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只有姚明一个人,在打篮球之余还要处理一大堆烦心事,姚明纵使“全能”,恐怕也难应付。而他有今天的品牌成就,就不得不提他背后的团队——姚之队。
姚之队的组成
2002年章明基成了姚明的“表哥”,这层伪亲戚关系,使章明基得以以家庭代表的身份处理姚明赴NBA打球的事宜。虽然后来姚明也确实成为他的表弟:他娶了姚明的一名表姐。
这位1974年出生的姚明上海老乡,与姚明结缘始自一双过季耐克鞋。1996年,16岁的姚明身高2.1米,鞋码52,国内买不到合适的鞋,也没有厂家愿意为这样一个孩子定制。章明基当时已认识姚明表姐,奔了好几家工厂店,才觅到一双大码。姚明来取鞋的时候,章明基让他用自己的电脑上网,11岁就举家搬迁美国的他问那个大个子少年,你想不想去美国打球?
2000年底,章明基被姚家委托,为姚明在美国寻找合适的经纪人。两年以后,以他为核心的姚明经纪团队——姚之队成功组建。
而实际上,章明基并没有经纪人资格。2002年姚明打算去NBA的时候,他在芝加哥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就发展了自己的导师,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约翰·海逊格博士加入,作为姚明在美方的经纪人。当时海逊格刚取得NBA的经纪人资格。
在中国篮协的规定中,章明基与海逊格都不具备篮协认可的经纪人资格,双方可以谈判,但如果要在协议上签字,只有中国篮协正式认可的经纪人才行。曾从事过篮球运动,而后在厦门足球俱乐部任副总的陆浩被章明基吸纳进入姚之队。而后,章明基发展了多年前就看好姚明、且为姚明父母所认同的BDA体育管理公司总裁比尔·达菲为姚之队的顾问,BDA公司市场主管比尔·桑德斯负责姚明的广告谈判和媒体公关,另外还加了一位中方律师王晓鹏。
章明基认为,这样的团队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考虑、讨论问题,立场比较全面。
小巨人的高度等于财路
有经济学家专门计算过:“姚明是‘中国(价值)最大的单个出口商品’。如果他能在NBA顺利度过自己的球员生涯,就可以赚到税后约1.8亿美元(约合11.6亿人民币)的收入。如果再加上巨额商业收入,姚明的价值会超过15亿元人民币。”
这样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价值,自然离不开“姚之队”的苦心策划。据章明基透露,姚明品牌有“四大重要参数”:一是代言产品是否符合姚明本身形象;二是合作公司的社会形象与效益真实情况如何;三是商家如何延展和宣传姚明;四是代言产品是否能给姚明起到提升价值的作用。当然,现实中的要求往往比章明基说出来的更加“苛刻”。
“姚之队”这样做并不是要断了姚明的“财路”,而是为了维护他“年轻有为、蓬勃向上、责任感强”的个人形象,带来更多的效益。2003年,“姚之队”曾和全球最大的汽水饮料公司可口可乐打了一场举世瞩目的侵权官司。当时,“姚之队”刚和百事可乐签了约,就发现可口可乐的易拉罐上印着姚明的头像。但有趣的是,“姚之队”把可口可乐告上法庭后,只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1元人民币。“1元官司”轰动全球,成了一次绝佳的营销,不但彰显了姚明胸怀宽广、不拘小节,也维护了和可口可乐等广告客户的关系。因此4年后,姚明与百事可乐的合同一结束,可口可乐就迫不及待地跟姚明签下新的代言合约。
据不完全统计,姚明代言过至少14种品牌,其形象非但从未受过影响,反而愈加光大,个人价值急剧上升。
不过,确立姚明NBA代言人的地位还只是姚之队的短期战略目标。他们的长期战略目标是把姚明塑造成与飞人乔丹平起平坐的商业巨星。这就必须考虑到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和运动生命周期的关系。为此,2007年,姚之队开始对“姚明”品牌去运动化转型。
在姚之队的指导下,2005年,姚明没花一分钱只出一个“姚”字入股休斯顿“姚餐厅”;2006年,参股巨鲸音乐网;2007年,姚明和美国最大私人连锁健身机构合作健身房;2008年,在北京投资兴建四星级酒店;2009年夏天,姚明成为上海大鲨鱼男篮队的新老板。
显然,“姚明”两个字已经越来越具符号价值与意义。如果说姚明的成功中蕴涵着某种深刻的游戏规则,那么姚之队就是深谙游戏规则的操盘手。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专业化团队在明星财富链运作上的巨大力量。2011年5月14日福布斯“2011年中国名人榜”,篮球巨星姚明收入2.29亿元,蝉联明星首富。
【相关链接】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熊倪急流勇退下海经商,在长沙搞了一个“熊倪牌”的服饰品牌,做休闲类服装。可惜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全盘皆输,工厂倒闭,专卖点纷纷关门。
1998年,李小双办起体育服装公司,刚开始名声在外,最后也落得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