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篇1
[关键词]非地质专业 水文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72-02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地下水在与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其水量与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对各个圈层产生的影响,从而服务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水文地质学是该校地质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基础理论性很强的地质学课程。
河南理工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地科”专业)主要学习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扎实的地学理论基础,掌握地学信息获取与处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学软件开发,能从事国土资源数字化、遥感及地球信息识别、处理与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笔者去年负责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级学生的“水文地质学”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水文地质学”是该专业的专业限选课,2009级两个班共54名学生,其中48名学生选择此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以后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作为任课教师,搞好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授课现状分析
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目前,在地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和地质学科相关的非地质专业中,水文地质学作为专业限选课,有逐渐被萎缩和淡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同为地质相关专业,课程性质由必修变为限选,二是野外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或取消,三是学时数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订专业教学大纲时,讨论不充分,另外学校资金投入不够。地质学科实践性较强,野外实践花费较高,对于学院而言,实***费主要花在地质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实习上,而非地质专业的一些地质基础课程就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时较少。对于非地质专业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课程,由于缺少相关基础知识,必须拿出较多的时间学习水文地质基础知识,因而学时数需求较大。比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50学时,包括实习和实验10个学时,同济大学的“水文地质学实验”13学时,而我校地科专业开设此门课程只有32学时,并无实验和实习课。“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基础知识较多、概念繁杂,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好这门基础课难度较大。二是野外实习与理论学习时间安排有矛盾。地科专业在大一下学期有嵩山地质认识实习,其中一条线路是水文地质实习,而地科专业开设这门课在大四上学期。学生在没有学这门课时就去现场实习,导致老师讲得很多,学生由于没有基础,听得也很茫然。三是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问题。在编写教学大纲时,是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先将学时确定下来,然后根据学时来编写教学大纲,这就造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时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三、教学探索
笔者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针对地科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进行探讨,仅供借鉴。
(一)授课内容的选择
1.授课内容重点突出
笔者在授课时参考的教材为《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编)和《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张人权等编)。由于学时的关系,教师不可能采取全篇精讲的方式来教课,只能有所侧重的教授并使学生掌握水文地质学的一些概念,如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赋存等,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补给与排泄进行重点讲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地下水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简单,通俗易懂,让学生自学即可。
2.补充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
鉴于地科专业是地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河南理工大学又为煤炭主体专业为主的高校,多数学生毕业后去煤矿企业就业,所以笔者在授课时加入了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相关研究生优秀硕士论文、课题科研报告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加实验环节
另外,在授课中安排4~6个学时做水文地质学实验,测定岩石的水理性质,如持水度、给水度、孔隙度、容水度等,理解地下水赋存和运移参数及相互关系;测定渗透系数,理解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在实验中,避免“教师说得多,学生做得少”的局面,让学生先回顾相关概念和知识,然后按照实验步骤来做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提出问题,而后老师解答问题。通过做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
(二)授课方式的多样化
1.“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先提出几个和本节课有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可以集体讨论,如果学生都明白,就稍微一点就过;如果学生想不到,就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讲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彻底明白。引导学生将知识和实例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时,可以从灰岩地区泉口出现钙化的原因,提出为什么油田储层地下水中H2S、NH4+浓度较高,而SO42-,NO3-含量很低等问题;在讲地下水与环境的内容时,提出水质引起的氟斑牙、水垢、地面沉降等问题。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在高校课程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传递的信息量大,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文并茂,可以弥补有限的学时满足不了教学任务的情况。但同时应该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授课速度容易加快,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要避免“念屏”现象。[2]多媒体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板书,课堂教学中应该板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比如在讲“流网绘制”这一节时,在多媒体上可以列出绘制流网的具体步骤和流网成***,但是如何画流网必须要现场板书演示,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边界条件确定等水头线或流线,然后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规则,得到正交网格即流网***。如果只给出步骤和流网成***,学生对流网的绘制还是一头雾水。
3.角色互换法的使用
角色互换即为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5人,在每次课下课时,给某一小组布置任务(可以是即将上课的内容,也可以是针对某种现象进行解释等),下次课上课前抽出10~20分钟让他们对任务进行讲解(小组选出代表讲解,其他人辅助解答),之后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进行点评或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动力多去查阅资料,多思考,真正达到师生互动,避免一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4.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上主要是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要结合现场实践,注重对学生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校处于以煤炭为主要工业的焦作的优势,带学生深入矿区,了解矿区水资源的概况、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的补径排的关系,感性认识煤炭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结合“专门水文地质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等课程的学习,探讨煤矿突水的防治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语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地科”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非地质专业在水文地质课程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对地质知识的需求选择授课内容[3],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授课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参与教学中来,达到师生互动,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 注 释 ]
[1] 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地质学基础篇2
【关键词】教学团队;地质基础;宝石学
【Abstract】This paper, taking sh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commerce gemological geolog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analysis how to build a exquisite noble ethics, business, appropriate scale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ynamic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Key words】Teaching team; Geology basis; Gemologica
1 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自2007年7月***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过程的意见》文件以来,教学团队作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得到凸显,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1-2]。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自主发展意识较强的善于相互协作、沟通的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主要途径,以学校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及科研项目为牵动,以专业自主发展、生成职业幸福感为重点的开展教学研究和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队伍。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协作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名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复杂的教学问题的有效处理和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高等学校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各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是大势所趋。在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教学团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并被证实有良好的效果,如“双师型”教学团队[3]。在我国,近几年来,教学团队建设也被列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而我校最为陕西省民办高校之一,相对来讲,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中尚处于摸索阶段,导致部分专业的教学效果进步不甚明显[4]。教学质量是民办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推进学校教学各环节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是民办院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改进和自我激励的有效机制[5]。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教师队伍相对年轻、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缺乏学识深厚的专业带头人、资金来源薄弱、大型企业自己具备科研能力但回避和学校合作等因素一直困扰着民办高校的进一步提升,故民办高校不能按照公办院校模式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6-7]。探索一种更为科学的教育手段,其基础就在于一支有效的教学团队运营管理模式,比如“双师型”师资培养。虽然我校已有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民办院校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难适应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正是如此,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与实践极其迫切。
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地质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地质基础教学团队是本院本科教学质量过程重点建设的一支教学团队,由9人组成,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9人,占100%。该团队承担着我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首饰设计与工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经过近2年的建设,该团队已成为一支综合实力强、人员结构合理、教学效果优良、科研能力突出的队伍。在团队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专业特色为立足点,以高水平的教学及科研素质为目标,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为要求,实现了团队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步伐。
3 建设措施与方法
3.1 教学内容上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认为课程标准要求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作为发挥实际作用的教学内容,其特性不同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师生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另一方面,师生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它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引导作用、动机作用、方***指示、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而本团队在这几年的摸索中,坚持以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为指导思想,结合宝石学相关专业的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多次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比如《宝石地质学》课程中地质作用形成各种矿物、岩石,在课堂理论讲授之后学生总是对于地质现象似懂非懂,于是本团队教师在教学大纲中安排了蓝田野外地质认知实习,通过野外实践,加深学生对于宝石形成的地质环境认识,得到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方式上
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练习法中的示范、摹仿等。没有***的教学任务,服务于某一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同一教学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包含于同一教学方法之中。它能使教师的工作方法形成独特风格,赋予教学方法以个人特征,也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个人特点。[8]注重学生参与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先进,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本团队高度重视教学手段的改革,比如对于《宝石地质学》中矿物形态部分,将现有珠宝学院“奇石林”作为课程讲解标本,以增强基础课程的趣味性。
3.3 教材安排上
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本团队不规定严格意义的教科书,鼓励教师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术兴趣,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此外,本团队目前正在撰写《宝石地质学》自编教材及《结晶学与矿物学》实习指导书,以突破现有教材不适合珠宝相关专业学生的难题。
3.4 制度建设上
建立了教学团队队伍的新体制:通过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创建了“一套人马,两支队伍”的建设理念,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兼顾专科专业,形成了“教学岗位充分流动,科研方向相对稳定”的团队建设特色及体制。
3.5 平台建设上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推进,构建地质学基础教学平台,教学团队坚持优化组合,已经建设《结晶学与矿物学》及正在筹备建设《宝石地质学》等课程的共享教学资源。
4 结论
通过地质基础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地质基础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制度、地质基础教学团队的运营等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建立一支合理的教学团队――宝石学地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协作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名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复杂的教学问题的有效处理和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曾芳芳.***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困境及其破解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8):145-146.
