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1篇
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变更、人员合理调配、资源全面整合、运维工作统一调控和工作流程再造优化等内容,并辅以信息化手段,依托信息通信状态检修及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平台的数据及应用支撑作用,形成符合信息通信融合管理业务的统一的、促进专业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从而实现信息通信的标准化、规范化运检工作的统一调控和各类资源整合和优化。
2平台主要内容
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1,主要分为体系研究、技术应用和平台构建三项工作内容。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平台研究信息通信相关设备三维模型,完成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设备、光缆等设备的全景模拟,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一体化展示。构建数据共享及接口平台,实现与现有IMS、TMS、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信息与通信专业原有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预警数据等相关数据,实现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为信息和通信专业监控职能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将原有分散于各个系统的运维管控相关工作全面整合,消除信息和通信专业的壁垒,实现运维计划制定、运维任务安排、运维全过程管控和运维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智能巡检。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完成所有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统一考虑和配备资源。建立信息通信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通过构建知识库,将信息通信各类型知识归纳总结,形成人员掌握信息设备检修技术的同时兼顾通信运维检修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更高层次的融合共生。
3平台建设目标
实现信息通信网资源空间信息、设备属性三维展示。建立数据接口完成IMS、TMS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通信专业一体化监控预警管理。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调控体系,实现信息通信资源、运维管控全面整合,消除信息通信专业壁垒,构建标准化、信息化运维电子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各通信站点设备建立“身份”;同时利用平板电脑和信息通信站点网络资源,实时上网,核对巡视站点设备属性和状态,实现中心机房和站端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巡检,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资源精益化管理和运维。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一体化调控,即“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调度、联合故障处理”,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业务处理整合优化,运维过程科学管控。建立信息通信运维知识库,归纳设备故障处理、标准化检修要点,实现知识传递和人才快速培养。
4平台主要特点
4.1运检业务统一调度,协同检修
如***2所示,严格遵循信息通信融合的管理新需求,各项管理全面涵盖信息和通信专业的个性和共性需求,无论是现阶段班组分别运检或信息通信一体化运检都能良好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运检工作统一协调调度,实现协调检修工作模式的探索。
4.2运检资源全面调控,优化配置
以设备运维监控为核心全面调控检修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实现信息通信设备监控、故障报修处理、运行日报管理、运行方式维护等工作的信息化管控。以设备管理为核心,协调检修资源,形成人员、车辆、物资和备品备件的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
4.3运检工作全过程、流程化管控
信息通信融合管理形成信息通信运检任务分解、工作安排、进度管控和环节智能要求,结合工作周报、周期性工作汇总等展示手段实现运检工作全面管理、清晰展现和细节要求。
4.4班组工作细化分解、精细要求
通过对班组各类型工作的细化分解,为信息通信专业业务融合奠定了基础,探索了班组出班作业的各专业融合作业及员工各专业技能一体掌握的新路,并通过更加规范的细节要求,结合标准化作业管理形成对专业末端的智能管控与支持。
5结束语
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2篇
关键词:信息通信融合;专业协同;信通标准化;运检资源优化配置;班组工作细化要求
引言
目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进入磨合提升阶段,围绕做实、做新“五大”,推动专业协同与业务融合是现阶段重点工作。信息通信融合处于初级阶段,从形式上的融合到实质融合需要过程,采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促进融合,促进管理提升,进而促进运维水平和系统可靠运行十分必要。
从对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来看,信息通信融合将逐步从对电网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单一、单薄的技术服务支撑,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与智能引领转变。从技术上来讲,两者的关联性强,运维对象一致;从资源配置来讲,基层单位的信息通信人员均配置较少,相互兼任的情况普遍。
当前,国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对信息通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应用、运行、维护必须持续不断创新,加速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高效运作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信息通信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或者单纯的人员调配与流动,而是一个生态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融合处于初级阶段,采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促进融合,促进管理提升,进而促进运维水平和系统可靠运行十分必要。尤其应加强信息通信运维在注重安全、节点等方面的管理控制。
