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当下重读经典小说,我们除了要考虑小说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小说的基本三要素之外,更要考虑现在重读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品质》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把握来完成解读。
【关键词】《品质》;现实意义;社会品质
【中***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一、走近人物――年轻人眼中的“格斯拉”
小说最后,通过新店铺里那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的话,我们知道了格斯拉命运悲剧性的结局――死于“慢性饥饿”。年轻人作为商业同行竞争者,他对格斯拉充满了不解。“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过度认真,不知休息;“他接了一份定单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费时长;“他肯用最好的皮革”――成本过高;“他从不登广告”――经营理念陈旧;“店里从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不会经营。在他眼中看到的格斯拉就是一个“怪人”,充满了不解和疑惑,即便他最后也感叹“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年轻人还看到了“顾客可不愿等待”。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呢?首先,“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人们要的是不断有新的样式。其次,文中有一处提到大公司制作的靴子“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会了选择时髦而去忍受生理上的痛楚。再次,文中还有两处提到“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包括年轻人的推销“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都能看到顾客消费的不仅仅是靴子,还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广告在刺激着人们的意识,诱使着人们认同,在大公司广告的诱惑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也适应推动着这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再也无法理解格斯拉这个固执老头了。
二、走进人物――“我”眼中的“格斯拉”
“我”是文中的线索人物,见证了格斯拉悲剧性的命运。“我”眼中的格斯拉又是怎么样的呢?“他本人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话音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是段精妙的文字。“皮革”喻示怎样的性格呢?老实、执著,带着点固执和不知变通。高尔斯华绥巧妙地将人物的形象、职业与其内在的精神气质融合在一起。
“我”和他的交往“大约始于十四岁”,有一天,“我”羞怯地问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他回答说:“这是种手艺。”“手艺”,在我们的字典中这样解释:手工业工人的技术。格拉斯在这想表达的仅仅只是技术吗?高尔斯华绥在原著中不是这么表述的,“Id is an Ardt.”这是格拉斯的原话,忽略他浓重的口音,这里应该是“It is an Art”。“Art”是艺术,而非技术,在这里当格拉斯“突然露出一丝微笑”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内心涌起的是怎样的一份自豪与自信呢?十四岁时的“我”是懵懂的,所以那时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有的只是“模糊的认识”。但当我不断地“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走进格斯拉的店铺时,当我看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的格斯拉时,想象着格斯拉用“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细看靴子时,读出了格斯拉眼神里“迷恋着理想”时,对这种“品格”的认识不再模糊。制靴在格斯拉不是生计的需求,而是精神的追求,执著、专注、迷恋。
“我”慢慢地理解了格斯拉,也慢慢地体会到了“只有亲眼看见过靴子的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靴子的本质”成了格斯拉生活的全部:他的靴子必须是经穿的,“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的靴子还必须是合脚的,“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要摸出我要求的要点”;他的靴子还是美观耐看、经久不衰的,“非言语所能形容”、“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坚守着这样的“靴子的本质”,我们也看到了格斯拉这一“靴匠的品质”,他放弃了效率和效益,他追求制作的完美,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敬业诚信、坚定执拗的人品。
“我”还见证了格斯拉命运悲剧性的结局。文章通过细节向我们展示了格斯拉的命运轨迹:生意越来越清淡,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面对格斯拉,我怀着无限的伤感与同情,“我”一直是他的老主顾,我向他定了许多的靴子,“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当“我”看到他的账单,“我飞快地跑下楼去,填好一张支票,而且马上亲自把支票寄了出去”。但格斯拉最终的结局却是无可挽回的。“我”看到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执著而本分的格斯拉却在无奈的现实社会中被淘汰、被毁灭。从某个角度讲,文中的“我”就是作者高尔斯华绥,作者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格斯拉形象。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给我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嗟叹。
三、走出人物――“我们”眼中的格斯拉
《品质》写于1911年,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今天读《品质》一文,除了对这个坚守品质、坚守传统美德的手工艺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同情,感受他身上闪烁着朴素而温润的光芒之外,我们现在重读经典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呢?
关注格斯拉,不能避开的就是他被社会最终淘汰的原因。
我们不妨先对其社会身份进行思考。格斯拉适合当老板、设计师还是工匠?格斯拉作为老板,他曾经非常辉煌,他的店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坐落在“伦敦西区一条新式街道”。在当时他无疑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基础是大家都是手工业者,他是当中的佼佼者。但后来不行,因为社会变了,作为一个老板,他不能与时俱进。他能不能做设计师呢?他做靴子也追求美观,但却不是重点,他也能做“时新的样式”,但却是被动的模仿。而设计师需要什么呢?有灵感,够敏锐,能站在时尚前沿。显然格斯拉是不合适的。我们的结论是格斯拉只能做一个工匠,“神妙的手艺”、敬业的态度能让他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工匠。所以格斯拉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身份的错位。
我们不妨再假设鞋匠和珠宝匠,格斯拉从事哪者更好呢?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靠手艺,不同点是珠宝是奢侈品、装饰品,更讲究内在的品质,而鞋子是生活必需品,注重的是它的实用性。格斯拉是怎么做鞋子的呢?他注重什么呢?他投入、专注、迷恋,不管成本核算……我们看到格斯拉将生活必需品当成艺术品去做,将消费品当成了奢侈品。我们看到了格斯拉悲剧命运的又一个原因:产品定位的错位。
从传统手工业时代、大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在不断的前行。无论哪个时代都强调品质、诚信。但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消费者的需求心理都是不同的。格斯拉生活在传统手工业时代向大工业时代过渡阶段,社会正从单元走向多元,多元的结果就是人们的消费心理走向趋同,缺乏个性。而信息时代,这是个更多元的时代,人们更追求个性、与众不同。限量版、珍藏版层出不穷,人们渴求标新立异,同时更注重“贴身的个性化服务”。假如格斯拉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能生存下去吗?当人们的浮躁退去,回归平淡,人们又会回到格斯拉的店中。格斯拉处在那个社会转型期,这是他的悲剧:所处时代的错位。
今天我们读《品质》,不单单要思考格斯拉悲剧性命运产生的原因,更要去思考“品质”到底是什么?
“品质”对个人来说不应该仅仅指个人自身品质,还应包括个人的社会品质,所谓个人的社会品质应该是这个人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质量,或者说是他在这个位置当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价值。社会对人的评价不是单一的,我们必须看到个人品质之外的社会品质,即这个人对这个社会做出了什么,在这个社会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用三种眼光看“格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