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的情怀

“忧”和“爱”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两个关键词。“忧”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理感受,一般被认为是被动消极的情绪。忧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快乐、不高兴的情绪,与之有关的词语很多:忧愁、忧劳、忧虑、忧郁、忧伤,甚至忧愤等等。但是,“忧”其实又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性,是一个良知者应有的文化基调,本质上就是一份悲悯的情怀。从美学上看,忧同浪漫的悲剧意味休戚相关;从哲学上看,忧郁产生于人对日常世界的不满和对另一个更高世界的渴望。人类超越现世的庸俗与丑陋,多半要借助于“忧”这样的情绪。相对于快乐来讲,忧是更深刻、更沉重的一种情绪。前者趋向于肤浅和遗忘,而后者趋向于高贵和救赎。“爱”也是一种情感,可以是情爱、慈爱、友爱、博爱,甚至是溺爱。

面对这两个词,有人说,过去命题比较多地指向道德与思想层面,今年“忧与爱”切入人的感情层面,强调真情实感,这是一个突破。应该承认,这种说法颇有见地,但又仅仅是命题技术上的一种肯定。我们以为,命题者固然要追求命题技术的进步,但其用心或者说它的实际效应远比技术来得丰富。“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在一篇作文中,学生的语言基础、文化积累、思维品质、结构文体的能力、情感与价值取向,甚至书写,都将毫无遮蔽地呈现在考官面前。在所有这些要素中,命题者为何突出了情感?价值观的迷失,情感的摇曳,是当下社会的基本特点,不仅每个成年人,还包括青少年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学校教育唯利是***、急功近利,家庭教育生存至上、分数第一,所有人都处于非常态的焦虑之中。明乎此,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具体到语文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三维目标中的一维,是核心任务。而实际的教学基本上是读写技能的机械训练,更荒唐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写作训练的过程被省略了。很多同学背熟了样文,努力学习套用的技巧,于是阅卷老师们只好无奈地读着大量的雷同卷。明代的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形成了“摧挠”的合力,造成学生情感的“衰痿”。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少年不识“忧”滋味!准确点说,大多数不知“忧”滋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命题者一拳击中了当前社会与教育的软肋。或者说,命题意***本身就是“忧与爱”,他们借命题表达了一份忧虑与悲悯的情怀。

无“忧”还得说“忧”,怎么办呢?只能为赋“忧、爱”说套话,自然还有假话。试题是有三则材料的,第一则是孟郊的《游子吟》,它为母爱(亲情)的倾诉敞开了大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人人有话说的话题,事实恰恰相反。二十岁的史铁生在夕阳中摇向地坛,头也不回,二十年之后他才体会到,倚在门框上的母亲有多痛苦;朱自清在与父亲冷战了十三年之后,才泪流满面地写下《背影》,体会到爱之苦痛、生之艰难。经典作家的母(父)爱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具有持久的魅力,是因为他们经历了非常态的复杂人生,有了痛彻心扉的感受。我们的同学自然缺少这种体会,更何况几乎被剥夺了体验情感的机会,面对“忧与爱”,一定忧郁着、痛苦着!

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在作文中调侃老师:“看到这个题目,我倒有些思绪万千。我或许能写篇记叙文,反正故事最好编。比如,小明原来不学无术,整天跟着一帮狐朋狗友瞎混,学业早已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的爸爸很是担忧。但爸爸没有拍桌子摔板凳,而是坚持用爱感化他。最后甚至可以加一个情节,爸爸发高烧却仍坚持给儿子送雨伞,怕的是儿子淋坏了。最终,小明痛改前非。记住,一定要加一个情节,那就是哭。要把最后小明接过雨伞的情节,写得惊天地泣鬼神,哭得越凶越好。”瞧瞧,多么坦白,告诉你这是个虚假故事,看你给不给分。于是,大量相似的叙述性情节演绎着虚情假意,即使是真实的故事也不免令人怀疑。没有细节,缺乏细腻的心灵体验。

第二则是艾青的诗句,借生灵对环境的忧与爱,表达儿女对故乡、民族、国家的忧与爱。此类例子、诗文车载斗量,想说多少都有。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会看到一个个老故事的堆砌,但任你怎么说,我也不会动心,因为听得太多了。第三则是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序言的节选,表达的是全人类之情,即是我们说的终极关怀,是悲悯情怀的最高层次,属于一种最博大的忧患层面的忧与爱,或者叫做宗教层面的忧与爱。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培育出相应的视野与胸怀。因此,表面看,这是一个人人有话说的题目,一个似乎不需要审题的题目,其实考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关于这些话题,要么不知道说什么,要么最动听的最深刻的几乎说完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障碍还不止于此。谁都知道这是道关系题,但并不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有着多重甚至悖论的复杂关系命题。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常规议题,加上了忧,就把爱与悲悯情怀结合了起来。多数考生把它简单地归为因果关系,有忧必有爱,有爱必有忧。或是并列,先忧后爱,先爱后忧。要么就是没有关系,以爱代忧,以忧代爱,这在叙事文体中最为突出。议论类作文的“没关系”突出体现为格式化——这一倾向早就存在,如今不仅没有得到遏制,而且有扩张之势。我们的考生没有能力阐释两者间复杂的关系,不能对列举的事实做合理的评析。对这一现象,江苏今年用了一个通俗的词语:整体打包。基本格式是,总论:忧与爱是人人必备的。分论:①忧与爱可以让生活更加充实;②忧与爱可以让成就更加巨大;③倘若没有了忧与爱,世界便没有了进步,甚至会灭亡。

