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赏析篇1
摘 要:“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最常见的两种翻译策略,一是“求同”,另则是“存异”。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强调形式与内容的合一,这就给诗词英译带来更大挑战。本文通过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两种英译文的比较赏析,以此来探讨不同翻译策略下译文带给读者的感受。
关键词:归化 异化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引言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诗词英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素有“婉约之宗”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则更是宋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选取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归化”、“异化”视角下的英译赏析。全词共七句,寥寥三十三字,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古朴凝练、移步换景。寥寥数语间,仿若一幅动态画面,景致、叙事、对话、抒情无不涵盖。要将这样一首高度凝练隽永的小令译成英文,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或再现原文的意境与神韵绝非易事。本文选择了许渊冲、叶维廉两个译本,并试***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对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二、“归化”与“异化”翻译观
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的不同》(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中谈及翻译方法时说:“以我之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Schleiermacher, 2002:49)美国翻译学家劳伦斯・韦努蒂受其启发,在他的两部专著《译者的隐形》(Translators’ Invisibility,1995)与《翻译的丑闻》(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理念,他将施莱尔马赫所说的第一种归结为异化法(Foreignization),第二种归结为归化法(domestication)。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法即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把国外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Venuti,1995)。而归化法则恰相反,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文化所接受的、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译原文的内容,把国外的东西变成国内的呈现给读者。其实,“归化”与“异化”只是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语文化处理的两种原则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因此在不同方法下翻译出来的译文就各具特色。
三、译文译本赏析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许多的译本,本文分别选择了许渊冲和叶维廉两个译本加以比较赏析。许渊冲译文更倾向于“归化”,而叶维廉的译文更多地保留了原语的表达习惯,更倾向于“异化”。
许渊冲译本:
Tune: “Like A Dream”
Last night the wind blew hard and rain was fine;
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after taste of wine.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screen;
“The same crab-apple tree,” she says, “is seen.”
“But don’t you know,
O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
许渊冲是主张韵体译诗一派的重要代表。他在翻译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强调译诗应在传达原诗意美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音美和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他认为翻译诗词就像是放风筝,只要不背离原意,就可以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他从外国读者视角出发,在句式结构上最大限度地考虑目的语的特征,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则,向英语的表达习惯靠拢,许先生的译文句式工整,用词精准,韵律感强。
在《如梦令》的翻译上体现了许先生这一翻译思想。首先,在题目的处理上,增译“tune”,告知《如梦令》是一个词牌名。第二,在整诗的大把握上韵律感强,基本上是两行押一韵,实现了aabbccc的韵脚,同时根据原词每行的字数,相应地调整译诗的音节数,努力达到“三美”的要求。第三,处理主仆对话,采用口语入词两句重复的 “But don’t you know, O don’t you know”,写出了女主人借问海棠,表达惜春、伤春之情,可谓传神一笔。
最后,许先生对于最后一句“红肥绿瘦”则完全采用归化的手段。他认为《如梦令》本是惜春伤怀之词,最后一句乃是以色代物,绿乃绿叶、红则红花;而肥瘦则多用于对人的形容,这里很明显是以花喻人。用红瘦代指女主人因离愁而消瘦,许译选用了“languish”,以拟人的手法,表现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可谓匠心独运。
叶维廉译本:
如梦令
TUNE: “DREAM SONG”
昨 夜 雨 疏 风 骤
Last night, scattering rains, sudden winds.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Deep sleep abates not the remaining wine.
试 问 卷 帘 人
Try ask he who rolls up the blind:
却 道 海棠 依 旧
Thinking the begonia blooming as before.
知 否
Know it?
知 否
Know it?
应 是 绿 肥红 瘦
Fattening leaves’ green, thinning petals’ red.