[2]张培.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对策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为例[D].鲁东大学,2011.
[3]王晓萍,刘志峰.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4,17-20.
[4]吴田,何泉.国内外教学团队实践对民办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借鉴研究[J].高校管理,2011,24:160-161.
[5]胡祝恩.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 2015,6:76-77.
[6]黑龙江,矫健,等.民办高等学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3,6(155):37.
地质学基础篇3
【关键词】断层带;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地质缺陷
0 前言
水库总库容4450万m3,拦河坝坝高105.26m,水库正常蓄水位944.5m。
1 工程地质
坝区基岩主要为灰黑色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与硅质岩夹页岩、淡灰色凝灰岩,属厚至巨厚层状夹薄层状构造,泥质、沉凝灰质结构,接触式胶结,物理力学性质不稳定,两岸岩层均倾向山内偏上游,断层及节理裂隙较发育。
对工程影响较大的断层主要有以下三条:
①F56 断层:产状为N80°~90°W,SW∠70°~75°,顺河床发育,穿坝轴线基础而过。断层破碎带宽11m 左右,影响带宽1~2m。
②F3 断层:产状为N38°~48°W,SW∠43°~62°,于坝轴线斜切河谷,左岸交切于F39 断层,断层破碎带宽3~4m、影响带宽1.5~3m。
③F39 断层:产状为N60°~70°W,SW∠70°~75°,断层破碎带宽2~4m、影响带宽1.5~2m。
处理断层带地质缺陷是大坝基础的关键,断层带地质缺陷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大型断层带地质缺陷处理采用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效果检查是断层带处理的主要施工关键环节。
2 断层带化学灌浆处理方案
2.1 材料
断层带化学灌浆采用高渗透环氧,高渗透环氧化灌浆材料主要牌号及物理性能见表1,具有粘度小、强度高、可操作时间长、渗透性能好等优点,可灌入渗透系数K=10-6cm/s的风化岩石、泥化夹层及软弱破碎岩土中,然后固结,使泥土岩性化,达到防渗补强加固之目的。
2.2 设备
断层带化学灌浆采用意大利大流量高压化学灌浆电动泵。其技术参数见表2。
2.3 断层带灌浆施工工艺
河床段坝基断层带化学灌浆,潜孔钻造孔,环氧树脂材料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施工时先施工上、下游排,再施工中间排,分Ⅰ、Ⅱ序施工。
(1)布孔:按设计要求在F39、F56、F3三个断层带平行于坝轴线布置上、中、下三排孔,排距为1.25m、孔距1.5m,梅花形布孔,每排分Ⅰ序、Ⅱ序孔。
(2)钻孔:钻孔采用履带式潜孔钻机,孔径Φ75mm。
(3)洗孔:水管放至孔底冲洗,待冲洗回水变清后停止,孔底沉积物厚度不应大于0.2m。
(4)压水试验:灌浆孔灌前进行简易压水,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
(5)灌浆:灌浆方式采用自下而上逐段进行;灌浆段长采用Ⅰ序孔第一段2m、以下各段为4m;Ⅱ序孔第一段2m、以下各段为5m。浆液配制按浆材标示的比例分别称取质量比主剂:固化剂=25:1.6,混合物温度控制不超过40℃。灌浆压力Ⅰ序孔采用第一段0.6MPa、第二段0.8MPa、以下各段为1.0MPa,Ⅱ序孔采用第一段0.7MPa、第二段0.9MPa、以下各段为1.1MPa。
(6)灌浆结束标准: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2L/(min・m)后,继续灌注30min或达到凝胶时间。
Ⅰ序孔:当单位吸浆量≥50L/m,并进行一次或多次待凝、复灌在0.6MPa的稳定压力下,当注入率≤10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或当单位吸浆量≥50L/m,未进行待凝复灌的孔段在0.6MPa的稳定压力下注入率≤0.6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当在0.6MPa的稳定压力下,进浆量很小或几乎不进浆时,尽快通知设代进行灌浆参数调整。
Ⅱ序孔:当单位吸浆量≥50L/m,并进行一次或多次待凝、复灌在0.8MPa的稳定压力下,当注入率≤6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或当单位吸浆量≥50L/m,未进行待凝复灌的孔段在0.8MPa的稳定压力下注入率≤0.6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当在0.8MPa的稳定压力下,进浆量很小或几乎不进浆时,尽快通知设代进行灌浆参数调整。
当单位吸浆量≥50L/m后仍未达到结束标准时,进行待凝6~8h,复灌单位吸浆量≥5L/m后仍未达到结束标准的,进行再次待凝,如此循环,当单位吸浆量≥100L/m,即可结束。
灌浆结束后采用孔口塞进行闭浆待凝
(7)封孔:灌浆结束后待浆材固化后采用0.5:1的水泥进行灌注,孔口段小于3m时可采用干硬性丙***砂浆人工封堵捣实。
(8)特殊情况处理:①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②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一机一孔同时进行灌浆;或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或灌浆。③灌浆过程中,浆液温度突然升高,且浆液粘度有很大增加,立即停止灌浆,更换新浆液继续灌注。④灌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尽快恢复灌浆,恢复灌浆后,注入率明显减小,用水泥浆液置换,待凝24h后扫孔复灌。⑤在钻进过程中遇到破碎地带,应钻进―灌浆―钻进,如此循环,遇有涌水可先灌注周边孔或采用水溶性聚氨酯灌注先进行防渗,然后进行环氧加固处理。
3 化学灌浆效果分析
坝基河床断层化学灌浆单位耗浆量统计见表3,坝基河床断层化学灌浆单位耗浆量分序统计见表4,坝基河床断层化学灌浆检查孔统计见表5。
采用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处理大坝基础断层带,材料符合处理的要求,设备是目前社会先进设备,从施工工艺及效果检查来看化学灌浆处理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效果良好。
地质学基础篇4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基础教育质量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一)把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关”,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8%,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而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则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人才素质。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及时掌握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问题,引导***府和学校不断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消除城乡教育资源失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仍比较落后,城乡教育差距过大,教育资源失衡,尤其是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农村小学和初中任课教师中,高中和中师中专学历的比例仍然占28.2%和8.9%,农村地区分布着超过96%的小学和超过70%的普通中学,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学和生活用房的面积在全市小学教学总面积和生活用房总面积中的比例不足90%,农村中学的教学和生活用房面积比例刚突破60%。城乡教育资源的失衡,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监控,全面了解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客观评估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办学效益,使国家和地方***府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的***策措施,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实现教育督导工作的转型,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重基础教育的“工程”,更多关注的是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轻基础教育的“质量工程”,很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质量。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就是要促使教育督导工作实现由注重环境的“硬件”评估向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软件”评估转型,切实把督导工作的重点放到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控上来,以增强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以便科学把握和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服务水平。
(四)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素质发展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为推进农村地区各个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业和成长的监控和评估,帮助学校及时诊断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特征,掌握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
由于人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观、研究的方***和关注点不同,所以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理解也就不同。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特点,从内适性、外适性和个适性教育质量观的结合点上来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就是以国家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指向,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为目标,在教育行***部门直接领导和宏观指导下,运用监督、评估、反馈、改进等技术手段来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基础教育质量的管理系统。
(一)***府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府是天生的无法替代的责任人,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府保障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基础性要素,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府保障机制,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强化***府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府特别是中央***府和省级***府的核心作用,依法明确和履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坚强保障。其次是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加大中省财***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先编制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等有效举措,确保农村教师工资经费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费用的按期到位,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再次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教师定岗聘任、校舍规划和建设以及教学仪器设备、***书资料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府应加大统筹力度,优先满足和重点考虑农村中小学校的资源配置,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公平保障。
