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10篇

中外合作大学篇1

中外合作办学 毕业生就业 高等教育国际化 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是新世纪初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办学体制,现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与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共同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格局,其在引进整合国外先进教育资源、丰富国内高等教育形式、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方面已突显出积极的作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已经走过十多年发展历程,这种新型的办学形式仍普遍存在着办学层次不高、优质教育资源不多,精品项目不够等问题。尤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学生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用人单位希望了解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毕业生是否在职场更具竞争力。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最终决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能够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2011~2012年毕业生人数都达到600多万,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700万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以来,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运行的发展轨道,申报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截止2012年,***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了经批准本科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就有400多个,专科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更多,覆盖全国大多数的省、市、区和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分布较多,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二、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

笔者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等多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毕业去向的统计,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本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时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出国深造、出国就业、国内就业、国内继续深造,其中9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国内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的水平,就业率高的学校或院系可以达到80%甚至90%以上,从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近几年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就业情况略好于全国普通高校。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2012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到85%,位居该校各学院的前列。丁西霞等指出,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8.87%和99.20%,就业率位居全省前茅,2007年就业率仍然位居全省前列;山西太原理工大学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坚持“出国、升学、就业三条出路并举”的培养思路,2008年7月首届毕业生仅出国深造学习的学生就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0%。韩莹等通过比较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法学、市场营销和国贸专业与非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发现在同样的教学硬件条件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其他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相似,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但是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更容易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尤其是到国外攻读研究生,因此在升学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来讲,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具有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会有一些教学、外教资源,鼓励督促学生熟悉使用自己专业方向的外语,鼓励学生通过外语考试,如参加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著名的麦肯锡公司预测:在未来五年内,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人才将有很大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方面除了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共性外,还显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一是在涉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较多。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外双方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些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还有一些课程用中英文双语完成讲授,教学中还引进外文原版教材,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有一定作用,因此,从整体情况看,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外语水平好,在外资企业或外贸企业比较受欢迎,能一展所长,而且在高投入与高回报一致原则影响下,部分毕业生会首选涉外企业就业。二是国外就业或深造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途径。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学生毕业后用自己的才能回报祖国,但由于国内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部分可以拿到国外合作大学的学分,有一部分要到国外完成学业,毕业后就近在国外就业必然成为部分毕业生的选择,这也成为了吸引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一个亮点。

三、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与普通高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横向比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其就业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除了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意识薄弱,就业仓促,学生人生发展规划不明确等问题外,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就业重视程度不够。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大部分学生将选择出国深造,多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最近几年才有毕业生,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没有高度重视,较少单独组织就业招聘等活动,大部分是参与校本部组织的一些相关活动。

第二,因为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对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外语水平有一定要求,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相比参差不齐,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毕业生工作往往任务重、工作细、时间跨度长、遗留问题多,管理难度大。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2013届毕业生为例,截止2012年3月2日的统计预计毕业生122人,共有三本、二本、专科,三种毕业生层次,毕业生去向粗略分为出国、考研、创业、国内工作,待业等,往届的国外毕业生手续办理在全年度进行,使得就业日常工作量增大。

第三,继续深造基础知识不扎实。中外合作办学增加了教育供给,在满足公众求学需求的同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以增加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紧缺和急需人才,但是在办学过程中存在如合作办学体制不完善、教学管理决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上与我国的教育接轨还存在一些距离。因此,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在选择继续留在国内深造时,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升学考试上,如数理化等基础课上遇到相当大的难题。

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首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前途,还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领导应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把就业工作放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经费投入,责成专人负责,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形成特定的就业指导体系。开展以就业为短期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毕业生分析个人特征和职业环境,评估职业发展机会,指导他们选择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确定职业生涯路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念,有的放矢去进行就业准备。大一新生一入学,做好专业介绍,同时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合,加强出国和涉外知识的宣传。请专家讲解出国的***策、材料准备,国外大学的就业方式、费用等方面信息,让有条件出国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开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毕业生就业的组织工作。组织各种专题讲座,邀请企业界成功人士、就业专家,进行专场的就业知识讲座,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思想,完善职业规划。将就业***策及时的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投身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灵活就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外合作办学把国内院校和国外院校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嫁接起来,可以吸引优秀师资,办学有优势,让社会了解中外合作办学,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情况,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办学形象,为毕业生就业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下的学生在教学模式和思想上有其特殊性,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体制下学生的就业有其特殊性。因此,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以就业指导课为主线的就业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和正确的择业观,确立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角色,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从而使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毕业生找到人生的目标,实现理想,成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75-76.

[2]黄金.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35):457-458.

[3]丁西霞,赵满华.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8):149-150.

中外合作大学篇2

***承认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有9所,分别是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来源:文章屋网 .wzu)

中外合作大学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在许多高校为了提升师资力量,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新目标,纷纷聘请外籍教师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外籍教师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外籍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尤其是英语听说教学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具有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如外籍教师的教学缺乏系统性、随意性明显、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如何高效地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让外教自身蕴含的学习资源得到最佳整合,从而有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外籍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最佳教学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讨。

一、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现状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近年先后引进几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加入到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从2008级、2010级和2011级学生的外籍教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中,我们发现,外籍教师教授大学英语并不像中国老师和学生最初所期待的那样。2009年我们的第一位外教来了之后,我们尝试请她给参加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三级起点的学生开设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分级教学中的三级班学生英语直接从三级学起,到外教来授课时已经用一年的时间修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而同一届一级起点的学生刚刚学到三级。这也是我们分级教学改革后高起点的学生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一个积极尝试。地道标准的语音语调,英语文化背景的有效理解,在授课中举出鲜活的方言和习语,以及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外籍教师在授课之初倍受学生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籍教师对高级视听说课程设置的理解、对学生英语水平及需要的了解上的欠缺,使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出现茫然和误解,尤其是外教授课的随意性及对教材的选择令一部分学生大呼不适应。我们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第三学期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置是选修课,是国内大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和外籍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有很大的出入造成的。

