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准则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其中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费用计入开发支出,如果开发成功则将其转入无形资产,如果失败则转入当期损益。但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规定,导致很多公司对研发费用的披露并不规范。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程度,本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对策
一、研发费用资本化相关概念研究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一种为了开发出新产品或服务的勘探性科学活动,通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来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其中研发活动分为两种,分别是科学研究和实际研究。其中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际研究则主要指实验发展。现有研发费用处理方法通常有三种,分别是资本化、费用化和有条件资本化,本文重点研究了研发费用资本化。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递延费用的方法,即将研发阶段产生的费用确定为一项资产,在后期进行摊销。该处理方法的依据是:企业无法保证项目的成功性,即使项目研发失败,也应计入成功项目的资产成本中,也就是说项目的研发成本是指研发期间所有耗费的成本综合。
欧盟国家企业研发费用都是实行资本化处理,且并不是像美国那样执行标准化的操作,而是相当宽松的。首先,企业要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分开来,然后在5年之内对研发费用成本进行摊销。如果摊销时间超过5年,只需要在企业报表中进行附注并说明原因即可。欧盟国家之所以执行相当宽松的资本化***策是因为欧盟大部分国家处于产业链中游,企业的研发力度比较大,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能增加企业研发的热枕。
二、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盈利水平
***治成本理论指出,企业的利润越高,***府和社会对其的监督也会越强。为了降低***治成本,大多数企业都会使用会计***策将收益递延,以降低企业利润。又由于时间价值的关系,还能够将税收递延,这对企业来说非常有利。另外,根据报酬契约理论,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财务指标上的红利,有可能会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式将利润提前。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使企业盈利增加,使企业当年的利润更为可观。
(二)扭亏因素
企业还可以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来提高当期利率,平滑企业利润,隐瞒企业亏损状况,以此维护企业的声誉。此外,管理者分红大都与企业盈利有关,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大红利,可以通过盈余操作来减少亏损,而研发费用资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很有可能让处在亏损边缘的企业扭亏为盈。通常,亏损的企业会面临较大的破产风险,不仅是债权人会施加还款压力,股东也会给企业施压。管理者通过资本化的会计***策进行利润调节,将未来的利润弥补到当前的亏损上,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危机。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研发费用往往占到了公司成本的很大比例,因此决策的选择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很大,而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法来弥补企业亏损。
(三)财务杠杆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往往会通过签订债务合同的方式增加企业资产,而契约理论中债权人为了降低借贷风险,大都会在合同中规定一些限制条款,而这些条款的确认通常是根据会计信息设定的,至于企业对这些条款的执行情况也是通过会计信息来衡量的。这就意味着会计***策的选择与企业违约情况有直接关系。为了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企业管理者通常会将收益提前;如果企业已经出现了违约,也可以通过降低资产负债率来提高盈利,以逃避违约惩罚。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的同时,也要进行债务偿还,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企业很可能采取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加盈利,降低融资难度。从当前的形式来看,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长期借款,因此使用资本化研发费用的方式提高企业利润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四)保增因素
保增因素是指企业为了让账面保持持续增长而采取的盈余操作的驱动因素,管理者通过盈余操纵来调节收益,使得公司年利润趋于平稳,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风险评价,从而提高股价,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同时,稳定的收益也降低了债权人对公司偿债风险的评估,降低了企业的破产风险,便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债权融资机会。所以,盈余比前年下降的公司会倾向于资本化研发支出来增加收益。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的改进对策
(一)完善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
美国会计准则中将资产定义为企业通过过去交易形成的,对未来经济有利的经济资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出于对此的借鉴,对资本化条件中增加了对经济效益与支出的考量,要求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产出必须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能够抵消研发活动的支出,否则研发活动则没有必要。因此,企业在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之前需要考量研发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并进行可靠性评估。
(二)结合重要性原则制定研发费用的具体处理规定
无形资产在不同行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相同,例如在软件开发企业,研发活动是产生收益的主要来源,如果对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全额费用化,并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情况,也不能体现出研发活动的真正效益,还有可能会误导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研发活动并不经常发生,且金额也小,并不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主要工具。这时候进行费用化出来要更简单一些,因此没有必要一定使用资本化处理,故在制定研发费用的具体处理方式上要根据行业不同区别对待。
(三)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
新准则中对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并没有严格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会计人员自己进行把握,这也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一定可操作的空间。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来进行审计。例如财务报表是由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后公布一样,企业研发费用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也应由相关评估师评估之后确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没有操作指南而导致会计人员出现失误,同时也能给不同企业提供不同操作指导。
(四)规范信息披露
企业研发支出方面的信息应在企业会计报表中有具体的披露,包括本期确定为费用及开发支出的研究费用金额、年度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对追溯调整内容的原因、数额等披露,研发项目的性质等无形资产的信息,还应包括权威机构对研发活动的市场价值评估等。这些披露对评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研发活动会越来越多,研发费用资本化对企业利润、报表的影响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对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必须注意这三方面的改进:一是对行业资本化条件的规定,让会计从业人员更好的掌握资本化判断条件;而是制定专门的评估机构,让会计准则能够更好的执行;三是进行信息披露,让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楚研发费用的真实情况,从而更好的判断企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梁莱歆.高科技企业R&D支出资本化的动机研究[J].财经研究,2011(04).
[2]宗文龙,杨艳俊.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因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04) .
[3]钟辉.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的新思考[J].商业会计,2009(05) .
[4]周环.解析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J].经济师,2010(11) .
[5]杨春霞.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内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