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汉文化的契合及分歧

摘 要:彝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文化与中原汉族即以儒道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关联。彝族文化最高价值范畴“黑色原型”及其先民“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道”文化有着契合,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其毕摩信仰文化与儒学文化亦有着内在关联,体现在其民族性和多元性,其文化源头“永恒回归”和母神崇拜又与汉儒男权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形成冲突,这是文明程度而致的两种文化价值体系的分歧。

关键词:彝族;黑色原型;毕摩文化;天人合一

和所有民族生存的基本方式一样,彝族也是凭借一定的自然环境而占有一片独特的地理空间,又在其区域内创造体现本民族特征的文化空间,最后是与其它民族特别是汉族以各种方式并存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碰撞和融合。基于此,我们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彝汉文化之间包括地域间和族际间的文化沟通与文化理解,不仅将文化一词作名词研究,而更多地是作动词理解,即是“以文化之”的过程和影响。彝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自身保留独特的文化之外,还具有同中原汉文化相契合的成分。至于汉文化,当是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原汉族文化,伴随着中央***权的权力渗透,彝汉两种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并交融。

一、彝族及其文化浅析

彝族历史源远流长,长期聚居在西南山区,关于彝族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争论太多,也尚无定论,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西来说和云南土著说几种,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性,“但民族是一个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尤其是人口较多的民族都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演变而形成,基本上都是多源而非单源的”,[1]P9因此笔者认为,彝族是以土著人为基础,融合南迁的古氐羌人,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民族,即是基本采纳北来说和土著说的观点,将民族作动态的历史的解释。

然而不仅是彝族各支系和其整体的关系,就整个彝族同中原汉族也存在同源异流的隐线,就是说彝族同汉族在族源和文化源头上存在某些共同点。这种观点的基本立足点是泛民族主义和民族文化动态交流的理论。从源头来考,彝文书有记载的哎哺时代,时间相当于汉献记载的“三皇五帝”初期,其传说的人物生活在万年或数十万年前,生活在云贵高原,是我国各族共同的祖先;从彝汉文献记载关于天文历法、文字刻画的产生和后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形成,共同源于古夷人的远古文明,从中可以看出汉族文明的渊源。就有学者认为彝文是甲骨文同源异流的一种文字,虽无定论,然考究其字形、揣摩音节、和实意,可以看出其亦是象形文字的一种,因此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如果彝汉同源的说法最终定论,那么我们对于彝族的源流又要重新认识了,将云贵高原作为一个文明的发祥地,以往的外来族群迁移说似有些不合理。因此“要说‘北来’,是先北去而北来;要说‘东来’,是先东去而后东来”。[2]P270

据此,我们知道彝族和汉族的族源和文化源头存在某些共同点,但不可认定彝汉之间就是确切的同宗同源。彝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其历史渊源可上溯至地皇时代,和汉族相始甚至要早于汉族,其早期文明程度是非常高的,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逐渐与其他先进民族拉开距离。文化上就社会形态来讲,彝族社会形态演进存在跳跃性和不平衡的特征,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社会转型不彻底而留下一个长长的尾巴。彝人有着远古的大母神崇拜,如四川凉山等封闭彝区仍有姨表不婚和抢婚的婚姻习俗,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并非完全进化或完成转型,加之彝族的奴隶社会持续时间长,这种思想的演进就极为缓慢了,到***以前,四川凉山还处于奴隶社会,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的各种原始宗教形式渗透在彝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不难看出原始社会的遗存了。应当说,改土归流是彝族历史上的大事,它甚至影响了彝族的经济形态和社会进程,改土归流的进程也是彝族社会由封建领土制经济过渡到封建地主经济的过程,尽管它是中央***府推行的一场强制的社会化运动,可是的确给彝族社会带来了大的变革,使彝族社会在短时间内走上封建道路并最终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彝族虽源远流长,但其社会发展演进较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就非常滞后了,但以此判定彝族文化落后也是片面的。

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优秀灿烂的文化。由于地域差异,彝族文化在 各支系、各地域上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在婚姻、丧葬、礼仪等习俗上有异于其它地区的彝族是整个彝族的个性,但只是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反映的民族精神实质并未改变,仍然是受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影响或支配。尚黑且尚火,这是彝族非常显著的特点,这点从彝族的民族服饰和民族节日可以大致了解,集中反映了彝族以黑为尊、以黄为美的审美观。彝族是一个封闭落后的民族,自清改土归流以前,西南大部分彝族还处于奴隶制度统治之下,改土归流才使得诸彝区逐渐步入封建社会,可见彝族文化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对认识自然还停留在原始的自然崇拜阶段,火作为最先进的物质用以对抗一些黑暗和邪恶,体现了彝族人朴素的世界观。但彝族文化并非都是落后的,在许多领域,彝族文化对整个中华文明有着重大贡献。比如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就堪与玛雅文明的历法相媲美。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道”文化的契合

