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选择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汉族民歌作为研究对象,在这里,南北方汉族民歌是根据其地方性色彩来表现其风格特征的。主要通过对南北方各典型地区的汉族民歌的地方性色彩的差异及两句体结构在汉族民歌音乐结构中的地位的全面分析,总结和归纳,揭示地方性色彩对汉族民歌形成特点及其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汉族民歌;南方;北方;山歌;号子;小调
中***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80-02
一、中国汉族民歌的分布及分类
(一)汉族民歌的分布
汉族民歌分布较广,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南方,从西北、西南到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苏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的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本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淮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交流,使用西北部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游“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容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山歌、秧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鱼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歌、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背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为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北角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语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
以及西南高原民歌支区,客家民歌特区。
(二)汉族民歌的分类
音乐界对民歌的分类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民歌的风格色彩来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以语言特点为主要根据,把全国划为西北、华北、东北、江淮、西南和江浙、闽粤台、湘鄂八个色彩区。
另一种是按民歌的体裁形式分类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灯歌、儿歌、风俗歌等。
80年代,音乐学者们考虑到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不宜将少数民族民歌和汉族民歌作统一的划分,因此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分类角度比较多样,而汉族民歌仍主要沿用体裁分类方法,本文采用的是汉族民歌体裁三分法即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分类依据主要是民间歌曲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民间歌曲的歌唱形式,节奏形式和乐段的曲式结构,采用这样的体裁划分标准的理由是:第一,民歌的体裁划分应充分考虑其音乐类型;第二,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使用相同的音乐体裁,在相同的场合,可以使用不同的民歌体裁,场合不等同于音乐类型,场合与音乐类型的使用也不能统一,同样,社会功能与民歌体裁的音乐类型也不能统一。
二、中国北方汉族民歌
由于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于北方片,第4至第6属于南方片,第7、8属于南北过渡区。而北方片也就是前文中汉族民歌分布的东北部平原支区和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这些地方主要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以及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和山西、陕西、内蒙古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汉族聚居地区,这些地方的民歌均使用北方方言,不同的是前一支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而后一支区使用西北部北方方言,其次就是第一支区的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而后一支区的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
在这里,以北方区较著名的陕北民歌为例,介绍一下奔放汉族民歌。陕北地区的民间歌唱形式,分传统民歌、亲民歌(包括***歌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有:劳动歌曲,如大夯歌、号子;山歌,主要是信天游、小调、秧歌;风俗歌如酒曲、祭祀歌、巫歌叫唱等,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节奏自由,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内容多是反映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及发对统治者的压迫,如人们熟知的《兰花花》、《走西口》等,文字多以7、8、9字为基础采取分节形式如:“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巧个溜溜手手挖苦菜”“青天黄天老蓝天,老天杀人不长眼”等。
信天游则是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艺术手法多用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信天游的动人音调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斐声艺苑的佳作,被誉为“艺术的母亲”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信天游的名段如:“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篮,咱们见面那个容易拉话话难”,“上河里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等均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传唱了一代又一代,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的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
三、中国南方汉族民歌
前文中,中国汉族民歌的分布中的第5、6支区即闽、台民歌支区和粤民歌支区则是属于南方片区,主要包括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前一支区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后一支区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因为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在本章则主要介绍一下南方汉族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桂林民歌(广西)和潮州歌谣(广东)。
(一)桂林民歌
桂林民歌,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类:与劳动相联系的笛蒿歌(渔歌)山歌等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贺朗歌、伴郎歌、婚礼歌、哭嫁歌、孝歌等;与娱神祭祀相联系的跳神歌曲;与宗教相联系的回族歌曲;有一定的娱乐、欣赏价值的民间小调和一些乞讨、行业叫卖性的歌谣等。
最普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是山歌和龙船歌,山歌曲调简单、朴实,节奏自由,在农村广为流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曲调。多为上山砍柴或田野劳动时,即兴编唱,有独唱,也有对唱。龙船歌流行于桂林江河沿岸,漓江一带流行套曲8首,即集人歌、出船歌、游船歌、扒船歌、连船歌、赢船歌、湾船歌、扯船歌;而桃花江沿岸一带则有套曲13首,即拉船、装龙头、开船、游江、二江、转艄、上滩、招旗、催艄、饮酒、喊兵、得胜、收兵。龙船歌曲调热烈奔放,节奏感强,一般一人领唱,伴有铿锵鼓声。唱词多与悼念屈原、颂扬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关。
(二)潮州歌谣
潮州的歌谣主要是民谣和童谣,,据专家考证,它是由本土祖先畲族,旦歌和外来的汉民歌,经历长期的融合而成的,故群众中有“斗畲歌”常用语和“畲歌畲嘻嘻,欲斗畲歌行磨边”的起句。潮州歌谣分为传统歌谣、***歌谣和新时期歌谣三大类,传统歌谣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反映旧时代的社会生活为主;***歌谣是在和名斗争中形成的,以揭露和鞭挞***统治和剥削阶级为主要内容;新时期歌谣是在***后形成的,以歌颂新社会的好人好事为主。
潮州歌谣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在手法上大量运用《诗经》的“赋”、“比”、“兴”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在结构上形式多变,有的象南北朝民歌,有的近于绝句体,有的象长歌行,在语言用韵方面,多采用富于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口语,乡土气息浓厚,以潮音为韵,一般以偶句押韵。
汉族民歌是流传久远的“无名氏”的创作,也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精美的艺术珍品,它的流传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由于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各地方言的不同,虽同属汉族民歌,却东西南北各有千秋,产生乐不同的风格和色彩,但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才干,都是可贵的创造,经过成年累月的延边、筛选,在中华文化宝库中,逐渐增添了晶莹耀目的财富,这种默默无闻的劳动与它的影响,是任何专业工作者也难以与之相匹敌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它,保护它和研究它并将它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12).
[2]蓝爱君.浅谈畲族民歌的内容[J].丽水学院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