(二)制度约束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约束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规范性要素。只有通过质量责任明确、质量目标科学和注重持续改进的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制度约束,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确保基础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从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建设的实际来看,健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约束机制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府及其教育行***主管部门要严格教育***制度,明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规定的***府、学校和教师应担当的教育质量的法律责任,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法律法规建设,增强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为依据,确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针,建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目标体系,编制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手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程序文件和操作文件等。
(三)质量监测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质量监测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关键性要素。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有效的监测,从宏观上全面把握和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水平,有助于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既要重视以质量监测为主要手段的外部质量监控的完善,又要加强以健全学校自我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质量监控的建设。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外部监控方面,应建立和完善符合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的质量监测机构网络。目前***依托北京师大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从国家层面对基础教育质量实施外部质量监控。在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统筹指导下,成立省、市、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明确各级监测机构的职责、任务,多层多元、全面持续的监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始终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状态之中,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咨询和预警。同时,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内部监控方面,进一步改进农村学校内部质量监测机制,从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测组织、职责任务、质量标准、监测制度、队伍建设、自我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使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自我监测、自我评估、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得以提高。
(四)持续改进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目标性要素,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综合性机制。从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式来看,学习型组织模式可以说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持续改进机制最适合、最有效的模式。因此,应引导农村中小学校长着力抓好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弥漫于学校与教师集体的学习氛围,不断培育自身及其教师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使其制度化,以提升学校及教师集体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和识别存在的差距和需要改进的项目,及时、持续而有效的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实施“教研兴校”战略,学校可以采取强化教学研究意识、加大教改实验力度、开展行动研究、营造教研氛围等措施,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会诊、组织专题性论坛、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定期教研成果信息、进行家访和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学校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使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成为学校和教师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
三、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对策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调控***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形成最佳匹配方式和最优联系方式,充分发挥其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基础教育质量的功能,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农村基础教育走科学发展之路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首先在认识层面上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体来讲,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农村基础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农村社会***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与农村其他教育机构、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等相衔接、相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农村基础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获得平等的义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农村基础教育要注重内涵发展,处理好学校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关系,在改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等的同时,要依法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培育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二)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创新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在实践层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部门、学校管理者等教育质量管理主体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活动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思考,把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纳入到农村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规划之中,保障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持久和深层次的改进与提升,为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者要在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主动接受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教育能力、质量团队建设能力、质量策划能力、质量控制能力、质量分析能力、质量预警能力和质量改进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努力在三个维度上实现质量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是在外部维度上,关注社会系统诸因素的变革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建设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做一个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战略型质量管理者。二是在内部维度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教师生活质量和学校集体利益,做一个诚信、民主和服务型的质量管理者。三是在自我维度上,要有强烈的质量责任感,注重学习,准求卓越,做一个不断进取,豁达开朗的学习型质量管理者。
(三)培育学校质量文化,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立校战略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在学校层面就是要积极培育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学校质量文化,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追求质量、部门联动抓质量的良好文化氛围,推动质量立校战略的实施。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要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培养目标的高度,从农村中小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的角度,按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科学设计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其成为学校师生教与学活动共同追求的质量观。同时要建立健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机制,从过程到方法,从知识到技能,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不断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要贯彻质量管理的“三全”原则,引导广大教师全员参与质量保障活动,进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要素质量监控,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齐抓共管机制的有效运行,努力建设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教师热心教学、教研促进教学、安全稳定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和管理服务教学的学校质量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5,(6):31.
[2]陈遇春,刘雨凡.延安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34.
