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1篇
有科学的标准才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
1.制定科学的管理文件。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在开检前认真学习并落实中纤局《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结合近几年实验室具体工作情况开展了内部自查自纠工作,确定了各环节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制定了实验室质量考核办法等45个文件,编制管理制度文件汇编一套。
2.建立标准的软、硬件环境。实验室在7月份对 HVI检验间和平衡间的空调、风道进行了综合改造,并在8月中旬验收,同时与空调维保公司签订设备维护协议,确保在全年检验期间温湿度能够满足工作需求。8月中旬,实验室双方设备维护人员对13台HVI 设备进行了大保养并验收。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将服务器、电脑等硬件升级,在温湿度控制、数据采集与等方面进行了模拟测试,试行状态良好。实验室在开检前购买了品级、颜色级实物标准和 HVI校准棉样等标准物质20余套,可以确保检验样品100万只。HVI 检验负责人在开检前将标准棉样在标准状态下进行48小时平衡,并在每台 HVI设备上进行20次测试,制定了标准棉样管理方案,完善标准棉样使用规程。这些工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开检的前提,也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3.严格岗位考核制度,提升人员整体素质。实验室在年初与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学院将石河子实验室作为实训基地,在每年检验期间向实验室输送大量实习学生,即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各岗位工作人员经中纤局和******自治区局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利用开检前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模拟演练,确保在开检后能够立即适应岗位,做好检验工作。
4.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立科学有效的工作目标。根据前两年各岗位人员工作情况和管理经验,调整部分关键岗位人员,优化各岗位人员配置,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认真分析历年的工作质量情况,结合当年国家收储、棉花产量、市场行情等特点,石河子实验室以“安全文明、精工细作、勤奋创新、团队合作”为管理方针,在2010年度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增长数量,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努力成为全国一流实验室、标杆实验室。
责任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要务
1.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为树立统一的实验室对外形象,利于对外联系,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成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责任制,负责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和对外协调。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技术保障组,实行技术负责人责任制,负责检验管理、技术保障等工作。制定并落实各环节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各岗位负责人下设小组长,形成六人一小组,三组一团队的树状管理结构。技术保障组结合管理办法定期对实验室各个环节进行审核,实行“一岗一评、一组一评、一人一评”的评比制度,对于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落实责任,将反馈信息归类、总结,从发现问题到落实解决方案在24小时内完成,突显处理问题的时效性。
2.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根据实验室检验效率和各环节软、硬件情况,制定各岗位员工的基本工作量,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超额完成的部分给予奖励,结合相符率等硬性指标,在每周发放超产奖,同时在每月设置全勤奖和质量奖。在工作中未能完成基本工作量同时工作质量较差的员工,将根据责任追究措施予以批评、教育,树立“反向标杆”,从失败中学习,让失败分析成为一种习惯,将“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提升意识。
3. 实行岗位流动制度。对“岗、组、人”进行周期评估,采用“上下互动、平行互通”的模式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将工作认真、业绩突出的员工调整到关键岗位或管理岗位,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各环节潜力,对降本增效做到精细化管理。
4. 互通互助,取长补短。及时将中纤局、******自治区局和石河子市局的文件精神落实到各个环节,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和提升思想意识。与其他实验室一起分析在正常运行中各自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总结科学的管理经验,互通互助、取长补短,在工作中实际体现全国纤检“一盘棋”。
树立标杆、量化考核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1.岗位精细化标杆。实验室每周统计并通报中纤局下发的各项指标相符率情况,技术保障组结合数据,通过对***策、技术、人员、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相符率变化情况。在品级方面,统一眼光,每周对灯光进行校正;在 HVI检验方面,由 HVI检验负责人和设备维护人员具体落实三个检验班次相符率分析工作,在标准棉样、温湿度控制、设备状态、操作规范和棉样平衡等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执行。设备维护人员在开展周保养的同时,随时对设备情况进行分析、调整。抽检样品的寄送由专人逐个包装,确保条码与样品一一对应。实验室在分析检验质量的同时,也分析其他优秀实验室的情况,吸取经验、查漏补缺,向优秀团队对标。
2.团队精细化标杆。实验室在样品分样、品级录入和 HVI操作三个岗位开展评选“每日劳动竞赛之星”活动,以小组为基础单元,对每日检验进度和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各岗位评选出保质增量最多的一组为“劳动竞赛之星”, 评选结果于次日在电子屏上公示,并给获得“劳动竞赛之星”的员工粘贴每日之星标志,发放流动红旗和奖金。通过劳动竞赛,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3.个人精细化标杆。每天公布员工检验质量和进度,绘制曲线变化分析***,岗位负责人帮助员工进行质量能力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使员工真正意识到从眼前的工作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做起,时刻向自己对标。
4. 量化是科学考核的基础。信息系统管理员于每日上午10点将之前24小时各环节上报的实验室到样数量、分样数量、感官检验数量、平衡间样品数量和 HVI检验数量进行整理汇总,及时向技术保障组反馈信息。 ①实验室到样数量要依加工企业、加工日期进行更加细致的统计,并将《企业反馈表》的信息及时整理归纳,规范企业送样。②由于颜色级样品要分别进行品级和颜色级感官检验,在计算感官检验数量时要分开统计,品级录入员在录入完整批后,要把整批样品信息登记在《感官检验记录表》,利于查找问题,纠正错误。③平衡间样品的上、下架工作必须由不同岗位的员工完成,平衡间周转人员在样品上架时对样品进行回潮率测试并登记整批批号、测试样品包号回潮率和时间等信息,形成《平衡间样品汇总表》和《上架回潮率记录表》;下架工作由HVI 周转人员核对平衡时间和测试回潮率符合要求后进行,并在《下架回潮率记录表》登记相关信息。平衡间周转人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汇总表上的信息统计平衡间样品数量。④ HVI带班人员和 HVI操作员分别在《 HVI检验交接表》和《 HVI设备情况记录表》填写每日的工作情况, HVI操作员在进行校准检查时,将校准棉样编号、数值、时间等信息登记在《 HVI校准检查记录本》上,有利于 HVI检验负责人和设备维护人员分析检验质量和检验进度。⑤ HVI检验负责人记录每次标准样品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棉样使用、废弃登记表》和《校准棉样使用基本要求》,定期更换校准棉样、清洁样品筐,确保标准物质符合检验要求。⑥信息系统管理员对每日的抽检数量、数据上传、加工厂数据导出等信息进行记录,形成《每日抽检记录表》、《数据上传情况登记表》、《加工厂数据导出记录表》和《信息化交接表》等十余份记录,使各项统计数据精准无误。⑦抽检样品包装人员每日将具体寄送情况依抽检单位、感官性质分别统计并在《抽检样品寄送情况汇总表》记录。除此之外,实验室还编制了各环节的《交接表》和《排班表》、《相符率档案汇编》、《设备保修记录表》、《分样情况记录表》、《员工绩效考核统计表》、《温湿度采集记录表》、《消防安全管理记录表》、《设备周保养记录表》等等,这些数据统计和记录工作是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实验室在各个角落共设置摄像头32个,并在各个操作间装置语音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细微问题,通过量化管理可以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将科学考核落实到位,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通过文化建设培养精细化耕耘的土壤
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使人人拥有标杆心态,有达到和超越标准的意识,培养勇于“挑战自我”的积极心态和“不折不扣”的执行文化,并能够长期保持和影响他人。
1.管理突出人性化。管理不是一味的制度化、形式化,更多的是突出人文关怀和感性认识。①实验室在2010年创刊“棉花公检”文化建设简报,2011年结合精细化管理和实际工作情况,从转变管理模式着手,融入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的精神,汇合精细化管理经验和文化建设成果编制了第二期简报,既是对一年工作的梳理更是为实验室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②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实验室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文娱活动。在气候温和的9、10月份,实验室举行“青春无限杯”篮球比赛,所有实习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比赛现场气氛高涨、情绪激昂,学生们通过团队协作、努力拼搏,最终决出冠、亚、季***,并颁发了“公平竞赛奖”“单场高分奖”“最有价值球员”等奖项。在11、12月份,实验室又举办了“大电影”主题活动,以“您选影,我买单”的形式在每周二组织员工看电影,“大电影”主题活动丰富了员工每周的业余生活,同时缓解了工作压力。员工们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感觉到了实验室不仅仅是每天重复单一工作的场合,同时也是具有文化氛围的职工之家。
