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一次在批阅学生笔记时,看到一班崔柳叶同学写到:“秋深了,黄了落叶,瘦了心情。黄昏来临的时候,我孤独的失去了影子。”这几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到平日的作文课,老师搜肠刮肚想作文题,力求让学生有话可说,可是学生却紧锁双眉,无处下笔。作文课本不该如此,应该是师生心灵自由飞翔的天堂。孔庆东老师曾说,要想学好语文就得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结知识与素材都是最有生命力和最富时代感的。
望着窗外的秋景,我想,季节的更替,万物的变化,应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些许波澜。于是我临时调整教学内容,一节作文课迅速在大脑中形成。
课前让同学搜集叶子,课堂教学主要有五个环节组成:第一步让学生看一看手中的叶子,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想一想为什么采这一片叶子,联想到了什么。第二步让学生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联想到了什么。第三步让学生闻一闻手中的叶子,联想到什么。第四步让学生解剖一下叶子,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第五步让学生尝一尝手中的叶子,什么味道,联想到什么。
学生是带着疑惑来上课的,充满了好奇。当我布置完任务,学生就积极地开始了活动,有的静观默想,有的观叶提笔,有的与同桌低声交流,十几分钟过去后,一段段精彩的文字展现在眼前。
徐坤:不知老师是何用意,让我们去找叶子。本以为是一件无聊的事,却被老师上的丰富有趣,从中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摘得并不是一片绿色的叶子,因为绿色代表新生,我不忍让它过早地凋亡。那一片暗灰色的叶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它那一根根细小的叶脉,当我将灰尘拭去,在它小小的叶角一侧,有那生命的颜色,虽然很小,却足以让我惊喜。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生活会给你一个惊喜。
林影:这片叶子是我在小公园里面捡来的。我在小公园里徘徊,不知去摘那片叶子。无意间我被竹子所吸引,一股力量推我到竹子面前,我伸手便摘下一片叶子,我回到教室里,每位同学手中都拿着自己找的叶子。我心中油然而生,假如老师没有让我们去找叶子的话,恐怕这叶子就默默地归去,更没有把叶子当作宝贝一样捧在手里-----
甄超男:拿在手里才发现它被虫蛀过,看来,世上并没有完美,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完美,只要做好就够了,一切都尽力就够了。
王硕松:我走在操场上,一阵风吹过,叶子飘飘落下,我顺手捡起一片,发现它有一点透着绿色,但大部分已变得干枯,它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伴随着这瑟瑟秋风,我想:人生就如这片树叶的一生一样,是短暂的,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树叶尽了它的责任,人的一生呢?
李光亚:叶子全都干枯、衰老,我把叶肉去了,只剩下叶脉,却发现他仍是那么有韧性,那么挺实。叶柄还泛着光泽,我就想人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当把所有的琐碎,所有的名利、地位、金钱撇开,剩下的也只有灵魂罢了。只有灵魂永远那么年轻,当浮华消散,唯有心灵充实才能给自己着陆。当功名隐退,唯有内心品质永不褪色,依然焕发着金子般的光芒。
………
师生共同赏评那精美文字。往日作文课上的沉闷、枯燥不见了,代之的是热烈、活跃。课堂上,学生们热烈地交流;课后,许多学生又提起笔来,写下一段段精彩的文字。
本节课取得很好的效果,得益于师生共同找到了兴趣点,而这一兴趣点来自自然,老师在学生与自然之间搭了一个桥,激起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联想,使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展示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写作文时,学生少了一些诉苦,多了一些如淙淙流淌的泉水般的文思。
本节课取得成功,还在于教学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前提,是使写作走向成功的起点。教师在这一任务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具体应做到:一要使学生明确观察对象无处不在,观察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有选择的,可能是一瞥,也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是要使学生懂得,观察不仅需要视觉,还要调动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细致地感知事物;三是要引导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活得真切的感受;四是要使学生掌握观察的要领,教会学生遵循先外后内,先简单后复杂,先个体后群体的观察顺序,选择适宜的观察点,并能变换观察角度。
叶圣陶先生在《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一文中说:“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想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自然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师生须共同利用和开发这一学习资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节中谈到:“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但在试题充斥的课堂上,自然这部书被束之高阁了,学生对外界的感受变迟钝了。摆脱这一困境的途径在哪里?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一文中谈到:“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写作素材一方面来自书籍,一方面来自生活。在重视书籍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生活,不应忽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