当然,总还是有人知“忧”的,虽然是少数,却让我们有了些许安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反常行为,比如写母亲送考:

……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急促,那样的忙乱。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母亲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沟壑,才肯作罢。

“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儿,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的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送考是一个普通甚至俗气的事件,但是作者截取几个生活情景,娓娓道来。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乃至到考场后,始终以“我”的视角全方位传达着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在这种状态中,一贯沉稳的母亲,一反常态,动作“急促”、“忙乱”,眉尖紧蹙,“沟壑”与“微笑”瞬间转换,所有有意味的反常被精确地捕捉到,“忧”态毕现,母亲的神态、心理、动作得到了充分表现,形象鲜活而有点可爱。

悲悯的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悲悯的情怀

学习

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内容包括民法中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无过错责任。一、无过错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确立

学习

苗圩:不信东风唤不回

阅读(22)

回想1999年2月,自己44岁初掌东风公司总经理的大权之时,苗圩坦言,那时的心情很沉重。摆在他面前的东风,面临着―场没有退路的竞争,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一度几个月欠发职工的基本工资。

学习

浮雕风格:压花工艺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浮雕风格:压花工艺,内容包括浮雕压花施工工艺,不锈钢浮雕压花板厂家。哪些工艺可以呈现出浮雕风格?

学习

中国式摔跤的战术训练

阅读(23)

摘要:战术训练是中国式摔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战术训练对解决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的矛盾,培养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全面素质发展有实际意义。

学习

官场小说二十年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官场小说二十年,内容包括官场二十年小说全文,官场二十年全文免费阅读。只要官场存在,官场小说应该不会退出人们的视线。几十年来,改革小说、地摊文学、网络文学等词汇定义之下,官场小说经历了几个发展历程。无论是反腐,还是官场

学习

舌尖上的低钠饮食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舌尖上的低钠饮食,内容包括低盐低脂饮食的食谱在线阅读,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疗方。低钠饮食已经成为健康生活的金科玉律,但该如何省点用盐,改用鸡精块、酱油、蚝油呢?可是你听谁说调味料里头没钠质了?营养师提醒,要是不改变对咸味的

学习

知错认错改错不算错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知错认错改错不算错,内容包括知错改错但不认错合理吗,知错改错不认错是谁说的。这天是周五,刚好有班会课,我对学生说:“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想先给大家讲一段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学习

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及运用

阅读(29)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线的、包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中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在这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知识流传久远,在世界艺

学习

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公认与效应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公认与效应,内容包括民族自决原则提出时间,民族自决原则。内容提要民族自决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具体表现为:一战前后列宁和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思想的相

学习

技巧啦啦操基本技术研究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技巧啦啦操基本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幼儿啦啦操的基本手位教程版,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36个。摘要:啦啦操是一项深受个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集音乐、健身、舞蹈、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技巧啦啦操是啦啦操的一种,主要由操作动作、

学习

儿时美味酱油汤

阅读(36)

童年的快乐已随风而逝,但儿时的美味――酱油汤却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它有着童年和家乡的味道,承载着我美好的回忆和浓厚的乡情。

学习

法医人类学(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法医人类学(上),内容包括法医学课本全集,法医学免费阅读。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主检法医师,出版小说《尸语者》《无声的证词》

学习

论庄子的“三无”哲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论庄子的“三无”哲学,内容包括庄子三无生活,论庄子的哲学原文。摘要: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能超越自我,神人不求有功,神人则抛弃所有。这是庄子所建构的无视物我之别,不受任何约束的,与自然体合为一的精神境

学习

偷影子的人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偷影子的人,内容包括偷影子的人全文下载,偷影子的人全文阅读。这是一本法国的畅销小说,作者是法国第一畅销小说作家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是作者十年创作生涯的纪念大作,讲述了一个关于“影子”朋友的故事,这本书不仅引发

学习

电影《阿凡达》中的人物性格解读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阿凡达》中的人物性格解读,内容包括阿凡达电影人物塑造,阿凡达中的人物性格。[摘要]电影《阿凡达》是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一部经典作品,该电影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为成功的影片之一。《阿凡达》这部电影获得最

学习

论文化社区的人文内涵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论文化社区的人文内涵,内容包括社区化论文,关于社区概念的文献综述。摘要:辽源社区文化十分活跃,如何创办文化社区十分重要,应认真抓好。我们提出“文化社区”这一概念,是因为一个文化生活丰富、文化品位较高的现代化社区是现代

学习

与时间赛跑的人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与时间赛跑的人,内容包括和时间赛跑的人,我是与时间赛跑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学习

Web课件设计中的人因学因素

阅读(46)

摘要:网络教育要求更有效地建设网络资源。本文阐述了网络课件设计中存在的人因工程学问题,目的是建议我们在设计网络课件时应考虑尽量满足学习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学习者的学习更舒适、更高效。

学习

《魔桶》的人物话语分析

阅读(32)

摘要:《魔桶》是马拉默德的短篇佳作,文中大量使用了人物对话与思想描写。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的选择,一方面有助于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叙述角度、叙述距离和语言特色和语气。本文着重分析不同的引语形式在人物刻画和调节叙述

学习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问题,课堂师生互动问题研究。摘要: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指课堂教学中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人际互动过程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