1 平台研究范围
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变更、人员合理调配、资源全面整合、运维工作统一调控和工作流程再造优化等内容,并辅以信息化手段,依托信息通信状态检修及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平台的数据及应用支撑作用,形成符合信息通信融合管理业务的统一的、促进专业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从而实现信息通信的标准化、规范化运检工作的统一调控和各类资源整合和优化。
2 平台主要内容
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1,主要分为体系研究、技术应用和平台构建三项工作内容。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平台研究信息通信相关设备三维模型,完成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设备、光缆等设备的全景模拟,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一体化展示。构建数据共享及接口平台,实现与现有IMS、TMS、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信息与通信专业原有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预警数据等相关数据,实现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为信息和通信专业监控职能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将原有分散于各个系统的运维管控相关工作全面整合,消除信息和通信专业的壁垒,实现运维计划制定、运维任务安排、运维全过程管控和运维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智能巡检。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完成所有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统一考虑和配备资源。建立信息通信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通过构建知识库,将信息通信各类型知识归纳总结,形成人员掌握信息设备检修技术的同时兼顾通信运维检修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更高层次的融合共生。
3 平台建设目标
实现信息通信网资源空间信息、设备属性三维展示。建立数据接口完成IMS、TMS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通信专业一体化监控预警管理。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调控体系,实现信息通信资源、运维管控全面整合,消除信息通信专业壁垒,构建标准化、信息化运维电子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各通信站点设备建立“身份”;同时利用平板电脑和信息通信站点网络资源,实时上网,核对巡视站点设备属性和状态,实现中心机房和站端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巡检,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资源精益化管理和运维。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一体化调控,即“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调度、联合故障处理”,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业务处理整合优化,运维过程科学管控。建立信息通信运维知识库,归纳设备故障处理、标准化检修要点,实现知识传递和人才快速培养。
4 平台主要特点
4.1 运检业务统一调度,协同检修
如***2所示,严格遵循信息通信融合的管理新需求,各项管理全面涵盖信息和通信专业的个性和共性需求,无论是现阶段班组分别运检或信息通信一体化运检都能良好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运检工作统一协调调度,实现协调检修工作模式的探索。
4.2 运检资源全面调控,优化配置
以设备运维监控为核心全面调控检修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实现信息通信设备监控、故障报修处理、运行日报管理、运行方式维护等工作的信息化管控。以设备管理为核心,协调检修资源,形成人员、车辆、物资和备品备件的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
4.3 运检工作全过程、流程化管控
信息通信融合管理形成信息通信运检任务分解、工作安排、进度管控和环节智能要求,结合工作周报、周期性工作汇总等展示手段实现运检工作全面管理、清晰展现和细节要求。
4.4 班组工作细化分解、精细要求
通过对班组各类型工作的细化分解,为信息通信专业业务融合奠定了基础,探索了班组出班作业的各专业融合作业及员工各专业技能一体掌握的新路,并通过更加规范的细节要求,结合标准化作业管理形成对专业末端的智能管控与支持。
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3篇
随着信息化企业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投运的信息系统逐年递增,运维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信息化部门作为企业信息网络和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投入应用后逐年增加其维护的人力物力,以支撑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运转。信息网络和系统运维管理工作虽然依赖于各系统的运维平台,但是就其中的信息和数据管理需要耗费工作人员一定精力,且各系统相互***,运维数据比较分散,给本已繁重的运维管理任务增加了新的难题。本文就信息化运维管理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就其现状提出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 运维管理 企业