通过跟许译本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叶维廉先生的译文更多地使用了“异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文风,体现了汉诗的语言特点。
叶维廉认为宋词与中国传统文学是相互交融的关系,故而宋词英译时应该考虑汉语独特的文化审美模式,而不是一味地运用印欧语言习惯对其进行翻译,更不能用西方的文化审美模式来强行改造汉语诗词的内容与形式美感。基于这样的观点,叶维廉提出了“定向叠景” 翻译理论,即根据汉语诗词的自身特点,对原文本进行逐字逐句对应翻译,然后对每一行诗作最低限度的语法调整并加上标点,使译文超脱语法束缚,便于外国读者更大程度上获得开放解读空间。《如梦令》英译极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一理论。
译者巧用逗号将原文中的意象隔离开,生动形象,一词一景,颇具蒙太奇印象的手法。第二句省略了助动词does以保全原文形式上的对等。在三、四句处理上,英语中主谓逻辑的习惯,省略主语,更加彰显汉语“无我”之境界。四、五句 “知否”译成了“know it”,行文简洁,古朴苍劲,原词作者那份惜春探春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一句,译者除了加译leave 和 petal 便于读者理解外,忠于原文的“肥”、“瘦”之说,留于读者自己揣摩。
四、结语
面对同样一首词,两位译者却给出了迥然不同的英译本。许先生在翻译中灵活多变,完美地结合了中西方诗歌的特点,既保留了原词中的意象,又遵循了英文诗的表达方式,做到神似,可谓“三美”之境。叶先生的译本突破了传统英诗形合的常规,模仿了中国意象诗。译文贴近原文、选词恰当、句式自然,传递原词的意境,做到了形似,是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卓越尝试。
我们很难设置一个标准评价不同译本之间的优劣,异化与归化只是不同的翻译思路,它们各有侧重。在翻译中两者往往是交替使用的,没有完全的归化,更没有完全的异化。特别是在处理古典诗词作品的时候,原文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很难割裂开来谈“形”或“神”。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译作,拓宽视野。
本文通讯作者:高巍,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 叶维廉.Chinese Poetry:An anthology of Major Mod-es and Genres[M].Duke University Press:Durham a-nd London,1997.
[3] Scleiermacher,F.On the Difference Methods of Tr- anslating[A]//Bernofsky,S. (tr.) Venuti,L. (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New York:Routledge,2002.
[4]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ge,1995.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如梦令赏析篇2
摘 要:本文首先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踪迹,对她的小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词句从版本学及训诂学方面进行了考证,同时结合词中所记内容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次,笔者对此词中作者所游览之地综合各家的注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从对本词的赏析着眼,表明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集校注》 细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后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然靖康之乱中,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丧夫再嫁,后坚决离婚,无子嗣,漂泊南方,最后郁郁终老。
李清照在诗、词、文领域皆有成就,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作品集有《漱玉词》《李清照集》,后世多亡佚,流传至今者较少。
李清照被后世尊为婉约派的正宗,她以词名世,流传至今的作品虽然不多,却皆为佳作。她的小令亦写得含蓄蕴藉,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比如二首《如梦令》小令,引得后来评论家赞赏不已。笔者通过细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其他著述对此词的误解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现将这首小令全文抄录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少数注解者识字不深,未理解“常”与“尝”二者当通用
首先,对于此词起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记”二字,另外的版本作“尝记”。笔者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所作校记曰:“全芳备祖、杨金本草堂诗余、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二作‘尝’。”[1]中国的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有字句不同的现象,故而同一作者的作品逐渐演化出不同的版本。有时候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有的学者取“常”字的“经常、常常”之意,还有的取“长久”之意,句意可通,却明显违背生活常理。即使看到另外的版本作“尝”,也没有认真地花时间去检索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去求证,就随意地掠过了。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不同版本的“常”与“尝”,都可以解释得通,而这样的例子在诗词中比较少。笔者检索《汉语大词典》收录“常”字的第17条义项为:“通‘尝’。曾经。”其下举的例子有:《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王先谦《集解》:“《群书冶要》常作尝,是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从观,观秦皇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孙权常猎于山下。”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常躬耕得金一瓶。”[2]以上的“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下文产生“误入藕花深处”的美丽错误才是正常现象。如果此处“常”作“经常”或者“长久”的意思,一个成年人,在“日暮”时分,由于视线不太清楚,找不到回家之路也属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地“误入藕花深处”,那就明显违背了我们的生活常识。所以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才会令年轻的李清照记忆如此深刻, 写下这首令人赞叹的回忆性小令。
