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内容摘要】本文以老子“道”的辨析作为全文的出发点,从“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四个方面阐述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从而展示“道”的形而上视域。

【关 键 词】老子 道 道论

“道”是中国哲学最高概念,它涵义幽深,包罗万有,揭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它地位崇高,无可超越;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概念,所以谈到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的精神就不能不体悟“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老子哲学对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起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老子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涵。有些章句中,“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章句中,“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章句中,“道”是指是指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因而,同样是论“道”,而哲学意涵却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在老子的道论中,他是把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合在一起探讨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于此,老子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由之,老子的本体论而具雏形。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此,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表露无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由此,阐释了老子完善自我的修身论观念。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道”的宇宙论

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老子哲学的宇宙论就是把先民的朴素观念上升为理论。老子《道德经》中多出地方都明白地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这里的“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向有形转化落实的一个活动过程,旨在揭示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德经》第四章)这就是说道体本身是空虚的,然而这个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因而它的作用是不会枯竭的,是创造一切万事万物的根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这里的“有”、“无”同第一章一样,都是用来指称“道”的,再一次强调了“道”生万物的自上而下的活动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一句讲的是“道”生成万物的发生过程,无极之道本无一物,从混沌未分中转生出混一之宇宙,是谓“一”;混一宇宙又分化出天地阴阳,是谓“二”;阴阳五行交感、天地和合,形成了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是谓“三”;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更进一步形成形态各异的事物,是谓“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就是说,自然的天道使万物出生,自然的天德使万物发育、繁衍,它们创造、养育了万物,使万物得以一定的形态、禀性而存在、成长,千姿百态,各有特性。所以,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且贵重“德”。“道”的被尊崇,“德”的被重视,并不是谁来强迫命令,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道”使万物出生、生长,“德”使万物发育、繁衍。“道”与“德”生养了万事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成长而不居功自恃,领驭万物却不对万物强加干涉,这才是具有最深远意义的“德”。也就是说,“道”成就了万物之“德”,“德”则是“道”的代表,内在于不同的万事万物之中。

概括而言,老子的“道”的宇宙生成论指出“道”乃是万物生命总的源泉,“道”具有能够蕴育万物却又不被蕴育的永恒不息的动力。虽然仍处在“起源论”的阶段,但相比于“神创论”的观点可谓有质的飞跃,比起“五行说”也具有更高的哲学抽象思维水平,可以说标志着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二、“道”的本体论

哲学的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所以然”或“所以迹”,老子认为这个“所以然”就是“道”,认为万事万物离开“道”,便失去了天之为天、地之为地、万物之为万物的根据。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在逻辑上是世界存在的本质、根据。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它不依存于任何其他事物,但其他一切事物却都依存于它。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这里的“一”即是“道”,以“一”代“道”是为了显示“道”的统摄能力。老子认为,“道”本身就是一种混一性存在,不属于矛盾对立中的任何一方,但一切矛盾双方均由此而形成,如阴阳共出于“道”,天地亦同生于“道”;“道”本身是一种齐一性存在,不具有差别性,但一切差别均由此产生,如物之大小,人之寿夭均导源于“道”;“道”本身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不具有任何的规定性,但一切事物的规定性却都由此而来。这就是说,“道”的混一性、齐一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任何事物都有从“道”那里获得构成自身的各种特殊本质,从而形成了宇宙间丰富多彩的现象形态。如前面所引《老子》第三十九章便说,天之所以清明,就是因为它在“道”那里得到了清明的本质;地之所以宁静,就是因为它在“道”那里得到了宁静的本质;所有事物都是如此。

相较而言,老子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的说法,强调了普遍规律的先在性,并将普遍规律作为最高的实体。比之“五行论”或“元素说”更具有其深刻性。

三、“道”的价值论

老子哲学中的“道”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客观世界的本体,也是人所存在的世界的价值源泉和最高价值尺度;不仅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信仰的对象。老子的“道”,既是客观真理,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所以才要尊而贵之。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是指“人道”取法“天道”,要求“人道”要如“天道”一样自然而然、清静无为、养蓄万物。

