击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彝族民间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蕴藏着极为丰实的彝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大到祭祖祈神,婚丧嫁娶,小到亲朋欢聚、劳动小憩,都以民间舞蹈的形式抒情达意、自娱自乐,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他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文化资源丰厚的彝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业,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电脑媒介接受的最新信息。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丰实了彝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现代舞、卡拉OK等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青睐,传统的彝族民间歌舞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的文艺***策和民族***策指引下,这些地区的多数领导和有关人士,不是消极防御,更不是闭关自守,而是采取兼收并蓄,本土外来并存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处理这一文化矛盾。比如利用传统的火把节,彝族年,采取歌舞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既满足了广大群众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向国内外游客、商家展示当地的民族风情,加强双方的经济技术开发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时的民俗节日和民间歌舞,无论从其外在的形态、表演程式以及社会功能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凉山州文工团将彝历年冗长的仪式程序进行了简化,把民间舞《围成圆圈踏歌》加以规范改编,加工后的《达体舞》不仅突出了民间舞原有的风俗特色,还做到了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得到本民族的认可。90年代初位于中国滇西北高原上的华坪,风光旖旎,民风古朴。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彝、傈僳、汉、傣等26个民族,他们习俗各异,聪慧纯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在火把节的夜晚,他们将粗犷的民间舞《打跳》和从西方传入的自由激烈的迪斯科在同一舞台上表演,打破了千年戒律,既娱乐又娱人,形成了华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两种不同形态、不同文化内涵的舞蹈出现在同一空间,并为人们所接受,这只能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产物,是落实***的民族***策和宗教***策的结果。在文化转型期间,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视野去看待分析“异文化”的不同之处,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能跟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和平共处,而不是自我孤立或贬斥他人。把本土民间舞蹈与国外舞蹈进行比较且如此,吸收外来舞种也是如此。正如80年代初,当西方现代舞大量传入我国时,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而10年后,现代舞不仅没有被挤出中国国门,在舞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奋斗下,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1993年秋在北京舞院创建了第一个现代舞专业。中国现代舞艺术以百花一枝的芳姿,正在这块古老文明的国土上生存、开花、结果。事实证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宽松***策,使之从西方移植的现代舞、迪斯科等文化娱乐形式,已经拥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丰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改革开放20年来,对于彝族民间舞蹈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过程的。12年前凉山州文工团编导们就对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提出疑问的思潮进行了探讨。当时改革开放已进行了8年,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引起彝学舞蹈界对传统民间舞蹈生命力的反思。12年后,在世纪之交,当我们面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伟绩,面对彝族民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以自觉的理性思辩重新审视当年探讨的种种问题时,就这些疑问和困惑就显得清晰而明朗了。越来越认识到,彝族民间蹈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传统文化,彝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发展的,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延,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需要而消失或延续,近几年,城市生活中悄然兴起的《达体舞》、《青年舞》、《打跳》、《押搓》,就是生动的一例。