2.工作突显主题化。工作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更多的是突显思维能力和赶超意识。①为展现纤检风采,优化思想意识,实验室举办了第二届“纤检之声”征文大赛。实习学生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在 HVI操作规范、影响相符率的因素、品级录入准确性、样品交接注意事项、样品平衡要求及回潮率测试、各环节连接和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赛共征集稿件 130余份,包含了实验室的方方面面,优秀的文章不乏良好的思维模式,在启发了管理团队思想意识的同时也是棉花公检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②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水平,切实体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实验室开展“我为公检献份力”主题活动,员工可以在实验室环境、工作程序、薪资待遇等各个方面提出建议,此次活动共收集建议82份,整理出有效建议23份并全部得以落实。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体现了员工们“想问题、找问题”的工作态度,更是体现了全体工作人员真正地将棉花公检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的思想品质。
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2篇
(1)教学内容广泛一般包括:概述、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热吸声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石材、木材等,以及一些检测项目和涉及的诸多标准等。
(2)概念术语多,涉及基础知识广建筑材料内容涉及大量概念和术语,是学生日常生活所很少接触的,教材文字叙述多应用实例少,学习起来感觉抽象难懂。建材性质、性能、检验、应用等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知识。例如,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具有“耐硫酸盐和软水腐蚀”的性质,涉及混合材料活性成分的化学反应;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涉及物理知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各项检测试验的数据处理涉及数学运算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是靠经验给出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3)知识点多每一种材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如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性质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材料的检验、储存和运输等。
(4)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课程内容涉及材料的认知、检验与应用等实际能力。课程的检测项目涉及检验标准、取样方法、试验条件、养护方法、试件制备、检测步骤等环节,还涉及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调试。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如液压机、电脑显示万能试验机,有的有操作时间要求或试验时间较长,如水泥的凝结时间。还有的操作步骤需要凭经验掌握,如轻轻振动几下。
二、学生学习特点及就业岗位分析
1.学生素质与学习特点目前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经历缺乏、学习主动性差、耐力不持久等学习特点。一部分能认真听课并思考,一部分不善于思考,还有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习惯溜号或开小差。对教师直接讲述的知识缺乏耐性,如果实训条件允许,大部分愿意动手实际操作,一部分学生不怕脏累积极动手实践,但也有一部分不愿意动手,习惯于只看不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讨论归纳式的学习方式比演绎式的教学更容易接受。一般地,学生对具体的、实际的和可操作的事项容易参与执行,对泛泛的叙述不感兴趣,对于没有实践作基础的教师课堂讲述,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听讲,而给学生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更容易驱使学生产生行动,完成学习任务。有实践作基础或应用目标具体明确的知识更易于掌握。
2.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状况调查分析从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看,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岗位为放线员、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员,部分从事资料员及内业、预算员、质检员,少数从事材料员、绘***员、安全员,一部分学生岗位有所轮换,部分后期成为工长、项目经理助理。工程监理专业约一半从事监理员,部分从事技术员、质检员,其余分布在其他各岗位中。实习或就业岗位呈现宽泛状态。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一般都应建立相应等级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数量根据检测机构等级决定。公路工程检测体系除企业具有等级检测机构外,在施工现场还要设立工地试验室,根据工程规模由若干名持证检测人员上岗从事检测工作。工地试验室按频率对进场建筑材料检查验收,监理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检,频率小于施工单位。当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第三方专门等级检测机构进行仲裁,该检测结果为最终结论。
实习学生在等级检测机构或工地试验室实习期间,依据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熟练程度,可以做取样员,也可以参与材料验收工作,一般主要从事辅工作,如保存和传递样本及票单促签等,在工作中逐步学习材料和结构检测业务。一般而言,建筑材料检测属于常规检测项目,难度相对不大,一般检测员即可胜任;结构性检测工作比较复杂且责任更重大,一般由专业检测人员来完成。
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与定位
结合职业岗位需要和课程特点,对课程作用进行定位,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尺度。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定位从上面论述及实际应用看,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在建筑专业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为建筑职业各工作岗位提供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必要的能力和知识,二是要满足专业课程对建筑材料知识与能力的需要。建筑职业的诸多岗位需要从业者具有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的能力与知识,而各岗位工作内容有所差异,学生从事工作岗位具有广泛性,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这些特性表明,建筑材料课程不可能只针对某个岗位所需内容来设计,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所有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建筑材料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只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来设计,并突出重点。
2.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对于专业面向比较窄的专业,如公路交通运输专业,涉及建筑材料品种较少,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比较容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由于面向的职业岗位较多,工程监理专业由于涉及的工程建设过程环节较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选取相对较难。建筑主要技术岗位关于建材的主要职业能力,是建筑材料的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我们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开设《建筑材料识别与检测》课程。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为:为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岗位,培养必要的建筑材料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基本能力及素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3.课程教学内容选取课程内容的选取,采取针对性与兼顾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后续工作及发展。以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和检测项目为主要内容,其它内容以典型材料为主进行学习,具备常用主要材料的识别、选用和检测能力,掌握主要知识(如性质、性能等),以点带面了解其它材料。有关材料价格内容涉及国家和地方定额标准,与工程造价与概预算结合紧密,一般放在工程造价与概预算课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现在一般工程中较少见到,要在课程中有所了解,为学生后期发展提供基础。
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3篇
1.概念术语多,涉及基础知识广
建筑材料内容涉及大量概念和术语,是学生日常生活所很少接触的,教材文字叙述多应用实例少,学习起来感觉抽象难懂。建材性质、性能、检验、应用等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知识。例如,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具有“耐硫酸盐和软水腐蚀”的性质,涉及混合材料活性成分的化学反应;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涉及物理知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各项检测试验的数据处理涉及数学运算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是靠经验给出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2.知识点多
