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房中医学著作,本文主要通过强调天人合一,养阴治气、房中养生,卧、食养生,欲不可绝、欲不可早,导引养生、反对巫医五个方面总结《十问》中的思想,进而指出《十问》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已经具有传统性医学的雏形,很有学术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房中医学;十问
《十问》是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当时与《十问》一齐出土的文物中,属于医学著作的总共15种,其中五种涉及房中医学,帛书整理小组分别定名为“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养生方”、“杂聊方”。这些医学著作,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房中医学著作,更是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下面是笔者学习《十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1 强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之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如能观察认识自然规律,并顺应自然规律,就可达到未病先防,强身健体的作用。在《十问》第一问:天师之食神气之道中提到“黄帝问于天师日:万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日:尔察天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此处假借黄帝与天师的问答,来说明天地万物的生化,都是以阴阳变化来实现的,万物如果违背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不能生存和繁衍,如果遵循它就能兴旺荣发。因此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达到天人合一。在第四问,容成之治气抟精之道中,有这样的对答:“黄帝问于容成日:民始蒲存溜刑,何得而生?溜刑成体,何失而死?何拽之人也,有恶有好,有夭有寿?欲闻民气赢屈弛张之故。容成答日: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天气月尽月盈,故能生长。地气岁有寒暑,险易相取,故地久而不腐。君必察天地之情而行之以身。”此处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亦需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趋利避害,进而调养自己的身体,使身无疴疾。并在此篇中以治气为例,来说明其中道理:“食气有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必去四咎,乃深息以为寿。朝息之志,其出也务合于天,其入也揆彼闺满,如藏于渊,则陈气日尽,而新气日盈,则形有云光。以精为充,故能久长。昼息之志。呼吸必微,耳目聪明,阴阳喜气,中不荟腐,故身无疴殃。暮息之志,深息长徐,使耳勿闻,且以安寝。魂魄安形,六腑皆发,以长为极。将欲寿神,必以腠理息。治气之道,出死人生,欢欣美善,以此充形,以此抟精。”在《十问》中,还有许多例子论述人应该与自然统一,法阴阳和术数进而能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这些论述既强调天人相应,亦有未病先防的含义。这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这些都危机我们的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因此,如果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普及这种天人相应的思想,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自然环境都起到积极作用。
2 养阴治气,房中养生
强调固护,调治阳气。在两性生活中,通过适当的方法,做到固护,使阳气和顺,进而达到精神和悦,体强无病,益身延年。这是《十问》作为中国性医学著作中最早指出性生活对人们健康的损益的论述,为后世性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十问》里面,对于两性生活的认识是深刻的,其思想及其中提到的许多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我们通过下面举例来进行探讨。在天师食神气之道中有这样一句话:“食之贵静而神风,距而两持,参筑而毋遂,神风乃生,无声乃对。”这是有关性生活中方法的论述,是指在性生活中,先要安神定志,守护,不要急于,等精神和悦,女方发出五种叹息之声与之相应的时候,这样双方均能达到满意的性生活。在现代医学中亦提倡性生活应在安静的环境,不能过于紧张,并且男女双方要两情相悦,这样的性生活质量是最高的。同时,在古代男尊女卑,女性的性受到压抑的社会背景下,《十问》能注意到女方的性感受,这是十分先进的。在舜之接阴治气之道中又有这样的对话:“尧日:人有九窍十二节,皆设而居,何故而阴与人具生而先身去?舜日:饮食弗以,谋虑弗使,讳其名而匿其体,其使甚多,而无宽礼,故与身具生而先身死。”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生殖器与其他器官同时生成,但却先衰退的原因。指出这是因为性生活太过,没有节制所造成的。这种观点虽然在现代医学没有得到认同,但在提倡适度的性生活,古今是一样的。这是我们先人宝贵的经验总结。在本篇中还提出了如何去调治性器官和。原文摘录如下:“尧日:治之奈何?舜日:必爱而喜之,教而谋之,饮而食之,使其题镇坚强而缓事之,必粗之而勿予,必乐矣而勿泻,材将积,气将褚,行年百岁,贤于往者。”这段紧接在提出生殖器官衰老的原因的后面,论述了如何去调治性器官及。指出要爱护性器官,要通过教育来普及性知识;提倡食补,并进一步指出要节制,进行要在两情相悦的状态下,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生殖器的功能就能得到调治,真气就能得到积蓄,即使年老,还是强壮的。在两千多年前,能够提出性知识的教育、适度的性生活以及两性生活的和谐,这不但有利于两性性生活,而且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充分体现了我国先民的智慧。
