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素质化,必须以三维目标的理论为出发点,准确领悟其内涵,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所以说,三维目标是素质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关键词】三维目标;综合素质;语文素养;教学评价
1.三维目标提出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形态。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这项理论的提出,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正在探索中的课改教师指明了航向。他的及时性和重要性可想而知。广大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理念并以此指导和引领教学,那么,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综合素质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因此,我认为三维目标的提出,犹如一场及时春雨滋润着所有在课改前线艰难摸索、如饥似渴的广大教师。
2.准确领悟三维目标,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可靠理论依据。
准确领悟三维目标,把他所蕴含的理论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教学中是我们广大教师搞好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课标》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新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内涵是指师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习过程的展示,学习方法的渗透,学习情感的陶冶,促进师生全面素养的提高。也就是说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依附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并且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得深钻教材,从大局出发,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知识体系。备课时,要考虑到这节课你想真正达到什么目的,要培养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更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真正地培养。故而,每一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真正内涵,使其成为教师备课、上课的理论依据,只有如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步子才能稳稳当当地跨出第一步。
3.从落实三维目标出发,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素质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和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帮助他们亲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塑造高尚的人格。那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素质化课堂模式,我认为三维目标的理论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理论依据,我们必须以他为出发点并做到科学地落实。
3.1 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出发,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而三维目标能给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创一个新天地。仅就语文学科来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仅仅是考虑知识与能力,在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上,试问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数学教学以及其他科目的教学更是如此。假如不仅仅从知识与能力,还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面去考虑,那么教学策略和方法是不是就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了吗?
3.2 以科学能做到 “六化”为出发点,使”三维目标”的实现落到实处。
3.2.1 主体参与的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还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任务。教学中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3.2.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只有实现目标的具体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向课堂要质量的承诺。
3.2.3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善于提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数学教学中,更要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3.2.4 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数学教学中,对一些公式的来历,以及应用题的解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从已有知识中进行推导和领悟,切不可急于求成,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以防误人子弟。
3.2.5 教学指导的方法化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里的方法化就是如此。
3.2.6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素质化,必须以三维目标的理论为出发点,准确领悟其内涵,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所以说,三维目标是素质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