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2013年9月10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辗转于北京各大影棚之后,我的同事们深深的陷入了绝望。我们大大低估一张合影照片的技术难度,而它正是献给《环球企业家》20周年的生日礼物。除去摄影本身的技术难度之外,更难恐怕是如何邀约数十位顶级商界大佬到场。就在半个月前,我曾与一些同行商议此事,多数人不屑,仅少数人表达了支持—他们肯定觉得我疯了。
在查阅几乎所有顶级的商业样片之后,我再度将自己和同事逼向绝境—放弃了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是成本未知、操作复杂系数未知的方案,总数有五六种之多。谨慎起见,我们咨询摄影圈及电影圈的业内人士,答复是“干这事至少要提前准备三个月”。
打动我的照片模板有数张,一张是派拉蒙100周年纪念照,当时派拉蒙邀请了116位曾经参与其作品的电影明星、导演投入拍摄,另外一张则是《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30周年纪念刊的封面照片,这张合影仅有12个人。在我看来,前者背景苍白,除了人海战术令人印象深刻之外,别无亮色,后者背景及质地足够浮华,但人数寥寥,气势稍逊。我告诉我的同事们,我所期待的是一张规模够庞大、腔调够浮华的顶级之作,合影人数底线是40人。我差点没告诉他们,在我心里,这个数字实际是120人。
不过,在经历影棚踩点之后,同事们纷纷表达了担忧—在北京并没有找到能够容纳40人的影棚,于是我们驱车前往东四环外的某个仓库。这里够大,从技术上亦能满足拍摄需求—不过,化妆间蟑螂横行,地点亦偏僻,在地球绝对是盲区。权衡之下,我被迫说不。
此时距离合影开拍已不到一周时间,而场地依然无着。绝望之下,我只好冒昧地联系一位企业家,要求征用其室内篮球场作为影棚搭建地。幸运的是他爽快地答应了。接下来,每天迎接我们的是无休无止的绝望与兴奋。
我的初衷在于邀请那些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的顶级商界精英们,罕见地集体面对镜头,以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来登记造册。我们探寻其眼中的商业及人性世界,并为之留存一份影像历史草稿。
在美国,著名摄影师理查德·埃韦顿(Richard Avedon)曾以类似的方式拍摄。他为《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拍摄过纪念美国总统选举200周年的系列人物照片,这些照片成为被拍摄者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但在中国类似的壮举尚未发生。看看我们消耗的物资清单,你就知道为一张照片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多么的惊人。我们搭建了亚洲面积最大的室内实木背景板,它长达25米,高度则超过4.5米。在整整十三天的工作周期内,我们共合影拍摄多达77位商界精英,相机快门次数高达1.8万次,消耗27箱矿泉水、461份盒饭,专业电影灯泡总共烧爆了16支—预算亦是最初的3倍。事后,一位同事用“beyond the never”表达了她的赞叹。而在北京亦庄的某个深夜,我和同事们目睹了这张恢弘之作的印刷全过程。
我希望藉此向《环球企业家》20周年致敬—这里所有曾为顶级报道努力过的新闻人都深信,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总会留下点什么。其唯一职责便是将分内之事做到极致,包括查证、采访、研究、润饰、编辑都做到力所不能及为止。在过去二十年间,《环球企业家》杂志一直秉承以下核心价值观:独家故事与独到见解,反人云亦云;全球化立场,反狭隘民族主义;走在曲线前面,反文胜于质;人本写作,反数字写作;创新精神,反墨守成规。我深信媒体的伟大与平庸介乎与此。治理企业亦大致雷同。
一起开创大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