从宇宙观上来讲,彝族先民的宇宙观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其与道家以自然的智慧为基本特征的“道”文化有着诸多的契合点,其共同的特征是以自然来考究人的起源、世界的起源、万物运行之理等,当中隐含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法理论,有别于绝对精神的宇宙观。

和道家一样,在创世和人的起源这一问题上都用辩证的、唯物的、运动发展的观点来解释。彝族用阴阳、五行、清浊二气来解释宇宙和自然,认为清浊二气是宇宙的原元素,清浊二气交互作用,产生阴阳二元素,阴阳二气混合作用产生风、雷、电等基础物质,接着衍生出世间万物。“彝文古籍《努讴数》叙述了远古天地未形成的时候,宇宙空荡荡、黑沉沉。后来清浊二气发生了变化,清气上升形成天,浊气下降成为地的观念”。[3]P223这种阴阳创世的朴素唯物主义及辩证法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道家的“道”是一个哲学概念却并非是一种绝对精神,道本身就源于自然,体现自然的智慧,“老子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大贡献是率先将”道“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本体意义的哲学概念”。[4]P1-2“道”的本体意义,这便是朴素的唯物观。“道”顾名思义指规范事物和社会关系的内在规范和法则,如天地万物之道、子弟之道、君主之道等,道家著作《老子》首先提出“道可道,非常道”,是说明“道”并非寻常之道,将之提升到先天地万物而生的指导一切的客观规则。又将“道”析化分解为阴阳、五行、八卦的义理,渗透有辩证法的思想,认为阴阳互补、难易相生、福祸相依、物极必反,这和彝族的太极理论是极其相似的。“彝族的太极理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乾坤、乾坤生八卦的生化原理,太极***,白色象征阳光,叫天白父;黑色代表阴气,叫地黑府;阳气上升为阳,阴气下降成地为阴,这就是阴阳的来由”。[5]P147-148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又扩展到人的起源问题和人体及物理关系上,彝族有学雪生人之说,认为人是从水中诞生,水的精华部分凝结成人类的始祖,这较之许多神话造人的观点要唯物些。

彝族先民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以自然的智慧为特征的“道“文化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或者说产生了某种契合,无论是创世、人源,还是天人之理都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影子,这可以说是两种文化的共性,只是道家将这种思想带向***治,产生了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治理想,算是又一结晶。可是经***治着色,这种早期的哲学思想也只得走向迷途。无为的***治观念在结束长期战乱的西汉初年得到统治者的亲睐并发挥了实际效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更为强势、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儒家文化所代替,道家文化告别***治舞台,带着既有的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走上唯心之路,渐行渐远。相反彝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却相对稳定,少受***治的污染,却也因此发展较缓,这种反差也含些辩证意味了。

将彝族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上升到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作一个后来的学术定位,我想借用杨解先生所提出的“黑色原型”作为概括。所谓原型, 荣格指出“原型就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过程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呈现,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简言之,就是彝人最深层次的潜意思,是彝族文化的原型。彝族是一个“尚黑贵左”的民族,这点通过彝人衣饰和礼俗等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看出。所谓“黑色”,是玄妙的、广大的、幽深肃穆的、神秘而厚重的,并且是先天地而生的,这点从彝族的创世神话中可以得到印证,“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没有草……世界黑漆漆,宇宙玄冥冥……之后混沌初开,产生阴阳二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6]P1-2这是彝族神话中的宇宙创生论,道家同样认为这种创世神话往往先天地而生,存在先于时空而存在的原始混沌,并且都以神话来体现自然秩序。因此,“道”的原型便可追溯到神话意识中规则变化或作规律性变化的物象,所以,彝族文化原型“黑色原型”只是“道 ”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

无论是彝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是其文化文化最高价值范畴“黑色原型”,都与“道”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只是可能作为价值范畴“道”文化的外延更大些,然而也不能忽略两种文化的相似性和发展中的趋同性。