地质学基础篇5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法国学者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教育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在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中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而终身教育则从本质上体现出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参照深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基础教育该为年轻一代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无处不在还是归基础教育所专有?走向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从“终身”看“基础”
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相应地,“基础”之内涵的变化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演变的大趋势。
我国近些年来,从终身教育视角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的并不多,出于误解而有意无意将二者分离的却不少,一些省市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两套系统,这实际上是将基础教育从终身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主观动机是想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客观上却容易造成与终身教育脱节的错觉,如不加以澄清,难免会对实践产生某些误导。
只有基于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回应。首先,要深刻理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这一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必然结果,且真正建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需要相当时日;其次,要以这种新观念新视角反思以往我们对基础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有无误解和偏颇,尤其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重新解读;第三是在新的理解之下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体系,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就有希望。
基础教育之“基础性”的重新解读:
解读之一:从“双基”到“多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渐渐成为公认的传统,这对年轻一代今后形成牢固的知识技能基础、进而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小学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不再是一次接受终身受益的时候,“基础”所包含的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从基本的“读”、“写”、“算”基础变得“品种多样”,如外语、计算机技术等都渐渐成为基础的“要素”,从而使“双基”变为“多基”;还有的把“能力”也纳入基础。
解读之二:“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一些过去不被视为基础的“软性”的品质,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直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开始引人注目,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是终身性的。比如,一位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奖牌的学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学数学了!”这意味着尽管他的数学知识很扎实,可他在学会数学的同时“学会”了痛恨数学,失去了继续钻研数学的兴趣,这种参赛活动也难以成为推动他终身发展的动力。相反,许多在“”中失去了继续读书机会的人,由于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高考一恢复,马上就能抓住机遇、改变人生命运。甚至可以说,面对一个变化越来越丰富的未来,兴趣、习惯、人格、志向、责任心等等这些基础性的“软件”,有时显得比知识、技能这些“硬件”更为重要、更为关键。解读之三:从“共同基础”到“有差异的‘类基础’”。过去我们强调“基础”,较多地是在“共同基础”的意义上强调其重要性,所谓共同的基础,是指每个人成为一个成人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超越了“统一的基础观”,主张为不同类型发展趋向的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基础。以数学为例,5个必修模块对于今后从事体育艺术的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基础;5个必修模块加上某两个选修模块则可能是今后从事文科方面专业的学生的共同基础;必修模块加上更多的选修模块,则是为有志于理工科方向发展者今后学习准备的基石。从关注“统一基础”到重视“类基础”,这是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在“一律”与“差异”的两极思维中寻找到的一个富有“中庸”意义的“度”。欧盟最近提出了一个参照性框架,称之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这类似于“类基础”的说法,是一种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融为一体的新理解,也是拒绝将基础与能力作机械划分的新理解。关键能力之“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结合;每个人都需要关键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获得就业。欧盟提出的8种关键能力是:(1)运用母语交流的能力;(2)运用外国语交流的能力;(3)数学能力与科技基本能力;(4)数字能力;(5)学会学习的能力;(6)社会与公民的能力;(7)主动意识与创业能力;(8)文化意识与表现能力。
论文杨小微:以终身教育反思中国的基础教育来自
因为每种能力都有助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所以这些能力同等重要。这些能力相互重叠与锁定,每个领域的基本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支撑作用。语言、阅读、数字,以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学会学习的基础能力,支持所有学习活动。还有一些能力贯穿于参考性框架的8种能力之中,它们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主动性、问题解决、风险评估、决策能力,以及在情感上的建设性控制力。
欧盟提出这一框架的初衷是:由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欧盟面临新的挑战,每个公民需要广泛的关键能力,去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具备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角色的教育,在确保欧洲公民掌握关键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能力使他们灵活地适应变化。尤其是,建立于尊重多种不同个体能力观念之上,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应该通过平等和接近那些群体而被满足,那些群体由于个人、社会、文化或经济环境造成教育上的劣势,因而需要特殊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
反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公民”?我们努力教他们适应的,究竟是“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还是一场又一场考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们的考试本身进行了很多改变,但是,如果这种升学制度不改变,单一的目标、路径得不到纠正的话,仅仅靠考试上的花样翻新,照样不能使中小学教育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真的是无处不在吗?其实它是专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本分是实施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在特殊条件下,即便需要,也是补课性质的。反思30年来不是“窄化”就是“泛化”的教训,是到了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时候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规定了“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的核心任务,优化了教育改革宏观环境;1993年《纲要》将教育由“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还要求“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随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意见出台,基础教育实践变革及相应的理论探讨,展现出一幅由外延式变革向内涵式发展逐渐推开的绚丽画卷。
正如2005年***素质教育调研组在调研总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如德育、课程、招考制度、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仍然存在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调研表明,学校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着较深的误解。例如,将素质教育“窄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或者就是经常被忽略的音乐、美术、科技制作、劳动、心理健康等等。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对课堂内学科教学的忽视,无法改变学科教学的面貌;或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负”、“减考”。另一种误解则是“泛化”,把素质教育不适当地推广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学段,忽视了高等教育是集中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或者提倡专业的“宽口径”固然是一种趋势,但这种“基础性”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素质教育”。针对“泛化”问题的应对之策是“回归本位”,即回到基础教育的本分,其职责就是打基础,它向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输送的就只能是“好木材”而非“半成品”,精雕细刻是基础教育之后教育机构的任务。因而,再不能简单地用升学率、重点率等指标来衡量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业绩。
针对“窄化”现象,则需要进行基础性素质教育的“价值澄清”,即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硬基础”是最重要的?在“软基础”中,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德性、兴趣与好奇心、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个体发展的主动愿望以及使自己的专业志向梦想成真的想象力与坚持性等等,是当代人驾驭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掌握自己和国家及民族命运的关键素质。在“硬基础”中,必要的知识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的问题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性变化。20多年的改革,较多地体现在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课程改革的逐步扩大和系列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渠道,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宣传上,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但是,就大多数学校而言,改革尚未在核心领域如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等实现突破,更谈不上转型性的变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组织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与动力等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框架之内,亟待突破性的创新与变革。
三、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
把基础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在缩小学校之间不适当的发展差距的同时,让每一所学校葆有自己的特色;以结构优化和开放互动的方式,确立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无可置疑的核心地位……这些,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我们正在践行的。
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应聚焦于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偏离素质教育宗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不仅存在着把基础教育之“基础”价值狭窄化的问题,而且存在工作思路上的短期化问题。狭窄化是指把基础理解为“双基”或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短期化是指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和评比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成绩提高,把德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等等。这些做法导致学校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性价值,同时也肢解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全程性。为恢复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长程性,需要克服从课程、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入手搞“素质教育”的偏向,实现学校从价值取向到文化建设、从管理到实践(课堂与班级)的整体性、结构式的变革与重建,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的多样化的新形态。
聚焦学校变革之后,要保证其深入而有质量地开展,就需要有法律上的保障。然而,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强调的“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至今并未真正落实,作为办学自之保障的《学校法》千呼万唤也难出来。学校工作的思路长期停留在层层贯彻和演绎上级指示精神、上传下达行***指令的水平上,缺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改革空间,探明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的主动革新意识,千校一面现象比较突出。校长对学校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决定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权等等,都是需要有法律来保障其正确行使的。
其次,缩小差异,保持个性,让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在普遍关注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同时,不应忽视同一地区同一城市之内学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据调查,学校之间生均公用经费总支出差距竟然高达439倍。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体的手心和手背,怎可以这样厚此薄彼?!究其根源,都是不正常的“***绩”观和“效率观”惹的祸。
