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胜习俗 第18期

厌胜,又称“魇镇”,《辞源》(修订本)解:“古代迷信谓能以诅咒制胜”。此处“厌”通“压”,读yā,解为镇压、堵塞;“胜”则是胜过、制服,二者组合,字面意思是抑制、胜过。既要胜过,就要有所凭借。《辞源》称“以诅咒制胜”。而按汉语词义,“诅咒”乃属言语,请神加殃曰“诅”,祷告、咒骂为“咒”。在“厌胜”辞条下,《辞源》编者举二例说明:一是《汉书・王莽传》中王莽做“威斗”以压胜众兵事;二是《颜氏家训・风操》中“画瓦书符,作诸厌胜”句。这两个例证也并非全是“以诅咒制胜”。如此看来,厌胜并非单“以诅咒制胜”,而“以诅咒或特定物什制胜”的理解可能更接近现实。

厌胜的传闻

厌胜信仰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厌胜”一词似早见汉代文献中,班固《汉书》与王充《论衡》曾多次出现这一词汇。自汉而后,有关厌胜的传闻频见于皇朝正史、文人笔记、民间传说等话语形式中。

《汉书・匈奴传》曾记有这样一段史实:西汉元寿二年,匈奴王单于晋见汉天子,天子让单于住进了处于太岁之位的上林苑蒲陶宫(中国古代有禁避太岁之信,民间有谚:“太岁当头坐,非灾便是祸”。太岁在申,申处南方,蒲陶宫处皇宫之南,为凶位),却谎称因为特别礼遇才作此安排。单于后来知道了内情,很不高兴。西汉时,匈奴一直是汉天子的心腹大患,汉天子作此安排当有压镇、诅咒之意。《汉书》还记述了王莽做“威斗”事:王莽篡汉后,为了压制各地义***,亲自督造“威斗”。所谓“威斗”,就是形状像北斗、长二尺五寸的铜质镇物。此后,自《汉书》而至《清史稿》,皇家正史不乏厌胜传闻的记述。

相比正史,文人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厌胜传闻空间。杜甫有《石犀行》诗,诗的开篇有“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句,是对秦时蜀太守李冰修都江堰,“作石犀五枚”、“以厌水精”(古人有“牛为土性,土能克水”之信,有以铸牛或石牛镇水之俗)的做法提出的质疑。而在文人作品中,笔记小说更是记述厌胜传闻的大宗。如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万岁山”篇:“国家起朔漠日,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金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金人谋欲厌胜之,计无所出。”记述了金人以假山遏制真山的厌胜。

北京有钟楼,楼上悬有一口大铜钟,关于这口钟的来历有一段凄美的传说。皇帝限期铸好大钟,否则处斩全体工匠,负责铸钟的华严师傅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此前铸的钟不是不成形,就是声音异样。限期将至,华严的女儿华仙跳入滚烫的铜水中,大钟才最终铸成。相同的母题出现在多地的民间传说中。古代有衅钟之俗,即杀牲以血涂钟行祭,是否在更原始的时候,还有以人“衅钟”者,我们不敢武断。但至少可以说,这是厌胜信仰的后世遗存应该是可信的。除了铸钟之外,还有修城时以人魇镇的民间传说,也当属此理。

厌胜的种类

有关厌胜的传闻之所以被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叙述着,是因为在传统社会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人们笃信厌胜的功效:生病时,南朝齐明帝萧鸾(重病)“身衣绛衣,服饰皆饰,以为厌胜”;祈子时,唐玄宗第一位皇后王氏求助道士厌胜;甚或闹水灾时,徽宗便派道士林灵素使用厌胜之法治水……具体的厌胜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厌事多方,罕能说悉,或***画形像,或刻作人身,刺心钉眼,系手缚足,如此厌胜,事非一绪”。厌胜用途、手段虽然繁复,但却无出利己之私欲。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厌胜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镇祟,一类是致祸。前者是被动防守,后者则是主动出击。