因此2010级新生入校后,我们请第二位加入到大学英语教学队伍中的外籍教师,全权负责分级教学后三级班学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授。这一次我们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外籍教师授课有固定的课本教材,教授的是学校设置的必修课程,但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学效果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该外籍教师在美国刚刚大学毕业,来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做外教之前,在国内没有从事过英语教学工作,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虽然她备课很认真,授课也很卖力,但在教学中有时不能系统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只能做出感性的介绍,特别注重单词的讲解,忽略听力理解能力等英语应试能力的提高。另外,中外教育文化的差别和教育的差别性造成了外籍教师在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思维方面的差异性。对于课本的内容,外籍教师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标准来选择讲授内容的,有一定的随意性,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有时会出现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积极的情况。虽然给外教配备的有助手,但助手主要负责外教教学之外的一些事情,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少深入交换意见和讨论。课堂上仅扮演听课老师角色,没有和外教、学生互动。2011级新生入校前,针对前两次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调查表中所提出的合理建议,我们决定尝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中方和外籍教师的教学优点,最大限度让学生受益。迄今,该方法已实施两个学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二、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果维茨基所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语言习得的发生,语言学习的过程应考虑相应的情境、行为、动机等因素。在果维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发展中有四个重要的概念被引入,即活动理论、调节论、内在/自我话语和最近发展区。其中调节论是指个体通过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将外界的社会语言通过语言这一中介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机能,并在这一心理机能驱动下借助语言的调节机制进行社会人际交流。 中外教师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创设的语言环境更具有真实性,并且在课堂教学外,外教还会定期参加学生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进行人际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效提高其英语交际技能。

2.教育行动研究理论

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正是教育行动研究的真实体现。如何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及特长,避免其局限性,正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由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实际工作者和专家)提出了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并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进行实践、验证、修正,即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

3.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

在克拉申(S.D.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中,输入假说是该理论的核心部分。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有赖于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可理解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输入信息应该略微超过一点学习者现有的习得水平,用i+1来表示。i表示现有习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这是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学习者进行富有意义的交际时,这种习得过程便自动产生。而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完全符合输入假说的四个要素:(1)输入数量。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足量的语言输入。中外教师合作的课堂教学中外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共同的输入量不言而喻:1+1>2。(2)输入质量。必须是可理解的,即i+1。中外教师合作的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是由外籍教师、中方教师和学生三方构成的,语言的输入质量有保障。(3)输入方式。自然环境输入。中外教师合作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与外教的沟通,可以接触到真正的语言交际样本和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从而创设出自然而又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环境。(4)输入条件。焦虑低的条件。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课堂上pair work和group work的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生比。从学习者的心理角度出发,较低的师生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再加上宽松的课堂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与途径

1.中外教师共同备课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

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中方教师对课本和教参过分依赖,授课时常常会按照课本内容安排顺序进行讲授,对教材内容不能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但是中方教师备课内容非常具体化,授课内容、举例、授课步骤等在教案中非常翔实。而外籍教师的备课教案则非常粗线条化,教学内容多为自选内容,富有时代信息和趣味性,极易引起学生进行讨论和发言的兴趣,但是相对缺乏系统性,每一次课的内容跳跃性大,中国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定期共同备课是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提和保证。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中外教师既可以了解到双方在备课方法上的差异,更可以取长补短,让外籍教师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习俗,共同设计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订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把握好各自在课堂上的角色,尽可能保证课堂上中方教师和外教能够达到默契协调的合作状态,从而有效地把外教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中方教师教学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中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学最佳结合点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

因为外语是外籍教师的母语,他们流利、准确、地道的口语表达,良好的外语文化背景和理解力,轻松、自然而活泼的授课方式,使他们在视听说课程口语教学方面有中方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理解上,在所教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的了解上,在听力技巧和听力测试的讲解上,中方教师因为有和学生相似的成长学习历程,凭借自身英语学习的经历和长期的英语教学经验,比外籍教师有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实现优势互补,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努力寻求最佳教学结合点,是实现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以河南大学2011级参加中外教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合作教学实验班的学生为例,每个班级每周的2学时视听说课堂教学,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第1课时进行口语教学,主要由外教负责,中方教师是外籍教师的教学助手。而第2课时听力技巧讲解和训练方面则由中方教师负责,外籍教师起到西方文化知识的补充和阐述的作用。

针对教材每一单元的主题(大学生活、教育、成功之道、友谊、校园爱情、读书、运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中外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一起设计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口语课堂上的活动:个人观点陈述、对话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专题辩论等,能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里,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改善学习方法。

在每一堂口语教学课堂上,外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尽可能长时间、近距离、全方位地接触学生;和外籍教师相比较而言,中方教师似乎是远离了学生,但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随时要帮外籍教师“救场”:一旦学生理解外教语言出现困难或产生歧义时,认为需要自己出面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启发和提示时,在学生对外教提问的问题反应消极,课堂气氛沉闷时……中方教师需要马上启动介入教学。中方教师一般会采取向外教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或者进行简单的黑板板书、必要时甚至进行适量的中文翻译,使用鼓励法或激将法及时有效地清除外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把学生积极性重新调动起来。

听力教学是由中方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外教为辅助教师。在中国教育这个大背景下,等级考试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是中国在校大学生都要参加的考试,外教对此类考试不是很了解,在了解学生学习外语需求和困难方面、在讲授听力技巧和应试方面,中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外教可以通过观摩中方教师的课堂,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对于听力教材中出现的背景文化知识和相关社会习俗及时进行阐释,让学生能够更形象化、更具体化地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加听力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中方教师和外教在教室里所处的位置,以及中方教师和外教及时领会彼此间的目光交流,也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讲,一个教师在前,另一个教师在后;或者一个教师在左,另一位教师在右,随时通过目光接触进行交流、传递和反馈信息,这样两位教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及时帮助学生,在最大限度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找到教学最佳结合点,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中外教师合作指导学生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益补充

河南大学外籍教师除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话剧大赛、英语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中方教师根据外籍教师的生活经历、专业和工作背景,不定期安排外籍教师进行文化讲座。讲座的主题由中方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向学生征集,再由外籍教师从中挑选。此类讲座既可充分开发和利用外教资源,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西方文化和教育的途径,提高其跨文化意识和英语文化素养。

另外,中方教师还利用外籍教师在校园中的“明星效应”,邀请外籍教师一起合作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进行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参与英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加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广泛度,营造全校学习英语的氛围,对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效果进行有益补充。

四、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效果

1.合作教师均受益

果维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者在相互交际的过程中得到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实施,对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获得、教学技巧的提高、教学态度的转变和合作能力的增强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座谈会和个人访谈的反馈信息来看,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都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以教学能力为例,中方教师认为在与外籍教师合作备课、制作教学课件、课堂上合作授课和课外共同执导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外籍教师高度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新颖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估方法,以及与学生之间构建起的师生友谊,对他们自身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与外籍教师接触和合作的过程中,中方教师无疑比其他没有参与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教师获得了更多的用英语与外教交流的机会,英语口语得到了锻炼和实践,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同时跨文化意识也大大增强,授课自信心提高了,教学效果更明显了。

