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每个阶段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南北朝时期多种文学样式都有精彩的表现。这里要说的是民歌部分。南北朝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比较集中地出现的又一批,这种民歌的本质就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南北朝的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新发展,对其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包括其内容和深层的价值等等,但好像较少将南朝和北朝分开来做对比研究。本文将会在分析的每个方面都以南北的差异做对比研究,除了流传下来的民歌本身的内容外,还将研究其艺术价值、产生背景、兴盛原因等等,并辅以对具体篇目的分析。
关键词:内容 原因 艺术价值
一、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产生原因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十分明显。由自然环境等造成的不同民族习性,都体现在了民歌上。大致说来,南朝民歌清新且缠绵,更多地反映了纯洁的爱情,也可看出人们生活的安逸。南朝民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致,而北朝民歌则是粗犷豪放的,反映的是北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以及在这之中人民坚定的生活信念。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裕,年轻的男女们生活幸福,自然易产生怀春之情。正如《读曲歌》中所唱:“初阳正二月,草木郁青青。蹑屐步前园,时物感人情。”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大城市已经发展起来,南朝民歌大部分就是城市中的产物,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情感。
北方民族多游牧,善骑射,他们锻炼出了强壮剽悍的体魄和豪放大气的性格。北朝经济相对不发达,人们生活可能并不怎么安宁,还有战乱也给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在北朝的民歌中,人们没有办法咏唱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倒是诉苦的比较多。《紫骝马歌辞》中的一句“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深刻地反映出他们颠沛流离的苦况和思念家乡的心情。很多象征虽是要表现悲哀的,但绝不像南朝的那样用一些清丽哀婉的意象,而是用大气雄浑的。生活的悲苦在各处各方面都有体现。
文学作品果然是对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体现,更何况这种在民众中口口相传的特殊形式。可由南朝和北朝民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了解不同的社会状况和人的思想感情。当然,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在看待现在流传下来的民歌时,不能将其看成是全部。南朝也有无数劳苦大众,为腐朽的统治者所驱使和奴役着。他们的命运同样让人唏嘘,他们在无尽的劳作中必然也唱出了自己的悲苦,甚至还暗含了对统治者的讽刺,但这些民歌不会收录在文献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南朝民歌自然是一片祥和浪漫。南朝与北朝的民歌在内容上各有特色,可以说是由多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南北朝民歌兴盛的原因
南北朝的民歌兴盛,尤其是南朝,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民歌是在民间产生并流传的,人民有各种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才会产生那么多类型的民歌。北朝产生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民歌,但不能说是兴盛。北朝就是由于不安的社会造成了人民的苦难,也才有了这么多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对南朝来说,有着各方面的因素。从***治上来看,南朝的统治混乱黑暗,对文人迫害严重。民间的朴素的如口头文学一类的东西成长起来,且不涉及***治,反而可以安稳甚至大大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长江流域的山清水秀和富饶的水土让国民也富于情感。经济发达了,思想也跟着开放起来,可以多追求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目前能够用来研究的流传下来的南北朝民歌,它们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透过这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它们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很多都是美文,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南北朝民歌在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上自然也有南北之别。
南朝民歌篇幅很短,内容却很精练,表达到位。《懊侬歌》便用寥寥十五字写出了一场悲剧的恋爱。又如《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短短的几句话,却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融合了想象与现实。织布时,想起与爱郎初识时两个人共同的美好愿望,两颗心要始终如一。现在却理丝入机,始终不能成匹。此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除此之外,南北朝民歌语言优美婉转,表达的爱情观几乎很少考虑到伦理因素。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是“非礼”的关系:或是私相爱慕,或是冒犯世俗道德的,或是萍水相逢的结合,并且在文字的表现上更是大方。如《子夜四时歌》,整首诗就是一个“春”字,春林、春鸟、春风,再是人的春情。毫不避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
同时,在南北朝民歌中,也不乏运用象征手法的含蓄之作,如《襄阳乐》:“女箩自微薄,寄托长松表。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这里的象征算是比较明显了,女子自比箩藤,寄托在松树的表面。哪怕被霜冻死也毫不可惜,可以相缠绕就是最珍贵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重要的手法便是双关。有《攀杨枝》为证:“自从别君来,不复著绫罗。画眉不注口,施朱当奈何?”“画眉”即是语意双关,既是鸟名,又指描画眉毛。“不注口”则是语意双关,既指画眉鸣叫不止,又指下句的“施朱”,即不涂抹口红。
南北朝民歌全篇结构紧凑,层次井然,逐步深入,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如《木兰诗》,该诗是北方叙事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按照时间顺序,木兰代父出征、征途思亲、十年征战、获胜辞赏和归家团聚。它的民歌风格非常浓厚,质朴的语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乐观主义精神。叙事详细,让观者能够有直观的感受;语言简练,表意丰富。同时对木兰的形象塑造是全方位的,包括了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四、总结
南北朝的民歌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因素,其风格的确是别具一格的。文学作品总会反映即时的社会现实,自然也受其影响。南朝和北朝不管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文化氛围上都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它们各自的民间文学的差异性。总体说来,南朝的偏委婉,多表现爱情;北朝的则多豪迈或悲壮,多反映不安的社会状况。还有从艺术性上来看,由于表现的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也有南北之别。这里面还有不同群体的性格关系,南北朝的民歌以艺术角度来看,各有特色,各有出彩之处。再考虑到南朝的一些特殊的社会现实,在推测时要谨慎,全面客观地理解当时当地的民歌。通过这样的对比研究,并加以一些具体的篇目,可对南北朝民歌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胡君梅,李如鸾.简明中国文学(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 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 周国瑞.试论南北朝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孝感师专学报(哲社版),1984.
[4] 黄瑞云.说南北朝民间乐府[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南北朝民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