随着信息化企业各信息网络和系统的建立、应用,对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各企业对信息通信运维管理日益重视,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运维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企业发展中,信息化运维管理也日益凸显出信息管理的优势和特点,信息化运维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但是,当前企业在信息化运维管理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以下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 信息化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致力于自身内部信息的运维和管理,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信息化运维管理也逐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急需进行解决。根据相关的调查,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化,还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有效且及时的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中涉及到的机密信息也能得到有效保护,而这一点也能为企业的经营与生产或服务的独创性提供保障,最终有利于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信息化运维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 信息化运维管理的现状分析
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目前正逐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企业运营中的文件审批、文件中的内容信息以及资料等等能够在电子计算机设备中呈现,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企业办公的时间,其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总而言之,企业通过信息化运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办公和企业运营操作的效率。但是,就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则有以下几点:
2.1 系统***,数据分散,缺少统一的运维平台
企业各部门各司其职,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因此,各部门建立信息系统也不同,各系统间运维相对***,同时企业的数据信息也就显得分散。而由于缺少统一的运维平台,企业各系统的运维数据分析汇总存在问题。
2.2 账号权限管理缺少线上审批系统
在企业内部,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账号权限,但是在账号权限管理工作当中,企业目前还停留在纸质审批,还缺少完善的线上审批系统,当人员岗位出现调整时,账号权限的变动信息管理缺少高效的信息化手段,难以形成完善的用户账号权限台账信息,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导致管理混乱的现象。
2.3 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缺少对运维功能的考虑
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关注于系统业务需求的实现和业务数据的获取,由于缺少运维单位的提前参与,缺少对信息系统的运维功能的考虑和重视,导致后续因运维功能不完善,不能有效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提高信息化运维管理水平的策略
为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运维管理的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效率,本文有以下几点策略:
3.1 逐步实现信息化运维管理的统一平台
信息化运维管理涉及到众多信息系统及运维数据,为此企业可以逐步推动信息化运维管理的统一平台。就此,有以下两点具体标准化措施:
(1)加强对各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以及资料方面的汇总和整编,制定与企业数据、资料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整编和汇总的数据统一录入,形成统一的分析数据。
(2)就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标准化,可以充分运用当前比较受欢迎的ITIL管理流程,依据自身特点总结出与自身相符的规范的管理流程,从而提高各系统运维水平。
3.2 建设账号权限线上审批系统
建设账号权限管理线上审批系统,实现账号权限的线上审批和台账管理,以实现企业内部众多信息系统账号权限的实时动态变更,便于账号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快速查询。同时可借鉴ITIL流程性管理和服务的特点,根据ITIL的流程管理也可以进一步实现账号权限管理,使企业信息系统有序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运维功能
为保障企业信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在信息化系统构建当中应当加入对信息运维功能的考虑。就加强信息系统运维功能而言,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在项目信息建设当中让运维单位提前参与进来,合理设计企业信息系统,对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处理;
(2)在企业信息系统中设置信息发生风险的处理应急反应(运维)机制,一旦出现风险,系统可以自动进行信息的运维,使得企业信息系统进入安全模式,相关人员则可以让信息运维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运维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也极为必要。并且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扩大,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也就面临着极大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以上三点策略,希望能为广大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现萍,李琨.信息化运维管理标准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22):206-207.
[2]蒋一翔,徐培富,徐琦,黎勇,王文娟,张.基于ITIL的烟草企业信息化运维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07):40-42.
[3]张勇.关于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汇编[C],2015:5.
[4]沈海燕,贺晓玲,朱建生.铁路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J].中国铁路,2014(10):25-28.