每一种材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如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性质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材料的检验、储存和运输等。
3.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
课程内容涉及材料的认知、检验与应用等实际能力。课程的检测项目涉及检验标准、取样方法、试验条件、养护方法、试件制备、检测步骤等环节,还涉及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调试。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如液压机、电脑显示万能试验机,有的有操作时间要求或试验时间较长,如水泥的凝结时间。还有的操作步骤需要凭经验掌握,如轻轻振动几下。
二、学生学习特点及就业岗位分析
1.学生素质与学习特点
目前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经历缺乏、学习主动性差、耐力不持久等学习特点。一部分能认真听课并思考,一部分不善于思考,还有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习惯溜号或开小差。对教师直接讲述的知识缺乏耐性,如果实训条件允许,大部分愿意动手实际操作,一部分学生不怕脏累积极动手实践,但也有一部分不愿意动手,习惯于只看不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讨论归纳式的学习方式比演绎式的教学更容易接受。一般地,学生对具体的、实际的和可操作的事项容易参与执行,对泛泛的叙述不感兴趣,对于没有实践作基础的教师课堂讲述,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听讲,而给学生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更容易驱使学生产生行动,完成学习任务。有实践作基础或应用目标具体明确的知识更易于掌握。
2.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状况调查分析
从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看,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岗位为放线员、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员,部分从事资料员及内业、预算员、质检员,少数从事材料员、绘***员、安全员,一部分学生岗位有所轮换,部分后期成为工长、项目经理助理。工程监理专业约一半从事监理员,部分从事技术员、质检员,其余分布在其他各岗位中。实习或就业岗位呈现宽泛状态。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一般都应建立相应等级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数量根据检测机构等级决定。公路工程检测体系除企业具有等级检测机构外,在施工现场还要设立工地试验室,根据工程规模由若干名持证检测人员上岗从事检测工作。工地试验室按频率对进场建筑材料检查验收,监理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检,频率小于施工单位。当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第三方专门等级检测机构进行仲裁,该检测结果为最终结论。实习学生在等级检测机构或工地试验室实习期间,依据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熟练程度,可以做取样员,也可以参与材料验收工作,一般主要从事辅工作,如保存和传递样本及票单促签等,在工作中逐步学习材料和结构检测业务。一般而言,建筑材料检测属于常规检测项目,难度相对不大,一般检测员即可胜任;结构性检测工作比较复杂且责任更重大,一般由专业检测人员来完成。
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与定位
结合职业岗位需要和课程特点,对课程作用进行定位,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尺度。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定位
从上面论述及实际应用看,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在建筑专业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为建筑职业各工作岗位提供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必要的能力和知识,二是要满足专业课程对建筑材料知识与能力的需要。建筑职业的诸多岗位需要从业者具有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的能力与知识,而各岗位工作内容有所差异,学生从事工作岗位具有广泛性,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这些特性表明,建筑材料课程不可能只针对某个岗位所需内容来设计,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所有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建筑材料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只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来设计,并突出重点。
2.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对于专业面向比较窄的专业,如公路交通运输专业,涉及建筑材料品种较少,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比较容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由于面向的职业岗位较多,工程监理专业由于涉及的工程建设过程环节较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选取相对较难。建筑主要技术岗位关于建材的主要职业能力,是建筑材料的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我们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开设《建筑材料识别与检测》课程。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为:为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岗位,培养必要的建筑材料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基本能力及素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3.课程教学内容选取
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4篇
直接上级厂长直接下级设计开发师/员
岗位职责与考核指标岗位职责考核指标
1组织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试制品只样或产品设计更改,***纸放样放板等工作。
2.组织新产品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工作,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更改。
3.协助核定物料消耗定额BOM表、工时工价。
4.指导现场新产品制作,解决新产品过程中工艺技术和成本问题,并对发现的设计问题组织更改。
5.负责指导放样人员设计制作,解决设计制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6.负责解决工艺问题,包括工艺流程的设计、评审、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7.配合指导生产单位员工技术培训工作,指导操作员工作业,检查督促生产工艺执行情况。
8配合销售部门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9协调设计与有关部门单位工作关系,督促检查下属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
10参加办公会议,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1.设计开发任务完成率95%以上。
2.设计评审验证、确认:100%
3.资料:归档、上报完整性、准确率100%
4.产品设计及时性:无影响生产或出货情况。
5.现场管理良好或95以上
岗位责任与岗位权限岗位责任岗位权限
1.对上级下达的指令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负责
2..对设计产品完整性、正确性、科学合理性负责
3.对按期完成开发任务负责
4.对下属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后果负责。
1.对本部门工作计划、方案有审核权。
2.对部门工作有统筹安排权
3.对下级有检查权,对下级工作失误有处理权
岗位主要工作内容与占总工作量的比例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占总工作量的比例
1产品设计开发、设计更改、设计评审验证、确认。60%
2.生产现场技术指导、工艺检查。20%
3.工作的协调与销售服务工作。10%
4.其它问题的处理和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任务。10%
任职资格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当学历,年龄25~40岁,5年以上家具设计经验,熟悉质量管理和ISO9000知识,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原则性、质量意识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能吃苦耐劳。
组长职务说明书
岗位名称组长工作部门生产部工作地点本组作业区
直接上级主管直接下级操作工
岗位职责与考核指标岗位职责考核指标
1.根据部门生产安排,分解生产计划,带领本组员工保质、保粮、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召开好班前会,布置安排当班工作,提出工作注意事项。
2.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首检、自检、互检)和“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合格品、不生产不合格、不流转不合格品),做好品质管理,保持并维护好产品标识,防止混用、误用、错用。做好物料管理。
3.严格控制原、辅材料消耗,降低成本
4.负责本组生产设备工具的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报告处理,保证设备工具处于完好状态。
5.监督检查本组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即使处理,按要求填写相关质量记录.