彝族民间舞蹈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处于文化转型期,各种艺术节、文化节、旅游节、文化村等形式,为彝族民间舞蹈、中外民间舞蹈的互相交流、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我们无视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大环境,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主动作用,只求在封闭的环境中虚构未受任何影响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将会陷入文化孤立主义的境地。舞台表演的民间舞蹈,或称创作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创作风格样式,它的存在与发展依据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需求是它存在的基础。去年6月举行的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优秀彝族舞作品《阿惹牛》,无非是和民间舞蹈原生形态靠近一些的作品样式,编导们都努力将鲜明的彝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编舞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均有突破,显示出民间舞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民间舞蹈创作的经典作品无论何时都将受到人民的欢迎。简言之,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我国彝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必然要受到国内外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总的趋势是适应不同的职业,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群体的需求,横向开拓多层次、多功能、多种风格特色,高品味、高立意、高水平的民间舞蹈作品;在接纳吸收各民族和外来舞蹈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土民间舞蹈文化,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彝族舞蹈篇7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多是由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与自然、敌人斗争的历史中,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自发集体创作的,不断的积累延续下来的原生态的舞蹈。它们是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这些舞蹈和本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息息相关。由于西南地区的地理因素,长久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他们还很好的保存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信仰。这从民间舞蹈中宗教祭祀舞蹈的数量之大就可以看出来。因此,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的关系的密切是显而易见的。
在众多的祭祀、礼仪活动中,舞蹈都是主角。这些舞蹈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西南少数民族神秘的精神信仰。如白马藏族的吉祥面具舞,汉语又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远古时期,以游牧部落方式生存的藏族先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活,猴、牦牛等聪明或有力量的动物被赋予了神奇的色彩,并成为崇拜、信仰和祭祀的对象。白马藏族有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就是部落的名称都是动物的名字:有黑熊部落、猴子部落、蛇部落,每当逢年过节,各个部落就戴上他们本部落的动物代表的标志性面具,在浑厚有力的鼓号声中,跳起驱邪祈福的舞蹈。他们以碎步沿逆时针方向转圈而舞,舞姿多模拟各种禽兽的动作,这是白马人最重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旨在祭祀神灵、祈求平安、驱鬼避邪。也代表了白马藏族希望与自然界的野兽和谐相处的思想。
羌族民间舞蹈中的宗教祭祀舞的形成与发展也与原始巫文化及古代战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祭拜为核心的原始的支配下,在羌族地区,无论是在庄严的宗教祭礼活动,还是还愿、求雨、占卜、丧葬、驱魂避邪以及各类节日、春耕秋收等祭祀活动中,为了敬神、娱神、媚神,为了消灾避难,祈求神灵降福保佑,无不以音乐歌舞贯穿始终。他们怀着赤诚的心向天神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求山神,地神保佑年年丰收,人畜兴旺;亲人归天时,祈告阴魂的安宁。在羌族民间祭祀活动中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莫思纳莎”(羊皮鼓舞)就是由历代巫师(羌语称“释比”或“许”)主持表演的。羊皮鼓舞分独舞、对舞、集体舞等形式。对舞和集体舞主要用于上坛和中坛的祭祀活动,独舞主要用于下坛的占卜和驱魔活动。舞蹈时,多是沿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跳,领舞者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执响盘(铜铃),其他表演者身穿羊皮褂,手执羊皮鼓,以鼓声、铃声两种不同的音响的有机交融为主旋律,舞蹈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转换,具有敏捷、粗犷、虔诚之特点。鼓铃声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其节奏有力而和谐,及富鼓动性和感召力,既起到了抒发人们情感的作用,也真实地再现了远古时代,羌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祭祀性舞蹈都保留着“万物有灵”原始崇拜的自然特征,羌族这些原始信仰的崇拜方式,虽然缺少理论色彩,但却显示出羌族先民祈求祖先和神灵能庇护自己的后代,家族兴旺,无灾少难,生活安宁。可以说是远古时代羌族历史的一种艺术再现,带有极为古朴的原始风貌。此舞虽随着生产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全民性的风俗活动,但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以舞示神”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共同特征。