办学基本条件上的差异,如实验室、***书馆、信息现代化配备、生均经费等等,还只是“外延式”的差异。外延差异会导致诸如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从而形成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及教育发展观上的“内涵式”差异。然而,解决了物质条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学校内涵。有了好教师,缺少好的管理与领导,缺少唤起教师内在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的学校内在凝聚力,优秀教师同样不进来、留不住。例如在上海这样的一些发达地区,外延式差异不再明显,但内涵式差异仍很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闵行地区引进“新基础教育”这一优质资源,持续十年全区域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三大领域的变革中,激活校级、中层和教师专业团队不同层面变革主体的内动力,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生力。在持续的校内改革与校际互动中,每一所学校都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和乐”、“自育”、“共生”、“自主-合作”等独特学校文化品质,即使特色文化尚未成型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可见,在缩小内涵差异时,必须关注学校在品质上、特色上的多样与共存。最后,确立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学校成为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上个世纪曾有激进的改革者发起了“非学校化”运动,其著名代表人物伊里奇设计了四种学习网络,即:教育媒体的咨询服务,技艺交流,同伴切磋,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其根据是:儿童的学习有四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即事物、模型、同伴和长辈。这四种资源“要求不同类型的设施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获得”。伊里奇用这四种网络构筑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型社会”,在那里,教育、闲暇、工作和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融为一体了。另一位美国学者保罗·古德曼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批判,还针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了使少数班级“不属于任何学校”、“使少数班级脱离校舍”、“使上课成为非强制性的”等六条替代性建议。尽管两人对传统学校都持偏激态度,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的敏感和预见都是令人佩服的,并且,他们批判的锋芒所指向的传统学校“过时”、“机械”和“僵化”等弊端,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反省和批判的,因为我国以应试为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将这些弊端演绎到极致。然而,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核心位置的不可替代性,被他们严重地忽视了。当然,学校教育要成为当之无愧的核心,自身必须进行结构上的更新改造,同时要向社会开放并与之互动。
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需要在时空交织的意义上进行结构重组。横向上,超越传统分科教学将知识箱格化、碎片化的弊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科,都在“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确定其位置,以便为下一代“构造得宜的头脑”。纵向上,形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而有机递进的阶梯:在小学,要把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引向对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的探询;在中学,强化对文化的体验以及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真正融通的意识;到大学,则顺理成章地进入专业化学习与探究。
面向社会的开放互动,是指学校教育要毫不犹豫地向家庭、向社区、向全社会、向网络,以及向每一位学生/学习者成长的未来可能性开放。以开放为前提,在持续有效的互动中实现“双赢”:家庭、社区和社会不仅向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和人力(如义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同时藉学校的高端优质文化品性的引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品质;学校在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充分吸纳地方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学校与社会持续良性互动的最终***景,是形成精神文化意义上的良好生态系。
如果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如《学会生存》报告所预言的那样,一个学习型社会将会出现于人间。而在其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就完成了一次壮美的浴火重生。
点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解读与清思
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教授)
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解读和探讨。杨小微教授这篇讲演,以终身教育为视域,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基础教育过去30年波澜壮阔改革巨幅画卷的同时,剖析了以往对基础教育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并且指出了后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读来颇有启发。
讲演紧紧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如何认识基础教育之“基础性”?如何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要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也是事关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关键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讲演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出发,都给出了新的解释。关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不能仅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该关注基本态度、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不能仅关注认知基础,还应该关注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不能仅关注共同性基础,还应该关注差异性基础。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讲演者主张回归基础教育,不能将其过度宽泛化,主张将“软基础”包括在内,不能仅局限于“硬基础”。所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清思价值。
讲演提出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如,基础教育培养“多基”固然必要,但“多基”到底指的是什么,各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到实处;又比如,假如把素质教育限定在基础教育,如何确定这一教育工作主题在其他教育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可以相信,这篇讲演提出但并未完全回答的这些问题,会引起更多更深的思索。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需要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下重新解读,这不仅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新的参照系下拓展新的空间,更因为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关键词:基础终身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学校素质教育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博雅教育生均经费思维品质
地质学基础篇6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
农村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而最主要的是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基础教育跟省内中心城市的差距更是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距、教育文化背景和内容上的差距、教育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教学手段上的差距、师资力量上的差距、教学质量上的差距等方面,而这一系列的差距最终造成教育发展的极度不平衡。
(二)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严重短缺
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的难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府对农村中小学拨款不足,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第二,教师收入低。农村地区的教师收入普遍存在收入偏低的状况,欠发工资问题也比较突出,待遇不高,退休费用等长期不能到位。第三,公用经费不足。公用经费包括日常办公、器材购买、教师进修和房舍的修缮等费用,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由于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学校操场十分简陋,甚至没有一个篮球场,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
(三)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很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也不愿调入农村工作。目前扎根我国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公办教师、代课教师、部分的中师和师专毕业生,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而言也较老化。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均衡,体育、音乐、美术、幼教、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短缺。农村教师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在我国经济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农村地区,教师比较充裕,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超编现象;但在我国较穷的农村地区教师相当短缺,那里的教师分身乏术,一个人往往包揽多个年级、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但教师很累,学生的个性、智能发展也受到极大影响。
(四)软硬件设施短缺
尽管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很落后。比如:很多农村学校还缺少***书室、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比如:有些科目说不开设就不开设了,遇到雨雪天,学生无法上学,也就停课放假了。由于软硬件条件的不足和长期积淀下来的其他种种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与城市的学校相比更有明显差距。例如:农村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偏低,差生比例大,升学率低,素质教育也未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不少农民家长对此深感不满和焦虑,他们中的不少人甘愿多花点钱把子女送往城市读中小学。
(五)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在当今的农村基础教育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还未真正地导入,教育管理部门的观念未得到转变。一些农村中小学,还是从狭隘的考卷中去评判教育的效果,片面地认为分数高质量就好,分数低质量就差。殊不知要真正评判教育的质量,还需建立一整套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准确的对质量的判断。也因如此,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缓慢。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加大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
第一,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按同一模式、同一发展水平发展,不是降低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标准,不是忽视城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是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促其加快发展,缩小学校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实现相对均衡。第二,创新教育制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由于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原因,所以只有通过***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减少差距。要想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必须要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保证农村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第三,明确职责,进一步强化***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府的主要职责,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义务教育。因此,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也在于***府,各级***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应当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从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解决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全体公民接受同样质量的教育,这既是国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
(二)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
第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投资制度。***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增加财***经费的拨款,缩小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加大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的投入,巩固和完善现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第二,运用多元化的社会助学方式。为了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困难的局面,学校可以借用捐资助学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和相关的教学设备,鼓励企业、学校或个人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捐资助学。第三,确立多等级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立多级多类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按不同比例提高财***拨款,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农村地区,应当由***府来承担其所有的基础教育经费,而不能搞“一刀切”,一概而论。
