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中,扫盲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扫盲教育要结合民族地区、农牧聚集地区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与民族地区自然人文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相契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使扫盲教育真正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反映着各民族的特色。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如果脱离了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农村教育就难以收到实效。
一、产生新文盲的主要原因
1.在民族地区,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信心不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民族文化、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学生在学校里无法充分学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不能学以致用、学以致富,从而产生了厌学、逃学现象,出现读书无用论思想。因此,民族地区发展农村教育,不但应重视将现代学校教育引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来,而且应努力实现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使学校教育成为传承人类共同知识和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主渠道,成为传承民族文化、脱穷致富的主渠道。
2.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之农村学校教育受到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投入等方面的限制,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升学特别是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是有限的。片面强调升学率,往往会导致多数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进而助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应该看到,民族地区的发展急需大量各种类型的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部分学生升学无望,往往辍学外出务工。其实,升学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把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仅仅定位在提高升学率上,不但与教育的基本功能相背离,而且不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
3.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学校数量较少,学校教育的受益面受到明显限制。
二、针对民族地区扫盲教育的具体措施
根据民族地区文盲的思想状况和现实生活条件,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扫盲工作。
1.对15~50周岁的青壮年文盲采取集中扫盲和分散扫盲的方式,将扫盲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参加扫盲活动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对帮助家庭成员脱盲的学生予以表彰。
2.将自学和督学结合起来,注重学习效果。改变了单纯以识字量、算术运算等作为衡量学员是否脱盲的标准,建立满足扫盲对象的基本学习需求,适当增加与其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经济实用的脱盲标准。
3.通过“送教下乡”和“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积极进行扫盲工作的再教育、再动员工作。乡镇、村、学校要将集中扫盲和分散扫盲紧密结合起来,除了在各集中扫盲点不定期扫盲之外,也将扫盲重心转移到各个村社扫盲点,实行“一对一”扫盲。
4.利用正常、健康的宗教活动,发动僧侣对周围的群众进行扫盲教育。
5.将扫盲工作和驻寺工作组的工作结合起来,要求驻寺工作组成员在闲暇之余对村社扫盲对象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教育。
6.加大职业教育,使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努力拓展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既要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继续升学的能力;又要在教学中增加职业技术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其他工作的知识与技能。
7.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十分重要。随着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以及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等工程的落实,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状况大为改观。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教育形式,使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同时,应通过设立科技文化集市、提倡赶科技文化集等形式,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开辟新的途径。
总之,民族扫盲教育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农牧区实用技术扫盲教材,努力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远程教育资源,依托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帮助文盲学员掌握所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
(作者单位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府教育督导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民族地区的扫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