又如彝族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舞蹈“铃铛舞”。在古代,《铃铛舞》作为***事舞蹈,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有着战争场面的描写,刻画有彝族传统的民族尚武的意识。之后,逐渐演变为安抚战死在战场上的战士的灵魂慰藉死者的舞蹈。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所以彝族很注重死去人们灵魂的安抚.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的铃声, 它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有时嘈嘈如急雨,撼人魂魄。有时切切如私语,动人心扉。一个连一个的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铃铛舞的肢体动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词曲悲壮感人,为的是表现死者亲属沉痛的心情。它用叙述的形式,从歌词上表现死者的生平事迹,同时也用叙述的方式给死者开出一条沿历史上老祖宗的迁徙路线去老祖宗的归宿地的路,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而铃铛恰恰也成为祭祀中主要的道具。在丧事中使用铜铃和马铃串,有与死者灵魂沟通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也产生变化,现在主要表现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内容健康,风格朴实。彝家女子的加入,使舞蹈更加绚丽多彩,唯独不变的是古朴雄浑的风格,是大气磅礴的感染力。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披毡舞》也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腾祟拜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者披着毡,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的人们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这无疑是彝族先民“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民族信仰的表现形式.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深受民族信仰的影响。这种对超自然神灵的崇拜及由此产生的民族信仰是对社会和自然界的主宰者的神灵的膜拜,作为人类和民族精神支柱,有净化个体灵魂、提升社会道德、凝聚民众人心的意义。它自民族文明的一开始就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深深地扎根在文明的最深层。因此,在那个自然科学极其贫乏,“万物有灵”,***腾崇拜等原始自然崇拜的、巫文化盛行的远古时代产生的西南民族民间舞蹈本身,深刻的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的原始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仍然很好的保持着它与自己民族信仰的密切联系,包容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彝族舞蹈篇8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多是由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与、敌人斗争的中,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自发集体创作的,不断的积累延续下来的原生态的舞蹈。它们是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这些舞蹈和本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息息相关。由于西南地区的地理因素,长久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他们还很好的保存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信仰。这从民间舞蹈中宗教祭祀舞蹈的数量之大就可以看出来。因此,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的关系的密切是显而易见的。
在众多的祭祀、礼仪活动中,舞蹈都是主角。这些舞蹈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西南少数民族神秘的精神信仰。如白马藏族的吉祥面具舞,汉语又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远古时期,以游牧部落方式生存的藏族先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活,猴、牦牛等聪明或有力量的动物被赋予了神奇的色彩,并成为崇拜、信仰和祭祀的对象。白马藏族有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就是部落的名称都是动物的名字:有黑熊部落、猴子部落、蛇部落,每当逢年过节,各个部落就戴上他们本部落的动物代表的标志性面具,在浑厚有力的鼓号声中,跳起驱邪祈福的舞蹈。他们以碎步沿逆时针方向转圈而舞,舞姿多模拟各种禽兽的动作,这是白马人最重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旨在祭祀神灵、祈求平安、驱鬼避邪。也代表了白马藏族希望与自然界的野兽和谐相处的思想。