陈祖美在赏析此《如梦令》小词时曰:“词的起拍‘尝记’二字,在这里是‘曾经记得’的意思,它说明此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结婚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公公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就随丈夫赵明诚‘屏居’(即隐居)乡里十年……这首词是作者出嫁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作,也就是李清照十六岁左右到二十三四之间的作品。”[3]陈先生的细致分析笔者十分认同,这也为笔者以上的论述又加了一份佐证。
二、溪亭当为地名无疑,归属地当在李清照之故乡章丘
“溪亭”,众多研究者对它的注解并不相同,而且理解的差异也比较大。陈祖美在《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共列举了四种观点: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附近。[4]
众多专家学者中持其中一种观点的比较多。平慧善译注《李清照诗文词选译》在《如梦令》其下“溪亭”下注解曰:“济南名泉之一,临近大明湖。”[5]又王璠在《李清照研究丛稿》中有详细的考证:“溪亭泉原本历下七十二名泉之一,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苏辙《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说:‘竹林分径水通渠,真与幽人作隐居。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栾城集》卷五)可见泉流于渠,能够行舟,时有画舫出没其间。郭老在《溪亭泉》诗中也说:‘七二名泉莫与京,才见趵突又溪亭。珍珠潭底鱼三尺,一片琉璃入大明。’说明此泉水流直入城西北的大明湖中。大明湖多莲花,这就是‘误入藕花深处’的缘由。”[6]
然而笔者更倾向于《如梦令》中的“溪亭”当为李清照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申辩的理由如下:
其一,《如梦令》起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字,据笔者以上考证,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即这首诗当为回忆之作。王璠将“溪亭”解释为济南城中大明湖畔七十二名泉之一,又依据词中描述的内容推断“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少年时期和女友们在荷花盛开的夏日同游济南城西的溪亭泉”。但这只是他的主观臆断,李清照在济南生活的证据并不充分,大多数学者都是根据此词中的“溪亭”二字所做出的推论。徐北文《李清照原籍考》一文载:“据李清照的几种年谱,我们知道她出生地是郓州(今东平),生长在东京(今开封),嫁给青州(今益都)赵明诚,其后随夫居青州、莱州、淄州等地,金人入侵后,又南奔江宁(今南京)以及江浙各地,后定居杭州而终。她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然而这一点并不排除她居青州时到济南省视其父亲李格非。”[7]
其二,将“溪亭”落实为李清照的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更符合日常情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绝大多数女性在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都被局限于家庭之中,很少从事离开家的活动,作为“内人”是女性生活的常态,但是对于不同阶层的女性、不同地域的女性、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情况又是不同的。[8]此小令描述的内容极富生活气息,人物的心情也是相当欢快的,从中可以大体推断此词所描写的当为李清照未嫁时的生活情形。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家庭遭遇一连串的***治变革与打击,恐怕没有专门畅游济南名胜之地的雅兴,此为其一。二是赵明诚兴趣不在山水,金石***籍与绘画才是他的最爱,李清照自然也是夫唱妇随,生活虽然惬意,自然与往日未嫁时大为不同,在此时回忆往日家乡之美景,少女之轻狂与欢笑,并且形诸笔端跃然纸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本首《如梦令》赏析的重点当在“沉醉”
李清照本首小令起句“常”字点明是曾经的游览经历,虽然发生于昨日,仿佛又刚游历一番,足见此次游历令李清照印象深刻。“溪亭”交待游记之地,“日暮”当为截取的当日游历的一个片断,也暗示李清照在此地观景的时间之长。李清照与众多伙伴游览溪亭,饮酒赏景,兴致极高,酒喝得也欢畅,竟至于黄昏时“沉醉不知归路”。“沉醉”有二义:一作“大醉”;二作“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某种境界当中”。此处作“大醉”似乎与词中描述更相符,所以李清照待到兴尽,方才回舟,在“沉醉”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处方始发觉,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寥寥数语,似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无穷。这首《如梦令》李清照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尺幅虽短却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9]
注释:
[1]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2]罗凤竹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第733页。
[3][4]陈祖美撰:《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5]平慧善译注:《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版,第1页。
[6]王璠著:《李清照研究丛稿》,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114页。
[7]徐北文:《李清照原籍考》,齐鲁文史,2004年,第2期。
[8]张金岭:《中国古代女性出游行为特征新探》,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9]百度百科:《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http:///YXoOM5pNawZBrtHWYpFa0vFN3A80eGmaSZ9gULOus1N_ykqC6F-4GqfQr65YnB9ns3K
(黄建设 西藏昌都 昌都第三高级中学 854000 )
如梦令赏析篇3
众所周知,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小学一二年级。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胜枚举,让小学生利用他们的黄金记忆时段亲密接触古诗文,对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会令其受益一生。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让学生学习古诗文,效果很好。
一、把古诗文阅读积累与生活密切联系
