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950年,以中国人民十八***为主力,为***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百万农奴,拉开了进***的帷幕。在进***途中以及之后破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和民主改革、自卫反击战、建设新的岁月里,十八***进藏部队的***人和老一代进藏工作过的人们,展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老精神”得以在***斗争的锤炼中产生,并具有了“爱国主义、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边疆为家”等基本内涵。
他有着史诗一般的战争履历,十多岁就参加了多次农民起义,后又参与湘南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战争等,他是身体里残留着日本鬼子弹片的老***。
1950年,他作为18******委进藏,从此与有了生死约定。临终前,他叮嘱家人:我的骨灰就撒在拉萨八一农场的苹果园里,化作肥料。进***之初,他和战友们遵照***中央、“进***,不吃地方”的指示,积极开荒,自己担任八一农场场长。“宁愿饿断肠,不食群众粮;宁愿宿帐篷,不住群众房”,成为进藏官兵的铁律。进藏之前,他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给了内地老乡,***后坚持让他们在农村务农。而他在担任八一农场场长时,招录了拉萨街头的很多藏族乞丐、流浪儿,把他们培育成才,很多人后来成为建设的骨干力量。
他就是***中将率领18***进藏,***首长中年龄最大的、资历最老的首长谭冠三。
在中国***成立92周年之际,《祖国》杂志发扬“老精神”,走近***中将谭冠三之子谭戎生,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一定把我的骨头埋到”
1950年1月,中国人民第18***接受了进***的艰巨任务。
18***本是计划在川南安家,在前进过程中,部队接到进***的任务。谭冠三的长子谭戎生说:“相较于鱼米之乡的川南,遥远的是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当时很多人的情绪和心情都不稳定。”
此时,谭冠三已经42岁,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但作为部队首长的他率先表态。在***会上,他说“我不仅不在川南安家,我还要带着我的爱人李光明同志一起去安家。”在随后的誓师大会上,他更是以一句“此去,如果我为国献身,请一定把我的骨头埋到”表达决心。这句铿锵有力的肺腑之言,不仅成为谭冠三为***和建设奉献终生的座右铭,也成为老精神最闪光的体现。
曾指出,建***,三年一换。谭冠三抵达拉萨后,以诗明志,“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表达他长期建藏的决心。
谭冠三在新初期建设中,可谓是倾注了全部心血。1962年,在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中央领导下死命令要求他回内地休养。谭戎生说,父亲在下飞机后直接就进了医院。
即使在北京治病,谭冠三依旧心系,他精简自己身边的人,要他们重回工作。***元帅在探望他时,他还想着病好后再回。
1985年,谭冠三在临终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将骨头埋到,最后化成肥料,再为人民做点贡献。”如今谭冠三长眠于他曾经建设的拉萨八一农场的苹果园里,兑现了铮铮誓言。
谭戎生回忆说,时任自治区的领导就说:“谭冠三同志的骨灰安放在任何的地方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应该的。”说到这里,谭戎生不禁哽咽。
创建八一农场
***曾经给过一个十二字锦囊妙计——***治重于***事,补给重于战斗。谭冠三在抵达拉萨后,做出一个开创性举动,成功创建了八一农场。这一丰功伟绩,至今仍被当地人所传诵。
在***区的***史馆里,摆放着几把十字镐。“那就是当年谭冠三将***开荒用的十字镐,是从印度买来的。”谭戎生告诉记者。
谭戎生说,当时刚刚进入拉萨,缺粮少衣,的一些***分子也趁机囤积粮食,不卖给。“部队就用现大洋在拉萨西郊买了一片荒滩地,用来开辟农场。上层都不相信能在这种荒滩地上种出粮食,但是我们十八***战士有信心,也有农耕经验。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结果是大丰收,开垦出荒地2300多亩。萝卜三十多斤,又粗又长,圆白菜几十斤,能做个小孩儿上去……”即使是今日的讲述,谭戎生也倍感激动,高兴地合不拢嘴。
当时,农具缺乏,大雪封山,通往内地的运输线路中断。他向中央汇报后,中央批准从印度购买了一批十字镐,成为新中国与印度的第一次边境贸易。
除了种粮食,八一农场还种植了苹果树等树种。谭冠三每次回内地开会,都会带树苗回,将近40亩地的苹果园至今仍在为拉萨市民提供新鲜水果,这片树林也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将***林卡”。
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一代代传说着谭冠三将***垦荒的故事。开荒后的第二年5月,拉萨河水突然暴涨,河水冲垮河岸,淹没了新开垦的土地,谭冠三将***急了,纵身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指挥堵水。经过30多小时的奋战,堵住了洪水,保住了新开垦的田地。这一年,农场获得大丰收,粮食蔬菜达到了部分自给。拉萨市民纷纷前来围观,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喇嘛,听说种的大萝卜一个有二三十斤重,让小喇嘛搀扶着下山到八一农场来看“奇迹”!
