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画面”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屏幕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受电影影响,当前电视剧特别是情节类电视剧中,“多画面”的运用日益多见,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提供给观众最大的信息量。虽然目前还有众多运用上的局限,但它预示了电视画面形式的增强和多维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多画面数字技术信息维度
电影或电视向我们展示的通常是一个充满整个屏幕的单一的画面,而“多画面”则将屏幕进行“切割”,在同一时间同一屏幕上同时展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影视作品中的“多画面”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但在电视剧中大规模的采用却是在影视数字技术比较成熟之后。虽然这一方式目前还只是运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电视剧作品中。尚且只能被视作一种风格化的尝试。但却预示着电视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历史与现状:从电影到电视
由于存在着众多类似的特点,电视剧的发展一直受到电影的诸多影响。而提到电影中“多画面”的运用,英国导演彼得・格林那威应该可以算得上是集大成者。其诸如《枕边***》、《托斯鲁帕的手提箱》等作品。都由于“多画面”的运用而被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化印记。格林那威将“多画面”运用到了极致,或是采用对场景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同时展现来达到多维度的视角,或是在大画面中叠加一个或多个不相关的小画面来阻断对连续情节的观赏,或是利用同一性质的影像在分割后的屏幕上的先后播出以造’成极致的表达效果。这些影像有的与声音叠加,产生了类似多声部轮唱的奇特效应,有些甚至呈现出与网络多媒体的树形结构相类似的全新视听结构方式。
电影中的这些手法在电视剧的“多画面”运用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和观众的欣赏习惯,电视剧去除了一些强烈妨碍观众对剧情理解和投入的先锋方式,而采用了其中较为保守的模式。目前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荧屏表现不同场景下发生的相关事件。这在传统的影视剧中只能通过平行蒙太奇等手法在连续的时间轴上加以表现。而“多画面”使电视屏幕超越了单一的表现空间。情节节奏因而更加紧凑。美国电视系列居Ⅱ《反恐24小时》从2001年起开始制作,是目前公认较早采用“多画面”技术的电视剧集。目前已经进入制作的第五个年头。它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观众和电视界好评,“多画面”的运用为之增色不少。《反恐24小时》中大量出现了类似如下的镜头:屏幕上的两个画面同时表现等待解救和前去解救的双方,一方饱受折磨,正处于十分危急的生死关头。另一方却在途中不断受阻。这样的段落十分容易令人想起上个世纪电影诞生初期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手法还十分幼稚的平行蒙太奇段落。而现代电视剧的拍摄技术与当时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同时多画面也带来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效果、更加紧密的剧情组织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从不同拍摄角度表现同一时间同一场景的画面。带有一定科幻性质的新加坡电视居《法医×档案》系列的第二部是华语电视剧中较早也是较成功地采用了“多画面”技术的作品。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目标人物悠闲地在船头欣赏海景,而隐藏在暗处的凶手却用弓箭对准了他。这时,屏幕被切割为三个画面,一个画面仍然表现毫无察觉的目标人物,一个画面以正拍角度表现手持弓箭瞄准目标的凶手,第三个画面则近距离拍摄了寒光闪闪、已经上弦的箭。在传统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中,这三个画面可能都是拍摄和剪辑中会被选取的,不同的是将以先后次序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而利用“多画面”一次性展现全部画面,有利于让观众更全面而切实地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氛围。更快速地进入下一步的剧情发展。这一方面的运用比较独特的是采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剧中人视角作为拍摄角度,使多个传统电影中的“主观镜头”在同一屏幕上出现。《反恐24小时》第四季的开头就出现了这样一组精彩镜头:具有对峙关系的两方面人物分别出现在狭长的火车餐车的两端,对于这个传统影视剧中通常会运用快速“正反打”来处理的段落,制作中结合了“多画面”的处理。荧屏被分为左右两个画面,分别采用两组镜头同时表现对峙双方,镜头模拟双方紧盯对手关键部位的视线快速而小幅的摇和拉,渲染出了“正反打”所达不到的紧张气氛。
此外,港台制作的一些警察题材以及大陆模仿《反恐24小时》的《警事24小时》电视剧中也少量采用了“多画面”的方式。但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大陆目前显然还没有出现一部带有鲜明的“多画面”风格的电视剧作品。
二、运用:目前的类型与局限
目前“多画面”的方式大多数被运用于情节类的电视剧中。这里我们提到了一种分类方法,在电视剧这种本身以情节取胜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再分出一个情节类来看似多此一举。但事实上,随着电视剧数量的增多、制作的精良,以及电视分众化的要求的日益强烈。电视剧正在出现日益明显的类别分化。从目前国内以当代生活为表现内容的主流电视剧的创作情况看,至少出现了情节类、情感类、社会问题类等众多类型。每一种类型有不同的侧重,预设不同的收视对象。也有不同的创作和制作规律。以情感类为例,它大多以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为主线。以人物情感关系的变化为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以情感的最终结局为终极悬念。当前深受青少年观众欢迎的偶像剧就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当然,并不是每一部电视剧都可以十分明确地被辨认为某一种类型的,有时候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既能够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又能够剖析当代人的情感,情节也是一波三折,例如《中国式离婚》就是近年来电视荧屏上不多见的兼容多种类型优势的电视剧作品。