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4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 调度运行 规范化
【中***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93-01
一、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建设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公司系统的信息化运维工作,持续强化信息系统运行的集中管控能力,提升业务支撑水平。使公司信息化工作更加系统、更成规模,公司信息化工作能有质的飞跃,为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一是通过基于来电显示功能的客户报修和内部协作系统的开发,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客户报修受理人员的工作,系统整理信息设备台帐,规范客户报修业务的流程。
二是通过报警监控平台的开发,建立信息系统调度运行监控中心,信息系统运行通过实时监控、现场巡视及授权操作,实现对信鼠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的管控。
三是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前提,以规范的标准化体系为基础,对信息中心机房、内外网主干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所有内外网终端设备的维护,数据库、业务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管理等工作流程实施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实时、闭环、优化、高效管理。
二、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主要做法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流程说明
2.1 信息系统维护流程节点说明
节点1:信息中心客服人员接听用户拨打的统一受理电话,受理客户提出的维护申请或请求帮助。
节点2:业务受理员通过内部协作系统受理业务申请,根据用户需求填写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指派区域设备维护工程师。
节点3:客服人员在用户维护工作台帐中添加记录后,交由系统维护班长签字确认后,递交所属区域设备维护工程师。
节点4:所属区域设备维护工程师领取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后,首先针对用户问题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维护工程师必要时可以在电话中提供处理方案以协助客户解决问题,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注明电话解决问题)。对需要现场维护或更换硬件的情况,所属区域设备维护工程师到现场处理故障。如果无法正常解决问题,终端设备维护工程师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如属于网络系统问题,转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节点5:端设备维护工程师进行现场维护或更换硬件,随后在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上填写维修工作处理晴况,用户对维护效果进行评价,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
节点6:设备维护工程师对已完成的维护项目,有设备配置变化的,需要在终端设备用户台帐系统中添加或修改记录。故障解决后,所属区域设备维护工程师需将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上交系统维护班长确认后,统一保存。
2.2 运行监控中心工作流程节点说明
节点1:监控巡视人员发现异常晴况填写维护工作单。
节点2:维护工作单由维护组组长签字确认后,巡视人员递交所属区域设备维护工程师。
节点3:区域工程师领取维护工作单。
节点4:区域工程师领取系统维护工作单后,首先针对用户问题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维护工程师必要时可以在电话中提供处理方案以协助客户解决问题,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注明电话解决问题)。
节点5:对需要现场维护或更换硬件的情况,区域工程师到现场处理故障。
节点6:如果无法正常解决问题,终端设备维护工程师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如属于网络系统问题,转网络设备维护流程。
节点7:维护工程师进行现场维护或更换硬件,随后在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上填写维修工作处理晴况,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
节点8:设备维护工程师对已完成的维护项目,有设备配置变化的,需要设备台帐系统中添加或修改记录。故障解决后,区域工程需将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单上交系统维护班长确认后,统一保存。
2.3 运维规范管理
运维工作的关键在于规范,规范的前提是制度和流程要先行。为了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信息系统运维维护管理工作规范》,规定了包括网络管理、服务器管理、机房管理、外来工作人员管理、变电站工作管理等规范化工作要求,并就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职责、管理制度、运行情况报告和运行评价等做出了具体规定。提高了信鼠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了信息系统适应公司各项业务工作要求。
2.4 轮流上岗和值班制度
为保证各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班组成员针对机房巡视检查和视频会议管理共同制定了轮流上岗和值班制度。领导将定期抽查巡视晴况,不按时巡视或巡视不到位人员将被纳入绩效考核。
1)周一至周五,每日会前半小时必须到达二楼会议室,开启相应系统,确保系统正常,出现异常晴况时,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并联系专责人到现场处理。每日巡视两次机房,9:00前巡视一次,16:00-17:00巡视一次。
2)周六、周日,上午10:00前巡视机房一次。
3)每次巡视填写巡视记录,如有故障异常处理完成后,填写故障异常处理报告。
4)发现异常立即向领导汇报。
2.5 标识标准化管理规范
目前,公司信息系统设备采用普通标签纸对设备和线缆进行标识。根据国网公司的要求,原有标签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现需对原有标识规范进行统一,并采用符合国家规范的标签材料。标签内容明确、简要,标签美观、经久因此制定了《标识标准化管理规范》。此规范旨在适应公司信息系统标准化发展需要,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推广应用要求,塑造统一规范的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标识标准,通过进一步规范公司信,鼠设备、线缆等基础设施的标识,提供标准的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升信息系统运维服务质量及美誉度。
三、评估