(三)大力推进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发展。第一,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落实“向农村教师倾斜”的***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第二,充分利用好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优惠***策,招聘录用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第三,严格执行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为弥补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教师执教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抽调教师到农村支教。第四,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了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我们要严格执行教师继续教育和履职晋级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双语教师、体艺类教师、班主任等项目的培训,重视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素质的提高,满足农村学校的基本需要,有力的推动农村学校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教育配套设施
农村地区教育条件差,教育设备不完善,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操场、实验室、食堂、***书馆等,改善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另外,还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实现远程教育,主要采用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视频教学的模式,把全国教学名师、重点学校骨干教师或本学科的专家经过精心组织的教学课程浓缩后,直接送到农村学校的课堂,以及把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专题教育节目源源不断地输入农村学校,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监测范围要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是夯实人力资源强国基础的必然选择,通过监测,全面把握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诊断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我们要有效地进行质量监控。第一,采用集中检测与日常检测相结合、全员检测和随机检测相结合、检测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第二,以质量为核心,狠抓课堂教学全程监控。学校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立一套切合实际,适合学科发展且能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小结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农村基础教育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摆在重要的地位,切实解决好、发展好农村基础教育,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也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伟.对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71-73.
[2]孟旭等.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4):11-13.
[3]王富平.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9):51-53.
地质学基础篇7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似一股浪潮正扑面而来,这一浪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生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的理念也理应成为我们今天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新的参照系。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法国学者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教育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在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中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而终身教育则从本质上体现出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参照深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基础教育该为年轻一代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无处不在还是归基础教育所专有?走向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从“终身”看“基础”
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相应地,“基础”之内涵的变化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演变的大趋势。
我国近些年来,从终身教育视角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的并不多,出于误解而有意无意将二者分离的却不少,一些省市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两套系统,这实际上是将基础教育从终身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主观动机是想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客观上却容易造成与终身教育脱节的错觉,如不加以澄清,难免会对实践产生某些误导。
只有基于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回应。首先,要深刻理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这一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必然结果,且真正建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需要相当时日;其次,要以这种新观念新视角反思以往我们对基础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有无误解和偏颇,尤其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重新解读;第三是在新的理解之下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体系,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就有希望。
基础教育之“基础性”的重新解读:
解读之一:从“双基”到“多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渐渐成为公认的传统,这对年轻一代今后形成牢固的知识技能基础、进而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小学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不再是一次接受终身受益的时候,“基础”所包含的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从基本的“读”、“写”、“算”基础变得“品种多样”,如外语、计算机技术等都渐渐成为基础的“要素”,从而使“双基”变为“多基”;还有的把“能力”也纳入基础。
解读之二:“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一些过去不被视为基础的“软性”的品质,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直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开始引人注目,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是终身性的。比如,一位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奖牌的学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学数学了!”这意味着尽管他的数学知识很扎实,可他在学会数学的同时“学会”了痛恨数学,失去了继续钻研数学的兴趣,这种参赛活动也难以成为推动他终身发展的动力。相反,许多在“”中失去了继续读书机会的人,由于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高考一恢复,马上就能抓住机遇、改变人生命运。甚至可以说,面对一个变化越来越丰富的未来,兴趣、习惯、人格、志向、责任心等等这些基础性的“软件”,有时显得比知识、技能这些“硬件”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解读之三:从“共同基础”到“有差异的‘类基础’”。过去我们强调“基础”,较多地是在“共同基础”的意义上强调其重要性,所谓共同的基础,是指每个人成为一个成人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超越了“统一的基础观”,主张为不同类型发展趋向的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基础。以数学为例,5个必修模块对于今后从事体育艺术的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基础;5个必修模块加上某两个选修模块则可能是今后从事文科方面专业的学生的共同基础;必修模块加上更多的选修模块,则是为有志于理工科方向发展者今后学习准备的基石。从关注“统一基础”到重视“类基础”,这是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在“一律”与“差异”的两极思维中寻找到的一个富有“中庸”意义的“度”。
欧盟最近提出了一个参照性框架,称之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这类似于“类基础”的说法,是一种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融为一体的新理解,也是拒绝将基础与能力作机械划分的新理解。关键能力之“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结合;每个人都需要关键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获得就业。欧盟提出的8种关键能力是:(1)运用母语交流的能力;(2)运用外国语交流的能力;(3)数学能力与科技基本能力;(4)数字能力;(5)学会学习的能力;(6)社会与公民的能力;(7)主动意识与创业能力;(8)文化意识与表现能力。
因为每种能力都有助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所以这些能力同等重要。这些能力相互重叠与锁定,每个领域的基本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支撑作用。语言、阅读、数字,以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学会学习的基础能力,支持所有学习活动。还有一些能力贯穿于参考性框架的8种能力之中,它们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主动性、问题解决、风险评估、决策能力,以及在情感上的建设性控制力。
欧盟提出这一框架的初衷是:由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欧盟面临新的挑战,每个公民需要广泛的关键能力,去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具备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角色的教育,在确保欧洲公民掌握关键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能力使他们灵活地适应变化。尤其是,建立于尊重多种不同个体能力观念之上,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应该通过平等和接近那些群体而被满足,那些群体由于个人、社会、文化或经济环境造成教育上的劣势,因而需要特殊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
反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公民”?我们努力教他们适应的,究竟是“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还是一场又一场考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们的考试本身进行了很多改变,但是,如果这种升学制度不改变,单一的目标、路径得不到纠正的话,仅仅靠考试上的花样翻新,照样不能使中小学教育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真的是无处不在吗?其实它是专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本分是实施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在特殊条件下,即便需要,也是补课性质的。反思30年来不是“窄化”就是“泛化”的教训,是到了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时候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规定了“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的核心任务,优化了教育改革宏观环境;1993年《纲要》将教育由“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还要求“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随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意见出台,基础教育实践变革及相应的理论探讨,展现出一幅由外延式变革向内涵式发展逐渐推开的绚丽画卷。
正如2005年***素质教育调研组在调研总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如德育、课程、招考制度、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仍然存在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调研表明,学校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着较深的误解。例如,将素质教育“窄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或者就是经常被忽略的音乐、美术、科技制作、劳动、心理健康等等。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对课堂内学科教学的忽视,无法改变学科教学的面貌;或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负”、“减考”。另一种误解则是“泛化”,把素质教育不适当地推广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学段,忽视了高等教育是集中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或者提倡专业的“宽口径”固然是一种趋势,但这种“基础性”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素质教育”。
针对“泛化”问题的应对之策是“回归本位”,即回到基础教育的本分,其职责就是打基础,它向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输送的就只能是“好木材”而非“半成品”,精雕细刻是基础教育之后教育机构的任务。因而,再不能简单地用升学率、重点率等指标来衡量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业绩。
