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个金秋季节,笔者到上海电影总公司拜访了“上影”著名导演赵焕章。这位吃山东小米和利津高粱窝窝头长大的山东利津老乡,热心于摄制带有“泥土气”的农村影片,1980年到1985年的6年间,凯歌高奏,硕果累累。他导演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和《咱们的退伍兵》3部影片,不仅为农民喜欢,在城市,在部队,也是一片赞扬声,被誉为“农村影片三部曲”。从而使他声名远播、享誉影坛,这是他电影艺术生涯的辉煌时期。
赵焕章1930年7月出生在黄河尾闾的山东省利津县,他自幼天资聪颖,悟性很强,7岁人读私塾,10岁在利津县立第一高小上学。他勤奋好学,各门功课名列前茅,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备受师生青睐。1943年他考取济南私立正谊中学,后转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1949年暑假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山东省文联人民文工团当演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他认真钻研,艺术表演水平提高很快,不久被分配在歌剧《王秀銮》中扮演主要角色,此后又在话剧《红旗歌》、《锅产》中担任角色。
为提高演员的艺术修养和理论水平,以适应全国***后***形势对文艺工作的要求,1950年初山东省文化主管部门根据文化部的指示,把全省8个文工团集中起来,输送到华东大学艺术系学习,赵焕章参加了艺术系戏剧科表演班。这年下半年,他们学校被合并到山东大学艺术系。在“山大”艺术系学习期间,赵焕章―方面系统地学习了戏剧表演方面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参加了不少戏剧的演出活动。当年冬,他在话剧《战斗里成长》中饰演赵老忠。
1952年,8家原上海私营的电影制片厂转为国营的联合电影制片厂,当时厂内急需增加一些新的力量,因此华东局派人到山东大学艺术系选调了43人参加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的工作,赵焕章人选。从此,他步入了电影工作生涯,开始当演员,翌年改学导演,先后任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导演。1957年,他在影片《羊城暗哨》中担任助理导演。他工作踏实、兢兢业业,是上影厂最得力的导演助手之一。
赵焕章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就像农民一锄头一锄头种田那样,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实践中走过来的。他从老一辈艺术家和其他电影导演身上汲取了很多成功经验。执著于电影事业的赵焕章,在电影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个春秋,先后参加《小康人家》、《鲁迅生平》、《向海洋》等5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和《水手长的故事》、《碧玉簪》、《黄埔江的故事》等4部影片的助理导演工作。1960年赵焕章晋升副导演后,和其他同志联合导演了《下乡与赶脚》、《萝蔓花》、《他们年纪轻》等3部影片。1964年他参加了“四清”工作队:“”期间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又重新开始了电影导演工作。
1978年,赵焕章先后与他人合作导演及***导演了《一副保险带》、《新歌欢舞》、《管得好》、《战船台》、《新风歌》、《风浪》、《海之恋》等8部影片。《海之恋》是赵焕章***导演的第二部影片,这部影片采用黑白与彩色交替的画面,从多方面揭示了十年内乱中年轻人的生活命运和内心世界。这部影片上映后,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赵焕章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常说:“中国有10多亿人口,8亿多是农民,反映亿万农民的新生活,是我们电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怀着这样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坚持电影创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指引下,以满腔热情,用电影语言讴歌现实生活中健康美好的事物。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赵焕章看到农村改革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一头扎到农村汲取营养,精心组织反映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剧本,相继导演了《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和《咱们的退伍兵》等3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农村题材影片。《喜盈门》反映了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初期的农村生活,侧重表现农村的家庭伦理道德;《咱们的牛百岁》反映了农业承包责任制初期联产到组时的那段农村生活,表现了乡亲之间的互助友爱精神,把表现家庭伦理推进了一步;《咱们的退伍兵》其主题思想则更进一步,影片紧扣时代脉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改革出现的新气象、新人物、新矛盾,触及了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如何搞商品化生产的问题,揭示了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赵焕章导演的这3部电影,被誉为“农村影片三部曲”。这三部曲真实感人、催人奋进,拍出了深度,拍出了新意。可以说,一部比一部深,一部比一部好,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当笔者问及赵导演为什么对农村题材影片这么感兴趣时,赵焕章稍加思索即微笑着说:“我是建国前那个时期的文工团成员,文工团有着以反映农村生活戏为主的好传统。在我的艺术启蒙阶段,像《白毛女》这样的农村戏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特别喜欢那些农村生活气息很浓的影片,像《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槐树庄》、《李双双》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我搞农村题材电影的浓厚兴趣。”
“农村影片三部曲”为赵焕章的电影艺术生涯带来了辉煌。1980年他导演的《喜盈门》荣获四个奖:由文化部颁发的“农村体裁优秀创作奖”、“优秀影片奖”、1980年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影片奖、金鸡奖的荣誉奖,上座率创当年全国最高纪录。1983年导演的《咱们的牛百岁》,荣获“百花奖”和“***府奖”,他本人获“金鸡奖”最佳导演的提名。1985年导演的影片《咱们的退伍兵》,荣获“百花奖”、“金鸡奖”、“***府奖”和“文艺奖”。1981年《喜盈门》影片参加了在埃及开罗举行的国际电影节,1984年该影片又参加了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赵焕章导演均荣幸地出席。1984年他被吸收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87年荣获《文汇报》及《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导演;1988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举办的“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导演”。1980年至1985年,赵焕章3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2年加入中国***,曾任上海市***协***、上海市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当谈到导演“农村影片三部曲”的体会和感想时,赵焕章讲了他三条坚定的信念。
一、坚信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为文艺而文艺,要注重讲究文艺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农村题材影片要更好地为亿万农民服务,必须反映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使观众觉得影片中叙述的故事、人物都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二、要牢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一真理,在电影创作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他说,我最喜欢和那些生活底子深厚的作者合作,最反对那些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因为那些生活底子深厚的作者,他们最了解、最熟悉农民的喜怒哀乐,最了解、最熟悉农民的感情和内心世界。导演《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两部影片时,他与山东东部地区两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作者辛显令、袁学强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两个剧本的创作,都凝聚着赵焕章的心血和汗水,甘当不挂名的编剧,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作者修改剧本。《喜盈门》五易其稿,《咱们的牛百岁》七易其稿。1985年5月,赵焕章又对山西省马烽、孙谦这两位生活底子厚、农村情况熟、深刻了解改革后农村新变化的著名老作家写的《咱们的退伍兵》电影文学剧本“一见钟情”,迅速投入了组织影片的拍摄工作。他忍受着胃病的折磨,带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经过7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既好且快地拍成了影片。
三、一定要追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赵焕章深有体会地说,农村题材影片要想很好地为亿万农民服务,必须注重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努力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不仅有思想性、艺术性,而且有娱乐性。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要多采取轻喜剧或有强烈喜剧色彩的正剧。这样更符合我国农民摆脱落后,笑着告别过去,笑着迎接新生活的心理;这样能更好地利用电影这个武器,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建设美好的家乡。赵焕章导演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和《咱们的退伍兵》这三部曲,都是属于轻喜剧。
从赵焕章导演的“农村影片三部曲”在当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文化部、电影局、总***、总参等负责人的赞赏及广大群众拍手叫好来看,赵焕章的艺术创作道路无疑是正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著名电影艺术家赵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