而外籍教师也在访谈中表示,非常满意和中方教师进行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备课、教研室集体讨论、课堂上合作授课等诸多环节,外教表示自己获得了一种归属感。除和中方教师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友谊之外,外籍教师还表示从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对中西方的教育制度的差异、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方式,尤其是中国特色文化的认识有了深入了解,从中方教师那里学会了怎样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测试技巧,如何驾驭课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教学,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受益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对合作的教师有益,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和非语言能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合作教学课堂上,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有益补充,大大拓展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上的深度和广度。外籍教师的授课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真实性很强,中方教师的授课语言教学和学习实效性很强,双方合作教学取长补短,使学生从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功转变为英语语言的实践者和操纵者,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

另外,学生的非语言能力(非智力因素)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兴趣与爱好、愉快的情绪、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胜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高抱负和焦虑。外籍教师授课的课堂上中方教师的适时参与和合作,会大大减少学生理解上和心理情感上的障碍,中方教师的桥梁作用增强了外籍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畅通性,学生在外籍教师授课课堂上的焦虑感大大降低,学生“习得”英语的自然环境得以顺利建立;另一方面,合作教学课堂上外籍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轻松而又热烈的课堂气氛,以及幽默而极具鼓励性的语言,有利于克服学生忧虑、焦急、缺乏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负面因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会充满自信,以一种愉快的情绪参与授课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五、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景展望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既充分整合和利用了外教资源,又创设机会让中外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内容等方面相互观摩和学习,不失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新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为师资培训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但是,和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班级学生人数规模相比,外教资源不够充沛甚至是匮乏的状况,也从某种程度上给大学英语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困难。

我们认为,如果让中国教师之间也实施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彼此间的优势,即听说能力强的老师和读写译能力强的老师联合执教同一个班级,远比同一位教师既教授同一个班级的视听说课程,又教授其读写译课程的效果,或者两位教师各自教授两门课程的其中一门,效果要好得多。两位教师之间科学组合、优势互补,进而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版社,2007.

[2]姜炳生.关于Team Teaching本土化问题的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郭尔平,顾超美,鲍静英.“中外教师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合作”实践报告[J].外语界,2002,(3).

中外合作大学篇4

论文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紧随着经济与***治全球化发展,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高科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使西方文化在“全球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占主导地位,成为强势文化,国际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文化对话。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不同程度地存在***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因此,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育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在全球化中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治主权安全,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及民族精神的内涵

1.全球化与中外合作办学

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最初是由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莱维在1985年提出来的,全球化主要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即跨国商品、国际资本、国际服务、劳动力、资源等生产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重组和配置的过程,以及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的广泛快捷传播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发展趋势。有部分学者从***治学和文化的视野认为,全球化是超越传统民族国家主权观念的跨国行为,是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与融合。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面向世界,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等具体多样的活动,在高等教育办学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诸方面借鉴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人才。

2.民族精神的内涵

目前学者们认同的民族精神内涵,指的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我国学者都非常关注民族精神问题。梁漱溟先生曾把不同民族独特的精神方向或“根本精神”称为民族精神。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于“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鲁迅先生认为:“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竞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他认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生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代表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在现阶段,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存在问题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是各种优秀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开拓了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大学生的生活。其次是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1.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弱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经济管理方法,社会文化制度,科学生产技术技术等大量涌入,给我国现有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强劲的冲击。而某些大学生生活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被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民主人权思想、生活消费方式等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片面认为西方国家一切都好,却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的理想信念视而不见。与此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试***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平演变”的***谋一直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宣扬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经济和***治模式,进行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试***改变青年学生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心中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认同感,形成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迷信和信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部分思想不够稳定、意志不够坚定的大学生是他们渗透的重点人群。

2.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缺位

大学生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但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受自身年龄、社会阅历等条件的限制,思想可塑性强,容易随着社会上各种思潮,各种热点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片面崇尚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容易产生波动。所有这些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往往会拿西方先进文化及先进科学技术的优越性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作比较,这样很容易降低他们对***和国家的信任感,造成认识上的偏颇,从而导致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弱化。 转贴于

3.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冲击

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高效和方便,充实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给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将空间距离变得“触手可及”,网络无国界的特点使部分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精神感情淡化。更由于网络中各种非法网站不计其数,虚拟社会中各种知识和信息鱼龙混杂,反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堕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良信息特别多。这些都使得我国大学生网络一族成为最容易受网上不良精神文化冲击的对象,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教育产生了特别大的冲击。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之下,受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对部分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治信仰迷茫、民族精神弱化等问题。新时期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治教育,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路径。

1.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了高校思***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必修课。因而,在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积极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进行教研教改,在课堂及社会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参与讨论,课堂红色经典话剧演出,参观***纪念馆等方法。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思***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贴近新时期大学生思***课教学实际,构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明显的多方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课程。使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牢固树立爱***爱国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忠诚爱国者。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极具青年学子特色,富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地,应寓教于乐,将严谨的学术科学精神与陶冶情操的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以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活动将莘莘学子的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来。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国家利益为重,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构建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的高雅校园文化素质拓展建设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德育德,润物无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3.搭建红色主题鲜明的民族精神网络培育平台

中外合作大学篇5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自主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11-02

一、课题研究背景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对个人自主性和创造性日益发展的要求,充分地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而开展的趋向于自我完善的活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如何适应从“压迫式”的高中学习方式转换到“自主式”的大学学习环境成为了目前关注的焦点。

为了充分的展开对于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于2013年底借鉴西方教学模式建成了爱恩学院“穿越时空”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管理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这个平台上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和探究,形成自我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中方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

1.硬件设备。全球化的趋势也带动了教育模式的交融,为了改善教育的质量,中方大学的教学先进设备也逐渐达到了西方标准,对于多媒体教学更加注重。为了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管理平台,“穿越时空实训基地”在爱恩学院设立有专门的会议区、学习讨论区和休闲区;配备了小型会议室、投影仪、电脑、电视、咖啡机以及英语专业课教学软件。该基地在硬件设备上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渠道,“国际化”氛围更能使学生融入自主管理的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下逐渐完善的硬件设备给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自主的管理实践还有待完善。

