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尊称“太极推手第一人”的特级大师林墨根师爷已乘鹤西去。10年前陈雄师(林师爷的入室弟子,武术六段)授我杨式115式拳架时,告诉我收势后几个动作是林师爷经数十年练拳觉悟后加上去的。我一边练拳,一边对比着这几个动作,加与不加功效确有很大差别,虽然是区区几个动作,但是加上就明显有助于增长内功,有助于养生健体,效果奇佳。现将这几个动作介绍给大家,并以易学太极***象数之理释之,与同道分享,同时也表达对林师爷之缅怀、对陈师授拳之感谢。
1.收势
十字手后双臂内旋,向前平展分开;掌心向下,与肩同宽,掌指向前与肩平;双掌慢慢下落,同时微屈之双膝慢慢上撑(上下相随),动作完成后双掌下落,中指恰好贴至两腿环跳穴处。
要领:自然而立,虚领顶劲,气归丹田,神舒体静。
2.采天地之精气,由下丹田注入
双臂外旋向前向上画弧约135度,于腹前双手呈抱球状(两膝同时下屈,双掌心朝内相对),采天地之精气,呈一太极球。
意念:太极球球壁顶点上有一小孔贴于下丹田处,双手内收向腹部方向收压,将太极球球内之精气注入下丹田,如同给篮球打气只进不出。
3.捧宇宙之精气,由天目(或印堂)穴灌入
双臂外旋向前向上画弧约135度,于肩前双手呈捧球状(两膝同时上撑,双掌与发际平,掌心朝内朝上),采宇宙之精气,呈一太极球。
意念:太极球球壁顶点上有一小孔贴于天目(或印堂)穴处,双手内收将太极球球内之精气灌入天目(或印堂);双掌渐内旋,掌心向下慢慢下按,外引内导,将气沿督脉向下注入丹田,如给篮球打气只进不出。
4.合圆(画)太极,含三为一
(1)双掌交叉合抱上举于体前(如十字手,腕与肩平时掌心向后),继续上举(前臂渐外旋),至最高处(双掌并排,掌心朝前,手足脊椎上下对拉)后,双手各向同侧左右(水平位时双手双肩左右对拉)、向下(脊椎以大椎为界上下对拉)画弧合呈一太极圆(双掌画弧下落至腹前时掌心向上,中指尖相对相触)。
意念:心中默念“太极无限大无限远,以我为中心,宇宙无限大无限远”。
(2)接上动双臂各向同侧左右画弧平展分开(双手左右对拉),掌心向下,至与肩平高时掌心外旋向上,继续向上画弧合呈一太极圆。
意念:心中默念“太极无限小,以我丹田为中心,天地之间人在其中,宇宙之间我在其中”。想象宇宙如一太极圆,无限大无限远,以我为圆中心点,随我双手画圆通天无限远、穿地无限深,形成无限大无限远的太极圆,天地人和,阴阳和谐,天长地久。宇宙无边无际,地球很小,我身更小立于地球之上,宇宙以我为中心,随我之手画极大之太极圆。双手水平时,左右掌心劳宫穴相通至左右无限远。双手上举时,双手劳宫穴与双脚涌泉穴相通,向上通天无限高,向下通地无限深,天地人融合一体。魏孟康在三统历中注:“太极元气,含三为一。”“三”为三爻,“一”指一卦,天地人合为一体之意,也就是太极拳修炼最终目的――“太极”,即“混元太一”状态。
5.可再重复2、3、4动作一次。
6.与起势时相反
沉实右脚(或左脚)而放虚左脚(或右脚),收脚并拢成开立步;双掌轻贴两脚环跳处,将咽中津露(起势时舌舔上颚,演练后口中布满甘露)用意念控制沿督脉向下缓送至丹田。再复之,共3次。内敛精神,外示安逸。
周敦颐《太极***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生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太极***中阴阳二鱼首尾相抱有阴阳互补之意,阴消之时补之以阳,阳消之时补之以阴,阴阳之间相反相成、相资相济。黑白两鱼头各有一白黑之眼,谓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形成一种均衡与和谐状态。太极拳修炼最终目的就是“混元太一”,即由“太极”到“无极”。太极拳架演练过程为阴阳消长以求达到均衡、动静辅补以达到和谐的动态过程,消去了几分拙力就增长了几分内劲。如果说起势是春天的播种,盘拳架是夏天的耕作,那么收势就是秋天的收获和蓄藏了。演练是内劲之所生、内劲之所运的积累过程,收势是内劲之所蓄的藏蓄过程,积蓄内功以求达到“无极”之境界。收势目的在于“合太极”。“做不认真,做不到位,方法不对,即合不了太极”(陈师言),合不了太极也就达不到性命双修的目的。林师爷所创、陈师所授收势动作合乎周易之理,经我多年实践后证明具有实用奇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林墨根之太极拳收势与周易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