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1篇
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结构比往年更趋合理。一是为加强学科能力考查,适当地减少了新高考试卷的题量, 即由去年的53个题目减为43个题目,同时适当调整了选择题的分值。这一调整,有利于提高试题考查历史 思维能力的有效性,使试卷长度和试题赋分更加合理。
表1:1994年与199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结构之比较
(附*** {***})
表2:1994年与199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知识分布之比较
(附*** {***})
二是注意保持各部分知识内容考查稳定的比例,加强对中学教学重点内容和与大学教学相关知识的考查, 尤其突出了对诸史实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考查,适当提高了试题的理论层次。这在多选题和问答 题里表现得比较明显。今年试卷中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 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无论新、老高考均达到试卷总分的1/3左右。这些试题的突出特点, 就是在中学课本里找不到现成答案,而要求考生必须根据已有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判断和阐述。强调 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考查,是高考性质所决定的。它符合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要求。三是试卷的难度得 到合理控制,试题的区分度和测试信度比较理想。从全国范围的数千份抽样试卷的统计分析看,新、老高考的 难度信度、标准差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在不断加强能力考查力度的同时有效地控制试卷难度 以利于中学历史教学今年的命题取得了不少经验。
今年历史试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历史命题在继承和发 扬近三年命题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把能力考查的层次和力度提高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这主要表现为:一、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在试卷所占分数比重由去年的1/2左右提高到2/3 左右。其中,着重考查对历史概念和历史材料理解水平和能力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20%以上,着重考查分析 综合能力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20%,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判断能力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15%,着重 考查概括和评价能力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15%。这表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经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 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二、选择题考查学科比重以及思维层次都有较大提高。其中多选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的比重已达80%,如新高考的第21,23,24,25,26,27,29,30题等。这些试题的备选 答案不再局限于中学教材的直接表述,而是根据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出新的结论和提供新的信息 ,以考查考生***思考的能力。三、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其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较前有所延伸。新、老高考的材料解析题均适当增加了材料的信息量并尽量避免阅读障碍,加强了对历史材料 阅读理解、分析鉴别和运用史料所给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技巧方面,试题所设计的问题尽 可能全部从材料自身引出,从而克服了考生无须阅读材料就可凭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正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 较好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重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特性;在能力考查的策略上,注意使每道试题中若干问题具 有一定的层次性,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 广度方面,历史材料进一步向选择题和问答题等题型延伸。四、问答题考查能力的思路进一步开拓,在层次上 又有新的突破。试题及其参考答案进一步摆脱中学教科书的束缚,对知识的考查进一步合理淡化,对考生依据 已有历史知识和唯物史观***地分析、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要求。这在新老高考的6个问答题 里都有明显体现。譬如在新高考45分的问答题中,只有第42题第一问“19世纪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 内容是什么”这4分是要求直接回答课本知识的,而其余的问题则大都要求考生按照唯物史观和依据某些史实 经过思辩而加以说明、证明和阐述。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学科德育功能、体现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性方面,在继承和发扬前几年的优良传统的 基础上,也做了不少新的探索。绝大多数试题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自然而又深刻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的内容,把历史感与现实感 有机地结合起来。
但是,按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今年历史试卷、试题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譬如,某些题型如选 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考查功能尚需进一步挖掘,试卷中题型的比例还不太适应日益加强的能力考查的需要 ;个别题目主要是问答题在理论上对考生的要求同目前中学教学的实际水平相比拔得偏高。从各地反映的情况 看,当前影响历史科考试质量的最突出问题,是阅卷的评分者信度偏低。各地专家和中学教师呼吁各省招生部 门应加强阅卷工作的管理,加强阅卷队伍的建设,改革阅卷评分工作,以保证高考命题改革的顺利进行。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2篇
什么是历史的理解与解释呢?一般说来,解释就是澄清、说明了什么,主要关注历史的为什么,说明历史的因果关系,关注历史的事实性,以及推理的合理性,即注重有无这一历史事实与推理逻辑是否可靠。历史的理解主要是关于事件的原因、理由与意义,也就是依据历史事实能否得出这个意义与认识,关注理解的合情性。历史的理解关键是要可靠,要在占有证据的基础上加以认识,其认识要合符时代特征。历史的解释涉及因果性,历史的理解涉及意义性。如果把二者合二为一,就是注意历史的理解力。其主要关注的角度有:注意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即信息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否存在,所以,应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判断试题信息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否可靠;注意历史事件的联系尤其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由这样的事实可以分析推理出怎样的结论,所以。应关注材料反映事件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历史理解的合理合情性,需要关注“历史”与“时间”,把历史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理解与思考;注重自我理解分析的逻辑关系与意义关系,即依据历史信息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历史的理解与解释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1)实证主义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就是历史的理解与解释要科学。试题主要关注历史的证据是否真实,所以要关注试题中提供的历史事实是否客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相关事实的正误。(2)合理性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就是依据人类活动的意***、目的、信仰等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试题主要有:由这些证据能否得出相应的结论,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注意过度解释,即由这些材料与历史事实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关材料与历史事实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情境中能否得出这样的认识与结论;考生能够利用不同的史观与方法对同一历史问题进行多元多样的历史理解与解释,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注重运用历史理论与方法进行作答。(3)叙述的历史理解与解释,就是历史叙述本身包含有历史解释的功能。在试题中,就是试题文本材料是怎样理解与解释的,考生要能够提取或提炼材料信息并分析材料信息;并注意利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文本信息的认识。