3.1 从安全角度看,信息系统调度运行体系的建设及规范化管理,突破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信息系统维护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规范了系统维护人员的行为,重点工作、关键环节都有控制措施,工作任务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实现了信息系统调度运行的闭环管理。
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5篇
关键词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问题;建议
中***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237-02
0 引言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系统的建设逐渐增多,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也在增多。在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增加的过程中,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规范性等要求在逐渐的提高。本文针对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1 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特点,也是管理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当前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大多都建立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系统进行运行和维护,为软件系统的运行采取的维护,通过建立一个运维体系,并对运维体系进行实施,对企业的整个信息系统,进行监控、数据维护、系统的升级等,在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规范化管理[1]。
但是在实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运维任务多
我们以石油企业为例进行分析,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用户非常多,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因为工作量非常大。在这些繁重的工作中包含的工作有热线支持、问题跟踪处理、数据备份、信息系统的培训等等,可以分成几十项工作内容,而信息系统运维人员拥有的业务背景不同,在实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运维人员并不能全面的掌握这些问题,并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记录和跟踪。不同的运维人员在处理同一个问题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还会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进行各种工作,进而在工作中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疑问,很难实现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规范化。
2)业务类型多
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是针对其下属单位的,其中涉及到的企业非常多,每个下属企业又有不同的业务。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我国企业的转制,将企业管理模式、业务特点等差异性进行突出显示,为不同的企业在解决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很难对各个企业的业务进行熟知和掌握,因此不利于对问题的解决。
3)数据质量低
根据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石油企业的用户变动较大,新增用户的量会有明显的增加,因为工作量非常大,所以无法对这些新增用户进行培训,及时进行培训,培训的时间很多,也无法使用户完全的、真正的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操作[2]。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较大的问题,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非常多,而且数据的质量较低,无法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等。
2 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建议
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有效进行,需要有一个制度保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是一种发展趋势,而当前的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遇到很多问题,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将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规范化,需要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完善和建立。在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时,有参考的依据和标准,会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问题的处理风险降低。
2)加强并规范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完善和建设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之后需要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制度化建设,规范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改善,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都顺利的进行,在实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合理的安排运维人员的工作岗位,对各个工作岗位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由下级向上级汇报,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
3)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运维人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信息系统运维人员的培训,针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具体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需要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了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可以定期的举行信息系统运维研讨会,信息系统运维人员相互的交流工作经验,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有突出表现的信息系统运维人员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优化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流程