羌族民间舞蹈中的宗教祭祀舞的形成与也与原始巫文化及古代战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祭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在羌族地区,无论是在庄严的宗教祭礼活动,还是还愿、求雨、占卜、丧葬、驱魂避邪以及各类节日、春耕秋收等祭祀活动中,为了敬神、娱神、媚神,为了消灾避难,祈求神灵降福保佑,无不以歌舞贯穿始终。他们怀着赤诚的心向天神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求山神,地神保佑年年丰收,人畜兴旺;亲人归天时,祈告阴魂的安宁。在羌族民间祭祀活动中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莫思纳莎”(羊皮鼓舞)就是由历代巫师(羌语称“释比”或“许”)主持表演的。羊皮鼓舞分独舞、对舞、集体舞等形式。对舞和集体舞主要用于上坛和中坛的祭祀活动,独舞主要用于下坛的占卜和驱魔活动。舞蹈时,多是沿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跳,领舞者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执响盘(铜铃),其他表演者身穿羊皮褂,手执羊皮鼓,以鼓声、铃声两种不同的音响的有机交融为主旋律,舞蹈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转换,具有敏捷、粗犷、虔诚之特点。鼓铃声时而稳健优美,时而欢快跳跃,时而粗犷热烈,其节奏有力而和谐,及富鼓动性和感召力,既起到了抒发人们情感的作用,也真实地再现了远古时代,羌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祭祀性舞蹈都保留着“万物有灵”原始崇拜的自然特征,羌族这些原始信仰的崇拜方式,虽然缺少理论色彩,但却显示出羌族先民祈求祖先和神灵能庇护自己的后代,家族兴旺,无灾少难,生活安宁。可以说是远古时代羌族历史的一种再现,带有极为古朴的原始风貌。此舞虽随着生产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全民性的风俗活动,但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以舞示神”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共同特征。 又如彝族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舞蹈“铃铛舞”。在古代,《铃铛舞》作为***事舞蹈,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有着战争场面的描写,刻画有彝族传统的民族尚武的意识。之后,逐渐演变为安抚战死在战场上的战士的灵魂慰藉死者的舞蹈。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所以彝族很注重死去人们灵魂的安抚.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的铃声, 它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有时嘈嘈如急雨,撼人魂魄。有时切切如私语,动人心扉。一个连一个的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铃铛舞的肢体动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词曲悲壮感人,为的是表现死者亲属沉痛的心情。它用叙述的形式,从歌词上表现死者的生平事迹,同时也用叙述的方式给死者开出一条沿上老祖宗的迁徙路线去老祖宗的归宿地的路,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而铃铛恰恰也成为祭祀中主要的道具。在丧事中使用铜铃和马铃串,有与死者灵魂沟通之意。随着时代的,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也产生变化,现在主要表现传统的生产生活车,风格朴实。彝家女子的加入,使舞蹈更加绚丽多彩,唯独不变的是古朴雄浑的风格,是大气磅礴的感染力。而且
彝族舞蹈篇9
关键词 彝族 音乐 体系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聚居区有云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在劳动间隙,还是在过年过节以及婚丧嫁娶等重大节日,彝族群众都要以歌舞来抒发其情感。总体上看。由于彝族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以及各支系之间风格差别很大,各个支系的民间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其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富有民族性和地域特点,使得彝族的音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绚丽多姿。
一、彝族民歌
彝族民歌是彝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最初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其特点是触景生情,想象独特,词藻朴实。耐人寻味,它所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泛。在众多的彝族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爱情歌和儿童歌等。
(一)叙事歌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常在节日、婚嫁、酒宴及追悼亡灵时演唱,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
(二)劳动歌
彝族一般都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牧业生产,劳动歌就是反映彝族群众劳动生活内容的民歌,主要有牛山歌(亦称“牛歌”)、下种歌、推磨歌等。
(三)风俗歌
主要有婚礼歌、丧礼歌,以及传统节日唱的风俗歌三类。
(四)爱情歌
这是彝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种,分短篇情歌和长篇情歌两种。
(五)儿童歌
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由于彝族儿童长期置身于能歌善舞的人们中间,在这种环境、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产生了不少美妙的儿童歌曲。
二、彝族乐器
彝族乐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吹奏乐器、拉奏乐器、弹奏乐器三种。吹奏乐器有竹笛、巴乌、彝笛、草杆、马布、铜角、葫芦笙等。拉奏乐器有彝族四胡和胡惹,弹奏乐器有月琴、口弦、三弦,击奏乐器有铜铃、八角鼓、烟盒、鼓、锣、钹等。在众多的彝族乐器中,以月琴、口弦、马布、三弦流传比较广泛。
(一)月琴