老子用水来比喻“道”也体现了老子“道”的价值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八章)这正是用水来形容至善至德的人格。柔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是水最为显著的特性和作用,老子认为这种心态与行为也是最完美的人格所应该具有的。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忍辱负重。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体现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价值观。除第八章之外,《道德经》中多次以水喻“道”,很好地诠释了老子“道”的价值论。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意思就是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正是因为其处于低下的地位,这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之意相同。都更进一步说明了老子所倡导的人要大度包容的价值取向。而且水不但具有就下不争的特征,还具有柔弱无为的本性,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藉水来说明柔弱的作用。水表面是柔弱的,坚强的东西反倒不能战胜它。老子由此推论说,柔弱、谦下,表面上看来好像吃亏了,实际上占了便宜,体现出了一种贵柔的价值观。《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其实也是对这一观点的阐述。

中国古代先民普遍相信天地有道,社会有道,人类生活合乎于道便是正道,偏离于道就是邪途,所以总是提倡以各种方式去寻求道,洋溢着乐观执著的精神。老子“道”的价值论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理论阐释。

四、“道”的修身论

道家所提倡的修道方式是形神兼修,后来经过道教内丹学派发展提升为性命双修。这种修道方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修神或修性,就是克服虚伪造作,恢复自然纯朴,超越情感欲望,提高精神境界。老子提出的具体方法有“少私寡欲”、“致虚守静”、“和光同尘”、“慈俭不争”等。而且由于真正的大道是不可言说的,人们只能通过体悟的方式去修道,这种方法与进学恰恰相反,提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其实就是指“减”的方法,要求人们不但要排除感性经验,也要排除自身的理性思维,直接地、自然地去体验“道”。并且在不断消除世俗情感认知的局限性之后,使自我主体精神逐渐融化在无限的宇宙自然当中,从而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修形或修命,就是简体养生。道家非常重视养生之道,把维系生命的健康发育作为自我修养的重中之重。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第一句说形神相合,这是养生的根本原则;第二句说炼气,使身体柔韧,如婴儿般充满生机;第三句说炼神,做到返观内照。老子提出一系列养生要领,如“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治人事天莫若啬”(《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等,目的是使生命“深根固柢”而能“长生久视”。

总的来说,老子哲学中“道”的修身论主要表现为一种人生境界的修养,强调人道合一、天人合一,这种人道合一,“天人合一”的方法,既带有理性直观的特点,也强调付诸实践,这种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分列了“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这四个重要侧面,以此阐释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显示了老子之“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概念的本源性及规律性。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2]牟钟鉴.老子新说[M].金城出版社,2009.

[3]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书馆出版社,2006.

[4]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5]谢丰泰.老子道论的理解和诊释[J].民族学院学报,1994(2).

[6]刘文英.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J].南开大学学报,2002(2).

[7]李远国.老子之道的哲学理解[J].中国文化论坛,2007(3).

[8]黄克剑.老子道论价值取向辩略[J].哲学研究,2001(6).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学习

四维动感影院的技术分析及科普功能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四维动感影院的技术分析及科普功能,内容包括四维影院是什么效果,长鹿四维动感环幕影院。【摘要】四维动感影院有别于传统影院,为了适应观众对电影真实性和逼真性不断提升的要求,不仅在视觉效果的立体性上进行提高,更从听觉、嗅

学习

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内容包括吴江区道路景观设计,长宁区道路景观设计。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城市空间组成部分的道路,除满通功能、划分街坊、提供公用设施用地外,还应考虑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做到

学习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明清青铜造像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明清青铜造像,内容包括中国历代青铜造像,明清时期青铜济公造像价格。公元前5、6世纪时,释迦牟尼在南亚大陆创立佛教。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分歧,产生出了小乘、大乘、密教三大牧派系

学习

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内容包括电力通信行业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论文。雷电过电压可分为感应雷过电压及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是由于电磁场的剧烈变化,电磁耦合而产生的;而直击雷过电压则是由于流经被击物

学习

玻璃城(节选)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玻璃城(节选),内容包括玻璃城小说,琉璃厂传奇。编者按:《玻璃城》有近一万字,写了一个名叫小虎的远方来客附在了金豆子的身上,他带着金豆子游历了玻璃城,那儿一切都是晶莹透澈的,有海浪沙滩,有奇花异草,那儿的人们和善而又友好,“永

学习

快乐女孩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女孩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本来我是个很快乐的女孩,女孩子的童年范文。快乐女孩篇1胖女孩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爱,所谓“心宽体胖”,在她们的字典里没有“小心眼”这类的形容词,心宽了,同样也意味着烦恼少了,挂在脸上的微笑多了,因此