6.带领本组员工认真做好生产现场的“6S”管理工作,保持生产现场整洁,通道畅通,物流有序。
7.组织本组员工安全、消防教育,并检查监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
8.按要求组织本组员工接受培训、考试和考核,组织技能培训和互教互学活动。
9.解决本组员工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上级。
10.搞好员工管理,记好劳动考勤,开展班组生产竞赛活动,加强劳动纪律管理与考核工作。
11.完成上级下达的临时工作任务。
1.生产任务完成率≥98%
2.员工培训率90%
3.过程控制严格,标识清楚醒目,下工序互检发现本工序问题不超过10件产品/月
4.现场管理良好或95分以上
5.生产成本控制落实到个人、岗位。
6.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以上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
7.记录按要求填写、上交
8.员工着装、佩卡执行率100%
9.坚持班前会达85%
10.员工违纪不超过5人次/月
岗位责任与岗位权限岗位责任岗位权限
1.对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负责。
2.对本组的员工管理、生产控制、设备维护保养、“6S”管理、安全生产等班组管理活动负责。
3.对远、辅材料的领用和消耗负责。
4.对本组的产品/部件的质量负责
5.对本组员工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后果负责
1.对本班组员工具有统筹安排权
2.对本组员工有检查、评价权。
3.对班组员工工作失误有处理权
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占总工作量的比例
1.过程质量检查。45%
2.过程巡检和技术指导40%
3.生产准备10%
4.半会和学习、参加会议、完成临时5%
任职资格初中以上文化,45岁以下,熟悉掌握本工种所需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服从指挥,质量、安全意识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能吃苦耐劳
品管主管职务说明书
岗位名称品管主管工作部门品管部工作地点生产部办公室
直接上级厂长直接下级进货检验员、工序检验员、成品检验员
岗位职责与考核指标
岗位职责
1.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落实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对方针目标,对方针目标的完成情况负责。
2.负责产品标准、检验标准的编制、修订与执行。
3.全面负责本公司质量检验工作,并通过培训提高质检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秉公***的职业道德。
4.组织实施材料、外购物、外协件、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质量检验,把好产品形成过程的检验关,参与供方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
5.加强检验和试验记录的管理,利用检验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
6.负责质量异常情况的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7.组织对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心,督促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8.负责实施不合格品控制,做好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工作,负责客户退货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9.对检验状态进行控制,预防产品状态混杜绝不合格品转序和流出。
10.管理检验、测量设备、仪器、仪表,根据生产需要提出配置计划。
11.监督检验生产员工在生产工程中的“三检”情况,督促工艺纪律的实施。
12.综合管理质检人员,检查下属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向直接上级述职。
13.负责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参加有关会议并报告工作。
14.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任务考核指标
1.标准制订健全完善,并按标准进行检验。
2.用户投诉或退货,沙发0.5%/月张
3.检验人员培训率100%
4.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达100%
5.产品商标张贴合格率100%
6.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分析会议。
7.检验记录齐全并进行月统计分析,按时上报
8.检验、测量设备、仪器、仪表完好100%,进行周检
9.质量异常、质量缺陷、质量事故分析处理及时,并有预防纠正措施。
10.完成本部门的质量目标
岗位责任与岗位权限岗位责任岗位权限
1对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负责
2对质量检验、检验状态,不合格品控制及检测测量装置管理失误负责
3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对下属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后果负责
1.对质检工作有统筹安排权
2.对相关质量问题有提请处理权和直接处理权
3.对下属员工工作有指导权、检查权、评价权
4.对下级工作失误有处理权
岗位主要工作内容与占总工作量的比例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占总工作量的比例
1.巡视检查生产过程控制情况,下属工作质量和调配质检员工作免除里和分析质量问题。80%
2.质量数据统计与分析,胜芳家具研究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措施。10%
3.横向联系,上下沟通5%
4.组织参加会议和完成临时工作任务5%
任职资格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当学历,年龄25~40岁,5年以上家具生产工作经验,1年以上质检或相近经历,熟悉家具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知识和质量检验方法,懂ISO9000知识和云做,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原则性、质量意识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能吃苦耐劳
操作工职务说明书
单位名称操作工工作部门生产部
直接上级班组长工作地点本岗操作岗位
岗位职责与考核指标岗位职责考核指标
1.根据上级安排,完成生产任务
2.参加班前会,接受主管或组长工作分工
3.作好操作前各项检查和生产准备,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4.按照本人所依据的工作文件操作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
5.执行“”三检”制度(即:首检、自检、互检)、“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生产、不流转不合格品),确保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部件
6.节约原辅材料,严格执行物料消耗定额,杜绝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7.按要求做好应做的生产工艺记录和标识
8.按上级要求参加各种培训、教育和训练
9.保持现场整洁,做好生产现场的卫生、整理保管好工器具、清理现场物料和垃圾、及时关灯关窗关电源
10.及时完成领导交代、布置的临时工作
1.生产任务完成率100%
2.一次交检合格率:沙发80%
3.消耗定额不允许超过1.5%
4.]现场整洁,每次检查符合要求
5.无违规违纪的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6.产品标识和记录100%
岗位责任与岗位权限岗位责任岗位权限
1对上级下达的指令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负责
2.对本岗位设备维护保养、现场“6S”的效果负责
3.对本岗位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生产成本负责
4.对本岗位的产品质量、数量、效率负责
1.对不合格的原辅料有拒绝接受或加工生产的权利
2.对违章指挥有拒绝服从的权力
3.对班组建设有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的权力
岗位主要工作内容与占总工作量的比例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占总工作量的比例
1.专业操作或产品加工80%
2.产品搬运和定位、完成“三检”10%
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5篇
[关键词] 药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管理
Personnel management with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XIAO Jing YIN Yue LI Jingyun MAO Xin XIANG Xinhua ZHANG Hezhan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Among the features that may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sting result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such as the facility & environment, the testing methods,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the handling of the sample, etc. Personnel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the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new concepts of the moder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into the old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in China, and analyzed the meaning, key points, general procedure and working methods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The modern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should at least include the control factors of position determination, personnel allocation, task authorization, staff training, supervising, evaluation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review.
