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情都是从铅笔开始的,从我们开始学习写字,到一幅名画的完成,再到一个理论的形成……铅笔都留下了它不平凡的印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们经常要用铅笔做算术,做记录,留言等等。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铅笔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好朋友。不过,当你每天拿起铅笔工作时,你可曾想过它的“家史”吗?
铅笔的“祖先”诞生在英国。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树根处露了出来,那是一个石墨矿。当地的牧羊人就用一条条这样的东西,在羊身上涂画,给它们做标记。不久,精明的城里人就把石墨切成条状,称为“印石”在街上叫卖。
初期的石墨印石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污染手指,二是容易折断。一位不知名的天才解决了污染手指的问题。办法是像给石墨印石穿衣服似的,用线绳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易断的问题则是由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工匠、业余化学家卡斯帕・费勃在1761年解决的。他把石墨粉和硫磺、锑、树脂搅拌在一起,把这黏糊糊的混合物做成棍棒体。这样,成形后的混合体要比纯石墨印石的硬度强多了。
1790年,正当拿破仑・波拿巴侵略欧洲的时候,从他的敌对国――英国、德国那里得到了这种他喜爱的小玩意,但由于这个小玩意是他的敌对国发明的,所以他总有些不以为然。于是,他派法国一个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尼可勒斯・杰库斯・康特,去完成寻找法国石墨、制造铅笔的任务。
由于法国只有很少的劣质石墨原料,尼可勒斯就加了些黏土增加数量,然后再在土窑里焙烤,结果,他竟制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标印棍”。通过掌握混合黏土的比例,尼可勒斯把他生产的铅笔分为不同的等级,从硬到软,可使铅笔所画出的线由浅灰到深黑。
后来,一个美国的木工威廉姆・门罗,发明了一种可以制造大约6英寸~7英寸(1英寸合2.54厘米)标准木板条的机器。每块木板条都由机器从头至尾冲槽,槽深正好是石墨圆柱体的半径。然后用两片冲过槽、松紧合适的木片把石墨棒粘合起来,于是,第一支现代铅笔诞生了。它物美价廉,易于携带,很快就被一批文书、手工匠以及由工业***所产生的经理们所接受,鹅毛笔、墨水笔只得退居第二位了。
现在生产的一支标准铅笔可以画3.5英里(1英里约合1.6千米)那么长的线段,至少可以写4.5万个字符,削16次直到离笔尾两英寸时还可以用。
现代铅笔由40种不同的原料制成。最好的石墨出产于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和墨西哥;最好的黏土出产于德国;最好的橡皮出产于马来西亚;最好的蜡出产于巴西;用于机器中搅拌石墨、黏土的那种鸡蛋大小的卵石出产于比利时、丹麦;而最好的、带有芳香味的木材则出产于美国。
随着科技的发展,铅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我们写字用的铅笔,还有绘画用的铅笔,甚至包括外科大夫在病人身上做开刀记号的那种铅笔……这种历史悠久的书写工具在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