2.软件配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习资料和***书资料共享对学生自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会自主获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成为信息化时代中国大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爱恩学院学生通过Mylo系统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资源的共享,这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中国对于大学生自主管理以及推崇出新的能力也是十分关注,上海市***府推出“上海市大学生自主管理创新项目”以及“骆肇尧大学生科技创新”给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发展方向,提高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且主动去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恩学院积极响应此项目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三、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对比

1.西方教育模式。西方的教育模式历来是自由开放式,注重实践教育;西方的学生从小就培养了自主管理意识,对于学习生活的规划有着清晰的方向,因此他们更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西方是讲成长,是以裸塑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自然的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因此,他们的自主管理表现为更为主动,而且愿意为了目标不断地付诸于实践。

2.中国教育模式。中国和西方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中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原材料,把它放在一个标准的模具当中,放到生产流水线上,而生产出来规格毫厘不差的统一产品,其结果就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合资大学的成立改善了国内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缺乏的现状,加强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性。

四、调研结果

(一)西交利物浦

1.自主管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学方式偏向于学生自主管理并且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较强。平日对上课考勤点名、作业上交与完成的监管制度较松,假期较多,但要求学生在上课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进度,其余时间全让学生自主管理式学习。虽然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大,课程较难,但仍有60%相对自觉的学生,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进行更多自主学习实践。

2.教学课程。西交利物浦的教学理念是全英文授课,外教或华籍教师均从英国利物浦大学来。教学课程涵盖EAP、数学、物理和专业课等,对于国内综合大学的基础课不囊括在内,如高等数学、思想道德品质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思想概论等。

3.教学模式。西交利物浦的教学模式为“2+2”或“4+0”。两年国内学习两年国外学习,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内完成两年中的全部学习任务,不能有未通过的科目,在大三去英国利物普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最后拿到学士学位。

(二)上海纽约大学

1.自主管理。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中外方比例是1∶1,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的拔尖学子,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较强,从小就有培养***、严谨、批判地思维模式。中外学生人数相当,朝夕相处,形成小组团队式,课上相互团结共同进步,课下相互交流学习文化与处事行为。

2.教学课程。上海纽约大学是一个涵盖人文、社会、自然、数学等学科,全英语、全球化的教学环境,并且在数学、神经科学、计算化学、社会***策等领域名列前茅。其致力于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学、卓越的科研和杰出的公共服务。

3.教学模式。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规模较小,采用走班制教学,课下学生可以与教授直接互动,参与各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另外其学习资源十分充足,学生实践度极高。

(三)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是2002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由上海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塔斯马尼亚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创办的中外合作办学实体,采用“4+0”培养模式。

1.自主管理。爱恩学院的教学方式属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校监管教育二合一,平日对上课考勤、作业的监管制度较为严格,假期较少,上课时间较长,教学内容知识量大。因为学业任务较多,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偏高,激发了学生在学业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2.教学课程。爱恩学院的教学理念也是全英文授课,但其主要针对EAP以及专业课程。学生还需要学习国内综合大学的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道德品质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思想概论等。

3.教学模式。爱恩学院的教学模式为“4+0”或“3+1.5”。四年国内学习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或三年国内学习一年半国外学习进行本硕连读。其中,大一的学生主要是学习EAP以及国内综合大学基本课程,大二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从对三所大学在教师与学生比数上,上海纽约大学教师更为充足,比值较高;而西交利物浦和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差距甚小。另一方面,从对三所大学在教师匹配划分上,教师师资层次不齐,与学校整体层次和内部环境有关。

结合三所大学特点与共性来看,中外合作办学都具有全英教学,出国留学等项目,学校硬实力相当,软实力根据校级层次划分。其中,中外合资大学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普遍较高,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较高的学生素养,能让自主管理在中外合资学校中广泛运用与实践。另外,课程的难度以及深度,使学生需要通过自主管理来提升发展空间。

五、研究成果及结论

虽然大学生自主管理在中外合资办学模式下呈现良好的趋势,但从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呈不完善状态。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更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普遍运用。

1.内因。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自主管理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基础,从思想上存在依赖性,依赖于老师以及父母的督促与管理,没有从内而外的主动性。二是在大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意志力以及存在惰性,没有从一而终的精神。三是对于未来目标不明确与规划不完善,导致没有自主管理的动力。

2.外因。大学生自主管理缺失的外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中国***更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渠道较少,对于自主管理缺乏认知,因此进入大学并不能适应自主管理模式。二是管理观念上以学校管理者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经常采取统一说教的方式,很少考虑到激发学生自主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外部的环境阻碍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形成。三是大学自主管理的氛围薄弱,就算身处在自管管理过程的学生也会深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六、当代大学生自主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形成还缺乏内部动力和外部支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以及能力对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目标管理,学生对自己未来要有准确的认识,主动地去寻求自己的目标;二是时间管理,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三是行为管理,大学生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责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四是***应该减少教育压力,进行教育改革,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对学校管理工作中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进行管理。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是单纯对学生进行粗放式的无规范、无约束地放任性管理,而是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密切结合,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尝试,它对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了新形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需要、新形式。通过这种管理形式,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1]粟景妆.斯普朗格:德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开创者[J].教育与职业,2013,(19).

中外合作大学篇6

论文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治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的特点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招生***策,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录取分数基本是二表B或三表的层次录取,与非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生相比而言,学生的入学层次相对偏低,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状态起伏较大等特点。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面广、量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计划是在兼容两校特色的基础上制定的。学生需要完成国内、外两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重,周课时量大。如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中加财务管理专业,除中方教学安排的课程外,还需要完成20门外方专业课,而且每门专业课至少需要经过七次考试、课堂测验才能进行最终的成绩评定,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而且在时间节点内达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任务、学习压力更重。如果学生一旦有哪个环节跟不上,就会产生消极、悲观的不良学习情绪,甚至导致学习倦怠的恶性循环,即越听不懂越不愿意听、越不愿意听越学不会、越学不会越不愿意学的现象。

3.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容易忽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较其他学院学生相比,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籍教师,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更多。如:黑龙江科技学院中俄土木工程专业的“双校园”——1+2+2模式需要在国外学习、生活两年,中加财务管理专业的双文凭获取需要参加雅思、托福等考试,部分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参加赴美带薪实习项目,部分毕业生选择毕业继续出国深造等等,学生在此准备过程中,需要了解更多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并按国外的习惯用语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无形中会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影响,对其产生认同,甚至出现盲目的推崇现象。

