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电影入选作品名单
对《在1925》的思考 张今标
朴素是真的高贵--观电影《真心》札记 章柏青
《相伴永远》:伟人影片的一次创新 梁光弟
与时俱进的艺术--看电影《因为有爱》 彭加瑾
《詹天佑》:重树"十七年"电影风格 邓光辉
哀婉悲亢的绝唱--赞戏曲片《生死擂》 戴光晰
文化电影和观众效应--与黄建新导演谈《谁说我不在乎》 倪震
雅俗共赏瑕瑜互见 胡克
DV时代的蒙太奇--《谁说我不在乎》导演读解 郑洞天
神奇梦幻的现实主义体现 林洪桐
影像造型语言风格与主题表现--对《谁说我不在乎》影像造型的解读 梁明,张颖
聆听孩子的心声 俞晓
道德性认同及其挽歌 王一川
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谁说我不在乎》市场运作琐记 高***
心游万仞 翟俊杰
翟俊杰访谈录 曲丽萍
激情的宣言--翟俊杰影视创作阅读笔记 陈墨
翟俊杰艺术简历/翟俊杰导演作品年表 张春如
主持人导语 郑洞天
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 力子
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 丁卉
剑与心--《卧虎藏龙》的双重本文 贾磊磊
李安生平与创作年表 力子
千禧回望:"内向化"的含义--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的现代性"的价值 张颐武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 李道新
美国早期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中美电影比较初探 王瑞
20年代的中国电影类型与电影工业 万传法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 杨远婴
谁把我罩在了网中央--读美国电影《网络》 皇甫一川
影事追怀录 汪岁寒
新中国银幕上的圣火 任殷
艺术魅力:"独特"与"创新"--观《在1925》 黄会林
情中见人情中见史--看电影《与斯诺》 彭加瑾
走近两颗伟大的心灵--影片《与斯诺》观后 张东
历史片的文化感--宋江波导演问答录 倪震
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断想 韦廉
用心灵感悟电影--访八一厂导演韦廉 张东
战争·英雄主义·人的精神--韦廉导演艺术散论 托拉克
韦廉艺术简历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 尹鸿,萧志伟
论电影话语及其当代创新 潘秀通
我们需要的是新鲜的嘴唇--关于电影的叙事性思维 刘宏球
C-I-C-A-D:电影剧作元素的构成体系 吴起
叙事策略:主旋律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胡谱忠
叙事学分析:样板戏电影的机制/模式/代码与功能 吴迪
影片叙事与风格体系的互补关系--以影片《桂河桥》为例 李容喆
把孩子吸引到影院中去--评电影文学剧本《扬起你的笑脸》 郭运德
论儿童影片的审美特质--感于影片《扬起你的笑脸》中的童心美 王迎庆
我是这样做的--影片《扬起你的笑脸》导演创作谈 朱一民
新世纪的青春电影盛会--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综述 张江艺,秋雁
吕克·贝松:一位现代的电影"作者"? 汪方华
吕克·贝松生平与创作年表 王蔚
90年代美国电影(上)媒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莱坞制片策略 何建平
90年代美国***电影 徐辉
冰天雪地中的挪威电影 培·哈代尔
以开阔的文化胸襟与世界对话--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断想 黄式宪
阿尔芒都访谈录--关于影片《青青珊瑚礁》与《苏菲的选择》 宋婷婷
我就是摄影机 阿尔芒都,宋婷婷
《日出》 阿尔芒都,万传法
自然光效的神奇制造--阿尔芒都摄影风格研究之一 宋婷婷
色彩、运动与画面呈现--阿尔芒都摄影风格研究之二 宋婷婷
阿尔芒都生平与主要创作年表 万传法
管窥未来中国电视文化 高鑫
电影化的剧作 胡克
“好看”成为显学时 郑洞天
视听语言的想象和人物心理刻画 张东钢
超越艺术与商业的两难 梁明,张颖
让自由的声音飘来飘去 俞晓
无地焦虑和流体性格的生成 王一川
