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亲子专家李雪的新书《孩子无需教育》将在2013年底出版。李雪说,她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天下的父母:孩子,无需教育,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而爱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给孩子的爱,
永远不嫌多
李雪之所以一再强调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爱,要从一件事情说起。大概是2011年,《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在网上疯狂流传,被很多“80后”妈妈奉为育儿圣经。文章中写道:孩子哭时,妈妈不要管;孩子不哭,才会抱他。它的实质是曾经在欧美出现、现在早已摒弃的行为主义育儿“哭声免***法”。李雪看了后,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自闭症、精神***症、人格、变态杀人狂,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基础:1岁前母婴依恋严重断裂,婴儿长期情感上得不到回应。
李雪说,婴儿一生下来就需要一种全能自恋的感觉:这个世界和我是一体的,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要抱,就有人抱;我饿了,有人喂;我哭了,有人回应我……当全能自恋感遭到严重毁坏时,孩子的心理发育水平会卡在这个时期。比如有的孩子看见什么东西必须马上买,一点不如意就歇斯底里甚至殴打父母,这样的孩子通常被我们解释成父母太溺爱孩子,把孩子宠成这样。真相是,这样的父母严重匮乏真爱的能力,在婴儿期和孩子之间很匮乏情感呼应。更极端的是母婴依恋极度破裂,甚至建立的是施受虐的母婴关系,这就是变态杀人狂、精神***症、人格的温床。
虽然不是所有全能自恋感遭到破坏的孩子都会有严重的精神问题,但是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发生在越早期,后果就会越严重。所以,妈妈要给孩子的是充分的爱,而不是那些残酷的训练。
每当李雪提出要给孩子充分的爱时,家长们总会表现得很担忧:“我们不是不爱孩子,就怕溺爱孩子,他们会变得自私任性,无法无天!”李雪的回答是:“溺爱,是我们臆想出来的词,给孩子的爱是永远不嫌多的。”
“溺爱”,不是因为父母爱得太多,而是因为爱得不够。“溺爱”孩子的父母不是在爱眼前的孩子,而是爱自己内在投射的小孩。李雪遇到过一个妈妈,她非常喜欢给孩子买衣服,几千元一件的童装塞满一大衣柜。别人都说这个妈妈太“溺爱”孩子,其实,妈妈想满足的是她自己。这个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总是穿姐姐剩下来的衣服,所以等她有钱后,就拼命给自己孩子买衣服。其实,孩子只需要几毛钱一张的贴纸,但妈妈就是不给他买,因为妈妈认为他不“需要”贴纸。所以,这个看上去拥有很多爱的孩子,实际上非常缺乏爱。
“溺爱”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游戏,只是满足父母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有个妈妈在微博上跟李雪倾诉:“我必须限制孩子买玩具和零食,否则他就会恨不得把整个商场都搬回来!”李雪告诉这个妈妈:“恨不得把整个商场都搬回来的其实是你内心匮乏爱的小孩,不是真实的孩子。不信你放开限制试一试!”这个妈妈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最开始,孩子一进入商场,不知道选哪个。可是后来,她只选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就出来了。孩子其实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被打上“溺爱”标签的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得自私任性,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呢?李雪说,这是因为妈妈不懂得如何清晰地表达,即让孩子明确了解自己的感受。
三四岁的孩子吃苹果时,会很自然地说:“妈妈,你也吃!”如果妈妈懂得清晰地表达,就会说“谢谢宝宝,妈妈很喜欢吃苹果”或者“不用了,妈妈不喜欢吃苹果”,这样孩子会明白妈妈的需要。但现实中的妈妈经常会说:“我不吃,苹果都给你吃吧!”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50次,孩子就会觉得:“哦,妈妈没有需要。”推广开来,他就会觉得,别人都是没有需要的,只有自己有需要。因为妈妈不会清晰地表达,很多孩子没有物权的观念,甚至认为别人没有感受。
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妈妈不是一个有欲望、感受、需要、喜好的“人”,而是一个物体,就像一张桌子。规则和界限都是在人和人之间产生的,在人和桌子之间是产生不了的。如果妈妈是这种自己感受的人,那么孩子怎么能形成界限感,又怎么懂得尊重别人呢?