镇祟,是压镇妖魅,保人平安。典型者如传统小儿佩戴的压胜钱。压胜钱,又称“压岁钱”、“押岁钱”、“压祟钱”,形状似钱币,因“岁”、“祟”音谐,取驱鬼镇祟之意。压岁之俗在汉魏之时已然盛行,、此后传承了下来,“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小儿镇祟有厌胜钱,住宅镇祟则有石敢当。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是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用于辟邪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石敢当”3字早见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子。”之所以冠名“泰山”,是因泰山乃“五岳”之首,人们相信秦山的石头最具灵性。

致祸,是致他人灾祸。这其中以工匠厌胜为最。在为他人建房造屋时,因为主人在饮食、薪酬上有所亏待,有的工匠则实施厌胜。“从弟东白宅,在村西井畔后,前未为宅时,缭以周垣,环筑土屋其中,有屋数间,夜中辄有叩门声,虽无他故,而居者恒病不安。一日门旁墙圯,出一木人,作张手叩门状,上有符录。乃知工匠有皂于主人,作是镇魇也。”明人午荣编的《鲁班经》是一本被民间匠师视为经典的业务用书,书中除了介绍建房工序、房屋式样、鲁班尺的运用等技术内容外,还特别介绍了工匠魇镇及祛除魇镇的数种方法。如在门口架梁内藏一只筷子、一块碗片,其结果是“一块碗片一枝箸,后代儿孙乞丐人,衣粮口食当冻饿,卖了房屋住山寺”。再如,“一块破瓦一断锯,藏在梁头缝合处,夫丧妻嫁子抛离,奴仆逃亡无处置”。禳除这些灾异的方式也有多种,或书“姜太公在此”,或制“天官赐福”板等。

厌胜的俗化

历史上,尽管厌胜之术广有信众,但也从来不乏质疑的声音。南朝时,刘勰曾撰《平惑论》一文,批评道家法术为“消灾***术,厌胜奸方,理秽辞辱,非可笔传”;北宋时,太常博士颜复在建言礼制时,曾称将“道流醮谢、术家厌胜之法,一切芟去”等。时至今天,厌胜之术已少有信众,厌胜之俗也产生分化。绝大部分厌胜习俗因其迷信与虚妄而遭人弃用,也有极少部分厌胜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经由人们的习俗操作,功能发生了变化,或成为地方的民俗标志物,或成为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人们接受并传承了下来。

京南沧州有铁狮子,当地又称“镇海吼”,座落于沧州旧城原开元寺前。据民国《沧县志》’记述,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其身高5.48米,长6.5米,宽3米,重达40吨,身负莲花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3字,前胸及臀部束带,头部毛发作波浪状,四肢叉开,昂首挺胸,巨口大张,仰天长啸。关于铁狮子的来历,众说纷纭。而民间的一种说法可能更合乎情理:沧州东濒渤海,旧时海水上泛频繁,民不聊生,为清除水患,当地人募钱捐资,请人铸狮以镇遏水患。狮身上铸有捐钱者的姓名,是一佐证。这与中国文化中狮子“百兽之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神性魇镇邪魅的作用是相吻合的。

在由迷信而俗信的厌胜物中,春联的来历则更具典型意义。“春联者,即桃符也。”春联,据称起源于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符(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桃符长6寸,宽3寸,上画“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此时桃符已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书写的春联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桃符以画,春联以书”,“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成为汉民族春节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厌胜习俗 第18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厌胜习俗 第18期

学习

正交变换的类型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正交变换的类型,内容包括正交变换的通俗解释,正交变换的判别方法。Abstract:Herethemainstudyisthetypeoforthogonaltransformation,firstfromtheorthogonaltransformationtothematrix,andthentostudythetransformationbyth