主持人导语 郑洞天
故事狂欢与游戏中的对话--好莱坞的一对兄弟:科恩 郝建
科恩兄弟的电影艺术 弗雷德里克·阿斯特吕克,祝虹
论影片《法尔戈》的风格趋向 祝虹
就《缺席的人》谈科恩兄弟与文学 热拉尔·德洛姆,祝虹
科恩兄弟电影创作年表 祝虹
90年代西班牙电影 傅郁辰
独特的目光--简述90年代西班牙女性导演 傅郁辰
捷径 路易斯·安·拉米雷斯,傅郁辰
在家中赢得比赛 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傅郁辰
采访贝尼托·桑姆布拉诺 傅郁辰
90年代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影片 傅郁辰
主持人导语 宋家玲
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陈刚
论纪实的空间 何苏六
世界的另一面--重估纪录片创作的价值取向 丁海宴,赵莉
如何制作纪录片 劳伦斯·瑞兹,陈刚
知易行难知难而进 李晨声
厚重和简洁的交融 张清
感受《棒球少年》 章柏青
荒原上的徘徊者 倪震
动作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张东钢
被光影分割的无奈人生 梁明,李力
谁在今天最亲密--从声音造型看情感的割裂 俞晓
中国底层小资生活的错位修辞 王一川
主持人导语--给一个不知道的导演写导语的经过 郑洞天
守卫者--阿尔诺·德帕拉欣访谈录 克里斯蒂安·费弗尔,赛尔日·卡冈斯基,徐枫,刘焰
通过电影思想 阿尔诺·德帕拉欣,曼努艾尔·萨兰日,徐枫,刘焰
灵魂的探寻--谜一般的德帕拉欣和《伊斯特·康》 安杰·梅耶,黎静
阿尔诺·德帕拉欣 让-米歇尔·傅东,刘焰,徐枫
临界--阿尔诺·德帕拉欣影片中的记忆与存在 徐枫
阿尔诺·德帕拉欣生平与创作年表 徐枫,刘焰
信息***与影视融合 谷时宇
性与暴力:从狂欢到娱乐--论西方影视的大众文化特性 赵勇
论电影与黑色浪漫 孙慰川
主持人导语: 宋家玲
困境中的挑战与思考--一次关于中国电影数字影像技术的对话 郭刚,马平
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 张歌东
中外电影数字技术应用之比较 甘露
通过真正的现实主义导演李沧东看韩国社会 郭树竞
青蛙驮着蝎子过河的比喻--读解美国纪录片《失衡的生活》 单万里
你到底想看谁?--关于麦克·菲吉斯的《时码》 游飞
那一线人性的曙光:《高斯福德庄园》 罗岳
乔斯夫的"畏"与"烦":《战火情碎布拉格》 颜***
战地琴曲:《钢琴师》 阎美萍
时间的味道:《薄荷糖》 胡玉香
找寻失落的成人童话:《关于施密特》 左亚男
爱之三部--试读《伊斯特·康》 徐枫
"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 侯洪,张斌
主持人导语 钟大丰
安东尼奥尼谈安东尼奥尼 潘若简
还能拍一部纪录片吗?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汤荻
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新时期以来安东尼奥尼的三个形象 何亮
心灵的视像--安东尼奥尼前期创作对新现实主义的超越 刘晶晶
自我的消失:对安东尼奥尼两部作品的分析 关雅荻
安东尼奥尼作品简介 李二仕
关于中国电影理论构架的梳理 周星
跳出三界外 再入五行中--中国影视批评史的文化审思 桂青山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历史与境遇 王宜文
永恒的奥秘--论类型电影的审美价值机制 沈国芳
主持人导语 沈国芳,孙慰川
论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审美特性--兼析当今节目主持中的误区 魏南江
台湾新电影运动述评 孙慰川
民族电影:全球化语境下的困惑与命运 贾冀川
从"二元对立"到"三方四角"--论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人物结构 白小易
简论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 洪宏
无法触到的真实:《大鱼》 刘宇
冰冷的黑色世界:《神秘之河》 但红莲
在遗忘和宽恕之间:《奥萨玛》 童煜华
救赎与自我救赎:《萨玛利亚女孩》 李玉广
看这个人:《美国荣耀》 喻群芳
《护士贝蒂》:想象的风景和媒体的迷宫 索亚斌
《护士贝蒂》剧本片段回放与点评 索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