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在完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解决运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提高,同时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进行规范[3]。优化相关的工作流程,使得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可以在工作中落实,将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优化,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3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是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发展一种必然趋势,当前信息系统运维管理遇到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都会得到解决。为了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质量、提供高质量数据,降低故障发生率,需要在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中,建立一个科学、有效、良好的运维管理方案,将相关的制度、体系、工作等完善和规范,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方.论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构建[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160-160.
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6篇
【关键词】SG186 IT运维 大集中
伴随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在全国各省市县各级单位中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个业务运营流程逐渐深入,实现了人力、物资的有效管理,业务开展渗透了几乎所有部门,越来越在各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维工作的开展对于信息系统的运行具有保证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作用,因此运维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尤其是大集中系统出现以后,取代了原有分布式系统,在网省公司本部将信息资源实施高度集中管理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对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的有序性,满足于其信息化工程的运维体系,保证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与之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电力信息运维现状
随着电力信息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网省公司信息化运维管理从无到有,实现了从分散到初步集中,以省电力公司为例,当前已形成专门的领导组织,在本部设有专门负责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科技信息部,下属的二级单位信通中心与本部联合,负责信息化工作,在各地级市、县中下设负责信息化管理与技术工作的信息中心。从公司员工数量组织结构上来看,大部分为年轻群体,平均年龄在31岁,其中管理人员的人数为40人,运维人员的人数为121人,从事信息化管理与维护的人数为161人,平均工作年限为5年以上的人群有91人。再从员工的学历上来看,其中专科以下学历人数有10人,专科有29人,本科有106人,研究生有16人,从系统上来看,包括营销财务在内的系统共有36个,其中部级推广系统有24个,省公司自建系统为12个,主要有大集中与分布部署两种模式。大集中模式全部适用于推广系统,适用于部分自建系统。根据现有基础设施总数上来看,拥有信息机房的数量有48个,信息机房和营销机房的数量分别为31个与10个,总面积共计3113m2。
二、运维工工作态势的分析
(一)运维的主业化
根据专业的电力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运维主业的规定,提出对于运维人员需要将其纳入主业管理的范畴,并不是加以所谓的合同与保密协定实现对与其合作,提供服务的外包公司加强约束。所有有关运维工作的核心由主业化人员负责完成,并严格规定不允许以外包或者外委的方式将公司相关的业务发放出去,禁止运用网络维护内网远程。
(二)大集中
目前其应用系统正在逐渐实现省级集中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复杂的业务集中处理等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度的系统整合度与越加广泛的业务范围。系统涉及的方面多种多样,基本上与电力业务有关的业务都已实现覆盖,并实现了业务数据与数据中心的交互性,借助统一的形式,以企业门户的呈现方式传递给用户。
(2)新型的系统架构,高要求的技术门槛,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高。在系统架构上技术开发与数据库平台都在新型的架构中进行,JAVA结合中间件技术开发促进了大集中下系统的开发运行,数据库平台则采用由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企业开发的Oracle技术。虽然系统架构的构成采用了新型技术,但是其技术门槛较高,难度较大,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要求技术人员具备的相应技能。
(3)膨胀的用户量与繁重的系统负荷。大集中系统可以容纳大量的用户,进行大量的系统访问量,这会相应地增加用户量,增加系统的负荷,而这两点势必会影响到系统网络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其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种类繁多的新设备与复杂的软硬件环境。设备的大集中,使得新型的高性能设备得以增加,这些软硬件具有协作的关系,加大了运维范围,但同时由于新设备的种类繁多与复杂的软硬件设施的影响,为运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运维工作的发展现状
(1)运维人员能力有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信息化设备层出不穷,信息载体与知识体系更新速度快,这就要求运维人员及时更新已有的知识能力,尤其是企业资源计划正式上线以来,其运维水平与实际的工作存在格格不入的特点,真正懂得电力生产与管理经营等多重性的人才有所缺乏。
(2)还未建立完全业主化的信息运维机构。系统实现大集中的特点以后,对其维护工作也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初始的维护工作主要在于信通中心方面,大集中的系统实现以后,扩大了信通中心的工作范围。尽管维护工作呈现出了大集中的特点,但是维护人员并没有实现“大集中”,反而增加了其人员的工作强度,由于工作人员数量、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实际的应用系统建设中,运维人员也只是参与部分的建设过程,还没有实现全程的参与,未能全面掌握系统个,有时运维需要依赖外部厂商。
