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入手,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区域发展理论两个方面对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分别进行梳理,对我国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空间结构;城市化;城市形态
中***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主要以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建筑学方面的研究最多,但不同学科在关注重点上有所不同:建筑学主要强调实体空间;经济学则偏重于解释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经济机制;地理学和社会学主要强调土地利用结构,以及人的行为、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
Foley和Webber是试***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Foley在1964年提出,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及空间作用的模式。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在1964年进一步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并把城市空间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如交通网络)。
Bourne试***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Bourne为城市空间结构做出了定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其中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城市相互作用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将个体土地利用、群体活动的形式和行为,整合成为一个个功能各异的实体,也称为子系统,城市空间结构则以一定的组织规则,将城市形态和各个子系统相连接,并整合成为一个城市系统。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传统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理论。西方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探讨始于20世纪初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20年代后,芝加哥学派用生态学方法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1925年,Burgess根据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提出同心圆模式。他认为城市的增长可用一连串的同心圆加以说明,城市空间结构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由五个同心圆组成。第一圈是中心商业区,第二圈是过渡区,第三圈是工人住宅区,第四圈是良好住宅区,第五圈是通勤区。但是Burgess的同心圆理论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只适用于20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城,并不普遍适用。1939年Hoyt通过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纽约、芝加哥等著名城市的住宅区分析后提出了扇形理论。他利用租金的高低作为住房质量的象征,证明了各种城市居住用地趋向于沿着主要交通线路和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高级住宅区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发展,或向能躲避洪水的高地发展,或向空旷地区发展,或沿着无工业的湖滨、河岸发展;低级住宅区则被限制在荒废的、令人不满意的居住环境中发展;中等住宅区则位于高级住宅区的两侧。霍伊特的扇形说保留了同心圆理论的圈层结构,并强调了放射通线路的左右,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式呈不规则式。但是这一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只凭房租单一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的发展运动,忽视了与其他城市因素的关系,影响了理论的典型性。1945年Harris和Ullman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城市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总为数不多的地区,如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资源;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如大量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浓烟滚滚的钢铁厂附近;4、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很不合适的地方,如仓库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在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征形成了地域空间构成。但是多核心模式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讨论的比较少,尤其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
(二)现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汽车社会,城市要素的流动性加强,流动的中产阶级的郊区化非常普遍,城市不再是静态的城市,城市的集中与分散成为一对矛盾。Hall等学者认为,城市开始由单一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地区转变,被称为“第二次城市转变”。面对这种转变,传统的三大经典模式难以对其进行解释,因此在这三大传统模式基础上,又出现了多种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如1947年Dickison的三地带理论,即城市内部结构从城市中心向外发展按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的顺序排列。1963年Taaffe等提出了一个由中央商务区、中心边缘区、中间带、外缘带和近郊五个部分组成的理想城市结构模式;1975年Russwurm提出了由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和乡村腹地构成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1981年穆勒在研究了日益郊区化的大都市地区后,对Harris和Ullman的多核心理论作出了进一步扩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和城市边缘区,与多核心模式相比,这个模式可称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在大都市地区,除了衰落的中心城市外,在外郊区正在形成若干个小城市。
三、城市区域发展理论
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形态发生了几个突出的变化:
(一)在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西方大城市迅速向边缘地区扩散,城市郊区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城市形态,如银河大都市(Lewis,1983)、边缘城市(Garreau,1991)、无边缘的城市(Lang,2003)。针对郊区化迅速蔓延带来的土地浪费,内城衰退等问题,美国对其城市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提出郊区发展要走精明增长的道路,新城市主义者提出“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的社区”。在城市形态方面,主张由分散化向集中化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作为城市经济载体的城市形态应该采取紧凑形态。
(二)城市形态发展由个体走向群体。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城市形态进一步向区域化方向发展。Gottmann1957年提出的大都市带引起广泛关注。他提出在美国东北海岸地区出现了崭新的人类社会居住空间形态,即“城市圈”。他把城市圈界定为“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成人口规模逾千万、***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在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集聚了若干个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巨大整体。按照Gottmann的定义,城市圈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县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连接起来,使各个城市区首属相连,没有间隔,城市区之间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必须有相当大的总规模,以2500万为标准;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的枢纽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地理学家Megee在对东南亚国家城市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融合区”的概念,以此来表示这种出现于人口密集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借助于城乡强烈的相互作用,以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农产品的迅速增长为特征的地区。Gottmann和Megee等人将城市空间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范围。
(三)不仅强调城市区域性,更强调城市的国际性。在信息时代,随着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城市之间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交流日益密切,一种跨国界、无边界的全新城市等级结构体系――世界城市体系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1991年,Sothern的研究表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使生产和销售更加国际化、商品和服务更加市场化,因而迫切需要一些城市在规模上集中控制和进行协调,这些城市就被称为世界城市。1999年Beaverstock等学者开始构建世界城市体系,并根据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来确定世界城市。至此,较完整的世界城市体系理论建立起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依其影响范围城市可划分为世界级、国际级、部级、区域级和地方级5个层次。世界城市是指经济实力雄厚,有大都市连绵带作为依托,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经济枢纽作用,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国际服务功能,集中了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与金融机构,人口规模大多在500万人以上的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城市。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全球化及城市网络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终结,它只是标志着以国家为中心的城市研究的终结,是一种元地理学的终结(Taylor,2000)。Scott提出了国际城市区域的概念。国际城市区域及不同与普通意义的城市范畴,也不同于仅有地域联系形成的城市连绵区,而是在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国际城市及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空间现象。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已相当完备。从总体上看,国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或进行一种理论的推理与假设,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这对中国城市空间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2.
[2]Bourne LS.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Reading on Urban Form,Growth and Poli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2.
[3]Burgess E.W.The Growth of The City,in Park R.E.et al.(ads)The City[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5.
[4]Hoyt H.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M],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DC,1939.
[5]Harris C.D.and Ullman E.L.The Nature of Citie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CCXII,1945.
[6]Hall.P The World Cities[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6.
[7]吕拉昌.中国大都市的空间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Gottman J.Megalopolis[M].Cambridge:MIT Press,1961.
[9]Beaverstock J.V.Smith R.G.Taylor P.J.WORLD City Network:a new maga-georeaphy.Annu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0.
[10]Yeong-Hyun Kim.Book reviews of World City Network[J].Human Geography,200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