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新闻篇1
最近,关于好人好事的两则新闻颇有些意思。其一,杭州一位老太太晨练时不慎落水,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将之救起;老太太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但孙老伯要求找媒体宣传一下自己的行为。其二,江苏宿迁出台规定,对“小善”行为(比如看见路人争吵,主动上前劝解)进行累计积分奖励,每月按照每积1分换算100元的比例兑现奖励。
在我们的印象里,做了好人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才是高尚的标杆,才是可敬的楷模,否则就难免有沽名钓誉、动机不纯之嫌。因此,上面两则新闻出来后,引起了一些议论。批评的人大致是说,要求表扬也好,给予奖励也罢,都会助长投机行为,使道德变得越来越功利。
当然,这样的道德风险不是不存在,要求表扬的人可能是为了出名,多做“小善”的人也许是冲着奖金而去的。但是,对于好人好事,动辄拷问动机、逼视诚心,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可能更坏。因为以动机论英雄,往往会过度拔高好人好事的道德标准,使有心做好人好事的人背上心理包袱,从而大大削弱了好人好事应有的道德激励作用。
举两个正反相对的著名例子: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前一个故事说,春秋时代鲁国规定,凡鲁国人看到本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可以将之赎回,费用由国家补偿。子贡赎买了一个奴隶,但他“发扬风格”,拒绝了补偿。世人夸子贡高尚,但孔子却责备子贡阻挡了人们继续赎买奴隶的好事。后一个故事讲,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人家酬谢他一头牛,他收下了。孔子称赞弟子,称以后鲁国救人的人会更多。
很明显,孔夫子对于一个道德行为的评价,重点并不在细究好人好事背后是不是有纯粹的道德心,而在于看行为能否形成好的道德激励。如果为了强调道德的高尚性,摒除好人好事应有的社会回报,那么道德行为就有难以为继的危险。不求任何回报的道德标准固然很高尚,但并非人人可得而行之。要不要回报,个人可以选择,但社会不能把“不要回报”作为一项强制的道德标准限定下来,并宣扬高尚的道德应当如此,否则,人们在可以做好人好事的时候,会因为怕背上“不够道德”的讥讽而选择袖手旁观。
做了好人好事,不留名、不要利,自然是很无私的行为,但表扬和奖励好人好事,也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就变味了。近些年,很多地方纷纷设立了见义勇为基金,大张旗鼓地奖励那些好人好事。这就是一种强烈的道德激励。如果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道德和褒扬、金钱沾了边就会变得功利,如果我们碰到好人好事就得问问背后的那些道德心是否纯正,那么人们在表达善心的时候,反而会显得顾虑重重,畏葸不前。
作者用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说明的是,好事比好人重要,先鼓励好事才能催生更多好人――有道理。这反映了外在的道德鼓励机制与内在的道德需要的辩证关系。但是这个道理用以说明孙老伯下水救人要表扬,也许套得上;但是对“宿迁小善积分”,也许并不适合。因为外在的道德规范有利于滋养和鼓励人们内在的道德追求,那么这个规范就是好的。反过来,不但不会鼓励人们固有的内在道德愿望,反而会导致内在的道德动机被忽略、被抑制、被扭曲,那这种规范在本质上就是反道德的。“赎人”得到的是补偿并非奖励,子路的牛是受助者的感谢,并非制度规定。说到底,道德追求不能彻底物化。现在甚至很多纯粹的商业广告都懂得怎样把一种纯物质需要,包装和塑造成为精神追求。如果物质的商品懂得占有人的精神,而作为精神追求的道德反倒退出精神领域,彻底物化,成为一个功利属性比商品还要高、精神价值比商品还要低的东西,我们无言。
好人好事新闻篇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手翻开了一本杂志。突然,我懒洋洋的目光被一篇报道激活―在这报刊浩如烟海的年代,想找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不容易,而吸引我的,却是某公司致力于慈善事业的报道。于是,我一路细细读来,才发现,原来这篇文章不过是个开头,不过是“慈善完美”专题的一个部分,后面还有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在等着有心人。感谢《大经贸》的同行,为读者烹制了如此精美的豪华套餐。
或许您以为我是个特别容易被好人好事感动的人。恰恰相反,做了这么多年报纸编辑,我最怕的就是好人好事―好人好事太多,报纸容易变成光荣榜。可如今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完美公司的好人好事确实吸引了我。并不仅仅因为其好人好事,而且是好人好事之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