[Key words] Drug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ersonnel management
随着现代质量管理概念的引入和对管理要求的提高,药检实验室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需要。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更为主动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其概念阐明: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总体组织目标。概念中包涵了对“量”的管理和对“质”的管理两层含义。吸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一个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人员管理系统,是我国药检实验室的必行之策[1-3]。本文在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以下简称“药检实验室”)遵循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资质认定评审准则”)、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CNAS-CL01:2006)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WHO Good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以下简称“WHO GPPQCL”)等各项实验室外部认证、认可准则和实验室管理规范对于人员管理具体要求的基础上[4-8],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对药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人员管理系统中的岗位确定、人员配置、业务授权、人员培训、监督与考核、人员技术档案的建立以及人员管理的定期评审等各项控制要点及其基本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分析阐述[9]。
1 岗位确定和人员配置
在药检实验室管理体系中,人员岗位是依托机构的整体组织结构而存在的。因此,在规划实验室岗位时,首先要合理设计组织架构,明确与管理和业务相关的各项职责,准确分配责任,而后根据组织结构设定工作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岗位间的相互关系。另外,在设置岗位时还要充分考虑工作量的需求。药检实验室内的主要岗位包括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高级技术人员(如检验科室负责人、报告审核人等)、一般检验人员、监督员、内审员、文件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员、实验室安全员等。对应不同的岗位职责需求,要分析确定该岗位对人员资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为下一步的人员配置提供指导[10-11]。岗位职责和人员资质要求明确后,就要对应需求配备具有与指定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人员的资质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相应岗位责任的需要,不仅在招聘时,在人员岗位调动时也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为保证岗位职责清晰,任务分配准确,对于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人员,实验室都应该建立并保持一份对其岗位的描述说明,说明中应含有人员姓名、岗位名称、所属部门、上级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工作描述等必要信息。在《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2.8、CNAS-CL01:2006 5.2.4注以及WHO GPPQCL 6.6中,均有对岗位工作描述比较具体的要求,可供参考[12]。
? 2 业务授权
CNAS-CL01:2006中要求:对于关键的工作项目,管理层应授权专门人员进行实施,如检验检测报告的签发、提出意见和解释、特定类型的抽样和检测、特定设备的操作等[6]。为确保从事关键工作项目人员的能力始终能够满足相应工作的要求,实验室应建立业务授权的机制,实现人与事的动态控制。人员获得授权前,要对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考核、确认和审批并建立记录;当发现人员能力不足时,应及时取消或暂停授权,采取相应措施(如安排适当培训后重新考核等)重新确认人员能力。业务授权情况可以建立台账式的记录以便于全面监控管理[12],人员实验项目授权登记示例见表1,人员仪器操作授权登记示例见表2。
3 人员培训
为保证人员素质能够持续满足管理体系及检验检测工作运作、改进与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对专业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更新并提高他们的能力。培训的开展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制订培训计划、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总结和培训效果的追踪。培训工作流程如***1所示,培训效果评估、总结和效果追踪是必要的环节,一方面可以确认培训取得的效果;另一方面,培训总结和效果评估的结果也是下一阶段培训需求调查的重要信息来源[13-15]。
3.1 培训分类
在药检实验室,培训按其不同目的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岗前培训新招聘入职的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应经过集中的入职培训,主要包括总体要求、***策法规、职业道德、业务职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等方面内容。入职培训之后,各接收部门应在实习期内针对岗位职责、工作程序、检验方法、仪器操作及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对人员进行具体的上岗培训。②转岗培训转换岗位或脱岗时间较长的员工在进入新的岗位或重新上岗时也应接受必备的转岗培训。③在岗培训为保证员工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验室应根据业务需要组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岗位培训活动。④特种作业培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特种作业岗位必备技能的培训,取得劳动行***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方后能上岗(如压力容器操作、实验动物作业、实验室生物安全处置等)。⑤其他培训为实现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与开发而组织的培训,包括综合管理、公文写作、人际沟通等。
3.2 培训形式
为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药检实验室的培训可以采取如下几种主要方式:①部门内部培训由部门内部知识掌握好、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实行带教,负责初级人员的全面业务指导。②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派送人员参加各项内部、外部组织的培训活动。③药品生产企业实训药品生产企业实训有助于熟悉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控制要点,提高在检验工作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品生产企业的实训要特别注意相关利益冲突的问题,要采取适当措施对利益冲突进行预防和风险控制。④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安排人员赴国外进修培训、参加国际研讨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到本单位举办专题培训、交流座谈。⑤学历学位教育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加强理论基础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3 培训计划的制订
培训计划的制订应综合分析岗位需求、员工个人提出的培训需求、实验室业务发展和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的需要、上一年度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效果、各部门工作完成进度以及机构财务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而制订,经适当的审批后实施。培训计划中应包含培训时间、地点、参加培训人员、经费来源、学时数、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培训内容等必要信息。
