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文化意象,镜出现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化领域。在唐宋大盛的词也承载了丰富的镜意象和镜文化,而以镜喻佛理的词则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佛理镜词以镜为喻,多层面、多角度地阐明其玄妙佛法和佛理,达到了其他比喻少有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唐宋词 镜意象 佛教文化
“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意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镜”不断融合哲学、宗教和民间传说的文化历史内涵,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成为具有多重内涵的意象群。古人往往以镜来谈君子之道,至于后世,直以镜来为文、赋诗、作小说、谈佛论道,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文化意象,镜出现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化领域。而在唐宋,佛教已经大盛于天下,佛教经常用镜来宣扬佛法佛理,镜文化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照”的功能,而是具有了某些灵异色彩。同时,成为“一代之文学”的词在唐宋也大盛,一般而言,词是绮丽旖旎的,不会承载佛学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词的空前繁荣与佛学的昌盛使二者得以结合,虽然这类词作数量不多,但是却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佛理词中对镜的运用体现了镜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在佛理镜词中,佛教以镜为喻,多层面、多角度地阐明其玄妙佛法,达到了其他比喻少有的深度和广度。
佛理词以镜喻佛经佛法。《法苑珠林》(卷三十,致敬编仪式)说:“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即光照一切、洞察一切的佛法,也如明镜一般。《大智度论》卷五偈云:“法之大将持法镜,照明佛法智慧藏。”亦强调佛之大法,能照物如镜。黄庭坚《渔家傲》词就是以镜喻佛法:“百丈峰头开古镜。马驹踏杀重苏醒。接得古灵心眼净。光炯炯。归来藏在袈裟影。好个佛堂佛不圣。祖师沈醉犹看镜。却与斩新提祖令。方猛省。无声三昧天皇饼。”(上片)词将有佛法大义的教经比喻为明镜,阐明佛法具有醍醐灌顶之功,使人顿悟佛理。《观经疏序分义》曰:“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戒疏一》(上)又曰:“以行观说,如人照镜,镜即教也。”词在此也是借镜表达佛教佛理之妙,并且借词这种形式把悟理的过程予以了生动的阐述。
佛理词也喻佛家智慧为镜。佛教极重智慧,认为智慧光明,定能照物如镜。《因明大疏序》曰:“明悬智镜者,幸留心鉴照。”《〈弘明集〉序》又曰:“觉海天涯,慧镜圆照。”智镜、慧镜已成为释家惯用语。著名的大圆镜智,即是用大圆镜喻智体清净。敦煌词《南宗定邪正五更转》:“二更催,大圆宝镜镇安台。众生不要攀缘境,由斯障蔽心不开。本自净,没尘埃。无染着,绝轮回。诸行无常是生灭,但观实相见如来。”词中对大圆宝镜的不惹尘埃的清净予以了发挥,赞美佛家的智慧能勘破生死轮回,使人看到真相而修成真身可见如来。对此,《心地观经》二也有类似的阐述:“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
佛理词以镜喻人心。人之心性本质光明,清净如镜,能照万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十二云:“心如净明镜,鉴物未尝私。明镜唯照形,不鉴于心想。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克勤《碧岩录》卷三更形象地说:“尔等诸人,各有一面古镜,森罗万象,长短方圆,一一于中显现。”讲的都是人心如镜,佛教著述之中心镜之喻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种比喻也自然要影响到了禅词,五代《梧桐树》词:“五更里,朦胧定,心养浩月一轮镜。照破贪嗔病,这回须要鬼神惊。只要真清为真静,功满朝上圣。”词中描绘的就是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参禅时,以心为镜来检点自己的过失而有所收获,即能“照破贪嗔病”,其以心为镜的功效以致可以惊鬼神。敦煌词《禅门十二时》:“日出卯,取镜当心照。情知内外空,更莫生烦恼。”中“取镜当心照”字面意思是以镜照心来检查自己的得失,但也含有以心作镜的意思。在南北宗中有极富戏剧性的以镜喻心之争。《坛经》中神秀心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陈人杰《沁园春》上片:“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有云名妙净,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翠竹真如,黄花般若,心上种来心上开。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即用到了神秀与慧能说的菩提与明镜的比喻,且是采用了慧能的顿悟的说法,说心不是明镜,万法皆空,本来就没有尘埃可言,显然是在对慧能的偈子心领神会之后的发挥和对佛法的重新言说。既然认为心如明镜,那么修行如同磨镜。佛家讨论修行方式时亦以镜为心,使去其尘埃,显露光明的本性。《祖堂集》卷三《怀让和尚》载:“让和尚捋砖去面前石上磨,马师问:‘作什摩?’师曰:‘磨砖作镜。’马师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尚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也?’”磨砖作镜,遂成为著名的禅宗公案。吕岩《沁园春》中用到了此典,有“愚痴辈,磨砖作镜,怎赌光明”的佛家语。
佛理词从镜与像关系出发,镜用来喻虚实、有无关系。镜之映物现像,是由镜、物与人三者共同完成的一个把实相变成虚像的过程。李光《水调歌头》:“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萧洒任吾年。”镜本体虚空才可映物,其中包含着虚与实之辩证关系。镜映万像,却终不住像,像变而镜之自性不变,其中又包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下云:“说二法身名者,然法身虽一,但所现之像,凡圣不同……譬如明镜,能现一切色像。若以像约镜,即云人像体镜,马像体镜,即有众镜之名。若废像论镜,其唯一焉。”镜本身不会改变,所变的只是像而已。 镜中之像似真实幻,似有实无,其中又包含着有与无、真与假等辩证关系。
五代词《渔父•玄用》:“日月交加晓夜奔,昆仑顶上定乾坤。 真镜里,实堪论,红霞晓寂门。”在这些佛教词中,佛教中一系列极复杂的辩证哲理,通过镜喻便轻松地解决了问题,这确为佛教阐明教义之一大妙处。佛教经典卷帙浩繁,佛经中的比喻多如繁星,而镜喻显得尤为突出,堪称譬喻说法之典范,佛教中的镜喻不仅多,且已形成体系,解读佛理词中的镜意象,我们可窥中国文化和镜文化之一斑。
参考文献:
[1]段玉裁:《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美]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吴文忠译:《镜子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5。
[3]《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古今***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第二百二十八卷镜部,第80册,中华书局,1988。
[4]法•梅尔基奥尔―博奈著,周行译:《镜像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志烈:《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川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论文》,2002。
姜吉林: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