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感言篇1
在自己81岁的晚年,屠呦呦终于获得了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的拉斯克奖――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拉斯克奖很重要吗?用科学家的语言来解读的话――拉斯克奖是生物医学界世界级最高大奖,是个分量极高的奖项,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正当人们纷纷祝贺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时,在获奖感言中屠呦呦平静地说道:“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
千万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其中蕴含着屠老的“求是”情结。
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原本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81岁了还坚持工作,至今仍承担着很多课题,带研究生。在她的老同学、老朋友的印象中,“她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她具有一个科学家应该有的美德,那就是有什么想法敢于直言。”“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留须拍马,比如在会议上或个别谈话也好,她同意的意见,马上肯定;不同的话,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为了研究青蒿素,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用了40年的时间,期间还历经了“***”岁月。默默攻关几十载,一朝获奖,名利面前,便生嫌隙,各种各样的议论一下子都冒了出来:诸如,“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是重视个体,还是重视团队宁”……
面对疑问,直言不讳的屠呦呦曾对媒体表示:青蒿素的事乱了,大家都要说是自己弄的,实际上这可能吗?科学就应该讲究实事求是,所以呢,我就不想再谈这些问题了,你要是信任的话,就相信我的那本书(编者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那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这本书实事求是,是根据事实写的。
实事求是――这真的很重要。我想屠呦呦的解释和她的获奖感言也都基于此。
最难能可贵的是,针对目前一些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疟原虫已经出现的情况,屠呦呦说:“像这一领域内的其他研究人员一样,对最近一些报告中提及的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疟原虫的出现,我深感忧虑。世卫组织为此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建议为避免出现这种抗性,须停止单一使用青蒿素的***方法。一些地区大规模使用青蒿素作为预防疟疾的做法确实让我感到忧虑,这是产生药物抗药性的一种潜在因素,我希望国际社会采取一些负责任的措施,规范疟疾***方法,停止对青蒿素的药物滥用。”
这就是屠呦呦的“求是”情结――相对于社会上的质疑或纷争,她更关心的是青蒿素如何科学使用的问题。
毋庸讳言,1967年中国启动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全国各地不同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正如国内医学界人士指出的:当年的青蒿素项目,的确是几百位科学家集体参与的结果,而屠呦呦的发现起了关键作用,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过去国家情况特殊,不太肯定个人的贡献,所以其成果将近40年在国内没有被得到公认。
那么,如今面对屠呦呦获奖,我们是不是也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呢――即“不要简单地英雄崇拜,更不应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因为在这背后,还有一群‘无名英雄’。”
责编:田茵
屠呦呦获奖感言篇2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1997年凭借《泰坦尼克号》蜚声全球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追求奥斯卡的道路上陪跑了22年,终于拿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小金人。他在获奖感言中如此说道:
“……我们不要把地球给予我们的一切都看做天经地义,就如我不会把今晚的荣誉看做理所当然。”
请根据获奖感言,结合生活阅历,围绕某一个观点或是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关注背景材料中的言及成功来之不易,可以从“坚持不懈”“敢于追梦”“奋斗的人生”等角度去思考。
在分析感言时,句中的关键词是“不要”“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很是明确的告知,做任何事别人不会因你的付出而给予重视,对你必须要仰视,而自己有幸获奖,也不能骄傲狂妄,理当懂得低调做人。为此,从前一小句可想到“付出与给予”“人生没有天经地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从第二句,则是考虑“淡看荣誉”“生活没有理所当然”“正视自己”等角度。
综合整个的材料,“我们”的一切都是地球给予的,“我们”是不是该懂得回报?从而可提出“关注环境”“懂得回报”。还可从获奥斯卡奖这个“荣誉”出发,面对荣耀时,从获奖演员角度考虑“高调与低调”“懂得淡定”。
例文
一切成功都来之不易
江成悦
生活中的一切,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要想得到,就必须懂得失去,要想收获,就必须懂得付出。上天对人 是公平的,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
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纂的。里面记载着千万种药材、药方,这些都是李时珍跋山涉水、寻访各地,最后汇集而成。这耗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用了十余载而成。看到《本草纲目》这本书,只会想起李时珍这个人,可是有没有人想到他穿越丛林、披荆斩棘的辛苦?李时珍获得后人的赞誉,其中没有理所当然。我们看到的只有来之不易,一切来自于他的坚持不懈。
发明电灯的是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他曾寻找选择了三千多种材料来做灯丝的材料,最后找到钨丝,照亮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只知道电灯的发明者是爱迪生,但却没有人了解他为找到合适的灯丝而不辞辛苦、苦思冥想。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一切的成功都来之不易。爱迪生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大家一定记得“呦呦鹿鸣”的屠呦呦,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她研制的青蒿素拯救了那些死于痢疾的病人,造福了人类。她翻阅数本古籍药书,发现青蒿素的使用方法只寥寥数语。为能制出药品服务百姓,她以身试药,结果患了肝硬化,她每天在实验室呆12小时以上,高强度的工作在她眼中不算什么。一切成功来之不易,屠呦呦的来之不易,来自于她的自我牺牲,刻苦钻研。
生活中的成功来之不易,就像莱昂纳多,用了22年光阴,才手握小金人。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理所当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许我们只会看到人们成功时,获得荣誉的光彩亮丽,可又有谁会在意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汗水?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
评点
首尾照应,呼应主题,是此文的显著特色。在叙述过程中,引用李时珍、爱迪生、屠呦呦三个人物,在叙述上语言简洁,做到叙议结合,这对高一的学生而言,是难能可贵的。作者在把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及时的点题和照应,做到处处点题,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屠呦呦获奖感言篇3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鬈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
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当这位8l岁的老人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一场“***民联合的大项目
如今屠呦呦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参与的是一场“***民大联合的项目”。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投入其中,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疟疾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约33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2.5亿起疟疾病例和近100万例死亡。二十世纪50年代,WHO启动了一场旨在根除疟疾的计划,但进入60年代,很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疾病***陷入困境。
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双方都开始寻求***疟疾的全新药物。美方联合英、法、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机构研究新药,越方则寻求中国帮助。1967年5月23日,代号为“523”的绝密项目应运而生。
1969年,当时还是中医研究院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523项目”分两个组开展抗疟药开发工作:西药组和中药组。1970年后。由于中国已能生产并向越南提供复方化学抗疟药,生产供应不再紧迫,项目重点遂转向了中草药。
屠呦呦开始查阅古代医书和民间药方,“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她的视野。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两千年前的古医书中就有记载。
屠呦呦的研究组收集了2000多个类似的药方,从包括青蒿在内的200种草药中获得了380多种提取物。
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当时,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或者毒性大、副作用剧烈,或者***不彻底,都不够理想。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大量实验发现,一开始,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可在之后的实验中,这一药效却未重复出现。
古人的记载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将青蒿泡在水中后“绞取汁”,屠呦呦突然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她重新设计提取过程,将水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才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她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
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索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
1979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说。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工作至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年后,55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在老同学的回忆中,人们才能找到这位科学家更清晰的形象。她小时候长相“蛮清秀”,生活上却特别粗线条,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婚后不太会做家务;有一次坐火车出差,她在中途停靠时下车走走,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
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幕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记者们在很长时间内竟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摘下老花镜,认真地说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药物。”
《纽约时报》援引WHO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当然也有争议随之而来,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将集体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