在王期食阴合气之道中进一步指出性生活中的原则和方法。如其中提出:“接阴之道,以静为强,平心如水,灵露内藏,款以玉策,心毋术荡,五音进答,孰短孰长。”意思是在性生活中,关键是要心境安静,用叩击女子,心里既不要恐惧紧张,也不能放荡,细听女子在过程发出反应,进而调整的强度和姿势。这种对女性在性生活中反应的观察是十分细微的,可以和现代性医学所认识到的相媲美。这说明在两千年前,我们的性医学在某些方面是十分先进的,我们的传统性医学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和发扬光大。
3 卧、食养生
卧,指睡眠;食,指饮食。卧食养生主要体现在第九问,问挚与齐威王论食、卧养生之道中。我们摘取文中部分关于睡眠与饮食养生的文字进行分析:“文挚见齐威王,威王问道焉,日:寡人闻子大夫之博于道也……欲闻之要者……。文挚答日:臣为道三百篇,而卧最为首。威王日:善,子之长卧何邪?,文挚答日:夫卧,非徒民生之事也。举凫雁、朊嬗、鱼鳖、蠕动之徒,胥食而生者;食者,胥卧而成者也。夫卧,使食糜消,散药以流刑者也。辟卧于食,如火于金。故一夕不卧,百日不复。食不化,必如鞠,是生甘必密墨,危汤鼻惑,故道者敬卧。”这段指出,睡眠不单是人类所特有,而且飞禽走兽亦需要。并指出睡眠与饮食的关系就好像火和金一样,睡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输布;如果睡眠不好,就会使食物积聚,产生疾病。这里,一方面体现了先民对睡眠的重视,并探讨了睡眠与食物消化及输布的关系;另一方面从“如火于金”可以看出当时的五行的概念已经成熟。睡眠的重要性是无可否认的,但至于睡眠确切的生理意义,现代医学尚未清楚,我们
先民提出的“一夕不卧,百日不复”的论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反映当时医学对睡眠的重要性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至于睡眠与食物的消化以及水谷精微的输布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饮食养生,在文挚与齐威王论食、卧养生中提倡食用“淳酒毒韭”及鸡,谓“酒者,为五谷之精气也”,“韭,为百草之王”,“鸡,为阳兽也,发明声聪,伸头羽张者也。复阴三月,与韭具彻,故道者食之”。在其余的篇章里面,也多次提到饮食保养。如大成之起死食鸟精之道就有“君必食阴以为常,助以柏实盛良,饮走兽英泉,可以却老复壮,泽曼有光。”总的来说,饮食以滋阴助阳为主,体现了阳由阴生,阴阳互根的思想。现代医学也认为,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能使身体强壮。
4 欲不可绝,欲不可早
《十问》的各篇章中,均十分重视保养精气,不可轻易泄精,但又反对绝欲、禁欲,认为这样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并且指出了过早进行性生活就会导致不育。这主要见于彭祖之养阴治气之道中:“王子巧父问于彭祖日:人气和是为精乎?彭祖答日:人气莫如俊精。俊气宛闭,百脉生疾;俊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俊。”这种既提倡节欲,但又不可绝欲,并且性生活的年龄不能过早的认识是科学的,对当时人民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5 导引保精养生,反对巫医
在第六问,彭祖之养阴治气之道中提出使用导引的方法来保养。指出“竣之葆爱,兼予成佐,是故道者发明唾手循臂,摩腹从阴从阳”,具体方法就是“必先吐陈,乃翕竣气,与竣通息。与竣饮食,饮食完竣,如养赤子。赤子骄焊数起,填勿出入,以修养理,”提出如果做到这样,就会“轱白内成,何病之有?”。并指出“不明大道”之人,性生活太过,也会导致“百脉菀废”,进而会出现“喜怒不时”,最终会导致“生气去之”。现代性医学亦认为,如果性生活太过,也会导致疾病,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及精神心理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在本篇中,还指出“俗人芒生,乃恃巫医,行年栾十,形必天埋,颂事自杀,亦悲伤哉。”这是指不懂保养生命的人,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巫医,最终导致自杀死亡的悲惨命运。这种否定巫医鬼神的观点是科学的,并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医学已经和巫术分家了,不再是一个巫医不分的时代。这对我们研究中国医学史也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十问》是充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论述房中、食卧、导引方法的医书。其中的观点是科学的,并且具有传统性科学的雏形,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传统医学工作者学习,更是中医性医学工作者必读的一本医籍。其中的优秀思想,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