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在彝语中称“巴布”、“班匹”或“和巴”。彝族的月琴有二弦、三弦及四弦三种,基本形状为长颈圆腹。
(二)口弦
口弦是彝族各支系都拥有的乐器,比较独特而简易,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有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
(三)马布
马布是一种吹奏鸣乐器,主要流行于四川大凉山一带。马布的管身用竹制成,长20厘米,直径1厘米,有5至8个圆形按孔。
(四)三弦
彝族三弦有大小两种。小三弦是彝族古老的乐器之一,大三弦于20世纪40年代流行,常用于歌舞及彝剧伴奏。
彝族的器乐演奏形式主要是独奏,合奏曲不多,且主要源于民歌和民间歌舞音乐。独奏曲中以大、小凉山彝族月琴演奏曲“秋风吹”、“打谷场”,云南无量山区彝族笛子独奏曲“过山调”、“放羊调”,云南红河彝族的巴乌独奏曲“阿哩”等最具特点。合奏曲在历史上形成很早,最著名的是公元800年南诏宫廷乐队赴长安所演奏的“南诏奉圣乐”,其规模宏大。乐曲优美。现代彝族民间合奏乐以聂苏支彝族的“歌舞组曲”和阿细支彝族的“阿细组曲”最具代表性。著名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乐曲创作而成的。
三、彝族舞蹈
舞蹈在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彝族各支系都有各自独特的歌舞,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踏歌、四弦舞、“阿细跳月”、烟盒舞等。
(一)踏歌
踏歌是最具群众性和普及性的彝族舞蹈,在各地彝族中踏歌又称“打歌”、“达踢”、“跳歌”、“左脚舞”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形式。踏歌遍及云南各地,不仅在彝族中比较流行,在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
(二)四弦舞
彝族称之为“叶切比”,意为弹着月琴跳舞,流行于云南峨山、双柏、新平、姚安等地区。跳四弦舞是彝族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他们往往通过跳四弦舞相识、相恋。并结成伴侣。
(三)“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云南阿细支彝族群众喜爱的一种舞蹈,舞蹈时男子弹奏大三弦和吹笛子,女子面对男子拍掌起舞。因为一般都在皓月当空时跳,直到月落星稀时才散,故名“跳月”。
(四)烟盒舞
烟盒舞流行于云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彝族尼苏人中,因为跳弦用木质烟盒伴奏,所以称为“烟盒舞”。
四、彝剧
彝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是20世纪50年代在彝族民歌及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音乐源自民歌、歌舞曲和器乐曲,表演动作采用“打歌”等民间歌舞的舞步和身段,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彝剧主要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彝族聚居地区和云南省内部分彝族自治县,最早的戏剧演出活动始于1947年,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直苴乡(现属永仁县)小学教师用彝族歌舞编演成节目:1957年。大姚县昙华乡麻杆房俱乐部一民办教师采用端公“跳神”的某些动作与神态,以《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为唱腔,结合彝族民间歌舞,模仿汉族花灯形式编演了《谁是医生》、《牧羊在林中》、《狼来了》、《半夜羊叫》等剧目:1958年,大姚县昙华乡业余彝剧团参加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时演出了《半夜羊叫》,受到赞扬与肯定,并正式定名为彝剧,大姚县昙华乡也就成为彝剧的发源地。
彝剧音乐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调、舞曲和器乐曲结合形成唱腔。称为“山歌体”,尚未形成固定的板腔和联曲体。主要曲调有《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大松平调》、《曼嫫若调》等,乐曲有《芦笙曲》、《唢呐曲》、《月琴曲》等。彝族“跳歌”用的笛子、三弦(或月琴)、芦 笙也是彝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目前。彝剧表演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没有严格的行当分工,最初是以模拟某些生活动作和动物特征的简单表演,后又从毕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动作、声调、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从“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变成节奏性和舞蹈性较强的表演技巧,发展为以歌、舞、乐、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彝剧自产生以来已创作演出近百个剧目,多属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主要代表剧目有《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歌场两家亲》、《查德恩达》、《银锁》、《掌火人》等。
五、现代彝族音乐的发展
新一代的彝族音乐在创作尺度上多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规范与诗风传统,以其单纯而又柔韧的民族诗歌精神映射彝人与自然、与人生、与文化“对话”的生活基调,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中那深藏的文化底蕴与流溢芬芳的民族诗化情调。浓郁的民族特色与鲜明的支系地域特色一旦结合,也就形成了彝族新声词曲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流派,这些彝族新生代的词曲创作,得到了文艺界的充分肯定。
彝族舞蹈篇10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舞蹈欣赏 民族属性 教学体现
中***分类号: G72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74-01
