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的一种称号,这种称号用来褒贬善恶,其主要内涵是概括他们生前的品行和业绩。谥号是根据谥法而定的,谥法是议立谥号需要遵循的规范和细则。具体而言,谥号是在谥法规定的用字及其释义范围内,结合死者生前的品行和业绩而确定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字或固定的词语,它表达了对死者的褒扬、贬斥或哀矜。 “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所以古代的士大夫都很重视这个谥号——对其一生做的一个概括的评价。
皇帝的谥号是由礼仪官拟定的,臣下的谥号是由朝廷赐予的。其来源根据王国维的考证,应该出现在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
“文正”这个谥号在明清两代尤为被人重视,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德才兼备,恪尽职守,忠君爱民的臣子的谥号才能是“文正”。据统计,明清两代大臣的谥号为“文正”的总共才十二位,明代四位,清代八位。晚清名臣李鸿章的谥号只能为“文忠”,而左宗棠和张之洞的谥号只能为“文襄”,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可以说其代表了朝廷对大臣的最终看法。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清朝两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之,下面还有“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
讽刺诗“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说的就是关于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谥号的事。明朝武宗时,大学士李东阳病危,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看到李东阳这个将死之人还在为自己的谥号担忧,两人私交甚笃,杨一清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病危的李东阳竟然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而李东阳是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治家,号称“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却在临死之际,还在为谥号“文正”忧心,可见“文正”在明清两代臣子心中的地位何其重要。
中国古代士大夫重名节和声誉,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十分看重这一谥号。况且明清两代的皇帝对谥号“文正”的赐予还特别吝啬和谨慎,明朝立国276年,清朝立国268年,两朝大臣何止万千,可总共才有十二个大臣得到“文正”的谥号。这些谥号为“文正”的大臣,可谓当时的名臣。宋元明清几朝,谥号为“文正”的大臣凤毛麟角。“谥之至美,文正也!”“生拜宰相,死谥文正”可说是士大夫的终极梦想。这个类似于今天对人的鉴定的词,有的人想得而不可得,有的人不用争即可得到,这就是历史。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人臣者,还是得心系百姓。
(选自2012年10月8日《新华副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