4.特长突出,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弱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大多来源于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家长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学生往往琴、棋、书、画样样通,多才多艺,在大学的舞台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踊跃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张扬自我。如:黑龙江科技学院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艺术节、欢送毕业生的“拥抱明天、与未来有约”大型双语文艺汇演等活动,都充分展示了学生在吹、拉、弹、唱、跳等方面的多才多艺。但由于家庭环境优越,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苦磨砺,导致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知,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差,自律意识弱。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冲突与矛盾

1.中、外籍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方面

外籍教师与中方教师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外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然会对学生的观念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口语强化课堂上,教室桌椅的摆放并非传统的排排座,而是所有学生围坐成一个半圆形,便于外籍教师上课期间能够与每名学生更好的交流、沟通;在专业课授课中,外籍教师更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喜欢学生对其所讲内容进行提问与质疑,学生如果有问题需要交流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当教师讲课结束时如果没有学生提出问题,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没有讲明白,学生没有听懂,甚至会觉得很沮丧。而中方教师授课更注重的是规矩性、课堂纪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多,没有问题意味着学生都已听懂。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影响。

2.“双校园”办学模式方面

黑龙江科技学院中俄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双校园”——1+2+2的办学模式,在国内强化语言训练一年后,将在接下来的两年赴俄罗斯学习、生活,而后再回到国内继续学习、生活两年。国外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教育管理模式与国内学生存在着很大差别,这些差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如:在国外的学校中,教师只负责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的个人生活及日常管理均有“学生自治会”负责,教师不需要管理学生,认为学生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使国外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即先进分子积极、后进分子无人问津的状态。结束国外两年的学习、生活,当再次返回国内时,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想法与国内管理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加重了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外籍教师与学生交流方面

黑龙江科技学院每年大约都有十多名专业课及口语强化课外籍教师来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授课。外籍教师在提供新的教育理念、思路与方法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外籍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游玩、逛街、购物并经常邀请学生去家中做客。学生与外籍教师的交流越多,学生的思想受到外方的影响就越大。 转贴于

4.国内学生与国外学生交流方面

自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办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以来,共有59名学生毕业后考取了国外研究生,自1999年中俄土木工程专业开办以来,已有10届学生相继出国留学。国内的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与国外的学生交流、联系,了解国外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在此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会带有某种偏见传达相关信息,使我们开展的思想***治教育工作受到干扰。如:中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与国内学弟学妹反馈,在国外的考试中,如果学生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如期参加考试,甚至是复习不够充分等原因都可以与教师预约单独参加考试,也就是说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约不同的时间进行考试,教师也会为每名学生准备不同的卷子进行考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在中方,如因自身原因未能参加考试者,要么考试前办理缓考、要么以旷考处理,并统一参加学校的补考。这就容易引起学生对国内相关制度和管理工作产生不满及抵触心理。

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有别于其他办学模式,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别采取的是“双校园”培养或“留学不出国”的模式,由于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普遍存在思想多元化的问题,开展思想***治教育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教育,应将思想***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主旋律教育。如:黑龙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红心中国”、“爱我中华”、“点燃爱国激情,唱响青春旋律”、“红歌大联唱”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行感染性教育

环境育人是开展思想***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特色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又为全校学生服务的“朝阳杯”英语翻译大赛、以“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为主题的中外文化交流节、道格拉斯校长助学金的颁奖仪式及毕业典礼等活动,增强了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

3.加强学生的***组织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建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与非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建工作有所不同。尤其对于“双校园”培养模式的学生,要充分利用国内学习的时间,发挥***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治教育活动,以此凝聚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国外学习期间,要建立以学生***员、主要学生骨干为主的临时***小组,并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活动,增强其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发挥***小组的核心作用和学生***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以便更好的对学生开展思想***治教育工作。如:黑龙江科技学院中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出国前会吸收1~2名优秀的学生加入***组织,并在国外建立由辅导员、班级干部、***员临时组成的***小组,定期进行入***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工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载体加强与国外学生***员的思想交流,使其发挥先进表率作用,并加强学生***员的教育工作。

4.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教育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容易被“西化”,因此建议在学校的“两课”教育中对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要有侧重的增添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加强对学生中西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学习,使学生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增强辨别中西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5.提高思想***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修养

中外合作大学篇7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

中***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7-0171-03

中外合作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它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规范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培养良好的***治心理素养就成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深入探究其对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的引导意义。

一、当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思想文化影响价值观教育

中外合作大学的性质使得“国际化”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标志性特征,这类高校在授课体制、评价机制以及师资配比上往往会与国外的合作方保持同步甚至完全一致,学生也会有很多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这种“国际化”使得中外合作大学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即除了本土的思想文化外,学生也能够接触到大量外来的思想文化。

不可否认,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文化交流以及完善个体精神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对正确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因为青年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往往仅凭着肤浅、感性的认识在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盲目地摇摆、追随——个别学生盲从于西方的实用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价值观念,从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模糊、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以及对家国意识的消解等价值观错位的现象,于是不可避免地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和迷茫。

(二)个体意识强烈增加德育难度

当代大学生的构成以“90后”为主,他们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又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加之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德育工作相对弱化,造成了他们的狭隘化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尤为明显:由于这类大学的学费相对较高,因此入读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优越,“据我们对中外合作大学(学费/年≥5万RMB)1192名在校中国学生的调查发现,父母非官即商的学生占到了76.61%,屬于独生子女的占到了86.59%。”[1]宽裕的经济条件和舒适的成长环境在让学生有着广阔的视野和突出的综合素能的同时,也容易让学生的个性特征片面化发育。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凸显,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我的认同感很高,对于自我的认识欠缺客观审视,由此出现了过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以“我”为中心成为交往的主导模式,言行举止不顾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化。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会使学生对个人以外的问题漠不关心,社会责任感缺失,显然,这使得德育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重书重理”方式弱化德育实效

中外合作大学因其学校性质的特殊,在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大都做了一些调整: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内容编排、教学方法甚至授课规模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探索出不少符合其校情的新举措。

应该说,些改革举措增加了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在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理想信念的教育以及责任意识的形成等方面也确实收到了不少效果。但遗憾的是,这种探索和改革多数只集中于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方面,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在实践层面的涉及少之又少。而实际上,德育不能视同纯粹的知识传授,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加强学生对“道德”、“品格”、“价值”等的认知,更在于促使学生以自身能动性将这样的认知融入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因此,这种倚重理论教育的德育从实际层面来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的德育工作

(一)用辩证的、批判的方式面对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的。”[2]所以这种以辩证法的否定观为哲学基础的批判精神能够在怀疑、反思的过程中帮助人们不断认清事物的本质,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正确的认知。

