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岁末,祖国边陲春城昆明风和日丽,鲜花遍地,同京城严寒的天气形成明显的反差。脱下厚厚的冬装,我们驱车前往昆明以南100公里的玉溪古窑遗址探访。
玉溪窑位于市区东南部的红塔山下瓦窑村旁,是目前云南省影响最大的正式发掘过的古窑遗址。玉溪窑1960年12月被发现,是元代除景德镇外,我国早期烧制青花瓷器的主要窑场之一。1986年1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龙窑三座,并出土了大量的残瓷器和窑具。
玉溪窑遗址规模不小。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有举世闻名的澄江古生物化石群,附近还出土过国宝“滇王金印”,同司马迁记载的完全一致。走下公路,小道右侧养了一群活蹦乱跳的母鸡,左边种了
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屋舍俨然,一方清清的池水,塘边绿树成荫,一派田园风光,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生态环境相当不错。
拾级走进玉溪窑遗址博物馆,依山而筑的龙窑遗址完整地显露出来,窑头因早年挖地时已被毁,现存窑身长28.2米,根据龙窑的走势来看至少应有40多米长,窑底宽1.6米。窑倾斜12度,利用自然坡度建造,具有较大抽力,窑尾设有烟囱。室内陈列着***片和发掘的实物。有垫台、垫圈、托珠、火照等窑具,还有罐、瓶、壶等残器和瓷片。从出土地层来看,最下层有青釉瓷器,中层为青釉刻花瓷器,最上层为青花瓷器。
遗址旁是铺天盖地的青花瓷片,俯拾皆是,以青花碗为主,从器物的造型分析,年代应是元末明初时期。敲击瓷片,声音尚清脆,可知烧制温度应在1250℃左右。玉溪窑系民窑,所烧的均为民用品。器物胎骨较为疏松粗糙,从工艺上看玉溪工匠努力向景德镇看齐,可惜的是采用当地瓷土,且淘洗不精,就地生产的钻料也锤炼不细,留下了夹砂和气孔,结果与景德镇生产的青花貌合而神离,差距甚大。
青花***案纹饰繁多,具有我国民间传统的审美情趣,采用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牡丹、、古松、芭蕉、游鱼、山水、亭阁、飞雁、杂宝、狮子滚绣球等装饰。玉溪窑青花纹饰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注重形式对称和均衡感,使主体形象更突出。大写意的画法,笔墨精炼,运笔潇洒,流畅雄健中带有一股狂气和灵动的气韵,粗犷豪放的美感溢于画外。
唐代以来,牡丹花在我国民间被誉为国色天香的花王,视为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象征。纹代表吉祥如意,“菊”谐音“吉”。双鱼戏莲***好似在追逐游动,“游鱼”同“有余”谐音,“莲”与“年”音相近,意为年年有余、岁岁吉祥。杂宝***案最早出现于元代瓷器上,所谓杂宝是指八卦、方胜、灵芝、蕉叶、元宝、珊瑚、火珠、祥云、书画、鼎、磐、角等,古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吉祥之物,杂宝纹饰绘于器物的外壁,寄托着先民的美好心愿和企盼。我曾购得一件玉溪窑青花大罐,纹饰游鱼很像海豚,我感到惊奇,玉溪远离大海,哪里来的海豚,到玉溪方知当地有这种游速极快的鱼。真是存在决定意识,可见窑工并非杜撰,是有生活作为基础的
玉溪窑大量生产火葬罐,这与此地佛教盛行有关。青花火葬罐做得非常精致,饰有各种花纹。有的罐里竞存放着几代人的骨灰,这是经考古发掘证实的。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清中期才停止,清廷倡导孝道,颁诏推行土葬,今天看来这并没有多少道理。我在玉溪窑博物馆参观后对各式青花火葬罐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五年前,我曾在上海“藏宝楼”购得几件元明玉溪窑青花香炉、小花瓶等,卖主是在玉溪插过队的上海知青,他向我讲述了玉溪窑有关情况,引起我的注意。玉溪窑发掘时间不长,历史上记载更少。我常常思索景德镇的元青花怎么会跑到云南来落户的。现在看来,景德镇的元青花落户玉溪决非偶然。元代红塔山下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瓷土丰富,交通方便,是建龙窑、烧瓷器的好地方。据史料载:公元1294年,元朝廷派驻云南乌蒙(今昭通市)的王翼***屯的1000名汉族官兵驻守玉溪,以300人守城巡逻,700人屯田耕种。今天许多地名如王家屯、马老营、大营街等,可能就是当年屯兵的地方。可能***屯里有一部分是从景德镇服役的士兵,掌握着烧瓷技艺,与当地百姓一起,就地取材烧造瓷器,并广受欢迎,一时车辆人马川流不息,所制的器物成为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
元末明初,中原大地烽火连天,战乱不止,也可能导致景德镇的工匠到此避难,带来了先进工艺,直接推动当地制瓷业的发展。到了明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景德镇价廉物美的青花瓷器大举输入云南各地,很快占领了瓷器的销售市场,兴盛一时的玉溪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终于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湮没无闻了。
玉溪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它的被发现,让海内外学者惊喜不已,想不到地处边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云南省竟会有青花瓷器出产。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云南地方文化是大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冯先铭先生将江西景德镇、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并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聪明勤劳的云南人足可以引为自豪矣。
(责编: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