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情感作为一种前理性的关于价值关系的意识,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对于事物的态度和行动,本身就具有价值倾向性。道德既是人类群体在长期生存和发展实践中经验和教训的积淀和理性梳理,又蕴含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预期和建构。情感和道德都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情感与理性一样都是道德的人性基础。情感影响着道德行为的动机和指向,道德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与特定的对象建立恰当的情感关系,情感关系本身就具有价值。
关键词: 情感道德情感关系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及“过程与方法”并列为新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方面,学生的情感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鉴于情感本身的复杂性、主观性,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更多的是把情感当做知识教学的工具,典型的如“情知教学模式”、“愉快教育模式”等,而对情感本身关注不够,缺乏对情感的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的深入探讨,难以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提供支持。
一、情感的内涵及意义
情感与情绪相关。情绪指“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1]。情感指这一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主观体验。情绪和情感都是基于客体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只是相对而言,情绪带有更多的生理学色彩,而情感则与社会性内容相关。
情绪是人类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达尔文的情绪进化理论认为情绪的许多方式是原初具有生存价值的遗传模式,情绪作为人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对于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提高人的生存几率及帮助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具有重要价值。神经生理学家已经发现情绪的神经通路在新皮层之外,也就是说,许多情况下情绪可以不经新皮层,即理智中心而直达杏仁核。情绪的这种迅捷的传递通路确保了动物在面对危险时,可以不必经过理智的计算和思考而做出快速反应,这对于人类的祖先提高生存几率具有重要价值。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意义的评价结果的表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体相关行动的动机水平和指向。阿诺德的评价理论认为来自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也就是说,人必须估价情境刺激对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意***或渴求。没有这样的评定,就不可能产生情绪。[2]情绪代表了个体对事物是否具有意义、具有何种意义的评价,只是这种评价不完全是知觉水平的。
情绪还具有激发和组织行为的作用。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每一种具体情绪都保证有机体在遇到自身所处情境中的任何特定事件时发生敏锐感应,并为对所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提供准备。[3]利珀的“动机—知觉”理论则直接把情绪过程看做动机,认为这种情绪过程唤起活动,并赋予这个活动以一定的方向和持续性。[4]马克斯·舍勒关于情感的思考则更为深刻:“任何个体都必然处在情感之中,并通过情感的绽放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此而言,情感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个体正是通过情感体验到自身的存在……先验情感的先验意义就在于,作为启示、预警或征兆,它预先筹划了人存在和行动的方向,并昭示出情感自身、人的行动,以及各种事物和事件的不同价值。”[5]
情绪和情感在西方哲学尤其是传统哲学的地位并不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理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而情感与理智相互对立,是人性的非本质部分,需要理性的掌控和指引。现代社会中非理性主义基于对“理性的暴***”的***,把非理性的情感、冲动、本能等当做人的本质,把人的“自我”、“生命冲动”、“直觉”等看做是一切的出发点。现在看来,这两种角度都有失偏颇,理性也罢、非理性的情感也罢都是人的本性,都是人这一不可或缺的部分。舍勒就认为“单纯用理性规定人格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更加宽泛的‘精神’概念来界定人格的本质。他的精神概念不但包括理性,还包括了情感和意志。其中精神性的情感特别是爱具有主导性地位。”[6]
本文把情感理解为:情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在其自然禀性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事物价值的“前理性”的感受。这个理解需要三点说明:首先,情感的发生基础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会影响到情感的发生和指向;其次,情感的发生是***于理性的,不完全受理性的控制;最后,情感对行为有激发和引导作用,影响甚至决定行为的动机水平和指向。
二、对道德的三层解读
道德既是社会现象,又是个体现象;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对道德的内涵和意义可以做多个层面的理解。
1.道德首先是一种约束和规范
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道德作为一种先在的、原初性的存在,首先意味着一种规范和约束。没有人生下来就具有品德。对于一个新生的个体而言,人更多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各种本能、欲望与其他动物基本并无二致。但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与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必须与其他人类个体结成群体,必须被接纳为特定群体或社会的成员才能够生存和成长,而群体或社会必然需要对个体的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如果说成年个体可能已经把这种约束视为当然和自然,那么,对于年幼的个体而言这种当然和自然可能会被体验为一种约束和规范。
2.道德是一种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积淀和传承的生活智慧,是人为了幸福的生活而进行的主动的自我约束。如果仅仅把道德理解为一种约束和规范,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就不值得我们骄傲了。动物无疑也有其约束和规范,尽管是无意识的。区别在于道德这种约束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及实现美好生活理想而进行的一种主动选择。“人性使我们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或生活理想时都不是自我充分的,人类的生存条件使我们在追求自己的自我利益时必然会发生冲突。所以,为了在现实的人类条件下能够顺利地追求我们自己的幸福或生活理想,我们就必须遵守和服从某些共同认识到的规则,按照这些规则来引导我们的行动……道德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人类共同体”[7]。
3.道德是一种自我确证的方式
对个体而言,被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接纳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同时这种接纳乃至认可、尊重也能够为个体的存在提供意义感、心理满足感。道德就是获得他人、群体接纳及尊重的前提和途径之一。对于一个被认为缺乏基本道德修养的个体而言,最大的惩罚无疑是不把他当做“人”来看,即把该个体排斥在人的群体之外。日常语言中“不是人”这句狠话,不是要否定某个人生物学意义上人的属性,而是要表达对一个缺乏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的人的评价,以及由此评价带来的憎恶感。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个体证明自己人性、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基本方式。“仔细推敲‘人’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品性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人类无论是类还是个体,总是要不断地确证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动物,是一种不同于别的动物的动物,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禽兽”。[8]
三、情感的道德意蕴
情感与道德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休谟在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情感主义伦理学,他认为道德起源于情感,而且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来源于情感。在休谟看来,“恶”不过是“当你反省自己的内心,在自己心中发现的一种谴责那种行为的情感”。[9]亚当?斯密把同情感看作道德的基础,马克斯·舍勒的情感现象学也是希望通过对情感秩序的探寻为道德找寻根基。但由于西方文化中悠久的理性传统,特别是由于康德的理性主义对道德哲学的深刻影响,使得理性始终是道德哲学的预设和核心概念,而关于情感之于道德的意义或价值等的思考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西方文化的这一倾向也深刻地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的道德哲学思想。情感的道德价值一直被遮蔽了,我们需要重新考查情感与道德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