3.4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追踪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CNAS-CL01:2006都明确要求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培训目的与内容的不同,培训效果的评估也可采用多种方式:新员工入职培训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上岗培训效果的考核可以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两方面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正式获得上岗资质;其他培训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培训总结报告或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为不断提高组织培训的水平,对于本单位举办的培训班也应进行适当的效果评估。除培训效果的评估之外,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追踪,可以采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反馈表等方式获取培训效果对于实际工作产生作用的相关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
3.5 培训记录
人员培训及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均应建立记录,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可以分别设计制订培训及其效果评估的记录单。对于实验室组织开展的培训班,一份比较完整的培训记录中至少应包括培训通知、参加培训人员的签到表、培训的教材等相关资料以及培训班效果评价和追踪的相关记录。对于实验室各部门内部开展的培训,可以制订部门内部培训记录单,记录中应至少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培训教师和受训人签字等必要信息;涉及实验或设备操作的技术培训,如果采用实际操作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的相关记录也应作为考核材料保存。员工新入职或转岗之前的岗前培训,可以设计岗前教育反馈表,将员工接受的各项岗前培训、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以及各级的审批意见等登记在一张表单中,连同培训获得的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等一起作为员工个人岗前教育档案归入个人技术档案中保存。员工上岗后参加的各项内部、外部培训,也都应形成适当的记录,可以制订员工在岗培训登记表,记录人员姓名与所在部门、培训主办方和培训时间、培训名称及学时数、培训类型和内容、个人培训总结等必要信息,员工在岗培训登记表连同培训获得的相关证书等材料可以纳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人员能力与资质持续满足要求的证明。
4 人员的监督与考核
为确保人员始终能够胜任并按要求开展工作,实验室应建立监督机制,对人员的日常工作(特别是方法使用、实验操作、结果评定等)予以充分监督,特别是对于新上岗人员、非长期雇佣的签约人员和合同技术支持人员等[6],要保证其采用正确的检验检测方法和工作程序并依照执行,随时纠正其工作中的失误或偏离。在日常监督之外,为了判断人员能力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胜任程度并识别可能的培训需求,实验室应根据岗位职责内的工作计划目标,定期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目标完成效果并建立考核记录。人员监督和定期考核的结果也是下一阶段人员配置和培训计划制订的重要参考因素。
? 除对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实施监督和考核外,实验室还应该有保证管理者和全体人员不受商业、***策、财***等方面压力及利益冲突等因素干扰的***策和措施。例如,要求员工签署廉***承诺书,建立员工对个人潜在的干扰风险进行报告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5 人员技术档案
在CNAS-CL01:2006和WHO GPPQCL中都明确要求:“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5-7]。因此,为实现全面、系统化的管理,实验室应该为每一个工作人员建立一份技术档案,与传统的人事档案不同,个人技术档案中要包括人员的岗位说明、上岗资质审批记录、资质证明材料(证书等)、参加培训的相关记录、监督考核记录以及工作经历的相关记录等。人员技术档案是“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一项关键证明材料。
6 人员管理的定期评审
先进的人员管理应该是动态的管理,要及时收集人员岗位变化、资质变化、监督与考核结果、培训实施效果等方面的信息,经分析后对下一阶段工作做出计划安排,形成“人”与“事”的有机联动。所以,要结合管理体系运行及检验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对人员数量和质量是否配比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评审,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以满足整个机构良好运行和不断发展的需要。人员管理的定期评审,可以放在实验室年度管理评审中进行。
7 问题与思考
为做好质量管理框架下的人员管理,药检实验室应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中引入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理清管理流程和管控要点,建立并完善人员管理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人员管理体系[16]。而药检实验室人员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变动较为频繁且产生的记录信息量大,信息间关联性相对较小。要将人员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联动起来形成系统化的人员管理体系,在实验室人员管理相关制度、工作程序等文件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化人员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电子化的实验室人员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优越性:①可以实现变动监控有助于工作间的衔接,便于动态的、综合化的管理;②管理流程的电子化操作运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可控性和准确性;③可以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档案调阅,便于信息汇总及统计分析,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④可以实现人员之间工作指令、说明的直接准确传递;⑤可以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管理成本的投入。因此,药检实验室可以参考相关行业机构(如制药企业、医院等)已经建立实施的电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样本,开发建立适合于自身业务需要和运行特点的电子化人员管理系统,从而有效提高人员管理工作水平[17-20]。
[参考文献]
[1] 王兰云.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6):45-46.
[2] 李文琴.现代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2,(7):20.
[3] 毛汀.浅议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3,(7):49.
[4] 李波,张河战.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3.
[5]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国认实[2015]49号,2015.
[6]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CNAS-CL01:2006,2006.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WHO Guideline on Good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S].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No. 957,2010.
[8] 张河战,毛歆,张才煜.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控实验室管理规范简介[J].中国药事,2011,25(3):301-312.
[9] 葛雁,陈霞.检测实验室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环节[J].认证技术,2013,(11):34-35.
[10]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基础知识培训教程(试行版)[S].2010.
[11] 项新华,张河战,于欣.初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框架[J].中国药事,2013,27(6):584-588.
[12] 吴朝阳,杨化新,李波.中检院化学药品检定所人员岗位培训和资质授权的管理实践[J].中国药事,2012,26(9):970-971.
[13] 王志民,崔杰石.实验室人员管理的探讨[J].吉林水利,2013,6(373):54-55.
[14] 李佳学,吴德林.卫生检测质量管理中的人员管理[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4):311-314.
[15] 张华.浅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人员管理[J].医学信息,2012,25(3):75-76.
[16] 余昶,周仲华.加强药检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3,(3):131-132.
[17] 李昕,吴俐萍.新时代的电子人力资源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5):74-76.
[18] 戴雅琴.浅析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2,(12):92.