针对“窄化”现象,则需要进行基础性素质教育的“价值澄清”,即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硬基础”是最重要的?在“软基础”中,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德性、兴趣与好奇心、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个体发展的主动愿望以及使自己的专业志向梦想成真的想象力与坚持性等等,是当代人驾驭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掌握自己和国家及民族命运的关键素质。在“硬基础”中,必要的知识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的问题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性变化。20多年的改革,较多地体现在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课程改革的逐步扩大和系列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渠道,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宣传上,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但是,就大多数学校而言,改革尚未在核心领域如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等实现突破,更谈不上转型性的变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组织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与动力等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框架之内,亟待突破性的创新与变革。
三、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
把基础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在缩小学校之间不适当的发展差距的同时,让每一所学校葆有自己的特色;以结构优化和开放互动的方式,确立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无可置疑的核心地位……这些,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我们正在践行的。
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应聚焦于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偏离素质教育宗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不仅存在着把基础教育之“基础”价值狭窄化的问题,而且存在工作思路上的短期化问题。狭窄化是指把基础理解为“双基”或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短期化是指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和评比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成绩提高,把德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等等。这些做法导致学校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性价值,同时也肢解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全程性。为恢复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长程性,需要克服从课程、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入手搞“素质教育”的偏向,实现学校从价值取向到文化建设、从管理到实践(课堂与班级)的整体性、结构式的变革与重建,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的多样化的新形态。
聚焦学校变革之后,要保证其深入而有质量地开展,就需要有法律上的保障。然而,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强调的“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至今并未真正落实,作为办学自之保障的《学校法》千呼万唤也难出来。学校工作的思路长期停留在层层贯彻和演绎上级指示精神、上传下达行***指令的水平上,缺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改革空间,探明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的主动革新意识,千校一面现象比较突出。校长对学校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决定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权等等,都是需要有法律来保障其正确行使的。
其次,缩小差异,保持个性,让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在普遍关注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同时,不应忽视同一地区同一城市之内学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据调查,学校之间生均公用经费总支出差距竟然高达439倍。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体的手心和手背,怎可以这样厚此薄彼?!究其根源,都是不正常的“***绩”观和“效率观”惹的祸。
办学基本条件上的差异,如实验室、***书馆、信息现代化配备、生均经费等等,还只是“外延式”的差异。外延差异会导致诸如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从而形成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及教育发展观上的“内涵式”差异。然而,解决了物质条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学校内涵。有了好教师,缺少好的管理与领导,缺少唤起教师内在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的学校内在凝聚力,优秀教师同样不进来、留不住。例如在上海这样的一些发达地区,外延式差异不再明显,但内涵式差异仍很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闵行地区引进“新基础教育”这一优质资源,持续十年全区域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三大领域的变革中,激活校级、中层和教师专业团队不同层面变革主体的内动力,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生力。在持续的校内改革与校际互动中,每一所学校都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和乐”、“自育”、“共生”、“自主-合作”等独特学校文化品质,即使特色文化尚未成型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可见,在缩小内涵差异时,必须关注学校在品质上、特色上的多样与共存。
最后,确立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学校成为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上个世纪曾有激进的改革者发起了“非学校化”运动,其著名代表人物伊里奇设计了四种学习网络,即:教育媒体的咨询服务,技艺交流,同伴切磋,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其根据是:儿童的学习有四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即事物、模型、同伴和长辈。这四种资源“要求不同类型的设施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获得”。伊里奇用这四种网络构筑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型社会”,在那里,教育、闲暇、工作和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融为一体了。另一位美国学者保罗·古德曼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批判,还针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了使少数班级“不属于任何学校”、“使少数班级脱离校舍”、“使上课成为非强制性的”等六条替代性建议。尽管两人对传统学校都持偏激态度,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的敏感和预见都是令人佩服的,并且,他们批判的锋芒所指向的传统学校“过时”、“机械”和“僵化”等弊端,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反省和批判的,因为我国以应试为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将这些弊端演绎到极致。然而,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核心位置的不可替代性,被他们严重地忽视了。当然,学校教育要成为当之无愧的核心,自身必须进行结构上的更新改造,同时要向社会开放并与之互动。
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需要在时空交织的意义上进行结构重组。横向上,超越传统分科教学将知识箱格化、碎片化的弊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科,都在“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确定其位置,以便为下一代“构造得宜的头脑”。纵向上,形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而有机递进的阶梯:在小学,要把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引向对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的探询;在中学,强化对文化的体验以及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真正融通的意识;到大学,则顺理成章地进入专业化学习与探究。
面向社会的开放互动,是指学校教育要毫不犹豫地向家庭、向社区、向全社会、向网络,以及向每一位学生/学习者成长的未来可能性开放。以开放为前提,在持续有效的互动中实现“双赢”:家庭、社区和社会不仅向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和人力(如义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同时藉学校的高端优质文化品性的引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品质;学校在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充分吸纳地方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学校与社会持续良性互动的最终***景,是形成精神文化意义上的良好生态系。
如果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如《学会生存》报告所预言的那样,一个学习型社会将会出现于人间。而在其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就完成了一次壮美的浴火重生。
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解读和探讨。杨小微教授这篇讲演,以终身教育为视域,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基础教育过去30年波澜壮阔改革巨幅画卷的同时,剖析了以往对基础教育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并且指出了后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读来颇有启发。
地质学基础篇8
[关键词] 职业化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专业教学 服务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约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1/4强,是职业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但是,由于沿袭着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各课程之间相互***,各自追求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针对特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整合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职业性不强,职业道德观、敬业精神、沟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通用职业素质教育都还比较欠缺。
同时,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与服务性不强。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多为“枯燥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公式”,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费劲。与当前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相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轻基础重专业”的普遍现象,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多方面着手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1.树立基础课要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新理念
近年来,由于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容易处于迷惘状态,失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与追求。为此,公共基础课应充分借助思***类和人文类课程,结合国情和就业形势,通过生动的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而不是枯燥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与择业观,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专业学习、生活与工作。
在当前三年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往往只有两年到两年半,其中,第一学年大部分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主干专业课程通常集中安排在后一年到一年半中。如果能在第一年的基础课程教学中,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引入专业教学理念,强化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体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即能体会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学习的关系,了解专业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优化整合以“知识、能力与素质”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要突破单一课程优化的观念,不再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依据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体系,以能力目标为导向,优化整合各门课程,构建模块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例如,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将《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整合,将《高职高专英语》与《专业英语》整合,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有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提高了课时实用性与效率,也更好地实现了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标。