学习

也谈法官与律师的关系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也谈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内容包括法官律师关系科普,如何正确处理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法官与律师,既不是“冤家”也不是“亲家”,而是同为法律人的“本家”,法官与律师之间不应当筑起“高墙”、铺设“隔离带”,架设“高压钱”,而是应

学习

端溪砚三大名坑概述

阅读(24)

端砚历史悠久,始于唐武德之世,文献实物互为印证,早在1300多年前端州(肇庆)人就开始开坑采端石制砚了。名贵的端砚石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端溪水一带。此处气势磅礴,夹岸崇山峻岭,重岩叠翠,端砚名坑如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宣

学习

《诗经》中玉作礼器及其文化内涵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中玉作礼器及其文化内涵,内容包括周天子以玉作礼器,以玉作礼器的六大礼器。玉质礼器在《诗经》中多次被提及,如圭、璧、璋、瓒等。古人借助玉礼器实现与神灵的沟通,寄托希冀与愿望,玉在古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取代的作用

学习

友情作文1800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友情作文1800字,内容包括友谊作文1800字,友情作文1200字。友情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让人们时刻感到温暖;友情是饥渴时的一袋口粮,使人们的心更加温暖;友情是迷路时的一盏明灯,使人们的心立刻温暖;友情是人们在极度危险时,朋友挺身而

学习

笔墨随时代才是真大师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笔墨随时代才是真大师,内容包括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随着书画市场的日趋繁荣,中国画也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各种新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层出不穷,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激烈碰

学习

也谈小班幼儿的快乐涂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也谈小班幼儿的快乐涂鸦,内容包括幼儿园学生手册快乐涂鸦,小班快乐涂鸦。《纲要》指出“儿童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孩子们畅游在赤、橙、黄、绿颜色中嬉戏,穿梭在横竖曲直线条间游戏,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描述着周围的

学习

傣药水红木化学成分研究

阅读(35)

目的研究水红木Viburnumcylindricu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SephadexLH-20,MCI,RP-18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水红木叶的80%乙醇提取物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乌索酸(1),槲皮

学习

蚕豆.寒豆.罗汉豆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蚕豆.寒豆.罗汉豆,内容包括茴香豆蚕豆罗汉豆区别,蚕豆和罗汉豆嘌呤含量。薛理勇: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已出版《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闲话》、《食俗趣话》、《说鱼道虾》

学习

东西方对“词”与“物”关系的历史理解

阅读(29)

[摘要]“词”与“物”的关系问题在早期的中西方文化中就已经开始引发人们思考,但真正带来讨论热潮的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福柯在他的著作《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词”与“物”的关系变化。福柯的解读不仅丰富

学习

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中货值金额的理解和认定

阅读(28)

从司法实践来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犯罪金额大多依赖货值金额加以认定,但货值金额的计算标准繁杂,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进而导致法律实施的不统一和不公正。本文认为,以同类合格产品或者正品的市场中间价计算货值金额具有相对的公正性、

学习

晋西窑洞文化特殊词语内涵探析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晋西窑洞文化特殊词语内涵探析,内容包括纯粹的晋西窑洞民居,晋西黄土高坡窑洞。【摘要】山西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从面食文化,大院文化,到晋剧文化无不受到广泛的

学习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

阅读(52)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近50年来,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激励下,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的“三个第一”,即原油产量第一,累计生产原油19.5亿吨;油田采收率第一,主力油层采收率突破50%,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上缴利税第一,向国家上缴各

学习

在教学中应准确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阅读(64)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含着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蕴含着物理规律。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物理概念的实质,才能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动势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教学中应使学生

学习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阅读(35)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体现了以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精忠爱国和孝悌之道等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重要的一

学习

关于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阅读(37)

半年前,写过《还是要理解国际教育》。如今又写《关于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乍一看这是在“玩儿”文字游戏,其实真不是,更真不敢。因为自从前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

学习

对法的概念的理解

阅读(25)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理论对“法的概念”的表述所提供的“唯物辩证观”为基点,对通过法的概念表述所要折射出的现代新属性作了探讨。文章的重点不是对法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而是强调应通过“法的概念”表述,体现其模糊性、社会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