情节类电视剧保留了话剧情节剧“把其本身的极端的矛盾冲突强行推向极端的结局”的一部分特色。以情节发展的曲折紧凑见长。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类故事都可以被处理成情节类电视剧,但目前还是刑事、科幻、医疗等素材中运用得比较多,如上面提到的《反恐24小时》、《法医×档案》,港台制作的为数众多的刑侦剧等等。在国内。由于东方人的独特审美习惯和制作条件、审查制度等限制,这个类型的电视剧创作数量并不多。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来源的多元化,类型样式的丰富,审查的放宽,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向情节类靠拢,但多数仍然会加上情感化的外衣,或是走不出模仿的影子。目前国内这类电视剧创作和制作上都比较精良的如《重案六组Ⅱ》、《无限生机》等。另外有几部***事题材的情节类电视剧也正在创作中.可以说大大拓宽了这一类型的创作道路。为国内情节电视剧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当然,我们也很容易看到,“多画面”的运用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局限。一般来说。观众习惯由完整画面带来的逼真感,并由此造成进入剧情的幻觉。因此一些类型的电视剧,如情感类,本身需要观众的情感认同甚至情感替代来达到煽情效果。不能想象如果 生硬地将琼瑶剧的精美画面进行“切割”。让惹人怜爱的主人公“蜷缩”在屏幕的一角说话,观众还能不能为之流下同情之泪。再比如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其精美的演员造型、气势磅礴的场景本身就是吸引观众的卖点。很多画面以特写来表现尚嫌不足。更别谈“多画面”带来的“微缩”效果。古装戏演员虽不用一步三摇、一唱三叹,但举手投足也需要蓄势充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多画面”带来的快节奏格格不入。
同时,“多画面”虽然有多角度大信息量的优势,但即便是在情节类电视剧中,也并不能在一个段落中持续长时间的使用,否则容易造成观众的观看紧张。引起审美疲劳。“多画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剧情的连续性和幻觉感,妨碍观众有效的进入剧情,如果过多的使用,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使剧情生涩难懂。
“多画面”也给电视剧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画面”的运用使相同时间单位内电视输出的画面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多,这涉及到编剧、摄制、后期剪辑等电视制作一系列环节工作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势必带来电视制作成本的提高。这显然是一些追求短期效益的商业化电视制作公司不愿意看到的,同时也使小成本电视剧几乎不可能涉足。
三、趋势:电视画面形式的增强与多维的发展趋势
“多画面”的运用显示着电视画面形式的拓展正成为电视制作中日益重要的一个问题。传统理论认为:电影是给人看的,电视是给听的。电影运用强大的画面、声音,以及声画的不同结合方式所带来的无穷魅力以吸引观众。而电视作为广播的拓展。继承了广播的声音优势,快速准确的传播信息是其主要存在价值。作为娱乐的电视剧最初似乎只是电视的附加产品,总体上以讲清楚故事,表达清楚情感、反映清楚问题为主要目标,画面形式的多元化探索远远走在同时期的电影后面。同时,虽然电视比广播多了画面,但画面的传输技术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达不到声音那样成熟的传输效果。不谈黑白电视时代,即便进入彩色时代以来,电视的制作、播出和接收设备也严重限制着电视画面形式的开拓。在数字设备大规模使用以前,磁带存储是电视录制、剪辑的主要方式,而传统模拟系统中,***像和声音需要被转换为电信号才能传播出去。这一系列转录、剪辑和传输的过程产生了***像质量的巨大损耗。长期盘踞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十几英寸电视机很难让人产生对画面的兴趣。此外,作为家庭娱乐方式,电视的观看环境也决定了欣赏的随意性和片断性。这也使电视画面形式的创新缺乏动力。
数字技术为电视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电视制作中,数字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使电视***像的前期采集和后期制作、传输效率大大提高。由于数字摄录、存储设备的低成本,目前电视制作普遍采用多机拍摄的方式.这使多角度、大量的***像采集成为可能。而在数字剪辑平台上,非线性编辑,即“任意地增加或删除一段画面或声音,或任意地前后颠倒位置,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像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传播、卫星传播、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出现为电视***像的在清晰度、逼真性等方面迅速缩小了与电影的差距。而从观赏方式看,电视在当前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当代人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娱乐方式。很多人愿意购买或租来做成光碟发售的电视节目,利用专门时间观看,其观赏带有了更强的目的性。这都对电视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画面形式的拓展成为最先可以入手的一个环节,电视剧中“多画面”的运用正是顺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
“多画面”同时也显示了影视画面表现向多维发展的趋势。传统影视以二维平面来造成三维空间的幻觉,观众们似乎已经习惯接受电影电视镜头提供给他们的从一个角度拍摄的影像。但事实上,从景深镜头,到立体电影、球幕电影。影视制作者却始终在进行着突破二维平面的努力。全息摄影技术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它除了像一般摄影一样记录波长和强度外。还记录光的相位等信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用激光束来投射全息摄影记录的影像。这就形成了全息电影。它不需借助任何特殊的设备。就能使观众看到完全立体化的现实影像。在一向惊人地预言人类科技发展的科幻影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未来影像技术的雏形。《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教师按下了手中的控制器,教室里就出现了宇宙各个星系的形象,它不是投影在任何设备上的平面影像,而是使人完全像置身于宇宙空间的立体影像。“多画面”虽然仅仅是利用对二维平面的分割,提供给观众同一时间的不同观赏角度,但对于突破单一视角的被动接受来说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