1 引言
民族属性主要包括民族自然属性(族体属性)、民族社会属性、民族生物属性三种,是社会发展过程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现象与人种繁衍现象的基本属性[1]。由此可见,民族属性涉及社会生活、自然生态中的各方各面。民族属性在舞蹈欣赏课程中的体现主要包括民族社会习俗、民族生活环境、民族、民族服饰与音乐等方面内容。
2 民族属性在舞蹈欣赏课程中的教学体现分析
2.1在舞蹈欣赏课程中的教学体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信仰的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精神风俗,在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各种宗教活动中,舞蹈已经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舞蹈欣赏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相关民族特征、历史、宗教活动形式等内容的介绍,为学生欣赏舞蹈提供一个更为深入的切入点。例如,瑶族的《黄泥鼓舞》中,让学生了解到瑶族自古崇拜多神,认为万物有灵。然后介绍《黄泥鼓舞》是主要以“母鼓”为中心,而“公鼓”则是围绕“母鼓”敲奏、作舞的舞蹈。在远古时代,该舞蹈以获取繁衍为目的,现在的民间舞虽没有这一层祈祷之意,但也充分体现瑶族古老的文化内涵。其中,《长鼓舞》是《黄泥鼓舞》现代民间舞的代表,剧目主要表演手持“公鼓”的四个师公一边翻转击鼓,一边往返穿插着跨步跳跃、涮腰弓背、旋转退进等动作,具有较强的跳跃性,充分体现《长鼓舞》灵活多变的舞姿,而“公鼓”围绕“母鼓”作舞则演绎出刚柔相济的意境。让学生结合瑶族的加深对长鼓舞的认识与理解。
2.2社会习俗在舞蹈欣赏课程中的教学体现
民间舞主要是来源于民族生活而高于民族生活,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反应和提炼,也是一个民族社会习俗的体现。通过民间舞中的多数作品都可以领略到某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的习俗特点。有些舞蹈作品可以直接体现出一些民间习俗,而有些舞蹈作品是无法直接反映出现民间习俗。因此,向学生介绍与讲解相关民族的习俗具有十分必要性,以充分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认识。例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取材于彝族大丰收和胜利的庆祝节日,由于在月下篝火旁起舞而得名。让学生了解彝族夏季“火把节”的来源后,再介绍阿细跳月的来源。其源于:在火把节的夜晚,彝族支系阿细人中的未婚男女围绕着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并在弹拨的大、中、小三弦与高、中、低音色竹笛的伴奏下,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的“三步弦”,因多在月夜下起舞,故称之为阿细跳月。通过了解民族习俗才能进行再次认识舞蹈内涵,从而挖掘出舞蹈作品背后代表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基于彝族习俗认识阿细跳月的来源。
2.3民族服饰和生活环境在舞蹈欣赏课程中的教学体现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拥有自己民族的服饰与聚居地,而缤纷多样的民族服饰也已经融入到民间舞蹈中并成为舞蹈重要元素之一,而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及风格等均融入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从而具备最直观的民族形象特征[2]。例如,彝族舞蹈《火种》服饰中充分体现了彝人对火的崇拜和尊敬之意,主要以蕨纹和火纹为设计纹样,色彩以红色为主,女子服饰上多处镶嵌有火焰的***案,如下摆、衣袖,同时也在坎肩领口处饰有太阳的***案,舞蹈表演过程中,女子均披散着长发上下甩动,形成一团烈焰。另一方面。民族居住的环境对民间舞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在模拟动物形象的民间舞中,由于所在地域环境不同,呈现出地域性的动作舞蹈。其中,以南方和北方地域性最具典型性。南方民族具有江南水秀之称,故民间舞中多模拟花、鱼、孔雀等动物姿态与习性,如舞蹈《雀之灵》,基于傣族民间舞蹈素材,以一只美丽、高雅的孔雀惟妙惟肖演绎出孔雀的高贵、神秘形象,充分展现南方民族秀美的特点。而北方民族以游牧为生,故在舞蹈中多以骏马、雄鹰等动物姿态与习性为模仿对象,呈现出北方民族的粗狂、豪迈性格特征。如哈萨克族《黑走马》是模仿黑走马的各种姿态的舞蹈,如跳、走、跃、跑等动作,男演员通常以其刚健苍劲、轻快有力动作展示黑走马的动作,充分表现出剽悍、粗犷、豪放的风格。这样通过对比地域差异性与服饰民族性,以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区别与联系。
2.4民间音乐在舞蹈欣赏课程中的教学体现
音乐是舞蹈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舞蹈音乐可以更进一步理解舞蹈。民间舞蹈中的伴奏音乐也是民族属性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例如,在学习藏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先介绍藏族民间舞是以歌与舞相结合形式为主的舞蹈,表现为歌舞一体的独特民族艺格。以“堆谐”为例讲述民间音乐在欣赏与分析中的表现:“堆谐”即是我们通常说的“踢踏舞”[3],堆谐音乐通常有固定的引子和尾声曲,由快板和慢板组成正曲,其中,快板为“觉谐”,而慢板为“降谐”,降谐以唱为主,曲调悠扬;觉谐以舞为主,曲调轻快。在觉谐和降谐的相互交替下,表演者基于跳、踏、踢、悠等动作踏出各种节奏,如舞蹈《洗衣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藏族民间舞蹈时,学会与藏族民间音乐相结合,从而掌握从音律、节奏等方面掌握舞蹈特点。
3 结语
总之,从民族、习俗、音乐、服饰及环境等方面可以充分阐述民族属性在民间舞蹈欣赏课程中的教学体现。同时,学生在学习各种民族民间舞蹈时可以结合民族属性加以分析,从而形成较为健全的民间舞概念,对促使民间舞欣赏与民间舞技能相辅相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莲莉.谈如何欣赏舞蹈作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