中外合作大学中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是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引导学生。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社会思潮、文化虽然日益多元,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思想文化全然有可取的价值,所以要以辩证的、批判的方式认识和理解各种文化,增强对文化的甄别能力:既要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同时又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辨别各种文化,将其中不科学的部分加以剔除,抵制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思想文化“必然有主有次,必然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3]***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当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帮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照下努力探求多样化的思想认识的平衡和各种文化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二)在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正确的自我认识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5]所以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点所在。对于“人”的理解涉及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讲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一切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的关系,其中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现实具体的人,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各种价值归属中表现出来——作为社会的存在物的人,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应该成为人与人交往之中的共有追求。第二是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实际上,这源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鉴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价值也应然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因此针对中外合作大学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对自身价值、目的的实现比较看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等问题,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加以矫正,帮助学生理解“个体”必须在“群体”中方能彰显意义,脱离他人和社会的“单个人”是不存在的,进而促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任何行动及其结果都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个人在进行活动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感受,应该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的价值是双向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向度来衡量,这两个向度不是彼此否定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只有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中才能成长为真正自尊、自强的人,最终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境界。

(三)以实践为基点构建德育模式,发挥德育主体的能动力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就在于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合理地“改变世界”,由此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加以明确。这种实践观同旧的实践观是有极大区别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人的出场,强调人与对象、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以自身的方式参与对世界的改造。

中外合作大学在针对自身实际进行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时,就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出发,不仅要对理论教育的教材、课程设置等“客体”面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要对德育理念、方式等进行反思和重构,彰显“人”的主体性,以主体的实践为切入点、立足点和归宿,避免德育与现实的人、社会相分离,陷入纯粹知识化、理论化的误区。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体的思想状态、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教学活动,丰富和发展德育的形式和结构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参与度强、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讲授,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实践性;同时要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其中,通过德育主体的自主性的体验活动促成其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自我教育,不断追求自我超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以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为核心引导德育工作

德育的根本目标不在于使人们通晓相关理论,而在于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来面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树立正确的信仰、塑造良好的品格。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思想都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变化——马克思的思想也是随着时展不断充实丰富的,但无论他的思想怎样变化,其哲学思维方式始终贯穿其中,所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进行引导,不能仅仅注重对德育主体进行相关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的学习和研究,将其贯穿运用,让德育主体学会“像马克思一样思考”——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引导的关键所在。

(二)以加强德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为基础引导德育工作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學对德育工作的引导中,德育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他们较好地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德育中传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因此,应该着力加强德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从知识层面通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以及相关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等;从思维层面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实践等理念;从价值层面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从实践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格,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工作引导的重要条件。

(三)以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生活化范式为方针引导德育工作

中外合作大学篇8

【关键词】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创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对全球国际化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教育国际化称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当前,我国各地高校纷纷与国外知名院校展开合作,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整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国际交流水平和综合素质,合作办学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合作办学毕业生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认可,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河南省人口众多,就业岗位相应不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问题已成为阻碍河南振兴、中原崛起的“绊脚石”。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做的根本在人才。以人才推动创新,以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水平,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高校的重要任务。当前,学界对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的办学模式的研究尚不深入完善,尤其是其落脚点和目的,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和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绵薄。

一、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题组对河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与美国肖特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4份,调查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创业热情高,现实创业难。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是毕业生大多对国家和河南省***府有关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策不太清楚,对相关部门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的一系列税收等优惠***策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的优势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补充形式,它除了满足河南学子对国际优质资源的需求外,其学生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创业方面也更有优势,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机率也更大。概括起来,河南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毕业生的优势有三点:

一是外语水平高,涉外就业或创业的机会较大。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外双方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些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还有一些课程是用中英文双语完成讲授的,教学中还引进了少数外文原版教材,学生有机会和外教或留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外语尤其是口语水平普遍较好。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毕业生的理念先进,思想新颖,创新意识强。中外合作办学是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参与下展开的教学,发散式的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发现商机,提高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是恰逢河南振兴、中原崛起这一大好时机,更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机会更多,成功机率更大。

三、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大致暴露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大学生创业素质较低,创业技能薄弱。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毕业生虽然创新思维较为活跃,但是太过理想,且个人的创业素质还不能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所需的高级人才的要求相符合。另外,部分学生怕吃苦、感情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创业技能有所欠缺。

二是人生发展规划不明确,不善于把握时机。有的同学本可以在经过自己努力之后出国深造,但由于没有准备好而失去了机会;有的同学由于平时没有抓好学业,不符合在国内继续深造的资格,在等待和拖延中浪费了时间,到毕业时没有让人认可的成绩去就业或创业。

三是社会上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仍有一定的偏见。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且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上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的认可度还不太高,一些部门甚至在毕业生创业时设限设槛。

四、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决:

第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不强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创业的成功。因此,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及时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另外,社会还要改变对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偏见,加深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了解,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创业营造一个鼓励、包容的良好氛围。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当今市场行情,磨练个人耐力,积累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创业技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毕业生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外教或留学生的介绍,争取到外企去实习,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为自己创业成功打下基础。

第三,积极发展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也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1999年我国***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办高新技术企业”。在目前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尚不普及,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应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为学生以后创业的成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瞿延东.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管理[M].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2.

[2]徐绪卿.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剑波.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吴莉,段金龙.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路径选择[M].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

[5]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6]韦进.适应与超越之间: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7]王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不均衡性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办学实践为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4.

[8]左***.嘉兴市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7.

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YB201107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中外合作大学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适应 问题

论文摘要:根据我院2008、2009年入学的共3618名新生的心理问卷结果统计和对300多名一类学生的访谈,总结出我院大学新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通过对我院2008、2009年入学的共3618名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和对300多名一类学生访谈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出建议。

一、难以适应新生活环境的焦虑心理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出过远门,没有住过集体宿舍,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或保姆一手操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但是进入大学以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对于这些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或者根本无法适应,生活无规律,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例如,开支没有计划,有钱就花,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为从南方来到北方,气候和文化差异大,总觉得别人应该照顾和帮助他,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一些适应能力差的新生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等症状,更有甚者,甚至休学或退学。

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一是宿舍关系问题。我院宿舍多数是4到6人间,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状况、生活习惯、文化差异、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在生活中产生一些矛盾、冲突,引起宿舍关系紧张。新生中很容易形成宿舍小团体,和团体以外的人接触很少,有些同学入学3个月了,却连本班的同学都认不全。这种现象在女生宿舍中尤为多见。

