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1956年全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明确以市场为取向,逐步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1992年进一步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如今,计划经济体制已在许多重要领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总量水平经过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增长有了巨大的提高。统计资料表明,1952~1978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6.0%。同1949年相比,1978年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份额从12.6%上升到46.8%;农业份额由68.4%下降为35.4%;建筑业和运输业分别从0.3%、3.3%上升为4.1%、3.9%;商业则从15.4%下降为9.8%。1952~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达3599.1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达27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4992亿元,比1952年的343.3亿元增长17.9倍。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也大大增强。
从1953~1978年,中国的积累率平均达到29.5%。1976~1978年的积累率达33.5%,是改革前积累率登峰造极的一个时期。就是在1963~1965年的调整时期,积累率也达到22.7%。如此高比例的资本积累,是带来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但是,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帕金斯教授的估计,中国经济在1953~1976年间年均增长率为4.4%,其中劳动力为增长所作的贡献为1.8%,资本为2.0%,生产率增长只占0.6%。
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期间,生产一千瓦小时的电所需投资,是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期间所需投资的三倍;生产一吨钢所需投资近乎于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所需投资的两倍。
计划经济的制度性缺陷是造成严重制约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发挥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未来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以良好的经济绩效尽可能地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就必须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本身进行改革。
以工资水平为例,1978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15元,人均收入316元。从1959~1976年期间,***府仅给指定的工人提高过工资,共计四次。其中的三次是面向那些拿起点工资或接近起点工资的人。结果,195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工人基本都拿相同的工资,企业内部的工资差别极小。那些挣高工资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是195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只是在1977年,***府才将所有企业工人的工资都提升了一级。
乡下人的情况。80320万农业人口在5万个里轰轰烈烈地干了20年,可是有2/3的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初期,有1/3则连30年代也不如。据统计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达2.5亿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是133.6元。
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必然积累一些社会不满情绪和社会问题,再加上十年“”积怨甚多。所以,当时仅通过否定“”、冤假错案等***治方式不足以解决问题,还必须同时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得以提高,方可平息民怨,并获得人民的认同。
因而,必须增加国民收入中个人消费的份额,同时,还必须重视消费品的生产。因为,增加了的收入而买不到消费品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一来,积累率必须下调。改革以来甚至出现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居民个人倾斜的现象。然而,经济增长率则不能降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选择依靠提高生产率以求增长的发展之路,这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也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
1978年改革的初衷就是要改变过去长达20余年的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将主要依靠积累提高增长率变为依靠提高生产率促进增长率,将外延型的经济增长转化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这种转变不仅仅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治价值。
要继续使经济高速度增长就必须改革,就必须提高生产率的增长率。这在逻辑上必然导向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二战后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市场化被作为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是,市场化会带来财富的增长。
改革之初,支持改革的***治资源是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理论资源仍然是在1956年提出的,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下采取某些市场调节的办法,来增加社会主义经济的灵活性,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思想;以及对苏联模式的批判。
市场和***府是人们配置资源相替代的制度安排。虽然改革之初,经济改革思想的主流是在由***府计划配置资源的大框架下容许市场力量起某些补充作用,它意味着市场的合法性得到承认,市场行为受到鼓励,并由此越走越远,终于由此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不归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为什么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