八一农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战士们的吃饭问题,也是当时的流浪儿救助地,收养了几百名流浪儿童。第一代藏族女拖拉机手、第一个登上珠峰的藏族女运动员潘多、还有原自治区副书记巴桑等等,都是从八一农场队伍里培养出来的。
回想父辈们的辛勤付出,谭戎生说,老精神要永远传下去。
收留流浪儿成为农工
“在八一农场的发展过程中,改种青稞,和收留拉萨街头的乞丐、流浪儿成为农工,这两件事情使藏族同胞的心与***贴得更近了。”
八一农场在头两年主要种植小麦、蔬菜、萝卜等,产量高,也很对进藏官兵的胃口。但是,为了满足藏族群众的需求,农场开始大面积种植青稞。虽然产量比小麦低很多,却深得藏族同胞之心。
当年拉萨街头有不少乞丐、流浪儿。谭冠三和*********领导商量后,决定招收一批进入农场当工人。第一批就招了100多人。这些贫苦的藏族孩子来时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谭冠三亲自为男孩子理发,让文工团女演员给藏族女孩子洗澡。后来,这批农工大都成长为建设的骨干。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藏族女登山运动员潘多,就是当年农场的农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谭冠三对自己的子女却有点“狠心”。他和夫人李光明在进***之前,先后把不满周岁的女儿和出生才7天的幼子,送给了内地老乡。***后,虽然把这两个孩子找到了,但他坚持让他们留在农村,安心当一辈子农民。
谭戎生告诉记者:“后来,我们兄妹虽然相认、相聚,但是父母亲毅然决然地让他们都留在养父母身边,弟弟一直在河北农村务农。”谭戎生说,父亲从1951年进藏到1959年的8年时间里仅有两次因开会回过北京,其余时间一直坚持在工作。1956年他参加***的,会议一结束即赶回,带回来几大箱菜籽和花种,却没有给母亲买一件新衣服。对此,工作人员都觉得“首长有点过分了”,而母亲只是淡然一笑,她知道谭冠三不满足于八一农场青稞丰收、花果飘香,他的最大心愿是把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要让藏族同胞对***的热爱遍地生根、开花结果!
延续父亲的情怀
谭戎生是谭冠三的长子,1986年,时年46岁的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子承父志、为父出征,主动要求调往边防部队,延续父亲的情怀。谭戎生的妈妈也坚决地对他说:“干不好,你就滚回来。”
“这不仅是精神的留存,更是以实际行动告慰父亲。”谭戎生说,“这一辈子如果我们不接过父母的接力棒,那就是白活了,所以一定要去。”
谭戎生要求去第一线,抵达拉萨第一天,他就去了日喀则边防部队。“不想在拉萨,我认为的第一线就是祖国边防,守卫边防,你不去边防上,守在拉萨守算什么?必须去第一线!”
边防条件艰苦,“电力不足,水也定时供应,住的土坯房子,一刮风就哗啦啦地掉土”,但是谭戎生不后悔,在一工作就是六年。他说,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边防战士,“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边防部队是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当年的谭冠三,还是今天的谭戎生,对他们而言,永远都是精神的故乡。谭戎生已退休,他说,愿意为的跨越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家人主动迁墓让地
1985年12月6日,老将***病逝成都。1986年***,他的长子谭戎生护送父亲的骨灰到拉萨,安放在八一农场的苹果园里。
时光飞逝,八一农场几经转型,如今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区,坐北朝南,紧临拉萨市金珠路。校区后面就是当年的苹果园,谭冠三将***的墓碑耸立在空地中央。近年来,学院规划发展,涉及到老将***墓地。但是,出于对老将***的敬重,谁也不愿意提出迁墓这个问题。
这件事,被谭冠三将***的夫人李光明同志知道了。李光明是一位老***员、老红***,她在病逝前,致信自治区***、***府,表示同意将墓地向东北方向后移50米,说“这符合谭冠三将***的遗愿”。
谭冠三的儿子谭戎生告诉记者:“我父亲在很多场合说过,哪里的土都可以埋人。***员就要有这种精神。”2012年4月5日,“谭冠三将***墓地搬迁竣工仪式暨清明祭扫”活动如期举行。
这不禁令记者感慨万千:什么叫***,这就是***!虽然八一农场的苹果园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谭冠三与八一农场的故事仍被人民谈说着。
谭冠三将***一生为了建设拓荒奠基,他的家人主动迁墓让地的义举将永远铭记在发展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