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签理论的诞生是作为犯罪社会学对于越轨者产生以及越轨行为发生的一种事后解释。本文以四个标签层次为变量,研究几种理想假设,通过相关例证来揭示标签论对人性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标签理论 标签层次 理想假设
标签理论(Labelling theory)自上个世纪50年代正式出现以来,一直是西方学者作为解释越轨行为的主要观点。研究分析,标签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的可能,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其本人和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标签论者提出,造成越轨行为的原因是社会给个人赋予的标签,这是标签论最基本的假设。
标签理论者将罪犯的形成认为是一个贴标签、认定、识别、分离、描述、强调、获得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通过刺激、暗示、强调并唤起那些令人不满的方式。标签理论对于越轨行为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但是从标签理论的深层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原因应该是复杂多面的。越轨的发生除被贴上标签的作用外,还应该跟行为人的性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阶层、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等息息相关。
越轨者的产生以及越轨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对社会规范的认识程度及认同程度。随着标签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已不再单一的从犯罪社会学产生越轨行为去看待标签理论的定义了。根据标签理论的深入发展,笔者认为,从主观与客观的层次来看,包括: (1)内在标签,即自身对某些行为贴标签,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定义自己及某些行为。
(2)外在标签,即他人给予自己及其行为贴标签。从标签的功能层次来看,包括:(1)正向标签,即他人及其行为被贴上的积极、美好的标签,(2)负向标签,与正向标签相反,即他人及其行为被赋予的越轨标签,负向标签则和我们理论上认识的解释越轨行为的标签论逻辑一致。其中,标签本身是价值中立,正负向功能是根据人们的认识态度决定其赋予的意义。
综上内容,我们将进行一个组合,探讨几组理论假设,并通过社会事实进行阐述。
假设一:在正向、外在标签的指引下,他人及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其内在标签与外在标签相一致,即做人做事循规蹈矩,无越轨行为产生。
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准则。任何社会、民族、群体及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为个人社会化提供导向和标准。越轨行为为什么称之为“越轨”,主要在于这种行为是否与社会规范相符合。符合社会规范的活动,人们会认为是值得尊重的,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遵循社会发展的合法行为。我们举例来说明:邻里给某女士的老公贴上“模范丈夫”这一标签。某女士的老公能够担当“模范丈夫”的称号,说明在邻居们心中,这位男士在日常生活中很体贴自己的妻子,例如,经常按时回家,给妻子做饭洗衣,经常打扫家务……同时,此男士对丈夫的内在标签定义也是如此。那么内在标签与外在标签相一致的情况下,会促使这位男士内心认可这些家庭行为,并在行动上欣然履行,那么这位男士肯定是受到大家称赞欢迎,给予这样的标签也是名副其实的。
由此可见,上述这种理想假设,是社会所追求的一种和谐状态。但是,当内在标签与外在标签不相一致的时候,我们的假设发生变化。
假设二:在外在、正向标签的导向下,他人及其行为遵循社会规范,但内在标签与外在标签不相一致,导致行为人内心受到压抑、折磨,最终造成负面影响。
此假设的理论来源于社会冲突论以及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社会冲突论认为,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处于多重考虑而导致互动中产生矛盾、冲突,而这种冲突也是对自身以及所处社会规范的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认为,在各种不同的互动过程中,“自我”的表现是人们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而适应情境的过程,是把“自我”用面具伪装起来的过程。
继续上一例子,“模范丈夫”的身份来自邻里的追捧,我们姑且理解为外在标签与内在标签相一致,亦或是外在标签作用大于内在标签,内在标签遵从于外在标签。一旦这种理想行为与实际内在趋势力不同,或是内在标签承受压力的情况下,我们的假设二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模范丈夫”这一外在正向标签应该是积极作用,然后,男士的内在标签却并不认同自己的所作所为,或者是某些所做所为并非如此。假定他认为做饭,打扫家务本身就是妻子在家庭中的本职,虽然在外在压力下,迫使自己做出行动来敷衍观众,以体现“模范丈夫”的称号,但就其内心体会,是非常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标签会逐渐起作用,最终他打破这种内心痛苦的局面,与妻子发生矛盾,要求重新规约彼此在家庭中的身份和行为要求。若调节不成功,则两人走向不合甚至离婚的结局。
假设三:负向、外在标签的作用下,他人被贴上“越轨者”标签,其行为被打上“越轨”的烙印,内在认可与外在标签相一致,进而促使其走上职业越轨者。
此假设是我们传统理论界定的标签论的功能。我们深入分析可知,某些初级越轨者的解释原因还需要考虑其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个人身心因素等。因此,标签论可以解释次级越轨,但是不能说明初级越轨。最基本的标签论在解释越轨行为的过程中,本身就将标签划为了负向功能,因此解释方向过于单一、片面。
通过例子进行推论。有这样一位小孩,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和寄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从小个性叛逆,内心充满不安全感。小时候淘气之极,总是做着与常人不同的事情。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经常骑三轮车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还看过很多不健康的电视节目。他性格孤僻,与同龄伙伴们格格不入,遭到排斥……
按照我们的假设来推断这位小孩的成长,我们会认为,如此叛逆、孤僻性格的小孩应该是得不到同龄人的喜欢,大家会讨厌他,周围的人会给他贴上“坏小孩”的标签。加上被亲生父母抛弃,得不到关爱,这样的小孩未来的成长会遇到更大的阻碍。如果后天环境不能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他势必也会认可自己是个“坏小孩”,会成为不良少年,对亲生父母抱怨,对社会充满仇恨,走上万劫不复的犯罪道路。这是标签理论解释越轨行为的最好范例,也说明具有诱导负作用的“坏小孩”这一标签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深远。社会群体的外在隐形力量巨大,我们很难抛开社会组织的压力而做一个孤立的人,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并且适应群体规范。倘若我们的内在认定与外在影响不相一致的情况下,我们该何去何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构建标签理论作用下的理想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