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思创融合”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如何牢抓“创新创业教育+思***引领”开展育人实践,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挖掘“双创”实践思***教育元素的特点及存在形式,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思***元素融合策略,形成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教育功能,为实现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最终达到高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思想***治教育
随着社会对思想***治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将大量思***元素融入教学环节。大学生思***教育很多依托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育价值和效果较为突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内涵丰富、社会实践形式多元化,实践映射出的思***教育元素可以较好地发挥教育功能。高校充分挖掘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的思***教育元素,可以协同促进实践育人效果,提升大学生“强国有我”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研究思想***治教育元素的意义
新时代,从创新创业实践中挖掘思***元素,有利于优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创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模式[1],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让学生、学校、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系统,从而促进实践育人体系更科学地发展与运行,实践意义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挖掘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的思***元素,是高校育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回归大学根本职能及满足时代新人培养的需要。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一大模块,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意义显著。思***传统课堂多以授课形式完成,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而在“双创”实践活动中表现较为积极,主动思考红色筑梦实践方案并参与其中。从挖掘乡村产业痛点、探索商业模式到服务社会,学生就是实践的主人翁,这种主动接触的内容更容易给参与人以正向引导,由被动教育变为自我成材,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有工作围绕其运行,教学、科研及学生工作都基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进行。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全面落实***的教育方针,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完善实践育人工作,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实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双重价值,学生间互补短板,优势最大化。通过集中性的拓展训练,学生对团队协作、奉献精神有了新的认识。这对高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三)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鼓励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思想***治教育也是大学期间需要不断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精神培养、实践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可以将以往的表层认识延伸,拓展个人思想境界。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对我国国情、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断思考,树立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正确价值观,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四)促进社会志愿服务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对“双创”教育较为重视,机制改革、实践平台、产业联动在有序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活力不断增强。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公益宣讲、调研走访等形式,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中开拓思维,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实业载体服务社会各项事业。创新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更能解决就业问题、服务社会。高校的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离不开赛事载体,近年来,“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红色基因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实践育人成效。创新创业实践团也通过参观***旧址、开展青年乡村创客沙龙、举办乡村创客高峰论坛,实地了解老红***、上山下乡知青们伟大而艰辛的青春“创业”史,培养创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思***教育元素的特点及存在形式
(一)思***元素具有渗透性,以感悟和体验为主
创新创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思想***治教育同向同行,需要建立全员化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将思想***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发挥好隐性渗透作用。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联合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启动系列沉浸式红色体验剧主题活动,以沉浸式交互体验为创新点,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将红色人物形象融入一系列的历史活动中,真实还原历史场景,通过体验达到思***教育的目的。
(二)思***元素具有启发性,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尤为凸显
如今,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有偏差。一部分创业者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理念,可以简化过程。另一部分创业者认为创业具有高风险,时机成熟和运气是关键。还有的创业者有投机心理,基础不够扎实。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实际推进中纠正这些观念,重视创业观念培养,充分利用思想***治教育启迪学生,在日常指导中让学生体会到创业观念的重要性,如助农创新创业团队,在原产地与消费终端之间构建一个共同参与、互动和体验的生态食材对接场所,帮助营养健康的生态好食材走出深山、走进城市,实现多方共赢。通过实战训练让学生养成深入分析、研究及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
(三)思***元素具有主导性,自我研发促进重构
“双创”教育不断更新创业思想,摒弃一些陈旧观念,体现“双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去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在学期间锻炼创业技能,提升创业成功率,根据自身能力和资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更多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中,发挥思***元素的主导性[2]。许多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项目将技术和产品运用到实际项目中,结合国家***策、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以自我研发重构提高自身水平为主线,不断优化产品,符合国家和***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打造发展新引擎和发展新动力。
(四)思***元素具有多样性,实现生产服务多元化