我曾在某篇文章中读过一段话:“语文教育应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它的一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另一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个人文化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和生活的不可分割性。教师善于利用这种关系,不但能帮助学生学好、学活语文,而且在经典的吟诵陶冶中,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六年前,我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从进校第一周开始我就尝试将古诗文阅读积累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试***让每个学生随时能接触到古诗文,感受到古诗文的影响,希望通过六年的学习,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并使古诗文博大精深的内涵影响、成就学生的理想人生。我选择了《弟子规》作为开始。《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我把《弟子规》和《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结合起来讲解,由于学生都知道《弟子规》是流传久远的经典,对其中的道理很信服,且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便于诵记,所以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能将《弟子规》熟读成诵,平日但凡哪个学生有违规的地方,教师、父母引用《弟子规》中相关语句,学生立马心领神会,改正不当行为。也正是由于这样,学生对这部古文的积累运用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二、让古诗文阅读积累与课内学习相辅相成
1.以教材为点,系统积累。苏教版教材中使用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在学习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会根据其内容、作者或朝代等做有关系统的拓展学习,便于学生积累。例如:在备课苏教版12册第九课《词两首》之一――《如梦令》时,我决定这堂课摆脱细碎的讲解,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大量积累。我要借助《如梦令》,带领学生徜徉词的王国,熟悉词的特征,走进一代词宗李清照的精神世界,系统品读其代表作品,感受其文化魅力。
上课伊始,首先,我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自学理解了《如梦令》的词义。其次,我抓住词眼“醉”引导学生把握了词的主旨,随后,在多种形式的吟诵中,学生很快熟读成诵。再次,我引入作者的另一首《如梦令》,同样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学,了解词意,大声吟诵。接着,让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形式、内容、感情,让学生自己发现同一词牌名的词可以表达不同情感、不同内容。同一词牌的词的形式是一样的:一样的字数和句数,一样的平仄和节奏。从而对词这种文学形式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随后,我告诉学生这两首《如梦令》均为作者早期作品,由于作者早年生活幸福快乐,所以作品的基调也是轻松愉悦的。但细细比较,两首词的内容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此,学生很容易就搞懂词牌不过是一种格式,词人须依词牌格式填词,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则各不相同。最后,我又投影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武陵春》,让学生再次采用自学的形式了解词意后,通过朗读比较这三首词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趁热打铁,又介绍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供学生赏析。短短一节课,学生品读了四首经典宋词,70%的学生记住了其中的三首。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教材为基点,系统性拓展积累,既方便学生的记忆,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2.比照学习,另一种积累形式。进入中高年级,教材中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或节选于古典名著,或是根据古文翻译改写的故事。在学习这样文章的过程中,我习惯把原文拿出来让学生比照阅读,并背诵精彩片段。比如:学习《三打白骨精》时,我要求学生读《西游记》原著相关章节,并摘抄其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堂之上,学生情绪激动,不少学生直言原著精彩,相比之下,改写的课文不堪卒读。如此批判令让我对学生刮目相看,我不由想进一步了解,于是要求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原文对白骨精所变的村姑、老妪、老翁的外貌神态的描写具体生动形象,才让唐僧一再上当,误会悟空,这些描写有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但课文则粗略地一写,无法起到同样的作用。读了原文,真的不想再读课文。”……听到这样精彩的评价,我知道,预设的教案作废了。当机立断,我索性把这堂课改为原著片段赏析。比照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经典文学名著的巨大魅力,他们爱上古诗文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可见,合理使用教材,精讲精练,努力腾出时间来,把与课文相关的、经典的、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供学生品评赏析、吟诵积累。如此,学生所得必然丰富。
三、让古诗文积累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古诗文有了兴趣,那么积累背诵也会成为其乐趣所在。但由于古诗文时空跨度大、意蕴深沉、语言又精炼含蓄,这些都给小学生读懂诗文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处理不当,反而让学生反感。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例如: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文能学以致用,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每学期开学,我会要求学生从古诗文中选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选一句话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同桌。由大家共选一些名句,让书法爱好者写成条幅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作为环境布置。过年了,让学生为商场、书店、饭店、家庭等场所,选择合适的对联。当然,在平时写作文,更是鼓励学生引用合适的古诗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同时,这样的运用过程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储备的不足,更急于学到需要的古诗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会更好。
又如,开展各种活动、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古诗文积累过程中开展各种活动,既愉悦身心,也使古诗文积累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赢得学生的喜爱。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事实正是如此,六年来,我将古诗文积累作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坚持了下来,学生在古诗文的引导之下,自信、阳光、优秀,具有极强大的学习后劲儿。古诗文阅读积累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自觉带领学生去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