(3)尚未形成有效规范、大集中的运维流程与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旧事物难以拜托被新事物所取代的命运,以现实的运维工作现状上来看,原有传统的运维制度与大集中环境下的运维工作不相适应,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其流程与制度加以更新,使其现有的信息资源管理发生改变,使其管理方式变得更主动与统一,。维护工作呈现流程化,职责角色更加统一。
(4)对于运维体系的建立应切实保证其功能具有层次,坚持服务的可量化、质量高与低廉的成本作为目标,信息化建设也应紧紧结合大集中模式,对各项的业务流程实行全方位的集中起来管理,并对其进行基础强化,对运维人员的能力水平、素质通过培训实践的方式加以提升,不断地使其向着运维管理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人才的复合化方向发展。依照***1所示,功能层次型的运维体系主要具有三大功能,管理操作分为四大层次,共同保障了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
(1)管理层。这个层次是运维体系级别最高的层次,主要实现的是运维管理的功能,主要负责的部门是科技信息部,对企业的运维工作的管理考核与评价负责。该层人员的能力素质需要具备除了与电力有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的知识技能,对多个信息化项目具有一定的主持经验,并具有较强的沟通、管理协调能力。
(2)业务应用运维层。这个层次以省份为单位,主要包括省级单位各公司的专业部门,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使业务应用功能在运维作业中得以实现,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主要与业务系统、各数据流程打交道,负责对各种数据进行优化,修改业务流程与配置业务系统权限。同样针对这个层次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电力相关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并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
(3)信息技术运维层。这个层次主要应对处理的是信息技术,其维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各地区的信通中心与信心中心,并可以对部分业务实现外包处理,考虑实现IT技术运维功能,主要面对的是客观的设备设施的检查与抢修,根据管理层提出的调配指令,进行资源调配与故障修复的实施操作。对这个层次的技术人员要求具备多种专业知识技能,除了上述提到的电力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综合维护多重技能。
(4)技术支持层。这个层次同样针对的是技术层面,其层次系统主要由软硬件生产厂家、专业的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在运维支援功能系统当中这个层次是级别最高的层次,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根据业务系统的运行处理,以及在现场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从此层的技术人员知识技能要求上来看相对较低,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
四、变革运维体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业务、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电力系统业务既有专业性的特点,又有特殊性的特点,运维工作同其它电力系统工作一样各业务流程是环环相扣的关系,这就需要各部门相互之间加强沟通交流,以确保整体工作的有序性,保证正常的令用户满意的供电工作开展。业务与技术人员分别在两个部门,在两者各自处理好本岗工作的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彼此合作的沟通机制,对关联部分做到及时沟通交流,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方法,形成强大有效的合力。
(2)通过业务响应机制的建立解决各种供电问题。对电力系统实现大集中,各业务实行集中管理的以来,虽然业务处理更加方便,但是在实行集中部署、业务分散管理这两个方面存在着矛盾,本来一些可以通过在基层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处理的权限,而不得不辗转到上一级省公司进行解决。因此针对这个矛盾,需要对权限重新适当地划分,允许本地运维工作业务配置工作的本地化,复杂的业务由省公司负责处理,通过响应机制的建立,对运维需要做出恰当的响应,实现解决差异化功能需求的合理性与快速性。
(3)建立健全标准化与系统化的运维流程体系。在运维体系当中,其核心部分是流程体系,如果流程体系具有标准化与系统化的特点,运维体系运营起来会顺利得很多,避免随意性的运维工作,提高了运行效率,借鉴国际相关的先进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大集中”的特点。注重建设及实现运维核心流程。
信息化运维工作要点第7篇
在IT服务领域多年的积累使神州数码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府和业界的认可,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被推选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和信息技术服务运维专业组组长单位,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推进IT服务标准化的工作。
在此次标准编写工作中,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标准组组长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主导掌舵,承担了运维标准中《信息技术运维服务通用要求》和《信息技术运维服务交付规范》编制工作,并主导推进了《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规范》和《信息技术数据中心运维服务规范》的编制。
为了保证标准的编制质量,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带领整个工作组于2009年5月份在全国5省市1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进行了入围工作小组企业资质和能力的调查及选择,以确定信息技术运维专业组核心成员单位;6~8月组织标准草案的编写;9月针对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正;9月~12月为标准征求意见阶段,并搭建标准后期推广试运行的方案。由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领导的运维工作组所负责编制的《信息技术服务运维通用要求》、《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规范》是标准服务工作组里目前独家正式列入国家标准计划(计划号分别为:20091399-T-469、20091400-T-469)的二项标准,而运维组交付规范、数据中心、桌面及外设标准等其他相关标准也已获批行业标准计划。
据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有73家企事业单位正式加入工作组,得到了14个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已申报了21项国家标准计划、23 项行业标准计划。目前,已有国标计划2 项和行标计划22 项,并形成1 项标准报批稿、5 项标准征求意见稿、8 项标准草案,其中由神州数码主导负责的运维组的企业目前有近20家,覆盖了金融、电信、***府10多个行业,涉及了软件服务商、硬件服务商、集成服务商等多种类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