如果完美公司的所作所为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可能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因为在美国,不仅一些公司扮演着捐赠的主角,7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对慈善事业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为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2%。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中华慈善总会所获捐赠的70%都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中国内地富有人群的捐赠不到15%。如此,以博爱精神兼济天下的完美公司及其员工又怎么能不牢牢吸引住中国人的目光?或许,在当今中国,对利字当头的公司而言,偶尔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可是,从开业伊始到现在,完美公司已走过了整整10年的慈善历程。
多希望在中国经济日益强大的同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像完美这样有志于慈善事业的公司;多希望越来越富裕的同胞像完美公司的员工一样,既扫自家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
而残酷的现实是,在当今中国,贫富悬殊之大,已然诱发了强烈的仇富心理,出现在深圳的“砍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有识之士还担心酝酿着更大的社会动荡,担心不是没有根据。
当然,除了完美之外,一些富人们还是有着慈善之心的,也愿意恤贫怜孤,但由于特殊的国情,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扬名,甚至不想让人知道。更多的富人们干脆与慈善保持距离。
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不客观背景。
富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靠市场竞争积累的财富,一直以来都是个问号。其中,典型的两点在不少富人的发家史中存在:一是难免损害了国有资产,二是偷税漏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曾经做过调查,调查中国富人阶层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结果是,有59.2%的人认为,富人阶层“很少”或“几乎没有”通过正常手段致富,只有5.3%的人认为有“很多”富人是通过正当手段致富的。
一位富人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我不是没想过回报社会的事,我每年给国家交那么多税,也没说心疼过,但我不敢搞什么慈善。为什么呢?我的钱,就完全干净?没有偷税?没有投机取巧?没有骗过人?还有,债务链摆在那儿呢。假如我捐个几万元,也许没人来管你;如果你一捐就是几十上百万元,那麻烦就来了。税务局来查税了;***府来摊派了;债主来催债了;欠你钱的人也来了,会说,反正你有钱啊,那么多钱都白白捐了,我那点钱,就免了吧,算救济我一回。何况,中国比我富的人多的是,人家都没带头呢,我出什么风头,你说是不是?”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我却不以为然。怎么咱中国企业家的想法总那么复杂?前怕狼,后怕虎。如果当初创业的时候也这样瞻前顾后,怎么会有今日的诺大产业?
最欣赏的还是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言行间的那种别样的单纯:“我们少抽几包烟,少到酒楼吃一顿饭,就能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交几年的学费了。”几句大实话,却能直击人心。
什么时候咱中国的企业家也能像古先生一样,不那么自恋,不那么世故,不那么躲闪?若真有那么一天,他们便也会像古先生那样,笑起来满脸的灿烂阳光。
(作者系南方日报社时***新闻中心编辑室主任、主任编辑)
好人好事新闻篇3
看报纸能使人增长知识,能知天下新闻时事。在众多的报刊面前我悄悄地爱不惜手,看上了临川晚报。
别看那小小的临川晚报,它每日都刊登有国内外和地方新闻。评论好人好事、文化教育、工农业生产、文艺体育、广告与启事,因有尽有,五花八门,使你看得依依不舍。
但我最爱看的是文化版和小记者作文版。文化版中有许许多多的高级教师指导我们如何写作文,如何学习数、理、化和相关科目,看后会使你了解各种作文的写法、数学解题方法及英语读法,怎样学习能使你知识更有提高。看了小记者作文选刊,上面有同学们优秀的作文,看后能增长我的写作水平和知识。真是三人行必有吾师,上面的点点滴滴不就是我的老师吗?
从此以后临川晚报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的作文也在晚报上发表数篇,这也是我写作的平台。它天天陪伴着我,我爱不释手,看新闻、看好人好事,它鼓励了我前进,它教育了我要热爱人民,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爱临川晚报,使我在临川晚报的陪伴下不断成长。
指导老师:张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好人好事新闻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