学习

伊斯坦布尔假期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伊斯坦布尔假期,内容包括伊斯坦布尔假期,伊斯坦布尔的假期全文。调香师阿丽斯在伦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晚上常在家款待三五好友,喧哗声屡屡引起脾气古怪的邻居戴德利不满。圣诞前,一位算命师对她预言:阿丽斯必须进行一次漫长的

学习

访谈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访谈调查报告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访谈记录1000字调查报告,访谈调查报告范文600字。访谈调查报告篇1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与行业及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及企业

学习

追忆似水流年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追忆似水流年,内容包括追忆似水流年全文免费下载,追忆似水流年全文多少字。“小马虎”的铅笔头

学习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内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一、引言

学习

医者父母心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医者父母心,内容包括医者父母心全文阅读,医者父母心全文原文。从一个初涉医门的学子,到一名身着白衣的医务工作者,从一个学科带头人,到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二甲”医院的“掌门人”,张兴华在近30年的从医经历中,始终践行着“

学习

民族唱法的窍门(一)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民族唱法的窍门(一),内容包括民族唱法的技巧和方法,民族唱法书籍。内容提要: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划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

学习

论自然美与社会美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论自然美与社会美,内容包括自然美才是真的美,关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美,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但不是陌生的,反而是非常熟悉、十分亲近的。或许可以说,一谈起美,就会唤起我们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就会使我们沉浸在那亲身体验过的美感所带来

学习

简评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简评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内容包括索绪尔的语言学贡献,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摘要】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开创了语言研究的新时代。文章介绍了他的生平,分析了其思想的来源和对语言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学习

《彩虹色的花》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彩虹色的花》,内容包括彩虹色的花全文阅读,彩虹色的花绘本。内容简介

学习

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论文频道为大家提供了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论文请浏览论文频道。

学习

文史知识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文史知识,内容包括文史知识杂志,文史常识积累全集。卷首语

学习

素食的狮子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素食的狮子,内容包括假如狮子是素食动物,爱上素食的狮子。一只老虎走到一头狮子面前,咳嗽了一声,问:“狮子,整个森林里都在风传说你不吃肉,改吃草,变成素食主义者了,这不是开玩笑吧?”

学习

“叙事疗法”直指人心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叙事疗法”直指人心,内容包括叙事疗法外化技术案例,叙事疗法也叫故事疗法。情绪,似乎是件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不过在心理学家荀焱眼里,情绪并非不可捕捉的。她用“叙事疗法”,来帮助人们也帮助自己,看清情绪,找到情绪背后所隐

学习

摩梭族的走婚习俗

阅读(54)

摩梭人家的孩子,年满13岁,就要在大年初一这天举行穿裙子或穿裤子礼。仪式开始,先由喇嘛念经,经念到一半时,给受礼的孩子焚香沐浴。为孩子沐浴穿戴的成年人须与受礼孩子的生辰、属相相同。

学习

临高人的丧葬习俗

阅读(74)

丧葬方式多种多样,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而土葬是历史上中国人运用最广的丧葬方式。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对土地的崇拜让中国人有“入土为安”的观念,此外,人们坚信阴间在地下,死者在那里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新生。

学习

清明节的那些传统习俗

阅读(40)

清明节得名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期。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春意盎然,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勃勃生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学习

恩施土家族的婚恋习俗

阅读(54)

婚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恋习俗,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婚恋习俗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在改变的,因此也可以说,婚恋习俗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一面别样的镜子。通过研究婚恋习俗,不仅可以分析

学习

鬼节习俗

阅读(32)

明天又是七月半鬼节了。我不相信有鬼。但是老人们,是相信或者说惟愿鬼是会来的,回来享受给他们的祭品,烧给他们的纸钱。当然,老人们只迎送自己家祖先的鬼魂。

学习

习俗英语范文精选

阅读(83)

习俗英语篇1摘要:中国学生要学习英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首先学好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尊重他国人民生活习惯,适当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文化概况。因此,老师要教好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习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作为重要内容多介绍,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