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求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最近,我在微博中看到上面这段话,出自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蔡康永先生。读后我甚感认同,同时也引出我今日想跟同学们谈论的话题——学习要趁年少时。
提出这个观点并不是要否认“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或者“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只是为了告诫大家:当你有能力、有精力、有机会的时候,请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如何增长知识上,而非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之事上。
当今社会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适应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内心难免会产生被时代所抛弃的恐慌。而要消除这种恐慌,就要把学习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多下苦功,多钻研,多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变得“厚重”一些,“丰满”一些,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储备力量。
现在有不少退休的老年人喜欢上老年大学,学习的科目不外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目的是打发时间,充实自己。很少有老年人学习一技之长是为了改善生活或谋求生路的。他们学习的科目其实大都是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因为当时觉得太忙碌,没时间学习这些技艺。其实,所谓的“没时间”大多只是托词而已,往往是缺少恒心和定力的缘故。在我看来,人只要有时间吃饭,就有时间学习,有多少人会忙得连吃饭的工夫也没有呢?
人到老年,方才察觉到时间的宝贵,才越发地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人退休后虽然时间是宽裕了,精力却不行了,理解、记忆等能力也大大下降,要想学有所成是很难的。曾经有几位退休后学习书法的老年朋友送过我一些字画,说实话,完成得都不太好,因为功夫没到家。
所以说,学习要趁早。同学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活力,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学习起来不易疲倦。但相对的,大家的缺点就是心浮气躁,缺少恒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总想要立竿见影地看到学习成果,否则就会气馁,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学习态度显然是学不到真本领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同学们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就像伟大的马克思说过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大家要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同学们,请趁年少时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才有可能拥有一个无悔的人生!我愿天下的莘莘学子,在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后,都能达到心之所向的人生目标。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洪山中学教学校长、特级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