有的父母很情绪化。心情好时,孩子做什么都可以,我的东西你随便拿;心情差时,孩子做什么都不行,原来看电视没事,现在看电视就要挨骂。在孩子心里,妈妈一会儿是桌子,一会儿是刺猬,他不知道正常的情感在哪里,不知道看见别人伤心要安慰一下,不知道动了别人的东西,要跟别人先说一声……于是,孩子变得很“任性”,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经常有矛盾,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缺爱的孩子,
不懂得爱别人
孩子如果缺爱,后果会更严重。对此,李雪深有体会,因为她曾经就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李雪说,她的父母缺乏爱的能力,经常把女儿当作情绪的宣泄口。尤其是李雪的母亲,由于从小被父母忽视,她非常怨恨父母,甚至在潜意识里想杀了他们。但怨恨父母不被意识所允许,这种恨转化成被迫害妄想,妄想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要害她。因为妈妈的不断“催眠”,童年时的李雪,曾经一度认为爸爸是个坏人。
因为极度缺爱,所以成年后,李雪没有办法进入任何关系中,即使进入一段关系,也像是自己跟自己玩,无法关注别人,不会处理矛盾,整个人处于原始自闭期。李雪说,在很长的时间里,她没有爱的能力,不会爱别人。她只关心一件事:我怎么才能让自己活下来?怎么完成自我成长和自我拯救?后来,通过深入学习心理学,李雪才终于从原始自闭期中走了出来,重新获得了爱的能力,既能够爱别人,也能够为自己负责,能够正常地恋爱,感受幸福。李雪笑着说:“现在的我,知道自己一切的感受,都是源自内心的剧本;不会因为自己内心的剧本,再去折磨别人。”
缺乏母爱的孩子很可怜,但是如果一个女孩,既没得到母爱,父爱也少得可怜,要去争取才可能得到一点点,那么她长大后,很可能会第三者成瘾。李雪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小时候,她的父亲很少回家,妈妈和她都得不到这个男人的爱。因为得不到,所以就更加渴望,就像两个饥饿的乞丐去抢一块面包。这个女孩既想跟母亲争夺父亲的爱,又很愧疚,因为潜意识里她明白:妈妈得到的爱也很少,我不该和妈妈争!于是,每次父亲回家,她都远远地避开他,尽量不跟他说话。但是这种跟妈妈抢夺父亲的想法让她产生了第三者情结。这个女孩长大后,总是莫名其妙地对已婚男人感兴趣,想把他们从妻子手中抢过来。
李雪说,如果父亲的爱比较充足,能够既爱妻子又爱女儿,那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打个比方,如果两个人面前只有一块面包,那么他们肯定抢得很厉害;但是如果两个人走进的是个面包铺,周围全是面包,那么就不会去争,这个争夺的情结也会淡化。
一个家里,最理想的状况是:爸爸爱孩子,妈妈爱孩子,爸爸和妈妈彼此相爱,而且父母之间的爱是第一位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流动的三角关系。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般不会成为第三者。因为得到充分爱的她,会尊重别人的夫妻关系,就像尊重自己父母之间的爱情。
孩子的任何行为问题
都是在自救
李雪说,很多父母本来什么都不懂,但是一生了孩子,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不断去纠正孩子、限制孩子。让人悲哀的是,很多父母爱的能力一点儿也没有增长,但是控制和自以为是的能力与日俱增。
有的父母好一些,知道要给孩子自由,但是给的心态不对。李雪解释说,给孩子自由,首先父母必须要有一颗敬畏的心:吃糖对孩子好不好,看电视对孩子好不好,这次考试分数对孩子意味着什么……这些我都不知道,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我只能敬畏地去陪伴孩子,尝试去理解他。就算不理解也没关系,我完全信任他,不打扰他。但是当孩子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一定会积极回应。一旦父母产生“只有我才知道”的念头,他们是看不到孩子的,看到的只是自己头脑中构建的那个幻想。
每当李雪建议父母给孩子自由时,家长们总会当即反驳道:“孩子如果喜欢玩手机、打游戏,我也要给他自由?眼睁睁看着他堕落?”李雪回答说:“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游戏、手机?一是因为以前父母禁止太多了,他们没有自由;二是因为孩子感觉自己很孤独。感受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像心理医生一样,全神贯注地倾听你、理解你。他会陪你玩,陪你聊天,也可以安静地陪伴你,他的能量和你连在一起……那么你还需要沉溺网络和手机吗?”