三、毕摩文化与儒学文化的内在关联和分歧

彝族的文化可以将之概括为毕摩文化。毕摩是彝文的音译,“毕”指念诵、吟诵之意,摩指老者、年长的知识分子。毕摩文化是彝族社会的一种文化,其源于彝族早期的神学宗教,后来渗入一些人为宗教的要素。毕摩宗教文化可以说是介于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之间,这种“彝族原始宗教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属原生性本土的民族民间信仰的宗教,它属于民间信仰的宗教,介于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之间……”。[7]P120-121毕摩文化和中原汉族信仰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很长时间内不为汉家理解和认同,“毕摩在历史上曾被汉文学者称为鬼教,在现代一些学者又称它为巫教或原始宗教”。[8]P175-176事实上,毕摩文化也含有许多原始宗教的色彩,和汉族信仰体系是有差异性甚至冲突的。汉族在强大***治权力的辐射下,中央***权为加强对人们思想意识的控制,将原有的各种崇拜同化吸收,以儒学为根,加入其它成分,在西汉时形成“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帝王中心儒学观,严格来说,儒学发展成为一种宗教流派,这是宗教与***治的合流。在***治面前,宗教或文化学派终归作了俘虏,成为封建***府压迫人民的工具,而毕摩文化就因为落后而显得相对纯洁,其代表的是纯粹的范畴,毕摩作为沟通人神鬼的中介,实际上是扮演一个宗教领袖的角色,虽有***治化的倾向,然而在此后长期历史发展中却始终没有与***治同流,原因可能是西南彝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治相对稳定,受其他民族***治影响较小,另“毕摩信仰从其性质和内容看,毕摩既有人为意识形态的特征,又在许多方面还保留有后期原始宗教的痕迹,还没有彻底割裂与宗族部落宗教的联系,处于原生状况。”[9]P181毕摩文化长期处于原始的宗教形态,这种原生状态的宗教意识形态长期占据彝人的心灵,加之彝区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宗教关系和等级关系使得彝区较为稳定,因此宗教显得比***治更为活跃了。这便是彝族毕摩信仰文化同儒学包括其他宗教文化的一大区别,也是彝汉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差异或者说是分歧了。

尽管如此,彝族毕摩信仰文化仍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强大辐射下,自觉地吸收了儒、道、释等诸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因素,因而毕摩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有机结合的显著特征。但应当注意,彝族原生态文化仍占主导地位,汉文化这种改造作用是比较微弱的,但文化融合的踪迹也是明显的。彝族的原始具有和谐性,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本族与它族的和谐;毕摩信仰文化比较理性,比较温和,其中始终贯穿着“仁爱”、“和为贵”的思想,也具有理论的系统性、丰富性,可以说是彝人自己的“儒教”。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毕摩文化是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而又是具有鲜明民族性的文化。

即使将这种信仰文化溯源研究,也可以大致看出两种文化的内在关联和分歧。这其中就在他们共同的精神实质问题或者说是他们的出发点问题,当是永恒回归的哲学观念和早期的大母神崇拜。永恒回归是一种朴素的世界观和神话思维模式,它是一切宗教神话文明的起点,也是基本主题和模式。这种永恒回归和道家自然是殊途同归的,只是道家尚玄,倡导无极、无为的观念,玄德的实质在于母性的生命力,这又将视线引向人类早期宗教崇拜形式――母神崇拜。彝族自然也是有这种母神崇拜的,而且影响很深。彝族文献《合与候赛变》三子争夺母亲的故事,以及《勒俄特依》中支格阿鲁出生的故事充分说明彝人心中潜藏的女性崇拜以及母权制的问题,这就与儒家倡导的男权创世观念格格不入了。这种矛盾基于最基本的世界观,最直接原因则是两种文化发展程度的落差。尽管老庄认为父权制社会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他们都处于父权制社会,但却顽固地坚持着远古女神宗教思想这种为父权制文明所不容的观念,但最终这种坚守和抗击都没能取得胜利。毫无悬念的,父权制思想在彝族得到扩散,同时“母系文化”得到了父系制的宽容,被纳入父系制的轨道,这点从彝族女土官***治里可以得到窥见。尽管彝族社会已过渡到父系制的宗法制度,但仍存在母系制度的变态演化。

四、小结

通过对彝汉、意识形态甚至族源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彝汉两种文化确存在契合及分歧之处,一方面是对于世界、自然及人等问题认识的不谋而合;另外则是两种文化互动交流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尽管彝族社会、文化长期发展滞缓,但也不能否认其早期足以和汉文化相媲美的彝族文明及彝汉文化水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形态。(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历史系)

通讯作者:程永奎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310977009]。

参考文献:

[1] 李绍明,冯敏.彝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贵州彝学研究会.贵州彝学5[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3] 贵州彝学研究会. 贵州彝学[M]. 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 [6]张纯德,李.彝学探微[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 冯元蔚. 勒俄特依[M]. 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8] [9]普钟良.中国彝族[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3.

