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和至今通用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汉语可谓是博大精深,体系复杂,光一个小镇子都可以囊括几种方言。除此之外,汉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将它作为母语来使用。
汉语的发展
人类语言的演变,受到人口迁徙、地理环境、经济文明发展程度以及人对语言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等等因素的影响。语言被视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而作为一种表达工具,汉语一直都在发生改变。
1.上古汉语
大致时期为公元前11世纪~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刻铭、《诗经》、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易经》。由于古人没有语音资料留下他们的发音方式,所以现代人们只能通过韵书等一些资料来推断他们的发音,这称为拟音。如果你有兴趣在网上搜一搜上古发音的《蒹葭》和《封神榜》来听,打赌你会立马傻眼的。
2.中古汉语(文言)
这一汉语使用于公元7世纪~10世纪,大致在隋、唐、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比较靠谱的音韵学资料,如《切韵》(601年)及《广韵》(10世纪),语音方面研究比较透彻。相比于上一时期,大家根据这些资料拟出的音相对比较一致。
3.近代汉语(白话)
公元10世纪~19世纪是近代汉语时期,元曲、明清小说都可以算入近代汉语,当然还包括你再熟悉不过的《水浒传》《西游记》等书所用的语言。
4.现代汉语
后,白话文登上大雅之堂,现代汉语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1913年,读音统一会确定了“国音”标准的“老国音”;1923年,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的“新国音”。
汉语的分支
语言学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汉语语族中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只是口语发音存在差异而有所不同;一种观点则认为汉语族包含闽语、粤语、客语、吴语、赣语、官话、湘语等七大语言。总的来讲,国内语言学家通常根据汉语分支的不同特点,将它划分为了七大地域方言,其中还有一些尚存争议的方言,如晋语、平话、微语等,而每一种方言都有着古代汉语的影子。
1.官话
也称北方话或官话方言,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现代官话方言,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官话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
2.吴语
或称为吴方言,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角,以及香港、日本九州岛、美国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部分移民中间。典型的吴语是以苏州话为代表。吴语中,古代的浊声保留得最完整。
3.赣语
也称赣方言,它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通行于江西、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部等地区,是这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6%左右。
4.闽语
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因此它可以分为闽南语(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话(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其中以闽南语影响最大,分布范围最广,而且根据现有的语音学研究,闽南语的音系相当接近上古汉语的音系。
5.粤语
粤语单音节词很多,是南方方言中和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较为接近的一种方言,它以广东话为标准,在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的东部、一些少数民族如京族、部分壮族和海外华人中使用。它是汉语众多分支中,声调最为复杂的一种。使用粤语的汉族人口大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9%。
6.湘语
也叫湘方言,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湘水及支系流域。湘语内部按照是否保留古浊音系统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新湘语形成时间不长,所以全浊声母已基本清化,只有少数一些地方保留下来了,其语音体系上明显靠近官话;老湘话全浊声母则相对保留得比较完整。
7.客家话
也称客语,这一方言在台湾、东南亚、中国南方的客家人和绝大多数畲(she)族中广泛使用。客家话属于南方一种汉语族语言,在中国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因此它还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在今天的客家语中依然能看到古汉语中动词重叠的构词方式。