综合近年来高考试题的考查情况,考生应注重以下考查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试题类型的主要特点与答题方法。
一、利用正确的史实进行分析理解
这类试题主要是选择题,试题通过新情境设置问题,考查考生结合新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关照问题与选项知识的意义对应关系。解答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判断新情境问题,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和阶段特征等判断试题的限制,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寻找到对应的正确答案。因此,解答试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新情境信息要分析正确,明白试题需要回答什么;二是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明白相关知识的时代特征与内涵,这样才会做到所设问题与所学知识的正确联系。如果是概念,需要关注概念与选项的内在联系,避免张冠李戴。
例1.(2011年全国卷I 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解答本题不是对材料信息的简单理解,如果简单理解材料,就可以利用材料信息“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得出是肯定美国实行的民主共和***治适度,但还需要结合关于徐继畲的所学知识,徐继畲等思想家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新思想萌芽时的代表人物,这日寸的思想家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积极主张抵抗,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性,但由于作者受时代认识水平的制约,作者还没有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据此分析选项的正误,A项徐继畲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开眼看世界”,不存在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的说法,作者还没有认识到制度变革,鼓吹共和制属于资产阶级***派的主张;c项的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徐继畲写作此书的时代以及其思想行动缺乏关联;D项徐继畲并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派。所以,本题应选B,结合时代背景判断出徐继畲盛赞西方民主制度,对中国的君主制有一定的反思,此时作者只有这样的认识程度。
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其思想主张的具体内涵而有效答题。与此同日寸,要注意区别相关知识,在本题中就是注意区别向西方学习的各个派别的具体主张,从而有效答题。解答这类试题,就是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要依据具体的情境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历史理解,通过综合理解判断出干扰项史实的错误。
二、利用特殊而具体的事实分析理解形成结论
这类试题就是利用特殊事实进行排比与归纳,进行有效地分析与理解,概括总结出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范围的某种流行史实或历史观点。需要考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理解与解释,得出事实性结论或历史观点,需要做到依据事实得出结论,注重对证据的合理推理、合理想象。这类试题需要关注历史现象的时代特征;注重分析理解的证据,即必须是以一系列历史事实为基础;推断分析要合理,也就是要由这些事实能够推断出这些普通的时代现象与普遍性的历史观点。
例2.(2011年北京卷18)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对题干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理解和应用,从而得出事实性结论的能力。答题时,利用材料给出的时间“1923年”的信息,可以判定A项中的北伐、D项中的斯大林模式当时都不存在,故排除;而利用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可以推断出B项错误。而正确的分析材料信息,可以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处于北洋***阀黑暗统治,十月***为黑暗中的中国人带来了光
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们开始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所以出现材料中大部分受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的现象,故选C项。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提供的史实,进行排比、归纳与分析,得出正确结论。需要说明的是,试题从立意上有很强的现实性,回应了现代社会公平公正的主题。
三、注重运用新的史观来理解历史事实
在高考试题中,注重利用史观而理解历史事实。因此,要注意利用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史观来理解历史问题。高考试题利用史观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方面不是浅显化与表层化地明显考查,而是隐含考查运用新史观来理解历史问题,考生如果没有对新史观的自觉运用,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问题,这些试题具有浓厚的“历史味”;另一方面直接考查运用新史观考查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一些高考试题要么直接考查史学方法,要么直接提出利用某一史观理解历史,要么在材料信息中露出了相关的关键词(如“全球化”“现代化”)而提示考生注重利用某一史观认识与理解历史。例如,2007年广东卷第29题,直接考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评价辛亥***,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不管怎样利用这些新史观理解与解释历史问题,其实质都十分注重“论从史出”与“史由证来”的历史思维。
例3.(2011年四川高考卷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解析:此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比较。考生要有效答题,在判断出题干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状况基础上,需要抓住“1820年”这个时间信息,利用时代特征判断出中国经济总量主要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反映的是农业文明经济发展状况,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工业文明下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从两种文明的角度判断出经济的质性差异,从而有效排除中国当时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等错误认识。而D项是能够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故此题选D。显然,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文明史观,抓住两种文明质的差异;并且注重证据意识,必须做到“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防止过度解释历史,含蓄考查史学的方法。试题不是要求考生回答史学方法,而是隐性考查史学素养。