彝汉文化的契合及分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彝汉文化的契合及分歧

学习

武术礼仪文化浅析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武术礼仪文化浅析,内容包括浅谈武术中的礼仪,武术礼仪的内容及意义。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礼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而武术在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武术

学习

中国古代身份证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身份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身份证材料,中国古代就有身份证了。小创: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可以说,那时候有身份证的人确实是“有身

学习

胡亚光与胡庆余堂

阅读(22)

他要访问住在这墙门里的一位82岁老人――胡庆余堂创办人胡雪岩的曾孙、现代著名画家胡亚光。许丹所以四出寻访急于拜访这位胡雪岩后代,一是想征求这位艺术家对中药博物馆的陈列意见,二是这位曾孙曾为胡雪岩画过一幅十分神似、逼真的生前肖

学习

论李清照词的愁情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论李清照词的愁情,内容包括论李清照词的愁情,李清照的词论原文。【关键词】李清照;情愁;离愁;悲愁

学习

教师感化教育总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感化教育总结,内容包括小学教师警示教育心得,高校教师警示教育心得。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真爱,为学生撑起一片碧蓝的天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

学习

智能餐饮解决方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餐饮解决方案,内容包括餐饮智能管理是干什么的,智能餐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摘要]目前已有很多种智能餐饮方案,但是餐馆仍需人工,效率低且易出错。本文提出一个新型智能餐饮解决方案,设计一款智能餐饮系统。该系统使餐饮变

学习

文君故里天台山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文君故里天台山,内容包括天台山文君故居,邛崃天台山和文君的故事。沿成邛高速西行,一路田园风光,山野之间或有一两栋小屋罗布其中,细雨霏霏,炊烟袅袅,宁静而安详。

学习

ICP光谱分析技术应用浅析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ICP光谱分析技术应用浅析,内容包括icp光谱仪的工作原理,icp光谱数据如何分析。【摘要】ICP分析法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能较好的保证分析的精度和准度,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地质、治金、食品等检测领域。本文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

学习

极具天赋和创造力的陶瓷美术家王晓帆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极具天赋和创造力的陶瓷美术家王晓帆,内容包括王晓帆陶瓷底款,瓷画家王晓帆。王晓帆(1919-1963年),字锡瑞,王大凡(“珠山八友”成员)之子。自幼随父学习陶瓷绘画艺术,擅长粉彩人物。民国时期新粉彩传承人“八小名家”之一。1944年

学习

“家具”和“家俱”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家具”和“家俱”等,内容包括家俱和家具的区别,家具家俱哪一个词是正确的。“家具”和“家俱”

学习

劳动交换的人际关系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交换的人际关系论文,内容包括劳动关系学论文范文,劳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一、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

学习

SP公司内部控制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SP公司内部控制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公司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spc在企业的有效实施。一、内部控制与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关系

学习

母爱绵绵作文500字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母爱绵绵作文500字,内容包括母爱绵绵满分作文,母爱最珍贵作文500字。母爱绵绵妈妈使我来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正是她在无时无刻的关心着我。记得那一天,我在外面玩,玩得满头大汗,忽然,天空阴沉沉的,雷公开始勃然大怒,电母更是火

学习

something的含义及翻译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something的含义及翻译,内容包括something的含义,something意思中文翻译。在中学英语课本里,经常出现something一词的不同用法。此词虽然为大家熟知,但你知道它的特殊用法吗?你能准确地将其翻译成汉语吗?

学习

武术礼仪文化浅析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武术礼仪文化浅析,内容包括浅谈武术中的礼仪,武术礼仪的内容及意义。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礼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而武术在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武术

学习

论韩国电影对韩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论韩国电影对韩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内容包括论韩国电影对韩国传统文化的弘扬,韩国电影对海外的影响。[摘要]韩国电影人如林权泽、李俊益这样的导演,努力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意识,用精美的电影视听手段,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把民族的

学习

国内古代法律文化论述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国内古代法律文化论述,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法律略论,论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一、儒家文化作为时代的主流文化,对古代法律的影响作用尤其深远。

学习

近五年中国对伊朗文化研究综述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近五年中国对伊朗文化研究综述,内容包括伊朗的历史5000年,伊朗现在的文化跟以前有何不同。[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伊朗文学、伊朗电影和中伊文化交流等方面,对近五年来我国对伊朗文化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

学习

老子文化思想与养生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老子文化思想与养生,内容包括浅谈老子的养生思想,老子文化养生园。老子是公元前五百多年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养生,特别是养生哲学,提出了不少可贵的见解,对后世医学、养生学、哲学、气功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

学习

藏族“五彩神箭”文化发展研究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藏族“五彩神箭”文化发展研究,内容包括藏族五彩神箭文化,阿里藏族五彩箭的寓意。【摘要】本文概述了藏族“五彩神箭”的起源和发展,对“五彩神箭”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五彩神箭”不仅是集吉庆、娱乐、竞技、饮

学习

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内容包括易中天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完整版,易中天城市文化与城市的性格。今天,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均需要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面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