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6篇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面向畜牧业生产第一线,肩负着培养从事动物养殖、疾病防治、防***检***、实验室检验及饲料、兽药等动物产品售后服务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的任务。这类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解决“生产第一线”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要培养出这种“复合型技能人才”,就必须构建以行动为导向、基于本文由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以培养岗位行动能力为核心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本文对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
我们针对我校近几年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访谈、问卷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在畜牧兽医行业企业就业的岗位种类、每个岗位就业人数、毕业生成长经历、工作环境、所在岗位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工具设备、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岗位分析发现,毕业生的初始工作岗位主要有动物***病防治员、防***员、化验员、繁改员、饲养员、饲料营销员、兽药营销员、检***检验员等8个岗位。在这些岗位中,就业率最高的岗位是动物***病防治员、兽药营销员、饲料营销员岗位。八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是动物***病防治员、宠物医师、化验员、饲料检验员、繁殖工、饲养工、兽药营销员、饲料营销员、动物***病检***检验员。我们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进而对8个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了分析。
二.典型任务分析
我们将各个岗位工作领域的实际工作任务列出,然后将各个岗位的重要任务列为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各个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整理,归纳出23项典型工作任务:1、咨询服务2、动物疾病诊断3、动物疾病***4、动物疾病预防5、动物医院管理6、打免***耳标7、统计报表8、兽医实验室化验9、畜禽人工授精及妊娠诊断10、禽的饲养11、禽病防治12、牛的饲养13、牛病防治14、羊的饲养15、羊病防治16、猪的饲养17、猪病防治18、饲料成分的测定19、宰后肉品检验20、***品检验21、兽药、饲料销售22、畜禽检***23、畜产品检验
三.确定行动领域
将上面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按照工作性质相同或相似,工作行动和环境一致
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合,形成16个行动领域:1、常见动物疾病诊治2、动物***病防***3、动物医院管理4、防***知识和法规宣传5、统计报表6、实验室化验7、母畜的发情鉴定8、母畜的输精9、妊娠诊断10、禽的饲养11、牛羊的饲养12、猪的饲养13、饲料成分测定14、动物性食品的检验15、咨询服务16、饲料、兽药营销
四.转换为学习领域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以及工作任务的要求,将行动领域的16项任务转换成实现16个行动领域需要的18个学习领域:1、动物解剖生理2、动物疾病诊治基本技术3、常见动物疾病诊治实务4、动物***病防***实务5、动物医院管理实务6、防***知识和法规宣传实务7、统计报表实务8、实验室化验实务9、母畜的发情鉴定实务10、母畜的输精实务11、妊娠诊断实务12、禽的饲养实务13、牛羊的饲养实务14、猪的饲养实务15、饲料成分测定实务16、动物性食品的检验实务17、咨询服务实务18、饲料、兽药营销实务
五.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根据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需求,面向防治员、防***员、化验员、繁改员、饲养员、饲料兽药营销员、检***检验员岗位,遵从防治员岗位技能与其他岗位技能的辐射关系,防治员岗位技能与其他岗位技能之间和岗位内技能递进的规律,遵从中职学生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岗位能力、知识、素质分析结果,我们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职业技能模块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质检员岗位工作经验第7篇
[关键词] 药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管理
[中***分类号] R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a)-0154-04
Personnel management with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XIAO Jing YIN Yue LI Jingyun MAO Xin XIANG Xinhua ZHANG Hezhan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Among the features that may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sting result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such as the facility & environment, the testing methods,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the handling of the sample, etc. Personnel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the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new concepts of the moder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into the old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in China, and analyzed the meaning, key points, general procedure and working methods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The modern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of drug inspection laboratories should at least include the control factors of position determination, personnel allocation, task authorization, staff training, supervising, evaluation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review.
[Key words] Drug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ersonnel management
随着现代质量管理概念的引入和对管理要求的提高,药检实验室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需要。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更为主动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其概念阐明: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总体组织目标。概念中包涵了对“量”的管理和对“质”的管理两层含义。吸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一个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人员管理系统,是我国药检实验室的必行之策[1-3]。本文在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以下简称“药检实验室”)遵循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资质认定评审准则”)、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CNAS-CL01:2006)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WHO Good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以下简称“WHO GPPQCL”)等各项实验室外部认证、认可准则和实验室管理规范对于人员管理具体要求的基础上[4-8],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对药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人员管理系统中的岗位确定、人员配置、业务授权、人员培训、监督与考核、人员技术档案的建立以及人员管理的定期评审等各项控制要点及其基本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分析阐述[9]。
1 岗位确定和人员配置
在药检实验室管理体系中,人员岗位是依托机构的整体组织结构而存在的。因此,在规划实验室岗位时,首先要合理设计组织架构,明确与管理和业务相关的各项职责,准确分配责任,而后根据组织结构设定工作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岗位间的相互关系。另外,在设置岗位时还要充分考虑工作量的需求。药检实验室内的主要岗位包括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高级技术人员(如检验科室负责人、报告审核人等)、一般检验人员、监督员、内审员、文件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试剂管理员、实验室安全员等。对应不同的岗位职责需求,要分析确定该岗位对人员资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为下一步的人员配置提供指导[10-11]。岗位职责和人员资质要求明确后,就要对应需求配备具有与指定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人员的资质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相应岗位责任的需要,不仅在招聘时,在人员岗位调动时也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为保证岗位职责清晰,任务分配准确,对于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人员,实验室都应该建立并保持一份对其岗位的描述说明,说明中应含有人员姓名、岗位名称、所属部门、上级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工作描述等必要信息。在《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2.8、CNAS-CL01:2006 5.2.4注以及WHO GPPQCL 6.6中,均有对岗位工作描述比较具体的要求,可供参考[12]。
2 业务授权
CNAS-CL01:2006中要求:对于关键的工作项目,管理层应授权专门人员进行实施,如检验检测报告的签发、提出意见和解释、特定类型的抽样和检测、特定设备的操作等[6]。为确保从事关键工作项目人员的能力始终能够满足相应工作的要求,实验室应建立业务授权的机制,实现人与事的动态控制。人员获得授权前,要对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考核、确认和审批并建立记录;当发现人员能力不足时,应及时取消或暂停授权,采取相应措施(如安排适当培训后重新考核等)重新确认人员能力。业务授权情况可以建立台账式的记录以便于全面监控管理[12],人员实验项目授权登记示例见表1,人员仪器操作授权登记示例见表2。
3 人员培训
为保证人员素质能够持续满足管理体系及检验检测工作运作、改进与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对专业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更新并提高他们的能力。培训的开展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制订培训计划、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总结和培训效果的追踪。培训工作流程如***1所示,培训效果评估、总结和效果追踪是必要的环节,一方面可以确认培训取得的效果;另一方面,培训总结和效果评估的结果也是下一阶段培训需求调查的重要信息来源[13-15]。
3.1 培训分类