四、注重对历史叙述与材料信息的理解
这类试题注重对历史文本叙述与提供的历史材料(包括***像)信息的理解,考生一是要利用所学知识发现文本叙述存在的问题,或者对历史的多种叙述加以比较与分析,利用有效证据发现这些观点是否确立,因此,在理解这些历史叙述中,需要强烈的证据意识与推理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二是需要有效提出并分析材料信息,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运用,在试题中,常常会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历史问题,由于当前试题采用课程观思想,因此利用材料回答问题在整个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4.(2011年浙江卷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解释能力。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考生要克服片面、偏颇的思维;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这种表述过于强调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不是任何结论都必须经过考古学证明,实际情况也是难以办到的,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而当前一些历史问题,大家已经亲身经历与见证,是能够做出历史判断的;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只要正确理解材料叙述,就可以否定“材料一指的是民众”这个结论。而正确答案是B项,因为由材料二赐“柴578万,炭585万”可以分析理解出材料一“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的结论难以成立。注重逻辑推理,发现矛盾之处,得出合理说法。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叙述的有效理解,实际上考生要正确答题,还是需要利用历史的证据,在全面占有历史信息(包括正面的与反面的史料或历史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例5.(2011年天津卷13)材料三右***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3篇
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结构比往年更趋合理。一是为加强学科能力考查,适当地减少了新高考试卷的题量, 即由去年的53个题目减为43个题目,同时适当调整了选择题的分值。这一调整,有利于提高试题考查历史 思维能力的有效性,使试卷长度和试题赋分更加合理。
表1:1994年与199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结构之比较
(附*** {***})
表2:1994年与1993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知识分布之比较
(附*** {***})
二是注意保持各部分知识内容考查稳定的比例,加强对中学教学重点内容和与大学教学相关知识的考查, 尤其突出了对诸史实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考查,适当提高了试题的理论层次。这在多选题和问答 题里表现得比较明显。今年试卷中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 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无论新、老高考均达到试卷总分的1/3左右。这些试题的突出特点, 就是在中学课本里找不到现成答案,而要求考生必须根据已有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判断和阐述。强调 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考查,是高考性质所决定的。它符合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要求。三是试卷的难度得 到合理控制,试题的区分度和测试信度比较理想。从全国范围的数千份抽样试卷的统计分析看,新、老高考的 难度信度、标准差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在不断加强能力考查力度的同时有效地控制试卷难度 以利于中学历史教学今年的命题取得了不少经验。
今年历史试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历史命题在继承和发 扬近三年命题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把能力考查的层次和力度提高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这主要表现为:一、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在试卷所占分数比重由去年的1/2左右提高到2/3 左右。其中,着重考查对历史概念和历史材料理解水平和能力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20%以上,着重考查分析 综合能力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20%,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判断能力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15%,着重 考查概括和评价能力的试题约占试卷总分的15%。这表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经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 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二、选择题考查学科比重以及思维层次都有较大提高。其中多选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的比重已达80%,如新高考的第21,23,24,25,26,27,29,30题等。这些试题的备选 答案不再局限于中学教材的直接表述,而是根据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出新的结论和提供新的信息 ,以考查考生***思考的能力。三、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其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较前有所延伸。新、老高考的材料解析题均适当增加了材料的信息量并尽量避免阅读障碍,加强了对历史材料 阅读理解、分析鉴别和运用史料所给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技巧方面,试题所设计的问题尽 可能全部从材料自身引出,从而克服了考生无须阅读材料就可凭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正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 较好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重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特性;在能力考查的策略上,注意使每道试题中若干问题具 有一定的层次性,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 广度方面,历史材料进一步向选择题和问答题等题型延伸。四、问答题考查能力的思路进一步开拓,在层次上 又有新的突破。试题及其参考答案进一步摆脱中学教科书的束缚,对知识的考查进一步合理淡化,对考生依据 已有历史知识和唯物史观***地分析、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要求。这在新老高考的6个问答题 里都有明显体现。譬如在新高考45分的问答题中,只有第42题第一问“19世纪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 内容是什么”这4分是要求直接回答课本知识的,而其余的问题则大都要求考生按照唯物史观和依据某些史实 经过思辩而加以说明、证明和阐述。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学科德育功能、体现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性方面,在继承和发扬前几年的优良传统的 基础上,也做了不少新的探索。绝大多数试题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自然而又深刻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的内容,把历史感与现实感 有机地结合起来。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4篇
一、历史高考试题的纵向发展变化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发展衍变
通过对三个表格以及这三十几年高考试题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评价体系有如下变化:
1.评价载体由知识广度到知识深度的转变
从题型、题量角度分析:通过表1、表2可以总结出 1978年―――1997年历史试卷至少是4种题型,每张试卷客观题(包括名词)是35―――60道题,多数为45道题左右;主观题是3―――5道题。通过表二、表三可以看出1998年开始是三种题型,后变为两种,题量也在逐渐减少,由40道左右客观题和5道左右主观题组成的试卷到2002年时固定为12道客观题、2―――3道主观题。从这些数字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评价不再追求知识点多少的考查,即不再追求对知识广度的考查。
从试题内容角度分析:以新课程改革为界,旧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而新课程是由25个历史专题组成的整体。因此试题内容就有很大不同,考试的面将由一个体系完备、无所不包的大通史浓缩成为一个个代表性高、概括性强的专题史。
2.评价目标由知识记忆到考查能力的转变
分析表1可以看出1978年―――1988年,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1978年***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对评价作了明文规定。即:为了巩固教学,必须重视复习,进行必要的考查。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记忆必要的历史事实和年月日、朝代名称和顺序等。1988年的历史教学大纲提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和考核。复习要抓住线索,突出重点,弄清概念,活跃思路。考核要注意基础知识,注意培养能力”。这说明这一时期评价的目标已开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能力。
但分析试题内容以及设问可以看出这一阶段考核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考查结论大多是封闭的,可从教科书上找到答案。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总结能力的试题每年最多只有两道题。
1992年,历史教学大纲加上“考核要注意思想性”。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1992年2月出版了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它要求考生把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内在联系上,以及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1995年又重新修订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对能力要求的考核,并对能力进行了分类,分类主要说明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试,而不是把能力要求截然分开,要把“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这四个类别统一为能力的整体要求。这说明历史评价已开始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分析表2、表3,可以看出1989―――2013年题型、试题分数都有很大的变化。客观题题型减少,主观题中增加史料分析(材料解析题);单道试题分数变大。这说明试题难度有所增加,加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分析1989年―――2013年高考题也可证明这一结论。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试题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考生要将题干与所学内容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就表明评价越来越注重考生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的考查。
3.评价结果由注重结论到注重过程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但从分析1978年―――2013年试题可知,2009年的新课程改革与之前的课程改革在评价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评分标准上,原来主观题主要采取“采分点”式评分,而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试题中增加了“新血液”,采取SOLO评价法进行评分。这说明评价体系已开始由原来注重评价结果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在理念上,即是做到目标多元、方式多样,不仅要从量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从质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使评价既全面又合理。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5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6篇
就以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1、题目的整体难度比96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2、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3、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44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150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199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1、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1993年的44题、1994年的38题、1995年的38题、1996年的47题、1997年的46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插***、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3、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1995年、1996年、199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48%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史料分析题至今有9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 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4、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关于***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第7篇
就以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1、题目的整体难度比96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2、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3、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44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150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199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1、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1993年的44题、1994年的38题、1995年的38题、1996年的47题、1997年的46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插***、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3、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1995年、1996年、199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48%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史料分析题至今有9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 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4、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关于***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