二是重要人际关系丧失带来的孤独感。首先,是丧失了对家庭完整的依赖,面对新生活的种种困难选择容易产生无助感;其次,是同学好友的分离。中学时代结识的朋友因为升学而各分东西,而在新的环境中新的好友关系又尚未建立,一旦碰到困难挫折,孤独感、失落感油然而生。

三是想交往又不善于交往,效果不理想。这部分同学有的是想交往但生性腼腆、行为畏缩、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又怕被人嫌弃、拒绝,总希望别人多主动一点,不敢与人接近,内心矛盾重重;有的是过于追求完美,苛求他人,总感叹找不到知心朋友,有的过于自我,交往功利性强,关注自我胜于他人,缺少宽容理解。

三、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一个人都曾构想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他们突然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跟自己想像中的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有些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些学生是想远离父母的管辖;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了解,不感兴趣或者是被调剂来的。这所有的一切,致使一些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了失落心理,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提出转专业的申请。

四、自我认知偏差导致自卑心理

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班中的佼佼者,而上了大学后,没有了以前的光环,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部分新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新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就容易产生自我认同程度变低,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胆小,犹豫不决,自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等种种不良心态。尤其我院校园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学生们有很大展示自我的空间,如果自己没有什么特长,也会感到自卑。

五、昂贵的学费和就业压力

学费、生活费和其他费用每年需支出15000元以上。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数目,有些家庭年收入都用于支付还不够,还要去借,或者凑都凑不齐。许多学生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要承受生活上的压力。很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很多新生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进行生涯规划,为将来能够更好的就业做准备。

六、恋爱的烦恼

在中学时,家长、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谈恋爱。在大学里没有了告诫,学校也没有关于恋爱问题的明文规定。有些刚入学的大学生为寻求安慰、摆脱空虚和寂寞;也有的为满足虚荣心,纷纷开始寻找异性朋友。他们不知道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害了对方,反过来也伤害了自己。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时期偷偷谈恋爱,到了大学新的环境后,又有了新的恋人或者因为距离原因不能在一起的;看到新的班级里某个人某些方面比较优秀,产生爱慕、暗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七、学习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部分同学因为在大学身边没有老师、家人的督促,他们就容易将中学时压抑得太久的玩乐行为尽可能地在大学里满足,尤其是上网、游戏。

二是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从中学到大学,无论是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管理上都有很多的转变。在大学里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与***性,如果这时候大学新生们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克服在中学阶段养成的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就会造成学习的不适应,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我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就是英语教学,与英语相关的课程比较多,尤其是口语课程,很多学生刚开始不是很适应,课堂上不敢发言,时间长了积累的问题多了,就产生了破罐破摔的心理。

八、建议

大学新生表现出来的适应不良问题,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对新环境变化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如果无视这些反应,那将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调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文只从大学新生自身调适及学校教育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自我调适方面

首先,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尽早确立大学生活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次,要学会学习、学会交往。要认识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交往中坚持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学会倾听与理解。

2.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高校应完善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坚持做好新生的心理适应讲座和心理健康普查、访谈工作;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多举办心理调适讲座,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其次,新生入学后,学校应重视并加强高年级同学对新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可通过“学长制”或聘任“兼职班主任”的形式,在高年级同学中选聘优秀学生对新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上做适应的引导;第三,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生入学后应召开专业课程说明会,使新生会尽快了解专业学习的内容、方向,帮助其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中外合作大学篇10

关键词 江西省 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Colleges in Jiangxi

ZHAO Yuandong, MA Wei, YE 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Abstract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ffective form of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for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absorbing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meaning. In this paper, Jiangxi College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Jiangxi University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 number of policy proposals.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江西省从1996年12月第一个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以来,到2008年底共有4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涵盖了硕士、本科、专科、非学历教育和高中教育,其中高等教育42项,占93.3%。目前,江西省共有16所院校与8个国家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领域涉及到了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近些年来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层次也日益提高。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加强了江西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江西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办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了江西高校的国内与国际知名度。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

1.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分布

从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对象分布来看,根据江西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底共有8个国家的19所高校,主要包括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新英格兰大学;英国的阿伯泰・邓迪大学、南兰克郡学院、西英格兰大学;荷兰的萨克逊大学、方提斯大学;加拿大的北大西洋学院、新不伦瑞克大学;韩国的浦项大学;法国普瓦提埃大学;美国的纽约理工学院;新西兰的国立理工学院等。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较为发达,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在对外输出教育服务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有较为丰富的对外输出教育资源的经验。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方机构有16个,其中高等教育中方合作办学机构12个。主要有南昌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九江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公安专科学校等。从总体来看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参与合作办学的高校层次也不断多元化。

1.2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专业分布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层次分布不是很均匀,42个办学项目中硕士层次有8个,本科层次只有1个,而专科层次却有30个,专科层次占到了整个办学层次的71%,这表明了江西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发展的不平衡性。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布也不太均匀,其中工商管理类占比33%(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信息技术类占比29%(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经济类占比14%(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工程类占比12%(建筑工程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而社会发展急需的机械、生物医药、农学等专业几乎没有。

2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外方合作院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从与江西省开展合作办学的外方院校来看,有一部分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但也有一些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有些学校虽然来自教育发达国家,但与其国内其他高校相比自身办学水平并不高。我国实施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而这些自身办学水平低下的院校显然会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要实现江西中外合作办学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合作办学对象作保障。江西省有些高校在选择国外合作院校时没有从合作办学项目的长远发展着眼,偏重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而非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不仅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作用有限,甚至还可能留下隐患。

2.2 合作办学层次及专业分布不均

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结构不够合理,合作项目的专业领域较窄。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策强调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合作,引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与新兴的专业。而目前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专科层次的项目占71%,硕士层次占19%,本科层次仅占2%,博士层次至今尚未开展。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分布也明显不够均衡,现有项目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的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经济学和工程等领域,而我国急需的机械类、医药类、农林类以及其他尖端领域的专业很少。这种办学层次及专业的分布不均不仅影响了江西中外合作办学的效果,也造成了江西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2.3 缺乏对合作办学质量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监控

为了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需要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乃至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需要设立一套统一的指标,并定时进行评估。然而,目前江西各高校还缺乏这样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监控制度。随着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招生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很少有自己稳固的教师队伍,通常借用中外双方高校的师资,其中兼职教师占很大比例,而外方教师多为语言课程教师。由于缺乏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评估和监管,这些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和改进,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引起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不满。