李雪接触过一个5岁的孩子,他很喜欢玩iPad,天天抱着不松手。爸爸妈妈都很担心,但是只要拿走iPad,孩子就会号啕大哭,在地上打滚。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很喜欢小孩的叔叔,把小孩抱过来,一起玩警察和小偷的游戏。孩子一举起水***,叔叔就毫不犹豫地倒在地上……整整一个下午,叔侄俩一起玩了很多游戏。孩子玩得特别开心,早就把IPAD扔一边去了。
如果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彼此之间一点互动都没有,那么他必须捆绑一个过渡客体,比如电脑、手机、iPad、游戏机等等。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和爱孩子,又不让孩子玩这些东西,那他的心往哪儿放呢?李雪说,除非是极端缺爱,否则孩子的心理肯定会向前发展的,会扔掉这些情感替代品。李雪小时候非常喜欢玩插卡式的游戏机,一玩玩了两年。等她上大学后,别的同学都玩网游,她却从来都不玩,因为她对游戏的需要早就被满足了。直到现在,李雪的手机和电脑里都没有***任何游戏。
李雪说,孩子的任何问题行为都是在自救。她曾经观察过一个沉溺电视剧的女孩很长时间,得出的结论是:是电视让这个孩子活下来。这个女孩很喜欢看《还珠格格》,每次寒暑假电视台重播,她都要坚持从头看到尾,看了无数遍。这个女孩非常缺爱,从出生起就被父母扔在奶奶家。小燕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可是周围所有人都喜欢她,围着她转。于是,她沉浸在《还珠格格》里,沉浸在自己像小燕子一样被所有人爱的幻想里。通过电视剧,她重建自己的全能自恋感。如果直接面对没人爱自己的现实,她可能会绝望地自杀。
曾经严重缺爱的李雪,也出现过问题行为。她有两个重点大学的学位,但是毕业第一年,却天天待在出租房里,不找工作,除了吃就是睡,用她的话说,“那时就跟死猪一样”。别人都觉得李雪堕落,没救了。可就是通过那一年,李雪成功地度过了自闭期。李雪说:“如果我没有经历过那个阶段,直接去工作,那么我很可能活不下来。因为,一丁点儿工作压力都会让我崩溃。”
孩子的身体里有自我保护的机制。他们总能用一些方法,防止自己走向更危险的境地,这些方法就是我们大人所说的“问题行为”。可是,如果父母禁止孩子的问题行为,不允许上网、看小说、打游戏……那么他就会做更危险的事,自残、***、***、自杀。譬如小孩吃手指,是为了替代哺***期没有满足。如果大人禁止孩子吃手指,那么孩子长大了就可能会有恋物癖。所以说,现在一味简单地对孩子问题行为去禁止,而不寻找背后的原因,将来就会在更大的问题上偿还。
如果给不了爱,
至少给孩子自由
李雪说,孩子所有问题行为的根源,都是缺爱。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父母要反省自己,然后给孩子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一直很缺爱,父母突然给他爱,他可能会出现退行现象。比如突然不能自己吃饭了,要妈妈喂;走路走不稳了,要妈妈抱;不能自己睡觉,要妈妈陪;甚至出现攻击的行为:歇斯底里地叫喊、打父母。孩子当初缺爱越严重,攻击的行为就越多。
李雪接触过一个女孩,由于父母重男轻女,她一直很缺爱,在初中时开始***。妈妈发现后非常震惊,对女儿又打又骂,可是她一点儿悔改的迹象都没有。于是妈妈开始反思:“为什么以前很乖的女儿会变成小太妹?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妈妈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终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开始给孩子爱和自由。但是女儿一直跟她发脾气:“你小时候对我太不好了,你知道我多难受吗?那时候我就像个孤儿一样,没人疼没人爱!”这种攻击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妈妈很困惑:“我已经对她这么好了,为什么她一点儿都感受不到呢?”李雪告诉这位妈妈,女儿发脾气的行为,是一种退行现象,她回到了童年时受伤的自己。把心中积攒的愤怒表达出来,心中的伤口就渐渐愈合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如果这些怨恨没有表达,继续在心里发酵,女儿就会把对父母的怨恨,发泄到伴侣和孩子身上。A欺负我,我去恨A―这种模式看起来境界不高,但是这种恨是可以解决的,譬如打架;A欺负我,我去恨B―这种模式很糟糕,因为无论你再恨B,你对A的委屈和怨恨都解决不了。
李雪说,缺自由的孩子,必然缺爱;而自由,是缺爱孩子自救的动力。所以,缺爱但不缺自由的孩子,就像一株小草,只要你不去限制它,它就能从地底钻出来,不断地向上生长;既缺爱又缺自由的孩子,他会不敢动。因为他一旦动,就会受到父母的攻击、控制和抛弃。缺自由的孩子,非常缺乏创造力,总是被动地等着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做。可是事实上,又有谁能帮别人指出一条活路呢?所以,既缺爱又缺自由的孩子,连自救都会变得很艰难。
为此,李雪写过一个小树的寓言故事:干旱时,小树为了自保,把树叶卷起来,防止水分流失。园丁A看到这个现象,知道小树缺水,就帮助小树补点儿水;园丁B很懒,不去管它;园丁C学过很多知识,认为一棵健康的小树,应该让树叶充分伸展,这样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于是他把小树的树叶一片片掰开,不许它蜷着。结果是,在园丁A和园丁B照顾下的小树都活下来了,园丁C照顾的小树旱死了。
李雪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父母:我们做园丁A,能够看见问题的本质,给孩子爱和自由,这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爱的能力,我们就去做园丁B,不去干扰孩子,他也能活下来。如果像园丁C一样,既没有爱孩子的能力,又自以为是地纠正孩子,那就是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孩子既没有爱的基础,又没有自救的动力,只能活得越来越差。
身为父母,你会选择做园丁A、园丁B还是园丁C呢?在做出选择之前,请永远不要忘记,对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爱与自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亲子专家李雪:给孩子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