3.改革教学内容,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文化素质与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也包括知识应用型课程。众所周知,在许多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会用到高等数学的方法、思想和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高等数学》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各专业教学内容均以统考大纲为指导,与专业教学没什么联系。为了使公共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必要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寻找基础课程与各专业的结合点,在基础课程中融入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关键是要针对专业特点,找准基础课程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这就要求基础课程教师主动与专业系部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熟悉、了解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教授基础课程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设计与专业应用相关的教学案例。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指出在哪些专业课中的哪些实践环节要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抽象枯燥的公式与概念中***出来,提高学习兴趣与效果,又能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后续专业教学的需要,增强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效能。
4.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以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借鉴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成功经验,创设职业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法变“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为“以工作过程体系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待完成的典型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任务,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可在基础教学中,针对专业特点,适当引入真实或模拟案例,与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再创设另一类似的案例情境,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课程的实践目标是提升素质、应用知识,为专业教学服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尽管也尽量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但是由于其课程的基础性,学生尚不能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情境中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但是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更好地为后续专业学习和工作服务。
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增强专业服务效能的实现条件
要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需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交流,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地质学基础篇9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35-37
地质学基础篇10
关键词:地学基础;课程改革;农业院校
地学基础是农业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地貌学基本原理及两者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由地质地貌因素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范围较广,且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地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1 地学基础课程的性质
地学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必备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土壤、土地利用规划学、城乡规划、水土保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学基础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该课程重点地介绍了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形成及特征,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末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要向地球作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就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人类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与地球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牢固掌握地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建立正确的时间、空间观念。为理解土壤性状与环境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并顺利开展土壤、土地、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2 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过程中不易掌握。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特点,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更它有利于拓宽和更新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应是针对目前环境问题的热点,总结国内外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性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达给学生。
3 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3.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改革本质是课程内容的改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科学的新理论、新发现不断涌现。因此,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加以更新与调整。
(1)教学内容应与实践紧密结合
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故在理论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将理论融于实践的模式,即:去培养学生的微观-宏观的思维上的转变,如室内讲解各种地貌时,可列举周边的实地地貌及利用状况,便于学生的理解与立体思维的培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尽量多讲述与专业有关的地质问题,把地质地貌与专业密切地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如讲到三大岩石的时候,除介绍其各自的结构、构造及成因外,结合实例分析其风化后形成不同土壤,可供相应的作物生长,同时还可以提出为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给土壤补充某些特定微量元素和岩石肥料而进行的土壤改良措施,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耕地的质量。讲到地质构造内容时,可结合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就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业区域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建设布局等方面的实例融入到课堂中。
(2)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该课程教学中,相关内容随着专业课程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当今社会,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作为专业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应该与专业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广泛捕捉新技术、新知识信息,加速知识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造就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
(3)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相关科研项目
因本课程属于生态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以服务于农业院校专业课作为自身的特色,结合我院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发展的优势,将老师的与之相关纵、横项科研实例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2 改革教学方法
学习和思考是相互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一个过程。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内容(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自学内容(描述性内容、有关假说),教师重点讲述必讲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自学内容。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引发其好奇心,然后激发其挑战欲。如在涉及到地质构造内容时,应结合到“风水”与旅游景点方面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学基础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立体思维,具体过程为:具体的思维方式是将复杂的地质现象(问题)简单化,将特殊的地质现象(问题)典型化,将一般的地质现象(问题)规律化等。同时,应引导学生课堂教学的思维从微观向宏观转变,而实习时则需从宏观向微观转变,提高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我们将矿物、岩石实验与讲课同步进行,将一部分讲课内容转移到实习中,避免了不接触标本实物单纯讲课的枯燥,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直坚持对矿物、岩石在实验课上单独测试,效果很好。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杜绝死记硬背。
3.3 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它是师生互动的工具。合理地使用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解决学时少的问题,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知识的传递。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课程一直坚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与实物标本、模型、录像片和其他手段相配合的方法,对学生尽量做到直观形象,使其能够消化理解。
此外,还适当采用一些教学模具,如利用滑坡体的教学模具来讲解滑坡的基本要素,同时借助Flas模拟滑坡的滑动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上述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3.4 强化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加深认识和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室内实验,通过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来认识常见的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方解石、石膏、云母、滑石等;通过矿物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三大类岩石,如:泥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和大理岩等。为了便于学生对实体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特将相关标本以陈列的方式,布设于实验室内,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开放。
但室内实验还不能满足学生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因此,增设了野外地质实习,在教学内容上,视实习区域为旅游景点,去品味地质地貌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岩石的观测,流水地貌、崩塌及重力地貌,以及断层、褶皱、倾斜岩层地貌及逆地形、冰川地貌、新构造运动的轨迹等一般的地质现象等。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加深理解生态环境类专业与地质的关系,熟悉相关专业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巩固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感性认识。例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结合上述观测内容,分析不同地质特征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在农田、居民点及各种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则通过实习,分析不同地质特征条件下,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相应问题。使学生逐渐明确观察目的后,鼓励学生自己观察周边的地质地貌现象,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野外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和耳勤。
3.5 优化考核制度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态度,适当对所学知识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进行考试改革。我校地学基础课程考试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课程小论文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虑到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了实验成绩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重,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既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果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避免死记硬背的知识,适当加大综合分析题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及综合素质。
经过几年的教改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教学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的的教学理念,去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教学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理解上的偏差,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立体思维的基础。
总之,地学基础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农业院校的特色和生态环境类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世策.深入研究启发式教学科学地进行课程改革[J].观点与视点,2006.16-18
[2]夏玉成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10-112,152
[3]梁仕华,李子生,刘勇健 工程地质学教学方式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56-57
[4]刘莹,王勐 工程地质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