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是中国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584.22万hm2,可利用面积达437.9万hm2。近年来鼠害发生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加剧了草原退化和沙化。所以对草原鼠害加以防治,逐步恢复草原,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草原鼠害;防治
中***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99-1
草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障畜牧业发展,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由于老鼠入侵草地,大量繁殖,把草地挖掘了很多洞,造成洞上面的土壤和牧草失去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同时,打洞切断了植物根系,导致牧草干枯,成片死亡。防治鼠害是当务之急。
1 分布在东三省的常见鼠种
1.1 地下鼠
1.1.1 草原鼢鼠 别名:瞎老鼠,体长145-230mm,其洞穴复杂,距地表一般在1-2m处,最深可达2.5m。
1.1.2 东北鼢鼠 体长158-232mm,巢穴距地面1.5-2.5m,最深达3m以上。
1.2 地上鼠
1.2.1 长爪沙鼠 别名:黄耗子,体长100-130mm,窝巢距地面50-150cm。
1.2.2 达乌尔黄鼠 别名:大眼贼,体长180-210mm。
2 鼠害的防治方法
2.1 地下鼠害的防治
2.1.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为“抗凝血剂”类,如:氯敌鼠钠盐、溴敌隆等。用萝卜、马铃薯等做饵料,把饵料切成大约0.5×1×5cm大小,风干到含水量50%以下备用。秤取原药重为饵料重的0.03-0.04%(有特殊配置要求的药品除外),将原药加入温水中,加水量为风干饵料重的20%,药液和饵料充分拌匀后,风干,即可使用。
(1)插洞投饵方法:用钢制探针探找鼠洞道,探针直径约1cm,长60-80cm。感觉找到洞道时慢慢提出探针,之后,再用木制探针从针口处再次插入洞道中,木制探针的直径约1.5cm,长30-40cm,用木制探针在洞道中旋转晃动,当探针尖部有四处碰壁的感觉时,说明不是洞,需用钢探针重新探洞,当向某一方向晃动时木探针尖部有碰壁的感觉,而向另一方向晃动无碰壁感觉,则无碰壁感觉的方向即为洞道方向,洞就找到了,提出木探针,用镊子或毒饵勺取5-6粒毒饵投入洞内,然后用湿土捏成团状把针孔封严即可。
(2)开洞投饵方法:在洞道上,挖一个上粗下细的洞,把洞内的宣土掏净,用长柄勺把毒饵投放到洞道的深处,然后用草皮将洞口封严。
2.1.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捕鼠器械消灭鼠害的方法。常见的捕鼠器械有弓形夹、箭类、吊钩类。
利用地下鼢鼠怕风畏光的习性,开洞捕鼠。先寻找老巢,据老巢1-2m处开洞,洞口内30cm处先放一湿软土球,土球直径应小于洞道直径1-2cm,在地下洞口设置地箭,挂箭后,洞道箭前端放入洞口内,使挡土板刚好与土球接触,箭后端用草皮土块挡住即可。然后,每隔2h检查一次,清理掉死鼠。
2.2 地面鼠害的防治
2.2.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鼠害的优点是防治速度快,杀灭效果好,治理成本低。使用的饵料有大麦、稻谷、玉米等。
在毒饵大量配置之前,用少量配好的毒饵进行室内喂毒和野外投饵实验,以此检验毒饵的杀灭效果。当新毒饵符合标准后,再大量生产毒饵。
(1)人工投饵灭鼠:多人排成“一”字型同时向前推进,平均每人控制投饵宽度10m,每个洞口前10cm以外的鼠道两侧散投毒饵10-15粒,不得将毒饵堆放洞口中,避免造成家畜中毒或害鼠拒食,对于洞口密度较高且集中连片的地块,可采取空中抛撒毒饵方法,平均每平方米落粒数6-7粒,最多不得超过10粒。
(2)机械投饵灭鼠:机械投饵宽度在20m左右,行驶速度10km/h。每天核对作业范围,避免重复和漏放,饵料投放量参照人工投放量。
2.2.2 物理防治 在农村,捕鼠器械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鼠害,捕鼠器制作方法简单,效果好。常见的有捕鼠夹、粘鼠板和吊弓等捕鼠器械。
(1)捕鼠夹:一般选用玉米粒、大豆粒等为诱饵,根据实地鼠类密度选择置夹密度,置夹时应在洞口30cm以外,将夹置于主鼠道两侧10-20cm处,鼠夹开口方向朝向跑道,同一位置只能摆放一只鼠夹。每隔2-3h检查一次,及时将捕到的鼠移除掩埋。
(2)吊弓:吊弓是捕鼠器械之一,它捕获率高,使用方便。架设方法:钓竿削尖处与地面成60度角插入土中,插后下压杆稍在洞口上方,吊绳钩插在距洞前20cm处,钩尖指向洞口,将钓竿略向下压的同时,将吊钩节挂于吊钩尖上,调整吊绳上端距离使它张紧,末端环形套置于洞口上,即可。
2.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鼠类天敌对害鼠进行防治和控制。
(1)招鹰灭鼠:草原上鼠类天敌资源很丰富,以鹰类为例,一只猫头鹰每年可吃掉1000多只老鼠。人工建造鹰巢,给鹰提供栖息和觅食环境,使更多的鹰类参与捕鼠。
(2)养狐灭鼠:银黑狐野化训练放归草原控制鼠害,应用生态学原理对草原生态系统自然食物链中鼠类天敌数量减少进行修复,达到控制草原鼠害的目的。人工饲养的银黑狐经过野化训练放归自然后,若无人为侵害,存活率可达100%,活动半径可达8-10km,每只狐狸可有效控制草原鼠害面积1000-1200hm2,并具备在自然环境下较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能力。是生物防治很有效的途径之一。
消灭鼠害,保护草原资源,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