思***元素包括思想***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方面,将思***元素的多样性融入创新创业实践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服务的多元化。部分创新创业项目很好地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非遗传承宣讲、文创产品制作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他们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为己任,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品牌项目,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体现了人才的多元性、创新创业的多样化和思***的多样性。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思***元素融合策略
当下,高校探索挖掘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思***教育元素是大势所趋,思***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思***教育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一)制定“双创”实践育人方案,明确思***元素育人目标
“双创”实践育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建立高尚的价值观。“双创”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大学生全面做好迎接风险的准备,为大学生群体更快地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3]。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加大学生群体对竞争精神的理性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感,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开展公益活动。
(二)完善“双创”实践育人机制,保障思***元素育人效果
针对当前社会创新创业背景要求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水平,统筹各方思***教育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思***+双创”协同育人模式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在推进“思***+双创”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要完善现有的“双创”实践育人机制,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作为开展德育教育和提升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提高“思创融合”发展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发挥“思创”教育功能,真正让思***教育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三)搭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拓宽思***元素育人范围
创新创业资源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高校要依托学校特色、学生专业背景,针对性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学校应增强校企合作,整合资源,提供校内导师、校友、企业导师、创业导师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增加学生创新实践和创业的机会[4]。根据新时期学生特点和“双创”教育要求,成立专业教师团队,为学生“双创”实践提供一对一指导,让学生了解“双创”思路和发展过程,基于学生创业项目提升团队“双创”技能,尤其在“双创”训练中脱颖而出的优质项目,学校应给予场地、导师对接等方面的扶持,做好过程追踪,不断推动项目落地,通过这些“双创”成功案例,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
(四)营造“双创”实践育人氛围,宣传思***元素育人典型
将创新创业融入各类实践活动,营造思创育人良好氛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领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开展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赛事等形式,利用网站、微信等途径,营造校园“双创”文化,激发学生投身创业的热情。鼓励教师首先实践创新创业过程,提升实践感受,然后将“双创”理念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为个性化思***教育的深入开展开辟新的途径。通过“双创”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打造典型创业人物,通过分享交流,展示团队项目和社会价值,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表率,科学有效地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四、打造高校“思创融合、实践育人”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多元多部门协作,构建高校“思创”教育共同体
当前社会需要以“双创”为导向、多元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入***府、企业等优质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多学科开放式、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在实践中要加入创业项目训练、“双创”重要比赛、创新成果转化等环节,逐步探索、归纳符合当前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5]。
(二)创办“思创同行”工作室,研究思创育人方法
通过创办“思创同行”工作室,以思***教育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研究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奋斗目标,以学生兴趣和专长为发展方向,探索形成思创巡讲、公益实践、优秀成果展示、拓展红旅创业、1V1赛事指导等多途径多载体的“思创融合”育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双创”实践与思***教育的融合创新,深入推进“双创”人才培养。在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为学生创新创业指明正确的***治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做有更高情怀、更高视野、更高格局、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树立公益实践案例,传承红色创业基因
红色公益创业是指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而红色商业创业是指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难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要结合专业特色、实践成果等挖掘红色旅游创业项目,推动创新创业与思***教育融合发展。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创造力,打磨高质量创业项目,培养学生永远跟***走的信念、爱国爱民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让红色创业基因代代传承。
(四)推广品牌活动,提升“思创”实践育人水平
“思创”致力于学生的素质德行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创业人。“思创”要以思***教育为核心教育理念,以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体验形式,开展多项富有精神内涵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德行。要及时更新思***教育思维,合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系统、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行为实践,树立学生正确的青春观、人际观、发展观、价值观,探索以“弘扬红色精神、创赢智慧未来”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实践品牌活动,展现公益、奉献、社会责任感的思***元素,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生态系统,将红色旅游项目成果落地化。综上所述,要注重多元融合、协助培养,将与高校学生思想***治教育相关的红色教育、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社会实践,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融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发挥思***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思***育人借鉴的新思路、好办法落地,把思***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大思***环境中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作者:李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