2.4 合作办学规模偏小

就总体办学规模来说,目前江西省有12所高校与外方19所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虽然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江西省作为教育大省,现有普通高校72所,其中本科院校24所,专科院校48所,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仅有12所,占高校总数的16.7%,可见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江西省高校规模相差甚远。就开展合作办学的高校来说,各所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差异也很大,反映了江西省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3 促进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对合作伙伴考察的力度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引进的外方办学水平的高低,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因此,一方面高校在引进外方合作院校时应该严把质量关,多角度考察外方合作伙伴的资质,不仅要从其院校知名度、师资力量方面考虑还要重点考察其专业优势,以便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机关应该严把审批关,认真核实外方的合作办学资历,并要求外方合作办学机构出具办学资历证明,以确保所引进的教育资源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目的。只有有效地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从长远角度考虑才是促进江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的良方。

3.2 提高办学层次,优化专业结构

目前江西省所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以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专业门类为主,而社会急需的一些专业却没有开设,长此以往,更会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偏低,工科类人才偏少,人才素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领***人才的短缺。因此各高校应从社会需求来考虑,重点引进那些社会急需的专业,同时江西省必须提高合作办学层次,与国外高水平的高校多举办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办学项目。此外,江西省的高校必须要有国际的眼光,在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同时积极引进反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的教育资源,积极把学生引向科学前沿,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足够数量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开拓能力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3.3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江西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都直接来自外方,中方应加强与外方高校在科研与学术方面的交流,提升办学水平,拓展双方合作领域,加强中外双方教师交流,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中方还应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包括加强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外事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方往往较少参与日常教学和行***管理,使得一些外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合作办学是合作双方共同的事情,都有责任把项目搞好,因此中方应赋予外方更多的责任和权利,要求外方参与到合作办学日常管理中来,双方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中外双方还应加强对学生外语水平的训练,加强外语教学管理,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语读写能力,更应注重学生外语听说方面的能力,以便引进外方的优质课程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更新观念,加强***策支持力度

目前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有45个,且办学层次、专业分布不均,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省份相比差距比较大。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策,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力度,确保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同时还应明确相关扶持***策,如对于一次性引进多个项目和引进稀缺专业的中方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鼓励高校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另外,***府应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引导,包括利用外交手段引导外方机构来江西开展合作办学,鼓励中方主动与外方洽谈举办合作办学项目。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6YB19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选择及质量保证研究”(06AIF067017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曼丽.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

[2] 汪俊.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3] 徐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4] 孙新爱,陆***.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1).

中外合作大学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外合作大学10篇

学习

哲学原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哲学原理10篇,内容包括哲学原理汇总大全,哲学十条原理。(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农村小学秋季学校工作计划,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最新。进一步落实***的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成

学习

战略合作伙伴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战略合作伙伴10篇,内容包括合作十年的战略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细则范本。域名: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就结成长期、全面的internet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

学习

保险经验交流材料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经验交流材料,内容包括保险经验交流材料,保险经验分享怎么写。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工作的开展涉及多个部门,业务的办理涉及众多岗位,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城乡居保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健

学习

研讨心得体会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研讨心得体会,内容包括研讨发言与心得体会,研讨心得体会。课改之风一遍又一遍地吹过,山西太古的课改精神慢慢地融入人心,“二十四字教育模式”逐渐在我们伊滨区扎根。在课改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惑,这次参加了有关小组评价课改研

学习

合作办学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合作办学10篇,内容包括合作办学的可行性,合作办学本科。乙方:_________合作办学项目:_________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双方合作办学事宜达成以下协议:甲方权利义务:一、负责提供培训教材,并负责为合格

学习

农民专业合作社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10篇,内容包括农村专业合作社集锦9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范本。二、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一)以基层社改造为契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基层社体制转型中,具有经济能力的基层社可以成为出资成

学习

实习日志自我报告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日志自我报告,内容包括实习日志个人小结实时收获,实习日志的范文10篇。绍兴市档案局长卞峰煜同志在浙江省档案系统知名度一向很高,他的工作业绩、创业精神令人印象深刻。5月23日,省档案局派出调查组到绍兴深入调查了解卞

学习

学前音乐教育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音乐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写作万能模板。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现状第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在上职业学校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来学校之前根

学习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计划,中学化学教师工作计划。(1)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2)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3)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4)分子和原子;(5)元素

学习

知识产权工作思路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知识产权工作思路,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工作思路,关于知识产权工作思路。

学习

老庄哲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老庄哲学10篇,内容包括老庄哲学的精髓,老庄哲学核心观点。道都是无差别、无规定性的一。区别在於,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的上帝,是一个神化了的哲学原则或实体,而中国老庄哲学的道,却是自然之道。与此相应,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和中国

学习

农村经济合作社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经济合作社10篇,内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文,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美篇。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1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动农民快速致富农业专业合组织是一种秉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生产方式和经营分配

学习

合作愉快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合作愉快10篇,内容包括男女合作愉快,夫妻合作愉快。比赛开始了,我和小倩小声地念:1、2、1、2我觉得我们落后了,就加快了速度。小倩跟不上摔跤了,我埋怨的说: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l

学习

大学生期末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期末总结,内容包括大学生期末收获总结,大学生素质训练期末总结800字。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习

大学生学业规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业规划,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业规划真实范例,大学学业规划范文10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而职业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认识到职业规划开始得越早越有利,同时大学阶

学习

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模板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本科结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结业论文格式模板手写,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学位论文导师选择有大约45%的大学毕业生是自愿选择导师的,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做毕业论文选择时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有

学习

大学生毕业赠言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毕业赠言,内容包括毕业赠言大全100条,教师写给毕业学生的赠言。“早日结婚生子”、“美女!记得粉不要搽得太厚。”虽然他们是非常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赠言,但它们代表着我们心中的祝福。4年的大学生涯不一定都活得愉快、

学习

大学毕业自我思想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毕业自我思想总结,内容包括大学毕业自我总结范文300字,大学毕业自我总结500字。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

学习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心得。一引言现今社会,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需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求高校在制定策略时,以学生为中

学习

大学优秀志愿者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优秀志愿者,内容包括大学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范文,大学生优秀志愿者的发言材料5篇。一、思想道德方面我积极拥护***的领导,在大一入学时就向***组织递交了入***申请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学习

大学百科知识竞赛总结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百科知识竞赛总结,内容包括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全国大学生趣味百科知识竞赛题库。云南省***协副***陈勋儒,省人民***府副秘书长叶燎原,省总工会***组书记、常务副***卢正国,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