在药检实验室,培训按其不同目的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岗前培训新招聘入职的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应经过集中的入职培训,主要包括总体要求、***策法规、职业道德、业务职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等方面内容。入职培训之后,各接收部门应在实习期内针对岗位职责、工作程序、检验方法、仪器操作及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对人员进行具体的上岗培训。②转岗培训转换岗位或脱岗时间较长的员工在进入新的岗位或重新上岗时也应接受必备的转岗培训。③在岗培训为保证员工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验室应根据业务需要组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岗位培训活动。④特种作业培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特种作业岗位必备技能的培训,取得劳动行***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方后能上岗(如压力容器操作、实验动物作业、实验室生物安全处置等)。⑤其他培训为实现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与开发而组织的培训,包括综合管理、公文写作、人际沟通等。
3.2 培训形式
为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药检实验室的培训可以采取如下几种主要方式:①部门内部培训由部门内部知识掌握好、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实行带教,负责初级人员的全面业务指导。②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派送人员参加各项内部、外部组织的培训活动。③药品生产企业实训药品生产企业实训有助于熟悉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控制要点,提高在检验工作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品生产企业的实训要特别注意相关利益冲突的问题,要采取适当措施对利益冲突进行预防和风险控制。④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安排人员赴国外进修培训、参加国际研讨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到本单位举办专题培训、交流座谈。⑤学历学位教育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加强理论基础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3 培训计划的制订
培训计划的制订应综合分析岗位需求、员工个人提出的培训需求、实验室业务发展和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的需要、上一年度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效果、各部门工作完成进度以及机构财务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而制订,经适当的审批后实施。培训计划中应包含培训时间、地点、参加培训人员、经费来源、学时数、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培训内容等必要信息。
3.4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追踪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CNAS-CL01:2006都明确要求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培训目的与内容的不同,培训效果的评估也可采用多种方式:新员工入职培训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上岗培训效果的考核可以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两方面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正式获得上岗资质;其他培训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培训总结报告或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为不断提高组织培训的水平,对于本单位举办的培训班也应进行适当的效果评估。除培训效果的评估之外,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追踪,可以采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反馈表等方式获取培训效果对于实际工作产生作用的相关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
3.5 培训记录
人员培训及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均应建立记录,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可以分别设计制订培训及其效果评估的记录单。对于实验室组织开展的培训班,一份比较完整的培训记录中至少应包括培训通知、参加培训人员的签到表、培训的教材等相关资料以及培训班效果评价和追踪的相关记录。对于实验室各部门内部开展的培训,可以制订部门内部培训记录单,记录中应至少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培训教师和受训人签字等必要信息;涉及实验或设备操作的技术培训,如果采用实际操作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的相关记录也应作为考核材料保存。员工新入职或转岗之前的岗前培训,可以设计岗前教育反馈表,将员工接受的各项岗前培训、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以及各级的审批意见等登记在一张表单中,连同培训获得的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等一起作为员工个人岗前教育档案归入个人技术档案中保存。员工上岗后参加的各项内部、外部培训,也都应形成适当的记录,可以制订员工在岗培训登记表,记录人员姓名与所在部门、培训主办方和培训时间、培训名称及学时数、培训类型和内容、个人培训总结等必要信息,员工在岗培训登记表连同培训获得的相关证书等材料可以纳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人员能力与资质持续满足要求的证明。
4 人员的监督与考核
为确保人员始终能够胜任并按要求开展工作,实验室应建立监督机制,对人员的日常工作(特别是方法使用、实验操作、结果评定等)予以充分监督,特别是对于新上岗人员、非长期雇佣的签约人员和合同技术支持人员等[6],要保证其采用正确的检验检测方法和工作程序并依照执行,随时纠正其工作中的失误或偏离。在日常监督之外,为了判断人员能力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胜任程度并识别可能的培训需求,实验室应根据岗位职责内的工作计划目标,定期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目标完成效果并建立考核记录。人员监督和定期考核的结果也是下一阶段人员配置和培训计划制订的重要参考因素。
除对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实施监督和考核外,实验室还应该有保证管理者和全体人员不受商业、***策、财***等方面压力及利益冲突等因素干扰的***策和措施。例如,要求员工签署廉***承诺书,建立员工对个人潜在的干扰风险进行报告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5 人员技术档案
在CNAS-CL01:2006和WHO GPPQCL中都明确要求:“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5-7]。因此,为实现全面、系统化的管理,实验室应该为每一个工作人员建立一份技术档案,与传统的人事档案不同,个人技术档案中要包括人员的岗位说明、上岗资质审批记录、资质证明材料(证书等)、参加培训的相关记录、监督考核记录以及工作经历的相关记录等。人员技术档案是“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一项关键证明材料。
6 人员管理的定期评审
先进的人员管理应该是动态的管理,要及时收集人员岗位变化、资质变化、监督与考核结果、培训实施效果等方面的信息,经分析后对下一阶段工作做出计划安排,形成“人”与“事”的有机联动。所以,要结合管理体系运行及检验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对人员数量和质量是否配比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评审,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以满足整个机构良好运行和不断发展的需要。人员管理的定期评审,可以放在实验室年度管理评审中进行。
7 问题与思考
为做好质量管理框架下的人员管理,药检实验室应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中引入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理清管理流程和管控要点,建立并完善人员管理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人员管理体系[16]。而药检实验室人员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变动较为频繁且产生的记录信息量大,信息间关联性相对较小。要将人员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联动起来形成系统化的人员管理体系,在实验室人员管理相关制度、工作程序等文件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化人员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电子化的实验室人员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优越性:①可以实现变动监控有助于工作间的衔接,便于动态的、综合化的管理;②管理流程的电子化操作运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可控性和准确性;③可以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档案调阅,便于信息汇总及统计分析,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④可以实现人员之间工作指令、说明的直接准确传递;⑤可以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管理成本的投入。因此,药检实验室可以参考相关行业机构(如制药企业、医院等)已经建立实施的电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样本,开发建立适合于自身业务需要和运行特点的电子化人员管理系统,从而有效提高人员管理工作水平[17-20]。
[参考文献]
[1] 王兰云.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6):45-46.
[2] 李文琴.现代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2,(7):20.
[3] 毛汀.浅议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3,(7):49.
[4] 李波,张河战.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3.
[5]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国认实[2015]49号,2015.
[6]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CNAS-CL01:2006,2006.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WHO Guideline on Good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S].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No. 957,2010.
[8] 张河战,毛歆,张才煜.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控实验室管理规范简介[J].中国药事,2011,25(3):301-312.
[9] 葛雁,陈霞.检测实验室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环节[J].认证技术,2013,(11):34-35.
[10]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基础知识培训教程(试行版)[S].2010.
[11] 项新华,张河战,于欣.初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框架[J].中国药事,2013,27(6):584-588.
[12] 吴朝阳,杨化新,李波.中检院化学药品检定所人员岗位培训和资质授权的管理实践[J].中国药事,2012,26(9):970-971.
[13] 王志民,崔杰石.实验室人员管理的探讨[J].吉林水利,2013,6(373):54-55.
[14] 李佳学,吴德林.卫生检测质量管理中的人员管理[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4):311-314.
[15] 张华.浅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人员管理[J].医学信息,2012,25(3):75-76.
[16] 余昶,周仲华.加强药检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3,(3):131-132.
[17] 李昕,吴俐萍.新时代的电子人力资源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5):74-76.
[18] 戴雅琴.浅析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2,(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